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問中國著名女作家畢淑嫻(又名畢淑敏)的著作名稱及個人簡歷謝了
畢淑敏,女,1952年出生於新疆,中學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學院附屬學校。1969年入伍,在喜馬內拉雅山、容岡底斯山、喀喇昆侖山交匯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隊當兵11。1980年轉業回北京。
從事醫學工作20年後,開始專業寫作,共發表作品200萬字。曾獲莊重文文學、小說月報第四、五、六屆百花獎、當代文學獎、陳伯吹文學大獎、北京文學獎、昆文學獎、解放軍文藝獎、青年文學獎、台灣第16屆中國時報文學獎、台灣第17屆聯報文學獎等各種文學獎30餘次。
國家一級作家。內科主治醫師。北師大文學碩士。
祖籍山東。曾在西藏高原阿里地區當兵,服役十年,歷任衛生員、助理軍醫、軍醫。著有《畢淑敏文集》八卷,長篇小說《紅處方》、《血玲瓏》、《拯救乳房》等。國家一級作家,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文學碩士,心理學博士方向課程結業。內科主治醫師,注冊心理咨詢師。
❷ 《武備志》作者的個人簡歷是什麼
《武備志》是明代茅元儀匯編的一部大型軍事類書。茅元儀(1594~1644),歸安(今浙版江吳興)人,字止生,號西民。他權從小就愛讀有關軍事的書籍,成年後更是留心和研究用兵方略、戰爭歷史和邊塞情況等軍事知識。曾任經略遼東的兵部右侍郎楊鎬的幕僚,後為兵部尚書孫承宗所重用。崇禎二年(1629),因戰功升任副總兵,守覺華島(今遼寧興城南菊花島)。不久,因所屬士兵嘩變而獲罪,遣戍漳浦(在今福建雲霄治內),憂憤國事,鬱郁而死。他目睹武備廢弛狀況,曾多次上言富強大計,匯集兵家、術數之書2千餘種,歷時15年輯成《武備志》。
《武備志》全書共240卷,約200餘萬字,圖738幅,由兵訣評、戰略考、陣練制、軍資乘、占度載五部分組成。
❸ 劉有昌作家個人簡歷
劉有昌 滿族,出生於黑龍江省哈拉海大草原。他1987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94年畢業於哈工大環境化工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現在哈醫大葯學院任教,1996年他創辦了哈爾濱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從事展覽這個朝陽行業。他曾多次成功的舉辦過各類展會,與其突出的是東北亞太美容美發化妝用品博覽會。為海內外的美容界同仁搭建了一個交流美、演繹美的平台。
劉有昌的詩集《燭火》編輯
《燭火》書影[1]
書籍作者:劉有昌
圖書出版社:哈爾濱出版社
圖書售價:108.00元
圖書類別:文學
圖書標簽:詩集、人生、成功學
出版時間:2003 印刷時間:2005
開本:大16開 頁數:286頁
裝訂:平裝
❹ 《欣賞生命》作者趙澤華個人簡歷
欣賞生命(趙澤華)
思考生命是從認識死亡開始的。
最初見到死亡,我還是個沒有經歷過痛苦的天真的小女孩兒。
一天,正在外祖父種滿花草的院子里玩「扮家家酒」的游戲。我的小辮上插幾朵藍紫色的喇叭花,在忙著給自己准備午餐——將泥土裹在葡萄葉子里做「餃子」。
忽然,一陣驚天動地的哭聲和悲愴的樂聲傳來,我愣了一下,飛快地跑出院子。一隊長長的送葬隊伍正緩緩從門前經過。小驢車嘎啦啦軋過石子路,車上停放著一口黑漆棺材,棺材頂部和四周堆放著素潔的花圈和用金銀錫箔糊成的紙人紙馬,還有一座精巧玲瓏的紙房子和一架紡車。後面跟著一大群身穿白粗麻布孝袍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他們腳蹬白鞋,頭戴孝帽,腰間系著寬寬的白帶子,女人們用手帕蒙住臉,唱歌似的長一聲短一聲地哭泣。
我沒有像其他小孩子那樣追著隊伍又喊又跳,就那麼獃獃地站在路邊,頭上還插著幾朵藍紫色的喇叭花。這事過去很久,我都不能夠忘記,那樂聲里所訴說的生命的秘密和悲涼,是那麼深那麼痛地開啟了我小小的心靈。
以後我長大了。在二十多年的生命里,先後目睹了外祖父、外祖母和母親的死亡。他們三人是我最摯愛的親人:母親給了我生命,而外祖父、外祖母撫養了我。
他們都曾在病痛中掙扎良久,然後默默離去,沒有留下一句話。但他們今生所給予我的呵護和愛是那麼久遠地深植在我的生命中。十幾年過去了,留在我心底的依然是一份抹不去的痛楚。
19歲,在一場車禍中,我也經歷了死亡,曾在生與死織成的暗夜裡掙扎了七天七夜。當時醫生告訴惟一守候在我身邊的弟弟說我隨時可能死去。17歲的弟弟不知如何准備後事,他只是哭只是不相信,不吃不睡一直守在我的床前。
活過來以後才明白:死亡就是對這個世界毫無感知,沒有愛沒有恨沒有快樂,當然也沒有痛苦。由此也才徹悟:那愛那歡樂,連同痛苦也都是如此珍貴,因為它標志生命的存在。
後來,我做了母親。第一次在產院的育嬰室門口看到那麼多千姿百態的小生命。那些天使一樣的嬰兒,有的在安詳地熟睡,有的揮舞粉嫩的小拳頭大哭,好像在抗議沒有經過他同意就把他帶到這個世界上來。
站在那裡我禁不住淚水盈盈:這些生動可愛的小生命不同於死亡帶給我的,他們在我的內心深處激起一種真正聖潔美麗的感覺。我又開始問自己那個久已困擾的問題:生命是什麼?然後我對自己說:生命,就是從出生走向死亡的過程,這一過程有不同的量和質。
隨著閱歷的增加,那種對於死亡的恐懼變得淡薄了,我已知道那是必然,死神同每一個人簽約,沒有人可以違約。結局一樣,過程卻可以截然不同。我想要說的是,由於我對於生命的愛以及對生命越來越接近本質的認識,我的生命會變得單純明凈。在學會奮斗的同時,我也得到了享受和欣賞生命的自然和美麗,而這些,多半與利慾和物慾無關,沒有利慾和物慾的參與,我也照樣獲得許多快樂。
我喜歡秋夜,靜聽窗外風旋落葉的聲音和秋蟲的低吟,似乎聽一份幽怨①〔幽怨〕隱藏在內心的怨恨。,又聽一份安然。喜歡雪後初晴潔白的路和屋頂,喜歡聽屋檐下雪水融化,滴落在松軟的泥土裡。喜歡清晨一兩聲婉轉悅耳的鳥鳴,好像整個世界都被喚醒並且變得清新。
喜歡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也同樣喜歡《梁祝》小提琴協奏曲中那份美麗的憂傷。喜歡騎單車從高坡上飛快地下滑,讓清爽的風柔柔掠過面頰將我的黑發向後高高揚起。尤其喜歡在窗外無聲無息飄落細雨的時候,那細致晶瑩的雨簾給我一種可以遮避的寧靜和安全感,只開一盞台燈,讓金黃的光暈暖暖地罩著我。再放下白色紗窗簾,擁被讀一本好書,那一刻真覺得做神仙的快樂也不過如此。
喜歡和愛人分飲一小杯紅葡萄酒,喜歡把細長的手指插進他濃密的黑發,感受他的溫柔和愛意,喜歡和他在寒冷的冬夜裡靜靜相對,在卧室的書桌前,他讀外文我讀詩。夜深了,我會起身為自己也為愛人加衣,再端來一碟巧克力夾心餅,一杯清香的熱茶。彼此相視一笑,那瞬間的美麗便是永恆了。
我並不在意世俗的名利和女人的虛榮,我只把握住實實在在的生活。
讓我告訴你:擁有並懂得珍惜,這就是快樂美麗的人生了。
❺ 網路小說作者夜十三個人簡歷
程志勇,筆名夜十三,男,小說閱讀網白金作家。著有《特種兵回魂》、《特種兵在都市》,是小說閱讀答網都市特種職業作品類型的扛鼎作家之一。
作品熱血、愛國,充滿正能量。《特種兵在都市》目前正在連載,已完成540多萬字,點擊量達到2億9千多萬次,3年多時間內持續蟬聯24小時熱銷榜首位。
《特種兵在都市》在「小說閱讀網」獨家首發以來,4年時間內持續蟬聯網站24小時熱銷榜首位,該作品位列網路風雲榜都市榜單前5,總榜前50,點擊次數2億多次,人氣持續升高,勢不可擋。
經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會議審議批准,2015年發展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目前作家夜十三已有作品《特種兵魂》(又稱《終極獵殺》)、《鬼首傳說》、《血色1937》和《特種兵在都市》等等,其小說的題材多為都市和軍事類的為主。
《特種兵魂》已完結並於2012年10月出版(實體書名《終極獵殺》),目前《特種兵在都市》仍在火熱連載,該作品是作者夜十三歷時四年創作,網站點擊超過兩億的作品,且收藏數量25萬多。
夜十三憑借著其多部佳作收獲了忠實的粉絲和口碑,微博粉絲量達20萬,逐步奠定了其在國內網路作家的堅實地位。
❻ 急求青年作家徐守均的個人簡歷
徐守鈞,筆抄名南方、巴山、田源,男,60年代出生,中共黨員,作家,本科(中文研究生專業課程修完),曾任西師大經濟學院特聘研究員。現任中國教師協會西部教育研究會會長、文化部中國鄉土藝術協會文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兼外聯部主任、中國青年作家網首席顧問、常務副總編輯,中國經濟導報重慶內參部主任兼《重慶要情參考》總編輯。報告文學《重慶人是怎樣煉成的》執行總編。 2004年4月,開縣人民政府48號文件,任命徐守均同志為開縣駐重慶辦事處主任。 2004年7月,徐守均被西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聘任為客座研究員。 2004年11月,徐守均被中國王碼集團任命為副總經理。 2005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通信部直屬職業技術學校任命徐守均為副校長。 2005年6月,徐守均出任《西部縱橫》雜志執行主編。 2006年3月,任《21世紀教育》西部行主編。 2007年9月,兼任《中國經濟調查與維權》調研部主任。 2008年9月,兼任某內參駐地調研員。 2009年,出任重慶市政協培訓中心藝術部文工團團長。
❼ 作者個人簡歷怎麼寫 詳細點。最好有例子
簡歷是用於應聘的書面交流材料,它向未來的僱主表明你擁有能夠滿足特定工作要求的技能、態度、資質和資信.成功的簡歷就是一件營銷武器,它向未來的僱主證明你能夠解決他的問題或者滿足他的特定需要,因此確保你能夠得到會使你成功的面試.大凡寫簡歷的時候,最頭痛的莫過於自我評價這部分了.有些人這部分不敢填寫,怕寫不好反而弄巧成拙.個人簡歷自我評價怎麼寫?如果簡潔得當,也是很能夠幫助自己從眾多簡歷中勝出的. 撰寫個人簡歷自我評價要點一:找到真正的閃光點.很多人的自我描述沒有重點,或者過於大眾化,難以讓自己出挑.人事經理往往希望看到你是否有閃光之處,並且這些閃光之處到底和這份工作有無聯系.因此,建議在寫自我描述之前,仔細羅列自己的工作經歷,回憶自己在以前的工作中到底積累了什麼樣的優勢,挑選出自己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以突出自我的優勢. 撰寫個人簡歷自我評價要點二:實事求是簡歷的真實性是人事經理一致的要求.在求職者書寫「自我評價」時,千萬不要有虛假成分,例如誇大自己的能力、優點或工作經驗等.經驗豐富的HR很容易通過求職者的措辭判斷求職者是否中肯而踏實.一旦語句讓人感覺到浮誇,HR往往會不露聲色地把求職者的簡歷淘汰出局. 撰寫個人簡歷自我評價要點三:語言需要簡練職業.自我描述的語言風格也是一個值得求職者考慮的問題.有些人喜歡用極感性的話來吸引人事經理的注意,這種做法很可能出奇制勝,但多數情況下是一種冒險.通常來說,語言盡量不要過於口語化,在描述自己的學習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等方面用語應嚴謹、平實,讓人事經理在閱讀簡歷時候能夠充分感覺你對這份工作的誠懇態度. 簡歷應該是寫給HR看的,光作者滿意不行.應該剔除所有無關痛癢的東西,盡量把內容壓縮成一頁紙.鋼鐵人才網提醒,這是在做市場推銷,不是在寫個人傳記.我記得看過這樣一份簡歷:作者不無得意地一一敘述了學校橄欖球隊曾經輸過的所有比賽.誠實固然令人耳目一新,但無助於做出具有說服力的陳述,不能達到申請人想要獲得工作面試機會的目的.
❽ 求《二號首長》作者黃曉陽的個人簡歷
黃曉陽,湖北大冶人,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人物傳記、官場小說作家。著有《香港廉政內公署全傳》、《容魏文彬和他的電視湘軍》、《潮州商道》、《陽光楊瀾》、《王菲畫傳》、《風華絕代梅艷芳》、《張國榮傳》、《張柏芝私人相冊》、《不老的神話:劉德華畫傳》、《印象中國:張藝謀傳》、《二號首長1》、《二號首長2》、《高手過招》等書。現就職於湖南日報《華聲!領導者》雜志,擔任總編輯一職。
❾ 冉曙光作家個人簡歷
王蒙主要創作年表
1955年:在《人民文學》雜志上發表短篇小說《小豆兒》。這是第一次正式發表作品。
1956年:發表短篇小說《春節》、《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冬雨》。
1957年:散文詩《新年》、長篇小說《青春萬歲》在上海《文匯報》上連載。另有詩作《錯誤》、《洗禮》、《春風》等。
1962年:發表短篇小說《眼睛》、《夜雨》。
1963年:發表散文《春滿吐魯番》。
1978年:發表短篇小說《隊長 書記 野貓和半截筷的故事》、《最寶貴的》(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光明》;報告文學《火之歌》等。
1979年:發表中篇小說《布禮》;短篇小說《歌神》、《友人如姻》、《悠悠寸草心》(獲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夜的眼》、《表姐》。出版長篇小說《青春萬歲》(1981年被評為全國中學生最喜愛的十本書之一,並於1986年獲人民文學獎)。
1980年:發表中篇小說《蝴蝶》(獲全國第一屆1979一1980中篇小說獎);短篇小說《說客盈門》、《買買提處長鐵事》、《春之聲》(獲1980年全圖優秀短篇小說獎)、《風箏飄帶》(獲短篇小說北京文學獎)、《海的夢》。出版中短篇小說集《冬雨》。
1981年:發表小說《雜色》、《如歌的行板》、《湖光》;短篇小說《深的湖》、《溫暖》、《心的光》、《最後的陶》;散文《浮光掠影記西德》、《別衣阿華》、《旅美花絮》等。出版評論集《當你拿起筆》、小說及評論集《「夜的眼」及其他》和《王蒙小說報告文學選》。同年日本出版中篇小說《蝴蝶》日文版。
1982年:發表中篇小說《相見時難》(獲全國第二屆1981-1982中篇小說獎)、《莫須有事件——荒唐的游戲》;短篇小說《惶惑》、《春夜》、《聽海》;綜論《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談我國作家的非學者化》。出版中短篇小說集《深的湖》、散文集《德美兩國紀行》和《相見時難》單行本。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說集英、法文版。
1983年:發表中篇小說《風息浪止》、《淡灰色的眼珠》、《虛掩的土屋小院》;短篇小說《青龍潭》、《黃楊樹根之死》、《木箱深處的紫綢花服》、《哦,穆罕默德·阿麥德》、《好漢子伊斯麻爾》、《葡萄的精靈》(獲第一屆1983-1984短篇小說百花獎);創作談《漫話文學創作特性探討中的一些思想方法問題》(獲首屆上海文學獎)。出版評論集《漫話小說創作》。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說集《蝴蝶》英文版。
1984年:發表中篇小說《逍遙游》、《鷹谷》;短篇小說《愛彌拉姑娘的愛情》、《邊城華彩》;綜論《對於現實生活的反映、反應和呼喚》(獲《光明日報》優秀理論文章一等獎);散文《塔什干晨雨》、《訪蘇心潮》(獲全國第三屆1984-1985報告文學獎)。 出版中短篇小說集《木箱深處的紫綢花服》、系列小說《淡灰色的眼珠——在伊犁》、散文集《橘黃色的夢》。牡丹江民族出版社出版《青春萬歲》朝文版。匈牙利歐洲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說集《說客盈門》匈文版。羅馬尼亞書籍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說集《深的湖》羅文版。
1985年:發表短篇小說《高原的風》、《無言的樹》、《冬天的話題》、《臨街的窗》;詩作《柏林牆》等4首。出版《王蒙中篇小說集》、中短篇小說集《妙仙庵剪影》、評論集《王蒙談創作》和《創作是一種燃燒》。墨西哥學院出版社出版《王蒙短篇小說集》西班牙文版。新疆青年出版社出版《相見時難》維吾爾文版。
1986年:發表中篇小說《名醫梁有志傳奇》(獲全國傳奇文學獎,並被《中篇小說選刊》評為優秀中篇小說);「新大陸人」系列小說之一《輪下》、之二《海鷗》、之三《卡普琴諾》之四《畫家「沙特」詩話》、之五《溫柔》;短篇小說《致愛麗絲》、《失去又找到了月光園的故事》;詩作《詩的幽默》(11首)、《紐約詩章》(3首)等32首。翻譯並發表德國徘句專家薩比妮·梭模凱普所作《德語俳句十二首》(英譯漢)。出版長篇小說《活動變人形》、報告文學散文集《訪蘇心潮》、中篇小說集《王蒙集》。出版《王蒙選集》。
1987年:發表短篇小說《來勁》、《庭院深深》;中篇小說《要字8679號——推理小說新作》、《選擇的歷程》、《蟲影》,並發表一批詩作,累計62首。出版中短篇小說集《加拿大的月亮》、評論集《文學的誘惑》。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說集《蝴蝶》德文版。東京德間書店出版中短篇小說集《淡灰色的眼珠——在伊犁》日文版。瑞士第三世界對話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說集《夜的眼》德文版。義大利米蘭賽維勒書局出版長詩單行本《西藏的遐思》意文版。
1988年:發表中篇小說《一嚏千嬌》、《球星奇遇記》;短篇小說《沒情況兒》、《夏天的肖像》、《十字架上》、《組接》;散文《蘇州賦》;雜文《誣告有益論》;綜論《文學:失卻轟動效應以後》;詩作《訪日俳句》(14首)、《陽朔行》(18首)等。出版詩集《旋轉的鞦韆》。台灣遠景出版實業公司出版中短篇小說集《蝴蝶》。台灣新地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說集《加拿大的月亮》。香港天地圖書公司出版長篇小說《活動變人形》。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說集《王蒙小說集》俄文版。
1989年:發表短篇小說《堅硬的稀粥》(獲第四屆1989—1990短篇小說百花獎)、《初春迴旋曲》、《神鳥》、《紙海勾沉——尹薇薇》(獲第四屆1988—1990《十月》文學獎)、《我又夢見了你》;評論《何必悲觀:對一種文學批評邏輯的質疑》、《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文化芻議———個筆記式的提綱》;發表《王蒙、王干對話錄》的主要內容;發表詩作《游》、《雨天》、《蓬萊》;散文詩《落葉、樹及其他》;有關《紅樓夢》的文章《蘑菇、寶玉與「我」的探求》、《時間是多重的嗎?》。新疆少年出版社出版系列小說集《淡灰色的眼珠》維吾爾文版。民族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說集《心的光》維吾爾文版。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相見集》、
《雪球集》(均為小說集)英文版。華盛頓大學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說《布禮》單行本英文版。巴黎人道報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說《布禮》單行本法文版。韓國中央日報社出版長篇小說《活動變人形》朝文版。米蘭加爾贊蒂書局出版長篇小說《活動變人形》意文版。出版新詩集《旋轉的鞦韆》。
1990年:發表短篇小說《我又夢見了你》、《現場直播》、《阿眯的故事》、《話、話、話》、《濟南》;關於《紅樓夢》的文章《搜撿大觀園評說》、《賈寶玉論》、《紅樓夢二題》、《天情的體驗上——寶黛愛情散論》、《變奏與狂想》;關於李商隱的文章《一篇〈錦瑟〉解人難》、《再談(錦瑟〉》、《雨在義山》、《通境與通情——也談李商隱的無題七律》。翻譯並發表了美國作家約翰·契弗的短篇小說《自我矯治》和《戀歌》;德國東方學家薩比妮·梭模凱的愛情組詩《短歌十二章》(俳句,英譯漢)。出版中短篇小說集《球星奇遇記》。德國波鴻布洛克邁耶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說集《工蒙小說集》德文版。民族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說集《心的光》
維吾爾文版。
1991年:發表短篇小說《室內樂三章》、《小說瘤》;中篇小說《蜘蛛》;微型小說《成語新編》系列;散文《海的顏色》、《無花果》、《宰牛》、《我們大隊的同事們》、《我愛喝稀粥》等;雜文《作家書簡與友誼》、《話說這碗粥》等;關於《紅樓夢》的文章《偉大的混沌》;關於李商隱的文章《對李商隱及其詩作的一些理解》、《〈錦瑟〉的野狐裨》。翻譯並發表了紐西蘭作家帕·格麗斯的短篇小說《天地之間》、詹·傅瑞姆的短篇小說《天鵝》、伊恩·夏普的短篇小說《白雪公主》和《天賜馬》、弗朗西斯·龐德的短篇小說《簡明三聯畫》和《八角形》、詹尼弗·康普頓的短篇小說《費伯鎮》。出版關於《紅樓夢》的專著《紅樓啟示錄》、文學評論集《風格散記》、中短篇小說集《中國當代作家選集叢書·王蒙集》、中短篇小說和翻譯作品集《我又夢見了你》。
1992年:出版長篇小說《戀愛的季節》,這是「季節」系列長篇小說的第一部。發表短篇小說、微型小說13篇;綜論《漫話文藝效果》、《再說文藝效果》、《題材與作家》、《建設與文藝》、《為了民族的生機》、《釵黛合一新論——兼論文學人物的評析角度》。出版隨筆集《欲讀書結》、中短篇小說集《堅硬的稀粥》、文藝評論集《王蒙、王干對話錄》。東京白帝社出版長篇小說《活動變人形》日文版。 ˉ
1993年: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出版《紅樓夢啟示錄》中文繁體字版。
1994年:出版《王蒙文集》(10卷,500萬字)、長篇小說《失態的季節》、長篇小說《暗殺——3322》。台灣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紅樓夢啟示錄》中文繁體字版。台灣出版《淡灰色的眼珠》中文繁體字版。紐約出版《堅硬的稀粥及其他》英文版。
1995年:出版長篇小說《躊躇的季節》、短篇小說《玫瑰大師及其他》。發表文章《我心目中的丁玲》。
1996年:出版短篇小說《滿漲的靚湯》、《短篇小說之謎》;古典文學論集《雙飛翼》、《紅樓夢評點本》;散文集《寬容的哲學》。
1997年:出版中篇小說《春堤六橋》。發表文章《革命·世俗與精英訴求》。
1998年:出版義大利文版小說集《不如酸辣湯及其他》、《堅硬的稀粥》。
1999年:出版長篇小說《狂歡的季節》、論文集《王蒙說》。
2000年:出版《王蒙舊體詩集》、《王蒙代表作》(該書被列入教育部2000年制訂並通過的「高等學校中文系本科生專業閱讀書目」)。出版散文集《王蒙散文》、中篇小說《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演講集《王蒙講稿》、新詩集《雨點集》。發表玄思小說《笑而不答》150則。
2002年:出版散文系列《印度紀行》、《訪日散記》與《我愛非洲》;古典文學論集《心有靈犀》。
2003年:出版《王蒙文存》(23卷,700萬字),出版《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學》,出版論文演講集《接納大千世界》。
2004年:出版《青狐》。發表論文《語言的功能與陷阱》、《〈紅樓夢〉中的政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