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體育教學中如何合理巧用學生的自我評價
在經歷幾年的體育新課程改革步履之後,我們漸漸清醒地認識到,教育的發展,需要師資隊伍的不斷擴大,更需要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那就要在體育教學的實踐中,開展一些有效的實驗、探索與研究。我們面對的是一張張天真活潑的面孔,需要了解學生,需要掌握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在平時教學中日積月累,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一系列教學風格。教師對學生上課的情緒、練
② 如何做好體育課上的自評與互評
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成績評定是對學生的學習表現以及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進行的判斷與等級評定。其中自評和互評是教學評價中的一個難點,也是體育與健康課學習評價中一個較難把握的環節。在這個環節上教師稍有忽視,就會使得這種評價流於形式。
體育教學中的自評與互評的方法很多,我在體育教學中採用了「五步評價法」。第一步,先讓學生自己做一個簡要的對照評價內容、標準的自評,給自己打出一個等級;第二步,讓參與互評的同學舉手錶決,以abcd四等中票數多的一等作為該同學互評的等級;第三步,教師綜合各方面的情況再做出一個評價;第四步,讓被評價的學生談對給予自己評價的滿意程度,並說出理由,列舉自己體育學習中的閃光點、某一方面的特長,如運動中的表現或在學習中某次克服困難取得好成績等;第五步,教師和同學根據實際情況,考慮對評價差距大的同學是否進行修改該評定。在評價時始終牢記評價的目的是促發展,評價要多激勵,評價的過程是學生自我認識的過程、發展的過程,是進行教育的過程。
在進行上述評價時,時常出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好現象,也有通過一次激勵性評價改掉不良習慣的情況。這樣的評價方式充分體現了評價的激勵性、發展性、主體性和教育性,也體現了新體育課程在評價上的優勢。
不過,在自評和互評中也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實事求是。教師要扮好指導、引導的角色,對同學認識不清的要加以指導。教育學生在評價中要拋開個人感情因素,同學之間的評價要強調言之有據、言之有物;對和多數同學評價差距大的要說出理由。
2.注意評價的順序性。合理運用權威,客觀公正地對學生做出評價。第一步讓學生自評,評自己也是讓其他同學了解自己的過程。自評對於第二步同學的互相評價也有一定的幫助,只有充分全面地了解了被評者,參評者才有發言權,才能言之有據、言之有物。第二步的學生互評是幫助被評者正確認識「社會自我」的過程,讓被評者更清醒地認識自我的長處和不足,在今後的學習活動中不斷完善發展自我。第三步,教師作為一個促進者,合理運用「權威效應」對學生提出中肯的意見,一方面,相對客觀地給學生一個運動「處方」,使學生沿著一個正確的軌跡發展;另一方面教師在最後發表意見,避免學生附和權威的心理,以便學生能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
3.維護學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的行為調節的高級機制,是人的認知行為的總龍頭,傷害自尊心的教育是一種無能、無德的教育。在對學生的自評和互評時,教師和參評者要多發掘被評者的優點,進行鼓勵。對他們的不足一定要言之有物,實事求是,語言委婉、中肯。要關注兩類弱勢群體。一類是「還需努力」的群體,評價時引導參評者注意個體差異,重過程,重態度,重進步,讓每位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另一類是我們的部分學生體育幹部,他們在平時的工作中由於方法欠缺,或堅持原則,「得罪」了部分同學,而成為感情上的弱勢群體,在同學打分時「票房」紀錄不理想。對這類學生教師要幫助參評者客觀地認識他們的工作,適度運用權利威信影響他們的態度和行為,一方面實事求是地對學生個體做出合理評價,另一方面也樹立了良好的班風班貌。
4.關注個體差異。傳統的一把尺子衡量全體學生的做法,使先天身體素質好的學生不用上課也能得高分,造成與評價的目標脫節、評價偏離重心。而在自評和互評定量、定性的過程中,始終高度把握評價的目的,關注個體差異,對學生個體才真正談得上公平、公正。
5.注意選取評價的內容與目標的關聯效度。新課程是以目標分層管理的,我們在選取評價內容時一定要選取最能體現教學目標的內容,增強我們評價的效度。
6.培養民主的氣氛,體現學生評價的主體性。只有在民主的氣氛下才有暢所欲言的環境。教師要調動每個學生參與到評估中來,讓每個學生說出真話,讓a、b、c、d每個等級的代表談談理由,說說感想。即使是離譜的評價,也應看成是對評價者一次教育的機會,讓每位學生的思想在教師的帶領下飛翔,讓掌聲、笑聲、真情充滿課堂,讓喜悅和自信寫在臉上。
③ 如何體育課中提升小學生自我評價
轉載「執著」——復對學生制體育課成績評定的幾點體會:
我認為:改革學生體育成績的評價方法,並不是說就不要考核,並不是不要分。
因為,各個等級的評定實際是通過學生展示自己的體育課學習成果,來檢驗教師的教學效
率。並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和收獲;根據各種數據的積累、統計、對學生進行的科學的、
准確的評價。
評價學生體育課成績的主要目的:是對任課教師課程設計和組織實施的科學程度,進行診斷。
並最終確定課程目標達成程度。
1.評定內容:評定學生學習成績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下手:體能 知識與技能 學習態度 情意表
現與合作精神。
2.評定標准:體能評定建議,可參照《學生體質健康標准》,並結合每個學生的基礎
及提高幅度進行評定。
3.評定形式:應依據學生自我評定 組內互評 教師評定將結合的原則進行評定。
由於自己年輕、水平有限,以上是自己通過對標準的學習,展開對評價體育課成績的幾點體會。
敬請各位同行支持和幫助!
④ 我是一名普通高校的學生,我要寫一篇關於大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態度方面的論文,求一份問卷。
大學體育論文
一、什麼是體育能力
能力是指人在順利完成某一活動時所表現的身心統一,協調配合的才能。心理學研究表明,能力是掌握知識,技術與技能的必要前提,而且是影響一個人活動效果的基本因素。
按能力的性質,可分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人在日常活動中必須具備、廣泛使用的一般智力。如觀察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記憶能力、注意能力等等。特殊能力是相對於一般能力來講的,它是指入在進行某項專業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如音樂、繪畫、色彩的鑒別及體育的運動能力等。
體育能力是一種特殊能力,它是由知識、技術、技能和智力構成的一種個性身心品質的綜合體。這一綜合體,在體育運動中表現出來,就是能順利地、成功地完成一系列體育活動的實踐
大學生體育能力水平,集中反映了大學體育的質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突破單位純運動技術教學,加強培養體育能力,適應現代社會進步的需要,迫切要求提高每個大學生的素質,這些素質包括每個人對自己的身體能夠自行培育,鍛煉和養護的能力。如何培養大學生的體育能力,是中,逐步形成和提高的。從事的體育活動愈多樣,掌握的知識愈豐富,體育能力發展就愈全面;體育技能的訓練愈復雜,體育能力就越能提高。
立足現實,著眼終生,依據體育發展身體,增強體質這一本質特徵;制定出構成體育運動能力的六種基本成份,即:1、身體鍛煉能力;2、運動能力;3、開拓創新能力;4、組織管理能力;5、保健能力;6、運用體育環境和條件能力。
二、身體鍛練能力的培養
隨著我國政治和體育的社會化,終身化,經濟的不斷發展有越來越多的人自覺地經常地進行身體鍛煉,這就給高校體育提出培養大學生具備能獨立地進行體育鍛煉能力的問題,使他們畢業走上社會後,能夠更好地進行自我身體鍛煉,並充當家庭和社會的指導者。為此,就必須在大學體育中加強對他們身體鍛煉能力的培養,這不僅是對大學生本人的事,也是關繫到增強中華民族體質和提高中華民族文化素養的大事。大學生身體鍛煉能力,是指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科學鍛煉的理論和方法,結合環境和自身條件加以創新,培養成獨立地進行體育鍛煉的能力。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抓。
1、自學:培養學生明確體育鍛煉的意義,學習有關體育知識和方法,能夠結合環境和自身條件,制定鍛煉計劃和方法,能夠結合環境和自身條件,制定鍛煉計劃和方案,堅持經常持久地鍛煉。並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2、自煉:即能把所學到的體育知識、技術和方法,綜合運用到體育鍛煉實踐中去,使自煉活動成為日常生活、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自調:即學生在身體鍛煉的活動中,能夠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健康水平,掌握和合理安排運動負荷,運動強度及運動的時間、並能進行自我調節。
4、自控:指執行鍛煉計劃的自我控制能力,即在身體鍛煉效果自我評價基礎上不斷修正並實施鍛煉計劃的能力。
其中,培養自學能力是主要的,但是,不可忽視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互為補充的關系,教學中必須有意識的全面培養。
三、運動能力的培養
運動能力,是指人在社會生活中,在掌握一定的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的前提下,所獲得從事各種運動的本領。運動能力是反映體育運動總體特徵的一種能力,是鍛煉身體和參加勞動,軍事活動及各種文化活動的基礎,培養大學生的運動能力,應貫穿體育課程的始末,教學中應考慮:
1、不斷改進體育課的教學方法,切忌「滿堂灌」,多給學生練習的時間,同時也要避免運動教學走過場或只重學生技術,而不顧學生實際鍛煉的情況,這幾種教學方法都不利於提高運動能力。
2、要創造良好的運動環境提供足夠的體育設施,使每個學生有條件、有興趣、有可能參加運動的機會,以發展他們的運動能力。
3、學生要主動、積極地參加運動,這對提高運動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學中,學生在做練習時,教師應及時進行指導,多給予鼓勵,盡量避免學生站在運動場上。
四、開拓創新能力的培養
發展學生個性與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是培養學生開拓創新思想和能力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在體育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是獨立的行為活動,體育課教學有著較廣闊的大地。學生在較廣闊的領域中學習技術、技能,進行各種身體活動、游戲競賽,並通過人與人的頻繁交往,人的興趣、性格和氣質等個性心理特徵容易表現出來,這對培養和發展良好的個性心理是有利的。在強調培養和提高學生個性心理素質的同時,學校的體育活動與競賽應廣泛開展,提倡廣大學生的參與、拼搏、進取精神,使他們成為對社會的有用人才。
五、組織和管理能力的培養
組織管理能力是指在組織群體活動時,能向一個共同目標奮斗,按照明確的計劃,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協調地進行工作,並達到預期目的的能力。
有許多的運動項目是集體進行的,集體活動都有一定的組織形式,在體育教學中,既要訓練學生在運動中與同伴協調合作,加強紀律觀念,又要訓練學生學會做體育活動的組織與管理工作,要使學生有組織管理的知識和意識,還必須具備組織管理的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在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中的一些組織管理事務,在盡可能的情況下,讓他們自己去做,以此來培養他們的組織管理能力,同時,盡可能讓學生承擔校辦運動會的各項工作事務。對於系或年級所承辦的運動會,應讓學生去組織和承擔,教師可在一旁指導,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組織與管理的能力,使他們能更快地適應未來工作的需要。
六、保健能力的培養
學生的自我保健能力的培養,是體育教學中的一項任務,而且,也是增強體質的需要,同時,也反映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教養的程度和社會的良好風尚。在我們的國家裡,每個人都應該有講究衛生自我保健的行為和習慣,為此,教學中必須做到:
1、教師必須做學生的表率,同時要認真地傳授給學生衛生保健的知識,還要訓練學生養成講究衛生的習慣。
2、要使學生自己能運用所學的課程知識,掌握和控制運動量,運動負荷,防止在教學中產生傷害事故,同時,還必須培養和提高學生在做練習時的自我保護的能力。
3、要注意運動場地的環境衛生,創造良好的環境,以利於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七、運用體育環境和條件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能在不同環境,條件下進行體育鍛煉的能力,為他們今後走上社會打下良好基礎。教學中應善於引導和教育學生,根據不同的地理環境和場地器材的具體情況變化,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地充分利用,以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同時,應教會學生一至二套如韻律操、啞鈴操等健身運動,使他們今後在有限的場地、器械條件下能進行體育鍛煉。
以上幾種能力既是獨立的,又相互關聯,不可分割,而且相輔相成,互為作用。體育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分兩個過程,即教一學,學一用,運用已學的知識、技術於體育之中,才是形成體育能力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學中應注意強調體育知識的傳授,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人體生理變化規律,使他們懂得科學鍛煉的原理、方法,以及體育鍛煉對人體產生的影響。且欣賞體育比賽,參加體育文化娛樂活動都離不開理論知識的指導,所以,學校體育要為終身體育打好基礎,關鍵就是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
⑤ 中體育的自我評價怎麼寫
一、總體評價思路: 1、教學整體設計,能滲透現代體育教學思想、觀念和理論。 2、說課與上課的統一,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3、教學設計具有新穎、獨特和創新。 4、說課、上課具有藝術性、實效性和推廣價值。 5、評分分為說課、上課兩部分,部分總分為100分,分值為各一半。具體見以下評分細則: 二、說課評分細則: 分類 內容 要素 評價 A B C 說課內容 教材分析 大綱計劃處理搭配 重點難點 價值內涵 深化創新 3 2 1 學情分析 基礎起點身心特點 條件習慣 與課聯系 3 2 1 教學目標 確切合理 具體 可操作 3 2 1 教法、學法 教師教法:緊扣目標切實有效 探索創新 體現主導 學生學法:充分活動 明白道理 學會學習 體現主體 10 8 6 教學過程 設計合理過程清晰 優化組合 目標達成 理論與過程結合 16 12 10 場地器材 充分利用變化新穎 一材多用 改革創新 3 2 1 說課藝術 講述 普通話脫稿 清晰 激情 時間(20』) 4 3 2 藝術 教態節奏 表現力 感染力 4 3 2 媒體 合理實效現代技術 4 3 2 加分因素 有特色有創新 效果顯著 酌情加分 三、上課評分細則: 分類 內容 要素 評價 A B C 教師教學能力 教材 教案與說課內容的銜接,說課的思想、理論在教案中的體現。---創意。 5 4 3 教學目標 符合綱要符合實際 合理明確 可操作 有評價 達成度。 5 4 3 教學過程 內容、方法、手段、場地、器材、組織、教與學的優化整合。 ---流暢緊湊。 10 8 7 教學效果 目標達成德育滲透 體育與健康教育 運動負荷。 --明顯 10 8 7 教學特色 模式、方法、思維、創新。 5 4 3 學生學習表現 學習態度 注意力集中積極參與 自學鍛煉 思維活躍 聽從指揮。 ---體現主體。 3 2 1 意志情緒 進取精神克服困難 情緒飽滿 體驗樂趣。 3 2 1 目標達成 學習目標達成在原有基礎上提高。 3 2 1 師生關系 同學關系 師生融洽、同學合作、和諧民主、 相互尊重。 3 2 1 思維能力 思維活躍認知、思維、活動相結合, 有創造意識。 3 2 1 加分因素 有特色 有創新效果顯著 酌情加分
⑥ 如何去評價一節體育課
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各級各類學校積極進行研究並推進課程改革的實施,並以摸索掌握到新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思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已佔主體,已經成為新的課程教學模式,教學評價形形色色,活躍的課堂氣氛,小組合作愈演愈烈,如何去評價一節體育課,如何去提高一節課的教學質量,是否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全盤否定呢?經過不斷地實驗,不斷地探索,我對課程改革有了新的認識,如何去評價一節體育課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考慮。 一堂好的體育課離不開教師的精心設計,教師如何去導入這堂新課,在這一堂課設計的幾個環節教師應如何去進行銜接,在每一個環節中,教師應該如何去引導學生,如何去組織學生進行練習,學生怎樣去自主練習、合作練習,學生如何去創新、如何去進行探究性學習。教師應該提出哪些問題,學生會怎樣回答,如何去處理意想不到的問題,怎樣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如何對學生進行評價,這就是所謂的"備教材、備學生"。 一、教學目標的制定 根據課的內容,確立本節課的指導思想制定好教學目標,目標的制定要合理,要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要不大不小,學生要經過一定的努力才能達到,目標太低,學生不需要經過努力就可以達到,那麼就激發不了生練習的積極性,目標制定太高,學生經過努力也達不到目標,那麼就會打擊學生練習的積極性。目標要有認知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並且要確切,要從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相結合,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二、教學過程 1、准備活動要充分,要有針對性,要為課的內容打好基礎,最好在配樂的形式下進行練習,內容要以游戲化與韻律舞蹈相結合,准備活動不但要做好學生的生理准備,同時還要做好學生的心理准備,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練習難度和要求要適度,增強學生練習的信心,創造和諧地練習氣氛與環境,教學方法、練習形式和教學手段要變換,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教學內容要游戲化,或通過比賽的形式進行練習,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體現,一節課的教學其實就是在教師主導下進行的,教師就是導演,學生就是演員,學生的活動就是在教師的導演下進行練習的。教師在課堂上要精講,隊行調動要少,學生在課堂上要多想多練。 3、教師要做到對學生放的開,收的回,要收縮有餘,有些課教師雖然放開了,但放的不夠大,學生的練習也是在教師的思維下進行活動,根本體現不了學生的自主,有些課教師放開了,學生練習氣氛也活躍了,但教師又很難收回。課前教師要設置好問題,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帶著目的去進行練習,在練習當中通過學生的實踐去解決問題,這就是所謂的自主性練習。探究與合作要運用恰當,有些時候教師為了達到合作這一環節,就提示學生進行合作練習,其實在教學中,學生能夠自己完成任務的就不必要進行合作,當學生自己完不成的,就一定要進行合作,合作不是一種形式,而要真正為教學服務,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提高學生的群體意識。再就是讓學生進行探究,探究是通過學生的練習去解決問題或通過小組討論得到問題的答案,使學生能夠理解問題並靈活運用。在練習中學生能夠回答出的問題就不需要探究;學生經過自己思考或小組討論,短時間內得不到結果而最終能夠得到問題答案的這樣的也不要進行探究,這樣會浪費學生寶貴的練習時間,這樣的探究留在生活實踐會更好,學生經過討論也回答不出的問題,也不需要探究,教師可以通過講解,讓學生去理解問題。再就是學生創新練習,創新是對學生學習的拓展,也是在發展學生思維方式的一種體現,學生進行創新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可以進行創新的一定要進行創新,例如在跳短繩時,讓學生想到不同方法的跳法,在做各種方式的滾翻時讓學生去創新,在模仿各種動物的跳躍,讓學生去想像。按規定動作做的一定不要創新,如在跳山羊分腿騰越時,如果你組織學生去創新,學生直接跳過去或一隻手支撐,這樣會出現危險因素,有可能傷到學生,可以在跳完後接一個立定跳遠,如:跳轉180度,前滾翻等,創新固然好,但教師要按實際情況,否則適得其反。 4、過去的教學方式,統一要求、一刀切,好的同學吃不飽,差的同學吃不了,嚴重打擊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教師面對的是全體學生,在練習當中必然會存在差異,教師如何去面對這種差異,如何去解決這種差異,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有深入的了解,對不同的學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在投准練習當中,有的學生投的比較遠,可以擊中目標,這樣的學生可以向後退幾步,有些學生投不到,可以向前走幾步。這樣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這就是教師改變練習方法與要求,注重學生差異,增強學生的信心,同時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學生學習當中,師生互動。 5、體育課以學生的身體練習為主,是通過學生的身體活動,發展學生的身體健康,發展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課改初期,一節課花樣百出,課堂氣氛活躍,無運動量,無運動技術,學生只是積極的在參加體育活動,這樣的體育課怎麼能稱的上是體育課呢?一節體育課要有學生的身體練習,要有一定的運動量,要有一定的密度,學生的心率要達到一定的水平,學生要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過去激發學生運動興趣淡化運動技能教學,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興趣是手段,技能是目的,課改不但不淡化技能,而且要注重學生的技能發展,並且學生要對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當中,這就是社會適應。 6、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及對技術技能掌握情況及時做出的相應的語言指導和激勵,是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學習和對自己學習情況的認定,傳統的評價,是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單純地進行評價,只注重終結性評價,忽視了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課程改革對教學評價提出了新的方法與要求,要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性,學生學習的進步幅度、學習態度、情誼表現和合作精神等方面進行評價,學習評價要通過自我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發展評價與激勵評價相結合和教師評價。教師評價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地進行評價,不能誇大,也不能脫離實際情況或憑空誇大。 7、時間要安排合理,教師要用普通話,口齒清楚、流利,教態要自然,教師示範要大方、准確。課改以來,有些教師認為不需要教師的示範了,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就可以學到動作方法與運動技能,這也是一種錯誤的認識,課改雖然要求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但教師的示範同樣重要,通過示範,學生可以了解到自己動作的不足和要學習的方向,教師的示範不但重要,而且更要注重示範的規范性和熟練性,給學生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但是教師示範要把握時機,在適時的情況下進行示範。 三、放鬆活動 放鬆活動要有針對性,主動放鬆與心理調節相結合確實對學生的身體放鬆起到積極作用,而不是一種形式。放鬆活動做得好,對學生的身體有益,否則適得其反。 總之,要站在教改的前沿,正確評價一節體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