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專業的個人簡歷表是什麼樣子
主要看簡歷是做什麼了,基本信息,教育背景,科研經歷,論文發表情況。
Ⅱ 有什麼生物科學家的簡介和小故事
科學家布豐
布豐(Georges Louis Leclere de Buffon,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生於蒙巴爾城的貴族家庭。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26歲入法國科學院,後擔任皇家花園(植物園)主任,被法蘭西學院接受為院士。
布豐以關於自然史的著作聞名,是最早對「神創論」提出質疑的科學家之一。他在從事比較解剖學研究中發現,許多動物具有不完善的沒有用處的退化的器官,如果物種是萬能的上帝創造的,那麼這些不完善的器官怎麼會存在呢?
布豐在他的網路全書書式的巨著《自然史》中描繪了宇宙、太陽系、地球的演化。他認為地球是由熾熱的氣體凝聚而成的,地球的誕生比《聖經》創世紀所說的公元前4004年要早得多,地球的年齡起碼有10萬年以上。生物是在地球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並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異。布豐甚至大膽地提出,人應當把自己列為動物的一屬,他在他的著作中寫道:「如果只注意麵孔的話,猿是人類最低級的形式,因為除了靈魂外,它具有人類所有的一切器官。」「如果《聖經》沒有明白宣示的話,我們可能要去為人和猿找一個共同的祖先。」
盡管布豐用的是假設的語氣,並用造物主和神靈來掩蓋自己的進化論,但是還是遭到了教會的圍攻。在壓力下,布豐不得不違心地宣布:「我沒有任何反對《聖經》的意圖,我放棄所有我的著作中關於地球形成的說法,放棄與摩西故事相抵觸的說法。」直到18世紀,宗教還在頑固地維持著對科學的統治。
他在皇家博物館工作時編成巨著《自然史》。1739年起任巴黎植物園園長。1753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
布豐撰寫了博物學巨著《自然史》。布豐於1749至1788年間發表的一套36冊《自然史》,該書包括《地球形成史》、《動物史》 、《人類史》、《鳥類史》、《爬蟲類史》等。這是一部說明地球與生物起源的通俗性作品。全書共44卷,前36卷於布豐在世時完成,後8卷由他的學生於1804年整理出版。《自然史》的第一卷於1749年正式出版。書中《地球的理論》提出了地球成因假說,認為地球是太陽與彗星相撞擊而分離出的一個塊體,逐漸冷卻而成。布豐這一思想在1779年發表的《自然紀元》一書中得到進一步闡述。提出地球的形成過程分為7個階段,估計地球年齡為75000年。但在個人的筆記中,卻認為地球年齡為300萬年。《自然史》對岩石的水成說作了許多論述。認為地球表面的起伏,諸如山脈、河谷等,都是由於海底受漲潮、退潮以及海流作用的結果,誇大了海洋的地質作用。《自然史》的第32~36卷為礦物自然史,囊括了前人關於礦物的大量資料,為後人留下了可供參考的文獻。布豐關於物種可變性和進化論的思想,在當時有著積極的啟蒙作用。
他以大量實物標本作推論,反對「權威」的臆說,對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該書的文學成就也普遍受到贊揚,文筆細膩生動而富於感情,如《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詩,作品對獅、虎、熊、狗、狼、狐狸等進行了形象的、擬人化的描寫,生動活潑,趣味橫生。另外,法語中的名句「文如其人」、「風格即人」,是從他的著名講演《風格論》中的「風格則是屬於個人的」引申而來。。他用人工方法把動物分類,依它們與人的關系來分等級。不過,這位自然主義作家用的是頗科學的方法:他細致地觀察,訂定及應用評估生物物種原理,找出三大種類王國的一致性。他不單以文字對動物作解剖及生理上的描寫,而且輔以版畫,令人對不同生物物種的特性有更深了解。布豐以生理角度來描寫動物,為藝術家提供了豐富的選擇,他可以挑選這樣那樣的特徵來作畫。例如,布豐對馬就有如下描述:「人類歷來最了不起的征戰,就是馴服了這種既傲氣又烈性子的動物。它與人共負戰爭的疲累,同享打勝仗之榮耀;它無畏如其主子,洞悉險境然大膽直面之,慣聽劍戰之聲,甚至愛上它,追尋它,聞戰聲而抖擻;在狩獵中,在比武大會上,在賽馬途中,它分享主人的喜悅,它是那麼光芒四射,耀眼生輝。然而,其馴服之處一如其勇猛,它容不得自己使性子,行事知所進退,不但聽命於執韁者之手,似乎還可會其意,按感知來行事:或奔突,或碎步。每一個動作,目的就是為了取悅——這動物全然忘我,只為別人的意志而活,甚至有預測他人意願的能耐,然後准確地落實在行動上。它善解人意,毫無保留地、全不拒絕地、全心全意地服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自然史》展示的藝術家的一種人生態度。他以異常平靜,悠然自得的語言去歌頌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盈尺之內呈現著造物的尊嚴與靈性。
他是現代進化論的先驅者之一,發表了不少的進化論點。他不相信地球像《創世記》所講的那樣只有6000年歷史,他估計地球的歷史至少是7萬年;在未發表的著作中,他估計地球的年齡是50萬年。他研究過許多植物和動物,也觀察了一些化石,注意到不同地史時期的生物有所不同。他接受了牛頓關於作用於地球上的力學規律也適用於其他星球的論點。認為大自然應包括生物在內;自然界是一個整體,各部分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他還指出林奈只注意到物種之間的細微差異,而沒有把生物看做自然秩序的一部分。
他認為物種是可變的。生物變異的原因在於環境的變化;環境變了,生物會發生相應的變異,而且這些變異會遺傳給後代(獲得性遺傳)。他相信構造簡單的生物是自然發生的,並認為精子和卵巢里的相應部分是組成生物體的基本成分,他不贊成「先成論」而支持「漸成論」 。
引導他形成進化觀點的主要是兩類事實:一是化石材料,古代生物和現代生物有明顯區別;二是退化的器官,例如,豬的側趾雖己失去了功能,但內部的骨骼仍是完整的。因此,他認為有些物種是退化出來的。他的進化觀點遭到教會的強烈指責,迫使他不得不宣布放棄與教義不一致的論點。
Ⅲ 生物科學 專業描述
我也是學生物科學的,對我們的專業沒什麼概念,什麼東西都學過,簡歷上面的東西都沒什麼意思的,只要有門路他們才不會去看你寫的是什麼。不要太死心眼,好聽的話都寫上去,沒關系的。
Ⅳ 食品科學專業簡歷個人能力怎麼寫
1、掌握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食品化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的基本理論與實驗技能;
2、具有食回品生產答、管理、產品分析檢測以及市場策劃與營銷的初步能力;
3、了解食品工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4、掌握食品儲運、加工、保鮮及資源綜合利用的理論基礎,並了解其發展動態;
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創新能力。
精美word版簡歷模板可點擊我的頭像進入我的文庫主頁;
Ⅳ 唐兵的個人簡介
學科專業 微生物學
研究方向: 微生物生理生化、微生物遺傳學習及工作簡回歷
1985年答9月-1989年6月:武漢大學生物系微生物專業本科生
1989年9月-1992年6月:武漢大學生物系微生物專業碩士生
1992年9月-1995年6月: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酶室博士生
1995年7月-1997年9月: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師
1997年10月-2003年10月: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
2000年9月-2002年9月:日本國立食品研究所酶室博士後
2003年10月-現在: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Ⅵ 普通生物學的簡介
在70-80年代,課程的學時較多,達150-200學時,以後逐漸減少為120學時、100學時、90學時、80學時等,在教學內容上多而細,包括形態解剖、系統分類和生態學等內容。
1993年,《植物學》課程被四川省教育廳批准為省級重點建設課程。
1997年,植物實驗室通過了四川省教育廳組織的合格評估,受到專家組好評。
在1998年以前,按照傳統的課程設置,在植物生產類專業如農學、林學、茶學、園藝等開設《植物學》,在動物生產類專業如動物科學、動物醫學、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等則開設《動物學》,在經、管、工等非生命科學類專業則未開設生物學類課程。
1996-1999年,我校文心田校長主持了國家的教改項目「構建大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研究與實踐」,提出了「大基礎教育,寬口徑培養,按需要選擇,主輔修結合,強能力訓練,重素質培養」的本科人才培養總體思路,該研究成果獲得了2001年度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根據該成果的要求,按照「面向21世紀高等農林教育生物學系列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的研究成果。
生物學課程的改革輻度很大,課程內容和深度很難界定,各校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時數都不完全相同。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對於《普通生物學》的教學內容,涉及的植物學和動物學知識不夠,而後續課程又沒有開設植物學和動物學。對非生命科學類專業開設的《生物學基礎》,內容太廣、太難,學生不易接受,同時,由一位教師承擔教學任務難度較大。鑒於這些問題,在廣泛調研和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參考中國農大和南京農大等的課程體系,我校於2004年9月對生物學課程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又進行了調整。對非生命科學類專業開設《生命科學概論》,從生命科學的發展與人類社會的關系這個基本點出發,選擇了9個專題,由8位教師分別講授。在生命科學類專業開設《普通生物學》,內容包括生命的起源和進化、遺傳和變異、生物多樣性、生物與環境等,後續課程在植物生產類專業開設《植物學》和《植物分類學》(選修),在動物生產類專業開設《動物學》,在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專業同時開設《植物學》和《動物學》。調整後的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在2004級實施後,效果較之以前版本稍有改善。
Ⅶ 寫簡歷時生物學方面的碩士怎麼寫
寫你讀的專業 這些年都做了哪些科研 發表了什麼樣的文章 會使用哪些大型儀器,掌握了哪些生物學的技術等
Ⅷ 姜道宏的個人簡介
(一)學歷
1988.09-1992.07. 華中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本科,獲農學學士學位
1992.09-1995.07. 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病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獲農學碩士學位
1997.09-1999.07. 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獲理學博士學位
(二)工作簡歷
1995.07-1997.10. 華中農業大學教師,植物病理學專業助教
1997.11-2000.10. 華中農業大學教師,植物病理學專業講師
1999.10-2000.10. 國家公派訪問學者在美國Kentucky大學植物病理系學習
2000.11-2001.08. 中國農業大學彭友良教授的分子植物病理學實驗室學習
2000.11-2003.10. 華中農業大學教師,植物病理學專業副教授
2003.11-至今 華中農業大學教師,植物病理學教授,華中農業大學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
2007.01-至今 油菜現代產業技術體系病蟲草害防治與監控室崗位科學家
2008.01-至今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三級崗位)
(三)主要學術兼職
1.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理事;
2.中國植物病理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
3.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生物防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4.中國菌物學會會員;
5.中國菌物學會植物病原菌物專業委員會委員
6.《植物病理學報》副主編
7.美國植物病理學會(APS)會員
Ⅸ 生物科學的簡介
生物科學是一門前沿的邊緣學科,要想在此有成就,深造是難免的。 生物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研究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一般大學都設在生命科學院內,與生物技術,生物工程是兄弟專業。其專業涉及面相當廣,包括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神經學,生理學,組織學,解剖學等等。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生物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一定的教學、科研能力。培養具備生物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及企事業單位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學高級專門人才。
畢業生應該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態學等方面的基 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
3.了解相近專業的-般原理和知識;
4.了解國家科技政策、知識產權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5.了解生物科學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主幹學科:普通生物學 生物化學 分子生物學 細胞生物學
主要課程:植物學、動物學、有機化學、無機及分析化學、人體組織解剖學、人體及動物生理學、物理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植物生理學、基因工程、遺傳學、生態學、分子生物學、發育生物學、水生生物學、環境工程、神經生物學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包括野外實習、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主要實驗:動物生物學實驗、植物生物學實驗、微生物學實驗、細胞生物學實驗、遺傳學實驗、生物化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實驗等。
修學年限:4年
報考條件
1、專科起點本科:須具有國民教育系列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年滿18周歲;
2、高中起點本科:須具有高中、職業中學、中等專業學校畢業證書,年滿18周歲;
3、高中起點專科:須具有高中、職業中學、中等專業學校畢業證書,年滿18周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