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想去麗江工作,大傢伙幫幫忙介紹一下麗江的各個方面
氣候
麗江由於地處中國西南橫斷山區,其氣候垂直分布明顯, 雖處高原,終年看見雪山,但雨量充沛,干濕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2 .6~19.8℃之間,最熱月平均氣溫為18.1~25.7℃,最冷月平均氣溫為4~11.7C。大部分地方只有溫涼之更迭,無寒暑之巨變,春秋相連,長春無夏,形成了明顯的乾季和濕季。麗江年均降雨量為1000毫米左右,5~10月為雨季,降雨量佔全年的85%以上,7、8兩月特別集中。由於地處低緯高原,終年太陽輻射較強。麗江壩年日照時數為2530小時,光能充足,年太陽輻射量每平方厘米為146.5千卡,為雲南省最高值區。
納西,摩梭傳統服飾
麗江的文化在1723年清朝改土歸流政策以後,便成為一個納西文化和漢族文化的綜合體.比起金沙江西岸中甸白地(納西東巴教發源地)的納西人和金沙江東瀘沽湖地區的摩梭人,麗江壩區的納西社區更多的受到了中原漢族文化的影響和同化.這種同化過程在1996年的大地震和此後旅遊業的發展中逐步加速.
這樣的一種文化特性影響到今天麗江納西社區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服裝, 納西族男子早在本世紀上半葉就已經拋棄了汗衫,到膝短褲的傳統服裝而改穿漢服,今天麗江古城的納西族年長婦女的衣著也是根據滿服進行改良的結果. (其中的羊皮襖,披星戴月和圍裙則保留了傳統特點),而在中甸白地(納西東巴教發源地)的納西租服裝更為純粹,瀘沽湖的摩梭人的穿著則與藏服接近,而且在今天的麗江,二戰以後出生的納西族婦女大多不再穿這種傳統服裝.
文化
這種文化的演變在漢化程度最高的麗江古城反映的尤為明顯,在96年地震和隨之而來旅遊業的高速發展後,漢語的雲南方言逐漸替代納西口語成為古城社區的主流語言,而年輕納西夫婦也開始用漢語對子女進行教育. 而在1990年以前的麗江,納西的口語在古城是一種預設的社會交流工具,即使子女在學校接受漢語的教育,但是納西家庭中和納西少年之間卻都用納西語進行交流.1996年旅遊業的蓬勃發展給麗江的民眾帶來信心,而在商業利益驅動下漢語的方言替代納西口語成為麗江(古城)的交流工具,這則使納西傳統文化的前途顯得更為嚴峻.
兩性地位
如同今日漢族的父權社會,麗江壩區的納西家庭大多被男性所主掌,而與瀘沽湖的摩梭女性家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納西婦女承擔著比漢族婦女更承重的家務和社會義務.
在麗江古城,四十多歲的男人養花養鳥甚為普遍,這給人以納西族過於滿足於現狀而不思進取的印象,其實,除了掌握家庭之外,這也和麗江傳統的商業經濟而非手工業經濟有聯系.納西女性不僅要承擔家務,而且還要賺錢養家.在古城原先的四方街菜市場,操刀賣肉的絕大多數是中年婦女,而男性則在一旁收錢、觀看.1980年代,《南華早報》的記者在古城關門口看到這一場景,以至於得出納西社區仍保留母系遺風的結論.
在1253年蒙古人征服麗江之前,麗江的納西和瀘沽湖的摩梭同處於母權社會,1253年以後傾向於中原漢文化的木氏逐步使納西家庭受到漢族父權制度的影響.1723年漢族的流官取代木氏家族統治麗江,大量的漢族的價值觀,包括父權社會的規范和父母包辦的婚姻制度開始盛行,納西婦女不僅失去了對家庭的掌握,同時由於戀愛自由和性的自由遭到儒家漢制的抵觸, 納西少女情死的人數急劇上升,有些死定終身的男女則越過金沙江遷到摩梭社區,尋找自由的愛情.
1970年代以後出生的納西青年男女,已經不再遵從傳統的價值,他們和大陸的新新人類一樣,從西方湧入的文化中尋找納西祖先曾經擁有的自由精神.
宗教
納西族在歷史上曾經信奉過佛教,喇嘛教,道教.但是與一些生活方式深受宗教影響的民族不同,納西人並不篤信某一種宗教,在今天的麗江,即使在年老的納西人中也很難找到很虔誠的信奉者.東巴教是納西古代的一種原始宗教,但它更富有精英色彩而不是一種平民宗教.
語言
納西口語是麗江及壩區納西社區的主要的語言.而在麗江古城,漢族的雲南方言(也稱雲南話)是最廣為使用的語言, 但在古城納西家庭中家庭成員之間使用納西口語. 麗江的年輕一代都能講漢語普通話,有些從事旅遊業的青年則能講很流利的英語.由於有些老一代的納西老人曾經接受過教會學校的西式基礎教育,因此在麗江古城的街上看到古稀老人和老外用英語自如交流也並非奇事,麗江名人宣科則更是以一口流利的英語讓老外稱奇.
地理
玉龍雪山位於麗江古城北15公里,北緯27度03'20"-27度40',東經100度04'10"-100度16'30"之間,是北半球靠赤道最南端的現代海洋性冰川,為中國國家級旅遊風景名勝區、雲南省的省級旅遊度假區和省級自然保護區
麗江古城在南宋時期就初具規模,已有 八、九百年的歷史。自明朝時,麗江古城稱「大研廂」,因其居麗江壩中心,四面青山環繞,一 片碧野之間綠水縈回,形似一塊碧玉大硯,故而得名。
歷史
麗江古城經由歷代木氏先祖主持建設。追溯「麗江人」的建築史,從古代的 洞穴居、樹巢居、井乾式的木楞房發展到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 馬轉閣樓」的古城民居模式。古城民居的平面特點是以院子為中心,內向的庭院 組合,廈子(外廊)是納西民居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元1254年麗江木氏先祖歸附元世祖忽必烈,在古城設三賧管民官,其建制隸屬於茶罕章管民官,公元1276年,改為麗江路軍民總管府,公元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歸順明朝,設麗江軍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賜姓木並封為 世襲知府。麗江古城、麗江軍民府(木家院),其建設別具一格,氣勢恢弘,亦是 當時木氏家族政治、經濟、權力的象徵。中國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麗江游 記中寫道「宮室之麗,擬於王者」,「民居群落,瓦屋櫛比」。就是對當年麗江 古城之繁盛景觀的真實寫照納西民族是一個善於吸收和借鑒外來文化的民族,由於麗江處在南絲綢之路 的口岸及茶馬古道上。是滇藏貿易的集散地。從公元1253年,忽必烈駐軍麗江帶 進了外來文化,後期受中原文化影響,如藏傳佛教、道教,直到20世紀初,又受到基督教文化影響,加上納西民族古老的東巴教、東巴經、東巴象形文字、東巴 繪畫及被稱為元人遺音的納西洞經古樂等。凡此種種,都能兼收並蓄,共存發展。 這些文化影響更增添了麗江古城的內涵。
古城之美還在於其所處的地理環境的自然與和協,古城西北方30公里處是海拔5596米,至今尚未 被人類征服的玉龍雪山及第四世冰川遺跡。玉泉水 分西、中、東三大主流,流入古城區分成若干支渠, 使水網與五花石鋪就的道路網相互交織,真有「家 家泉水繞詩詠,戶戶垂揚入畫圖」之妙。引得許多 中外建築學家贊嘆,素有「高原姑蘇」、「東方威 尼斯」的美稱。一直以來,無數海內外遊客被古城、 雪山所吸引,紛至沓來,在古樸自然、幽雅寧靜的 古城中流連忘返。
麗江古樂
納西族的音樂,除廣泛流傳於民間的詩歌舞三者合一的"溫麥達","阿熱熱","三多舞"等曲調外,還有古典的大型樂曲<白沙細樂>和<麗江古樂>.樂器有橫笛,豎笛,蘆笛,二黃,南胡,中胡,大胡,蘇古杜,三弦,琵琶,箏,瑟,雲鑼,木點,鈴,海螺,鼓,嗩吶,長號,鈸,蘆笙和口弦等, 其中,有很多是從內地傳入的,.
《麗江古樂》來源於漢族的洞經音樂和皇經音樂,相傳為宋樂, 目前保留下來的只有來源於洞經音樂的那部分.傳聞原有漢族經文配唱,傳到納西族民間後, 逐漸變為單純的樂曲.整個樂曲分為"神州"和"華通"兩個大調,並根據不同內容分為五十多個小調. 經常演奏的有:"清河老人","小白梅","水龍吟","山坡羊","萬年歡","吉祥","八卦","步步驕","到春來","到夏來","到秋來","到冬來","浪淘沙","十供養"等二十多個小調.由於這套樂曲長期在納西族地區廣泛演奏,在流傳中逐步融合了納西族的格調, 如有些樂器在演奏時加進了大跳躍的裝飾音,和音程很大的滑音和顫音,沖淡了漢族原有的清秀, 典雅的絲竹樂風,變為粗獷有力,富有濃厚民族色彩的樂曲了. 歷時400多年的麗江大研納西古樂會在民族音樂家宣科的推廣和組織下,以將納西古樂推向世界.宣科率該演奏團到挪威,英國等地的演出是這一古老的音樂又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白沙細樂
《白沙細樂》又名《白沙細梨》或《別時謝禮》.全曲分為《序》及《一封書》《三思渠》《美麗的白雲》《公主哭》《雲雀舞》《赤腳舞》《弓箭舞》《南曲》《北曲》《荔枝花》《哭皇天》等樂章.樂曲的來由有兩種說法.一是相傳忽必烈南征大理過麗江時,受到納西族酋長麥良的歡迎,並協助他征服了鄰近地區.離別時忽必烈把部分樂隊和一些樂章送給麥良作為紀念.忽必烈回京即位後,曾問詢樂隊的情況,麥良就將一個未定名的一個樂章寄給他.忽必烈回信說這個樂章就叫《一封書》.《一封書》是表現惜別後依戀之情的.另一傳說是明代木天王想吞並西蕃人住的地區,先把女兒嫁給西蕃王子,之後又把女兒接回麗江,籌劃殺害西蕃王子。女兒悉知其父用心後,就寫封信套在跟隨來的狗脖子上,放它回去告知王子。王子即帶兵攻打木天王,但中了伏兵之計,戰死在白沙。木天王便把女兒關在玉湖的龍亭中,活活折磨致死,《一封書》和《公主哭》這兩個樂章就是描寫這件事的.雖然樂曲的來由和傳說解釋不一,但其主題是表現人們悲壯激烈,纏綿娓婉,哀傷動人的內在感情的,因而,其中的一些樂章被後人用在辦喪事時演奏,成為風俗音樂. 《白沙細樂》的各章之間有內在的聯系, 但又可獨立演奏.《三思渠》《美麗的白雲》《雲雀舞》等還有唱詞和伴舞,《三思渠》由白沙的河渠得名,是表現納西族在玉龍山下修渠,引水灌溉,獲得豐收的勞動贊歌;《美麗的白雲》則充滿著高原生活的氣息.演奏這套樂曲的農民,要著民族服裝,即包頭帕,穿長衫,細腰帶,富有濃厚的民族風味
白沙壁畫
明清寺廟壁畫,就是著名的"麗江壁畫",或"白沙壁畫".它是明代領主經濟繁榮,納西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發展本民族文化的結晶.這些壁畫分布在白沙,大研鎮,束河,中海,漾西,雪嵩等村鎮的十多處寺廟中,是於明出至清乾隆年間陸續製作完成的.
據納西族書畫家和在瑞調查研究,束河大覺宮現存正殿西壁六幅壁畫,是道教,佛教的合製品,出於漢族畫家手筆,用筆精細流暢,人物性格鮮明,生動自然;白沙的大寶積宮壁畫,被認為是"麗江壁畫"的中心,保存得比較完整,在十二堵壁畫上,有道教,佛教的神佛像,也有喇嘛教的密宗佛像,並有漢,藏文的款識.其中有幅繪有一百個神像的大畫,,中央為釋迦牟尼的坐像,上列十八尊者,兩側畫道教佛像,下端正中畫著密宗三金剛,外側畫四大天王,是漢族,藏族畫手合作的,繪制精細,用筆流暢,線條勻稱,色彩鮮明,立體感強,有臟話的風格.建於明末,清乾隆時重修的白沙大定閣壁畫,每一幅都是禪宗,密宗和道教佛像揉合在一起,人物的比例,構圖,設色,變化等都與大寶積宮有別,作者多數為納西族畫家.但製作水平不及前期壁畫."麗江壁畫"珍貴之出還在於,漢,藏,納西族畫家在製作中,採取了一定的寫實手法,突破宗教題材的局限,反映了當時納西族社會的一些生產和生活情況,如樂舞,屠豬,木作,紡織,釣魚,打鐵,砍柴,以及官吏,差役,罪犯,劊子手,旅行人等的畫像.其他如賓士的駿馬,展翅的孔雀,盛開的荷花,牡丹,山茶,梅花等,也都非常生動逼真
納西族建築
納西民居大多為土木結構,比較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後院、一進兩院等幾種形式。其中,坊一照壁是麗江納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見的民居形式。在結構上,一般正房一坊較高,方向朝南,面對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東西廂略低,由下輩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磚石鋪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臨街的房屋,居民將它作為鋪面。農村的三坊一照壁民居在功能上與城鎮略有不同。一般來說三坊皆兩層,朝東的正房一坊及朝南的廂房一坊樓下住人,樓上作倉庫,朝北的一坊樓下當畜廄,樓上貯藏草料。天井除供生活之用外,還兼供生產(如曬穀子或加工糧食)之用,故農村的天井稍大,地坪光滑,不用磚石鋪成。此外,納西民居中最顯著的一個特點是,不論城鄉,家家房前都有寬大的廈子(即外廊)。廈子是麗江納西族民居最重要的組成之一,這與麗江的宜人氣候分不開。因而納西族人民把一部分房間的功能如吃飯、會客等搬到了廈子里。在建築設計、建築風格及藝術等方面,大研古城的納西民居最具特色。古城地處麗江壩,選址北靠象山、景虹山,西靠獅子山,東西兩面開朗遼闊。城內,從象山山麓流出的玉泉水從古城的西北湍流至玉龍橋下,並由此分成西河、中河、東河三條支流,再分成無數股支流穿流於古城內各街巷。利用這種有利的自然條件,古城街道不拘網格的工整而自由布局,主街傍河,小巷臨渠,道路隨著水渠的曲直而延伸,房屋就著地勢的高低而組合。這些房屋中臨街的房子多被辟為鋪面,或主人自己經營些小商品,或轉租他人經營。長期以來,納西人形成了崇尚自然、崇尚文化,善於學習和吸取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的優良傳統。這一傳統特別對民居建築藝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表現在:民居特色鮮明、構築因地制宜、造型朴實生動,裝修精美雅緻。此外,納西人在房屋的建築設計上一直著重考慮抗震性能,並總結了一些有效的抗震構造措施。這從1996年「2•3」地震中,古城民居房牆大量倒塌,但主體框架仍保持完好等情況中可以看到。
近年來,隨著納西社區的不斷發展,納西民眾在民居修建時總體框架、建築設計及風格等方面雖然仍保持傳統風貌,但在房屋內部裝修方面,卻逐漸採用現代裝飾手段和裝潢材料。在這些民居里,你能真正感受古老與現代的有機、和諧的組合。
富有滇西北高原氣息的納西族民居建築,常以「三房一照壁」的鮮明特點,贏得人們的贊美。所謂「三房一照壁」,即指正房較高,兩側配房略低,再加一照壁,看上去主次分明,布局協調。上端深長的「出檐」,具有一定曲度的「面坡」,避免了沉重呆板,顯示了柔和優美的曲線。牆身向內作適當的傾斜,這就增強了整個建築的穩定感。四周圍牆,一律不砌築到頂,樓層窗檯以上安設「漏窗」。為保護木板不受雨淋,大多房檐外伸,並在露出山牆的橫梁兩端頂上裙板,當地稱為「風火牆」。為了增加房屋的美觀,有的還加設欄桿,做成走廊形式。最後為了減弱「懸山封檐板」的突然轉換和山牆柱板外露的單調氣氛,巧妙應用了「垂魚」板的手法,既對橫梁起到了保護作用,又增強了整個建築的藝術效果。通過對主輔房屋、照壁、牆身、牆檐和「垂魚」裝飾的布局處理,使整個建築高低參差,縱橫呼應,構成了一幅既均衡對稱又富於變化的外景,顯示了納西高超的建築水平。
永寧摩梭民居建築
摩梭人主要居住在寧蒗縣瀘沽湖畔,長期以來,摩梭人依山傍水而居,房屋都為木結構,四壁由削過皮的原木兩端砍上砍口壘制而成,俗稱木楞房,屋頂蓋板,俗稱房板。摩梭人蓋房板有特別技巧,滴雨不漏。
房屋一般為三坊一照壁或四合院,分正房、經堂或廂房,宿舍樓,也有人叫花樓,門樓,也稱草樓。正房供家庭集體活動,是議事和炊事及祭祀場所。廂房或稱經堂的樓,樓上為喇嘛住房或供佛像,樓下住單身男子或為客人住房。宿舍樓或花樓,主要供女子居住。門樓上放草,樓下大門兩邊是畜廄。摩梭房屋的大門,一般開朝東方或北方。其井院較大,有紅白喜事,就在井院舉行。正屋結構復雜,屋後設夾壁,儲存食物,並作為老人居室,正屋右側為家庭主婦的起居室。正屋內,一角設灶台,灶台項角有一神龕,上面放置神像、供品和花瓶。高灶台下方設火塘,火塘右邊是主位,左邊是客位,不能混亂。房中有兩根大柱子,分左柱右柱。左柱為男柱,右柱為女柱。摩梭人在砍這兩棵柱子時必須用一棵樹,頂上一節為左柱,根底一節為右柱。在舉行成丁禮時,男的在左旁舉行,女的在右柱旁舉行。由以上介紹可以看出,摩梭人的房屋建築結構與宗教信、婚姻形態和家庭組織相適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但是,近幾年來,為適應旅遊的不斷發展,摩梭人在房屋建築上除保持上述特點外,在房屋構造、內部裝修等方面用了現代裝飾方法和裝飾材料,此外,部分房間的使用功能和建造也有所變化。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古城麗江把經濟與戰略重地與崎嶇的地勢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真實完美的保存和再現了古樸的風貌。
古城建築經歷無數朝代的洗禮,飽經滄桑,它融會了各個民族的特色而聲名遠揚。麗江還擁有古老的供水系統,這一系統縱橫交錯,精巧獨特,至今仍在有效的發揮著作用。
麗江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鄰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東與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總面積20600平方公里。轄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華坪縣、寧蒗彝族自治縣,共有69個鄉(鎮) 446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110多萬人。麗江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個世居少數民族,其中納西族23.37萬人,彝族20.14萬人,僳僳族10.62萬人。
麗江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滇西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漢唐時代通往西藏和印度等地的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集散地。蜀漢時期麗江設遂久縣,元代先設茶罕章管民官,後改麗江宣慰司,麗江路軍民總管府,明初置麗江府,清朝設麗江軍民府,民國30年設雲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12月成立麗江人民行政專員公署,1950年4月改為麗江專員公署,轄麗江、永勝、華坪、寧蒗、維西、蘭坪、中甸、德欽、碧江、福貢、貢山、鶴慶、劍川13個縣,1953年瀘水縣劃歸麗江專區,後於1954年和1957年分設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和迪慶藏族自治州,歸麗江專區代管,1973年撤銷代管,1956年將鶴慶、劍川劃歸大理白族自治州,1980年設立麗江地區行政公署,2002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麗江撤地設市。
麗江市最具優勢和開發潛力的資源主要有旅遊資源、生物資源和水能資源。
旅遊資源以"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風情"為主要代表:
二山即玉龍雪山和老君山,玉龍雪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和旅遊開發區,景區面積約2.63萬公頃。景區內有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現代海洋性冰川,分布有20多個保留完整的原始森林群落和59種珍稀野生動物,被譽為"冰川博物館"和"動植物寶庫"。老君山是"三江並流"的核心景區,總面積842.64平方公里,區內有獨特的丹霞地貌、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種類豐富、未遭破壞的動植物群落,分布有種子植物79科167屬280多種,其中很多是珍稀瀕危植物。
一城,即麗江古城,始建於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古城總面積約3.8平方公里,1986年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一湖,即瀘沽湖,位於寧蒗縣境內,是雲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湖面海拔2685米,面積48.4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3米,最深達93.5米。瀘沽湖景區已被列為雲南省省級自然保護區、省級旅遊度假區。
一江,即金沙江。金沙江流經麗江651公里,沿線景觀獨特,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有長江第一灣、虎跳峽和寶山石城。
一文化,即納西東巴文化,包括東巴象形文字、納西古樂、東巴經卷、東巴繪畫、建築藝術及宗教文化等,內容豐富,博大精深。
一風情,即摩梭風情,生活在瀘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留著"男不娶、女不嫁"的母系走婚習俗。
生物資源豐富多樣。全市有13000多種植物,佔全省植物種類的70%強,雲南八大名花和國家保護植物拱桐、紅豆杉、三尖杉、榧木、銀杏等在麗江廣為分布。中英合作復建項目--麗江與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合建的麗江高山植物園已於2001年5月18日奠基開工。麗江是雲南省重點林區之一,林業用地15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0.3%。麗江98.2%的國土面積屬金沙江流域面積,是國家實施天保工程的重點地區。豐富的植物資源為各種動物提供了生息繁衍的良好環境。據統計,全區共有獸類83種,占雲南獸種類總量的29.6%;鳥類290多種,占雲南鳥類總量的37.6%。麗江的葯材資源及其他可開發的生物資源也極為豐富,中葯材有444種,僅開發利用200多種;永勝縣的程海是我國唯一能天然生長螺旋藻的湖泊,目前已建成年產1000噸的世界最大的螺旋藻生產基地;山嵛菜、苦良姜等特色生物資源產業開發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貳』 投訴雲南省維西縣巴迪鄉賀德東同志!我只想問投訴獲得洞的同志的電話號碼
這個而已,你到她工作的地方找她,然後要電話號碼就可以了,沒事的
『叄』 請問在迪慶州維西縣,工傷十級工殘怎麼陪付
維西縣工傷十級的主要補償是:個月本人工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解除或終止合同按昆明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有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2個月和就業補助金7個月。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三十三條、三十七條、六十二條、六十四條和雲南省人民政府《雲南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雲政發 〔2011〕255號)第三十九條規定,迪慶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工傷職工鑒定為九級傷殘的,享有以下待遇:
1、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2、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所在省市規定的標准支付住院伙食補助費;
3、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安裝醫療器械的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按規定標准支付;
4、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5、住院期間生活不能自理階段護理由用人單位負責;
6、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7個月本人工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7、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勞動能力鑒定費;
8、勞動解除或者終止,按照迪慶州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2個月,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7個月。
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所有費用。
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雲南省人民政府
《雲南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
雲政發 〔2011〕255號
第三十九條七級至十級傷殘職工,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與其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
由用人單位按照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標准為:七級22個月、八級18個月、九級13個月、十級7個月。
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標准為:七級8個月、八級6個月、九級3個月、十級2個月。患職業病的工傷職工,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發30%。
『肆』 全國油頁岩勘查工作程度
(一)全國油頁岩勘查總體工作程度
我國油頁岩勘探程度較低,已有油頁岩勘查工作主要是在20世紀50、60年代開展的,之後長期處於停頓狀態。20世紀50、60年代是我國油頁岩勘查的高潮期,地質、煤炭、石油、冶金、化工、建材等部門都進行過油頁岩勘查工作,取得了較豐富的基礎資料和勘探成果。
近年來,隨著我國石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國際油價不斷飆升,油頁岩資源及勘查工作重新受到重視,局部地區有了重大進展。例如,2005~2007年吉林省地質調查院新發現了吉林前郭-農安、扶余-長春嶺兩處特大型油頁岩礦床,並做了詳查和評價,控制油頁岩資源儲量763.81×108t,取得了重大進展。
截至2008年底,全國有22個省(自治區)局部性地開展了油頁岩勘查或調查工作,做了油頁岩資源量預測;絕大部分省(自治區)還開展了油頁岩詳查、勘探工作並計算了油頁岩探明儲量。截至2008年底,全國查明油頁岩資源儲量1099.68×108t,資源查明率為14.9%;探明儲量僅85.07×108t,資源探明率僅1.2%。從勘查階段來看,在查明油頁岩資源儲量中,勘探佔16%,詳查佔73%,普查佔6%,預查佔5%;從地質認識程度來看,在查明油頁岩資源儲量中,探明儲量佔7.7%,控制資源儲量佔82.0%,推斷資源量佔10.3%。全國查明油頁岩資源儲量以詳查階段的控制資源儲量為主,而可供開發利用的勘探階段探明儲量不多(表4-7)。
表4-7 全國油頁岩資源勘查工作程度
圖4-4 21個含礦區勘探階段油頁岩控制資源儲量分布
(2)詳查階段油頁岩查明資源儲量組成。達到詳查階段的16個油頁岩含礦區查明資源儲量802.78×108t。其中,探明資源儲量1.59×108t,控制資源儲量798.16×108t,推斷資源3.02×108t。
在探明資源儲量中,內蒙古6287×104t,佔39%;吉林有5290×104t,佔33%;甘肅有2964×104t,佔19%;河南有1016×104t,佔6%;河北有341×104t,佔2%;海南省41×104t。詳查階段探明資源儲量主要分布內蒙古、吉林、甘肅三省(自治區),其探明資源佔91%。
在控制資源儲量中,吉林767.23×108t,佔96%;河南14.32×108t,佔2%;甘肅8.54×108t,佔1%;新疆2.67×108t、內蒙古2.05×108t、山東1.68×108t、河北0.87×108t、海南0.81×108t。詳查階段控制資源儲量主要分布在吉林和河南兩省,佔98%。
(3)普查階段油頁岩查明資源儲量組成。達到普查階段的29個油頁岩含礦區查明資源儲量66.62×108t。其中,探明資源儲量0.04×108t,控制資源儲量22.02×108t,推斷資源量44.56×108t。
在探明資源儲量中,遼寧328×104t,佔84%;陝西48×104t,佔12%;黑龍江15×104t,佔4%。
在控制資源儲量中(圖4-5),內蒙古100770×104t,佔45%;遼寧70096×104t,佔31%;陝西14859×104t,佔6%;新疆19222×104t,佔8%;山東8525×104t,佔4%;青海7922×104t,佔3%;河南5460×104t,佔2%;河北2962×104t,佔1%;廣西226×104t;黑龍江183×104t。普查階段控制資源儲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遼寧、新疆、陝西等四省(自治區),佔90%。
圖4-5 29個含礦區普查階段油頁岩控制資源儲量分布
『伍』 維西縣事業單位考試題目是從哪裡出的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2014年永州市屬事業單位招聘435名工作人員簡章
報名時間及版方式:權採取網上報名方式進行。時間定於2014年6月24日至7月1日,應聘人員登錄永州市人事考試院網上報名系統進行報名
資格審查。資格審查由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一組織進行,時間定於2014年7月2日至7月4日,地點設永州市人力資源市場(冷水灘區翠竹路6號瀟湘大廈一樓)
⑴筆試。測試兩個科目,第一科為公共知識,第二科為專業知識或申論,均實行百分制。測試專業知識的崗位,公共知識按30%、專業知識按70%比例摺合計入筆試成績;測試申論的崗位,公共知識和申論各按50%比例摺合計入筆試成績。
⑴筆試。測試兩個科目,第一科為公共知識,第二科為專業知識或申論,均實行百分制。測試專業知識的崗位,公共知識按30%、專業知識按70%比例摺合計入筆試成績;測試申論的崗位,公共知識和申論各按50%比例摺合計入筆試成績。
詳細信息,復習資料登錄湖南中公事業單位網站進行查看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陸』 我很快就要去迪慶那邊工作,上班地點可能在香格里拉或是維西縣,不知道那邊各方面氣候地理生活條件怎麼樣
縣城的話條件都可以的,如果是鄉鎮的話就具體分析了,總體的香格里拉比維西好一點!現在是雨季、海拔高,紫外線強,冬季大雪,冷,別的沒什麼了!人還是好處的,少數民族,豪爽!
『柒』 想問問各位,維西托巴水電站怎麼樣對不是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來說,有發展前景請在那裡工作過的前輩答
各位,維西托巴水電站怎麼樣?對不是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來說,有發展前景?請在那裡工作過的前輩答
站不住腳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