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我決定理論對管理者有何啟發
自我決定是一種關於經驗選擇的潛能,是在充分認識個人需要和環境信息的基礎上版,個體對自己的權行動做出自由的選擇。自我決定論由美國心理學家德西和瑞安提出,強調自我在動機過程中的能動作用。自我決定論將人類行為分為自我決定行為和非自我決定行為,認為驅力、內在需要和情緒是自我決定行為的動機來源。
B. 德西和瑞恩提出來的「自我決定理論」中的自主需求具體指什麼
自我決定理論中的「自主需求」即個體行動的內在動因、內在需要,可以簡單理解為個體對「為什麼做此事」的自我認知和心理定位。
自我決定行為基於對人們的有機需要的認識,並且設計選擇行為,這種行為在於滿足人的需要。而非自我決定行為,不包含真正的選擇,所以可以說是自動的,它們受外在刺激和非整合的內在因素相互作用的控制,如替代需要、機體調節或壓制人們的需要結構的驅力和情緒。由於非自我決定行為是控制決定的或者是無動機的,因而它不是德西的自我決定論研究的重點。這樣,自我決定理論就把所有的人類行為區分為兩大類:自我決定行為和非自我決定行為。
根據該理論,當一個人選擇來採取某項活動,而不是完成某個外部目的時,同樣的活動更可能被激發或更快樂。如快樂閱讀,指人們選擇書或文章來閱讀,而不是課堂作業。非常幽默的是,如果兩位室友閱讀同一本書,自己選擇來閱讀這本書的人,會津津有味地讀;而當做作業來完成的人則會敷衍了事。
自我決定認知動機理論是比較完整的理論框架,它涵蓋了較多的動機類型,動態地觀察各種動機類型,可以有效地評估學習者的學習動機,為動機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國內的外語研究者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利用這一理論研究中國學習者的外語學習動機。研究者可以利用這一理論對中國的外語學習者進行多方面的研究。
作為一種新的動機理論,自我決定理論強調人類行為的自我決定程度,將動機按自我決定程度的高低視作一個連續體.其基礎是有機辯證元理論,認為社會環境可以通過支持自主、勝任、關系三種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來增強人類的內部動機、促進外部動機的內化、保證人類健康成長.自我決定理論雖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體現了動機研究的趨向,為眾多的動機理論的整合提供了基礎.
C. 自我決定理論的解析
1.人類行為的分類:自我決定行為和非自我決定行為
德西等人指出,個體有一種天性──想相信他們是憑自己的意志力來活動的──是因為他們想做,而不是他們不得不做(DeCharms,1976,1984;Deci,1975;Deci & Ryan,1985)。他們認為人們形成了影響他們的信息解釋的不同的因果取向:個人取向和非個人取向,從個人取向這個角度來看,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個體把自己知覺為他們自己的行為的原因,這種他們稱為因果的內在點,又叫做自主取向;另一種情境是個體相信他們的行動是為了獲得獎賞或取悅他人,或是因為外部因素的影響,他們叫做因果的外部點,又叫做控製取向。當人們的因果點是內部而不是外部時,人們更可能被內在激發來活動。一個人的因果取向形式決定結果行為是自我決定的或是非自我決定的。自我決定行為基於對人們的有機需要的認識,並且設計選擇行為,這種行為在於滿足人的需要。而非自我決定行為,不包含真正的選擇,所以可以說是自動的,它們受外在刺激和非整合的內在因素相互作用的控制,如替代需要、機體調節或壓制人們的需要結構的驅力和情緒。由於非自我決定行為是控制決定的或者是無動機的,因而它不是德西的自我決定論研究的重點。這樣,自我決定理論就把所有的人類行為區分為兩大類:自我決定行為和非自我決定行為。
根據該理論,當一個人選擇來採取某項活動,而不是完成某個外部目的時,同樣的活動更可能被激發或更快樂。如快樂閱讀,指人們選擇書或文章來閱讀,而不是課堂作業。非常幽默的是,如果兩位室友閱讀同一本書,自己選擇來閱讀這本書的人,會津津有味地讀;而當做作業來完成的人則會敷衍了事。
2.自我決定行為和非自我決定行為的信息加工模式
德西和瑞安(1985)利用信息加工模型來說明動機行為序列的各個方面是如何起作用的(見圖)。在這個理論模型中,他們將認知理論的主要研究成果整合成一個完整的動機理論。這種動機理論描述行為序列的各個成分,並以流程圖的形式表現出來。
德西認為,自我決定的心理標志在於靈活地控制自己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在自我決定時,人們自由選擇行動,而不是被迫或受到強制,並且這種選擇基於對有機體需要的一種認識,和對外在事件的一種靈活解釋。自我決定時常涉及對人們的環境或結果的控制,但它也可能涉及放棄這種控制的選擇。但同時,自我決定也會受到環境力量的支持或阻止,所以,對自我決定的研究部分地依賴於對環境影響的探索。
由圖可以看出,自我決定行為是從環境的信息輸入和個人的需要結構開始的。信息輸入從其機能意義上說可能是信息的、控制的,或無動機的。通過一系列的動機行為,信息不斷地以一種允許自我改正的途徑被連續加工,同時,還可能伴隨著思考和反思。需要結構也可以提供信息,需要結構所引起的信息來自於非神經系統的與基本驅力有關的生理(如人的血糖水平和腺體活動)和與內在動機有關的神經系統組織。
從環境的信息輸入和個人的需要結構還和個人的因果取向形式(自主取向、控製取向和非個人取向)相互作用。這導致動機的形成(對未來滿足的認識)。不同的因果取向將導致人們在滿足需要的過程中積極性的高低,以及有區別地解釋與滿足需要相聯系的信息輸入。同時,和信息輸入相互作用,一個人的因果取向的形式決定結果行為是自我決定的還是非自我決定的。
動機的形成成為目標選擇和目標行為的基礎,在目標達到的時候,也就是在行為完成並且以某種方式受到外在獎賞的時候。如果目標獲得導致預期的動機滿足,整個序列宣告結束。然而,如果個人的預期不準確,以至沒有獲得滿足,個體可能會回過頭來重新選擇一個目標,以獲得最終的滿足。在激發的動機已被滿足或在另一個動機已出現時,原來自我決定行為的這個序列告終。
自動的、非自我決定的行為,既可以是控制決定的,也可以是無動機的。他們以和上述自我決定動機行為不同的方式運轉。它們都涉及非整合的(時常是無意識的)動機。這種動機與控制的結構或非個人的、不能把握的力量相互作用,產生非真正的選擇行為。這些可能是有意的,像控制決定的行為情況一樣,或者它們可能產生於受與個人的意圖相抵觸的力量支配的情況。在這兩種情況下,這種行為通過直接的或替代的非整合的動機滿足而告終。
3.自我決定行為的動機來源
德西著重論述了自我決定行為的動機過程,突出了個體在動機過程中的能動作用。
激發動機和給行為提供能量的最為重要的信息來源是最初的一系列驅力。驅力可以作為發動自我決定行為的動機出現,或者它們可能是自動行為的發動者。驅力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它的循環運作。
形成動機的第二個重要的信息來源是智慧和自我決定的內在需要。這種基本的、不斷發展的動機傾向在於給行為提供能量和指導,引導人們去挑戰,去從混亂中創造秩序,去調節他們的驅力或投入有趣的活動。
情緒像驅力和內在需要一樣,提供可以導致動機形成和隨後的目的行為的信息。例如,憤怒可以引起一種動機來改變人所處的令人不愉快的環境因素。情緒作為行為的前提和後果在動機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自我決定理論中,情緒反應是信息的源泉,這種信息先於行為並給行為提供能量,並且它們以體驗到滿足的形式成為成功行為的結果,或以挫折的形式成為不成功行為的結果。德西認為,自我決定行為由動機提供能量,而這種動機由情緒以及對將來滿足狀態的需求引起。非自我決定的情緒行為有一種非整合的情緒直接提供能量並以自動的、富有表情的反應出現。例如,一個人首次駕車在快車道上行駛時會感到焦慮,但在快車道上行駛產生的征服感這種積極的情緒可能促動這種自我決定的行為(如在快車道上行駛練習)。相反,在快車道上行駛的恐懼可能引發罵那些突然行駛到旁邊的人的非自我決定行為。
驅力、內在需要和情緒這三種動機來源會相互影響、相互侵佔和相互干擾,也可能聯合起來產生多重動機。
在一個動機或多個動機顯現時,人們根據他們對這些動機的滿足的預期來選擇目標,從事自我決定的行為,這種行為可以通過自我修正並指向目標而獲得。如果所有的步驟都進展順利,並且這種目標將產生預期的滿足,行為將終止。不然,人們將需要選擇一個不同的目標,這種目標增加了一些,是預期產生滿足的可能性更高。
D. 自我決定理論的簡介
翻譯:推動力的自我決定理論 (林炫威, 十二班畢業生) (英譯中)
Translation: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on Motivations (Adam Lam, Grade 12 Graate)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excwlin)
In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s, people run into uninspiring and boring tasks that they must overcome.
在職業和學業發展的過程中,人們遇上一定要克服的缺乏興趣跟沉悶的任務。
-------------------------------------------------------------------------------------------
Some of those people come through with flying colors, while others just go through the motions with mediocre results.
一些人非常出色地做妥事情,同期其他人敷衍了事結果中庸。
-------------------------------------------------------------------------------------------
What distinguishes the overachievers from the underachievers in such situations?
在這些情況下怎麼能辨別出卓越者跟低能者?
-------------------------------------------------------------------------------------------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in psychological field has the answer.
心理科領域的自我決定理論(簡稱SDT)有答案。
-------------------------------------------------------------------------------------------
SDT suggests the reason why people have motivational issues is not because they don』t have motivations.
SDT建議人們有動力困難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動力。
Rather they simply have the wrong types.
相反地他們只是有不適當的類別。
-------------------------------------------------------------------------------------------
The four types of motivations identified by SDT are: external regulation, introjected regulation, identified regulation,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被SDT確認的四類動機是: 外在調節,攝入調節,認同調節,和內發動機。
-------------------------------------------------------------------------------------------
The first three types are extrinsic motivations, i.e., reward/punishment based types, and each proces a different level of drive.
首先的三類是外來的動力,也即是基於賞罰的類別,每一種產生不同程度的動力。
-------------------------------------------------------------------------------------------
External regulation proces the least amount of drive through specified rewards and/or punishments on predefined results.
根據預先確定結果來斷定指定的獎賞是產生最少動力的外在調節。
The pressure to attain rewards and/or avoid punishments, however, creates anxiety and discourages creativity.
達到獎賞和避免懲罰的壓力然而產生憂慮和阻礙創造力。
This type of regulation is most effective in a situation where instructions are clear and time investment is minimal.
在指示明確和投入時間很少的情況下這種調節是最有效,
An example is promising extra tips to an Uber driver in quickly getting you from Point A to Point B.
例子是答應「優步」司機額外小費快捷地把你從甲點送到乙點。
-------------------------------------------------------------------------------------------
Introjected regulation proces significantly more drive on an indivial.
攝入調節對一個人產生大幅度更多的動力。
Such is done through a person』s desire to maintain a positive self-image and/or avoid a guilty/shameful complex.
這是經由一個人慾望維持正面自我形象和避免內疚和丟臉感覺做成。
For example, a university student may be motivated to preserve a high-achiever identity with good grades or avoid embarrassment in fumbling through a project-presentation.
例子:一個大學生可能被推動因要以好學分來保持成就優秀者身份或避免因笨拙處理課題陳述而導致內疚或難堪的感覺。
Rewards/punishments in introjected regulation are implicit.
攝入調節的獎罰是含蓄的。
Tarnished identity from low test scores and public humiliation from botched presentation would unlikely be glaringly apparent.
因低分數而玷污形象及因搞糟報告而蒙羞不大可能會耀眼地顯見。
Similar to external regulation, evoking anxiety and stifling creativity could be the downsides.
類似外在調節,激發焦慮和遏制創作性會是負面。
On the positive front, indivials who care strongly how other think of them would be highly driven.
正面上一些人強烈地關心別人對他們的觀感會是有高度動力。
However, people who are largely indifferent to others』 opinions of them would be less motivated.
然而那些人大致不理會他人對他們的意見會有較少的動力。
-------------------------------------------------------------------------------------------
Identified regulation proces the most amount of drive for extrinsic motivation.
外來動力之中認同調節產生最大量的動力。
It occurs in recognizing an activity could help you fulfill deeply-felt personal values.
它發生於能識別某活動能協助你滿足深深感受的個人價值觀。
For example, a computer scientist student who realizes effective public speaking is extremely useful in his future career would be motivated to put in lots of efforts in presenting a project.
例如一個電腦系學生察覺有效公開演說對他的將來事業極端重要會有動力加倍努力陳述課題。
Similarly a biology-oriented student who acknowledges physical chemistry as a prerequisite for many grad/medical schools would be driven to score high in that subject.
同樣地一個意向生物學的學生在確認物理化學是許多研究所和醫學所必要條件會有動力去在那科目取得高分數。
In general, people motivated by identified regulation would be highly driven to complete tasks without the drawbacks of excessive anxiety.
一般來說,被認同調節推動的人們會有許多動力去完成任務而沒有太多憂慮的缺點。
Such rection in anxiety stems from an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which originates from personal values rather than an 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which originates from opinions of others.
這減少憂慮緣由於私人價值觀的內在控制點而不是緣由於別人意見的外來控制點。
-------------------------------------------------------------------------------------------
The most powerful type of motivation, though the least reliable, is intrinsic motivation.
雖然是最不可靠,但最有力的動機類別是內發動機。
This is the desire to do something because you derive pleasure in doing it.
這是欲求去做一些事因為從做它你可以得到快慰。
For example, a student does well in physics or video-making is because he enjoys doing it.
例如一個學生在物理或視頻製作做得好因為他喜歡做它。
In contrast, identified regulation does not necessitate task enjoyment.
相對認同調節不需要有享受因素。
On the plus side, intrinsic motivation makes tasks enjoyable.
正面上內發動機使做任務愉快。
On the negative side, it would be hard to intrinsically motivate yourself to perform a task which you dislike, and it』s easy to lose intrinsic motivation once you get to the finish line.
負面上對做不喜歡的工作難以有內發動力,和一旦做完容易失掉內發動機。
Also you can easily lose intrinsic motivation if you are promised incentives, such as a large sum of monetary reward, to complete a task.
並且你容易失去內發動機一旦你得到例如巨大獎金獎勵承諾去完成任務。
-------------------------------------------------------------------------------------------
In summary, motivational issues often do not stem from a lack of motivation, but from having the wrong type.
總括來說,動機困難通常不是根由於缺乏動機,而是有不適當的類別。
Most motivations are extrinsic (i.e. reward- or pleasure-based).
大多數的動機是外來(即基於獎勵或享受)。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extrinsic motivations, and you should try and apply the type that proces the most drives in your particular case.
有三類的外來動機,你應嘗試和應用在你情況下產生最多動力的類別。
Intrinsic motivation (i.e. feeling driven by pleasure) is also useful, but it's easily lost and difficult to create for tasks you don't enjoy.
內發動機(即快慰推動的感覺)亦是有用,但容易失掉並對於你不喜歡的工作難以產生。
-------------------------------------------------------------------------------------------
References:
Deci, E. L., & Ryan, R. M. (2014). The importance of universal psychological needs for understanding motivation in the workplace. In M. Gagné (Author), The Oxford handbook of work engagement,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p. 13-32).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agné, M., & Deci, E. L. (2014). The history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in Psychology and Management. In M. Gagné (Author), The Oxford handbook of work engagement,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p. 1-9).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ink, D. H. (2012). Drive: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what motivates us. New York: Riverhead Books.
E. 自我決定理論的幾個基本心理需要
自我決定理論
自我決定理論是由瑞安和德西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有關動機的認知理論。
他們將人的行為分為自我決定行為,和非自我決定行為。自我決定行為就是個體主動願意去做的行為,(比如玩自己喜歡的游戲,看自己喜歡的書。)此時,自我在動機過程中,發揮著能動的作用。這種能動性可以激勵和維持個體的行為。(比如,當我們玩游戲時,可以連續玩很久,以至於忘了時間。)
非自我決定行為則是受外在刺激的控制。表現為不得不做。一旦刺激停止,個體動機也就相應停止。(如果學習是非自我決定行為,那麼很多人在離開高中之後,就再也不會主動學習。)
德西十分強調自我的能動作用,有機體在爭取自我決定行為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是在爭取自我決定感,自主性,他人歸屬感,以此來滿足勝任感,自主感和歸屬感。
(生活中,如果做成功了一件自己很喜歡的事,那麼除了開心以外,還有自豪。如果做成功了不得不做的事,我們也會開心,但更多的是,卧槽!終於結束了。)
同時,德西在自我決定理論中,還發現了德西效應,即:不適當地使用外部動機會削弱內在動機。
(這個效應在中國更加常見,比如,所有的環境都在告訴學生要認真學習,努力學習。學習似乎是一件特別辛苦的事情,需要頭懸梁,錐刺股。但是實際上,人天生是具有自我發展的動機的。但是,在這樣的環境里,好像學習是為了取悅家長和老師,好像一旦學習了就要接受檢驗,一旦學習了就要進行比較,學生反而更加厭惡學習。「看書」這個詞本來挺美好的,但是現在告訴孩子要看書,孩子能感受到的只有滿滿的壓力。我們的教育應該培養孩子愛上學習而不是逼迫他學習,磨滅他最後的那點學習的內在動機。)
F. 自我決定理論對教育者的學習和未來的教學有哪些啟發
自我決定任對教育者來說,能夠更好的確立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在學習跟未來的教學方面會更具有目的性,是有利於職業的發展。
G. 自我決定理論和公共服務動機理論的區別與聯系
作為一種新的認知動機理論,興起於上世紀80年代的自我決定理論獲得了人們的廣泛關專注,顯示出強勁的屬生命力。自我決定理論強調人類行為的自我決定程度,認為社會環境可以通過支持自主、能力、歸屬三種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來增強人類的內部動機、促進外部動機的內化、促使人類健康成長。本文主要對自我決定理論的四個分支理論進行闡述,並對其進行簡要評價。
H. 馬斯洛的學習動機理論核心評價
學習動機的主要理論
1.學習動機的強化理論
在某些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如斯金納)看來,無需將動機同學習區分開來。這些心理學家認為,引起動機同習得行為並無兩樣,都可用強化來解釋。
2.學習動機的人本理論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認為,人有七種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自尊需要、求知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些需要從低級到高級排成一個層級。馬斯洛對這七種需要進行了進一步的區分:位於需要層次圖底部的四種需要被歸為缺失需要,它是個體生存所必須的,必須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如果所有的缺失需要都得到了一定的滿足,那麼個體將繼續追求上面的三種高層次需要,這些需要被歸為成長需要,它能夠讓個體生活得更有質量。一般而言,在學校中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愛和尊重。
教師期望是與學生歸屬和愛、尊重的需要密切相關的。羅森塔爾等人根據自己的一項教育實驗提出了皮格馬利翁效應。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滲透著教師對學生的愛和尊重。
3.學習動機的社會認知理論
(1)成就動機和期望-價值理論
成就動機理論是由麥克米蘭和阿特金森發展出來的。成就動機是指一種努力克服障礙、施展才能、力求做好某一事情、獲得最大成功的願望或意向。它可以分成兩部分,其一是追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敗的意向。
成就動機理論的特徵是用數量化的形式來說明理論。追求成功的動機乃是成就需要、對行為成功的主觀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誘因值三者乘積的函數。其公式為:
Ts=Ms×Ps×Is
根據Is和Ps的關系以及這個公式,中等難度(即在個體看來成功概率約為50%)的任務對學生最具有挑戰性。 (2)歸因理論
維納系統探討了學生對學業成敗的歸因方式。他提出,學生往往將學校學業成敗歸於四個主要原因:能力、努力、任務難度和運氣,而且,學生對成功和失敗的大多數解釋都有三個特徵:控制點、穩定性和可控性。歸因的每一維度對動機都有重要的影響。歸因對學習動機的影響具體表現於以下方面:①對成功和失敗的情感反應。②對成功和失敗的期望。③所投入的努力。
控制點 穩定性
穩定 不穩定 內部 能力(不可控) 努力(可控) 外部
任務難度(不可控)
運氣(不可控)
個體的歸因傾向還與其能力觀有關。德維克(Dweck)提出,人們對能力存在兩類基本的理解。一種為能力實體觀,另一種為能力增長觀。持有能力增長觀的學生傾向於認為能力是可控的。而持有能力實體觀的學生傾向認為能力是不可控的。如果失敗的事件連續發生,他們就有可能將原因歸於穩定的自身因素,將失敗歸因於內部的、穩定的、不可控的能力,從而產生習得性無助感。
根據歸因理論,教師盡可能引導學生將學業成敗歸於內部、不穩定、可控的努力上。
(3)自我效能感理論
這一概念是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指人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①決定人們對活動的選擇及對該活動的堅持性;②影響人們在困難面前的態度;③影響新行為的獲得和習得行為的表現;④影響活動時的情緒。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有四個。①直接經驗。②替代性經驗。③言語說服。④情緒的喚起。
(4)自我價值理論
自我價值理論關注人們如何評估自身價值。卡芬頓(Covington)的自我價值理論認為人類將自我接受作為最優先的追求。這種保護和防禦以建立一個正面自我形象的傾向就是自我價值動機。在學校,學生的價值通常來自於他們在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競爭中取得成功的能力。這種理論認為,成功的學生多半將原因解釋成自己能力的體現,因為努力人人可為,但能力唯我所有,這使人感到更大的自我價值。學生的自我價值導向可以分為掌握導向、避免失敗導向和自甘失敗導向三種類型。
(5)成就目標理論 20世紀80年代初,德維克(Dweck)等人德成就目標理論認為,學生的學業目標取向可以分為兩類:學習目標(又稱掌握目標)和表現目標。掌握目標取向的學生其學習是為了個人的成長,有這類目標取向的學生被稱為任務捲入的學習者。表現目標取向的學生更關心的是能否向其他人證明自己的能力,這類學習者又被稱作自我捲入的學習者,因為他們關注的是自己。
德維克認為,個體的內隱的能力觀與其目標取向相關。持有能力實體觀的學生傾向設立表現目標,從而避免被別人看不起。持有能力增長觀的學生,更多設置掌握目標並尋求那些能真正鍛煉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技能的任務。
(6)自我決定理論
德西和瑞安的自我決定理論假設:人是積極的有機體,具有與生俱來的心理成長和發展的動力,使其努力掌控環境中的挑戰,並將整合到自己的自我概念中。自我決定是一種關於經驗選擇的潛能,是在充分認識個人需要和環境信息的基礎上,個體對行動所做出自由的選擇。這種潛能引導人們從事感興趣的,有益於能力發展的行為,以及形成與社會環境的靈活適應。
自我決定理論將動機劃分為內在動機、內化動機和外在動機。外在動機的內化經歷了外部動機、內攝性動機、認同性動機和內在動機這一連續的發展軌跡。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促進學生的外在動機的內化過程,將學習與個體的自我加以整合,達成將學習作為人生信仰的終極目標。這一過程可以通過自主支持、能力支持、關系支持加以實現。
學習遷移的主要理論
1.學習遷移的經典理論
(1)形式訓練說
形式訓練說假定,人類大腦的許多區域代表了許多不同的官能。人的心智是由許多不同的官能組成的,不同的官能活動相互配合就構成各種各樣的心理活動。各種官能可以像訓練肌肉一樣通過練習增加力量(能力),記憶的官能通過記憶的訓練而得到增強,推理和想像的官能則通過推理和想像的訓練而得以增強。
(2)相同元素說
桑代克的共同要素說認為,一種學習之所以能夠對另一種學習產生影響,是因為兩者有相同的元素。後來,伍得沃斯把相同元素說改為共同要素說。
(3)概括化理論
賈德認為在經驗中學到的原理原則才是遷移發生的主要原因,遷移的發生不在於任務之間的表面相似性,而在於被試是否獲得對有關知識的概括化地理解。
格式塔學派提出的遷移的關系理論和斯彭斯的轉換理論類似,常被合稱為轉換—關系理論。哈羅認為,遷移取決於學習者通過練習而獲得的定勢或學習能力。
(4)奧斯古德的遷移三維模式
奧斯古德在總結了大量遷移實驗資料的基礎上提出了遷移的三維模式,又稱遷移和逆向曲面,表明刺激或學習材料的相似程度和反應的相似程度與遷移之間的關系。
2.學習遷移的現代理論
(1)布魯納論遷移
在布魯納看來,所謂遷移,可以被看作是把習得的編碼系統用於新的事例。 (2)奧蘇貝爾論遷移
在奧蘇貝爾看來,一切有意義的學習都是在原有學習的基礎上產生的。一切有意義的學習必然包括遷移。在順向遷移中,遷移是通過認知結構這一中介變數而起作用的,先前的學習由於影響原有認知結構的有關特徵,從而間接影響新的學習。
(3)魯賓斯坦論遷移
前蘇聯心理學家謝·列·魯賓斯坦也認識到了遷移中的認知問題。他認為,概括是遷移的基礎,要使遷移得以實現,學習者必須首先把兩個課題相互聯系起來,使它們包括在一個統一的分析與綜合過程中。在這種相互聯系中,通過概括活動,分析出課題的條件,揭示課題間本質上的共同的東西。
(4)情境性認知與遷移
以古林諾等為代表,強調遷移的情境性,並提出了遷移的情境性理論,認為遷移問題主要是說明在一種情境中學習去參與某種活動將如何影響在其他的不同情境中參與另一種活動。極端的情境性認知理論認為,所有的知識都是對完成任務的特定情境才有用,因此,較為一般性的知識是不能遷移到現實世界的情境。他們由此否定一般遷移的存在,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5)元認知與遷移
遷移與元認知具有較強的關系。具有較好的元認知技能的學習者,在面臨一種新的學習情景時,能主動尋求當前情景與已有學習經驗的共同要素或聯系,對當前的知識與已有的知識形成良好的建構,形成一定的組織,並運用已有的經驗對當前的情境進行分析概括,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
(6)基於問題空間假說的遷移理論
根據問題空間假說,遷移的認知理論強調兩個方面,一是問題空間,二是解決問題的程序或技能。根據問題空間假說,遷移是通過問題空間的類比實現的,即通過將已掌握的問題空間與新問題的問題空間相匹配,將源問題空間中的運算元、關系、或路徑等匹配或遷移到未知的目標系統中相應的運算元、關系或路徑上去。從一種技能到另一種技能的遷移量主要依賴於兩任務的共有成分量。這種共有成分的量是以產生式系統來考察的。具體說,就是用相同或相似的產生式法則來描述兩任務含有的共同的知識和經驗。安德森等人認為,如果兩個情境有共同的產生式,或兩情境有產生式的交叉、重疊,就可以產生遷移。
I. 什麼是自我決定理論對運動訓練或體育教育有什麼啟示(700字)
其實社會需要的是人才,不是高中生。有硬本事是最終目標。不過最好不要放棄高中,畢竟接版受高中教育權也是走上社會必要的,最基本的條件啊! 1,如果你是真的不想讓你的家庭付出代價,支持你再讀一年重考的話(這是前提),有兩個結果,第一就是接受現實,第二就是自己去掙讀著一年書的錢 就第一點,我想說,其實中考不算什麼它只是通向大學道路的一個路口,最重要的其實是考一個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