① 商南縣人民醫院貧困戶住院報銷起伏線是多少
商南縣人民醫院貧困戶住院報銷起伏線是多少?應該是400元起步吧。
② 商南縣招聘33歲退休軍人輔警嗎
點我頭像 敢?
③ 商南縣腰間盤突出費用,邱懸壺祖傳的絕活他們的費用如何
腰椎間盤突出自己坐在矮的凳子上看電視,這時腰背部後凸,頭頸向後仰,對頸椎版及腰部都是權不利的。看電視時最好坐在沙發上或者靠背椅上,腰部也盡量放一個墊枕,頂住腰部。每天看電視結束時,應當以腰部不至於疲勞酸痛為宜。幾千還有幾萬的都有的,具體的問下。還可以!
④ 重慶醫保卡到陝西商南縣能使用嗎
重慶醫保卡到陝西商南縣能使用
兩種情況:
1: 長期居住異地的在參保地醫保局辦理異地定回點居住手續,答填寫異地定點居住申請表,到居住地醫院蓋章、居住地醫保局蓋章、返回參保地醫保局蓋章存底,以後如果在居住地發生醫療費用,可以憑借發票、用葯明細、住院醫囑和清單,回參保地醫保局辦理報銷手續
2:轉院: 到參保地醫保局辦理轉院申請手續, 批准後,可到異地所轉的那所醫院住院,出院後攜帶發票、用葯明細、住院醫囑和清單,回參保地醫保局辦理報銷手續
⑤ 商南縣的社會事業
商南縣在明、清及民國初年,醫療衛生條件很差,沒有醫院、診所。僅有40餘所中葯鋪店,且布點不勻。多集中於丹江以北川道和主要集鎮。商南過去很落後,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還沒有西醫,生災得病僅靠土單方,中草葯治療。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後,第二年,徐州、開封相繼淪陷,中原正面戰場展開抗日激戰。國民黨中央軍政部軍醫署決定將抗日第七後方醫院遷往商南。當年8月華縣抗日醫院遷到商南,「抗日第七後方醫院」正式成立。1938年9月,商南縣政府接到命令,迅速責成層峰聯保處抽調郅聲宏、李興發負責,選址籌建醫院。最終選中縣河左側地勢較高的東崗(縣高級中學所在的位置),發動群眾,全力以赴,用兩個多月時間蓋起了45間土木結構房屋。從此,醫院和商南人民迅速展開救死扶傷工作,匯入血流成河的抗日洪流。
1945年8月日軍宣布投降,抗日第七後方醫院撤走,商南高中遷入。醫院在商南歷時七年,救治傷病員不計其數,帶動商南人民英勇抗戰,配合前線部隊,合力阻擊日寇西進,止步河南磨牛灣,未能入陝。抗日第七後方醫院功不可沒,商南人民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很大犧牲和不朽的貢獻。
抗日第七後方醫院在商南培養了一大批醫務人才,喚起了民眾的覺醒,推動了社會文明。抗七醫院遷來,讓當地人開了眼界。商南人從此知道了西醫西葯,知道了治傷看病的機關叫醫院,診治病人的人叫醫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共商南縣委、商南縣人民政府十分重視商南縣人民的醫療衛生事業。1950年在原城鎮衛生所的基礎上建起商南縣人民衛生院。1958年充實為人民醫院。1956年,在農業合作化高潮中,派員到偏遠山區21個鄉建起了衛生保健站。1958年,33個鄉(鎮)都辦起了衛生所。
1978年商南縣所有鄉(鎮)都辦起了衛生院,同時辦起了6所地段醫院(區級)。各村還辦起合作醫療站。
1990年1月,商南縣醫院成立,位於陝西省商南縣城長新路322號,屬公立二級甲等綜合醫院。
1991年,共有縣、區、鄉醫療衛生單位50個,其中縣級7個,區地段醫院6個,鄉(鎮)衛生院37個,在職醫葯衛生人員524人。村衛生所246個,共有鄉醫和衛生員654人,接生員617人,個體開業醫生9戶。共有病床380張,其中縣醫院175張,地段醫院108張,鄉(鎮)衛生院有簡易病床97張,平均579人有1張病床,501人有1名醫葯衛生人員。縣、區、鄉(鎮)、村四級醫療衛生保健網基本形成。
1992年共有衛生機構55個,醫院病床359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483人。平均每473人有1名醫生。
2011年,商南縣擁有縣醫院、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等衛生機構19個(不含診所),衛生技術人員897人,其中醫師294人,衛生機構擁有床位數599張。縣、鎮、村三級衛生服務網路進一步得到完善和加強,村衛生室240個,鄉村醫生290人。 小學教育
1949年10月至1957年,完成對國民小學、鄉間私塾的接收、改造、調整、提高工作,形成了一個以民辦小學為基礎,公辦小學為主導的科學的小學教育體系。
1958年至1959年小學教育遭受第一次挫折。首先是「一大二公」,取消了民辦小學。其次是長期放假,影響文化知識教育。再次片面強調普及速度,將青壯年文盲半文盲編入小學教學班,使教師無法教,學生無法學。
1960年至1965年,這是建國後的一個調整時期,鑒於國民經濟困難,1961年至1962年,精減下放(含自動離職)小學教師562人,其中公辦教師241人,民辦教師321人,減少學校165所。在校學生銳減。1963年小學貫徹「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在偏遠山區辦起6所半耕半讀學校。1964年商南縣半耕半讀學校發展到33所。同年一批停辦學校復課,學齡兒童入學率由1962年的33%上升到74.62%。
「文化大革命」十年,小學教育經受第二次挫折。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動亂開始,學校停課;1968年冬,將所有公辦小學下放到大隊辦,挫傷了教師積極性。1969年冬得到糾正。1970年春季以後,在小學教育尚未普及的條件下,盲目發展中等教育,給小學戴帽,一批小學骨幹教師教中學,使小學教師合格率下降到25%左右。
1977年以後,這是小學教育健康發展,全面普及的階段。商南縣成立普教領導小組,區、鄉(鎮)成立了教育委員會,並規定每年9月為普及初等教育活動月。1985年12月普及了初等教育。
2011年,「奶蛋工程」有序實施,義務教育穩步推進,學齡兒童入學率100.0%,小學入學率99.1%;小學在校學生數16006人。
中學教育
1941年8月至1949年8月,初創時期,由於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動盪不安,學校的培養目標、學制、課程、教法均處於不穩定時期。其間曾三遷校址,走讀走教。
1949年10月至1957年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學教育穩定發展的重要時期。其間,教育目標明確,教育方法科學,辦學成績良好,兩次受到陝西省教育廳和商洛地區行政公署的表彰。教育規模也不斷擴大。1956年在趙川鎮建起商南縣第二中學。1957年商南縣中學在校學生數552人,任課教師39人,分別是1949年的3.5倍和4倍。
1958年至1959年,在教學內容上,首次把生產勞動列為中學的正式課程,放長假參加農
業生產和秋收秋播,以自編的鄉土教材取代全國統編教材,破壞了中學教材的系統性、知識性和科學性,但辦學規模上了一個台階。1958年縣一中首屆招收3班、116名高中生,商南縣有了第一所完全中學。同時,還成立了青山、清油河、湘河、畢家灣4所初級中學。
1960年至1965年,是「大躍進」後的一段重要的恢復和發展時期。1961年至1965年升入大學本科生6名,專科生3名,實現商南縣中學教育史上零的突破。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後,以考大學本科人數計,1977年至1983年每年在10至20名之間;1984年上升到31名;1988年上升到47名,其中文科數學和體育科成績名列商洛地區第一,受到行署嘉獎。1989年大學本科錄取68人,專科44人,躍居商洛重點中學第三位。
1990年大學本科、專科共錄取106人,在名次上越過洛南,低於商州區,居商洛第二位。1991年大學本科、專科、高中中專共錄取97人,居全地區第三位,但以人口平均為全地區第一。1992年升入高校123人,其中大學本科54人,大學專科69人。升入中專128人,其中高中專23人,初中專105人。
2011年,「奶蛋工程」有序實施,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良好。初中升學率為85.0%,高中升學率為84.1%。職業中學在校學生2896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數15152人。
2011年,商南縣高級中學成為陝西省示範高中 ,為了充分發揮區域示範引領作用,學校進一步加大了「六化」建設步伐,即「辦學理念、治學思想特色化,學校管理精緻化,部室建設現代化,教學教研規范化,校園文化品位化,教師隊伍建設、教育教學質量持續化」。「六化」目標的實現,使商南縣高級中學區域示範引領作用得以凸顯,成為名副其實的「三秦名校」。
2014年,商南鹿城中學文史、理工、體育、美術、音樂、傳媒各類都有新突破,實現了辦學水平的跨越式發展。本科上線人數比2013年的94人凈增長了160人,本科上線率達61.1%。 商南交通以312國道、滬陝高速、寧西鐵路為主,在建寧西鐵路二線,火車站為商南站,汽車站有商南客運站,商南汽車站,交通十分便利。
民國二十年(1931)陝西省公路局籌建長(安)(西)坪公路,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全線通車,境內40.3公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共商南縣委、商南縣人民政府將公路建設作為建設山區,造福人民的基礎工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修築公路,1985年實行義工代賑之後,公路建設發展迅速。
1990年底境內公路502.9公里,其中有國道公路40公里,省屬3級公路102公里,縣屬3級公路57公里;區鄉4級公路239.4公里,永久性橋梁74座,1903.93米,其中過風樓丹江大橋是商洛地區最大的越江橋梁。
1991年建成湘河丹江大橋,紅魚口大橋;開通富新(新廟至河南木家埡段省際斷頭線),利用世界銀行貸款改造商鄖路105.48公里;開通水(溝)耀(嶺河)開(河)白魯礎兩條區際斷頭線,形成迂迴網路。實現鄉(鎮)通公路,69.5%的村通公路。
2003年以來,滬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相繼完成了湘水路、開趙路、清腰路、金絲峽專線、金絲峽旅遊環線、郭山路、趙白路、試上路、商盧路的油路和水泥路改造273.9公里,完成寺白路、水耀路廟八段、清腰路、白西路、泊文路、富松路、松耀路和過水路水泥混凝土路面148.6公里,完成太水路40公里路基及水毀修復工程。 完成縣鄉油路改造338.2公里,通達工程131.5公里,鋪築通村水泥路1030公里,在全市率先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建設目標。完成湘河丹江大橋、畢家灣丹江大橋、沙溝口橋水毀修復,完成毛河橋加固工程,完成葉家灣橋、滔河橋、中棚橋、沐河橋改造項目,建成任家溝養老中心橋和富水永利畜牧園區橋,援建完成了青山鎮花園村新農村橋梁工程。建成白浪、清油河、富水、青山、十里坪5座鎮級客運站,金絲峽一級旅遊客運站於2012年國慶節期間建成投入運營,縣城二級客運站遷建工程正在積極籌備中。在航運方面,投資12萬元,對陳家莊、河西、寺溝口、紫林溝和司法溝渡口進行了改造;爭取資金30萬元,為灘溝、黃洲奎、炭溝和陳家莊4個渡口更新了鋼質渡船,確保當地群眾過河安全。還進一步規范交通運輸市場秩序,及時更新車輛,開發班線,不斷提高行政村客運通車率,便利的交通環境推動了物流服務業、旅遊業繁榮發展,促進了縣域經濟增長和群眾增收致富。
商南縣以通鄉柏油路、通村水泥路、通達工程、客運站等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實行建養並重,全面覆蓋,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5.37億元,使國省干線及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983公里,形成了「四橫二縱,三大迂迴」民生公路交通網主骨架。
2011年,商南縣公路貨運量259.5萬噸,增長13.6%,貨物周轉量18045.1萬噸公里,增長12.2%,客運量230.6萬人,旅客周轉量8962.1萬人公里,分別增長15.4%和13.9%。
2012年,在商南縣青山鎮新廟村,鄉村道路建設正熱火朝天,一條長11公里、連接兩個鎮的泥濘土路即將拓寬改造完工,至此,商南縣所有村子都通了水泥路。
⑥ 陝西商南縣九寨溝有中介么
市內景點
鍾樓:位於西安市中心,建於明1384年,高36米,外部重檐3層,但內部僅上下兩層,是我國古代木結構建築,一個巨大的鍾被裝置在樓上原用於報警報時。
鼓樓:位於西安市西大街距鍾樓不到1公里,建於1380年明洪武13年,高33米,一個巨大的鼓被裝置在樓上,當夜降臨時人們擊鼓以報時間,它和鍾樓被認為是姐妹樓,在其上敲鍾擊鼓,被稱為「晨鍾暮鼓」。
大雁塔:(國家AAAA景區)位於南郊大慈恩寺內,是我國佛教名塔之一,創建於唐652年,唐代高僧玄奘自印度歸來帶回大量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為了供奉和貯藏,經玄奘上表請求建造此塔。其特點是磚結構體現出木結構的斗拱風格。
乘車路線:乘21路、22路、24路、601路、610路市區公交線路車及501、503中巴交通線路車可到達。
小雁塔:位於西安城南1公里處的薦福寺內,建於唐707年,共15層,約45米高,據傳為當時宮人捐錢,興建的佛塔。
乘車路線:乘46路、29路、21路、204路市區公交線路車及508路、707路中巴交通線路車可到達。
明城牆:(國家AAAA景區)明代城牆是在唐皇城舊城基礎上擴建起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周長約公里,整個牆體高大宏偉,環繞在現今西安市中心區周圍,是古都西安的標志性建築,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堡。
碑林:(國家AAAA景區)位於西安三學街孔廟舊址,碑林現收藏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3000餘件,是中國書法藝術的寶庫。
乘車路線:乘14路、402路、309路、239路市區公交線路車及512路、704路、710路中巴交通線路車可到達。
陝西歷史博物館:(國家AAAA景區)位於大雁塔西北1公里處,是國家級現代化大型博物館,館內珍藏了陝西出土的文物精品萬件(組),展現出自115萬年前至公元1840年的歷史,其館藏是全國之最。
乘車路線:乘610路、521路、27路市區公交線路車及701路、827路中巴交通線路車可到達。
西安半坡博物館:位於西安以東的產河和灞河之間,是一個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於仰韶文化,1958年建立,是我國第一座遺址性博物館。
乘車路線:乘401路、433路、406路、301路、11路、233路、42路市區公交線路車及507路、511路中巴交通線路車可到達。
大清真寺:位於西安北院門化覺巷內,是西安六萬多穆斯林過宗教生活的主要場所,是中國建築最早,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清真寺之一.
乘車路線:市中心鍾樓下車向西徒步5分鍾可到達。
秦阿房宮:位於西安市西郊4公里處,展現當年秦阿房宮雄偉的建築,是秦阿房宮遺址興建的藝術再現。
乘車路線:乘521路、604路、302路、901路市區公交線路車可到達。
興慶宮公園:位於西安市中心城外東南處,興慶宮是唐玄宗李隆基修建的宮殿,屬唐長安三大宮殿之一,興慶宮公園是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公園,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公園。
乘車路線:乘7路、8路、27路、43路、28路、228路市區公交線路車可到達。
秦始皇陵、秦兵馬俑(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位於臨潼城東約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陵(含兵馬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兵馬俑是始皇陵的從葬坑,位於秦始皇陵東側約1公里半處,發現於1974年,規模宏大,場面威武,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當代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乘車路線:火車站東側乘306路旅遊專線車可到達。
華清池(國家AAAA級旅遊點):位於西安市臨潼區,南依驪山,北臨渭水,距西安30公里。是唐代華清宮殿再現,優越的地理位置,旖旎的山水風光使其備受歷代帝王垂青。如今,已成為聞名中外的游覽沐浴勝地。
乘車路線:火車站東側乘306路旅遊專線車可到達。
臨潼博物館:位於臨潼縣城東側,是一座以陳列該縣出土文物為主的地方性博物館,收藏自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時代文物共1萬余件,其中有從唐慶山寺遺址出土的金棺銀尊、釋迦如來舍利寶帳等。
乘車路線:火車站東側乘306路旅遊專線車可到達。
驪山森林公園(國家AAAA景區):位於西安市臨潼區城南,距西安市東約25公里。是秦嶺北側的一個支脈,東西綿延20餘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相傳這里曾是女媧「煉石補天」的地方;西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鬧劇也發生於此。這里風景秀麗,其中「驪山晚照」系長安八景之一。
乘車路線::火車站東側乘306路旅遊專線車可到達。
鴻門宴舊址:位於臨潼縣新豐鎮鴻門堡村,是驪山風景中最北的旅遊點。南依驪山,北臨渭河,地處潼關通長安之要道, 相傳,著名典故「項庄舞劍,意在沛公」就發生在這里。
乘車路線::火車站東側乘306路旅遊專線車可到達。
黃巢堡森林公園:地處西安市霸橋區洪慶山上,與臨潼、藍田相鄰,屬驪山支脈。景區內山水俱佳、風景秀麗,匆匆翠竹、鬱郁松柏使人心曠神怡。
乘車路線:乘213路、231路、507路至洪慶下車。
二 短途旅行
1 東線
輞川溶洞:位於藍田縣城東南10多公里處。洞內有許多頂天立地的鍾乳石柱,鍾乳石瀑,石筍等,參觀溶洞既能欣賞絢麗多姿的自然景觀,又能對岩溶地貌的發育過程有感性認識。
乘車路線:三府灣或金花路乘高速車至藍田汽車站下車,轉乘101路公交車
輞河峽谷漂流:位於西安市藍田縣輞川景區內,距西安市28公里。漂流河段全程約4公里,公路直達。乘皮舟順河漂劃而下,不僅有回腸九轉,驚濤拍岸之感,同時悠閑自在情趣妙趣也猶然而生。
乘車路線:尚德門外乘西安—藍田中巴,下車換乘藍田——輞川或藍田——葛牌中巴到薛家村下車。
王順山:位於藍田縣城東南10公里,距西安市區60公里。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之一「王順擔土」里的王順葬母於此,因而得名。
水陸庵:位於王順山腳下,為六朝名剎,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見的彩塑而聞名,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個敦煌」。
乘車路線:西安火車站廣場乘開往商州、丹鳳方向的車,在藍橋站下車
藍田猿人遺址:位於西安東南面的藍田縣,距西安市區約50公里。1964年,這里發現的猿人頭骨化石距今約有100萬年的歷史,這一發現,為研究人類文明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乘車路線:乘從西安—商州的班車,在九間房站下車後南行1公里可到達
2 西線
黑河森林公園:位於黑河源頭,秦嶺北坡中部,太白山主峰東南坡,據西安市區80公里,108國道橫貫其中,林間道路四通八達。公園總面積公頃,森林覆蓋率95%。共分三大景區,100多個景點,這里既有黑河源頭綺麗壯觀的勝景,又有太白山南坡眾多的湖泊。
乘車路線:豐慶路汽車站乘車經周至,沿108國道在61公里處西安黑河森林公園管理處下車。
樓觀台旅遊風景區:位於西安市周至縣東南15公里,在我國道教上稱為「仙都」、「洞天之冠」、「天下第一福地」等。
乘車路線:西安市汽車站(水司)乘車至周至縣城,再轉乘301路公交車至
楊貴妃墓:位於興平縣馬崽鎮西500米處,距西安60公里。墓呈半球形,冢高3米,整座墓冢都用青磚包砌。
乘車路線:可從玉祥門汽車站乘坐開往咸陽的旅遊車。
茂陵:位於咸陽市興平縣東北,距西安市約45公里,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墓。茂陵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
乘車路線:可從玉祥門汽車站乘坐開往咸陽的旅遊車。
昭陵:位於咸陽市禮泉縣東北20多公里處,距西安約80公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建制雄偉。開創了唐代帝王依山為陵的先例。
乘車路線: 西安火車站或玉祥門車場乘西安—禮泉方向的車,下車後轉乘禮泉—北屯的汽車可到達。
法門寺:位於寶雞市扶風縣城北法門鎮,距西安約120公里,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家名剎。法門寺始建於東漢,相傳印度的阿育王為使佛教發揚光大,將佛祖舍利分送給各地,凡得舍利處都要建造佛塔供奉,法門寺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規模最大一處。
乘車路線:西安玉祥門外的潘家村汽車站乘西安—扶風的旅遊車可直達。
楊凌農科城(昆蟲博物館、人工降雨模擬大廳、農業科技示範園等)
乘車路線:城西客運站乘車至楊凌或西安火車站乘西安—寶雞高速楊凌下車
漢陽陵:位於咸陽市東部渭城區正陽鄉張家灣北,距西安20公里處,系漢景帝劉啟與王皇後合葬的陵園。
乘車路線:鍾樓乘310路公交車直達陽陵,西安火車站廣場乘至陽陵的旅遊班車。
3 南線
翠華山 :(國家AAAA景區)位於西安城南20公里處秦嶺北麓,山上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奇峰異洞,溪水淙淙。山崩分布面積平方公里,是我國地質史上最完整的規模最大的展覽地。於2002年開發的新景區翳芳湲,景區內原始質朴,自然生態良好,水質清純,流水潺湲。
乘車路線 :西安市大南門外體育路、長安路、韋曲沿途均可乘西安至翠華山旅遊專線車。
興教寺:位於西安市南20餘公里,建於公元669年,因唐肅宗李享題塔額「興教」二字而得名。唐代高僧玄奘與弟子窺基、園測安葬於此,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一。
乘車路線:乘57路市區公交線路車可抵達,或(南門起點)乘215路、219路車抵長安縣轉車可抵達。
香積寺:位於長安縣郭杜鄉香積寺村,距西安城約公里,建於唐中宗神龍二年(公元706年),是凈土宗二世祖善導法師的衣缽第子懷惲為祭祀善導而營建的。被國內外人士公認為漢傳佛教凈土宗祖庭。
乘車路線:西安市體育館乘西安—韋曲中巴下車後轉至。
豐德寺與凈業寺;位於西安城南30公里的灃峪口,是中國佛教律宗祖庭。
乘車路線:吉祥村乘西安—豐裕口下車即到
華嚴寺: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少陵塬畔,建於公元803年,是中國佛教華嚴宗的發祥地,該寺在國內外頗有影響,信徒朝聖絡繹不絕。
嘉午台:隋唐時就為佛教勝地。群山連綿,景異石奇,林木茂盛,流水潺潺,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清代著名文人高鶴年都在此游覽居住。
乘車路線:大南門外車站乘西安——胡留中巴車,下車後胡留——白道峪
南五台:位於秦嶺北麓中段的西安市長安區五台鄉境內,距市區25公里,因山上有觀音、文殊、清涼、靈應、捨身五台(山峰)而得名,是我國佛教聖地之一,景區內重巒疊嶂,古木參天,廟宇庄嚴,藝術精巧。
乘車路線:南門外汽車站或南稍門什字西乘往終南山的旅遊專線車。
太興山: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庫峪十里廟,供奉真武大帝,為道教的洞天福地,山頂岩石上矗立了一近千年的太興鐵廟,使太興山的超凡與神秘帶給人們以無限的遐想。
乘車路線:大南門外車站乘西安—庫峪中巴車,下車換乘至十里廟
青華山:海拔1678米,形若蓮花卧佛,自古以「清秀華美」而得其名,山上有寺廟12處,古為達官貴人郊遊進香之地。
乘車路線:南關汽車站乘到灃峪方向青華村下車向南一里
草堂寺:位於西安市戶縣東南的圭峰山北麓,唐代中葉,名僧宗密主持修葺了這個寺院,這里的獨特景色「草堂煙霧」成為著名的「長安八景」之一。
乘車路線:在西安汽車站(水司)乘西安至戶縣汽車轉至。
重陽宮:位於戶縣城西10公里的祖庵鎮,是道教全真派祖師王重陽修道和葬骨之地,是我國道教三大祖庭之一,歷來享有「全真聖地」之盛名。
乘車路線:西安市汽車站(水司)乘西安至戶縣汽車抵達
阿姑泉牡丹苑:位於戶縣城南十公里的終南山北麓,佔地三百餘畝,以牡丹品種多,種植面積大而著稱,苑內還有隨時令而開的各色花卉,是集花卉、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休閑度假、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山林公園。
乘車路線:朱雀門汽車站或豐慶路汽車站乘坐西安—戶縣班車,戶縣南關汽車站換乘戶縣至牡丹苑班車
東韓農民畫庄:位於西安市戶縣,交通便利。素以繪畫享譽海內外,優秀的農民畫作品,精緻的民間工藝品,被受海內外人士的青睞。
乘車路線:朱雀門汽車站或豐慶路汽車站乘坐西安—戶縣班車,畫庄位於縣城北部。
陝西太平森林公園:戶縣太平峪內,據西安市區30公里。這里有我國最大的瀑布群,共有大小瀑布12處,瀑布最大落差百餘米,景區峭壁林立、峰巒疊嶂、溝谷連綿、多瀑布、急流、險灘,被遊人稱為「北方的九寨溝」。
乘車路線:遊客可與公園接待站聯系,接待站設在戶縣林業局樓下,也可在戶縣三球儀車站乘戶縣——煤場班車前往。
朱雀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戶縣南部,秦嶺北坡中段,地處萬頃森林腹地,總面積2621公頃,有五大景區105個景點,以冰河翠之雄、龍潭子之奇、奇秀峰之險、蘆花河之秀、秦嶺梁之幽各顯特色,夏季最高溫度27℃。
乘車路線:由西安朱雀門或水司汽車站、乘車到戶縣朱雀森林公園接待站(人民路什字100米)乘車去公園。
3 北線
玉華宮景區:位於銅川市西北部的玉華山,是天然植被保存完好的油松次生林。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是天然的「氧吧」。
乘車路線:火車站乘發往銅川大巴,到銅川印台區政府門前改乘3路旅遊專線車或中巴車到玉華宮。
黃帝陵:位於黃陵縣以北1公里的橋山之巔,距西安北約200公里處,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園。
乘車路線:在西安火車站乘中、大巴直達,或乘西安延安班車即可抵達。
葯王山石刻 :位於陝西耀縣城東公里處,是唐代醫學家孫思邈長期隱居之處。明隆慶六年(1572年),人們把孫思邈所著的葯書,刻於五通碑石,立於山上,「葯王山石刻」因此傳名。現存有歷代碑石100餘通,大都與孫思邈有關。
乘車路線:火車站乘發往銅川大巴,耀縣下車。
三 推薦景點
1 華山(全國AAAA級旅遊區):位於華陰市南,距西安120餘公里,是我國名山「五嶽」中海拔最高的山峰,以險峻稱雄於世,自古以來就是負有盛名的旅遊勝地。
乘車路線:在火車站乘旅遊專線車抵達,或乘西安-華山火車可抵達。
2 合陽洽川濕地:位於合陽縣城東23公里,風景優美,素有「小江南」之稱。
乘車路線:西安市城東汽車站發往合陽方向的班車換車抵達。
3 韓城黨家村民居:位於韓城東北9公里處,村中有建於600年前的100多套四合院和保存完整的城堡、暗道等建築以及族譜村史,專家譽為「東方人類傳統民居的活化石」。
乘車路線:城東客運站乘西安—韓城班車,韓城有班車通往各景點。
4 南湖:位於漢中市西南17公里的漢山腳下,湖水遷回於七山八溝之間,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乘車路線:乘西安—漢中火車可抵達或在城南汽車站乘西安—漢中班車換車抵達。
5 香溪洞風景區:位於安康市南郊,距市區3公里。景區周圍山峰環繞,溪流潺潺,山谷間野草花香,色彩絢麗。
乘車路線:西安火車站乘發往安康方向的火車或在南門車站、西安汽車站乘汽車前往
6 關山牧場:位於陝西省寶雞市西北百餘公里處,是我國西北部內陸地區唯一以山地草原為主體的省級風景名勝區。
乘車路線:先從西安汽車站乘汽車到寶雞,然後從寶雞汽車站乘去甘肅張家川的班車在關山下車。
7 黃河壺口瀑布:位於宜川縣工業區48公里的壺口鄉境內,壺口瀑布為黃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國僅次於貴州黃果樹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乘車路線:在西安、延安乘車抵達宜川後換車可抵達。
8 榆林紅石峽:位於榆林城北3000米處。峽谷長350米,東西對峙,峭拔雄偉。溪流清澈,岸邊垂柳青翠。這里有陝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群。
乘車路線:火車站廣場乘西安—榆林,下車後在西包公路口搭乘中巴。
其他度假休閑游
新桃花源休閑山莊:位於西安市北郊草灘鎮,是集旅遊觀光、休閑、就餐、住宿、娛樂、垂釣、體育健身為一體多功能的休閑娛樂場所。
乘車路線:在市區乘18路、600路、602路、509路、3—10公交車到新桃花源山莊站下車。
東晉桃花源:位於西安市現代農業綜合開發區上稷路中段1號,優美的田園風光、菜花飄香、麥浪滾滾、白花爭艷、活靈活現的豬、狗、牛、羊、馬、鴕鳥、魚、鴿等,為你增添了無限樂趣。
乘車路線:在市區乘18路、600路、602路、238路、901路公交車在東晉桃源站下車。
渭水圓溫泉度假村:位於西安現代農業綜合開發區(原草灘農場場部),是西安市目前最大的集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種植養殖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場所。
乘車路線:鍾樓乘238路公交車。
西安鯨魚湖休閑山莊:位於白鹿塬上鯨魚溝中段,山莊是集客房、餐飲、娛樂和遊船為一體的休閑場所。
乘車路線:南門亞童夢園對面乘西安至安村中巴車到狄寨鎮政府下車或西京醫院對面乘240路公交車到終點下車後退50米對面有鯨魚湖山莊接待站,由工作人員安排免費車送至山莊。
西安市東大娛樂園度假村:是集垂釣、觀光、吃、住、娛為一體的旅遊度假村。坐落在西安城南30公里的長安東大旅遊溫泉開發區,依山傍水,交通便利。
乘車路線:從市水司乘西安—東大的中巴車到東大溫泉開發區。
白馬河生態區:位於西安市藍田縣城東,距西安市38公里,歐式建築,環境優美,典雅明麗,水庫垂釣、登山、燒烤,功能齊全。
乘車路線:在體育場、火車站乘西安—藍田中巴車到縣城後,轉乘藍田—金山的小巴在白馬河生態圓下車。
常寧宮休閑山莊:位於長安城區正南5公里,關中四大名塬之一的神河源半崖之上,南望終南山,北鄰古長安,風景秀麗,交通便捷,集餐飲、娛樂、住宿、休閑、旅遊觀光於一體。
乘車路線:南門體育館停車廠乘215、229路公交車
農業生態觀光
灞橋葡萄科技園:地處西安市東郊,紡渭路南段,距西安市中心12公里,佔地面積100畝,主要從事以鮮食大粒葡萄為主,大櫻桃為輔的科技實驗、示範工作。還栽有水蜜桃、甜柿、李子、梨、棗等多種時令水果。
乘車路線:北大街乘301路或南門乘213路至34中下車
紅旗生態農業觀賞示範園:位於西安市東郊灞橋區高橋村,交通便利。目前栽植了葡萄、草莓、櫻桃、桃、杏等特色水果和銀杏、女貞、洋槐、龍柳、側柏、紅楓等珍貴樹木50000餘株。
乘車路線:輕工乘406—高橋下車
戶縣農業生態園:位於戶縣北部渭河岸邊,風光宜人,現建有設施農業區、特色養殖區、苗木花卉區、濕地牧草區,是郊外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乘車路線:在南門乘西安—周至中巴在戶縣南北四號路天馬食品廠下車向北3公里
楊凌農業觀光:是我省最大的農業高科技示範基地,園內連棟溫室四座,雙拱日光溫棚七座,共計畝。採用自控溫室、無土栽培,引進並培育國外優良品種。
乘車路線:城西客運站乘車至楊凌或西安火車站乘西安—寶雞高速楊凌下車
科普旅遊
陝西天文台:位於西安臨潼區驪山上,它採用高精度長波授時發出時頻信號,能覆蓋我國全部陸地和近海海域。
乘車路線:火車站東側乘306路旅遊專線車可到達。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是我國航天測控網的管理機構,擔負著為我國發射的所有衛星測量控制的任務。
乘車路線:鍾樓乘8路公交車可到達。
陝西廣播電視塔:高245米,是西北地區最高的建築物。塔體呈銀灰色,塔身呈八角形,遊人可乘坐高速電梯登上塔樓,盡情觀賞古城勝景。
乘車路線:乘603路、600路電視塔下。
楊凌農科城
昆蟲博物館,位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內,始建於1987年,是亞洲展覽面積最大、展出昆蟲種類最多、展覽檔次最高的昆蟲科普基地
⑦ 商南縣在哪裡獻血
醫院一般都可以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