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孔乙己履歷表
姓名
姓孔名不詳
籍貫
魯鎮
年齡
五十多歲
出生年月
晚清(具體不詳)
學歷
童生(半個秀才沒撈到)
(終於沒有進學)
身體狀況
身材高大、
被打致殘
特長
寫得一筆好字
會茴字的四種寫法
工作單位
無
家庭成員
無
主要社會關系
小伙計——短暫的「師生」關系(可惜「學生」不認「老師」)
掌櫃——買賣關系
短衣幫——同為「站著喝酒」的「酒友」關系
鄰居小孩——一同分吃茴香豆的關系
丁舉人——同為讀書人的關系,偷與被偷,被打與打的關系,「摔下來」了的可憐蟲與「爬上去」了的勝利者之間的關系。
咸亨酒店所有的人——嘲笑與被嘲笑的關系
工作生活經歷
①讀過書, 但終於沒有進學(大半生考功名)
②替人家鈔鈔書,連人和書籍紙張筆硯一齊失蹤(順手牽羊)。
③偶然做些竊書的事,被吊打
④常去咸酒店喝酒,受人嘲笑
⑤分茴香豆給孩子吃
⑥教小伙計識字
⑦因偷丁舉人家的東西,被丁舉人打斷了腿。
⑧用手走來喝酒,(笑聲中出場,笑聲中退場,用手走著退場)
主要工作成就
一事無成
主要優點
不拖欠酒錢,有善良而且熱心
主要缺點
好喝懶做、偷東西、迂腐、死要面子
總評價
(寫50字左右)
孔乙己是個熱衷功名,輕視勞動,好喝懶做,死要面子、迂腐可笑而又有誠實善良一面的讀書人。
❷ 孔乙己 簡歷
孔乙己是一個好喝懶做、迂腐守舊、窮困潦倒、死要面子、自命清高、自欺欺人,但心地善良的人.
孔乙己,是這篇小說的主要人物的綽號。魯迅為什麼要用綽號作人句呢?用這個叫人「半懂不懂」的綽號作為「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名字,正是對這個人物迂腐可笑的性格的嘲弄,同時也是對孔家店的蔑視和諷刺。魯迅用這個人物的綽號作為小說的題目,給作品定下了諷刺性的基調,具有鮮明的反孔色彩。
小說通過對孔乙己悲慘一生的描寫,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對下層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有力地控訴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另一方面也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一般群眾的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狀態,揭示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使讀者從一個側面認識封建社會的腐朽與與黑暗。
答案補充
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台,櫃裡面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在每碗要漲到十文,靠櫃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買一樣葷菜,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我從十二歲起,便在鎮口的咸亨酒店裡當伙計,掌櫃說,樣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長衫主顧,就在外面做點事罷。外面的短衣主顧,雖然容易說話,但嘮嘮叨叨纏夾不清的也很不少
❸ 孔乙己的履歷表: 姓名,曾用名,性別,年齡,籍貫,學歷,住址,家庭成員,身體狀況,外貌特徵(身材,
姓名
姓孔名不詳
籍貫
魯鎮
年齡
五十多歲
出生年月
晚清(具體不詳)
學歷
童生(半個秀才沒撈到)
(終於沒有進學)
身體狀況
身材高大、
被打致殘
特長
寫得一筆好字
會茴字的四種寫法
工作單位
無
家庭成員
無
主要社會關系
小伙計——短暫的「師生」關系(可惜「學生」不認「老師」)
掌櫃——買賣關系
短衣幫——同為「站著喝酒」的「酒友」關系
鄰居小孩——一同分吃茴香豆的關系
丁舉人——同為讀書人的關系,偷與被偷,被打與打的關系,「摔下來」了的可憐蟲與「爬上去」了的勝利者之間的關系。
咸亨酒店所有的人——嘲笑與被嘲笑的關系
工作生活經歷
①讀過書, 但終於沒有進學(大半生考功名)
②替人家鈔鈔書,連人和書籍紙張筆硯一齊失蹤(順手牽羊)。
③偶然做些竊書的事,被吊打
④常去咸酒店喝酒,受人嘲笑
⑤分茴香豆給孩子吃
⑥教小伙計識字
⑦因偷丁舉人家的東西,被丁舉人打斷了腿。
⑧用手走來喝酒,(笑聲中出場,笑聲中退場,用手走著退場)
主要工作成就
一事無成
主要優點
不拖欠酒錢,有善良而且熱心
主要缺點
好喝懶做、偷東西、迂腐、死要面子
總評價
(寫50字左右)
孔乙己是個熱衷功名,輕視勞動,好喝懶做,死要面子、迂腐可笑而又有誠實善良一面的讀書人。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❹ 孔乙己 簡介
簡介:
一個窮困潦倒的下層知識分子,嗜酒卻只能跟普通勞動群眾在一起喝,他迂腐又不失天真,曾給人們帶來歡樂。但後來他因偷書被打斷腿,不得不用手「走」來買酒,此後便不知所終,看來是在那樣的社會擠壓、那樣的觀念毒害下,無聲無息地死去了。
孔乙己是一個在當時的社會中找不到自己的位子的苦人和弱者,用眾人的鬨笑來貫穿這樣一個令人悲酸的故事,烘托和加強了小說的悲劇效果。這種鬨笑是麻木的笑,這使孔乙己的悲劇更籠上一層令人窒息的悲涼的意味。
一面是悲慘的遭遇和傷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淚,而是無聊的逗笑和取樂,以樂境寫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社會的悲劇,作品反封建的意義就更加深刻了。
封建秩序是封建社會的基礎,在這樣等級森嚴的封建統治下,民眾的活力、熱情、同情心都被扼殺,變得麻木不仁,自私冷漠。在短衣幫的心目中也以為既然「學而優則仕」,那麼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的孔乙己當然是劣貨,只值得奚落和取笑。
他們意識不到自己與孔乙己同樣在封建秩序中處於倍受壓迫的社會底層,同樣可悲可憐,所以他們對孔乙己這樣一個不幸者不但沒有同情和幫助,相反只知道鬨笑取樂,在他們勞累而苦悶的生涯中尋求片刻的快樂。
❺ 孔乙己的簡歷
孔乙己是一個好喝懶做、迂腐守舊、窮困潦倒、死要面子、自命清高、自欺欺人,但心內地善良的人容.
孔乙己,是這篇小說的主要人物的綽號。魯迅為什麼要用綽號作人句呢?用這個叫人「半懂不懂」的綽號作為「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名字,正是對這個人物迂腐可笑的性格的嘲弄,同時也是對孔家店的蔑視和諷刺。魯迅用這個人物的綽號作為小說的題目,給作品定下了諷刺性的基調,具有鮮明的反孔色彩。
小說通過對孔乙己悲慘一生的描寫,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對下層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有力地控訴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另一方面也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一般群眾的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狀態,揭示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使讀者從一個側面認識封建社會的腐朽與與黑暗。
❻ 《孔乙己》簡介
簡介:
《孔乙己》描寫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孔乙己,他喪失了做人的尊嚴,淪落為小酒店裡人們嘲笑的對象,從而暴露了當時的社會問題。
孔乙己那可憐而可笑的個性特徵及悲慘結局,既是舊中國廣大下層知識分子認為只有科舉一條出路的悲慘命運的生動寫照,又是中國封建儒家獨尊下科舉制度「吃人」本質的具體表現。
這部作品是我國的現代文學巨匠魯迅先生的著名小說,也是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短篇小說之一。作者以極儉省的筆墨和典型的生活細節,塑造了孔乙己這位被殘酷地拋棄於社會底層,生活窮困潦倒,最終被強大的黑暗勢力所吞沒的讀書人形象。
孔乙己那可憐而可笑的個性特徵及悲慘結局,既是舊中國廣大下層知識分子不幸命運的生動寫照,又是中國封建傳統文化氛圍「吃人」本質的具體表現。揭示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人們冷漠麻木的精神狀態以及社會對不幸者的冷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病態。
孔乙己是一個在當時的社會中找不到自己的位子的苦人和弱者,用眾人的鬨笑來貫穿這樣一個令人悲酸的故事,烘托和加強了小說的悲劇效果。
這種鬨笑是麻木的笑,這使孔乙己的悲劇更籠上一層令人窒息的悲涼的意味。一面是悲慘的遭遇和傷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淚,而是無聊的逗笑和取樂,以樂境寫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社會的悲劇,作品反封建的意義就更加深刻了。
封建秩序是封建社會的基礎,在這樣等級森嚴的封建統治下,民眾的活力、熱情、同情心都被扼殺,變得麻木不仁,自私冷漠。在短衣幫的心目中也以為既然「學而優則仕」,那麼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的孔乙己當然是劣貨,只值得奚落和取笑。
他們意識不到自己與孔乙己同樣在封建秩序中處於倍受壓迫的社會底層,同樣可悲可憐,所以他們對孔乙己這樣一個不幸者不但沒有同情和幫助,相反只知道鬨笑取樂,在他們勞累而苦悶的生涯中尋求片刻的快樂。
❼ 孔乙己的履歷表
年齡:50左右
出生年月:不明
學歷:連秀才都考不到(童生)
身體狀況:體質較弱
特長:「之乎版者也」、讀書權寫字
工作單位:失業
家庭成員:無(獨身)
社會關系:最下層人士
工作生活經歷:此人無固定工作,偶爾靠為人抄書掙點微薄的工資,生活窮困潦倒.後來因偷竊丁舉人家的藏書被打斷腿,下落不明.
主要成就:只能逗樂別人
優點:善良熱心
缺點: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自以為是,迂腐窮酸
❽ 孔乙己個人檔案
一、《孔乙己》的主角孔乙己,據魯迅先生自己告訴我,也確有此人,此人姓孟,常在咸亨酒店喝酒,人們都叫他做「孟夫子」,其行徑與,《孔乙己》中描述相差不多。
----孫伏園《魯迅先生二三事·孔乙己》
二、他本姓孟,大家叫他孟夫子,他的本名因此失傳,他讀過書,但終於沒有進學,又不會營生,以致窮得討飯.他替人家抄書,可是喜歡喝酒,有時連書紙筆都賣掉了。窮極時混進書房裡去偷東西,被人抓住,硬說是「竊」書不能算偷……他常到咸亨酒店來吃酒,可能住在近地,卻也始終沒人知道。後來他用蒲包墊著在地上,兩手撐了走路,也還來吃過酒,後來便不見了。(陳根生《擇取遺產融合新機——(孔乙己)從生活到藝術》)
三.作者的本家,名叫「四七」。此人喜歡喝酒,抽鴉片,但能寫得一手好字。經常穿著破舊骯臟的竹布長衫,頭上歪戴瓜皮帽,到處游盪。他好罵人,卻經常被人打。(陳根生《擇取遺產融合新機——(孔乙己)從生活到藝術》)
四. 相傳紹興城內還有一個名叫「亦然先生」的,此人由於生活貧困不堪,為謀生計,只得去賣燒餅油條勉強度日。因他不肯脫下長衫,又不願意大聲叫賣,只好跟隨別的賣大餅油條的小販後面。小販們吆喝一次,他跟在後面低低地叫一聲「亦然」,令人啼笑皆非。街上的孩子們見他身穿長衫,手提貨籃,叫著使人不懂的話,於是就圍著鬨笑起來,異口同聲叫他「亦然先生」。從此,「亦然先生」就揚名紹興了。
「亦然先生」賣完大餅油條,就緩緩地踱到咸亨酒店,掏出幾枚銅錢,要一碗酒,一碟茴香豆,慢吞吞地邊喝酒,邊津津有味地嚼著茴香豆。孩子們一見「亦然先生」在喝酒,紛紛地趕來討茴香豆吃。他就每人一顆地分給孩子們,直到碟子里的茴香豆所剩寥寥無幾了,就用手蓋住碟子,嘴裡念念有詞:「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據說這位「亦然先生」就是魯迅筆下孔乙己的原型呢。(黃道富、慧芳:《咸亨酒店與孔乙己》)
❾ 魯迅筆下的「孔乙己」的個人簡介
傳統抄書生,走出來一副清高而迂腐模襲樣,似乎不大考慮怎樣生財之事。這情況,文學表現甚多,典型如魯迅筆下孔乙己,如果他把那讀書功夫的百分之一用於生財之道,他的境況也就會兩樣,不至最後在窮困中死去。那時,窮困中死去的人很多,但孔乙己有學問,未為社會所用,不免令人格外惋惜。這無聲息的毀滅中,有值得深長思之的內容,魯迅拿來做了小說。《儒林外史》里的范進,正好相反,他中舉了,一世衣食,也就不愁。才中舉,就有人送銀子、送房子給他,好比投資,圖的是日後有加倍的回報。 傳統書生不是不懂人生在世,需要有滿足個人生活的財富。只是他認為如果把精神力氣,用於生財,未免不合算。這不合算,倒不是為自己考慮,而是為社會考慮的,因為社會不光需要人能為自己生財,更需要人能為社會國家生財,這就是做一個好官,從而保障著社會國家的穩定、促進著社會國家的和諧與發展。但並非每個書生都能得遂大志,或因為學問才能不過關,不堪為國家用,或因為那個仕途,他總是擠不上去。既然如此,轉而從事某種產業就是了。但書生往往不肯這樣,寧可窮餓,也還是做個書生,漸漸就被稱為窮秀才。看來,某種積極的出發點,後果卻會這樣消極。
❿ 孔乙己簡介
孔乙己是清末一個下層知識分子。他苦讀半生,熱衷科舉,一心向上爬,在「四書」、「五經」中耗掉了年華,落到即將求乞的境地。他不肯脫下那件象徵讀書人身份的、又臟又破的長衫,說起話來滿口之乎者也,時刻不忘在人們面前顯示自己是與眾不同的讀書人,甚至當別人戲弄他時,他還一再表現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賞的傲氣。只有當人們觸到他靈魂深處的瘡疤:「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時,他才立刻頹唐不安。在長期的封建教育熏陶中,他和一般「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士大夫一樣,養成懶惰的惡習,不會營生。為生計,免不了偶爾做些偷竊的事。即使落到被打折腿的慘境,他還要用手慢慢地走到酒店去喝酒。面對這樣冷酷的現實,孔乙己卻能在瞞和騙中偷生,自欺欺人,以別人難懂的之乎者也為自己遮醜,顯示自己的學問,並以腿是「跌斷」的謊言來維護自己的「尊嚴」。封建科舉制度無情地摧殘了他的肉體和靈魂,然而他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始終不明白自己窮困落魄終生的原因。這正是他性格中最可悲的東西。作者用無情嘲諷的筆觸,通過對孔乙己思想性格的刻畫,把批判的矛頭直指封建制a度。然而,作者在批判他的封建意識時,也表現了一定的同情心,特別是寫到他教「我」識字,給孩子分茴香豆,從不拖欠等情節,一再表現了他心地善良,從而更激起讀者對迫害他的封建制度的憤恨。
孔乙己是舊社會的知識分子,是受封建文化毒害的讀書人,是不會營生的犧牲品。
孔乙己雖然未曾進學,卻頗有幾分清高,喜歡孤芳自賞。孔乙己雖然餓得臉色青白,卻始終不肯脫下又破又臟的長衫,對自己認識幾個無用的廢字沾沾自喜,甚至以自己是個讀書人而自命不凡,別人取笑他時,他還要強辯幾句:「你怎麼這么憑空污人清白……」,當別人問他「當真認識字么?」他卻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同時,他還固守「君子固窮」的道德理念。以上諸多分析都可以說明孔乙己自視清高。孔乙己的清高使他不能正確地認清自己,把自己的缺點當作寶貝,並固守不變,最終造成了自己的悲劇人生。
孔乙己是迂腐的,這主要表現在他的話語之中。孔乙己的語言是很有特色的,動輒「之乎者也」。在給小孩子們分茴香豆時,他有一句經典的話:「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陳腐的語言便是迂腐的性格的表現。孔乙己抱著過時的陳腐的觀念不放,生活在一個激昂不安卻已前進的社會里,難免不會顯出他的迂腐可笑。孔乙己已成為一個典型的抱殘守缺的形象。 孔乙己的迂腐是腐朽理念的表現,也是自抬身份的行為。
孔乙己雖然有諸多缺點,然而這個人的性格卻有善良的一面。關於這一點可以從他給孩子們分茴香豆這一情節中看得出來。對於一個窮困潦倒的人,仍然從自己的碗中分出不多的一部分茴香豆,如果不是一個善良的人,決難有這樣的行為。另外,他教小伙計寫字也是出於真心實意。孔乙己的善良為自己贏得了同情。
孔乙己的一生是可悲的而又可憐的。其原因在於他沒有正確地認識自己。他的窮困潦倒的苦相,正是他精神無所寄託的表現。在這種狀態下,他只能退回到心靈深處的自我安慰中去,並在盲目的自命不凡和別人的取笑聲中自我解嘲,釋放心靈深處的壓力。當然他將一事無成,最終在貧困中死去。這是來自心靈深處的自我否定,也是自我價值的徹底崩潰後的結果。
孔乙己的人生經歷離不開笑。短衣幫的笑,掌櫃的笑,小孩的笑。正是在這些笑聲中,孔乙己一步步地與人們疏遠,他走向了孤獨。他也想實現自己的價值,可沒有人讓他這么做,就連小伙計也在虐殺他。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孔乙己的悲劇是社會的悲劇。社會不肯接納他,不肯認同他。這是一個多麼冷酷的社會啊!人與人之間又是多麼冷漠!
作者多次寫到鬨笑。孔乙己在鬨笑聲中出場,又在鬨笑聲中死去。孔乙己的存在只是起到使「店內外充滿快活的空氣」的作用。「沒有他,別人也便這么過。」咸亨酒店裡的酒客們的冷漠和麻木,正是魯迅所針砭的病態社會的毒瘤。當孔乙己不知去向時,掌櫃的只記得「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的債務,而沒有人去關心孔乙己。逐漸地,孔乙己已被人們遺忘了。作者對病態社會異化了的人們對不幸者無動於衷的涼薄進行了解剖。
孔乙己終於被丁舉人打折了腿。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卻得不到人們的同情,反而成了被取笑的材料。且不說丁舉人如何歹毒,只要看一看人們的勢利眼,你便會明白魯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了。
對外形的整體描寫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一外形的整體描寫,集中而簡練的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預示了悲劇的必然性。通過肖像描寫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鬍子」。活畫出一個窮困不得志,又經常挨打的老書生的形象。斷腿前後肖像的對照,更顯出他遭遇的悲慘。通過服飾的細節描寫揭示了孔乙己懶惰而又死愛面子的特徵。「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又臟又破,長期不洗不補,既說明孔乙己很窮;只此一件長衫,又說明他很懶,連洗衣服都不肯動手。不肯脫下這么一件長衫,是唯恐失去他讀書人的身份。作者通過一件破長衫的描寫,把孔乙己的社會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的十分深刻。通過個性化的語言描寫,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課文多次描寫他滿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孔乙己用「四書」「五經」中的所謂「聖言」為自己辯解,連偷書也說成「竊書不能算偷」。這些性格化的語言極能表現人物鮮明的個性。通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顯示孔乙己善良的心地。孔乙己教「我」識字,分茴香豆給孩子們一人一顆,表現了他善良的心地。文章截取孔乙己一生中的一段生活,把最能顯示孔乙己生活、性格和命運的情節濃縮在幾個場面,這樣寫便使故事情節集中而凝練。作者通過小伙計的眼光,用了幾個特寫鏡頭把孔乙己的外貌,他的遭人輕視和奚落的情狀表現出來,然後轉入對孔乙己遭受殘害即將死亡的描寫。簡簡單單的故事情節依據作者精巧的藝術構思表現出極其深刻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