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寫檢察調研文章
二、調研基本的方法
文無定法。調研工作沒有固定的模式,但以下基本的方法還是應該堅持的。
1、厚積薄發。調研的難點在思想而不在文字,要寫好調研文章,絕不是一天兩天能一蹴而就的,必須有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有些人面對一個調研題目苦思冥想,就是不知道寫啥,原因是「肚裡無貨」,沒有思想、沒有觀點,只有直觀的感受,缺乏理性的認識,頭腦中混沌一片,自然不知道寫什麼。文學作品是進行藝術的加工,要求精騖八極、神遊萬里,理論調研雖然是講道理,要求集中論述,但同樣要有深厚的知識積累,不斷積淀自己的文化素養。要想做「專家」應該首先是個「雜家」,單純地會背誦或掌握一些法條是寫不好調研文章的。要事事關心,積累各方面的知識,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1)、全面學習法學基礎理論,與檢察業務緊密相關的法理知識深入掌握,共性方面的、基礎性的法學理論也要學習。既要掌握當今的,也在了解古代的,既要掌握中國的,還有適當涉足國外尤其是西方的法學理論。(2)、要掌握一定的法學思想,尤其是法哲學知識,這是實務問題上升到理論高度的重要橋梁和必經台階。法哲學是對基礎問題深入思考後的結論,於調研極有益。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漢譯名著系列中,許多論著很值一讀,如貝卡利亞的《論犯罪與刑罰》,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等。(3)、要學習一些邏輯學、社會學、系統論、資訊理論等一些科學知識。(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調研人員必須學習國家的大政方針,學習黨的一些重要文件,清楚基本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要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和強烈的政治意識。實踐中我們一些幹警寫調研,法條很熟,再難的案子也知道怎麼辦,但調研文章就是寫不出來個一二三來,不知道說什麼話寫什麼東西。原因是自己知識面太窄、知識結構太單,無法做到高境界的融會貫通、旁徵博引,甚至把一個簡單的道理講清楚也顯得捉襟見肘、困難重重。積淀一個全面的、厚實的文化底子,並不是每篇文章都能必然地用上,這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如農人種田,只有肥沃的土地上才能長出好收成,貧瘠、板結的干土梁,無法結出累累碩果。教育上有一句行話:「要給學生一碗水老師首先要有一桶水。」此例亦可適用於調研工作:「要寫出1000字的好稿子,至少要有一萬字、十萬字、甚至百萬字的知識積淀。」此之謂厚積而薄發也。
2、調查研究。調研從字面上講就是調查研究,其實這四個字也應該成為調研工作最基本的方法。如前所述,檢察機關從事的理論研究准確地講應該是檢察應用研究,反映檢察情況,分析檢察工作,解決檢察問題。故我們的調研,必須真實地、實事求是地就檢察實務工作開展研討。
怎樣進行實務研究呢?必須牢牢地紮根於現實基礎之上,用事實來說話。完成一個調研課題,不要坐在辦公室憑空想像,這種想當然的調研方法,內容流入空洞,認識、分析很難有深度,工作對策也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有時即使能自圓其說,但說服力是不會很強的。寫任何一篇成功的調研文章,必須進行認真的實踐准備,就課題中涉及的相關問題,深入到工作一線,了解具體、真實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議論。如檢察機關自偵案件的質量問題,到底高與不高不能坐在辦公室憑空想像,實事求是地到辦案部門去調查了解一番,調查一下近幾年來本院共立了多少這樣的案件,撤了幾件,捕了幾件,訴了幾件,判了幾件,有罪判決幾件,無罪幾件,實體刑幾件,緩刑幾件,實體刑中三年以上幾件,三年以下幾件等,只有全面掌握了真實情況,才能有感而發,寫出來的東西才有針對性和說服力。再如有些文章談檢察機關經費保障問題,是多是少都不應妄下結論,而是深入實際調查一下,全院總經費是多少,人頭經費多少,辦公經費多少,用於辦案的多少,缺口有多少等都掌握了,寫出來的東西有事實基礎,才能令人信服。為此,提倡兩種比較重要的調研方法。
一是采訪式調研。調研人員如果情況不清楚,就主動地到業務部門去,找辦案幹警座談、詢問,了解情況,記者通過采訪才能寫出好稿子,采訪得越深、越細,稿件質量才可能越高。寫調研文章雖不一定背個話筒,但如果涉及到具體情況或具體情況不清時,就有必要躬身采訪一回,把具體情況必須摸清楚。前面講調研人員的臉皮要厚一些,也包含了這層意思。
二是用數字寫調研。在所有的論證方式裡面,數字是最有說服力的。因為其他的評述,語言再雄辯也是認識性的、主觀性的,讀者可接受也可拒絕,而只有數字是最客觀的,確鑿無疑的數字一擺,本身就能說明問題。經常見到一些質量較高的調研文章,列舉出了許多確鑿無疑的數字,言之鑿鑿,非常有說服力。有些好的文章從頭到尾用一組組確鑿的數字來論證,如北大教授、著名國情咨訊專家胡鞍鋼的文章,數字感就非常強。反觀我們的調研文章,數字論證做得很不夠,文章從頭到尾講了一大串空頭道理,但就是缺乏一些真實的具體的數字情況。本來可以用數字說明的,經常用一些「有些」、「部分」、「少數」、「近半數」、「大約」等模糊語言代過,看不到具體情況。這種現象,一種原因是工作懶惰不願下功夫去了解掌握具體的數字情況,寫到相關情況就是用一些模糊的詞語一筆代過;另一種情況是缺乏這一方面的意識,沒有「數字感」,這種有力的論證武器有意無意地放棄或忘掉了。我們迎來了一個數字化的信息時代,生活在一個數字社會里,每個人幾乎都變成了一個資料庫。希望大家在檢察調研的寫作方面,增強數字意識,用數字來寫調研。當然,用數字的目的是為了證明觀點,數字要為觀點服務,要變為論據,不能簡單地堆砌在那裡。
3、聯合搞調研。調研不能單兵作戰,更不能孤軍奮戰。尤其是寫一篇成功的調研文章,必須藉助集體的力量,運用集體的智慧來完成。畢竟,一個人的認識總是有局限性的,即使在專職調研崗位上工作,視野也總是有限的,要突破這些局限,使調研工作從這些狹隘的思路和視角中走出來,必須整合力量,進行各種形式的聯合,發揮檢察機關不同崗位、不同人群的資源優勢,不斷提升調研的整體效能。
一是與業務部門聯合搞調研。就某一調研課題,調研人員與相關業務部門相互聯系、溝通,業務部門就相關問題的工作情況提供真實的信息資料,包括工作情況、存在的問題,希望採取的對策等,發揮其在實踐方面的優勢。調研人員則充分發揮自己在理論方面的優勢,著力進行理論上的縱深分析和全面拓展,兩種優勢互相結合、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有助於理論和實踐充分地結合。提高調研文章的針對性和說服力。這種聯合可以共同署名,也可以課題組名義刊發,版權共享,皆大歡喜,而樂而不為。
二是調研人員之間相互聯合。人的認識總是有差異性的,對同一問題總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即使同一層面的調研人員,對某一課題也總會從不同的視角去洞察、分析、認識,得出不同的結論。故調研人員應該改變各自為戰、封閉割裂的工作狀態,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以進行智慧的共享。就同一調研課題,同一個院、或不同院的數名調研骨幹聯合起來,共同進行研究和文稿撰寫,通過聯合,發揮眾人所長,避免重復研究,調研人員互相之間也是個學習、提高的過程,受益極多。開展這種調研,課題制是個非常有用的方法。就某一重要的問題,抽選數名調研人員組成課題組,由一人任組長,統籌規劃,各成員分別負責一個問題或一個研究側面,最後形成一份全面、有深度的調研文章。近年來,高檢院不斷注重檢察理論研究的課題化,每年給各地分配調研課題,省院也給各地市分配有年度調研課題,課題化研究是檢察理論研究的發展方向,也是調研工作出成果的有益途徑。
4、調研→轉化→再調研。調研的目的是什麼?不管直接目的有多少,其根本目的總是要為檢察業務服務的。這種服務,必須要以調研成果的轉化來體現。也即調研中提出的思路、對策實踐工作要積極借鑒、運用,調研中分析到的問題和不足,實踐中力爭不再重犯,使調研真正為辦案工作起到指導、服務作用。實踐中,我們的調研是一種怎樣的狀況呢?不少同志的調研停泊在自己寫、自己讀、自己收藏的「自閉」層次。即自己關在房間寫,讀者是自己,最後即使發表了,也是剪輯下來自己收藏,對業務工作幾乎起不到什麼指導作用。這種工作模式,影響了調研人員的工作熱情,也不利於質量的提高。調研要充分發揮對業務工作的指導作用,必須形成動態的、螺旋上升的工作態勢,就調研工作來講,應該形成一個動態發展的工作過程,即:
調研→轉化→再調研
這種過程分為三個階段:一是調研,積極地分析、研究工作問題,撰寫調研材料;二是轉化,一項調研成果(具體講就是一篇調研文章)出來後,積極地運用於實踐,在實踐中促其轉化;三是再調研,經過轉化發現了一些新的問題、不足或漏洞,在此基礎上再完善、再補充,寫出更深入、針對性更強的調研文章。這三個過程,不是橫向、平面的重復,而是縱向、深入地提高,真正體現了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哲學觀點,是一種科學的調研方法。
倡導「調研→轉化→再調研」的調研方法,是因為調研只有考慮到轉化問題,才能提高其針對性,發揮其本身的價值,因為有用才受人關注。只有在轉化中再調研,才能發現深層次的問題,才能提出更科學更實用的真知灼見,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有深度,才會受到實踐的歡迎,如果每一個論題都按這樣的過程做,都能下這樣的功夫,一定能寫出有質量、有份量的調研文章。
5、大眾化調研。調研工作的發展,首先要有量的積累,只有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有質的飛躍,要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實踐中,許多幹警喜歡辦案也會辦案,但就是怕動筆,怕寫文章。即使寫些東西,通訊宣傳類的寫得多,而調研類的寫得很少,調研工作常常推給文字綜合人員當作任務來完成。改變這種傾向,調研工作必須走大眾化的路子。所謂大眾化調研,就是調研要成為各部門共同完成、廣大幹警廣泛參與的共性職能工作,而不是一兩個文字綜合人員的固定差事。要實現調研的大眾化,必須改變調研工作曲高和寡的窘況,不能讓人覺得是陽春白雪,因畏難而不敢參與。目前對絕大多數的檢察幹警來說,從事調研文章寫作的思想認識、邏輯思維、語言文字等基本能力是過關的,缺的只是工作的熱情和勇氣。走大眾化調研的路子,一是院里在工作部署上,將這項工作作為一項共性職能,成為每個部門都應承擔的責任。二是要組織動員越來越多的幹警參與這項工作,營造濃厚的工作氛圍,點旺人氣。三是每一個幹警克服畏難情緒,大膽地嘗試、參與這項工作。每個人都能寫好調研,首先要敢寫,愛拼才會贏,只有寫出數量,才能提高質量。
近年來我市在這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涌現出了一支穩定的、不斷壯大的調研骨幹隊伍,但實事求是地講,參與率還不是非常高,有些院還只是三、五個人在搞調研,有些調研骨幹也只是列入了名單,寫文章很少或不寫文章,沒有實質意義上的工作。有個別院只注重個別骨幹人員的培養,不注重面上工作,一旦人事變動就產生斷層,恢復過來要一定時間,最後實質上對工作造成損失。
6、廣泛涉獵資料。信息化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主要特徵和主要趨勢。理論調研作為前瞻性的工作,必須充分發揮信息資源的優勢,適應信息社會的各種特徵,通過信息的廣泛運用提升調研工作質量。
(1)、廣泛運用資料。隨著生產力的快速發展,社會上出現了各種便捷、豐富的信息載體,如網路、報紙、雜志、廣播等。檢察信息的傳播也日益豐富、便捷。尤其是基層調研工作,前幾年只能看到非常有限的一兩種刊物,現在媒介形式非常豐富,滑鼠一點各種信息資料盡收眼底,又新鮮又全面,為調研工作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物質條件。
理論工作具有鮮明的前瞻性和獨到性,必須站得高、看得遠。為此,要求作者必須廣泛地涉獵資料,只有廣泛地佔有資料,思考才能有深度。只有全面地把握情況,才能知道對某一問題理論界有沒有研究?已經提出了哪些觀點?還有沒有新的問題和思路?有時自己不去把握或把握不全面,辛辛苦苦撰寫出一篇調研文章,結果一看這個問題刊物早已登過了,白白做了許多無用功。同時,基層調研有很多局限性,我們接觸的案件就那麼幾類,遇到的問題比較有限,因而如果單純憑經驗或工作實踐搞調研,我們的視角將是比較狹窄的,和高層的、專業性的理論研究人員相比,我們只是井底之蛙。所以,我們必須非常廣泛地涉獵各方面資料,讀名家大家的新作,掌握理論發展的前沿動態,通過資料的補充,來彌補實踐性的狹隘和理論上的先天不足。這一點和我們倡導的實務性研究不矛盾,只有廣泛吸納理論觀點提高理論素養,研究實踐問題才能得心應手,也才能寫出深度文章,論文才具有科學性、可行性。2004年我市在中國和澳大利亞人權保護研討會交流一篇論文,全文只有4000字,但寫作過程中,查閱的各種資料不下二十萬字,作的資料摘錄就有近兩萬字,僅查閱相關資料就用去了兩個多星期時間。
(2)、科學運用資料。對資料既要有使用的意識,也要有合理的方法。實踐中,不少同志撰寫調研文章下了很大功夫,查閱了很多的有關資料,但是寫出來的調研文章並不成功,原因是在兩個方面出現了偏差。
一是忽略了原創性。前文一再強調,搞理論研究一定要注重原創性。不管論述的是什麼問題,一定要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思想,要有個性特徵,而不是別人的觀點整理或重復。但是在調研報送中,經常發現一些調研稿件查閱了很多資料最後變成了羅列了很多資料,只是把理論界對某一問題的相關論述摘抄整理到一塊,既沒有分析比較,也沒有更深層次的拓進,變成別人觀點的簡單羅列,看不到屬於自己的東西。
二是不尊重別人勞動成果。理論成果都凝聚著他人的心血,我們在坦然使用的時候,一定要給予足夠的尊重。現在各學術刊物要求越來越嚴,要求引用別人的觀點一定要註明原創者和出處,一些學術性很強的刊物編稿時,看到論文引用別人觀點但不註明出處,就視為形式不規范直接不進入編輯的視野。實踐中,基層幹警報送的論文大多不引用專業資料,有些即使引用也不規范,用一些籠統的話如「有專家認為……」、「有人提出……」、「有觀點認為……」等,這種情況下應盡可能地講清楚,是誰的觀點,在哪篇文章或哪本著作中,哪個版本,哪個出版社,哪一頁等,不管用夾注、腳注還是章節附註,一定列舉清楚。(近年來許多理論刊物一般要求用章節附註。)這樣做,既體現了對別人的尊重,也使得內容很嚴謹,增強了文章的證明力。
7、反復修改。文章是改出來的,必須反復錘煉,反復修改。有些感情渲泄性的文學作品還可一氣呵成,理論性很強的調研文章,必須不斷思考、不斷修改,要字斟句酌,反復錘煉,非是覺得成熟就不要脫手,千萬不能把粗製濫糙的東西投出去,這既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也體現了一種嚴謹、細致的文風。
修改,既注重大的思想、觀點以及論證過程的修改,使思想、觀點嚴謹、科學,不容差錯;同時,要注重字句的修改,再好的觀點,字句上不注重修飾、表達,也可能使你的論證大打折扣。編輯最反感錯別字,不只是增加了編輯的工作量,關鍵是反映了作者草率、應付的工作態度。有不少文章觀點本來不錯,但是因為錯別字太多,編輯只好舍棄。
修改的方法可以靈活一些,不一定靠自己集中修改。「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自己寫得再精彩的文章,也必有疏漏,自己看不出來,因為思維已經形成定勢,看得越多定勢越強,很難發現自己的問題和不足。這時候,不妨請別人來看,不必羞怯和遮掩,不管是比你水平高的還是稍遜一些的,相信都能給你提出有益的意見或建議。如果領導有空,不妨請領導來把把關,不要想著領導們日理萬機不一定有精力研究文章的寫作技巧,任何情況下,領導總有他的超人之處,總是站得比我們高,領導的修改或指點,也會使我們的文章增色不少。
第二種方法是「冷處理」。一篇文章,如果集中思考的時間太長,也會形成思維定勢,每看一遍都將順著過去的思路走下去,很難發現新的問題。這時候,就不要集中重復,而應採取「冷處理」辦法,先放下做些其他的事,把思想轉移開這個問題,想想其他的事,過兩三天後,再重新回到這個問題上來。這時重新閱讀、思考,便會有新的認識。
第三種是對比修改。實踐中有些同志費盡心思寫稿,夢寐以求發稿,一旦稿子被刊用,就陶醉在個人的名字中,認為萬事大吉,什麼也不再去想了。這種認識,不但偏離了調研的根本宗旨,也放棄了非常有益的學習機會。任何刊物,編輯的水平總會比作者高,尤其是層次越高,編輯水平就會越高。基於這種因素,強烈建議各位作者,稿件一旦刊登後,一定不能束之高擱,認為萬事吉祥。非常必要的做法是把自己的原稿找出來,與刊登稿逐字逐句逐標點地對比,看一看編輯都改了哪些地方,是怎樣改的。如果你細細地對比一下,一定會嘆服編輯就是改得高明,這種修改,每個句子,每個字詞,甚至每個標點符號都有其高明之處,對它們的對比和思考,將會給你帶來極為有益的營養。如我市某作者投送了一篇稿子,《檢察日報》作修改後予以刊登,原稿和刊登稿進行對比,我們會發現許多「神來之筆」,細細揣摩,你會深為嘆服。
原稿如下:
領導幹部要做一個透明的人領導者
領導幹部要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作一個透明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要有透明的工作方法。在工作的決策和實施中,嚴格按規定的制度和程序辦事,堅持民主集中制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工作原則,集思廣益,認真聽取並廣泛吸納群眾的意見,對於人事、財務、工程建設等群眾關心注的焦點問題在許可的范圍內努力進行做到透明化的工作,擴大群眾對決策的知情權和監督力度。要自覺接受群眾監督,避免「暗箱操作」,積極實行施政過程中的陽光作業,交給群眾交一個份明白賬、放心賬。這樣既可以有效地減少群眾的猜疑和不信任,也能更好地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效能,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也受到人民群眾的歡迎。
二是要有透明的工作作風。作為領導幹部,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真正樹立「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的公僕本色。要言行一致、表裡如一、身體力行,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凡事先從自己做起。要敢於公開自己的有關情況,個人的財產和經濟狀況應該讓群眾有所了解,自己的親屬、子女、配偶的職業、收入、工作等情況等也應該如實向組織如實報告,讓群眾知悉。一句話,要讓群眾相信自己,自己就要暢敞開心扉,讓群眾了解自己、歡迎自己。千萬不能跟成克傑那樣,裝模作樣地說:「一想到廣西還有一千多萬人沒有脫離貧困,我就連覺也睡不著」,暗地裡卻聲色犬馬、貪贓納賄。畢竟,假面具永遠只能戴一時,用一時,管一時。
三是要有透明的思想境界。作一個透明的領導幹部,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敢於透明自己的世界觀和思想境界,自己是怎麼想的,世界觀是怎麼改造的,自己的人生追求是什麼,對待金錢、權力的觀點和態度是什麼,這些思想意識的東西都應該透明。千萬不能會上講的是一套、文件上念的是一套,心裡想的、私下裡做的卻是另一套。要把真實的思想展現出來,就要有正氣、公心、服務意識,善於用自己用透明的精神境界感召屬下,吸引群眾,這樣才能產生巨大的工作向心力。中國有句古話:「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一個人只要心胸開闊,不污不暗,把個人的心聲展現出來完全是可行的,這樣做也能形成一種精神上的感召力和人格上的魅力。領導幹部應該有這樣的勇氣。
透明的另一面是虛偽,現在如今有不少虛偽化的幹部太多,他們工作中「暗箱操作」、作風上表裡不一、做起事來言行不一致同,思想上搞兩種面孔,這是群眾最厭惡的,也是最傷群眾感情的,這種虛偽的作風的後果只能使幹部自己與群眾的關系越來越疏淡,距離越來越遠。
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等我們學習的這些領導幹部的楷模都是一個屬於透明的人領導者。群眾很容易地看到了他們的心裡去內心世界,他們也很容易地走到了入群眾的心裡來。相反,幹部隊伍中的害群之馬,成克傑、胡長清等都是虛偽的人,他們講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給群眾說的是一套,私下裡自己搞的又是一套,作為一個領導幹部他們靈魂里中污穢的成分太多,他們不願意也不敢把自己的心扉敞開,最終被群眾所唾棄,自己也身敗名裂遺臭史冊成為幹部隊伍中的害群之馬。(此處另起一段)領導幹部要為人民執好政、掌好權,真正代表群眾的利益,就要勇於做一個透明的人。
註:黑體字是編輯加上的,方框劃掉的是編輯刪除的。
修改要細,不能粗枝大葉,觀點要正確、新穎,在一些遣詞造句等問題上也要反復推敲,不能得過且過,否則,將可能養成習慣最後形成一種不良的文風,小節的不注意將可能影響整篇文章的質量。如我市與《中國檢察論壇》協辦期間,曾向該刊寄送過一篇稿件,但因字詞等小節問題的不注意,編輯予以嚴厲批評,並把修改稿專門寄了過來,要求引以為戒。修改的字詞分別是:
盲然不覺→茫然不覺 然實踐中→然而實踐中
抵毀→詆毀 唯此→惟此 切近→貼近 祈望→期望
冷竣→冷峻 驕養了執法人員的無情→嬌縱了執法人員的無情
推衍→推演 勿寧說是→毋寧說是 渺視→藐視
心理定勢→心理定式 緣於前蘇聯→源於前蘇聯
一種根蒂化思想→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 精準程度→精確程度
(註:左邊為原稿用字,右邊為編輯修改用字)
修改之後,主編石京學在原稿中寫下這樣幾句話:
這只是我初步修改,就發現許多錯誤,請各位在以下校對時對錯誤再加修正,嚴加把關。請寄作者一閱。怎麼能出現如此之多的錯字,寫出一些字典、詞典中都沒有的詞語,盡管准予發表,亦應對此學術態度予以警示。
之所以在用詞方面出現上述問題,主要原因是作者的語言基本功不扎實,一些常見的字詞使用不準確,許多誤用養成了習慣,導致語言規范問題出現。同時,有些作者追求一些「文縐縐」的感覺,把一些文言文的用法用到了論文寫作中,或者不正確地對語言進行縮略,自己不覺得,但讀者會覺得很不舒服。這樣的問題,論文寫作中也要引以為戒。
『貳』 檢察院關於案件管理工作專題調研的活動寫份材料!
50分寫個3000字的材料,可能不好整。建議自己在網上搜索資料,親自整一個。
『叄』 如何做好責任督查工作經驗發言材料
內容預覽:文章標題: 各位領導、同志們,大家好! 首先感謝區委督查室的各位版領導為我提供權了一次向兄弟鄉鎮學習交流的機會,我想這不僅是對我工作的巨大鼓舞和鞭策,同時也是對我今後更加做好新形式下督查工作的一次新動力。下面,我把自己是如何做好督查工作的幾點做法向各位領導匯報如下,概括為抓好「四個堅持」,做到「三個結合」,不妥之處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一、抓好「四個堅持」 (一)堅持圍繞區委有效督查為中心,做好督辦工作 黨委、政府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無論是做好上級部署的督辦工作任務,還是抓好本單位督查工作,給我最深的體會是,作為一名督查工作人員必須要圍繞中心,為決策服務,時時處處貼近中心工作,切忌眉毛鬍子一把抓,不分輕重,不分主次。比如:區委在召開重要會議和大型會議之後,我作為一名督查工作者,就積極與參會人員溝通,搜集相關材料,了解會議的主要精神,之後及時地與主要領導溝通,按照會議精神,確定我鎮落實工作方案,並迅速整理資料,撰寫落實報告,經主要領…… 你還沒注冊?或者沒有登錄?這篇文章要求至少是本站的注冊會員才能閱讀!
如果你還沒注冊,請趕緊點此注冊吧!
『肆』 如何開展一級駐所檢察室規范化建設經驗材料
一、駐所檢察室對看守所的監管執法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督,維護在押人員的權益。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羈押期間,限制了部分人身自由,但不是剝奪所有的權利。在羈押期間,在押人員享有生存權、申訴權、控告權、人格權、人身安全及合法財產不受侵犯權等基本權利;罪犯除依法剝奪政治權利的以外,享有選舉權以及其他未被剝奪的公民權利。根據《看守所檢察工作細則》規定,駐所檢察人員有「對看守所的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督,保障有關法律政策的正確實施」的職責。其目的就在於維護在押人員的合法權益。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維護在押人員的生存權。在生活上給予必要的保障,即使應判死刑的在押人員,在看守所羈押期間也要維護他的生命。駐所檢察人員定期檢察看守所對在押人員的伙食標准、環境衛生、病傷治療是否符合規定和有無虛報、冒領、剋扣囚糧囚款等問題。
2.維護在押人員的申訴、控告權。申訴、控告是國家為維護公民(包括在押人員)的合法權益而賦予其的權利。駐所檢察室有權受理在看守所服刑的在押人員及其家屬的申訴(包括向人民法院申訴被駁回又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申訴);有權受理在押人員及其家屬對看守所幹警和武警在管理活動中的違法行為提出的控告(包括對在押人員的刑訊逼供、體罰、虐待等行為);有權受理對辦案人員賄賂、索要財物等行為的控告。對上述控告、申訴,駐所檢察室要認真辦理,及時答復,切實維護在押人員的合法權益。
3.維護在押人員的合法財產權。凡新入所人員,經檢查,其隨身所帶的衣物、現金,由看守所代為保管並逐一登記,開列清單,離開看守所時一並結算或退還。
4.維護在押人員不受侮辱的權利和人身安全。《看守所檢察工作細則》規定,必須檢察看守所對男犯和女犯是否實行分押;檢察看守所對在押人員的監室和活動場所,特別是重要案犯、死刑犯的監管警戒是否嚴密安全,提審、押解是否符合規定;檢察看守所是否用在押人員代行幹警職務管理在押人員;檢察看守所幹警、武警對在押人員使用戒具,是否符合規定,對在押人員有無體罰、虐待、侮辱人格的行為等。
二、認真履行監督職責,確保監管秩序穩定
保證監管場所安全無事故是對駐所檢察工作的最基本要求。
一是認真落實日常安全防範檢查。在看守所檢察監督工作中,駐所檢察人員嚴格按照《人民檢察院看守所檢察辦法》的規定,做到敢於監督、善於監督、依法監督、規范監督,確保了看守所連續多年安全無重大事故。
二是突出刑罰執行重點監督。看守所留所服刑人員佔在押人員的6%,此部分人員的穩定至關重要,為此,突出抓好此部分人員的減刑、假釋、保外就醫檢察,為每位留所服刑人員建立台帳,全面掌握信息。鼓勵留所服刑人員積極表現,針對多次被評為「五好在押人員」或在改造中能起到積極作用的,我們根據看守所提出的減刑意見,給予減刑以此來鼓勵這些人員積極遵守監規,對整個監管場所也可以起到表率作用。
三是積極推行談話制度。即堅持與在押的未成年犯進行幫教談話,約見檢察官談話及接待來訪家屬等實行「法律政策攻心,人性管理交心,家屬幫教換心」三種方式,教育感化在押人員。通過在押人員,協助辦案機關將訴訟順利進行。如趙某某處於審判環節,由於家中有三個孩子十分牽掛,在開庭的前幾分鍾,趙某某突然暈倒在地,我們與看守所民警將其送醫院就治,醫生診治後說其有裝的可能,檢查無異常情況,我們在其打點滴時與其談話,耐心的做思想工作,了解其心事後,在領導的批准下讓其見到了自己的三個孩子,趙某某當時就表示要好好配合法院把案子了結,不管怎樣的結果自己都將接受法律的制裁。駐所檢察室與看守所在給未成年人黃謀謀過十八歲生日時為其點燃生日蠟燭,親切的關心幫教深深打動黃謀謀,其表示一定要好好反醒自己的錯誤,在看守所認真聽從管教,不管將來判決是什麼,自己都將好好改造。我們的約見檢察官談話,為一些法律意識淡薄,法律知識淺薄的在押人員提供了一個學習法律知識的平台,通過我們的《檢察官提示》,他們可以充分的了解自己犯罪的構成要件,如侯某某約見我們時說,我沒有偷東西為什麼給我定盜竊罪呢,當時我們了解侯某某的犯罪經過後,明確的告訴他,他犯的不是盜竊罪而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而且把相關的定義及司法解釋以《檢察官提示》,以書面的形式告知該在押人員,使他們明白自己到底是犯了國家規定的哪一條刑法而被刑拘,同時更好的維護了在押人員的權利。
三、努力增強創建信心,不斷鞏固創建成果
規范化建設是提高監所檢察工作水平、增強監督能力的重要途徑。為此,在「國家一級規范化檢察室」的基礎上,確定了創建「國家規范化檢察室」的目標。
一是及時制定創建方案。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加強派駐監管場所檢察室規范化建設的意見》以及《人民檢察院派駐監管場所檢察室規范化等級評定標准和評定辦法》的精神,結合工作實際情況,制定了《開展規范化駐所檢察室創建活動實施方案》。《方案》從工作任務、組織領導、工作步驟和具體要求等方面詳細規定創建活動內容,確保了創建活動的有序開展。
二是狠抓各項硬體建設。目前在看守所辦公區有相對獨立辦公用房,共4間。其中2間辦公室設在辦公區,1間休息室,還有1間檢察官接待室兼心理疏導室設在監區。並且全部進行了裝修,添置了傢具,擺設溫馨,便於在押人員緩解緊張情緒。製作了檢察室檢務公開宣傳欄、工作規章制度等。配備電腦4台(其中包括與縣公安局聯網一台,檢察內網一台,2台筆記本電腦)縣看守所區域網相聯,實現了資源共享。監控設備完善,實現了8小時實時監控,15日以上的存貯量。
三是制定完善規章制度。先後對各崗位都制定了制度,如《監所檢察科科長(副科長)崗位職責》、《內勤崗位職責》、《駐看守所檢察室工作人員個人崗位責任制》及駐監檢察室工作請示報告制度、重大事件報告制度、安全檢察制度、接待制度等,並將制度內容上牆,有效規范了檢察幹警的執法行為。嚴格按照高檢院下發的「看守所檢察辦法」的要求,制定工作流程表,明確駐所檢察人員每日的工作內容和程序,使各項監督工作的流程更加程序化、規范化。堅持抓好規章制度的落實,相關責任人定期向主管檢察長報告工作,接受監督和指導,杜絕了棚架現象的發生。
四、強化創新工作機制,提升駐所檢察水平
一是強化嚴格責任追究制度。對因管理鬆懈,嚴重不負責任,致使看守所發生牢頭獄霸,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從監區集體脫逃的,看守所發生重大責任事故和民警嚴重違法違紀行為,隱瞞不報、包庇袒護的,對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風報信、私自傳遞信件物品、私自安排會見的民警等事故,駐所檢察室要按照《人民檢察院看守所檢察辦法》要求積極開展事故檢察工作,查明事故原因,查找看守所是否存在執法過錯責任和自身是否存在執法監督責任,要嚴格追究有關責任人和領導責任。2011年我們通過「專項活動」,對所有在押人員入所前扣押物品進行詢問,通過談話發現辦案人員中是存在一些問題,我們及時給其辦案單位反饋意見,並發出了檢察建議。
二是推出減刑假釋呈報檢察備案審查制度。2006年以來,堅持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把以前減刑的事後監督轉變為事前、事中、事後全程監督,促進減刑檢察監督工作的深入開展。先由看守所提出減刑意見,駐所檢察室根據看守所呈報的材料進行檢察後,與其同監室在押人員進行談話,了解其在監室內表現情況,在各監室發減刑調查表,確屬表現良好,同意看守所呈報減刑。之後嚴格監督看守所實行減刑呈報審查制度,通過審查,先後共對留所服刑中的7人提出減刑檢察意見,維護了在押人員的合法權益,鼓勵他們改過自新,早日回歸社會。
三是推出在押未成年人表現量刑建議制度。為有效保護在押未成年人的權益,積極推出在押未成年人表現量刑建議制度。對主觀惡性不大,情節較輕的未成年人,專門安排人員對其生活背景和環境或犯罪的原因進行調查,了解社會和家庭背景、學歷、教育經歷等有關情況,如對未成年李某某系學生,談話中了解因其父母離異無人管教,平時生活無人管理,且學習成績還不錯,入所以後確有悔改之意。所以駐所檢察室聯合看守所出示李某某在押期間的表現良好的鑒定,由公訴部門開庭時向法院出示,提出減輕或免除刑罰的量刑建議。
駐所檢察室工作的實踐,有力地證明在我們國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享有廣泛、真正的人權。今後,駐所檢察室應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依法治國的大氛圍中,為保障人權發揮更大的作用。
『伍』 怎麼寫調研報告經驗材料
調研報告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調查,二是研究。調查,應該深入實際,准確地反映客觀事實,不憑主觀想像,按事物的本來面目了解事物,詳細地佔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觀事實的基礎上,認真分析,透徹地揭示事物的本質。至於對策,調研報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為,對策的制定是一個深入的、復雜的、綜合的研究過程,調研報告提出的對策是否被採納,能否上升到政策,應該經過政策預評估。 第一,必須掌握符合實際的豐富確鑿的材料,這是調研報告的生命。豐富確鑿的材料一方面來自於實地考察,一方面來自於書報、雜志和互聯網。在知識爆炸的時代,獲得間接資料似乎比較容易,難得的是深入實地獲取第一手資料。這就需要眼睛向下,腳踏實地地到實踐中認真調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實際的第一手資料,這是寫好調研報告的前提,必須下大功夫。 第二,對於獲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間接資料,要做艱苦細致的辨別真偽的工作,從中找出事物的內在規律性,這是不容易的事。調研報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篩選出最典型、最能說明問題的材料,對其進行分析,從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質或找出事物的內在規律,得出正確的結論,總結出有價值的東西,這是寫調研報告時應特別注意的。 第三,用詞力求准確,文風朴實。毛澤東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是很好的典範。寫調研報告,應該用概念成熟的專業用語,非專業用語應力求准確易懂。通俗應該是提倡的。特別是被調查對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語言,應在調研報告中選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詞新穎,把簡單的事物用復雜的詞語來表達,把簡單的道理說得雲山霧罩、玄而又玄,實際上是學風浮躁的表現,有時甚至有「沒有真功夫」之嫌。 調研報告一般是針對解決某一問題而產生的。報告需要陳述問題發生發展的起因、過程、趨勢和影響。如果用詞概念不清,讀者就難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也就達不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尤其是政策調研報告,用詞准確有助於政策決策者迅速准確地理解調研報告的內容,有利於政策制定和調整的正確性。 第四,邏輯嚴謹,條理清晰。調研報告要做到觀點鮮明,立論有據。論據和觀點要有嚴密的邏輯關系,條理清晰。論據不單是列舉事例,講故事,邏輯關系是指論據和觀點之間內在的必然聯系。如果沒有邏輯關系,無論多少事例也很難證明觀點的正確性。結構上的創新只是形式問題,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報告的形式上。調研報告的結構可以不拘一格。 第五,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思想素質。好的調研報告,是由調研人員的基本素質決定的。調研人員既要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又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一項政策往往涉及到國民經濟的許多方面,並且影響到不同的社會群體,只有具備很寬的知識面,才能夠深刻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正確判斷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體的需要;才能看清復雜事物的真實面目。恩格斯說過:如果現象和本質是統一的,任何科學都沒有存在的價值了。調研人員一定要具備透過現象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這源於日積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六,要對人民有感情,對事業、對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調研報告帶有一定程度的主觀性。作者所處的立場決定了報告的主題和觀點,也決定了報告素材選取的傾向性。巴金說,「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實際搞調研,一定要有為老百姓、為國家解決問題的強烈願望和感情。 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遵循一定的規律,調研報告的寫作過程實際上也是探索事物發生發展規律的過程。報告的論點和論據一定要符合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而不是追隨潮流,迎合某些群體的需要。這就需要調研人員非常敬業,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陸』 檢測檢驗工作經驗交流發言稿怎樣寫
二十九工程處創新管理模式、嚴抓細管全面提升物資管理精細化水平
在集團公司高度重視和關心下,結合我處物資管理實際,強力推行物資「規范化、標准化、系統化、精細化」管理,嚴格過程式控制制、強化執行力建設,認真開展物資核算工作,使項目物資管理運行平穩、有序、可控。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章立制,實施物資管理工作標准化
無以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一整套切實可行的物資管理制度就不能稱之為標准化,精細化管理也就無從說起。為全面提高二十九處物資管理水平,充分發揮物資管理在現場施工經營中的重要作用,我們以強化執行力,管理創效益為核心,先後制定、修訂了二十九處材料管理規定和若干現場材料管理實施細則,堅持認真抓好物資采購、驗收、保管、發放、核算等各個環節的基礎工作,並進一步細化措施、量化指標、明確責任,從細處著眼,從細節入手,全面提高采購、運輸、倉儲、使用、核算等各個環節的精細化管理水平,真正使能省的省下來,不該浪費的絕不浪費。各項管理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堵塞了物資管理漏洞,為物資管理工作的有效運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實施過程中,為使各項規章制度真正落到實處,我們以強化執行力建設為抓手,通過處月度的安全檢查,對各項目部的材料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和檢查,將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拍照並反饋到材料科進行分析。對現場物資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絕不迴避,一方面進行深入剖析,另一方面提出整改措施,並限時整改,提交整改報告。我們制定了《物資管理人員考核暫行辦法》,強力推行考核獎懲機制,每年對全處所有在崗材料人員進行業務考核,根據考核結果結合具體情況給予降職降級處理,直至清除出材料管理隊伍,真正形成「庸者下,平者讓、能者上」的競爭淘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