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個完整的就業流程包括哪些內容
一、就業流程:
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
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達成錄取意向。
領取就業協議書。
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
單位蓋章,畢業生簽字。
辦理報道證。
辦理轉檔手續。
辦理離校手續,在規定時間內去用人單位報到。
二、就業須知:
就業之前首先需要製作個人簡歷。
個人簡歷一般需要寫上個人基本情況、照片、聯系方式、教育情況、科研和實踐經歷等,盡量不要使用各種絢麗的背景和色彩。
應屆大學生的就業一般從畢業當年9月開始,這之前,學校會發就業推薦表和三方協議這兩個文件,就業推薦表一般不作為簡歷使用。
三方協議一般是一式四份,在三方簽章後,一份由企業帶走,一份自己留著,剩下的兩份交給院系一份,交給就業辦一份。
查詢招聘會的途徑:
①查詢自己學校的就業網或查詢其他學校的就業網
②去一些招聘網,一般都有針對應屆生的版塊
③通過導師來了解一些針對特定學校的招聘
篩選招聘信息,篩選過程中應該針對自己的情況和未來的計劃以及地域問題,如果沒有針對性的對招聘企業進行篩選。
對於網申的企業,建議企業來學校開招聘會之前提交網申,並且網申一定要寫詳細,因為網申的簡歷篩選是有電腦進行的,電腦會自動篩選掉那些網申填寫完成度不高的。
現場投簡歷的企業則去參加招聘會現場投遞或找人給投,不過要注意有些企業會現場收簡歷並筆試;
筆試,有些是網上答題,有些則是現場筆試;
一些企業來還需要進行無領導小組討論的測試,能夠通過的一般是以下幾種:
①能夠無意間引導整個討論方向的人
②給出了有用建議,與最終討論結果相符
③認准自己定位,並完成職責的人
面試;
錄用。
三、相關注意事項:
大學畢業和就業報到需要辦到的手續有:檔案轉寄、戶口遷移、黨團組織關系轉移、畢業證學位證報到證的領取。
在畢業後兩年內,如果發生未能轉正就找新工作的情況,可以申請改派。
在正式簽訂協議書以前,請慎重考慮。協議書丟掉、破損都會造成損失。
協議書簽訂前,請仔細閱讀協議書上的條款。
簽訂協議書時,請仔細檢查,要求用人單位詳細填寫檔案接收地址(以備郵寄檔案時用,地址務必詳細、准確)。
⑵ 畢業生就業有哪些程序
首先准備就業材料,包括:就業協議書、就業推薦書、求職材料(簡歷、求職申請書、學習或工作證明、獎勵證書復印件等等), 尋找就業機會,包括:就業實習、見習、參加各類招聘會、網上求職。
其次達成就業意向,簽訂《就業協議書》,簽訂《勞動合同》,《就業協議書》或《勞動合同》交年級輔導員,列入就業派遣方案。最後領取就業《報到證》,辦理檔案、戶口、團黨關系的轉遷,到用人單位或就業主管部門報到。
(2)大學生求職擇業的程序擴展閱讀
應屆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就業意向後,須簽訂由學校發放的就業協議書。該協議書是轉遞畢業生檔案和戶口關系,辦理報到落戶手續的依據,學校憑畢業生已簽訂的就業協議書派遣畢業生的檔案、戶口等關系。
如果不簽訂就業協議書,畢業生畢業後的人事檔案、戶口等關系就可能會被派回到生源地,因此,畢業生在找到合適的工作單位後,就可與單位簽訂就業協議書。就業協議書上除了用人單位蓋章外,還需由用人單位上級人事主管部門蓋章。
⑶ 我院學生就業流程有哪些
跟著老師的節奏走就好了
⑷ 大學生就業流程是什麼
8-9月 基礎准備 擇業中所有個人佐證材料的整理與收集(如:獲獎證書、發表論文或作品、參加各種重要活動的照片等)。
10-11月 就業信息收集 信息表格的填寫;了解就業政策;分析各種就業形勢;鎖定就業意向。
11月 擇業前准備 就業技巧的培訓與提高;個人自薦材料的准備;面試的物質准備(如:服飾和資金等)。
12月-下年1月 第一擇業高峰 應用獲得的就業信息,開始有針對性地擇業應聘。
1-2月 調 整 總結和反思擇業中的得失,調整擇業心態和目標,力爭擇業能力的再提高。
3-5月 第二擇業高峰 再次為擇業成功而努力。同時,這一階段也是考研失利的同學擇業的最佳時期。
6-7月 就業准備 根據已確定的職業角色要求,做好崗前准備,辦理畢業離校手續。
⑸ 大學畢業生求職擇業程序有哪些
大學畢業生求職擇業不需要有什麼程序的,因為,本來求職就不容易了,再加內上一些什麼程序的,會給擇容業難上加難的。畢業求職應該放開手腳,融入社會,調查研究,考察自己喜歡的職業,一旦有興趣,就直接開門見山,找單位商洽。因為各種職業單位沒有統一的用人標准,所以無需走程序。
1.求職擇業的關鍵是走出去,了解社會,了解用人單位,尋找合適的專業崗位。
2.能否順利的應聘,尋找合適的職業崗位是重點。工資、待遇等問題可以暫放一邊,等在崗位上有績效了,工資、待遇自然會水漲船高的。所謂合適的職業崗位,一般是與自己所學專業有關,這樣才能凸顯專業優勢,當然重要的是自己對崗位的了解和興趣。所以,擇業要先了解適合自己的崗位和具體的操作內容。不要把工資、待遇掛在口頭上,了解在心裡就成。
3.擇業不需要走程序。那樣會束縛自己手腳的。看中了喜歡的職業,就可以全力以赴,不拘手段的能被聘用則成。比如通過熟人介紹,甚至自我推薦的直接與用人單位交流。因為,更多的用人單位是喜歡「毛遂自薦」的人。因為,毛遂第一勇敢,第二不懼艱難(艱險),第三不計較個人得失。多數用人單位就喜歡這樣的人。
⑹ 大學生應屆畢業生就業有哪些程序
三方協議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的簡稱,它是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書面表現形式,能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等一系列相關問題。協議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後自行終止。
三方協議一旦簽署,就意味著大學生第一份工作就基本確定,因此,應屆畢業生要特別注意簽約事項。高校就業辦一位老師說,大學生簽三方協議前,要認真查看用人單位的隸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一般都有人事接收權。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則需要經過人事局或人才交流中心的審批才能招收職工,協議書上要簽署他們的意見才能有效。應屆畢業生還要對不同地方人事主管部門的特殊規定有所了解。
三方就業協議書不同於勞動合同。首先,三方就業協議書是國家教育部統一印製的,主要是明確三方的基本情況及要求。三方就業協議書制定的依據是國家關於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法規和規定,有效期為:自簽約日起至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報到止的這一段時間。而勞動合同是受《勞動法》和《合同法》的限定和保護,有些用人單位如許多外企在確定錄用時(註:在到用人單位報到前),就同時要求和畢業生簽訂一份類似勞動合同的協議;而更多的用人單位則要求先簽「就業意向書」,畢業生報到後再簽訂勞動合同。其次,就業協議是三方合同,它涉及學校、用人單位、學生等三方面,三方相互關聯但彼此獨立;而勞動合同是雙方合同,它由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兩方的權利、義務構成。第三,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時仍然是學生身份,但是簽訂勞動合同時應當是勞動者身份。勞動合同一經簽訂,就業協議的效力應當喪失。如果勞動合同與三方協議附件內容矛盾,以勞動合同為准。
簽勞動合同要注意四個方面,簽三方協議要留心五個細節。
大學生簽勞動合同一要明確職務和崗位,否則,用人單位會利用調職的方式,變相壓迫你主動辭職,不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打發你。二要防止用人單位不斷用換崗位的方式,反復延長試用期,因為同一個崗位同一個人不能適用兩次試用期,而換崗位就沒有限制了。三要在勞動合同中明確最低的工資標准,最好能將年終獎用條款固定下來,作為工資的一部分。由於我國暫時沒有對年終獎定性,這個法律空白有可能被用人單位利用,將來成為剋扣薪水的一種方式。四要了解用人單位是否給員工辦理社會保險。如果沒有社保,等於工資減去很多,還不能享受國家和單位的社保福利。
大學生簽三方協議首先要看填寫的用人單位名稱是否與單位的有效印鑒名稱一致,如不一致,協議無效;填寫自己的專業名稱時,要與學校教務處的專業名稱一致,不能簡寫。第二,外企、合資企業、私企一般採用試用期,根據合同期的長度,可以從1―3個月不等,通常試用期為3個月,不得超過6個月。國家機關、高校、研究所一般採用見習期,通常為一年。第三,不少單位為了留住學生,以高額違約金約束學生。學生在協商中要力爭將違約金降到最低,通常違約金不得超過5000元。第四,現行的畢業生就業協議屬「格式合同」,但「備注」部分允許三方另行約定各自的權利義務。為了防止用人單位承諾一套、做一套,畢業生可將簽約前達成的休假、住房、保險等福利待遇在備注欄中說明,如發生糾紛,可以此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第五、學生在簽訂協議時,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步驟進行。等用人單位填寫完畢、蓋章後再到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簽證蓋章。切忌自己填寫完畢後就直接到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要求蓋章。這樣帶來的後果是,單位在填寫時,工資待遇等與過去承諾的大相徑庭。學生卻因為自己和學校都已經簽字蓋章,無回天 無力。或者逆來順 受,或者就被迫違約賠償用人單位 。
三方協議作為國家統計大學生就業率的一個根據,同時也是國家派遣證發放的一個證明。只有你簽署了三方協議,拿回學校,學校才會在你畢業後將派遣證發給你,而你拿著派遣證到你工作的單位報道,就此開始計算工齡,而你也就擁有了幹部身份(每年基本6月25日畢業,所以6月18日前必需將三方交到學校)。 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去原來那個單位退協議,再到想去的新單位簽協議,學校更改派遣證,然後到新單位去報到。我們招過很多這樣的,更改派遣的。但是,正規的國企不會錄用沒有派遣證的,你不更改是不行的。有的人會給你出主意,讓你不要理原單位,直接到想去的單位報到,我告訴你,那是他不懂,或者是故意給你挖坑。你沒有派遣證和協議,連戶口、四險一金、勞動就業等記等等都辦不了,只能是打工,不是就業。況且,招錄已經與別的企業簽了協議的學生,可能面臨著被起訴的風險,正規的國家單位是不會這樣辦的,你必須證明你的派遣證是即將就業的單位。就像足球運動員要轉會,必須給原單位轉會費是一樣的,或者是自由身。先到原先的單位解除三方協議,再到學校領取新的三方協議表,與新單位簽訂,到學校蓋章,發派遣證。
簡單地講:你更換單位以後,現單位的工作經歷和原單位的工作經歷合並作為轉正定級的依據,但要原單位出具一個實習鑒定(這個應該不難)。有的單位自己可以辦理轉正定級,尤其是國企和事業單位,直接就辦了;不能辦理的,多數是民企和外企,可以由檔案管理委託單位辦理,如人才中心等。祝你進步!
⑺ 大學生擇業技巧 一,畢業生求職擇業要經過哪些程序
個人認為需要了提前了解目前的就業市場的人才需求趨勢,提前做好自我的職業規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對應的行業,在行業中選擇目標的企業的具體崗位。
以上回答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⑻ 畢業生就業有哪些程序
你咋這么多問題啊,我一個個簡單給你回答一下吧,太多了。
1、就業就是你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或者勞動合同,就業協議是你在校期間的合同,多對你是有約束作用的,多方簽協議是 要受到學校的處分的,簽訂就業協議才能領到派遣證,合同不能辦派遣,協議是辦派遣證的唯一憑證,省一級的教育廳是辦理派遣的部門。
2、簽訂就業協議必須慎重,國企、事業單位、還有一部分私企是必須要派遣證的,你要是亂簽協議,違約時要經過學校的很多審核程序才能領到新的協議,一般正常辦理的話在一個多月會領到新協議,但這就看你們學校的領導怎麼樣了,要是不給你簽字,別說一個月,半年你都領不到新協議,這樣你就不能簽新的工作(最起碼國企和事業單位是不可能的,有不用簽協議的工作可以,但你的派遣證是根據協議派遣的,也就是說你去的是另一個公司,而你的派遣證是你原來簽的那個公司,這個是很麻煩的)。協議沒人一份,在學校都有備案,出現帶簽或用別人的協議都是會被查出來的,出現多方簽協議學校會給你一定的處分,嚴重的就沒學位了。
3、我是搞就業的,戶口的事不知道,至於檔案大致分兩種吧,國企和事業單位是有接收檔案的權利,也就是說你的檔案就可以放在單位里,私企,外企是沒有接收檔案的權利的,由當地的人事主管部門來接收檔案(當地人事局或人才交流中心)。
4、如果學校特殊要求必須這樣的話,你暫時還不能就業,那就先辦吧,不辦的話估計學校也不讓,辦了以後再改派吧,如果學校說不辦也可以,那我建議你不要辦,拿著你的協議繼續找工作,找到工作繼續辦派遣,這樣方便一點。
5、簽訂就業協議就要承擔協議上所達成責任,也就是你要掏違約金,如果當時沒有協商要違約金,也就是協議上沒寫要多少違約金,那你可以拒交,但這種就怕是單位不給你協議,不給你開解約函,這樣你就拿不到新協議,影響你下一步的工作,所以如果你是這樣的情況 的話我建議你給他點錢解決了算了,也沒多少錢,三千五千的。
6、這個不是很清楚,要有搞人事的來專門解答,我不能亂給你解答。
7、改派是需要拿到你原單位的違約函和你的協議,新單位的接收函,原報到證的上下聯,拿上你的相關證件(畢業、學位證、身份證),到你的畢業學校的就業部門去辦理改派就行了,一般需要四到五個工作日久能辦出來了。
8、這個要和你所在學校的就業部門咨詢。各學校不一樣,他會告訴你如何辦理。
9、這就是違約了嘛,需要承擔違約責任,但各單位不盡相同,你記住,不管是什麼事,都是會有商量的餘地的,有的單位你考上研究生了,他就會放你一馬,不收你的違約金,如果必須要你承擔責任的話就給他點錢算了,沒啥大不了 的。
10、最直接的 辦法就是到你們學校的就業部門,有相關的老師為你解答,其他的上網了解吧,別的辦法原則上多的是,但都是扯淡呢,沒用,都是些吃閑飯的王八蛋,不幹正事。最好是自己多上網看看。
終於寫完了,你這傢伙一下就問了這么多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祝你一臂之力。
同時就業也是個敏感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給畢業的兄弟姐妹們一點參考,祝你們都有個好的歸宿。
⑼ 大學生有哪些就業程序
走好擇業的每一步,對成功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十分重要。1、收集信息收集信息是就業活動的第一步。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需要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的信息大至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1)當前大學生就業市場的供需形勢。通常包括: 社會經濟發展形勢,社會各行業、各類企事業單位經營狀況和對畢業生的需求等。尤其要重點了解本校、本專業的社會需求情況,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基本要求等。(2)政策和法規信息。例如: 國家及學校有關畢業生就業政策及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等;(3)就業安排活動信息。 比如什麼時候召開企業說明會,什麼時候舉辦招聘會或供需洽談會等。(4)成功擇業的經驗、教訓的信息。「擇業過來人」的擇業經驗,教訓,就業指導教師的體會和建議等,都會為畢業生的成功擇業助一臂之力。(5)具體用人單位的信息。例如:自己所學專業那些用人單位需要?需求數量是多少?用人單位經營狀況、文化背景、發展前景、工作條件、福利待遇、對人才的重視程度及對畢業生的具體安排使用意圖等。就業不僅取決一個人的知識、能力、體力、社會和經濟的因素,而且取決於就業信息。誰能獲得更多更有效的就業信息,誰將能贏得擇業的主動權。搜集就業信息應該力求做到「早」「廣」「實」「准」。通常來講,就業信息的搜集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途徑:①學校主管大學生就業的部門。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學校都應該是收集就業信息的主要渠道。因為就目前的就業機制看,學校是連接大學生就業工作所涉及的有關對象的核心環節,他們既與畢業生就業工作所涉及的各級主管部門之間保持著密切聯系,同時也是用人單位選錄畢業生所依賴的一個主要窗口。這一特定的位置,使它們對就業信息的佔有量大於任何一個部門,同時其所掌握的准確度、權威性也沒有任何一個部門可以與之相提並論。就政策而言,全國的、行業的、地方的,在他們這里都有完整的收集;就需求信息而言,他們接觸到的所有信息都是用人單位針對學校的專業設置而來的,可信度最高;同時他們所接觸的各部門、各單位正是畢業生就業工作所涉及的就業機構。因此,就它們所提供的就業信息,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具有明顯的優勢,是畢業生獲得就業信息的主要渠道。目前,各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職能部門大都轉變觀念,以市場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在制定文件、公布信息、提供咨詢、就業指導以及為用人單位舉辦各種就業市場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工作,也就取得了顯著的成效。②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和就業指導機構。 主管部門和就業指導機構的主要職責,就是制定所轄區的畢業生就業政策,交流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供求信息,為畢業生就業提供各種咨詢與服務,他們每年都要通過各種形式為畢業生提供各種真實的可靠的就業信息。③親朋好友及老師。學校的老師在每年的社會實踐教學、科研協作以及校外兼職中,都與一些專業對口的單位關系密切,通過他們了解需求信息,聯系社會實踐、實習單位以及推薦到相關單位求職,對畢業生擇業成功是很有幫助的。校友大多是在專業對口的單位工作,他們對所在單位引進人才還有一定的影響力,他們提供的就業信息往往更具有準確性,通過他們引見往往可信度高,成功率高。再者,許多畢業生的家長或親友在多年的工作與社會交往中,與社會各方面有著廣泛聯系,由於家長,親友與畢業生的特殊關系,在幫助了解就業信息或推薦就業機會是更加積極主動,不遺餘力。④社會實踐和畢業實習。畢業生在求職擇業過程中,很大的障礙是供求雙方缺乏了解。而畢業生的社會實踐、實習可以說是其了解用人單位,並讓用人單位了解自己的最好途徑。畢業生在參與社會實踐和畢業實習、畢業設計時,應該力求做到單位的選擇和就業意向相掛鉤。如果你的畢業設計乃至畢業論文正是實習單位要解決的技術攻關難題,極有可能成為你擇業成功難得的機遇。⑤各類「雙選」、招聘活動。各地方、學校或用人單位舉辦的規模不等,形式多樣的「雙選」活動或招聘會,往往具有時間集中,信息量大,針對性強,雙方了解更直接等優點,是畢業生了解信息,成功擇業難得的機會。特別是以學校為主體舉辦的「雙選」、招聘活動,專業更對口,用人單位更有選才的誠意,更應該格外的予以重視。⑥各種有關的新聞媒體。大學生就業是近年來社會關注的問題之一。畢業生可以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如電視台、報紙、專刊等,了解有關的就業信息2、自我分析在收集信息的基礎上,畢業生要聯系自身實際,理智地進行自我分析。自我分析包括以下四點:(1)自身綜合素質,能力的自我測評。如學習成績在全專業中的名次,自己的興趣、特長、愛好是什麼,有何出眾的能力(包括潛能)等。(2)分析自己的性格、氣質。一個人的性格和氣質對所從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影響,如果能從事與自己的性格,氣質相符合的工作就易出成績。可以用一些測試表對自己的性格,氣質進行一定的分析。(3)自己在擇業過程中,具有哪些優勢,那些劣勢,應該如何揚長避短。(4)問問自己究竟想做什麼。即自己想在哪一方面有所發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換句話說,即自己的「滿足感」是什麼,價值標準是什麼。3、 確立目標自我分析的結果是為了確立自己的擇業目標。從大的范圍來說,大學生首先需要確立的擇業目標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擇業的地域。首先要確立是在沿海城市就業,還是在內地就業;是留在本地,還是去外地就業。此時,既要考慮是否符合政策規定,同時還要考慮生活習慣以及今後的發展等因素。(2)擇業的行業范圍。必須確定是在本專業內就業,還是跨出本專業到其他行業就業;是從事本專業范圍內的技術工作、管理工作、社會工作,還是從事教學工作、科研工作等。此適應多想自己的綜合素質、能力以及興趣、特長等。(3)擇業的單位。必須確定是去大企業,還是去小公司或應聘公務員;是選擇國有企業,還是選擇三資企業或民營企業。在這些單位中,有哪些前來招聘,自己是否符合條件,自己最希望到哪一家企業工作。對於願意從事教育工作的大學生,是選擇高校,還是選擇中等職業學校或其他學校,等等。擇業過程中,當然會遇到許多不可預測的變化。但是,事前給自己的擇業確定一個比較明確的目標,可以使整個就業活動有的放矢,有條不紊。不然,就會出現亂打亂撞的盲目被動局面。4、准備自薦材料在確定了擇業目標之後,大學生接下來即可准備自薦材料。自薦材料包括: 學校推薦表、導師推薦信、個人簡歷、自薦信及有關的輔導證明材料。這幾種材料雖然單獨都能使用,但各自的側重點不同。自薦信主要表明自己的態度,個人簡歷主要說明自己過去的經歷,證明材料強調自己所取得的成績,學校推薦表和導師推薦信體現學校和老師對自己的認可。缺了任何一個方面,自薦材料都不完整。自薦材料是反映畢業生個人總體情況和綜合素質的主要材料,是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信息交流的載體,也是用人單位透視大學生的一扇「窗戶」和決定是否面試的重要依據。因此,自薦材料都被稱為大學生求職擇業,贏得面試的「敲門磚」。5、 參加招聘會(投寄材料)在大學生就業活動中,招聘會或就業市場在用人單位與大學生之間架起了見面、溝通的橋梁。在招聘會或就業市場上,用人單位與大學生之間只能進行初步結識,即用人單位向畢業生宣傳單位發展情況,同時收集眾多畢業生的自薦材料(有的單位可能向應聘學生發放登記表);畢業生則在了解用人單位的大致情況後,將自薦材料和登記表交給招聘單位。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學生參加招聘會或就業市場,大多數僅完成了一項材料遞交工作。當然,也有一些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一見鍾情」,當場簽約。為了提高效率,畢業生可以有選擇地去幾個招聘會或就業市場,沒有必要為「廣種薄收」而盲目地去「趕場子」,今天去一個招聘會,明天進一次人才市場,這樣既浪費時間和精力,效果也不會太好。另外,畢業生可以將自己的自薦材料通過郵寄等方式寄給用人單位,用人單位可以依據此材料進行分析,決定是否通知你參加面試或筆試。6、參加筆試不少用人單位在招聘過程中,採用筆試的方式考核應聘者的知識,能力與素質。筆試主要檢驗大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所掌握技能去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當然,筆試不僅在卷面上考核你的知識和能力,同時也在考核你其他方面的素質。比如,書寫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整潔,答題是否細心等。因此,你應該珍惜並認真對待筆試。7、 參加面試面試是眾多用人單位考核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通過面對面的溝通、交流,用人單位可以了解大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處事能力、儀容儀表,以及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和其他一些不能通過筆試反映出來的綜合素質。因此,大學生在面試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備,適當進行形象設計。8、簽訂協議用人單位通過自薦材料和供需見面、筆試、面試等招聘活動,選拔出自己合意的畢業生後,便向被錄用的學生發放錄取通知書。畢業生在接到錄取通知書後,如果願意到該單位工作,則雙方簽訂就業協議書。就業協議書一旦簽訂,就不得隨意更改。如果有一方提出毀約,須徵得另外兩方同意,並繳納違約金。9、 報到上班與用人單位簽訂好協議,並得到學校、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的審核同意後,接下來大學生要做的事便是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等待發放就業報到證,做好畢業離校的各項准備工作。至此,畢業生的求職擇業程序完成,畢業生可在領取報到證,辦理離校手續後,按照報到證規定的時間期限和指定的地點去單位報到上班。
⑽ 簡述大學生就業流程
對大學生來說,一個完整的擇業過程,至少包括收集信息、自我分析、確立目標、准備材料、參加招聘會(投遞材料)、參加筆試、參加面試、簽訂協議、走上崗位等環節。走好擇業的每一步,對成功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十分重要。
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需要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的信息大致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
(1)當前大學生就業市場的供需形勢。通常包括: 社會經濟發展形勢,社會各行業、各類企事業單位經營狀況和對畢業生的需求等。尤其要重點了解本校、本專業的社會需求情況,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基本要求等。
(2)政策和法規信息。例如: 國家及學校有關畢業生就業政策及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等;
(3)就業安排活動信息。 比如什麼時候召開企業說明會,什麼時候舉辦招聘會或供需洽談會等。
(4)成功擇業的經驗、教訓的信息。「擇業過來人」的擇業經驗,教訓,就業指導教師的體會和建議等,都會為畢業生的成功擇業助一臂之力。
(5)具體用人單位的信息。例如:用人單位經營狀況、文化背景、發展前景、工作條件、福利待遇、對人才的重視程度及對畢業生的具體安排使用意圖等。就業不僅取決一個人的知識、能力、體力、社會和經濟的因素,而且取決於就業信息。誰能獲得更多更有效的就業信息,誰將能贏得擇業的主動權。搜集就業信息應該力求做到「早」「廣」「實」「准」。
簽署合同、錄用函前:必須先確認是否進入就業程序,務必先了解用人單位基本情況:單位名稱(特別是擁有多家分公司及外資企業)、性質、地址、郵編、電話、單位機構碼等。
檔案接收(單位名稱,郵政編碼,詳細地址):請向用人單位(升學單位)了解人事檔案保管情況,用於學校檔案館郵寄畢業生檔案材料。有人事檔案保管權的單位請單位出具調檔函等,無人事檔案保管權的單位或單位不予保存檔案的只能回生源地主管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