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宋江 人物分析 400字
宋江剛剛上樑山,他就申明了自己作為造反頭子的「天然資源」。童謠:「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所應的就是我宋公明,上天叫我作造反頭子,這便是天然合法性。再加上九天玄女授兵書,梁山石碣排定的座次這些把戲,更是強化老大的合法性。中國造反者都喜歡這套神秘的愚人把戲,從「陳勝王」,到「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到「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一直到洪秀全裝上帝次子的鬼把戲,都是如此。不過造反的天然理由和天命所歸的理由並不完全相同,強盜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成為「萬民之主」必須有一個合法性的轉移。陳勝能首先造反,但天命卻應在另外一個斬白蛇的造反者身上,劉福通等人起事,但成功者是一個小和尚。宋江具有造反頭子的合法性,但他不願意在造反這條路上走到黑,必須漂白自己,最終修成正果。那麼只有兩條路——打下東京當皇帝,梁山還不具備這個勢力,只有受招安,當大官了。宋江一旦確定了招安的目標,那麼必須舍棄「播亂在山東」這樣的「天命」,進行革命方針的轉移,那麼此時的道德資源就是「忠義」——而且忠必須在義之前。從「播亂」到「忠義」的蛻變,便是「造反」到「招安」的理論准備。宋江非常明白理論准備之重要,在排定座次後,推行「忠義」之說,使他掌握了主導招安的理論和道德制高點,最後使招安水到渠成。
大概有500字。你在從中抽掉一些吧。
祝你新年快樂!o(∩_∩)o...
⑵ 對於水滸傳宋江這個人 有什麼評價
一般對人物的評價分兩個方面。。。有利有弊。。。
對水滸中 宋江 的評價
宋江是《水滸傳》貫徹始終的主角,也是小說的第一號人物,同時他又是爭議最多的一個人物,現從以下四個方面
一、宋江有幾個綽號,它們各有哪些含義?
《水滸傳》一百零八將每人都有一個綽號,如智多星吳用、黑旋風李逵、豹子頭林沖等等,而宋江卻有幾個綽號。宋江,表字公明,綽號黑宋江、孝義黑三郎、及時雨、呼保義等,現以綽號出現前後次序予以講解。
1、孝義黑三郎:這是從宋江對待家庭關系而講的。宋江處理家庭關系是以孝義為本,特別對他的父親,其他不詳述了。
2、及時雨:主要說他仗義疏財、接濟他人、周濟朋友,在《水滸傳》中有25次這樣的敘述,這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宋江的英雄本色。
3、呼保義:直到今天我們還不能做出圓滿解釋,據考證與宋代一個官名有關,大多學者認為這個綽號反映了宋江對朝廷的態度。
二、如何評價宋江的一生?
在評價《水滸傳》中,對宋江這個人物看法並不一致。最早評價的要數金聖嘆,他說宋江是下等人,貶斥得很厲害。宋江自己也說:貌黑身矮,出身小吏,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眾,手無縛雞之力,身無寸箭之功(《水滸傳》六十八回)。說明宋江還有自知之明。說實話,我並不喜歡宋江,但我們評價宋江要從作品實際和理性出發,不以個人的好惡來斷是非。現我從宋江的家庭出身、文化教養、職業這三方面來分析他。
1、宋江的出身、職業對他思想、性格、生活道路的影響。
小說在宋江出場時介紹說,他和宋太公(宋江之父)在村中務農,守些田園過活,在鄆城縣做押司,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
宋江自幼讀儒家書,受傳統教育,走入社會在縣衙中做押司(小吏),刀筆精通。他的出身經歷和性格,使他了解和體驗百姓的痛苦,有正義感,養成一種辦事謹小慎微、隨機應變,喜歡玩權術。因為他在官府任小吏,他懂法,有遵守法度的習慣。宋江到梁山泊以後,他處理問題比較周全,有人說他虛偽、玩權術,這是他處理問題的一種手段。如俘獲霹靂火秦明,讓位盧俊義等。他犯罪後衙門給他戴上枷,別人把枷打開時,他說不能,這是國家的法度。
2、宋江上樑山前是一位仗義英雄,義放晁蓋,當法與義發生矛盾時,宋江就不顧法度了。他對梁山的事業有一定的貢獻,他為了梁山好漢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殺了閻婆惜。
3、宋江上樑山後,成為義軍的首領。他自己說在文武方面並無過人之處,為什麼還能當梁山泊的首領呢?這是由於宋江有以下優勢:仗義疏財,在江湖中有一定的號召力;關懷兄弟,兄弟遇難設法相救;有一定的組織和軍事指揮才能,如三打祝家莊戰役,他注意總結經驗,從調查虛實入手,又拆散祝家莊與其他二家聯盟等。
4、受招安以後,宋江成為了一個朝廷的忠臣。他的思想是為國家出力,保人民平安。晁蓋死後,宋江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這對起義軍來說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水滸傳》中宋江的一大關鍵。受招安以後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為「順天護國」,他也由起義軍首領走到服從朝廷的順臣。這時,宋江的思想是:我是熱愛國家的,皇帝代表國家,朝廷不負我,我不負朝廷。他不聽吳用等好漢的勸阻,去征起義軍領袖方臘,打得十分慘烈。
5、悲劇的結局。宋江帶領眾人征方臘以後,原本的108位好漢還剩下27個,其餘的不是犧牲就是出走了,而朝廷並不信任他,對他加害致死。宋江臨死前,唯恐李逵再次造反,讓李逵喝葯酒被毒死。
宋江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義英雄,梁山首領,招安後成為朝廷忠臣,最後是悲慘的結局。
三、如何看待宋江接受「招安」的問題?
1、 宋江接受招安有歷史根據,並非是作者憑空創造。
在《水滸傳》第32回,說到招安起初是武松先提出的,宋江表示同意。歷史上關於招安的記載是有其事,但不過100字左右,而小說有相當的發揮,情節也寫得很具體。
2、 宋人話本和民間宋江故事,已有招安的描寫。
在《大宋宣和遺事》中就有招安的記載,在民間傳說故事中也有宋江等人招安的內容。
3、 對宋江接受招安的看法?
這與宋江矛盾的性格有關。一方面他是仗義英雄,義軍首領,一方面又想報效朝廷,忠君安民。但宋江想招安是一貫的,不像武松雖然開始由他提出的,但宋江提出要招安時,武松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而宋江執意招安以報效朝廷,死而後已。
關於《水滸傳》第39回,宋江題反詩: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湖謾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我認為這是他醉酒後信手而題,並不代表宋江的真實思想。
四、 關於「兩種《水滸》兩個宋江」之說。
這是湖北大學一位學者提出來的。
1、從版本學的角度看,這種說法不完全符合小說創作的實際。
2、關鍵是應該如何看待金聖嘆對宋江形象的增、刪、改。
金聖嘆把《水滸傳》從一百二十回改為七十回,期間對原文作了大量的改動,包括對小說的增、刪、改,應該說他對《水滸傳》的傳播有功,也有過。
宋江是《水滸傳》里一個非常有爭議的人物。多少年來人們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我們痛恨宋江,批判宋江的同時,我們不得不承認:宋江是《水滸傳》中最為成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是一個留有很大空間任後人評說的人物。
⑶ 怎樣客觀評價宋江這個人物
宋江是一個性格復雜的人 <水滸傳>中的宋江是一個具有復雜性格的人.宋江是帶著他全部復雜矛盾的性格出場的.作者這樣介紹他: 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鄆城縣宋家村人氏.為他面黑身矮.人都喚他做黑宋江,又且於家大孝.為人仗義疏財.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更兼愛習槍棒.學得武藝多般.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谷.終日追陪.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霍.視金似土.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託.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貝周全人性命.時常散施棺材葯餌.濟人貧苦.貝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卻把他比的做天上下的及時雨一般.能救萬物. 這個介紹很全面.又很概括.從這里我們知道了宋江出身於地主家庭.受著儒家思想的教育.供職於統治階級陣營.為人又仗義豪俠.喜好結交江湖上好漢.這就勾勒出了宋江形象的草圖.定下了他性格的基調.點出了他生命的主要基因.以後.宋江的性格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他的一切言行都可以從這里找到根源. 忠義是宋江的主體性格.但卻不是他性格的全部,他的全部性格要復雜得多.豐富得多.也深刻得多.他慈悲仁愛.救苦救難.卻又偶爾表現出殘忍狠毒.不擇手段,他頗富政治遠見.極具雄才大略.有時卻有顯得目光短視.昏庸糊塗,他善於聽言納諫.從善如流.有時卻又剛愎自用.拒絕良策,一方面.他以掃除社會黑暗勢力為己任.另一方面.他又以盡忠國君為最高行為准則,一方面.他創建了梁山事業.另一方面.他又毀掉了梁山事業--這些看似矛盾的東西有機地統一在宋江身上.是那麼真實.自然.它們造就了宋江這個特定的藝術形象. 縱觀宋江一生.他其實既不敬[忠".也不守[義".[忠義"二字.只不過是他用來玩弄權謀的法寶而已.他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為他的任何卑劣的行為披上一件漂亮的[忠義"外衣.夜讀水滸.讓我感受最深的便是:要警惕現實生活中像宋江一樣拉大旗作虎皮的人
⑷ 對《水滸傳》中宋江這個人物的評價
宋江性格特點:
1、偽善。宋江其實是個扮豬吃老虎的人,他很能揣測人心,會急人之回難,所以被稱作及時雨,他總能在最答需要時伸出援手,讓人記住。
2、懦弱。宋江畢竟出身下層,加上小府吏的個性,平時也是生活在夾層里,這就早就了他懦弱怕事的個性。
3、功利。宋江和大多數梁山好漢一樣,是逼上樑山的,他本質里還是對仕途有著憧憬的,所以會接受招安,並勸說其他人接納朝廷。
宋江(1073~1124),字公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第一號人物,為梁山起義軍領袖。
宋江在一百單八將穩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綽號呼保義,為人急公好義,常救人於危難時刻所以又號及時雨,人稱孝義黑三郎。身材矮小,面目黝黑。原為山東鄆城縣押司,後因私放晁蓋等人,被閻婆惜捉住把柄,以至於殺了閻婆惜後連夜逃走,輾轉周折上了梁山。
晁蓋死後繼任梁山大寨主,主張並接受朝廷的招安,接連出征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等,屢立戰功,最後被高俅等奸臣設計用毒酒害死。
⑸ 請模仿下面對《水滸傳》中宋江這個人物的簡介,從《水滸傳》人物中任選一個,做簡單介紹
林沖,人稱豹子頭,原為東京80萬禁軍教頭,受高俅陷害,發配滄州看守大軍草料場。高俅派親信火燒草料場,企圖將林沖置於死地。林沖忍無可忍,雪夜殺敵,迫上樑山。後成為梁山重要將領。
⑹ 怎樣看待宋江這個人物(從正面和反面)
宋江,是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一百單八將之首,人稱「孝義黑三郎」、「及時雨」、「呼保義」,宋江深受後人評議,可以說評價不一。
從正面來講:
首先,作為一個卓越的領袖,他能借風造勢形成梁山的影響力和良好形象。盧俊義的加入,柴進的入伙,三打祝家莊的戰役都鼓舞了士氣,樹立了良好的形象,這是作為一位領導人為改變梁山的形象而做出的英明決斷。
其次,在做好自身形象的同時,宋江積極的為**泊尋找後路,他深知聚義不是長久之計,作為領導人必須為眾人找好出路,這是別無選擇的。但在當時的背景下,宋朝皇帝昏暗,但全國形式仍是宋朝作為最大的統治集團,最強大的政治勢力,加之傳統思想的固有觀念,接受朝廷招安是最好的政治路線。
再次,宋江在為**泊一夥人尋找後路的同時,積極努力的想與朝廷融合,雖然過程過於艱難,但作為頭領的宋江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在朝廷招安後,宋江集團已別無選擇,面對艱苦的政治斗爭,作為頭領的他只能舍小顧大,為維護集團利益而無奈的接受了保忠舍義的選擇。宋江的形象在現實主義的強大揭示力下,於是顯得彷徨,讓人痛恨,成為一個悲劇的英雄也成了一個悲劇的罪人。
從反面來講:
就要說到招安了。其實對宋江不好評價,都跟這個招安有關。對於宋江來說,他覺得以他的能力,這條路是完全可以走得通的,而且他可以把他的那些弟兄帶到一條康莊大道上去,給他們一個幸福的晚年,給他們一個安定的家園。
宋江在梁山泊上豎起一面大旗「替天行道」,其實就反映了他希望為朝廷效忠的一種願望。因為在他看來,似乎是現在朝廷奸臣當道,不能夠「替天行道」,也就是替天子行道,所以必須得由我們這些人來完成替天行道的使命。但是,梁山上的這些人,是農民起義軍,跟朝廷就不是一心。有朝一日,突然被朝廷招安,朝廷的不信任肯定是始終存在的。而且在朝廷的眼睛裡,宋江這撥人永遠是異己分子,這是一個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跟朝廷在一起的時間越長,這種內在的落差就越明顯,而且這樣的鴻溝就會逐漸地擴大。
在招安這個問題上,宋江態度的堅決那是有目共睹的。就連李逵這樣跟他情分最重的兄弟,在菊花大會上反對他去招安的時候,竟然要殺掉李逵。還有對待高俅。活捉高俅以後,本來像林沖、楊志這些人對高俅簡直是恨之入骨。但是宋江為了招安,不但不殺高俅,反而納頭便拜,口稱死罪。那當然會讓人感覺到心裏面不舒服。
還有就是在招安以後打方臘,打到最後的結果是一百零八將只剩了三十多個人。整個過程肯定是怨聲載道,越打大家對宋江的恨就越多,對宋江的愛就越少。宋江一方面創建了梁山大業,可另一方面,他又親手毀掉了梁山大業。
總之,宋江作為一個頭領,必須在其位謀其政,於是才為梁山泊規劃了一個長遠的出路並付諸實施,在這個過程中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舍棄個人利益維護集團利益,在艱苦的抉擇中奮爭著。雖然最後以政治斗爭的失敗而告終,但他是在極力為整個梁山尋求長遠出路,這點是很值得我們佩服的。
⑺ 如何評價宋江這個人物
作為文學形象,宋江可以說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刻畫最為成功、復雜、具有藝術魅力的一個人。說他真心待人,他又時時顯示虛偽做作;說他義薄雲天,他又心機重重城府極深;說他處心積慮謀反,他又對朝廷肝腦塗地;說他為人寬厚,他又時時做下兇殘之事。 宋江的性格是在說話人的描述中逐漸豐富起來的。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曾引元人陳泰《所安遺集·補遺》中《江南曲序》,雲其「童艸時,聞長老言宋江事」,「宋之為人,勇悍狂狹」。《水滸傳》成書過程中,又結合雜劇戲曲的刻劃,對其人其事進行了全面「包裝」。宋江是《水滸傳》里邊名號最多的一個,宋江的綽號有四個。一出場就介紹了宋江的四個綽號,這四個綽號實際上就是介紹了宋江的幾個特點:一個是黑宋江,因為他長得面黑,身體比較矮,這是就他的形體來講的,並不是如林沖、關勝等人英武挺拔,也不如吳用、公孫勝等人那樣溫文爾雅文質彬彬,他長的其貌不揚。第二個是孝義黑三郎,講的是他對待父母,講究孝道,他的孝道貫穿到了他的思想當中,成為他思想的一個部分,並且是他的思想的一個很重要的支撐點;第三個是及時雨,講的是他仗義疏財,扶危濟困,這在後面他陸續和弟兄們交往中能夠看得出來,在這一點上他做得到位。第四個是呼保義。這四個綽號實際上重點介紹了宋江平時的為人和喜好,而且都是正常工作之外的表現,比如「愛習槍棒」、「 揮金似土」、「 排難解紛」、「 扶人之困」等等,這些好處多都具有一些江湖上的感覺,在民間宋江是一個喜歡做好事、願意做好事的熱心人,無論是在家庭倫理上還是在社會關系中他以自己的作為贏得了大家普遍的認可。還有從「潯陽樓宋江吟反詩」可以看出宋江有謀略,有志向,不滿足於現狀。宋江的形象一直不能討好。《容與堂刻本水滸傳》沙彌懷林述語有「若夫宋江者,逢人便拜,見人便哭,自稱曰『小吏小吏』,或招曰『罪人罪人』,的是假道學真強盜也,然能以此收拾人心,亦非無用人也。當時若使之為相,雖不敢曰休休一個臣,亦必能以人事君,有可觀者也。」金聖嘆則認定作者「痛恨宋江奸詐」,他也認為「宋江是純用術數去籠絡人」,所以「時遷、宋江是一流人」,在一百單八人中「定考下下」。但大多數人不喜歡宋江,是因為他一直是梁山好漢中的主降派,並最終導致了起義軍和他自己的悲劇命運。
⑻ 宋江人物評價
宋江究竟是革命派,還是投降派?這是重大的原則問題。魯迅早在一九三○年一月發表的《流氓的變遷》一文中,在分析了《水滸》中「所反對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以後,就深刻地對《水滸》作了如下的評論:
「一部《水滸》,說得很分明:因為不反對天子,所以大軍一到,便受招安,替國家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於是奴才。」
這段精闢的議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水滸》宣揚投降主義路線的本質,揭穿了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的宋江這類投降派的真面目。《水滸》只反貪官,不反對皇帝,就連那個腐朽的宋徽宗,也被歌頌為「至聖至明」的天子,說他「求賢」,「愛民」,「博施濟眾」,不好的只是高俅等幾個「奸臣」。一部《水滸》被冠之以「忠義」二字,忠於誰呢?
當然只能是忠於皇帝,忠於朝廷。宋江直到臨死前,還一再表白:「我為人一世,只主張忠義二字,不肯半點欺心。……寧可朝廷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廷!」
說宋江是投降派,「終於是奴才」,有些人是不同意的。在他們的心目中,宋江是農民起義的「非常傑出的領袖」,代表了整個農民階級的意志、願望,甚至連他的投降也是反映了農民起義的歷史局限性。究竟是魯迅正確,還是這些人的觀點正確?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宋江這個人物「傑出」在什麼地方。
我們判斷一個人究竟代表哪個階級,並不僅僅看他的出身和職業,而是看他的思想和行為代表哪個階級的利益和要求,他所實行的是一條什麼樣的政治路線。宋江在上樑山以前,就對要去二龍山入伙的武松說了一段推心置腹的私房話:「兄弟,你只顧自己前程萬里,……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攛掇魯智深、楊志投降了。日後但是去邊上,一槍一刀,博得個封妻蔭子,久後青史上留得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為人一世。」這番話,是宋江的丑惡靈魂的自我暴露。他終生為之奮斗的就是要「攛掇」農民起義軍投降,把他們引進地主階級的屠場;同時,他自己踏著農民起義軍的屍體爬上去,藉以陞官發財,封妻蔭子。他嘮嘮叨叨囑咐武松去做的也就是這件事。所以他一上樑山,就結黨營私,排除異己,篡奪了梁山起義軍的領導權,用他的投降主義的路線代替了晁蓋堅持農民起義的路線。他把晁蓋的聚義廳改成忠義堂,一字之差,卻反映了農民和地主這兩個對立階級的不同的世界觀。「聚義」是要起義,要革命;而「忠義」則是要招安,要投降,這不明明白白地反映了兩條路線的對立嗎?
宋江打起了「替天行道」的旗號。他心目中的「天」,就是皇帝和朝廷;他所行的「道」,就是孔孟之道,就是要幫助宋王朝瓦解和鎮壓農民起義,以鞏固地主階級的反動統治。他口口聲聲說要「保國安民」:「保國」,指的是保衛地主階級的反動政權;「安民」,就是自己當奴才,還要別人也都跟著他去當奴才。就在梁山「大聚義」那一天,宋江乘興寫了一首《滿江紅》,下令樂和單唱:「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結果在梁山泊山寨中激起了一片反對聲。但這絲毫沒有能動搖宋江「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的反革命決心。他一投降,就馬上率領大軍打方臘,打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他代表的是哪個階級的意志和願望,難道還不夠清楚嗎?宋江是帝王將相和整個地主階級的鷹犬。對於這樣的鷹犬,《水滸》竭盡美化歌頌之能事,吹捧成忠孝仁義色色俱全。這種歌頌正好證明了它是一部宣揚投降主義的反面教材。
魯迅在《流氓的變遷》中,曾經追根溯源,指出從孔墨儒俠到《水滸》,直到清代的《施公案》、《彭公案》、《七俠五義》之類,前後一脈相承。魯迅在《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中也說過,《七俠五義》這類小說中的俠客「很象《水滸》中底人物,故其事實雖然來自《龍圖公案》,而源流則仍出於《水滸》」。事實上,宋江同黃三太、黃天霸、展昭之流都是一路貨,說得明白點,無非是皇帝或者所謂「清官」的奴才、走狗和保鏢。
我們再把宋江與高俅比較一下,更可以發現這兩個人有許多共同點。他們一樣的是「浮浪子弟」,一樣的想陞官發財,又一樣的被發配充軍,歸根到底,他們所屬的階級是一樣的。有沒有不一樣呢?有。高俅狗運亨通,因為踢得一腳好球,被「九大王」、即後來的徽宗皇帝看中了,因而「發跡」得早,當了官;而宋江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年命蹇滯」,成了「寇」。其實這兩個人,殊途而同歸,宋江是由官暫時入「寇」,再由受招安而重新變成官;而高俅呢,一下子就當了官。宋江在潯陽樓寫的所謂「反詩」,有人以為他真要造反,其實他不過是在「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雙頰」的情況下大發其牢騷罷了。「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卧荒丘,潛伏爪牙忍受。」這不正是一個野心勃勃的陰謀家「懷才不遇」心理的絕妙的自我寫照嗎?在宋江看來,當窮途潦倒的時候,投機「造反」可以說是一條捷徑。「若要官,殺人放火受招安」。魯迅說:「這是當時的百姓提取了朝政的精華的結語。」宋江同高俅的斗爭,並不屬於革新派同頑固派的斗爭,而只是地主階級反動派內部這一派反對那一派的斗爭。但是,不管他們怎樣你爭我斗,終究是一丘之貉。就破壞農民革命運動和鞏固地主階級的反動統治來說,宋江的作用實際上要比高俅大得多,他比高俅更富有欺騙性。
宋江不是號稱「及時雨」嗎?他究竟是哪個階級的「及時雨」呢?《水滸》稱頌宋徽宗的年代「國富民安,士農樂業」,實際上是天下大亂,民不聊生,農民起義的烈火遍地燃燒,北宋王朝的大廈搖搖欲傾。趙佶在自己的「睿思殿」即書房的素白屏風上,書寫著「四大寇」的姓名,可見他為此而日夜懸心。結果呢,「四大寇」之一的宋江,不但投降了這位趙官家,而且幫他鎮壓了另外三支農民起義軍,這對北宋王朝和趙佶不是一場道道地地的「及時雨」嗎?在歷史上,每當階級矛盾日益激化以至剝削階級的反動統治無法維持的時候,反動階級總是特別需要宋江這類「及時雨」來澆滅農民起義的烈火。《水滸》這部書和宋江這個形象為地主資產階級和修正主義所特別贊賞,原因正在於此。
金聖嘆把《水滸傳》砍去了二十多回,強調對宋江這樣的「盜魁」,只能斬盡殺絕,決不容許招安。魯迅非常不滿意金聖嘆,專門寫了一篇《談金聖嘆》的文章,批判金聖嘆:「單是截去《水滸》的後小半,夢想有一個『嵇叔夜』來殺盡宋江們,也就昏庸得可以。」金聖嘆之「昏庸」,首先在於他不懂得起義的農民是斬不盡、殺不絕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別說一個「嵇叔夜」,一百個「嵇叔夜」也沒用。金聖嘆之「昏庸」還在於他沒有看懂施耐庵、羅貫中寫《水滸》的真正用意,他們正是站在金聖嘆同一階級立場上反對農民起義,才塑造和歌頌宋江這個投降派的形象。他們懂得堡壘是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的。金聖嘆卻不懂得這個道理。他沒有看破宋江這號人根本不是「盜魁」,而是地主階級的忠實的代理人。魯迅還生動地把《水滸》被砍的本子比喻為「斷尾巴蜻蜓」。宋江投降,受招安,打方臘,這是他的投降主義路線的必然結果。把這一半砍去了,宋江這個投降派的面目就不真實了。金聖嘆這一砍,由於砍掉了宋江的許多罪惡行徑和丑惡表演,頗受許多為宋江唱贊歌的人們的歡迎。
「替天行道」的強盜同「不『替天行道』的強盜」是有嚴格區別的。魯迅明確指出,前者是道道地地的投降派,而後者才是反剝削、反壓迫、反奴役的起義農民。涇渭分明,不容混淆。事實上,即使在梁山起義軍的內部,也是一分為二的。起義軍多半是破產農民和手工業者,也有不少是地主階級的破落戶子弟,反動軍隊的士兵和軍官。由於宋江在政治上推行投降主義路線,在組織上招降納叛,拉進了大批宋王朝的高級將領,使這支起義軍領導集團的階級成分起了變化。在一百零八將中間,李逵、吳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是好的,他們不願意投降。吳用和阮氏三兄弟是最早跟著晁蓋起來造反的。李逵更是梁山起義軍中斗爭最勇敢、最堅決的一個。他一聽到樂和唱宋江做的那首《滿江紅》,就睜圓雙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一腳把桌子踢起,踮個粉碎。他根本不把大宋皇帝放在眼裡,宋江不反,他要反。太尉陳宗善進山寨頒布朝廷招安的詔書,李逵不僅一把奪過詔書,扯得粉碎,還劈胸揪住陳太尉,拽拳便打。直到小說最後,李逵一聽說朝廷送來了葯酒,就大叫:「反了罷!」所以宋江最不放心的就是這股「黑旋風」,一定要將他先搞死才肯閉上自己的雙眼,用心實在惡毒極了。宋江同李逵們之間的投降與反投降的斗爭,是地主階級同農民階級這兩大階級、投降主義路線同堅持起義的路線這兩條路線之間的斗爭。
為宋江辯護的人,還抬出了一個「義」字來當擋箭牌,好象宋江同所有的人都是義重如山,親如兄弟。「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還分什麼階級,什麼路線,什麼投降派和革命派?魯迅對於《水滸》中流傳的這句口號,用一句話就戳穿了它的虛偽性:「山泊中人,是並不將一切人們都作兄弟看的。」事實正是如此。別說在四海之內,就是在梁山泊之內,也決不是什麼兄弟關系,而是階級關系。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這兩大階級的對立斗爭,必然要反映到梁山起義軍的內部來。宋江張口一個「忠」,閉口一個「義」,他對上是忠得很,對下又何嘗把所有的人都當兄弟看待!第八十三回「陳橋驛滴淚斬小卒」,就充分暴露了宋江的「義」的虛偽性。當招安的丑劇剛剛收場,起義軍中一個軍校激於義憤,殺了一個辱罵起義軍的廂官。這下可嚇壞了宋江,他馬上要砍下軍校的頭,到朝廷請罪。可是還得照顧一下「義氣」,於是宋江使出他慣用的貓哭老鼠的本領,「哭」了起來,叫那軍校「痛飲一醉」,自己去上吊,然後再割下頭來號令示眾。頭也砍了,「義」也盡了。對「義」的內容要作階級分析。晁蓋「聚義」,是要團結起來造地主階級反動統治的反;而宋江講「義」,是要用「義」來掩蓋階級的對立,調和階級斗爭和路線斗爭,讓被壓迫階級俯首帖耳地給反動統治階級當奴隸,還有比宋江這種「義」更符合反動統治階級的需要嗎?李逵的悲劇正在於他吃了這種「義氣」的虧,被這個「義氣」蒙住了眼睛,只認「哥哥」,不認路線,識不破宋江的反動真面目,最後終於成了宋江投降主義路線的犧牲品,這是多麼慘痛的教訓啊!
魯迅作為一個戰斗的馬克思主義者,對於宋江這類以革命者的姿態干反革命勾當的投降派是深惡痛絕的。特別是當他經歷了一九二七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在刀光和血光之中,既看到了真正的革命者的堅貞不屈,也看透了形形色色的投降派的鬼蜮嘴臉。「大軍一到,便受招安」,馬上為虎作倀,幫著反動派屠殺革命人民的是一種;始終披著革命者的外衣,而對真正的革命者卻大布圍剿陣的又是一種。魯迅寫《流氓的變遷》一文,不正是要求人民群眾警惕宋江一類投降派嗎?
⑼ 宋江的人物形象
1、性格特點:宋江是一個有多重性格的人。首先是疏財仗義、濟弱扶貧、孝親敬友,這是他性格的溫柔敦厚的一面。其次,他孝忠皇帝,講義氣,這是他性格中正統思想的一面;再次,他明處為大家辦事,暗處結交江湖大盜,這是他性格中虛偽狡詐的一面;最後,他聚眾反國,題詩言志,這是他性格中反叛的一面。
2、事跡:宋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原籍為山東鄆城縣宋家村,江湖人稱「及時雨」,又號「呼保義」。為他面黑身矮,人又喚他做黑宋江;又且於家大孝,為人仗義疏財,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上有父親宋太公在堂,母親早喪,下有一個兄弟,喚做鐵扇子宋清,自和他父親宋太公在村中務農。
自幼與同在鄆城縣東溪村的晁蓋相熟,「生辰綱」事發後,宋江私傳訊息,使晁蓋等人脫險。晁蓋上樑山後,為報宋江之恩,派劉唐攜禮物夜走鄆城縣答謝,宋江推辭不成,只好留下書信和一條黃金。
不料被他那私通張文遠的小妾閻婆惜發現,並以此要挾,宋江要信不回,無奈之下,怒殺閻婆惜,逃回家隱藏起來,後得好友朱仝私放,先在柴進庄、孔家莊、清風寨逃亡一年後,其父宋太公裝病,讓石勇送家書,宋江回家,遭人舉報被官府緝拿,後發配江州,與戴宗、李逵等相識。
(9)介紹一下宋江這個人物擴展閱讀
宋江(1073~1124),字公明,綽號呼保義、及時雨、孝義黑三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人物。
宋江對後世的影響很大。隨著宋人話本、特別是《水滸傳》的廣泛流傳,加上南宋之後,一些文學作品裡的描述被作為史實來傳頌,宋江的影響逐步擴大。至今,梁山周圍還有不少這樣流傳下來的古跡。如:主峰上的「宋江寨」、「英雄井」、「黑風口」,山下的「宋江馬道」、「曬糧場」,鄆城東南的「黃泥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