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成才從尊敬老師開始
看是什麼樣的老師了
『貳』 教師成長需要什麼樣的平台
沒有教師的成長,就沒有高品質的教育,這已日漸成為人們的共識。李希貴先生在《學生第二》一書中這樣說,「對一位校長或教育管理工作者來說,關注學生首先應從關注教師開始。」美國學者阿瑟·庫姆斯等在《學校領導新概念》一書中明確指出:「有活力的組織對教育者的個人和職業成長有重要的貢獻。」可見,學校是教師的立業之基,成才之本,任何教師的成長與成功離不開學校為其搭建的平台。那麼,教師的專業成長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平台,或者說,學校能為教師的成長搭建怎樣的平台?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實踐平台做教師,最多的就是課堂教學實踐。一般而言,年輕教師參加工作都要承擔學科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數年如一日的持續工作,使得他有機會廣泛、深入地接觸學生,並進行生動地交流、反饋,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這是普通教師相比於其他教育研究者而言,最可最寶貴的資源和財富。教育藝術本質上是一門實踐藝術,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也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再指導教學實踐,同時也接受實踐的檢驗。一名教師積累有豐富的教育實踐,必將會為其將來的教育研究與思想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實踐基礎和思想儲備。教師專業成長的第一步是把書教好,成為一名讓學生喜歡的教師。要做到這一點,就要研究課堂教學實踐。作為學校,應該為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提供更多更好的實踐機會,使他們在課堂——這塊教師的試驗田中更好地摸爬滾打,鍛煉自己的能力,提高教育的藝術水平。有的學校舉行豐富的公開課研究活動,比如年輕教師的入門課、過關課、匯報課、競賽課、擂台課等,還組織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上示範課、研究課,供普通老師學習觀摩,有的學校還不遠千里送老師到一些特級教師的上課現場去學習等等。這些基於實踐基礎上的授課與聽課,是教師積累教育教學經驗的重要平台,利用好,可以使教師短時間內成長為一名熟練教師。當然,教師如果光上課還不行,還需要上有質量的課,這就需要磨課。所謂磨課,就是一名教師幾輪備課、上課,同科組的老師參與意見,最後打造出一堂較精彩的課的過程。整個研究過程,以課例為載體,從理論學習,到課例設計,再到行為反思。其間有理論指導,也有實踐反思,避免了教學的盲目性,又有鮮活的案例解剖、微格反思,雖然辛苦,但對執教者大有裨益。磨課的過程是教師學習、實踐、總結課堂教學藝術的過程,幾輪打磨,既能達到改進教師本身教學行為的目的,激發教師對課堂教學境界的不斷追求,又能對同科組老師有所促進和啟發。因此,這種形式逐漸成為許多學校培養年輕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路徑。一個教師站在研究者的高度去看待課堂教學,教學就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更不是一份掙錢養家的手段,而是抱著探求教育藝術,追求真知的過程,是教學研究的平台。這樣的教學實踐就有了深遠的價值和意義。二、研究平台新課程提出「教師是研究者」這一概念,是針對過去的一種錯誤認識,認為教師的任務就是運用他人研究出來的成果,教師並不需要研究。但是,今天人們意識到教師的任務不僅是把他人創造的知識較好地傳授給學生,更應該研究如何才讓學生更快更輕松地掌握知識和技能,如何才能使學生富有創造激情和創造才能。同時,教師還是知識的創生者和教學方法的研究者,在對教育這一事業大廈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既然教師具備研究者的身份,學校就應該提供研究的平台,供其調查和研究。一般來說,學校會有這樣的幾類研究活動:1、基於課例基礎上的備課組研究活動 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備課組內的老師集中對所用教材的某一單元或者一課例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商定教學的三維目標、重點難點、教學的方法、程序等。這類活動看似簡單、普遍,其實是學校教育教學的根基,是落實有效教學乃至高效教學的基礎工程。如果說,教學是一所學校的中心工作,那麼,抓實了課前備課這一環節,中心工作也就成功了一半。許多學校在備課研究方面總結出不少經驗,比如集體備課,由組長主持,大家發言討論,最後形成教學預案的備課活動模式。另如「一人主備,眾人參與」形式,即某位教師承擔一篇課文教學,先由其獨立備課,說課,示範上課,然後組內教師研討,修改,形成教學預案的形式。這都屬於新課改提倡的合作、共享理念指導下的備課研究活動。2、基於專題研究基礎上的學科組研究活動 學科組是學校展開各學科教育教學和研究的綱繩,學校對學科教學的目標要求通過學科組進行傳達和具體落實。一般來說,學科組會採取專題研究的形式,根據學校安排針對本學科教學的某一方面重點展開研討,議題集中於如何落實上,以語文為例,比如「如何上好作文課」「如何提高閱讀課的課堂教學效率」「如何開展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如何教學語文園地」等等。學科組開展研討時,及時發現問題、討論解決問題。因此,這類活動既有理念的提升,又有實踐經驗的總結,還可以就教學中的具體問題進行研討,尋求解決辦法。因此,它往往具有較高的時效性,對於學校教學工作有重要的指導和實踐意義。3、基於課題研究基礎上的教科研活動 由於社會需求的變化、學生個體身心發展的變化以及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等,學校面臨形形色色的新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中小學教師積極從事教育科研活動,藉助於科學研究找到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新方法。課題研究是將教研與科研有機融合的教研活動形式,是以平時教學過程遇到的問題作為研究對象,制定研究計劃,在預定時間內圍繞同一專題反復研究,探尋教學對策,解決問題。一般的做法是:⑴選擇課題。課題堅持從學校或教師實際需要出發,把教學實踐中的疑問、困惑進行歸納、篩選,確定一個研究專題,組織交流論證,使課題研究真正做到「開展自己的教學研究、解決自己的教學問題」。⑵各個教研組圍繞課題搜集材料,選擇、整理材料。⑶自主申報,確定課題組成員。根據所篩選出來的課題,結合所收集到的資料,讓有研究興趣和研究能力的教師組成課題組,擬訂階段研究目標和計劃。(4)建立研究制度。確定研究的時間、地點、活動形式等,強調在學習和研究中注意理論與實踐、教學與科研、教師研究與專家指導等相結合。(5)每學期開展一場課題階段研究成果展示,達到以點帶面,促進優秀經驗的推廣和輻射的目的。(6)時機成熟,立即申請課題結題驗收。課題組教師要完成課題的研究報告或結題報告,總結教育教學經驗。 中小學教師藉助課題研究開展教育科研,具有解決學校實際問題,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更能切實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科研素養,許多名師、特級教師也就是藉助課題研究而走上成功道路的。4、基於個人基礎上的自主研究活動 教學研究更多時候是在教育實踐過程中進行的,這就需要教師有自主研究的意識。教育實踐中,一節課的教學、一個教育細節的處理、一個孩子的轉化等等都可以進行研究分析,從而找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其實,這就是基於個人基礎上的教育研究。自主教育研究包括教育敘事、案例分析研究、教學反思等多種形式,方式自由,形式活潑。其關鍵是教師本身一要用心,及時捕捉教育生活中的思維火花,勤於反思探究;二是有恆心,堅持不懈才能發現規律性的東西,加以總結,最終形成成果。自主教育研究活動看似自由隨意,缺少規范,但恰恰是最豐富最有生命力的研究活動,許多名師比如魏書生、邱學華、錢夢龍等老師都是依靠自主研究而逐步成長起來的。三、交流平台英國作家蕭伯納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就是兩個,甚至是兩個以上的思想。」真誠的交流所導致的思想碰撞和交鋒,會使我們對問題的認識更加全面和深入,會使一些主題和思想在我們的心中深深的紮根。比如說,一個學校的老師觀摩了一節課或是共同讀了一本書,彼此就有各種感受,如果坐在一起就可以交流和分享,這樣就有了一個交流的平台,一個思想交集的空間。老師們會自覺意識到:為了能在分享交流的時候有所貢獻,就理所當然地要提高觀摩或者閱讀的品質。通過在團隊中的分享和交流,彼此的認識深化了,內心豐富了,素養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有分享和交流內在需要,是教育力量的重要源泉,分享和交流的需要的反面是內心的麻木和枯竭,這恰恰是教育的倦怠感產生的真正根源。既然交流是人們生活的客觀需要,學校有必要搭建交流的平台來適應教師需要的潮流。那麼,有哪些形式比較適合呢?1、教師論壇 由教科室牽頭,也可以分學科組進行,提前定出每月(或者雙周等)論壇主題,根據需要可以邀請全體教師或者學科組教師參加,還可以適當邀請知名的專家學者參加。話題可以是課改中的熱門話題、焦點問題,也可以是教師實際教學中遇到的某個具體問題。如: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怎樣設計作業讓學生喜歡;如何培養學生積極發言的學習習慣;如何組織集體備課等等。活動前要求參會人員提前自學,查找資料,做好發言准備。活動時,可以安排「圓桌論壇」,民主交流;也可以以「嘉賓訪談」的形式,與會教師既作觀眾,也可以踴躍發言;還可以圍繞同一話題,教師輪番上台講演。以論壇搭建教師理論學習研究、交流互動的大平台,以全新的理念、豐富的實踐經驗為主題內容,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闡述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營造了濃厚的理論學習氛圍,充分發揮了群體理論研究優勢,互通有無,資源共享,合作學習,共同進步。同時,這種形式也讓教師在交流辯論中展示自我,增長才幹,開拓視野,達成共識,有效地促進了教師自我發展。2、網路媒體 網路越來越深入到人們的生活角落,藉助網路交流和學習已經是一種趨勢。網路媒體的形式很多,最適用的要算Blog。作為網路時代信息化下的產物,在Blog上老師們可以十分方便地記載每天行動研究中發生的教學故事,及時積累研究需要的各種信息,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調用:反思、寫作、引文……都可以得到便捷的服務。尤其重要的是,Blog使老師們從早先上網時的人機對話轉化為人與人的對話。在Blog上,教師們可以得到熟悉的和陌生的教育博客們的鼓勵與欣賞,在學習與交流中獲得知識、智慧和情感上的滿足。因此,Blog既是教師實現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個性化交流的空間,是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專業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技術力量和人文環境。對此,學校可以積極鼓勵和適當引導,使網路科技為教師隊伍建設服務,比如倡導教師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記錄自己每天的教育足跡,收獲教育思想的成熟。同時,學校建立教育博客聯盟,互相灌水、潛水交流學習。學校也可以推薦一些名家博客和知名教育網站論壇,供教師們瀏覽。3、學術報刊 許多教師有了充分地實踐經驗和理論學習之後,往往不滿足於校內或者網上發帖這樣淺層次的交流,逐漸會有向報刊雜志投稿爭取發表的需要。教師在投稿和改稿中會得到與編輯老師交流的機會,受到許多啟發,開闊自己的眼界。不少老師從發表第一篇論文中收獲到成功的喜悅,並積極向更多優秀的老師學習,開始了發表第二篇、第三篇的旅程,有些老師甚至出版了個人專著。藉助於學術報刊進行交流學習,是一種較高層次的交流活動,是教師專業化發展走向快車道的標志,有很多名師就是從寫文章這樣的平台上走出來,走進公眾的視野,從此有了更為廣闊的舞台。對此學校應該給以積極的支持和幫助,積極搭建平台,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服務,比如邀請一些專家學者指導寫作、為老師訂閱雜志、提供教育類的報刊郵箱地址、邀請雜志編輯來校輔導投稿常識、設立論文發表等科研獎等,鼓勵教師往更高層次發展。四、學習平台教師要想進步,除了深入實踐和研究之外,還要認真讀書。讀書是提高文化內涵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說:「要天天看書,終生以書籍為友」,「它充實著思想江河,讀書不是為了明天上課,而是出自本能的需要,出自對知識的渴求」。在一定意義上說,我們通過博覽群書,拜讀古今中外教育名著,可以與大師對話,與大師心靈相通。「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教師只有在持之以恆的專心閱讀中,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也只有愛讀書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愛讀書的學生。教師讀書應該讀些什麼書呢?我覺得至少要讀三種書:一是與教學有著直接關系的教育類報刊雜志和名師課堂實錄與分析。因為這些書提供了與教師最切近的教育、教學中的體驗感受,從中可以了解別的老師在教育細節上的態度與處理,也能得到最直接的借鑒和學習。如果深入學習,還可以了解到名師成長的心路歷程,這也能促使自己一步步成長。二是教育類的專著。一個教師要想在專業上有所發展,必須有較豐富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思想。而這些東西從哪裡來?就要從博覽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中獲得。比如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杜威的著作、建構主義理論、多元智力理論,也包括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這一類的著作。從中汲取古今教育大家對教育規律的理解和思考,自覺學習和思辨,逐步建構起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的框架。三是多讀一些人文類的著作,比如文學類、哲學類等社科著作。雖然這些著作與當下的教學沒有直接的聯系,但是從中可以受到人文的熏陶,體會人性的光輝。這些都將會對教師的教育思想有著重要的影響,有些也許能徹底改變其原有的教育觀。讀書的途徑很多,可以自由讀書,也可以聽講座報告,還可以參加學歷進修。自由讀書好處是沒有功利色彩,時間自由,心靈舒放,自由呼吸,享受閱讀。閱讀的面也很廣,種類駁雜,博覽群書,可以拓寬視野。缺點是沒有約束,容易受其他事干擾和排擠,沒有頑強的意志和強烈的慾望難以堅持。聽講座報告優點是可以得到專家學者的教授點撥,對一些問題的思考能有茅塞頓開豁然開朗式地啟迪,缺點是條件有限制,機會不太多。學歷進修有一定的強制性,能在短時間內迫使自己閱讀許多比較枯燥的理論,並通過識記,較有效地增加厚實的理論素養。缺點是受約束,趣味性不強,需要自己有恆心毅力。當然,讀書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形式不拘。關鍵是行動和堅持。學校在此問題上可以作些推動,通過搭建適當的平台,培養教師的讀書習慣。比如通過書香校園建設、為教師訂閱教育雜志、教師讀書交流會、讀書講座、師生同讀名著等活動推進,也可以通過制度來推動,比如對閱讀量的規定、寫讀後感比賽、學歷提升等,促進教師閱讀提高。總之,讀書不管對年輕老師還是名優教師,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少老師在專業發展路上常常遇到瓶頸、高原現象,往往通過讀書來尋求解決。讀書的熱情、讀書的習慣和讀書的需要直接決定一個人的文化品位,也決定一個人的未來發展方向。隨著終身學習的理念深入人心,相信,通過讀書尋求專業發展一定會成為許多教師的自覺行動和追求
『叄』 一個20歲的人想自學成才做老師,可能嗎
比較難 現在老師也要有證啊 比較可行的方法是自考 然後一級一級往上升
『肆』 學生成才是老師重要還是學生重要
我覺得都重要。一個好的教師教上進的學生,學生成才就容易多了。
『伍』 幼兒老師個人成長感悟
當今社會,要當一名幼兒教師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尤其要當好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那更是難上加難。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小學教育的教師,幾十年來我已習慣在那塊熟悉的陣地上耕耘與收獲。但由於工作需要2011年我被調入童話般的園地―――精河縣第一幼兒園。說實話,我面對新的起點有點茫然不知所措。我只有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摸索,在摸索中行進。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在教育對象和教育性質等方面是截然不同的。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不一定就會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隔行如隔山」,幼兒教育事業對我們小學的轉崗教師來說,是新的一「行」。
我剛轉崗到幼兒園,不知道要怎麼教?我教小學生,一走進教室,只要把教案夾往桌上一放,學生全部安靜了,到了幼兒園,什麼都不是,我站到班上好幾分鍾了,喊也喊了,哄也哄了,琴也彈了,就是沒人理我。"還有的說:"在小學,老師是老師,學生是學生,老師的威信很高,而在幼兒園,老師是朋友、是父母、是長輩,還要有耐心"。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到幼兒園就不能疏忽,所以要很用心地照看他們,做到"四心"(愛心、細心、耐心、信心),"用我們燦爛的笑容,給孩子一個有愛有夢的童年"。所以讓我感受到一定要轉變對待小學生那種態度,對她們呵護倍致,讓孩子們感受到溫暖,愛上幼兒園。記得有一次,我們班裡的楊國榮小朋友把張琪俊小朋友打的流鼻血了,當時我很生氣本想去責備他,可冷靜一想,事情肯定是雙方面引起的。於是我向周圍小朋友打聽情況,也問了他們倆事情的經過,後來才知道是楊國榮小朋友不對在先,才會造成這件事情的發生。在我的耐心引導下兩個孩子都知道錯了,也相互道了歉,最後還是開開心心的成為了好朋友。通過這件事讓我知道,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要看全面,當我發現這個孩子很調皮而不喜歡他,我就試著去發現他的優點而喜歡他。要知道孩子的內心是很脆弱的,當他發現老師放棄他的時候,他就會也放棄自己,所以作為一個老師,你對待他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一個孩子的心靈。幼兒園是孩子踏進學習的第一道門檻,重點就是要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而且由於幼兒年齡小又好動,在幼兒園要規規矩矩的學習和生活,會讓孩子害怕上學。因此我們教師要給幼兒營造一個輕松、溫馨的學習環境。比如:全班孩子一起鼓掌表揚他、獎勵一個笑臉。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肯定,這樣會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老師教幼兒學習本領時,不管是生活中的還是學習上的,教師應採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這樣不但能夠激起幼兒的興趣,同時也幫助幼兒能夠更好地掌握方法,也容易記憶深刻,讓幼兒發現學習也不是很難,只要肯動腦筋就都能學會。幼兒之間都是存在差異的,作為老師不能要求每一位幼兒都如你想的那樣。當孩子犯了錯誤、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幫助,要以正確的方式去引導他們,以至於幼兒不會因此而害怕老師,跟你產生距離感,也不會有推脫自己責任的想法。「知錯能改」就還是好孩子。
從我這幾年的工作中,我在生活上對幼兒的照顧是比較到位的,往往這也是家長最為關心的。可對於幼兒心靈上的關懷是有疏忽的,這也是家長們忽視的地方。可能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幼兒生活的那麼無憂無慮,思想也都是單純天真的,不存在心理上的問題。可如果你仔細觀察每個孩子,尤其是那些性格內向,比較孤僻的小孩,他們的內心是非常脆弱的,你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可能就會影響到他一天的心情,而你卻沒有在意。這是值得我們老師和家長都要引起重視的事情,最好就是主動和家裡人溝通,家園配合做好對孩子心靈的安撫。每學期我都要了解自己班裡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和引導,盡量不要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因此,我認為幼兒園教師要從心理上接受他們,尊重他們。讓孩子們健康生活,快樂學習。「要感受變化,與時俱進,並積極發現變化,認同變化。
「如今學前教育大發展,尤其是近兩年國家社會對學前教育事業給予更大的關注與支持,而且針對城鄉差別這一現象,特別對農村學前教育傾注了更多的精力,加大了投資。社會在進步,人在進步,學前教育的理念也必須更新。作為一名轉崗教師必須要做一個勤學、好學的求學者。
1、加強業務指導,以教研促教學。
為了盡快提高業務能力,要多看、多聽、多想、多做,從不斷跟班學習到自我實踐、自我提高。特別是保育方面,幼兒園上課時間很短,小學40分鍾一節課,上完課就走人。幼兒園不一樣,有時下課比上課更累,你的眼睛時時刻刻得盯著孩子們,不能有絲毫大意。安全最重要,孩子年齡小,自我保護意識很差,所以你必須不厭其煩地提醒他們注意這個,注意那個。如"吃東西前要洗手,先小便再洗手","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不推也不擠","眼睛看老師,耳朵注意聽"等。幼兒注意力不集中,你經常要停下來組織活動,或著用眼神、用肢體語言提醒他們注意,邊邊角角每個角落你也不能放過,你不能坐在班上不去管外面的孩子。俗話說:「有孩子的地方必須有老師」,你必須盡可能的關注每一個孩子。
2、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作為一個幼兒教師不光要做好班主任的工作,還要備好課、上好課。而且你要是全方面發展的,各個科目,每個領域你都要懂一些。語言、數學、科學、音樂、美術、體育、社會、健康,這些科目都要你來教。所以我認為對一個幼兒教師來說確實很不容易。平時一定要多看書,多學習一些知識,業余愛好也要廣泛,唱歌跳舞、打球跑步、繪畫折紙……樣樣都要懂個一二。所以我們幼兒教師在外人看來永遠是那麼年輕那麼有活力,這也是職業需求啊。
3、給自己多報一些學習班,為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多學必有益,如:學歷進修、技能進修等,這些都是可以幫助你提高自己專業水平的方法。
「只有當你不斷地致力於自我教育的時候,你才能教育別人。」在學前教育不斷更新發展的新時代,我將一如既往的積極探索幼兒園保教工作的新思路、新策略,在與幼兒同生共長的過程中,使我的教學實踐煥發新的生命力。
『陸』 孩子成才,家長重要,還是老師重要
我覺得家長應該是第一重要。為什麼這么說呢?!
正所謂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版長能啟到言傳權身教的作用,中國的教育機制,老師基本上是教知識,而一個孩子是否成才,僅僅有知識是完全不夠的。這幾年發生的大學高材生案例就是很好的例子,一個孩子的成才,要從多方面去發展,首先要身心健康,不能有心理障礙:如自卑、自大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成才的致命硬傷!要從情商、智商、創造力三個方面結合進行。而這些成長中的絆腳石都需要父母去做健康的引導疏通,讓孩子自行清理,這樣才不至於孩子長大了後有錯誤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其次才是老師和社會的重要性。
『柒』 老師如何成才
作為一名年輕的老師(我教齡4年差4個月),我的經驗是;第一了解教材和課程標准,我們版上新課之權前的備課,其實就是要了解這節課的課程要求,然後認真研讀教材,大方向要知道這節課在本章節的地位,本書的地位,然後細節上要吃透每一個概念與例題,反復的研讀思考,同時完成課後練習,這樣我們便可以在課堂教學時把重點概念以及一些知識講解清楚到位的同時還可以列舉練習舉例,達到舉一反三的作用。第二,對於沒有把握的新課,我們可以下載一些課件,通過別人的課件來幫助自己把握這堂課的重點與難點,以及一些應該補充的內容;或者我們可以聽課,聽老教師的課,然後學習,思考,再對自己之前的備課進行補充。第三,課後要及時的反思,總結自己這堂課的效果,好與不好一一羅列,有利於我們課堂教學的進步。
多參加學校市裡舉辦的各種教學技能比賽,也是有利於我們快速成長的有效途徑。壓力是學習的最好動力。
最後希望我的觀點對你有一點點的幫助。
『捌』 老師經常說什麼教育一個人成才可真不容易
我是經常說什麼教育一個人才可能真不容易教育人事時間非常難的事兒你有時候是需要看著他的成長有時就是要對他進行說教要抓住時機
『玖』 如何成長為一名優秀教師
一、教師要樹立明確的職業理想
理想,簡單說就是自己成為一名什麼樣的教師?達到什麼樣的水準?教師對自己的發展首先要有一定的標准和尺度。沒有目標,無以至千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同的教師從事著不同學科的教學工作,或教語文,或教數學,或教美術,或教科學......。同時任教一門或多門學科,結合實際,選其一二,劃定標准,確定目標。如學科知識達到什麼水準,普通話達到什麼水平,課堂教學達到什麼要求,班主任工作達到什麼程度等等,認真研究,不斷實踐,實現理想。當教師就是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
二、愛護學生,熱愛教育事業
愛,能產生力量。因為愛,自己樂意去做,自己願做的事不覺得累,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教育家,都把愛當作教育成功的法寶。一名教師只有熱愛自己的學生,才會把教育當作自己一生的事業來經營,才會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才會用心來和學生交朋友,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沒有足夠的愛心,就沒有辦法與學生進行正常的交流,也就沒有辦法真正去了解學生,進而幫助學生。
1、提高修養,師德表率。師德是教師執教的靈魂,正所謂正人必先正已,立已方能育人。古人雲:以身立教,其身亡而其教存,反之,其身雖存則其教已廢。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優秀教師要率先加強學習,模範遵守教師職業道德,提高自身修養,依法執教,為人師表。
2、面向全體學生。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讓學生掌握知識,讓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學會思考,讓學生學會做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他們是祖國的未來,是父母的孩子,是祖國將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老師眼中無差生,只有有差別的學生。教師的工作就是要培養他們,教化他們,轉變他們。只有明確了這一點,才具備了作一名合格教師的資格。在教師眼裡所有學生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盡力關注每個孩子,為了一切孩子是優秀教師努力追求的目標。
3、因材施教。指頭伸出有長短,孩子千差萬別,教師的任務就是要讓他們不斷發展,不斷完善自我與提高。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發揮孩子的潛能。
三、正視壓力,不斷探索,悅納任務
優秀教師不是培訓出來的,工作能力是在實際的工作崗位上干出來的。所謂熟能生巧、勤能補拙就是這個道理。有任務就有壓力,怎樣對待工作任務,持什麼樣的態度,是迎接挑戰還是逃避?直接關繫到教師的成長,因為挑戰與機遇並存。要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必須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正確看待任務,歡心接受任務。對待任務態度不正,屈於權利的壓力,憋著心去干,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往往會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不會有真正的收獲。態度正了,為提高自己而迎接挑戰,即使沒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成功和失敗都是一筆很大的財富。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發明電燈時為了找到一種耐高溫的燈絲,用了1600多種材料做實驗,終於找到了用一種炭絲來做燈絲,世界上第一批炭絲白熾燈問世了。有人問他:你是怎樣看待你的前1500多次失敗,愛迪生說,我不認為前1500多次實驗是失敗,如果沒有這些實驗作基礎,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功。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只要實踐了,成功也好,失敗也罷,我們都會在過程體驗中有所收獲,這樣日積月累,定能厚積薄發,出類拔萃。所以一個人,特別是年輕的教師,一定不要怕出力,應該把每一次的任務都看作是一次錘煉自己的機會。這就是一個人對待任務的不同心態,套用一句老話就是:吃虧是福!任務產生壓力,壓力產生動力,動力則是提升能力的發動機。一個人能以一個良好的心態,以積極飽滿的熱情去對待工作,對待任務和壓力,就能使自己在愉悅的氛圍中工作著,收獲著,快樂著!積極的態度是人生的一種寶貴財富。
四、不斷學習,勤奮進取
深厚的教學底蘊、超前的教學理念和高超的授課技藝,是優秀教師的追求。古代教育家告誡說: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則非師也。亞聖孟子曰:人不學不如物。只有高素質的老師才有可能帶出高素質的學生。要提高素質,必須從自覺學習抓起。教育者必須先學習,教育在不斷發展,教育理念在不斷更新,只靠培訓是不能成就為一名優秀教師的。自覺、主動地不斷學習和積累,勤學廣集,才能厚積薄發。
1、學會學習。加強學習,學會學習,是優秀教師的必備條件。現代化教育教師的科學文化素質應當是多層的、寬廣的。首先要求精和深,其次是寬和新。精和深,是指對其所教專業知識應當精確掌握、深刻理解。所謂寬,即知識面寬。知識之間是相通的,是可以遷移的。新則是指追求時代的發展,追求新的知識、方法和理念。把台上三分鍾,台下十年功用在優秀教師身上並不過分。優秀教師需要高超的授課技巧,需要扎實的基本功,需要廣博的知識和良好的綜合素質,這需要教師自覺不斷學習。教師在課堂上簡潔精練的語言,准確生動的闡釋,都是靠平時的學習和積累得來的。
2學會思考。思,讓人思維敏捷。思,使你工作效率事半功倍。師傅領進門,修道在自身,平時的觀摩、學習、培訓給教師提供學習的素材,一節優質觀摩課,一次參觀學習都是很好的提高機會。只有勤於思考,善於思考,認真分析,不斷總結,才能獲得收益,使自己得到提高。
3、學會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是一名優秀教師必備的素質。這里的研究不是指所謂的課題研究。而是指正如蘇霍姆琳斯基提出的,分析自己工作中的各種教育現象、教學得失等。只有善於分析自己的工作的教師,才能成為有得的、有經驗的教師。中小學教育科研,應該從記錄自己的教育現象,記錄自己的感受,記錄自己的思考開始,把這一串的珍珠串起來,就是一條非常美麗的項鏈。第一線的教師從事教育科研最大的優勢,是擁有豐富的鮮活的教育案例;而對於教師來說,記載、整理和思考自己的教育案例,就是最好的教育科研。研究教學的得與失,找出閃光點,指出不足之處,教師在研究中不斷進步。
五、大膽實踐、勇於創新
教師的戰場與舞台是課堂,教師素質的高低反映在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教師只有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實踐,將平時理念、觀點融入課堂教學中,不斷實踐理論再實踐,提高教學質量。多上課,上好課,上骨幹課,上攻堅課,上挑戰性的課。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又將問題解決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將自己的課堂當作實驗基地,積極投身於教學研究,並不斷將教學研究的成果進行歸納和提升。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需要創新,沒有哪一堂優質課、示範課是教學的範本。拘泥於條條框框,習慣於照本宣科,不創新,不開拓,是教師職業的大敵。地域不同、學生不同、學生的差異不同,教師對各種培訓、講座、學習要吸其精髓,融入自身課堂教學,構建自己的教學新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六、 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
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微之處入手。育人工作是個全方位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互相配合。認真對待每一件關於學生的小事,促使學生珍惜時間、自覺學習、不畏艱難、勇攀高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凡事無小事,簡單不等於容易。任何一個環節太薄弱都有可能導致教學質量的滑坡。因此,把小事做細了,工作效率自然就提高了。一名教師要成為一名優秀教師,沒有絕招、也沒有捷徑。沒有哪一位名師是在幾年之內一步登天的。他也是從每一次認真地研讀教材、用心地進行每堂課的教學設計、寫好每一篇教學隨筆、批改好每一份學生試卷每一本作業等等開始的。從備課、上課到聽課、評課,從問題設計到板書設計等小事做起。從小事做起,小事能檢驗教師是否優秀,也能造就優秀教師。
七、具有良好心理素質,身心健康,超越自我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一名優秀教師的必備條件。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學會陽光思維,學會換位思考,學會分開看問題。只有自己具有了健康、積極的心態,我們培養出的學生才會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