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模仿電視台記者采訪的過程
采訪是記者工作的核心和基礎,在采訪過程中不只是信息的傳遞,也是一個思想交鋒和心靈碰撞的過程。高水平的采訪不僅能體現記者的水準,也能展現記者的個性魅力。采訪是具有既定目標的對話,提問是體現記者的報道意圖。因此提問必須具有鮮明的目的性,記者的問題准確、鮮明、具體,才能把被采訪者的談話納入軌道,引入正題,既節省時間,又使采訪畫龍點睛、引人入勝。 首先,記者的提問應是受眾關心的問題、想了解的情況。這樣才能使采訪吸引受眾、引起共鳴。從既定目標出發、從受眾出發,是記者提問的基本要求和依據。記者的提問應該具有鮮明的目的性,即使是為了避免冷場,或聯絡感情而交談的語言也應該為完成報道任務服務。我們中的一些年輕記者,往往在報道的提問中偏離主題,或環左右而言他,就是離開了「受眾」這一主體。為了避免這一現象,記者在采訪和提問,以及後期編輯製作中一定要心裡裝著觀眾,時時想著觀眾,「想觀眾所想,問觀眾所需」。 其次,記者的提問要根據不同情況、不同的采訪對象靈活多變。為了完成報道主題,無論采訪前的准備、還是采訪中的提問都要圍繞主題做文章,但要根據采訪情況和對象的不同,既要有目的,也要隨機應變。這就要求記者調整自己的語言技巧,避重就輕、迂迴作戰,或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奪取勝利。特別是面對不願吐露真實想法的采訪對象,記者可以先順著他說,在交談的過程中,乘其不備,突然提出想要了解的問題,讓對方顧不得防備而說出真實情況或想法。例如,采訪礦難,被采訪者是主管部門或礦主,當事者肯定要強調自己是如何在事發後,積極主動採取措施營救遇難者的,但是觀眾最想知道這次礦難死傷情況和經濟損失等,而這些問題恰好是當事者不願透露和極力迴避的問題。你可以在采訪中,先順著他問事發後採取了哪些積極的補救措施和救助辦法,等他思想放鬆了,滔滔不絕時,突然提問這次事故有多少人沒有救出來?採取補救措施和營救辦法大約花了多少錢?估計經濟損失多少等問題。 第三、提問要有邏輯性,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表面到本質,層層遞進。從采訪的目的性出發及事物的邏輯性出發,記者提問的問題也要有邏輯性。既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錘的零打碎敲,也不能大問題鋪天蓋地,不著邊際。記者應該根據所作題材的主題,事先設計好要提問的問題,然後按照事件發展的邏輯關系,排列好要提問的問題,即使在采訪交流過程中問題被打斷,只要記住邏輯關系就能提出下一個要問的問題,這樣才能了解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讓受眾條理清晰地了解新聞事實本身。而有許多剛剛從事新聞工作的記者或主持人,往往在采訪提問中不知道該問什麼?或問完了一個問題就不知道下一個問題該問什麼?或在采訪交談中被采訪對象牽著鼻子走,喪失了主動權,甚至完不成采訪任務。 第四、提問要具體、簡潔明了。要使提問具體、切中要害,就必須了解被采訪人物或事件本身。如果對新聞事件不了解,提問往往容易陷入空洞、空泛、不著邊際的僵局。如:已列入新聞界最臭的提問行列的:「請你談談感想」、「你當時怎麼想的」、「你感覺如何」等等。這樣的問題只能使采訪對象抓不住問題的要點而作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而這些籠統的大問題會給人造成記者沒有思想、膚淺、無知的印象。布雷迪在《采訪技巧》中也尖銳地剖析了「您感覺如何」等問題的弊端。認為這些提問「實際上在信息獲取上等於原地踏步,它使采訪對象沒法回答,除非用含混不清或枯燥無味的話來應付。」(約翰.布雷迪《采訪技巧》,新華社出版,第92頁。)而具體簡潔的提問不僅使人了解新聞事件本身,還能給人帶來更多的信息,同時也樹立了記者的良好形象。如獲獎新聞《六年冠軍夢圓夢在津門》—第四十三屆世乒賽上,中國乒乓球男隊在少帥蔡振華的率領下,頑強拼搏,終於奪回了斯韋思林杯。該片中記者不僅拍到了蔡振華喜極而泣的感人場面,提問也非常成功: 記者問蔡振華:「您認為隊員們今天發揮得怎麼樣?」 問王濤:「上次您說經過兩年的苦練,你一定會贏瑞典隊,今天您的願望實現了,是這樣嗎?」 問馬文革:「今天的比賽中,肩上的傷痛又沒有發作?」 每一個提問都是有的放矢,如果記者不了解世乒賽的情況,不了解隊員狀況,絕對提不出這樣的問題。再就是提問一定要簡潔明了,有些記者為了顯示自己已做了前期准備,對情況很了解或知識淵博,在問題前說出長長的鋪墊,即使被采訪者聽了後頭忘了前頭,抓不住問題要害,又給人造成記者賣弄的感覺。 第五、提問要尋找引發情感的導火索。無論任何作品,靠的都是以情感人,而引發情感的關鍵就在提問。采訪中根據不同的題材、任務、目的,要適當運用能引發被采訪者興趣、使之興奮起來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調動起被采訪者的積極思維,使之回憶、思考細節、傳播出更多的相關信息,使作品更全面、更具體、更豐富、更感人。如做一篇加強環保意識的報道,其中有對一位植樹老人的采訪,作者並沒有去問他植樹的意義和目的何在?而是讓他說出,看到自己多年前種植的樹木被砍伐後的感受。一提到自己親自種了十幾年的樹木被砍伐,老人的情緒一下就被點燃了,動情處甚至掉下了眼淚,觀眾看後的深思和警醒,絕對是一般對話無法比擬的。采訪中的提問,不僅僅是對話交流信息,還讓觀眾從問答中感受、體驗得到語言信息之外的情感交流,在交待事實的同時,展現了人物的個性和情感。此外,被采訪對象的情緒一旦被點燃,就會說出你想了解,而他原來並不想告訴你的一些東西,使采訪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提問要尊重對方,親切自然,盡量口語化,增強交流感。采訪本身就是一種交流,而交流得好與壞的前提,就是雙方在交流過程中是否平等。試想誰願意和一個須仰視才見的人交流?這就要求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一定要尊重被采訪者,一個是態度上的謙恭,另外一點就是要尊重對方的隱私或避免觸及被采訪者心靈的傷痛。美國《讀者文摘》曾刊登過一位終日奔波事業的女記者的文章,她說:「我討厭看到屏幕上,電視台記者把話筒直戳到那些剛經歷了一場大難的傷心人的臉上去提問的鏡頭,因此我拒絕正面采訪悲劇的主角,而是通過別的手段來揭示故事的悲劇性。」而我們的屏幕上,有的記者面對父母離異的孩子會去問:「你想媽媽(或爸爸)嗎?」這類揭傷口瘡疤似的問題不僅令人反感,也影響宣傳報道的效果。還有一家地方台做了一篇捨己救人、見義勇為好少年的深度報道,其中,有一段對少年英雄父母的采訪,記者的提問是:「你想孩子嗎?」結果,少年英雄年近半百的父母都是未語淚先流,讓人看了以後不忍心再看。另外在提問時一定要注意提問的語氣,既不卑不亢,又親切自然。交流是雙向的,因此提問的語氣就要有徵詢的口吻,如果語氣生硬,就會給人以居高臨下之感,避之千里,哪裡還有交流?即便是迫於某種壓力或礙於面子,也是應付了事,不會有真心話給你。 第七、提問要客觀、避免誘導性。新聞是對客觀事實的報道,記者在提問時也要用新聞事實說話,避免主觀色彩。有的記者出於義憤,或對新聞事件中一方人物或遭遇的同情,提問往往帶有個人感情色彩,這是不符合新聞規律的。更有甚者,當采訪對象沒有按照自己的思路回答問題時,記者就迫不及待的將自己想要的答案說出來,然後問對方是不是?在這種情況下,被采訪對象通常會點頭稱「是」。這就是最典型的誘導。新聞報道就是要客觀公正,用事實說話。記者不要提那些讓人一聽帶有明顯傾向性或誘導性的問題,誰是誰非,把事實擺出來,觀眾自有公斷。 總之,采訪中提問的技巧有很多,只要在具體工作中,慢慢積累,反復揣摩,就一定會不斷進步,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我國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就是在多年新聞采訪實踐中,不斷積累、豐富自己的提問技巧,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采訪風格,在新聞工作中一直立於不敗之地。
『貳』 電視台招聘信息 記者簡歷怎麼寫
在寫好自抄己普通簡歷的時候,襲還要注意電視台這個特殊單位,所以你要根據你的工作需要來介紹你的特長及做此項工作的優勢。現在大多數的企業最注重的是經驗,如果你有該行業的經驗,一定要註明,而且要註明你是在哪裡工作過,做何具體工作,這樣更有說服力。要做好一名記者,首先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因為記者是奮戰在第一線的,經常要應對各種各樣的困境,還有你過硬的身體素質,也是你工作的前提,具備以上兩點你還需要申明你的勇敢與大膽,表明你的決心。其次,要想成為一名記者,你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去發現各種各樣觀眾所關注的事情,把老百姓想知道的事情給大家廣播出來。最後,電視台是個非常有紀律的地方,你要申明你是嚴於律己,遵紀守法的。我個人覺得這三點是最重要的,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看看吧,也許有用。
『叄』 我是一名新聞系的學生,想要采訪一個電視台的記者的經歷,提什麼問題好呢
1,他為什麼會選擇記者行業?2,他是怎樣如願以賞的?順便談談記者生涯(個人遇到的酸甜苦辣)。3,今後會怎樣去做?有什麼樣的設想?
『肆』 陳大惠個人簡歷年齡
陳大惠,出生於河北省唐山市,前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曾為《東方時空》第一代主持人,與白岩松、王志、水均益、敬一丹同在一個辦公室。後來,陳大惠為了推動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休假做義工至今。從2009年7月起,從青島、唐山、石家莊、沈陽、撫順、牡丹江一路走到雞西,做了至少百餘場弘揚《弟子規》的免費公益論壇。
「從1994年到2004年,我在中央電視台,是《東方時空》第一代主持人,跟白岩松、王志、水均益、敬一丹一個辦公室的。後來,我到《經濟半小時》,跟曲向東、趙赫、王小丫一塊當總主持人。再後來,我到《新聞夜話》做製片人,帶團隊。」陳大惠說自己自從迷戀上傳統文化,便離開了央視。
「我當初的理想是做中國的邁克·華萊士(美國CBS王牌電視新聞節目《60分鍾》主持人),做中國一流的專訪記者、主持人。但是台里好主持人太多,而社會上做義工的人太少。」陳大惠解釋,從2005年起,他做了4年「義工」,沒單位發工資,吃了4年素,不看電視,不用電腦,不上網,在北京家裡,經常穿一雙8塊錢的布鞋。和老婆孩子住的房子,是每月花上千塊租的,生活主要靠積蓄和父母的退休金。「你都不可想像,我們4個『義工』在一起,一個月多少飯錢?不到400塊!」
『伍』 求一份校報采訪部面試自我介紹,我是一個喜愛寫作、采訪,創意多的女孩,曾做過記者。急需!求助!
各位面試官(領導),上午好。
我是某某,今日獲悉貴單位招募工作人員,本人自信符合應聘要求,內特來應聘。此求職信一封。我容畢業於某某,具有編輯經驗,並熟悉校對、改編、出版以及此類相關工作。
本人性格溫厚,誠實守信,興趣廣泛,如音樂、文學、旅遊、傳統文化等。廣泛的興趣愛好有助於設計思維的開拓,喜歡寫作及舊體詩詞,09年開始在一家網路文學論壇擔任現代小說版塊的版主,並利用業余時間在網路上發表一些散文、小說、詩歌等。
我曾在山東名人協會《齊魯名人》擔任雜志編輯,並曾直接參加雜志排版工作;曾在德陽日報社擔任實習記者,負責采寫經濟類的新聞稿件,在此期間得到了很好的鍛煉,養成了細心、善於記錄的好習慣。長時間的工作磨勵,使我熟悉媒體的動作,通過與名人進行訪談,使我具備了較強的溝通能力和應變能力。
我的個人求職簡歷遞上,希望各位面試官(領導)給我一個機會,我將十分感謝!
這是我自己的自我介紹哈,建議你帶著自己的作品去,可能會更加樂觀一點。
『陸』 深圳衛視記者高伏羲簡歷
安徽安慶人。深圳衛視的女記者高伏曦在播報新聞時「語速較快,用詞精準,表版訴清晰,身材勻權稱,樣貌秀麗,氣質上佳」。
畢業於天津師范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專業。
2006年7月10日在河南鄭州黃河花園口采訪兒童溺水事件,在120還沒有趕到的情況下,拋開采訪工作,電話請教救人方法,奮不顧身搶救孩子,被網友稱為「中國最美女記者」。
記者代替廣大的民眾前往事情發生的現場,或是接觸新聞事件的當事人,並將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義,透過報導呈現於大眾媒體之上,協助媒體達成守望、教育、討論、娛樂等功能。
一般而言,記者主要在報社、電視台、廣播電台、雜志社、通訊社等機構工作。網路出現之後,也有部分記者替網路媒體(網路報)或專業網站工作。
許多政府機關、社團內,也有編制內的記者。還有不在固定媒體工作的記者,一般稱為「自由撰稿」或「自由記者」,接受媒體委託或靠投稿維持生計。
『柒』 個人簡歷新聞記者專業能力怎麼填
曾經報道過什麼事件,發表過什麼實時消息。主持過什麼活動,辯論賽成績之類的
『捌』 央視記者張好簡歷
張好,1982年出生於河南省安陽市,知名婚禮主持人、策劃師,子衿婚禮策劃館創始人之一,曾就職於北京多家高端婚禮策劃公司,任策劃主持人,期間為多位演藝明星、社會名流主持婚禮,他致力於研究色彩構成、燈光工程、攝影技術、花藝等知識在婚禮策劃中的應用。
個人工作經歷如下:
1、1989年-1995年,就讀於安陽市永安街小學,曾擔任合唱團領唱;
2、1995年-1998年,就讀於安陽市五中,期間開始迷戀籃球、流行音樂;
3、1998年-2001年,就讀於安陽市一中,學習期間閱讀了大量中外文學名著;
4、2001年-2005年,就讀於重慶理工大學,在校期間曾擔任校合唱團團長,2003年參加「中國藝術新星大賽」,取得河南賽區歌唱組金獎;
5、2005年-2008年,師從「中國鐵路文工團」蒙古歌唱家烏力吉先生學習流行唱法,期間參加過快樂男聲、萊卡我行我秀、念慈庵「中國pub歌手選拔賽」等國內歌唱比賽;
6、2008年-2012年,從事婚禮策劃和婚禮主持行業,曾就職於北京蘭CLUB私人婚禮會所、花宮娜高端婚禮等國內高端婚禮策劃公司,擔任主持人及婚禮策劃師,曾為青年和珅的扮演者等演藝明星、社會名流主持婚禮。
(8)專訪記者工作簡歷擴展閱讀:
張好於2012年創辦「子衿婚禮策劃館」,於2012年4月15日舉辦安陽首例大型婚禮秀,此後成為一家專門從事婚禮策劃、慶典策劃服務的機構,地處市區繁華地段,交通便利。
子衿婚禮策劃館定位於國內高端婚禮慶典策劃服務,曾為國內諸多明星、名流、外國人成功舉辦婚禮,將色彩構成、燈光工程、攝影技術、花藝、美術、3D等知識應用於婚禮策劃過程中,使客戶在婚禮前就可以直觀感受到自己婚禮的風格與布置的細節。
『玖』 《南方都市報》記者彭彬簡歷
搜簡歷,重要人物可以去他所在單位的官網上面找,有詳細介紹。一些公眾人版物可以去網路百權科找。網路問問的話,回答是禁止透露別人的隱私,所以如果一些沒有公開的人物,還是不要在這里搜,不會有答案。換位思考,如果你的信息被透露,你也不好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