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采購部年度工作總結
采購部2010年度工作總結
回顧過去的2010年度,對於采購部門來說是個相對動盪的一年,公司的項目訂單時間緊任務重,零配件保修及銷售訂單批量普遍不大而且貨期比較急,對采購的成本控制、供方質量控制、貨期控制、倉儲物流等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采購部門上下一心,克服困難、不斷完善部門的管理,在過去的一年當中,采購部門的工作基本上滿足了公司市場訂單的需求。在2011年我們將繼續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不斷完善自我,確保物料的供應和質量的控制,為公司的發展盡一份綿力。以下是對采購部2010年度工作的小結:
一、 內部管理方面
2010年初通過對我部現狀及發展的較全面調查了解,發現了我部在戰略目標、供應鏈的管理和建設、制約機制、溝通反饋、計劃與績效考核管理等方面存在問題,隨即提出了改進建議,在總經理的支持和各部門的配合下,展開管理整合。截至目前主要工作完成情況如下:
1、 針對我部管理范圍較廣(包含采購、倉儲、物流等),從業人員職責不明確,協助總經理完成了公司采購部門員工的優化組合並部署了部門職能及崗位職責、績效考核、薪酬調整等四項重點工作實施系統整合;
2、 審核並組織推行:(1)采購計劃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2)稽核管理制度及實施細則(3)合同管理制度(4)供應商管理辦法(5)倉庫管理制度(6)物流管理制度
3、 結合授權管理制度,制定完成了采購部人員工作目標責任書。內容包括:管理要求,職權,執行責任,考核等實施細則。至此,授權管理體系基本建立。該方案的推行,為以下目標打下基礎:逐步建立一套責權明確、分工細致的采購授權管理組織體系,營造積極熱情、敢於付出、敢於承擔責任、顯露真才實學又不失誠信的工作氛圍,適應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
4、 開展業務技能培訓,將自己從工作中所獲得的經驗傳授給部門員工。培訓的實施,將提高采購部門員工的業務能力,更快更好的完成公司交辦的任務。
5、 完善公司物資采購稽核體制。稽核體制的建立,將修正采購行為、為公司發展保駕護航。
6、 完善倉儲管理制度,保證公司物資的安全准確性。
7、 完善了物流管理制度,建立了發貨台帳,真正做到了發貨明細有據可查、 發貨行為可追溯。
8、 完善了檔案管理工作,建立項目質量台帳,收集供應商信息以及貨物信息等。
二、日常工作方面
采購部內部員工比較穩定,整個部門人員配置比較完整,工作責任心和工作熱情都有了很大提高,相互配合密切,分工細化。但部分員工的工作責任心和業務能力還有待強化和提高;我統計了本部門2010年度各項數據可以說明一些成績和問題。
1、從2010年元月截止到12月15日執行采購的國內訂單合同數量為615份,涉及金額2900餘萬元;各種零散采購380多批次,其中有五份合同是由於采購部門的疏忽需要經過二次修改,訂單准確率達到99%;經統計615份采購定單及380批次零星采購中到貨不合格的有30餘批次,到貨合格率97%,且經糾正後能滿足公司需要; 另在此時間段里,我部共收到零配件保修單及銷售單509份,按要求及時處理了496份,處置合格率達到98%
上述幾項指標是我們部門各個員工努力的結果,符合公司的目標要求,但按合同要求交貨期正常回貨的訂單只有510餘份(含廠家直接發往現場的訂單)及時回貨率為83%;這個比例是很低的,采購回貨的情況已經影響了公司生產和市場訂單的需要,特別是導致了項目無法按時發貨,在此時間段共用36個項目設備,完全按時發貨的只有9批次,項目發貨及時率不足25%;回貨不及時的物料主要體現在周期比較長的物料;所以在2011年中,對於采購部來說,上述設備的采購周期管理將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挑戰。其他的物料基本上能夠滿足要求。
2、公司現有供應商140多家,其中連續合作供應商有40多家。基本上可以滿足我司現階段的要求。這些供應商在過去的時間里經過雙方的磨合和共同的努力,成為了我們公司的合格供應商;目前,采購部門正向著每個主要物料有2個以上的供應商的要求努力著,各種物料已經逐步達到這樣的要求。
此時間段里,我部門共收集處理發票900餘份,經與供應商的核對,到目前為止,出現發票問題3次,發票到帳率達到99.6%;同時在財務的配合下,我部門對供應商的歷史價格波動進行記錄和干預,同時積極尋找質優價廉的原材料進貨渠道,大部分原材料的價格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3、從2010年元月截止到12月15日,各個項目及零配件發貨848批次,在規定時間內發貨842次,發貨行為有記錄的848批次,滿足了公司對發貨有追溯的要求;在發貨准確率方面,有12批次發貨實物與清單不符合導致退換物料,合格率為98.5%;但在簽收單據的收集方面,只有不足400批次貨物有完整收件人簽收單據,單據齊全率不足48%,新的一年裡,有待加強改善。
零散件的發貨包裝基本滿足要求,但是項目上發的貨還是未能做到包裝整潔、標識清楚,幾百萬的貨物發出去給別人的感覺就是一堆垃圾,在新的一年裡,我們要在公司發貨形象上下工夫,給我們的客戶耳目一新的感覺。
4、2010年公司整個產成品和原材料出入庫數量和品種都比較繁多,原材料的存放基本能做到按類擺放,成品、半成品能分類堆放。目前倉庫內部共有物料10大類1200所種,經過采購部門與財務部門的共同努力,倉庫帳目從凌亂到有序,帳目准確率也從年初不到68%目前提高到98%(11月盤庫24種物料有數量的誤差),新的一年裡,我們的目標是將此准確率提高99.5%以上;
另一方面,庫管在對零配件材料發放過程中的數量、品名、規格都進行把關,降低了發料中可能存在的各種隱患。但項目成品的存放及發貨過程不容樂觀,出現了混裝、錯裝、漏裝等現象,極大的影響了公司整體形象,因此2010年針對庫房暴露出了許多問題,庫房管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必須要進一步強化,杜絕類似情況的再次發生。
三、2011年重點工作
1、針對員工潛能發揮不足、在與實際問題的結合點上有顧此失彼現象的情況,我部應結合企業文化和培訓知識、管理理念向員工多培訓嚴要求;且拿出更細化的考核方案,責任到人到事。
2、采購物資的及時性在2011年必須要有一個質的飛躍,盡量克服以前到貨不及時的各種不利因素,安排好材料的到貨時間,減輕由此給銷售帶來的不利因素。進一步維系好與現有供應商的合作關系,並多渠道開發新的更符合公司利益的供應商。
3、督導各供應商在結合我公司的長遠發展戰略和近期發展規劃的指導下,制訂或修訂自己的近期規劃,對供應商的經營狀況經常分析研究,對一些重大問題,如資產負債率、大額借貸、提供擔保、庫存積壓等,特別予以關注,發現問題及時採取對應措施以便保證物料采購的及時性;
4、人才引進工作指導力不強,未能達到公司發展的人才需求。作為後勤,我們部門對企業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公司里能擴大利潤的部門有兩個:銷售和采購(開源和節流),一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加上認真執行的采購部門,能給公司帶來莫大的效益。新的一年裡,為達到這一目標,報經領導層同意後必須引進新人才進行優勝劣汰;
5、深入強化各種單據、數據的收集整理工作,數據准確率要達到99%以上,收集齊全率要達到99%以上。
以上是我2010年度工作總結和來年的工作要點,其實還有倉庫管理、發票管理、付款流程等相對不算嚴重的問題也有待更進一步的提高;相信在未來的一年裡,全體同仁上下一心,打造出一支操作規范、技術嫻熟的高素質員工隊伍,規范管理,狠抓制度貫徹落實,切實推行細節管理,我相信,我們部門一定會成為一支讓所有人放心的後勤保障隊伍。
Ⅱ 對酒當歌享受晚年
沒有人能夠永生。即使我們找到了永葆青春的秘訣而不會衰老,也會因為傳染病、兇殺、事故等種種原因而亡。在不同年齡的人群中,以青春期的少年亡率最低。在發達
國家,這個數字為每年%。這意味著即使我們能終身永葆青春,每年也會有%的人因為種種原因而去,只有95%的人能活到100歲,60%的人能活到1000歲。
但是反過來看,衰老無疑是導致我們亡的最主要的因素,它使得我們沒有人能活到1000歲,而只有極少數非常幸運的人能活到100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的千古絕唱,可以轉化為一個千古難題:人究竟能活到多老?這個問題,又可以分成三個部分:人類最長壽命是多少?人類平均壽命是多少?每個人的預期壽命又是多少?
盡管一直有人試圖推算人類所能達到的最長壽命,這些推算,不管是出於迷信還是號稱根據科學,都站不住腳。事實上,我們沒有理由認為存在一個可以活到但又必無疑的年齡上限。自然選擇不可能進化出這樣的「設計」。雖然每個人都終將會衰老而,但衰老是一個使生命「機器」逐漸磨損的過程,並不存在一個在逐步逼近的上限。我們可以確定地說,沒有人能活到千歲、萬歲,但是無法確知多少歲是人能活到的最高年限。打個比方,就像汽車廠推出了一款新車,我們知道它一直使用下去終將會報廢,我們也可以根據當初的設計估計其使用壽命,但是除非我們特地設計了一種裝置讓它在達到該使用壽命時自動報廢,否則在過了使用壽命後,肯定還會有一些車可以繼續使用。我們無法推知它們的最長使用壽命是多少,唯一的辦法是調查所有這款車的使用壽命,找到某一輛壽命最長的,就把它當做這款車的已知最長壽命。人的最長壽命也是如此。我們無法從理論上推算,而是把有史以來壽命最長者,做為人類的已知最長壽命。
誰是有史以來最長壽的人呢?大家可能馬上會想到中國壽星的象徵彭祖。據說他生於夏代,到商末時已800歲。這當然是無稽之談。正式的歷史記載,也即所謂「正史」或24史,要可靠一些。明朝謝肇浙在《五雜組》一書中曾做過統計:「人壽不過百歲,數之終也,故過百二十不,謂之失歸之妖。然漢竇公,年一百八十。晉趙逸,二百歲。元魏羅結,一百七歲,總三十六曹事,精爽不衰,至一百二十乃。洛陽李元爽,年百三十六歲。鍾離人顧思遠,年一百十二歲,食兼於人,頭有肉角。穰城有人二百四十歲,不復食谷,惟飲曾孫婦乳。荊州上津縣人張元始,一百一十六歲,膂力過人,進食不異。范明友鮮卑奴,二百五十歲。……此皆正史所載。」其中「洛陽李元爽」,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九老圖詩序》一文中提到的。他晚年定居洛陽,74歲時與八位年紀比他大的老人組織了一個「九老會」,其中最老者就是李元爽,時年136歲。按照這些記載,活過120歲者代不乏人,甚至有的活到二百多歲。
國外也有類似的傳說和記載。猶太《聖經.創世記》聲稱在大洪水之前,人類的壽命都長得不可思議,長壽冠軍是瑪土撒拉,活了九百六十九歲。這當然也是無稽之談。有趣的是,和《五雜組》一樣,《創世記》也讓上帝把後人的最高壽命定為一百二十歲(「耶和華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不過西方歷史上,也有活過這個神定年限的記載。最著名的是英國老壽星托馬斯.帕爾(Thomas Parr)。此老是什羅郡的農民,其教區紀事錄記載他於1483年受洗。法律文件記載他於1518年繼承了其父的遺產(一個小農庄)。結婚紀錄稱他於1563年首次結婚,時年80,後生下一子一女,均夭折。在他100歲時,由於對妻子不忠並生下一個私生子,他在教堂穿白衣服贖罪。在結發妻子後10年,他於1605年第二次結婚,時年122歲。1635年,阿倫頓爾伯爵在視察什羅郡時,聽說了帕爾的事跡,便將他帶到倫敦晉見國王查爾斯一世。此時帕爾已失明20年,但以其機智頗得國王的歡心,受到良好的款待,並為其畫像。不幸幾個星期後,在享用宮廷大宴時,當場亡。血液循環的發現者、御醫哈維解剖了其屍體,將其因歸咎為「因不習慣豪華飲食引起的急性消化不良」。查爾斯一世下令將帕爾葬在只用於埋葬國王和偉人的威斯特敏士特教堂,墳墓至今猶存,墓誌銘稱他「活了十個王朝,……享年152歲,於1635年11月15日葬於此。」
但是這些歷史記載的最大問題是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其准確可靠。在尊重老人的傳統社會,人們有意無意地傾向於誇大自己的年齡,因此對他們的說法,值得懷疑。例如對帕爾而言,我們知道其准確的亡年份,甚至他的亡鑒定書至今也保留著,但是卻沒有可靠的資料證明他的確生於1483年。最可靠的出生紀錄是出生證書,而這是在近代才出現的。我們可以確認的、有確鑿的文件證明的、有史以來的長壽冠軍是一位法國女人詹妮.路易.卡門(Jeanne Louise Calment)。她的出生證書表明她出生於1875年2月21日。她送走了她的丈夫(於1942年),他們的獨生女(於1934年)和獨生孫子(於1963年)。在1965年,一位律師和她簽署了一項協議,每個月給她500美元生活費,以便在她後繼承她居住的公寓。這位律師當時才47歲,而她已90歲,這筆買賣對律師來說看來很合算。不幸的是,30年後,這位律師在支付了184000美元、超過了該公寓市場價的一倍後,以77歲高齡去世,卻還沒能將該公寓收為己有,因為卡門夫人還活得好好的,而根據協議,律師家屬必須繼續每月支付卡門夫人生活費。在85歲的時候,卡門夫人開始學擊劍。100歲的時候,她還在騎自行車。110歲時才搬進養老院。121歲生日時,她發行了一張名為「時間主婦」的唱片,內容為在音樂背景下回憶往事。這時她已雙目失明,耳朵差不多聾了,也離不開輪椅,但仍然精神飽滿、智力正常。1997年8月4日,她在養老院去世,享年122歲164天。最長壽的男人是日本人泉重千代,於1864年6月29日出生於鹿兒島縣德之島的伊仙町,卒於1986年2月21日,享年120歲237天。他一直工作到105歲。
卡門夫人去世後,生於1887年1月21日的美國密歇根州的毛德.菲里斯-路斯(Maude Ferris-Luse)夫人成了長壽冠軍。她在2002年3月18日去世後,長壽冠軍的稱號轉授給日本鹿兒島市女性北鄉門真,1887年9月16日也出生在伊仙町。健在的男性最長壽者是居住在日本福岡縣小郡市的中願寺雄吉,出生於1889年3月23日。能夠活到114歲以上的人極少,據估計每21億人中才出現一個。沒人知道這些人的壽命是否能超過卡門夫人。我們現在只能把人類最長壽命定為122歲。但是這個紀錄在將來肯定會被突破,特別是隨著人口膨脹,參與長壽賽跑的人數增多,而且隨著醫療、營養條件的改善,有越來越多的人得以活到其天然年壽,那麼出現破紀錄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
沒有人能夠知道任意一個人的壽命能有多長。但是我們可以用統計學的方法預測某個人群的平均壽命,這叫做人均預期壽命。如果我們要知道某個人群的預期壽命,最直接的也最准確的辦法是在他們全部亡後,計算其平均壽命。但是這種做法是不現實的,因為這意味著我們要等待一個世紀以上才能做統計。在實際上,人口學家採用的是一種間接的、較不準確然而要簡單得多的統計辦法。多年以來,許多國家的政府都統計每年出生和亡人數,以及者的年齡。人口普查也統計在每個年齡還健在的人數。這些信息綜合在一起,使得人口學家可以計算每個年齡的人的亡危險性和活到下一年的概率。這一生存概率組成了一張「生命表」,顯示對任一年齡的人群的預期壽命的估計。這種估計被稱為「周期性預期壽命」,它會根據每一年的統計結果而有所變動。2001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為歲,而1981年為歲,20年間增加了4歲。在新中國成立前,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僅有35歲。據聯合國人口處公布的《世界人口前景:2000年修訂版》,目前發達國家的人均預期壽命為75歲,而發展中國家則為63歲。這表明中國的人均預期壽命已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個別地區已超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例如根據上海市統計局人口與就業統計處的統計,2000年上海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歲,其中男性為歲,女性為歲。
不同年齡的人的預期壽命就組成了一張「生命表」。生命表一般將男性和女性分開,並包括三欄:平均余命年數、平均余命天數和活到下個生日的概率。根據2000年美國人口的生命表,在2000年出生的男嬰和女嬰,他們的平均余命——也就是從2000年到亡的平均壽命——分別是年(26000天)和年(29000天)。如果你在2000年是一位35歲的美國男性,這張表表明平均來說你還有14902天(年)可活。注意平均余命是平均值,也就是說,對35歲男性而言,約有一半的存活天數將超過14902天,另一半則活不到這么多天。這張表還告訴你活到36歲的可能性是%。
仔細觀察生命表中活到下一個生日的概率,可以發現各個年齡段的概率不同,少年兒童的概率最高,在60歲以前這個概率都保持在99%左右,之後開始逐步下降,90歲後急劇下降。對110歲的老人,能活到下個生日的概率還不到一半。這個概率,反映了各個年齡段的人的亡率的差異。最早發現這個規律的是19世紀一位名叫本傑明.貢培茲(Benjamin Gompertz)的英國保險統計師。1825年,貢培茲在為英國一家保險公司工作時,試圖找到一個估計各年齡段的亡率的簡捷辦法,這對人壽保險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在收集、統計了他所在地區的亡率後,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規律:嬰兒有較高的亡率,隨後每年都下降,直到10-15歲青春期時亡率達到最低點。青春期之後,亡率急劇增加,大約每10年翻一番(也就是25歲亡的可能性是15歲的兩倍,35歲是25歲的兩倍,依此類推),這個趨勢一直持續到80歲。貢培茲接下來調查了不同歷史時期的英國、法國和瑞典的亡率,都發現了同一模式。於是他認為他發現了一個自然規律——「亡率定律」。後來的研究者發現,這個定律也適用於其他動物:在性成熟時期,動物的亡率達到了最低點,之後開始成指數增長。貢培茲定律的背後有其生物學原因。自然選擇是通過生殖起作用的,如果體內有害的因素(例如致病基因)在生殖期或之前就開始表現出來,那麼其攜帶者很難留下後代,這些有害因素就很容易被自然選擇淘汰。而如果這些有害因素在過了生殖期才開始起作用,這時候其攜帶者已留下了後代,它們就不容易被淘汰。其結果是體內有害的因素集中在到了生殖期的晚期或過後才逐漸爆發。在不同的發育時期,生殖力越強,自然選擇壓力越大,由內在因素引起的亡率就越低,反之則越高,從而形成了過了青春期後亡率成指數上升的貢培茲定律。
預期壽命和亡率都是統計數字,對政府制定人口政策、人壽保險公司制定銷售政策有重大的意義,但是對個人而言,卻沒有意義。你碰巧能活到預期壽命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實際的情況是要麼超過要麼低於預期壽命。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預測你能夠活多長呢?更重要的,你是否能夠長壽,即超過平均壽命?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人口學家們做了大量的統計、比較研究,試圖總結、歸納出導致長壽的一些因素。這些因素有的是遺傳因素,有的是生活因素,有的兼而有之。正面的因素包括:父母壽命、智能(包括語言和行為)、社會經濟地位、活動(包括身體運動、社會活動、群體活動、自我活動)、性關系(包括性行為頻率、過去對性生活的享受程度、現在對性生活的享受程度)、對工作滿意程度、快樂、健康(包括醫生評價、自我評價和對健康的滿意程度)等,負面因素包括吸煙和酗酒。這些因素對兩性的影響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對男性而言,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是對健康的自我評價、工作滿意程度和行為智能;對女性而言,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是對健康的滿意程度、過去對性生活的享受程度和醫生對健康的評價。
近來的研究發現,除了遺傳和生活因素,胚胎發育的環境對人的壽命也有重要影響。在2001年11月,芝加哥大學衰老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他們對19世紀13000多名(6635名男性,6488名女性)活到30歲的歐洲貴族的壽命的分析成果。他們發現,出生的月份、受精時父親的年齡以及出生順序與女性的壽命相關,但與男性的壽命無關。女性出生月份和其壽命是個M形關系,2月出生的最低,3、4月上升,到5月達到第一個高峰,然後開始下降,在8月達到低谷,又開始上升,在12月達到另一個高峰。那些在5月和12月出生的女性,平均來說要比在2月出生的女性多活2-3年。這可能是季節因素(與維生素的吸收、傳染病的感染等因素有關)影響了胚胎發育所致。
出乎意料的是,女性的壽命與母親年齡無關,而與父親年齡有關。父親的最佳年齡是40-44歲。那些由更年輕或更老的父親生下的女兒,平均來說要少活大約2歲。顯然,父親年齡太大,則精子質量降低,但是為什麼年輕父親會生下壽命較短的女兒,則較難以理解。現在已發現父親年齡過小(低於20歲)則其子女得先天性心臟病、神經管缺陷、先天愚等疾病的危險性增加。出生順序對女性壽命也有影響。大女兒平均來說要比後出生的女兒多活年。這可能和婦女在生下頭胎後體內免疫系統發生的變化有關。為什麼女性要比男性更受這些生命早期因素的影響還不清楚,可能是因為生育的負擔使女性對生命早期所受的損傷更敏感。
人的壽命長短,是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偶然因素的綜合結果。由於每個人都有獨特的遺傳因素,我們沒法預測某個人的預期壽命,也無法知道哪些因素對某個人的長壽是最重要的。我們給出的只能是統計出來的平均結果,並不適用於每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會有人很年輕就夭折,有人極其長壽,而絕大部分人的壽命都處於這兩個極端之間。盡管總有一天,會有人突破卡門夫人的壽命,但是你碰巧有最佳的遺傳因素、生活方式和運氣而成為這位破紀錄者的概率,遠低於中彩票大獎。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使你盡量活到由遺傳因素所決定的天然壽命,卻不太可能延長該壽命。我們追求健康長壽的目的,不是為了爭當長壽冠軍,甚至也不是為了多活幾天,而是為了有一個少受疾病折磨的晚年。
Ⅲ 求一部關於一生能活多久的影片
《美麗心靈》是一部關於一個真實天才的極富人性的劇情片。故事的原型是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Jr.John Forbes Nash)。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納什早年就作出了驚人的數學發現,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但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改變。面對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挑戰,納什在深愛著的妻子艾麗西亞(Alicia)的相助下,毫不畏懼,頑強抗爭。經過了幾十年的艱難努力,他終於戰勝了這個不幸,並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這是一個真人真事的傳奇故事,今天納什繼續在他的領域中耕耘著。
1947年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羅素-克洛飾,Russell Crowe)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學習並研究數學。這個"神秘的來自西弗吉尼亞的天才"並沒有上預備班的經歷,也沒有遺產或富足的親戚資助他進入「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但普林斯頓最具聲譽的獎學金證明他確實屬於普林斯頓這個團隊。
這對納什或是對普林斯頓來說是很不容易的。優雅的社會交際他根本不屑一顧,上課也提不起什麼興致。他整天沉迷著的只是一件事:尋找一個真正有創意的理論。他深信這才是他應該從事的事情。
普林斯頓的數學系競爭十分激烈,納什的一些同學也十分樂於看到納什的失敗。但是,他們仍然十分容忍他,有意無意地慫恿他當個偉人。一個晚上他與一些同學在當地灑吧娛樂,當時他們對一個熱情的金發碧眼女人的反應引發了他的靈感。當納什觀察著這些競爭對手時,常常在他腦海里醞釀的想法突然變得清晰起來。他隨之撰寫出了關於博奕論的論文----「競爭中的數學」----大膽地將現代經濟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理論作出了不同的解釋。這個已經被人們接受了150年的思想突然變得陳舊過時了,納什的生活也從此發生了改變。
納什後來獲得了在麻省理工學院(MIT)進行研究和教學的工作,這可是一個眾人覬覦的工作,但是他對這些並不滿意。科學曾為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獲勝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現在,冷戰盛行,納什渴望在這場新的沖突中發揮自己的優勢。他的願望得到了實現,神秘兮兮的威廉-帕徹(William Parcher,埃德-哈里斯飾,Ed Harris)招募他參加一個絕密的任務,破解敵人的密碼。
納什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的同時,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個耗神的工作中。在這里,納什受到了一種全新的挑戰,但是這次的挑戰卻是來自光彩照人的艾麗西亞-拉迪(Alicia Larde,珍妮弗-康奈利飾,Jennifer Connelly),一個物理系學生,她向納什引入了一個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的觀念----愛情。
不久,納什和艾麗西亞結婚了,但是他不能告訴她他正在為帕徹所從事的危險項目。這項工作稍有不慎泄了密,後果將不堪設想。納什一直是悄悄地在干,他被這項工作深深地迷住了,並最終迷失在這些無法抵禦的錯覺中。經診斷,他得的是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納什的遭遇讓艾麗西亞嚇壞了,她掙扎在被毀天才愛的重壓下。隨著每一天都似乎會給他們帶來新的恐怖,這對令人羨慕的伴侶已失去了當初讓人羨慕的份兒。但是艾麗西亞仍然在她愛著的男人身上發現了他的超凡魅力,這也是支撐她對他承諾的源泉所在。受到她那堅貞不渝的愛情和忠誠的感動,納什最終決定與這場被認為是只能好轉、無法治癒的疾病作斗爭。
謙卑的納什目標很簡單,但要實現這些目標卻是難上加難。處在病魔的重壓之下,他仍然被那令人興奮的數學理論所驅使著,他決心尋找自己的恢復常態的方法。絕對是通過意志的力量,他才一如既往地繼續進行著他的工作,並於1994年獲得了諾貝爾獎。與此同時,他在博奕論方面頗具前瞻性的工作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理論,而納什也成了一個不僅擁有美好情感,並具有美麗心靈的人。
《人工智慧》
這是一個自然資源有限,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你可以對你的住所進行監控,對自已的飲食進行精心地製作,而為你服務的可能根本就不是人類本身,而是一個機器人。誠然,園藝、家務、友誼----機器人可以滿足你除了愛以外人類的每一個需求。
在機器人的發展過程中,賦予機器人以情感是最富有爭議的,也是最後未能做到的事。通常機器人被視作為一個極其復雜的裝置,人們認為他們不會具備感情。但是,現在有很多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時代的需要就使這種可能性大大增加了。終於,Cybertronics Manufacturing製作公司著手解決了這個問題,製造出了第一個具有感情的機器人。
他的名字叫大衛(David,海利-喬-奧斯蒙特飾,Haley Joel Osment)。
作為第一個被輸入情感程序的機器男孩,大衛是這個公司的員工(薩姆-羅伯茲飾,Sam Robards)和他的妻子(弗朗西斯-奧康娜飾,Frances O』Connor)的一個試驗品,他們夫妻倆收養了大衛。而他們自己的孩子卻最終因病被冷凍起來,以期待有朝一日,有一種能治療這種病的方法會出現。盡管大衛逐漸成了他們的孩子,擁有了所有的愛,成為了家庭的一員。但是,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件的發生,使得大衛的生活無法進行下去。
人類與機器最終都無法接受他,大衛只有唯一的一個夥伴機器泰迪(Teddy)----他的超級玩具泰迪熊,也是他的保護者。大衛開始踏上了旅程,去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地方。他發現在那個世界中,機器人和機器之間的差距是那麼的巨大,又是那麼的脆弱。他要找尋自我、探索人性,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
《深海長眠》 本片是根據西班牙人雷蒙-桑佩德羅的真實故事改編,他為了爭取結束自己生命的庄嚴權利而斗爭了三十年。
以前是船上機械師的雷蒙-桑佩德羅(賈維爾-巴爾登飾)在一次意外中損傷了的頸部,導致高位截癱,一直卧病在床30年。他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所有事情都要依靠他的四個家人來照顧:他學法律的妹妹馬諾拉(馬貝爾-瑞維拉飾),哥哥何塞(卡爾索-巴格拉飾),父親朱奎茵(朱恩-達爾馬飾)和年幼的外甥扎維(塔馬-諾維斯飾)。自從雷蒙受傷以後,他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他唯一希望的就是庄嚴的結束自己的生命。
然而,雷蒙封閉的世界卻因為兩個女人的到來而重新打開了。朱麗婭(貝蘭-魯達飾)是一名女律師,她幫助雷蒙來爭取安樂死的權利。羅薩(羅拉-杜納斯飾)是雷蒙家當地的一個婦女,她力求說服雷蒙不要輕易放棄生命。三個人的命運也因此而永遠改變。
與雷蒙一樣,朱麗婭因為一種退化疾病也喪失了行動能力,她走路只能依靠一根拐棍。為了進一步了解當事人的信息,朱麗婭借住於雷蒙家,與雷蒙朝夕共處。雷蒙塵封的往事和橫溢的文采慢慢展現在朱麗婭的面前,朱麗婭深深的被雷蒙吸引了。盡管朱麗婭已經結婚,而雷蒙也無法離開床榻,但他們之間的關系卻飛速的發展。朱麗婭舊病復發住進了醫院,隨時面臨著成為植物人的危險,她非常絕望。雷蒙不斷寫信安慰著朱麗婭,雖然二者對於死亡的態度不盡相同,但對於生命無法掌控的失落感使兩人的心越來越近。
羅薩是一個有兩個孩子的單身母親,在感情上受過創傷。她認為雷蒙逃避困難並自閉心靈,於是她希望能夠勸導雷蒙,讓雷蒙改變自己的觀點。但隨著進一步的交流,羅薩發覺自己才更需要傾述、更需要對方的安慰,漸漸地,羅薩發現自己已經愛上了雷蒙。
雷蒙藉助法律來爭取結束生命權利的努力最終失敗了。羅薩向雷蒙表示,希望自己的愛能夠伴他堅強地走完人生旅程,但雷蒙謝絕了,他始終堅持認為最愛他的人應該幫助他去結束自己的生命;而之前與雷蒙相約一起共同結束生命的朱麗婭,卻在面對死亡的時候猶豫了起來。最終,絕望的雷蒙在羅薩的幫助下服下了毒葯,如願以償的自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為他不平凡的人生畫上了最終的句號,同時也為後人留下了一個問號和驚嘆號
以上是幾部探討人生意義的影片,希望能有幫助
Ⅳ 私人博物館怎能成集資黑洞
麻德強及其家屬以高息回報為手段,非法收取公眾存款,採取體外循環的方式進行牟利,這基本上是民間非法集資的普遍套路,並沒有什麼新奇之處。但在本
案中的一個細節卻尤為引人注目,那就是程紅旗下的鹿城博物館,正是這家博物館,為麻德強及其家屬騙取受害者信任,進而瘋狂斂財打開了方便之門。
程紅和麻德強的非法活動早在2005年就已經開始,但起初的知名度較低,僅在親戚朋友和熟人之間進行,覆蓋面較小。2009年,鹿城博物開館,
來自省里市裡的領導、專家的參與和合影留念讓這個地方的企業家轉身一變,一下子擁有了神秘而強大的光環,口口相傳的效應讓越來越多懷揣著發財夢想的普通群
眾縱身躍進了這個深不見底的集資黑洞。
在這起案件中,藝術品雖然不是不法分子直接斂財的工具,但卻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正是依靠藝術品這件靈幡,麻德強等人取得了來自官方的認可和
關注,進而通過利用政府官員的影響力取得了民間投資者的信任。在目前的環境中,政府官員和專家可能並不能和可信度劃等號,但絕對具有強大的魔力,正如一條
微博所言,人人都恨官僚主義,但人人見了官員都會不由自主的站起來。「省里、市裡、縣里都來領導了,老百姓就開始都相信他們了」,一位事業單位員工在接受
采訪時說的話是最好的印證。
十二五規劃要求大力弘揚精神文化建設,繁榮發展文化市場。吸引民間資本入注文化市場對於地方官員而言成為一項不錯的政績工程,既能提高執政業
績,又能彰顯領導個人品味,鹿城博物館這樣的項目自然招的地方官員的喜歡。藝術品定價模糊,隱蔽性強的特點也為部分腐敗官員謀取個人利益提供了空間,近些
年,藝術品逐漸成為官員索賄受賄的新方式,轟動一時的文強案中,涉案的360萬元字畫最終並未認定,原因就在於對字畫的真偽和價值沒有統一和權威的認定標
准,同樣的例子還有北京原西城區法院院長郭生貴,檢方指控他收受的三幅價值昂貴的名人字畫最終也沒有認定。同時,利用藝術品行賄的方式也層出不窮,花樣翻
新,例如行賄者精心安排後,帶貪官去古玩店「閑逛」時低價買了個被認為是贗品的古玩回來,後來一鑒定,發現是真品,於是,該貪官「撿漏」大賺了一筆。隱蔽
性強,收益性高,低風險卻高收益,藝術品市場成為腐敗的新溫床成為理所當然。
而專家和藝術家在這個利益鏈條上扮演的角色同樣不可忽視。以博物館為例,截止2009年我國登記在冊的博物館就達到了2900家,其中國營的博
物館佔比接近九成,同我國日漸繁榮的藝術品市場不同,國營博物館雖然近年來享受到了更好的政策支持,但相比之下還是缺錢少糧的狀態,藝術品拍賣市場難覓國
營博物館的蹤影就是一個明證。對於那些皓首窮經的專家學者而言,守著價值難以估量的藝術品卻籍籍無名顯然並不是令人滿意的結果。和商業結合,走向市場,挖
掘自身價值的蠢蠢之心成為商家們假道滅虢的切入點。更不用提那些濫竽充數,純粹為了金錢而冒充文物專家,藝術品大師的群體了。2011年,北京燕山華爾森
實業集團法人謝根榮委託牛福忠將其保存的玉片穿製成衣,經王文祥(中國收藏家協會原秘書長)、楊伯達(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楊富緒(北京大學寶石鑒定中
心原主任教授)等5位專家鑒定之後,估值24億元,謝根榮利用這份估值證明從銀行貸款6.6億元。謝根榮給專家鑒定費,只不過是帶著專家匆匆看了幾眼,就
獲得了簽字蓋章,在事後采訪時,王文祥、楊伯達等人承認,鑒定過程的確不符合規矩,而事實上,根本沒有規矩可言,如果說有規矩,那也是吳思筆下所說的潛規
則:鑒定費按鑒定對象價值的1%——5%收取,鑒定的價值越高,專家獲利越高。
官員和專家就位之後,等於是一部好戲已經請來了演員,剩下的就是商家搭建戲台了。麻德強用的是一座博物館,因為他拉的是長線,做的是非法集資,
需要能夠鎮得住場面的大手筆。對於有些不法分子而言,跑馬圈錢,錢到閃人則是更經濟快捷的方法,造假作偽就成為兵家趨之若鶩之地。知名打假專家牟建平認為
目前書畫市場的贗品比例高達80%,一些知名畫家的畫作更是高達95%的贗品比例,和其他行業的造假行為一樣,書畫造假受巨額利益驅動,從邊緣群體到現在
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製作成本一兩千元的贗品,在相關利益團體的運作之下走進拍賣場所,立刻從矮矬窮變身高富帥。在整個過程中,制假者賺取制假費用,拍
賣者賺取傭金,賣家拿到虛高的絕大部分,只要沒有人出來指證,所有人都能獲利,最後共同抬升了藝術品市場的繁榮。於此同時新型的藝術品自己詐騙正在走向舞
台的前沿,例如前兩年紅極一時的文交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藝術品龐氏騙局,通過不斷的吸引新鮮血液來維持病態肌體的存活,利用人為炒作的方式將藝術品價格
放大幾十倍,幾百倍來謀取利益,最後賺的盆滿缽益。
當藝術一半是藝術,一半是商業的時候,或許正是藝術最繁榮的時候。藝術脫離了商業運作,梵高死去一千年仍然會無人問津,但最追求藝術的人仍然會前赴後繼,而商業如果脫離了藝術,那麼藝術將終究會死去,屆時人世間僅存的藝術或許就是鈔票的設計和審美。
Ⅳ 這世界上有永遠不死的人嗎
人是不可能不死的,如果人能不死的話,活那麼長不就沒意思拉!我是那麼想的。就沒有人會珍惜拉。至於鬼怪,我可不趕保證!你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