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靖邊縣的教育
明代,靖邊縣新城堡有書院1所,各堡有義學四五所、私塾10餘所。清初縣署設教諭、訓導管理教育,學校設置無大變化。同治六年(1867)後,書院、義學、私塾均毀於回民起義戰火。八年(1869)縣城移置鎮靖,將鎮靖堡義學改為書院,並陸續在各堡籌建義學七八所,另辦起私塾10餘所。民國時期,縣府設教育科,管理教育事業。九年(1920),縣城鎮靖辦高等小學1所,有教師6人,學生60人。十一年(1922)楊虎城進駐三邊後,在檸條梁辦高級小學1所,未久,因經費無著而停辦。二十四年(1935)後,國民黨統治區辦有高等小學2所,學生保持在180人左右;國民小學13所,學生440名上下。
解放區蘇維埃政府設教育部主管教育,二十六年(1937),在各區、鄉辦冬學20餘處,次年,大部分冬學陸續轉為普通小學,至二十八年(1939)共有普通小學和完全小學19所,學生433人;冬學15所,學生235人。到1949年,全縣小學增至22所(其中完小3所),學生896人,教職工52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教育工作,由縣政府三科主管。各區設文教助理員1人,主管本區的文化教育工作。1953年三科改稱文教科,1958年改稱文教衛生局,主管全縣的文化,教育、衛生、體育事業。1971年文化教育局另設。1982年專設教育局,管理教育事業。幼兒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專業教育、工農教育都得到了迅速發展。1989年,全縣共有小學414所,學生26578人,專任教師1418人;中學14所,學生5008人,專任教師344人;各類專業學校5所,學生337人,專任教師70餘人。與1949年相比較,小學校數增長17倍,學生、教師人數分別增長28.6倍和26.3倍。
靖邊縣截至2010年有中小學校和教學點169所,在職教師4278人,在校中小學生55573人。其中普通高中學校3所,職業中學1所,初級中學10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2所,小學143所(完全小學63所,教學點80個),有特殊教育學校1所。現有幼兒園90所,其中公辦11所,民辦79所。
2011年,教育經費達4.0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5.3億元,預算內教育經費4.4億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3.1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1.8%,比上年增長0.4%;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支出的比例為22.1%,比上年增長5.6%;預算內教育撥款比上年增長56.4%。
❷ 上海普陀區靖邊路新開了幼兒園,剛裝修好,寶寶上了兩三個星期的半天
這個也是要根據你自己的意見的。如果實在太擔心有有害物質的話,家裡也有人照看寶寶,那就上半天也是無礙的。畢竟剛上幼兒園,沒有學習任務,只是適應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