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鴻雁傳書:
「鴻雁」是書信的代稱,有時亦代指郵遞員。何以「鴻雁」 代稱書信和郵遞員呢?溯其源,有著這樣一個故事:西漢時期,漢朝和西北少數民族政權匈奴的關系時好時壞。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匈奴新單於,漢武帝為了表示友好,派遣蘇武率領一百多人,帶了許多財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蘇武完成了出使任務,准備返回自己的國家時,匈奴政權上層發生了內亂,蘇武一行受到牽連,被扣留下來,並要他們背叛漢朝,臣服單於。
最初,單於派人向蘇武游說,許以豐厚的俸祿和高官,蘇武嚴詞拒絕了。匈奴見勸說沒有用,就決定用酷刑。當事正值嚴冬,天上飄著鵝毛大雪,單於命人把蘇武關入一個露天的大地窖,斷絕食品和水,希望這樣可以改變蘇武的信念。時間一天天過去,蘇武在地窖里受盡了折磨,每天忍飢耐寒,「渴飲雪,飢吞氈」,頑強的地活了下來。
單於見軟硬兼施都無法勸說蘇武投降,也無計可施,但越發敬重蘇武的氣節,不忍心殺蘇武,又不想讓他返回自己的國家,於是決定把蘇武流放到北海(今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一帶),讓他去牧羊。臨行前,單於召見蘇武說:「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讓你去牧羊,什麼時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讓你回到中原去。」這實際上是要讓蘇武永遠流放在北海,永無歸期。
蘇武來到了人跡罕至的貝加爾湖邊。在這里,單憑個人的能力無論如何也是逃不掉的。唯一與蘇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漢朝的使節和一群羊。蘇武每天拿著那根使節放羊,心想總有一天能夠拿著它回到自己的國家。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使節上面的裝飾都掉光了,蘇武的頭發和胡須也都變白了。
在貝加爾湖,蘇武牧羊達19年之久。十幾年來,當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單於已去世了,就是在蘇武的國家漢武帝也死了,漢武帝的兒子漢昭帝繼任皇位。
後來,漢朝使者到了匈奴地區,終於得知蘇武依然健在,便要求單於放了他,並揚言說,漢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隻大雁,雁的腳上系著帛書,帛書中清楚地寫著蘇武在北方的沼澤之中。單於只好把蘇武等九人送還。這就是「鴻雁傳書」的故事。
關於鴻雁傳書,還有另一個版本:唐朝薛平貴遠征在外,王寶釧苦守寒窯18年,一日,王寶釧正在挖野菜,忽聞空中鴻雁連聲鳴叫,遂請求代為傳書給自己的丈夫。一時之間也找不到筆墨,王寶釧情急之下,從羅裙上撕下一塊布,咬破指尖,用鮮血寫下一封思念書信,傾訴對愛情的忠貞和盼望夫妻團圓的心情。
前者是對國家的忠心,後者是對愛情的忠貞,這兩則典故的流傳,讓「鴻雁」成為古代通信的使者,也讓這兩個故事成為千古佳話。
這樣可以么?
② 鴻雁傳書
關於「鴻雁傳書」的「來龍」即傳說有著兩個版本,一個是「男人版」:出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牧羊」的故事。
有關「鴻雁傳書」,民間還流傳著另一個凄美的「女人版」:唐朝薛平貴遠征在外,妻子王寶釧苦守寒窯數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寶釧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聽到空中有鴻雁的叫聲,勾起她對丈夫的思念。動情之中,她請求鴻雁代為傳書給遠征在外的薛平貴,好心的大雁欣然同意,可是荒郊野地哪裡去尋筆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羅裙,咬破指尖,用鮮血寫下了一封盼望夫妻早日團圓的家書,讓鴻雁捎去。
傳說
2500年前,我們祖先就開始馴養信鴿。在西夏與北宋的戰爭中,西夏軍隊利用信鴿做軍事通訊。
南宋初,大將曲端的軍隊中也使用信鴿傳達消息召集軍隊。古代稱信鴿為「飛奴」。傳說漢高祖劉邦被楚霸王項羽所圍時,就是以信鴿傳書,引來援兵脫險的。張騫、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鴿子來與皇家傳送信息。清乾隆年間,我國廣東佛山地區每年5、6月份舉行放鴿會,每年都有幾千隻參加,賽距約400華里。當時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類似的賽鴿會。國外利用信鴿傳遞消息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公元前530年,當時利用信鴿傳送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成績。
鴻雁是書信的代稱,有時亦代稱郵遞員。何以「鴻雁」代稱書信和郵遞員?溯其源,漢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單於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後,漢朝與匈奴和親,但單於仍不讓蘇武回漢。與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蘇武的情況密告漢使,並設計,讓漢使對單於講:漢朝皇帝打獵射得一雁,雁足上綁有書信,敘說蘇武在某個沼澤地帶牧羊。單於聽後,只有讓蘇武回漢。後來,人們就用鴻雁比喻書信和傳遞書信的人。
這就是「鴻雁傳書」的傳說了
^_^
③ 古代鴻雁傳書的故事
古代鴻雁傳書的故事:
傳說漢高祖劉邦被楚霸王項羽所圍時,就是以信鴿傳書,引來援兵脫險的。張騫、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鴿子來與皇家傳送信息。
清乾隆年間,我國廣東佛山地區每年5、6月份舉行放鴿會,每年都有幾千隻參加,賽距約400華里。當時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類似的賽鴿會。國外利用信鴿傳遞消息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公元前530年,當時利用信鴿傳送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成績。
鴻雁是書信的代稱,有時亦代稱郵遞員。何以「鴻雁」代稱書信和郵遞員?溯其源,漢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單於流放北海去放羊。
10年後,漢朝與匈奴和親,但單於仍不讓蘇武回漢。與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蘇武的情況密告漢使,並設計,讓漢使對單於講:漢朝皇帝打獵射得一雁,雁足上綁有書信,敘說蘇武在某個沼澤地帶牧羊。單於聽後,只有讓蘇武回漢。後來,人們就用鴻雁比喻書信和傳遞書信的人。
鴻雁傳書又名飛鴿傳書,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hóng yàn chuán shū。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鴻雁傳書指通信。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
鴻雁傳書「在先秦兩漢時期的萌生。自《詩經》始,」雁由人們日常生活的「夥伴」,進而成為詩歌的托情意象,但沒有「鴻雁傳書」的影子。《楚辭》有4篇寫到雁,屈原的《思美人》中有一句:「因歸鳥而致辭兮,羌宿高而難當」。
洪興祖注曰:「思附鴻雁,達中情也」。雖然,屈原自己並沒有點明這只「傳情」的「歸鳥」就是鴻雁,雖然這只歸鳥傳達的也只是「情」,但是這已經足以啟發後來者的思緒,距「鴻雁傳書」不遠了。
④ 簡單說說「鴻雁傳書」這個故事
關於「鴻雁傳書」這個故事「女人版」:唐朝薛平貴遠征在外,妻子王寶釧苦守寒窯數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寶釧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聽到空中有鴻雁的叫聲,勾起她對丈夫的思念。動情之中,她請求鴻雁代為傳書給遠征在外的薛平貴,好心的大雁欣然同意,可是荒郊野地哪裡去尋筆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羅裙,咬破指尖,用鮮血寫下了一封盼望夫妻早日團圓的家書,讓鴻雁捎去。
⑤ 鴻雁傳書概括,字數少點
漢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單於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後,漢朝與匈奴和親,但單於仍不讓蘇武回漢。與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蘇武的情況密告漢使,並設計,讓漢使對單於講:漢朝皇帝打獵射得一雁,雁足上綁有書信,敘說蘇武在某個沼澤地帶牧羊。單於聽後,只有讓蘇武回漢。
⑥ 鴻雁傳書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
1、鴻雁傳書可以練就成功的必備能力之一——忍耐。2、不過山高路遠,多麼偏僻,會准確的給你送達。比快遞的服務要到位,他們都是讓自己去取。
缺點
速度太慢,而且在傳書的過程中容易丟失,像是雁受傷了,或者那個人換了地點,雁不會跟人交流不會問路
⑦ 鴻雁傳書的故事
關於「鴻雁傳書」的「來龍」即傳說有著兩個版本,一個是「男人版」:出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牧羊」的故事。
有關「鴻雁傳書」,民間還流傳著另一個凄美的「女人版」:唐朝薛平貴遠征在外,妻子王寶釧苦守寒窯數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寶釧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聽到空中有鴻雁的叫聲,勾起她對丈夫的思念。動情之中,她請求鴻雁代為傳書給遠征在外的薛平貴,好心的大雁欣然同意,可是荒郊野地哪裡去尋筆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羅裙,咬破指尖,用鮮血寫下了一封盼望夫妻早日團圓的家書,讓鴻雁捎去。
⑧ 讀鴻雁傳書這篇短文,讀後評價怎麼寫
一個秋天的傍晚,蒼涼的天空中漂浮著幾絲極淡的清雲,隱隱約約,一行鴻雁有節奏地扇動著翅膀,融入了背後的天穹那種寂靜的氛圍中。它們行色匆匆,只是為了躲開刺骨的寒風,飛向陽光明媚的地方。
突然,一隻鴻雁,它落隊了,離開同伴越來越遠,在天與地的交接處,成為一個黑點。可是它依舊在飛,沒有了同伴們扇動翅膀所產生的氣流的支持,它飛得異常吃力,翅膀在它的扇動下顯得很沉重。
漸漸,在蒼蒼茫茫的天穹中,只剩下這一點鴻影。它依舊循著雁陣的足跡,獨自迎風前行,它知道自己心中的聖地在地平線的那一邊。
疲勞、飢渴和寂寞,一次一次侵襲它,但它腦海里始終牢牢記住:我要去的地方在前方!因為這也是它的妻子希冀。
一年前,也是這個時節,那時候,它在雁群中有妻子相伴,它們一起踏上南飛的旅程。
突然,「砰!」一聲巨響,妻子應聲跌落在地上,它痛苦地抽搐著,眸子帶著驚恐和乞求。
它讀懂了妻子的意思:趕快離開,離開這片籠罩著死亡陰影的土地。
「砰!」槍聲再次響起,它知道,如果它停下來,它同樣會被射殺,它的妻子一定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悲劇再次落到它身上。
它飛走了,加快速度趕上了雁群。
一陣寒風吹過,讓它猛省:一定要趕上雁群,帶著妻子的希冀,到達山花爛漫的地方!
它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飛行的速度。
⑨ 古代鴻雁傳書有哪些特點
鴻雁傳書的典故,出自於西漢時期蘇武牧羊的故事。蘇武本是漢武帝時的使節,奉命出使匈奴。匈奴的最高首領單於很佩服他的才能,便想勸他投降,以為己用。但蘇武很有氣節,誓死忠於漢朝,堅決不投降匈奴。單於不甘心,便讓他到北海(在今貝加爾湖)牧羊,想通過艱難的生活消磨其意志,以達到使其臣服的目的。然而,蘇武矢志不移,這一牧羊便牧了十九年。漢朝使臣每次出使匈奴,問起蘇武時,單於便說蘇武已死。
漢昭帝即位後,又派人出使匈奴。這時有個叫常惠的知情人便秘密會見使者,說明了蘇武的真實情況,並教給了他如何營救蘇武的辦法。接著,使者面見單於,說漢朝皇帝在上林苑中射中了一隻大雁,雁足上系著一封書信,說蘇武在某一個地方。單於大驚,只好承認事實,並程放了蘇武。這樣,蘇武終於在十九年後返回了漢朝,這時他已是兩鬢斑白了。
蘇武牧羊中的鴻雁傳書是虛構的,但南宋時期則確實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元朝使者郝經因出使南宋被扣留在真州,至宋咸淳九年(1273年)時,已「南北隔絕十五年」。當時,有人送給他一隻活著的大雁,郝經於是在一塊帛上題了一道詩:「零落風高縱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繳,窮海纍臣有帛書」,並寫上自己的姓名和年月,系在大雁足上,縱之而去。
從詩中的內容看,郝經只是以漢朝鴻雁傳書來自慰,並沒有對此抱多大的希望。沒想到,這只大雁真的被人射落,帛書也送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手中。這也是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唯一的鴻雁傳書的真實記載。
事實上,鴻雁並不具備傳書的功能,只是因為蘇武太有名了,人們又佩服他的氣節,於是才將鴻雁作為了通信聯系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