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對手機依賴嚴重,甚至成癮
1月16日手機報價,有別於國行iPhone,目前蘋果港行產品價格持續走低。
❷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對手機依賴嚴重,甚至成癮
2012年2月,雪莉·特克爾,為我們帶來了一場深刻探討人與科技關系的演講:《時刻保持聯系,卻依舊感到孤獨(Connected,but alone?)》。雪莉·特克爾在演講中總結了讓人們痴迷於手機或者其他電子產品的三大錯覺:一、我們可以把精力分配到任何我們想關注的地方;二、總會有人傾聽我們;三、我們永遠都不用獨自一人。
我們可以把精力分配到任何我們想關注的地方
以前我們覺得上課、吃飯時玩手機會被認為是一件很稀奇或者讓人討厭的事,現在早已習以為常。人們總是希彼此既能夠呆在一起,又能夠同時「在別處」——連線到任何他們想去的地方,大家已經習慣這樣「一起獨處」,因為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事是控制和分配他們的精力。
正如知乎網友JZeng說,我們依賴的不是手機,而是通過手機連接的整個世界。科技讓我們隨時隨地和世界保持連接,就像呼吸空氣一樣平常。那個充滿誘惑的世界,顯然比身邊的人和事更吸引——直到他們失去之前。
總會有人傾聽我們
「不管哪一代人,人們都沒法從彼此之中獲得足夠的關注。」在微博、朋友圈中,我們有無數的自動生成的「聽眾」,那種沒人願意傾聽的的感覺使我們更願意和看似關心我們的機器待在一起。
也許很多人希望,有一天,更高版本的Siri——蘋果公司iPhone的智能語音助手會更像一個好朋友,一個當別人都無暇顧及你時還耐心聆聽的摯友。
我們永遠都不用獨自一人
當我高中時代暗戀已久的女生,在朋友圈發出戀愛手游《戀與製作人》的盛世美顏的男主角李澤言,並配上文字:「地球已經不需要男人了嗎」時,我心中是百感交集的。如果現在繼續有新聞說某個人又想和iPhone結婚時,我想我已經不會再感到驚奇了。
2010年1月9日,在拉斯維加斯的成人娛樂展上,「真實伴侶」公司便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美女性愛機器人洛克茜。美國一項調查發現,年齡在20-61歲之間的男性有2/3都想與機器人啪啪啪。
人赤條條的來到這世上,又赤條條地走,人心曲折浩瀚,腦中百轉千回,誰又真正懂過誰?孤獨是人類不可救贖的、永恆的命題。
❸ 群體性孤獨內容概括200字
你是否也熟悉這樣的場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電腦和手機;朋友聚會,不是敘舊,而是拚命刷新微博、微信;課堂上,老師在講,學生在網上聊天;會議中,別人在報告,聽眾在收發信息。所有這些現象都可以歸結為「群體性孤獨」——我們似乎在一起,但實際上活在自己的「氣泡」中。我們期待他人少,期待技術多。不間斷的聯系,是否讓人類陷入了更深的孤獨?
被譽為網路文化領域的「瑪格麗特·米德」的麻省理工學院社會學教授雪莉·特克爾為了研究人與機器人之間的互動,15年來深入兩家養老院,對200多人進行了實地研究;為了研究人們的網上互動,與7家中學合作,收集了450名中學生的第一手研究資料。她通過研究發現,信息技術在給人們帶來溝通便利的同時,也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弱化,有些人甚至因此而喪失了面對面交流的能力。特克爾認為,人們發簡訊、發郵件,上社交網站,玩電子游戲,從形式上看人們之間的聯系似乎更輕松、更密切,但實際上卻更焦慮、更孤單。
本書將電子文化的兩大趨勢在過去15年中的新變化、新發展進行了新的闡釋,將焦點集中在年輕的「電子土著」身上,這一代人的成長伴隨著手機和智能電子玩具。如今的我們既缺乏安全感、卻又渴望親密關系,因此才求助於科技,以尋找一種既可以讓我們處於某種人際關系中、又可以自我保護的方法。作者認為在互聯網時代,如果我們既要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又要擺脫信息技術導致的孤獨,就必須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一方面,我們要學會獨處,體會獨處帶給人們的好處;另一方面,朋友、親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對面談話、討論。
❹ 放不下手機的原因
身邊越來越多的人(當然包括自己在內)總是時時刻刻在看手機,手機就像自己的寶貝,裡面的內容永遠看不夠。
當大家忙著低頭看手機的時候,其實就已經被劃分到了「低頭一族」中。「低頭族」人群越來越多,一種新型心理疾病誕生,即「手機依賴症」,主要表現為放不下手機,長時間、高頻次看手機。
「手機依賴症」尤其青睞青年白領女性、業務擔子重的中年男人和學生三類人,其中兩類人群都屬於青年范疇。
《90後移動互聯網調研報告》顯示,六成90後患有嚴重的「手機依賴症」,每天手機上網時間超過3小時,近半數90後用戶患有「手機恐慌症」,不到15分鍾就查看一次手機,否則便會心神不寧,有近兩成的人甚至不到5分鍾就要查看一次手機。
於是有網友總結出放不下手機的十大理由:
對此,網友還紛紛補充了自己放不下手機的理由:
專家表示,放不下手機帶來的危害也不容小覷,除了影響睡眠,長時間低頭會導致脊椎壓迫,頸脖、頭部和肩膀疼痛。英國一家知名醫療保健供應商調查發現,84%的18—24歲的年輕人在過去一年裡,因為玩手機而遭受過頸脖和背部疼痛。
放不下手機還會削弱思維能力,美國密歇根大學一項研究分析表明,工作中僅僅發一條簡訊,都會使失誤的次數增加。對於學生來說更是如此,研究發現,手機會讓人持續處在多任務狀態中,長此以往會出現注意力障礙等問題,影響孩子的創造力和學習能力。
除此之外,放不下手機還會引發安全事故,英國的一項研究發現,1/3的人走路時會發簡訊、聽音樂、打電話,他們忽略紅綠燈的幾率比不發信息的人高4倍,八成人開車會打電話或發簡訊,這一行為導致事故發生的風險高出4倍。
所以還請大家放下手機,擁抱太陽。
❺ 50年後,我們會怎樣
50年後我們大部分人都變成塵土了,偶爾還活著的人都已經老掉牙了,只能說是苟延殘喘的,等待著自己末日的到來。
❻ 如何走出背叛的泥沼
應該說,這些年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新發明,尤其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給人們的生活可謂帶來了顛覆性的改變。然而,這些新技術、新發明在給人們的溝通帶來便利快捷的同時,也導致人與人之間關系弱化這一不爭的現實。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社會學教授雪莉.特克爾敏銳地意識到這一點,她對人與信息技術的關系進行了長達15年的系統研究,並將這些研究成果匯集於這本名為《群體性孤獨》的新書中。該書甫一問世,就受到美國社會的極大關注。不少人認為,雪莉.特克爾的研究,牢牢抓住「孤獨」這一人類掩藏頗深的情感脈絡,點中了網路時代人與機器關系中焦灼多變、令人遐想的「命門」,是「網路時代最權威的社會心理學家」、「信息領域的弗洛伊德」、「網路文化領域的瑪格麗特.米德」。
作者在該書的「序言」中,對自己如何從事人與計算機、人與互聯網這兩項研究工作進行了介紹。她說,「我的研究對象是年輕人,因為我的研究觀察大多數是在高中和大學校園完成的。但同時我也和成年人進行訪談對話,以了解網路如何改變父母之道,以及建築、管理咨詢等行業的傳播格局。參與我關於連接性研究的總人數超過450人,其中大約300人為兒童、150人為成年人。」通過「實地研究」和「臨床診斷」兩種辦法,「對上述兩種電子文化的兩大趨勢在過去15年中的新變化、新發展進行了不斷深入的研究」,她覺得,當今社會,「我們缺乏安全感、卻又渴望親密關系,因此才求助於科技,以尋求一種既可以讓我們處於某種人際關系中、又可以自我保護的方法。我們發簡訊,我們和機器人交互。我感覺我們正在見證人和技術關系第三次變革的轉折點。我們屈服於無生命的掛念,又害怕與人交往的風險與失望。」通過這些事實證明,人類已經陷入了「群體性孤獨」的泥沼。
人類這種「群體性孤獨」是如何形成的呢?如何才能走出「群體性孤獨」的泥沼呢?這,就是作者在《群體性孤獨》一書中給讀者提供的詳實資料,表達的鮮明觀點、開出的一劑「葯方」。全書內容深入淺出、扎實細致;行文生動活潑,引人入勝;觀點獨特深邃,發人沉思,值得人們一讀。
《群體性孤獨》一書除「序言、結語、後記」外,正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叫「機器人時代——孤獨中的親密關系」;第二部分叫「網路化生存——親密關系中的新型孤獨。」
在第一部分叫「機器人時代——孤獨中的親密關系」這一部分里,作者開宗明義地指出,「技術,作為人類親密關系的紐帶,如今已經成為人們從現實關系解脫的工具。技術是極具誘惑力的,因為它能彌補人性中脆弱的一面。而我們的確是非常脆弱、敏感的物種。我們時常感到孤獨,卻又害怕被親密關系所束縛。數字化的社交關系和機器人恰恰為我們製造了一種幻覺:我們有人陪伴,卻無須付出友誼。在網路世界中我們彼此連接,同時也可以互相隱身。比起面對面交談,我們更習慣於發簡訊交流。」然後,作者通過一一介紹曾經流行一時的各種電子玩具、通訊工具等。如「最親密的夥伴『拓麻歌子』」、「栩栩如生的『菲比』」、「一塊長大的『愛寶』」、「魅力無窮的『真寶』」、「社交高手『凱斯麥特』」、「能治病的『帕落』」等等,對於這些機器人在陪伴兒童、陪伴老年人的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進行了有事例、有論據的理性闡釋。通過這些分析讓人們看到,「當我們和機器人談情說愛、和智能手機難舍難分時,我們通過機器重新定義了自己,也重新定義了我們與他人的關系。人們將黑莓手機的上網功能視為生活中『希望的田野」在這里再也沒有寂寞和孤獨。」無數事實也充分證明,「我們發明了技術,技術反過來塑造了我們。在任何時代,技術都是反映自我價值取向和未來走向的機會。」
是的,從某種角度講,機器人也的確能夠陪伴一定的人群,起到撫慰這些人寂寞與孤獨的作用。但它並非就是一劑包治「孤獨」的靈丹妙葯。相反,如果人們一味地依賴機器人的作用,往往還會適得其反,背離人們發明這些新技術的初衷。作者在「機器人是心靈良葯嗎?」這一節中這樣寫道,「機器人幾乎像人一樣具有反應性和互動性,讓程序員感覺自己即使在寫代碼的時候也同樣有人陪伴。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感情更民主化了。計算機程序成為了黑箱,當我們與計算機打交道的時候,我們只是和它的表層進行互動。我們通過屏幕圖標的中介進行操作。我們也滿足於不再關心計算機背後的運作機制,而僅僅關心它的『交互界面價值』」。「可以預期的是我們的感情投入會越來越多。我們會發現自己被模擬關心的事情 所撫慰、被沒有感情的機器所感動。它們的確沒有任何的主觀意識。當機器人的程序想要表現『惡心』的時候,它的臉部就會表現出人類文化意義上的『惡心』。這只是為了『作秀』而表演出來的『情感』。如果我們出於自己的目的,而將這種『表演』看作『足夠真實』的呢?當機器人伴侶不僅治療了老年人的孤獨,而且緩解了親人們的負罪感,那麼就會存在道德問題。」在這一番話中,作者既客觀地指出了機器人具有的特殊的功能:陪伴性;但又一針見血地指出,機器人具有「雙刃劍」效果:一方面讓人獲得一定的慰藉,另一方面,又因它的出現使人類的親情為之而淡漠。也就是說,有了這些新技術之後,相當的家長把陪伴孩子的時間全部交給了玩具;而不少子女又把陪伴老年人的義務交給了這些機器人。所以,作者毫不客氣地說,「但長期來看,我們做的這一切的目的難道就是為了讓子女們可以更容易地離棄自己的父母嗎?那種機器人所營造的『感覺好些』的時刻會導致子女們減少探望父母的次數嗎?當我們已經學會對機器人『傾訴』時,也許我們已經降低了對所有關系的期待,包括和人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背叛了我們自己。」這些話,的確應該引起人類反思:我們在運用新技術為人類自身服務時,又不能依賴新技術來代替人類自身的美好情愫在人與人之間所發揮的作用。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可能成為機器人的奴僕,喪失人的本性。這樣,人類的親情、友情就會逐漸淡漠,人與人之間也可能成為僵化的機器人一樣,沒有張力、沒有蓬勃,沒有青春,沒有燦爛。
在第二部分「網路化生存——親密關系中的新型孤獨」中,作者首先指出,網路這一社交媒體,「給我們提供了新的空間,去彌補人生中這些殘缺的經歷。這也是成年和青少年利用網路來進行自我身份或認同感探索的原因。」人們之所以那麼迷戀網路,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因為「虛擬空間給我們提供了作出承諾而不必履行的連接。因此,當我們生病的時候,不要指望網友會來探望,更不要指望網友會和我們一起慶祝孩子的成功,或者和我們一起去哀悼去世的父母。盡管人們都深知這點,但還是會在網路空間投入許多感情。人們將數字化生活描繪成『希望之城』,在那裡可以得到很多新的東西。過去,人們駐足聆聽馬車、腳步或是郵車的聲音,它們帶來遠方的消息;而如今,只要有片刻的空閑,人們就會去查看自己的電子郵件、簡訊和即時消息。」如果說,「養育功能是機器人技術中『殺手級』的應用。照料機器人的任務讓我們沉迷其中,樂此不疲。這與網路生活有相似之處,隨時在線,而且隨時和我們在一起。我們照料著網路生活,而網路生活也讓我們對之產生依賴。」對照真實的生活,這樣的表述的確是相當准確。應該說,網路,已經介入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成為聯系當今人類最重要的紐帶,也成為人類已經難以離舍的重要工具了。。
接著,作者分析說,網路使人類產生了三種新狀態。這三種新狀態分別是:一是「逃離現實世界。」人雖然在你的身邊,但他的心可能已經飛到九宵雲外;二是「 虛擬與現實的雙重體驗」。既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得到實實在在的體驗,又可以在虛擬世界去遨遊一番;三是「多任務處理」。一個人可以同時處理若幹事務,讓人節省不少時間。
正是由於網路能讓我們能不斷獲得新的感知,所以,「一旦電腦把我們連接起來,一時融入了網路,問題就不再是我們如何使電腦保持忙碌,而正好相反,是電腦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無比忙碌。就好像我們已經成為電腦的『殺手級』應用程序了。」無休止的上網,也使不少人走火入魔,甚至玩物喪志。除了沉醉於網路中外,就」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想網上行。於是乎,網路給人類帶來了新的困惑,那就是「網路正變得越來越撩人,越來越理想化。在走向群體性孤獨的路上,我們失去了什麼時候?就像我前面說過的那樣,每一種新的科技都在挑戰著我們,一代又一代,我們不停地自問它是否服務於我們人類的訴求。」「一個人如果在現實生活中感到有些無聊,很容易就能和一些親朋朋友聯繫上。一個人匆忙地閱讀一長串郵件,並學會如何抓住亮點。誇張的標題往往能吸引注意力。在網路游戲裡面,人物的動作總是被精簡到一個從驚恐到安全、然後如此反復的模式。」「從某種角度來說,獨處是刷新自己的狀態,恢復精力。而孤獨是失敗的獨處。去體驗獨處,你必須有自我振作、自我鼓勵的能力,要不然你只能明白如何變得孤獨。」「網路已經成為我們獲得教獲得新聞、找工作等不可或缺的必然途徑。它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們退而求其次,要求自己重塑屏幕上的生活。尋求新的平衡不僅僅是『放慢節奏』,而是『我們該如何為自我反思騰出空間。』」
大量的事實無可爭辯地證明,人類的「群體性孤獨」是人類自身在追求技術創新過程中累積、沉澱的。當今社會擺在人類面前的一個嚴肅話題就是,如何做到既學會運用新技術、新發明為人類服務,提升人類的生活質量,但又要防止不要被新技術、新發明所奴役、所驅使,成為新技術、新發明的「玩偶」。多年的實踐讓雪莉.特克爾 給我們開出了一劑治療「群體性孤獨」的葯方:「我相信我們已經 到達了一個反思的轉折點,我們可以看到科技進步付出的代價,並開始採取一些行動。我們將會從一些非常簡單的措施開始,重拾一些我們過去認為是美德的行為。比如和同事在大廳里談話,無論是在吃飯、鍛煉身體還是在車里、公司里都不使用手機。」這劑葯方看來是非常簡單的。照作者的意思,走出新技術、新發明帶來的「群體性孤獨」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強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人們可以經常聚集在一起,聊聊天;同時,要盡量少使用電子設備,多一些閱讀和思考。這,似乎是非常簡單易行的事,但真正實踐起來,對於沉迷於電腦手機、沉迷於互聯網的人來說,未必就那麼容易!
不過,也許人們下功夫讀過這本《群體性孤獨》(後,能思考作者的意見,並改變對電腦手機、互聯網的依賴,從而走出「群體性孤獨」的泥沼。(2014、5、11——12日)
(《群體性孤獨》 (美)雪莉.特克爾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❼ 群體性孤獨的議論文
你是否也熟悉這樣的場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電腦和手機;朋友聚會,不是敘舊,而是拚命刷新微博、微信;課堂上,老師在講,學生在網上聊天;會議中,別人在報告,聽眾在收發信息。所有這些現象都可以歸結為「群體性孤獨」——我們似乎在一起,但實際上活在自己的「氣泡」中。我們期待他人少,期待技術多。不間斷的聯系,是否讓人類陷入了更深的孤獨?
被譽為網路文化領域的「瑪格麗特·米德」的麻省理工學院社會學教授雪莉·特克爾為了研究人與機器人之間的互動,15年來深入兩家養老院,對200多人進行了實地研究;為了研究人們的網上互動,與7家中學合作,收集了450名中學生的第一手研究資料。她通過研究發現,信息技術在給人們帶來溝通便利的同時,也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弱化,有些人甚至因此而喪失了面對面交流的能力。特克爾認為,人們發簡訊、發郵件,上社交網站,玩電子游戲,從形式上看人們之間的聯系似乎更輕松、更密切,但實際上卻更焦慮、更孤單。
本書將電子文化的兩大趨勢在過去15年中的新變化、新發展進行了新的闡釋,將焦點集中在年輕的「電子土著」身上,這一代人的成長伴隨著手機和智能電子玩具。如今的我們既缺乏安全感、卻又渴望親密關系,因此才求助於科技,以尋找一種既可以讓我們處於某種人際關系中、又可以自我保護的方法。作者認為在互聯網時代,如果我們既要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又要擺脫信息技術導致的孤獨,就必須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一方面,我們要學會獨處,體會獨處帶給人們的好處;另一方面,朋友、親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對面談話、討論。[
❽ 網路的普及能取代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嗎
網路的普及,不只是帶來了信息的多元化、便捷化,還為人們的交往提供了無障礙的「快車道」,用一種在線的「中介式」互動來傳遞聲音、宣洩情感、表達思想、尋求支持。但這種貌似「親密」的新型關系終究是一種虛擬世界,不發聲的「對話」,不謀面的「交流」,難免會產生線上和線下身份轉換的模糊感、新的時空緊張感和人際關系的焦慮感。恰如美國社會學家雪莉·特克爾在《群體性孤獨》一書中所言:「人們發簡訊、發郵件、上社交網站、玩電子游戲,從形式上看,人際溝通似乎更輕松、更密切,但實際上卻使人更焦慮、更孤單。因為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弱化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溝通的便利性也在降低著互動的價值。」
無論是社會精英,還是升斗小民,總得活在人情世故之中,都會在面對面的交往中學會處理各類矛盾、建立多元情感、培養健康心智。在同樣的機遇面前,有人脫穎而出,有人藉藉無名,有人半道折翼,除了天賦、才華、能力的差別以及說不清道不明的運氣因素外,我認為一個人能否將自己的人際關系轉化為助力至關重要。每個人都不可能在虛擬世界裡憑空成長,他總是在自己所構建的人際網路中一點點前行,尋求突破。人際資源的獲取、提升和重組,光憑「網路互動」是難以奏效的。
❾ 本人是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新生,想提前了解與學習此專業,求推薦一些軟體、書籍之類的以便入門,謝謝!
《數字化生存》,尼葛洛龐帝,Vintage,1996年,0679762906
《沉默的螺旋·輿論:我們的社會皮膚》,伊麗莎白·諾爾-諾依曼,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9787301200346
《輿論學:輿論導向研究》,陳力丹,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年,B00MA15F4S
《社會心理學(第11版)》,戴維·邁爾斯,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年,9787115410047
《溝通的藝術: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插圖修訂第14版)》,羅納德·B·阿德勒,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年,9787510077463
《物種起源(全新修訂版)》,查理·達爾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11年,9787214067173
《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9787213052545
《人人時代:無組織的組織力量》,舍基,浙江人民出版,2015年,9787213067211
《鑲嵌:社會網與經濟行動》,馬克·格蘭諾維特,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9787509742280
《群體性孤獨》,雪莉·特克爾,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9787213059841
《數據新聞大趨勢:釋放可視化報道的力量》,西蒙·羅傑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9787300210681
《可視化未來:數據透視下的人文大趨勢》,埃雷茲·艾登,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9787213068508
《精確新聞報道:記者應掌握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第四版),菲利普.邁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9787300189239
《大數據雲圖》,大衛.芬雷布,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9787213058424
《數據之美》,邱南森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9787300186122
《引爆社群: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4C法則》,唐興通,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9787111493600
《社群經濟:移動互聯網時代未來商業驅動力》,孔劍平,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9787111500308
《優化:高效的SEO、社交媒體和內容整合營銷實踐及案例》,奧登,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年,9787121181337
《最簡單的圖形與最復雜的信息》,黃慧敏,浙江人民出版,2013年,9787213058219,
《大連接:社會網路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對人類現實行為的影響》,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7300166350
《媒介平台論:新興媒體的組織形態研究》,譚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9787300209470
《媒介融合語境下的新聞生產》,邵平,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3年,9787811409062
《社會化媒體》,彭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9787300212555
《數據新聞概論操作理念與案例解析》,方潔,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
《新數字秩序的革命》,戴維·溫伯格,中信出版社,2008年,9787508612928
《融合文化》,亨利·詹金斯,商務印書館,2012年,9787100083133
《認知盈餘》,克萊·舍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9787300148120
《數據新常態》,克里斯托弗·蘇達克,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9787213065323
《互聯網政治學》,安德魯·查德威克,華夏出版社,2010年,9787508057316
《攝影必修課(套裝共2冊)》,鍾山、史林平,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年,978712200286A
《數據新聞概論操作理念與案例解析》,方潔,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9787300212555
《平面設計與製作:突破平面Photoshop CS6設計與製作深度剖析》,李金蓉,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年,9787302308058
《配色設計原理》,奧博斯科編輯部、暴鳳明 (譯者),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年,9787500690351
管理學(美) 斯蒂芬·P·羅賓斯, 瑪麗·庫爾特;
長尾理論 (美) 克里斯·安德森
大數據時代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
媒介形態變化 (美)羅傑·菲德勒
新媒體壟斷 (美) Ben H.Bagdikian
與50位網站主編面對面 董江勇, 李博明;
《手機媒體:新媒體中的新革命》
匡文波
資料庫營銷(英.塔普)
新媒體拯救報業(陳國權)
中國媒體發展研究報告(羅以澄2013)
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崔保國2015)
新媒體前沿(胡正榮2012)
媒介融合:網路傳播、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的三重維度(丹.延森)
互聯網+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馬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