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自我評價的積極作用
自我評價是人的自我概念的重要內容之一。其前提是自我意識,只有當人具有自我意識的能力,才能做出自我評價。自我評價的功能首先表現為自我功能,就是說,它對人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實現有著特殊的意義。自我評價也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它極大地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也決定著一個人對待他人的態度,還影響對他人的評價。要利用自我評價的正面價值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發展,還要有效地克服自我評價的可能負面作用。
自我評價往往折射出他/她對人生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認識和態度。
自我評價是自我診斷、自我調節、自我完善的過程。學習目標指標體系,既是自我診斷的依據,也是走向「康復」的方向。在學習活動中,大學生通過主動確立學習目標,及時進行自我診斷,以自我評價的結果來指導和改進其學習活動,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為偏差,最終提高學習目標的實現水平。這正是自我評價的導向功能的體現.
『貳』 正確評價人生價值的方法有
一個重要的范疇,價值「具體」在人生觀領域中表現。在一定意義上,人生的價值是人生的意義,評估人生「價值量」大小,可以理解人生的意義如何,理解人生意義大小。
1 人生價值在社會關系中確定
人生總是社會的人生,人生受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制約。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不是由個人評估,而是由社會關系衡量的。個人主觀上,也許能夠按人生意願去演化自己的人生歷程,但客觀上,個人的這些人生意願多大程度能夠遂願,不是個人一廂情願,受社會關系諸多因素制約。
2 人生價值的價值量大小,由人生價值目標的境界及實現程度來決定。
是否與社會總理想目標相一致,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了多大貢獻決定了社會成員個體的人生價值,價值量的大小,社會成員個人人生價值與社會佔主導地位的價值目標格格不入。如果態度上對實現社會總價值目標採取消極不合作或背道而馳。勢必造成:
自己的人生價值被主流社會評價為低價值,無價值、甚至負價值,
自己的人生理想,要麼喪失實現條件,要麼備嘗人生的艱辛和苦難,經過艱苦卓越的奮斗之後才能實現。
3 人生價值的確定及價值量的增減,也是個人人生拼搏的結果。
社會關系和社會總價值目標對社會成員個體人生價值的制約,不應理解為個人人生的「宿命」。人生價值觀上的宿命論是神秘的力量主宰與唯物史觀不可同日而語。唯物史觀強調社會關系對人生價值制約,強調人生的受動性,十分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在人生價值的創造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沒有人的積極拼搏,進取有為精神,就不能獲得有價值和有意義的人生。
人生價值包含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一個人要從社會中得到滿足,才能獲得自我生存的有利基礎。
人生價值取向:
選擇,從最一般的定義看,適者取之,不適者舍之。
人生價值的選擇標准:
1 個人的標准。
2 社會的標准。
要麼以個人坐標去衡量人生,要麼是以社會坐標衡量。
1 個人的標准。個人價值是真、善、美的標准,在人生領域,以個人價值為中心,去衡量一切事物是非、善惡、美醜。本質是個人主義。
2 社會的標准。以社會價值為中心,社會價值是真、善、美的標准,去衡量一切事物是非、善惡、美醜。本質是集體主義。
人生價值的標准
1.人生價值評價的根本尺度,是看一個人的人生活動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否通過實踐促進了歷史的進步。
2.人生價值評價的基本尺度,是勞動以及通過勞動對社會和他人做出的貢獻,這是社會評價一個人的人生價值的普遍標准。
人是社會的人,總是生存和活動於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當中,並受到一定社會關系的制約。在實際生活當中,人們會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通過一定的方式實現自己的人生目的,以獨特的思想和行為賦予生活實踐以個性特徵。不過,任何個體的人生意義只能建立在一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條件基礎之上,並在社會中得以實現。離開一定的社會基礎,個人就不能作為人而存在,當然也無法創造人生價值。人的社會性決定了人生的社會價值是人生價值的最基本內容。一個人的生活具有什麼樣的價值,從根本上說是由社會所規定的,而社會對於一個人的價值評判,也主要是以他對社會所做的貢獻為標准。個體對社會和他人的生存和發展貢獻越大,其人生的社會價值也就越大,反之,人生的社會價值就越小。如果個體的人生活動對社會和他人的生存和發展不僅沒有貢獻,反而起到某種反作用,那麼,這種人生的社會價值就表現為負價值。
人生價值的評價
要比較客觀、公正、准確地評價社會成員人生價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學的標准外,還需要掌握恰當的評價方法,做到以下四個堅持:
①堅持能力有大小與貢獻須盡力相統一。
②堅持物質貢獻與精神貢獻相統一。
③堅持完善自身與貢獻社會相統一。
④堅持動機和效果相統一。
『叄』 什麼是價值和人生價值如何理解人生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關系,你將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哲學的價值是指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和功能。
⑴它是表徵主客體之間意義的關系范疇,它表示的是客體滿足主體需要的關系。馬克思說:「『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生的」。這就是說,如果主體具有某種需要,客體具有滿足主體需要的某種屬性,主體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追求」客體,那麼客體對於主體就具有價值,就是主體的價值對象。
⑵它涵蓋了各個不同領域事物的價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人的價值
⑴含義:人的價值,就是指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自己所屬的社會、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人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存在物。其它存在物在價值關系中只能作為客體,而不能作為主體。人則不然,人在價值關系中既可以是主體,也可以是客體。人作為主體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群體或社會;個人既認識他人又以自我為認知對象,既滿足自我又滿足他人。人的這種二重性規定了人的價值的二重性。
⑵人的價值的二重性:
①人的二重性規定了人的價值的二重性,於是也就有了兩種意義上的價值主體和價值客體。兩種意義上的價值主體是指:個人作為價值主體,一方面表現在他是自我的主體,具有要求自我滿足自我需要的特性;另一方面他又是社會的主體,他具有要求他人或社會滿足自我需要的特性。兩種意義上的價值客體是指:個人作為價值客體,一方面他要用自我的實踐活動去滿足自我、完善自我;另一方面他也要通過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去滿足他人或社會需要。
②人的價值的二重性,具體地表現為個人的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當個人是主體,他人、群體、社會作為客體時,客體對主體需要的滿足,就是人的自我價值;當他人、群體、社會作為主體,而個人作為客體時,客體對主體需要的滿足,就是人的社會價值。
⑶人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第一,二者相互區別。就人的社會價值而言,其核心是個人對社會、他人的責任和奉獻。這時個人是價值的客體,作為物質生產者具有社會物質價值,作為精神生產者具有社會精神價值,作為社會關系中的一員具有綜合價值。就個人自我價值而言,其核心是社會、他人對個人需要的尊重和滿足。這時個人是價值的主體,個人通過自己的勞動,要求社會和他人滿足自己生存發展的物質需要、精神需要及其綜合需要。
第二,二者相互制約。由於個人既是主體又是客體,因此,個人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是不可分割的。自我價值是社會價值的必要前提;社會價值是自我價值的外在表現。一方面,沒有個人便無社會,所以個人的社會價值並不排斥個人的自我價值,並不排斥個人的獲取、享受和消費;另一方面,沒有社會也無個人,所以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及其滿足又是社會性的,個人的自我評價,歸根到底要以個人的社會價值為根據。
2、人生價值觀
⑴含義:人們對人生價值的有無、大小、意義和目的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人生價值觀是一個社會歷史范疇,是指生活於一定社會環境中的人,依據某種世界觀和個人生活體驗所形成的對人生的意義、理想、目的、態度等的根本看法和信念,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能動反映。它隨著社會經濟、政治的變化而變化。不同的社會、不同的階級、不同的人們有著不同的人生價值觀,即使同一社會、同一階級的人,由於個人生活目的、條件、實踐的不同,其人生價值觀也會不同。
⑵分類:在當今世界,有兩種主要的又相對立的人生價值觀,這就是以個人主義為核心的資產階級價值觀和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無產階級價值觀。資產階級價值觀的核心是極端的個人利己主義。這種價值觀以自私為最高原則,以滿足個人需要為最高價值,把不擇手段地攫取金錢和恣意享樂作為人生高於一切的目的,把他人和社會都看作實現自我的手段。無產階級價值觀的核心是集體主義。無產階級價值觀以推翻資產階級統治、消滅一切剝削階級和剝削制度、實現共產主義為人生的最高目的和理想,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本質特徵。無產階級價值觀是建立在對社會發展規律和個人與社會關系的科學認識的基礎上的,是當代人類最進步的價值觀。
⑶堅持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①人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②在當代,人的貢獻主要是對工人階級為代表的廣大人民群眾的貢獻。
[提示]
⑴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認為:第一,對人的價值的評價不應是個體的、主觀的、多元的,而應是社會的、客觀的、一元的。應超越個人和階級等主觀界限,以社會對個人的滿足程度和個人對社會的貢獻的統一作為評價的標准。第二,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人的價值的實質和核心,也是評價人的價值的主要尺度。運用這一尺度評價人的價值,就是看人的活動及其結果是否滿足了社會的需要,以及在何種程度上滿足了社會的需要。人是通過對於社會的奉獻去顯示自己人生的意義的,是通過實現自己的工具性價值而實現自己的主體性價值的。為社會奉獻,為人類造福,不僅不是同自我的完善互不相容的,而且恰恰是自我完善的根本途徑。第三,社會的尺度同時也是歷史的尺度,評價人的價值必須採取歷史主義的態度,將其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去評價。人的價值實現是一個歷史過程,人的價值評價也是一個歷史過程。只有與人類社會生活及其發展相一致的廣大人民群眾的實踐,才能最客觀、最公正地檢驗個人的價值,只有站在尊重歷史發展規律和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立場上,才能客觀、公正地評價人的歷史價值。
⑵馬克思主義價值觀是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它是權利與義務,享受與奉獻,索取與創造的統一。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人的價值既包含社會對個人的尊重與滿足,又包括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二者是對立的統一。首先,二者密切聯系。社會關心個人,個人積極貢獻於社會,個人與社會水乳交融。社會應盡可能地創造條件,使個人的自我價值得到保證,為滿足個人發展自己的個性和才能的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質、精神條件;個人也必須努力對社會盡責,盡可能地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為人類造福。一個人如果完全脫離社會不為社會做任何奉獻,一味強調社會、他人對自己的尊重,強調個人需要的滿足,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能實現的。只講權利不講義務,只講索取不講奉獻,只講享受不講創造或者相反,都是對人的價值的片面理解。其次,二者也有不一致、相矛盾的方面。當個人與社會發生矛盾,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不能兼得的時候,集體主義價值觀主張犧牲個人利益保全社會利益。這種犧牲既是道德要求又是人本質的必然要求,從總體來看這種犧牲又帶有局部性、個體性和暫時性。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有時犧牲個人暫時利益,往往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個人的長遠利益。可見,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具有內在的統一性。片面地誇大自我價值否定社會價值,就會導致私慾膨脹和極端的個人利己主義;片面誇大社會價值否定自我價值,不僅會嚴重挫傷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且最終也會危害整個社會利益。
3、人生價值的實現
不論是人的社會價值還是自我價值,都存在一個由潛在變為現實的問題。一個人的價值由潛在變為現實,是有條件的,是受各種條件的制約的。
首先,從客觀條件來看,個人價值的實現取決於社會的發展。先進的社會制度,可以為個人價值的實現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發達的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可以為個人價值的實現提供多樣化的實踐形式;社會飛快的發展速度,可以為個人價值的實現創造更多的機遇。
其次,從主觀條件來看,個人價值的實現與主觀素質有密切關系。如,為國家、民族、社會利益、人民利益獻身的人生抱負;不怕挫折、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開拓精神;寬以待人、嚴於律己、忠於職守、公而忘私的正直為人;博學多才、一專多能的工作技能;穩定堅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廣泛的人際交往能力等,都為個人價值的實現奠定了基礎,准備了條件。
最後,實現個人價值的惟一的途徑是勇於參加社會實踐。只有勇於參加社會實踐,才能表現出為社會所作的奉獻及其大小,才能使人的自我價值得到實在的表現而被社會所承認。社會的實踐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需要的變化,新的實踐形式層出不窮。生活於現實社會中的人究竟以什麼樣的實踐形式去實現自己的價值,這是比較復雜的,應當因人而異。例如,具有高知識、高技術的個人,可以通過選擇知識技術密集型的實踐形式來實現自己的價值。文化技術水平低的個人,既可以通過選擇勞動密集型的實踐形式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也可以通過再學習、再提高、更換社會角色的形式來實現自己的價值。
總之,一個人要實現自己的價值,就必須積極投身於社會實踐,在當前,就是要投身於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在實踐中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從而使自身的價值得到充分實現。
『肆』 人生價值的實現是自我評價更重要還是社會評價更重要
人生價值的實現
是社會評價更重要
人生價值的實現需要社會認同
『伍』 自我評價
我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初中生.在三年的初中學習生活中,德智體美都有了本質的提高.三年的初中生活,培養了我熱愛體育,熱愛勞動,團結同學,尊敬老師,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質.
在學習上,我努力向前奮斗著,刻苦的不斷前進.在學校積極參加每一次課外活動,積極參加興趣小組,積極參加勞動.
在同學們的幫助下,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並且積極改正.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在父母的支持下,我發展了興趣愛好.三年的初中生活不光提高了成績,而且還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當然我也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字寫的不是很好,有時候做事情會只有三分鍾熱情,我相信只要克服這些問題,我就能做的更我讀中學以來,三年的初中校園生活是我人生的一大轉折點.
本人這三年以來,,遵守學校紀律, 遵守公共秩序,尊敬師長,熱愛集體,團結同學,,不打架. 按時到校. 積極參加勞動,愛惜勞動成果,熱愛體育,在中招體育考試中,獲得滿分。在學習上, 目的明確,端正態度,認真聽講,完成好各科作業,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做事不精益求精,易馬虎,不認真, 但我相信,只要對自己嚴格要求,誠實謙虛,有錯就改,就會在今後的時間里爭取更大進步.
好.
『陸』 什麼是成功的人生談談自我評價的重要性
自我認來識是自我意識的自認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識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調節控制的心理基礎。自我認識表現為主體的我對客體的我的認識,也就是人能將自己的情況,包括外觀、生理情況及自己的感知、思考、體驗、意圖、行為等心理活動、心理過程、心理內容及其特點報告給自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是非。大多數人都缺乏對自己反省的能力,常會被自己蒙蔽。一個人成功的最大特點就在於他能認識自己,知錯能改,善於利用自己的優點,及時改正自己的不良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