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數學教研組年終工作總結
學期來,在校領導與教導處的正確領導下,我們三年級數學全組教師堅持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積極參加和開展教研活動,完善和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為提高我們的數學教學質量做了些具體的事情。回顧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 抓好常規工作,總結教學經驗:
1、 全組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學要求,並且做好全面細致的考查工作。
2、 全組每一位教師都能做到「教學五認真」,並在此基礎上有所突破。
3、 做到老幫小,小學老,教師之間相互聽課,並認真做好研討工作,人人認真總結反思。
(二) 積極開展特色工作,體現年級組特色:
1、 本組教師為了加強修養,提高素質,以自學為主,不斷地搜集新信息,利用周一教研組活動時間,根據階段性的教育教學有針對性地進行研討工作,注意用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積極撰寫論文,先後有五位教師在各級論文評比中獲獎。
2、 教師積極參加市、學校組織的教科研活動,為了改革課堂結構和教學教法,教師們積極開設公開課,工作五年以上的教師每人開了一節示範課,做好帶頭示範作用,新教師每人上一節匯報課。在活動中教師們認真聽課,認真研討,從一次次的活動中,各位教師有了質的提高。
3、 本學期,我們積極做好的另一個方面就是在備課時,認真鑽研教材,力求體現新課標的精神,堅持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提倡結構化教案、個性化設計,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集體備課時針對我校學生數學底子薄,對數學的興趣不高的現狀,我們充分利用自製教具、製作多媒體教具等手段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堅持做到培優補差。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了較大的提高。
總之,這一學期以來,在三年級組各位教師的辛苦勞動和刻苦努力下,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不足,如新教師的教育實踐經驗不足,在處理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等方面不是很靈活的。在新的一年裡,我們要努力把教研組的各項工作引向深入,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❷ 幼兒工作分類夾應該怎麼備課
淺談幼兒園教師如何備課
備課是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也是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起點。從教師專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備課指向的是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因此,研究教師如何備課具有重要意義。當然,這里所說的「課」並非指向一節集體教學活動,而是涵蓋了幼兒在園進行的各種類型的活動。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行話說,精彩的生成源於精心的預設。由這兩句話可見備課之於教學的意義。雖然,有效的教學並不完全是由備課的精細度決定的,但精心的備課對於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實踐中,由於受到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們的很多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存在著不少與現在倡導的教育理念不一致的教育行為(主要指向教師的內在思維)。同時,通過日常下園與教師們的交流,我也了解到教師們在實際的備課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困惑。因此,我嘗試著從教師備課中的普遍問題說起,接著談談備課過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幾組關系,最後從教學設計的角度提出處理好這幾組關系需要思考的幾個主要問題。
一、教師備課中的普遍問題
每次下園看活動時,我們都會跟老師們要教學計劃,可能是半日活動計劃,也可能是教學活動計劃。通過計劃我們能夠了解教師的基本想法,進而了解其想法背後的教學思路和理念。基於對大量教育活動計劃的分析及與教師的交流,我們發現教師們在備課過程中存在著習慣性的思路和他們自己意識不到的一些問題。
(一)教師備課的習慣性思路:
教師們在備課時更習慣於從教育內容出發來設計活動。他們在設計活動時一般是先想內容,即「我想教給孩子什麼」或「我想讓孩子做件什麼事,這件事應該挺好玩的」,然後再考慮「我想教的內容中包含哪些目標」,接下來是「我要怎麼做」。
1、內容的選擇
教師們在選擇教育內容時,大致包括兩條途徑:一是依據目標從現成的各種教材或生活中(如季節、節日)尋找相關內容,這是很多教師經常會選擇的一條途徑;二是教師圍繞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或孩子可能感興趣的事選擇內容。
其中,一些教師能夠考慮到孩子的興趣或內容的新穎性,但這種考慮多是他們自己的主觀感覺。當被問及為什麼選擇這個內容開展活動時,他們一般會說「我覺得這個內容挺好的,我們班孩子應該挺喜歡的」,或者是「我們班孩子最近對這個一直很感興趣」,而當你再進一步詢問他們「孩子感興趣的到底是什麼」、「這個興趣反映出孩子怎樣的需要時」,他們往往就說不清楚了。這反映出教師們在選擇內容時缺少對孩子們與此內容相關的原有經驗和發展需求的關注,同時也缺少對教學內容或教材的獨特價值及教學重點、難點的分析。
2、目標的設定
無論是通過哪條途徑選擇的內容,教師們更習慣於將教材中的現成目標搬進自己的計劃中,或者按著往年習慣了的做法把過去的目標放到當前的計劃里。從表面來看,這些目標多是《綱要》或《細則》中的原話,似乎本身並沒有太大問題。但一經琢磨,不難發現這些目標表述比較空泛,幾乎是整個學期都要培養的目標,看不出與幼兒當前發展水平的聯系和針對性,而且不具有操作性。有時還會將目標與幼兒要做的事情相混淆,不清楚為什麼要讓幼兒做這件事。這反映出教師在設定教育目標時,缺少對所定目標關鍵詞的內涵的理解,缺少對幼兒要達到此目標需要具備哪些具體經驗和能力或需要經歷怎樣的發展階段的深入分析,缺少對既定教育內容所涉及到的領域關鍵經驗的具體思考。
3、過程的設計
在設定了內容與目標的基礎上,教師們對教學過程的預設一般是先考慮用什麼樣的形式比較新奇,能夠調動孩子們的興趣。然後再把過程設計成幾個步驟,或提出幾個問題試圖引發孩子的思考,但這些問題一般都會直接指向目標,提出問題的目的多是引導幼兒說出老師所預期的答案。有時也會再給孩子們一些時間讓他們自己練習、操作或者與同伴討論。最後是小結,將老師認為的很有價值的問題再跟幼兒強調一下,以確定孩子們都能說出來或展示幼兒做出來的作品。這個過程猛的一看似乎挺流暢的,但仔細想想就不難發現整個過程幾乎都是在老師的掌控下走過場,按著老師預設好的思路和答案步步推進,直至有幼兒能夠說出老師所期望的答案。這反映出教師重形式、重操作、重結果、輕過程的傾向,缺少對幼兒可能存在的不同情況、不同問題以及相應對策的分析,缺少對幼兒學習過程和學習特點的分析,缺少對教學環節與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之間關系的思考。
(二)教師習慣性備課思路背後的觀念及主要問題:
上述種種習慣性思路反映出目前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以教師為中心」的傾向。在這一傾向的影響下,他們在設計活動時的出發點、落腳點以及對教學有效性的理解,都表現出了過多關注自己的想法而忽略幼兒想法及其背後需求的觀念方面的問題。
1、以「我想教什麼」為出發點,缺少對為什麼要教這個內容和這個內容與幼兒當前的發展之間有什麼關系的思考,導致教學的盲目性。
2、認為教學過程中教師「教過了」,孩子就「學會了」,於是以教的過程替代學的過程,缺少對幼兒如何學習的以及如何幫助幼兒學會的關注和把握,導致學習的被動性。
3、以完成教師預設的教學計劃為落腳點,缺少對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即時反應的關注和對學習效果的反思,導致教學的低效性。
綜合上述分析,教師的備課過程不可或缺地包含著幾個關鍵的要素:幼兒的原有經驗與需求、教學內容、教育目標、幼兒學習反應、教師應答策略等。
二、教師在備課中需要關注的幾組關系
上述五個關鍵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關聯,構成了以下幾組關系。而這幾組關系經常是教師們在習慣性的備課思路中被忽略掉的。
1、教學內容與幼兒已有經驗之間的關系
這組關系涉及到的問題是明確誰是活動的主體。《綱要》明確指出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只有當教師想教的內容與幼兒的已有經驗發生關系時(可能是幼兒喜歡的,也可能是幼兒感到困難的),他們才有可能產生想學的願望和需要,也才有可能產生內在的學習動機,進而發揮出自身的主動性,後續的學習過程才會對其產生意義,而有意義的學習是有效學習的前提。所以,在教學內容與幼兒的已有經驗之間建立關系,由幼兒感興趣的或感到困難的問題切入,從幼兒需要的角度引出與之相關的學習內容,是老師們值得借鑒的思路。
2、教學內容與教育目標之間的關系
這組關系涉及到的問題是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是教師依據幼兒與此內容相關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階段來確定多數幼兒在本次活動中需要重點學習的具體經驗是什麼。教學難點是教師依據對幼兒原有認知經驗和能力水平的把握,來確定本次活動中幼兒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或自身難以突破的坎兒是什麼。確定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後,教育目標就有了更加明確的指向性,再加上落實重點和突破難點的途徑或方法,目標就容易具有操作性和可達成性了。
3、教學過程與教育目標之間的關系
這組關系涉及到的問題是教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幼兒落實重點目標進而突破難點目標。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教師在設計活動時將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與教育目標之間緊密聯系,想清楚每一個環節的具體目的及其對於實現本次活動的重點目標所起到的作用。同時,教師也要深入思考通過什麼方式才能幫助幼兒意識到問題的關鍵,進而嘗試著去突破難點,迎接挑戰,體驗到自我努力之上的學習的愉悅感。
4、幼兒學習反應和教師應答策略之間的關系
這組關系涉及到的問題是在設計教育過程時如何使教師教的節奏適應幼兒學的節奏。這需要教師關注自身的指導策略對於幼兒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不同幼兒對於教師的指導會產生怎樣不同的反應,以幫助教師減少自身的主觀判斷,更有目的地思考、篩選或調整自己的應答策略,進而使自己的指導更貼近幼兒的需要,因為適合幼兒需要的指導才是所謂適宜的指導。尤其是當幼兒出現了與教師的預期不一致的反應時,教師更要關注和思考幼兒產生這一反應背後的原因,進而根據幼兒的反應靈活地調整自己的應答策略。而這一點正是教師實踐智慧的體現。
綜合上述四組關系,它們都可以回歸到一組核心關繫上來說,就是「教」與「學」的關系。處理好了上述幾組關系,教師才能最終把握好「教」與「學」的關系,也才能不斷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三、備課過程中需要思考的問題
基於對上述問題的分析,我嘗試著從計劃的來源、教育內容的選擇、教育目標的確定以及教育過程的設計四個方面簡單地梳理出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需要思考的一些問題。由於研究並不深入,所提問題並不全面、不確切,只是想為教師們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
1.計劃來源於哪裡?回歸到哪裡?
(1)來源:教師的教育活動計劃有3個可能的出發點,即觀察/評估、確定目標、設計活動。在日常實踐中,教師們更多的從設計活動或確定目標開始,而較少從觀察/評估幼兒的已有經驗和發展水平出發來設計活動。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們應該更多地在日常工作中去關注孩子在生活中感興趣的是什麼,遇到了什麼樣的問題,或有什麼樣的需要等等。
2)回歸:無論教師的從哪個點出發來設計的活動,計劃的落腳點都應該回歸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落實到孩子們運用自己在各種類型的活動中所獲得的各方面的學習經驗去解決自己或他人遇到的問題,讓自己或他人更愉快、自信的生活。從更高層次來說,就是回歸到幼兒高質量的生活上。
2.選擇恰當的教育內容
在此方面教師需要思考:
(1)活動是源於幼兒在生活中關注的興趣點或遇到的問題,還是由教師提供的?
(2)如果是幼兒感興趣的或存在的問題,關注點為如何融入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當前發展水平的教育價值?
(3)如果是教師設定的內容:關注點為如何將教師關注的教育價值轉化為幼兒學習的需要
(4)對涉及到的教育內容或教材的分析:
l 是否是本班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及本班幼兒可能的興趣點或關注點?
l 是什麼是否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
l 與幼兒的原有經驗的結合點是什麼?
l 是否對幼兒的學習尤其是思維的發展有挑戰和思考的空間?
l 是否能整合多領域經驗的學習?
l 該教育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是什麼?
3.確定適宜的教育目標
在此方面教師需要思考:
(1)與此學習內容相關的核心教育價值是什麼?幼兒需要學習的關鍵經驗是什麼?
(2)幼兒與此關鍵學習經驗相關的已有經驗是什麼(包括幼兒在情感、態度、認知和技能水平、能力發展等方面的已知、已會)?
(3)針對本次活動期望幼兒可以獲得的具體學習經驗(有挑戰性但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操作性經驗)是什麼?
(4)不同經驗和能力發展水平的幼兒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及可能達到的不同標準是什麼(對教育目標的分解)?
4.梳理有線索的教育過程
在此方面教師需要思考:
(1)幼兒與此教育目標或關鍵學習經驗相關的發展線索和學習過程是什麼?
(2)針對幼兒的學習需要和學習過程,設計哪些環節才能調動幼兒的原有經驗,並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願望(關注問題並願意嘗試解決問題)?
(3)每一個教學環節的具體目的是什麼?與教學重點(目標)之間是什麼關系?
(4)教學重點是如何貫穿在每一個環節中,並一步步接近目標的?
(5)教學難點體現在哪些環節中?突破的關鍵點在哪兒?需要用什麼方式去幫助幼兒突破?
(6)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每一個環節中的觀察點是什麼?(提供幾個可能的觀察點)
l 幼兒的已有經驗:如何在活動的開始環節進一步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需要觀察的是什麼?
l 幼兒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如何在後續的過程中深入了解幼兒自己的想法及其學習過程?需要觀察的是什麼?
l 幼兒的個體差異:幼兒感興趣的或困惑的問題有什麼不同?他們的想法反應出他們的已有經驗有什麼不同?他們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有什麼不同?需要觀察的是什麼?
l 幼兒當前關注的問題:如何將教師關注的問題逐漸轉化為幼兒意識到的並想要解決的問題?需要觀察的是什麼?
l 幼兒對教師介入的反應和感受:如何在活動過程中隨時關注幼兒的心理感受和需要?需要觀察的是什麼?
l 幼兒的學習效果:如何在活動的後期或結束之後了解幼兒學到了什麼,還沒有明白的是什麼?需要觀察的是什麼?
(7)如何關注到不同經驗、水平和發展需要的幼兒,如何幫助他們在原有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並都獲得屬於自己的成功感和自信心。
(8)該活動是否應該與其他類型的活動建立聯系?如何建立聯系?(大體包括兩個方面:提供准備或進行延伸)
l 是否需要在生活中先進行經驗的感知和積累,或在生活中進行經驗的運用?
l 是否需要在區域活動中進行經驗的准備和積累,或進行經驗的練習、鞏固與運用?
(9)是否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與家長合作的結合點在哪兒
❸ 那位有小學的教學管理經驗總結呀
一、 有計劃的安排高一第一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
新學期開課的第一天,備課組進行了第一次活動。該次活動的主題是制定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及討論如何響應學校的號召,開展主體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改革活動。
一個完整完善的工作計劃,能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完滿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視,並要努力做到保質保量完成。高中化學新教材第一冊共分七章,第一學期完成前四章內容的教學,中段考到第二章。
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堅持每周一次的關於教學工作情況總結的備課組活動,發現情況,及時討論及時解決。
二、 定時進行備課組活動,解決有關問題
高一化學備課組,做到了:每個教學環節、每個教案都能在討論中確定;備課組每周一次大的活動,內容包括有關教學進度的安排、疑難問題的分析討論研究,化學教學的最新動態、化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等。一般每次備課組活動都有專人主要負責發言,時間為二節課。經過精心的准備,每次的備課組活動都能解決一到幾個相關的問題,各備課組成員的教學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
三、 積極抓好日常的教學工作程序,確保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按照學校的要求,積極認真地做好課前的備課資料的搜集工作,然後集體備課,製作成教學課件後共享,全備課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輪流製作,一人一節,上課前兩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師的電教課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兩次的學生作業,要求全批全改,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在班上評講,及時反饋;每章至少一次的學生實驗,要求全體學生認真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課後認真書寫實驗報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課外練習題,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識覆蓋面,有一定的難度和深度,每章由專人負責出題;每章一次的測驗題,也由專人負責出題,並要達到一定的預期效果。
四、 積極參加教學改革工作,使學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處推進
本學期學校推行了多種的教學模式,要使學生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更好地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更自主地學習,學會學習的方法。本學期分別安排了詹海東老師的名師示範公開課、中段考復習公開課,楊健敏老師的新教師上崗公開課。都能積極響應學校教學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網上資源,使用啟發式教學,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高一化學備課組,充分發揮每個備課組成員的聰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一化學的教學任務如期完成,並得到了學校領導和學生的一致好評和肯定。高一化學備課組,會再接再厲,創造更輝煌的成績。
五、 以老帶新,互相促進,互相提高。
楊健敏老師是剛畢業的老師,是學校安排給我的「幫帶」對象。她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多聽老教師的課,多虛心請教老教師。楊健敏老師在一學期中聽課共計有53節以上,既有高一的,也有高二和高三的老師的課。楊健敏老師在教學中不斷成長,迅速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
六、 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化學意識
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組由詹海東老師負責,任務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化學意識,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加以深化,使學生具備參加奧林匹克競賽的能力。每周五第8節為上為上課時間,內容包括化學興趣指引及學法指導、離子反應專項練習、氧化還原反應專項練習、實驗專項練習、基本計算專項練習、阿氏定律及其應用專項練習等。楊健敏和陳銀珠老師負責高一化學的興趣組活動,每周三第8節為活動時間,主要進行了:變色溫度計、晴雨花、制葉脈書簽、化學儀器介紹、暖袋和冰袋的制備等,內容豐富,很受學生歡迎。
❹ 班主任工作同時當教研組長一年能不能累計算是兩年的班主任經歷呀
當然不能,當班主任和當教研組長,只能算兩種不同的工作經歷
❺ 有關地理教研組的工作經驗介紹材料
復習七年級上一學期內容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感性認識,具備了的讀圖內、分析、判斷的能力,容對世界概況的。但也有一少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知識還系統,應。我將本著,嚴謹的教學本期教學工作,在新的學期里希望揚長避短,學生,力爭更的教學。
❻ 教研組長經歷屬不屬於德育工作經歷嗎
應該是不屬於
❼ 提煉歸納對教研組長培養工作的積極方法、措施及經驗
提煉歸納對教研組長培養工作的積極方法、措施及經驗
一是勇挑重擔的意識。組長除認真完成版教學工作以外,要認權真落實上級和學校的各種要求,創造性地開展好各種活動。學校有接待任務,首先自己要上好公開課,示範課。
二是鑽研求進的意識。要永葆教學能力的提升,永存教學藝術的鮮活,永具教研科研的風格。
三是熱心服務的意識。一方面上級和學校布置的工作開展的活動很多,常常要走教研組這條線,另一方面,一個組少則六七人,多則一二十人,年齡、性格、脾氣、工作作風等都不盡相同,這就需要教研組長做到腿勤、手勤、嘴勤,有一副熱心腸,揣一顆大度心,灑一片服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