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牌配角有哪些
香港四大金牌配角
1.姓 名 石 堅
性 別 男
年 齡 90 出 生 日 期 1913年 11月 20日
曾 獲 得 的 獎內 項 終 身 成 就 獎
對 於 演 藝 的 心 得 巴容 金 作 品 最 有 心 得
未 來 動 向 退 休 因
2. 請介紹一下香港電影四大男配角石堅.曾江.午馬.劉洵
姓 名 石 堅
性 別 男
年 齡 90
出 生 日 期 1913年 11月內 20日
興 趣容 舞 台 劇 、 電 影 、 電 視
曾 參 與 的 作 品 黃 飛 鴻 系 列
曾 獲 得 的 獎 項 終 身 成 就 獎
對 於 演 藝 的 心 得 巴 金 作 品 最 有 心 得
未 來 動 向 退 休 因
3. 李小春的介紹
李小春 男,1956年2月生,江西萍鄉人。中共黨員。高級技師。畢業於江西豐礦一中,通過自學達到大學專業水平。
4. 李萬春的演藝經歷
1948年。永春社赴滬演出時,台灣來員邀該社赴台演出,因情況不明不便前往,便由桐春、圜春等隨言少朋前往,孰料一去未歸兄弟再未團聚。北京解放後,彭真市長派遲景泉、傅世鈞將全團接回,組建首都實驗京劇團,1952年更名北京市京劇一團。1957年李萬春被錯劃為右派。1958年與明來京劇團合並,下放崇文區更名新華京劇團。1960年支邊組建西藏自治區京劇團,1年7個月後,又調往呼和浩特,成立內蒙古自治區京劇團。1966年在京休假,文革開始,被揪回內蒙古批鬥。1978年9月31日來京演出《鬧天宮》。1979年落實政策遷回北京,後與吳素秋、姜鐵麟組建北京京劇院二團。1981年赴津與趙松樵合演《白馬坡》,並收馬少良為徒。1982年被提名為全國政協委員,在京與畢谷雲合演《平貴別窯》。1983年與夫人李硯秀赴港探親,與五弟圜春會面,於新光戲院演出《古城會》、《武松打虎》、《獅子樓》。1984年赴太原講學。1985年8月北京市京劇崑曲振興協會為其錄制了《落馬湖·酒樓》、《惡虎村·進庄》、《武松打虎》及林沖戲的幾個片斷的錄像資料。9月11日住進友誼醫院,9月14日凌晨4時46分,一代京劇表演藝術家因肝硬變不治病逝,享年75歲。20日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了隆重的遺體告別儀式。1990年,周桓先生為其撰寫了近20萬字的回憶錄《菊海競渡》,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李萬春的戲路寬廣,勇於革新,武生戲的長靠、短打、箭衣,無不出色。唱念吞吐有力,身段邊式利落,武松戲與黃天霸戲均有獨到之處。黃(月山)派戲《獨木關》、《百涼樓》、《劍峰山》、《蓮花湖》、《麒麟山》等,受教於李古瑞,並得其岳父李桂春指點。關羽戲曾受教於程永龍、林樹森與李洪春,演來別具一格。猴戲亦頗擅長,《安天會》為清貝勒載濤所授。通過多年舞台實踐,他總結出要猴學人,不可人學猴的藝術經驗。刻畫美猴王的神態,靈捷機智,不俗不野。
5. 羅家英的人物經歷
羅家英出身粵劇世家,四伯父羅家樹為「打鑼王」,父親羅家權(羅仕干)號稱「生紂王」,而堂兄羅家寶則以「蝦腔」聞名。 羅家英一家共有五兄弟姊妹,其為長子。 1949年隨父往香港定居。八歲時羅家英已跟隨父親羅家權學習粵劇基本功架,而羅家權本身就師承京劇名凈劉奎官。當羅家權在新加坡及馬來西亞演出時,羅家英的十二叔羅家會則負責教授基本功。後來羅家英師從吳少廉、粉菊花、呂國銓、李萬春和劉洵 。21歲羅家英便擔當演出文武生 ,並自1970年起組成多個劇團開始粵劇生涯,也是「家英之友」組織創辦人。
香港粵劇自七十年代起已步向式微,觀眾數目不斷下降,羅家英出於生活考慮,在1991年決定參與電影演出。最初他都只是演繹一些平平無奇的配角,直到參與周星馳電影系列演出後才廣為人熟悉。
1994年羅家英在周星馳主演的《國產凌凌漆》中飾演「達聞西」一角,令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自此羅家英走紅起來,並多參與搞笑片的演出,其中有些都是周星馳電影,例如《西遊記第壹佰零壹回之月光寶盒》兩輯系列他都飾演「唐僧」。兩片為羅家英打開了在中國大陸的知名度,後期也因而開始多到大陸演出。很多香港人熟悉羅家英乃因為他與汪明荃相好,尤其是汪在粵劇的頻密演出,也使汪與羅合作增多。
2005年10月,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與音樂系為羅家英舉辦「香江梨園:粵劇文武生羅家英」展覽。展覽由該年10月15日至翌年1月8日,回顧羅家英50年的粵劇舞台生涯,展品包括羅家英的珍貴圖片、文武場戲服、頭飾和道具、鞋子等,並出版生平集。
6. 李金泉的個人經歷
13歲入中華戲曲專科學校,為金字科學生,初學老生,後改老旦,受教於文亮臣、徐壽祺、孫回甫亭答、劉俊峰、時青山等,具有深厚的基本功。他學戲一年余,就以童年時期的高亮嗓音一鳴驚人。中華戲校的十年,他始終以高材生的身份活躍在京劇舞台上。
1940畢業後搭班與李少春、袁世海、葉盛章、金少山、奚嘯伯、荀慧生、張君秋等合作演出,1942年拜李多奎為師。他以愛徒兼義子的雙重身份,得到李多奎的真傳。李金泉還曾與梅蘭芳、程硯秋、馬連良、周信芳、譚富英、李萬春、楊寶森、袁世海、李少春、李盛藻等人配合演出。
1951年參加中國京劇院。
2012年1月21日6時48分,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老旦新李派創始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金泉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京逝世,享年92歲。
7. 宋寶羅的人物簡介
宋寶羅出生於梨園家庭,行四,其父信仰基督教,就讓牧師給起名為保羅。六歲學藝,兩三個月就學會了《黃金台》《魚藏劍》等不少戲。1924年宣統皇帝趕出故宮時為馮玉祥的慶功大會上,就登台獻藝,當時還只七歲。哄動北京,被稱為「神童」。八歲便和名角孟小冬等同台演出。十五歲就自組班子,巡演中原,人稱「宋老闆」。不久,因勞累過度倒嗓。1933年起開始學畫,曾受張大千、齊白石、於非音、陳半丁等著名畫家親授。曾為齊白石、徐悲鴻、李苦禪、張大千、孔祥熙、梅蘭芳、陳潛、周信芳等名人刻章制印。上世紀30年代,他除為徐悲鴻治印,還合作了《春回大地》一畫。二十多歲後嗓子恢復,又不時和梅蘭芳、程硯秋、金少山、周信芳等大牌名角同台共演,名聲大振。1946年當了武漢大舞台總經理,日進斗金,結果有人覬覦這個位子。宋老無「心」戀槽,順水推舟讓出總經理,他說,名利傷身.淡泊養生。解放後在浙江京劇院工作,多次為毛澤東、葉劍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演出。一次,為自編自唱自畫《朱耷賣畫》一戲,宋老唱完四句就畫好了一隻英武的公雞。毛主席連聲說: 「謝謝。謝謝.你可以寫上一句『一唱雄雞天下白』嘛」。宋老當即題上毛主席所賜的畫題。毛主席馬上鼓掌,從此宋老畫雞名揚海內外。不少報紙都登了贊詩: 「畫筆縱橫鐵筆工,高歌一曲錦雞雄.美髯飄拂神仙到.仰看菊坊不老松」。
1954年夏,宋寶羅先生在李萬春先生領銜的北京市京劇一團演出過《黃鶴樓》,宋先生演劉備,曹藝斌演趙雲,毛世來反串周瑜。在《逍遙津》中演漢獻帝,曹藝斌演穆順,錢鳴業演曹操。
「文化大革命」中,宋老頻遭惡斗,掛牌子、坐飛機、挨棍棒,自不在話下。有一次關「牛棚」,他說了句「清湯寡水不說,連鹽都不放」。結果,打飯時,造反派竟給他打了一勺鹽,罵道:「你不是想吃鹽嗎?讓你吃個飽!」換旁人肯定肺都氣炸了。但宋老自稱沒「肺」人,故不生「氣」。回到陋室。鋸石頭,刻石頭。有時一方自認為得意的圖章刻好以後,自我欣賞,心曠神怡。什麼煩心事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6歲學戲,91歲仍可登場,平生功業,多在梨園揮灑。 退休後,有自傳書《藝海沉浮》出版,並在寫續。
2014年5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粉墨丹青一老翁當代奇人宋寶羅》
8. 爆肚的簡介
[bào dǔ]
爆肚
爆肚是個統稱,它分羊爆肚和牛爆肚,牛爆肚分兩種———牛版百葉和牛肚仁;權羊爆肚分9種———羊散丹、羊肚領、陽面肚板、陰面肚板、蘑菇兒、蘑菇兒尖、食信兒、葫蘆兒、大草牙。爆肚王一般只做5種大眾易於接受的品種:牛百葉、牛肚仁、羊散丹、羊肚領、羊肚板(陽面肚板)。
爆肚是天津和北京風味小吃中著名的回族小吃,多為回族同胞經營。爆肚早在清乾隆年代就有記載。過去和現時,每當秋末冬初,北京的清真餐館和攤販就經營爆肚。北京天橋有「爆肚石」,門框胡同有「爆肚楊」,還有「爆肚馮」、「爆肚滿」等最為出名。
爆肚是把鮮牛肚(指牛百葉和肚領)或鮮羊肚洗凈整理後,切成條塊狀,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醬、醋、辣椒油、醬豆腐湯、香菜末、蔥花等拌制的調料吃,質地鮮嫩,口味香脆。
梅蘭芳、馬連良、小蘑菇、小白玉霜、李萬春等名流無不喜食。爆肚又脆又鮮,不油不膩,據說還可治胃病。吃爆肚的人如會喝酒,總要喝二兩,喝完酒,吃兩個剛出爐的燒餅,確實是一大快事。所以老北京都喜歡吃爆肚,特別是農歷立秋之後,北京人講究「吃秋」,就有「要吃秋,有爆肚」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