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急】政治論文,大家幫忙湊字數啊!至少湊到1600,現在1200……
多媒體教學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襄城高中 王方印
【摘 要】過去性、豐富性、綜合性是歷史知識的基本特點。現在我根據20多年來歷史教學積累與近幾年運用多媒體教學的經驗,談幾點關於多媒體教學輔助歷史教學的看法。
計算機輔助的多媒體能重現過去,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使學生"身臨其境"學習歷史、感受歷史。計算機輔助的多媒體教學,可創設情景幫助了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計算機輔助的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審美情感,感受歷史,接受教育。計算機輔助的多媒體教學,可以強化思維力度,增強記憶效果,提高學生智能素質。計算機輔助的多媒體教學, 可以寓思想教育於歷史知識傳授之中,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關鍵詞】 計算機輔助的多媒體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審美情感 增強記憶效果 思想道德素質 提高學生智能素質
過去性、豐富性、綜合性是歷史知識的基本特點。歷史是已逝去的人和事,不可能重演,也不可能用實驗的方法使之再現,這給學習歷史者帶來一定困難。計算機輔助的多媒體技術利用文字、聲音、圖象等多種媒體向學生傳遞信息,由於計算機具有圖文聲像並茂的特點,使歷史教學突破時空限制,把幾年、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以至上萬年以前的中國或外國的歷史現象「重現」在學生們的面前,拉近了歷史與現實之間的時間距離,學生們宛如置於歷史情境之中。讓學生在視聽刺激下接近歷史、理解歷史、掌握歷史、探索歷史、綜合歷史、概括歷史。所以,它為我們提供了更理想的教學環境。現在我根據20多年來歷史教學積累與近幾年運用多媒體教學的經驗,談幾點關於多媒體教學輔助歷史教學的看法。
1、計算機輔助的多媒體能重現過去,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使學生"身臨其境"學習歷史、感受歷史。
電視、電話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計算機同樣具有拉近歷史與現實這項功能。歷史,是已消失殆盡的史實,距離學生遙遠而又陌生,單憑教師的誇誇其談,久而久之,不但不能引起學生共鳴,而且使學生厭學,失去學習歷史的興趣。但計算機輔助的多媒體教學可以彌補這一缺陷,通過多媒體展示歷史文物圖片,文獻資料、歷史地圖、歷史現象的模擬動畫等多種形式把書本上的歷史直觀、生動地重現在學生面前,使抽象的內容形象化,棘手的事物簡單化,平板的形象立體豐富化。學生在學習中"見其人,睹其物,聞其聲"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喚起學生的探索慾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如:講授《鴉片戰爭》這一節時,先後映示《林則徐虎門銷煙畫面》、《牛欄崗大捷》等投影片,在課外電教活動中放映《林則徐》愛國主義影片,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排除了分散注意因素,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又例如,在講授《宋元時期的文化》時,就放映《畢升》科教影片。放映前向學生講述觀看的目的、要求,隨著劇情的發生、發展、高潮,學生逐一觀察、思考,爾後寫觀感,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使學生"身臨其境"學習歷史、感受歷史知識。
2、計算機輔助的多媒體教學,可以創設情景幫助學生了解歷史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知識的入門,柏拉圖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高中階段的學生,心理發展逐步成熟,認知能力已處於較高的以文字元號為主的階段,邏輯思維能力增強,獨立性格初步形成,知識面大大開闊。多媒體教學,特別是CAI可為我們提供更多「理智型」的教學方式。對目前使用的內部結構嚴謹,理論性較強,理解內容增多的高中歷史教材,CAI可解決邏輯問題,提供模擬和游戲,通過模擬問題情境,訓練學生分析問題、作出決策、進行邏輯推理的能力。並且可利用學生上電腦課學到的計算機知識、設計可由學生操作的課堂練習軟體,體現人機交互智能的優點。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於興趣,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必然變被動為主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教學實踐表明,刺激強度大,變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積極思維,加強學生對重要知識的無意注意起到強化記憶的作用,進而達到深化主題,畫龍點睛的功效。課本中重要內容的圖片,可以成為大腦興奮的催化劑,激活學生的思維。依據課本內容製作的小動畫課件,可以馬上把同學們拉到創設的情景中來。這樣便可使學生對歷史學習產生真正的愛好,感到這門學科值得去學。
例如講授「戰國七雄」中首先通過大屏幕播放電腦製作的小動畫,用美化商鞅,醜化貴族,招人喜愛的動畫創設出當時辯論的場景,讓學生在幽默、愉快中盡快進入角色,使學生了解商鞅作為改革家的氣魄、才華,又可讓學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在當時的必要性,同時投射出"商鞅舌戰圖",並向學生解釋這是畫師根據課文內容作出的商鞅舌戰大臣的情景,中間席地而座的是秦孝公,商鞅這個歷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對變法的貴族大臣們辯論。把動畫、圖片、課文內容對比給同學們,讓同學們在多微空間中接受這節課傳授的知識,學生興趣大增,甚至能記住動畫中部分人物的對白,比起教師口述,效果強多了,而且部分同學馬上會繼續翻看課本,看看課本上的描述,結果如何,順其自然的把同學們的興趣提了起來。
另外,插入歌曲、電影片段,同樣能引起學生興趣。現在的新教材,課本大字內容就這么一點點,且理論性較強,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善於創新,使學生認為枯燥無味的知識賦有新意。例如:講《元朝的建立和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一節時,先以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為導課,把同學們帶入了藍天白雲,馬羊成群的大草原,把同學們的興趣一下子提了上來。然後伴隨著一陣風鈴聲,屏幕上出現了一行文字"你知道他是誰嗎?"和一幅圖片,並與同學們交流,個別預習課文的同學喊出了"蒙古大草原"、"成吉思汗"、"鐵木真"。這樣,同學們在欣賞如畫風景的同時,學到了第一個知識,並把思維拉回了課堂,蒙古英雄——成吉思汗。滑鼠點擊,風鈴聲再次響起,出現了"想一想"畫面,"成吉思汗有哪些功績呢?"老師播放《射鵰英雄傳》主題曲,在熟悉的旋律中,同學們喊出了不同的答案"統一中國"、"統一蒙古"……活躍了課堂氣氛,5分鍾後,自動播放節選影片《成吉思汗》,然後老師同同學們一起總結出成吉思汗的功績,在觀看影片、討論中,同學們對成吉思汗的認識又加深了一層。然後是幾個電腦選擇題、連線題,答對時電腦內是鼓掌喝彩聲,答錯時是語音"繼續努力呀!",這種及時反饋的特點是傳統課堂教學很難做到的,這樣可以使學習方式多樣化,內容生動有趣,在游戲中完成題目,在娛樂中接受多媒體帶來的知識。最後,教師將通過大屏幕顯現元朝疆域圖,介紹疆域范圍,東起大海,西到地中海沿岸……讓同學們進一步認識成吉思汗和元朝。整個課件在講課中一改傳統歷史教學的枯燥無味,讓同學們在45分鍾內愉快的從視覺、聽覺中學到了知識,充分調動了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課後,同學都反映,這樣上課真好!
3、計算機輔助的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審美情感,感受歷史,接受教育。
中學歷史教材中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美育素材,若"漢魏之文苑、晉之清淡、南北朝以後之書畫與雕刻、唐之詩、五代以後之詞,元以後之小說與劇本,以及歷代著名之建築與各種美術工藝品,無不於教育之中行其美育之作用。"史之所存,美之所在,歷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寶庫。這些具體、鮮明的美的形象不僅能感染學生,激發其對歷史學習的濃厚興趣,而且能影響學生的心理活動,為培養他們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打下基礎。
如我在講《中國近現代史》下冊(必修)第一章《國共的十年對峙》第四節《抗日民主運動的興起和高漲》的第四子目西安事變時,將電影故事片《西安事變》和紀錄片《西安事變》進行精心剪輯,用於本節課的課堂教學實踐,生動全面地展現了事變發生的背景、全過程和結果,以其特有的動態性再現了歷史形象,配上《松花江上》的悲愴音樂,創設歷史情景,激盪廣大學生的心扉。通過不同畫面的層層展示,詳細分析何應欽為首的親日派,以宋美齡、宋子文為首的親英美派及中國共產黨對事變的不同態度,進一步分析中國共產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的英明。最後教師用楊虎城將軍在1949年9月17日在四川重慶被國民黨特務刺死、張學良將軍被囚禁的兩組圖畫,揭露了國民黨蔣介石背信棄義的丑惡嘴臉。這節課上的生動活潑,收到了較為理想的效果。戰爭是使文明衰落的最大因素,講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先讓學生欣賞電腦復原圓明園,這是一部藝術傑作,堪稱"萬園之園"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宏偉,最精美的皇家園林,使學生產生審美情趣,陶冶情操,增強藝術感染力,之後出示節選電影《火燒圓明園》片段和當今圓明園殘景。最後播放出伊拉克戰爭後的鄉村、人民。同時指出:電腦可以復原建築圖片,但無法復原曾經的輝煌與燦爛。正如"圓明園"圖無法洗刷中華民族的恥辱。今天,當我們面對人民用智慧創造的傑作,如長城、金字塔時,該做怎樣的思考呢?和平的重要性,特別是面對伊拉克文化古跡的慘敗和藝術品的流失,讓學生分組討論,最後得出結論--------戰爭是人民的頭號敵人,然後播放節選自戰爭後人民困苦的生活,讓同學們了解社會,了解世界,珍惜當前大好安定團結的狀況,我們要堅決拒絕戰爭,維護世界和平.讓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受到了教育.
4.計算機輔助的多媒體教學,可以強化思維力度,增強記憶效果,提高學生智能素質。
歷史學科的知識具有過去性 ,具體性的特點。在歷史教學中雖不能使逝去的歷史真實再現,但可以藉助各種媒體或手段獲得與實體在結構上相對應的效果,給學生以真實,以神形顯真形,仍能產生栩栩如生的效果,從而達到強化學生思維力度,提高記憶效果,計算機輔助教學在這方面且有相當的優勢。
它通過剪輯了電影電視畫面,動態電腦及教師精心編制的解說詞等,把本不能再現的歷史現象真實地或近似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它通過聲、光、形、色、音等多種信息作用於學生,在學生的大腦皮層留下深刻的歷史現象痕跡,從而加深了學生對所學歷史知識的印象,提高記憶歷史知識的質量。
例如宋元時期火葯武器的發明, 利用計算機的功能把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突火槍"的構造及發射原理製成三維動畫展示給學生,從而把原本非常重要但卻無法使學生看到和感受到的歷史知識, 藉助計算機媒體生動、有趣、形象、新穎地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生動的歷史形象時,掌握了有關知識和概念。從而強化思維力度,增強記憶效果。
5.計算機輔助的多媒體教學, 可以寓思想教育於歷史知識傳授之中,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歷史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性之一即加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那麼,歷史教學的知識教學內容與思想教育內容的一致性,決定了歷史教學過程應該寓思想教育於歷史知識的傳授之中。創設情境,激發情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愛憎情感、正義感,陶冶學生情操的有效途徑。
創設情境的最好方法是藉助於計算機的多種現代教學手段,把抽象的歷史概念變成可以感知的歷史形象再現出來,使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達到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目的。例如講《長征》一節,利用計算編輯機掃描,插播動態等功能,把長征中的一座座歷史豐碑由遠及近,由小到大連續不斷地演示給學生,同時教師以恰當的情感,精煉的語言,把學生帶入長征途中這種特定的歷史環境,進而打開學生情感的閘門,激起了學生對紅軍長征艱苦歷程的聯想,使學生認識到正是由於有了這樣一支鋼鐵的軍隊才取得了中國革命的最後勝利,從而加深對黨和紅軍的熱愛。
實踐證明,計算機輔助歷史課堂教學,還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在有限的時間內擴大信息量等優勢,為完成教學目的,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提供有效的保證。
以上僅僅是我在運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歷史教學中的一點體會,畢竟我們由於地區經濟差異,設備配置有限度等方面原因受限制,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當今計算機遠程網路教學、E-Learning實施工程等,已經普及開來,不久,計算機輔助的多媒體教學將繼續改進發展成為教育教學的重中之重。現在我們教師只有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質,掌握最新知識和史學理論,提高業務理論和課堂教學藝術,才可以在硬體配套後調動起各種多媒體為我們的歷史教學貢獻力量。
㈡ 戰國時期為什麼只有李悝變法成功又能得到善終
戰國七雄並立時期,變法似乎成為大家快速提升國力、軍力的唯一途徑,盡管舊貴族集團一直鼓吹「利不百不變法」的陳詞濫調,但七國都無一例外的採取過變法措施,其中大部分都半途而廢,主持變法的大臣如吳起等人都下場不好。僥幸成功的商鞅等人最後也沒有逃脫五馬分屍的下場。但有一個人,不僅主持變法最早,還取得了事業成功和個人善終的雙豐收。隨著國力的增強、財富的積累,魏國開始全力打造戰國第一支新軍——魏武卒。初期建立時僅3萬人,但這3萬人待遇之高前所未有——入選者一律脫離奴籍,分百畝土地,免除徭役和田宅稅,等於從奴隸直接過渡到小地主階層。因此,這些武卒在爆發巨大戰力的同時,對變法深深的感恩,對一切試圖復辟的舊貴族勢力本能的反感,這支軍隊的建立和發展成為變法持續的堅強護衛。
㈢ 初一復習資料
文科選典中點不錯
理科的世紀金榜可以考慮
㈣ 為什麼戰國時期齊國和燕國的貨幣是一樣的,而戰國七雄其他國家的貨幣都不一樣
一、戰國時期齊國和燕國的貨幣都是刀幣,刀幣形狀取象於山戎 、北狄等北方游牧民族漁獵用的刀類工具。最初流通在東方的齊國,後隨著齊國疆土的擴大和與鄰國交戰,齊國的刀幣流通范圍逐漸擴大到燕、趙地區。
二、戰國時期貨幣的最大特點是貨幣鑄造的種類繁多,幣制混亂。由於當時周王朝的勢力漸弱,列國均各自為政,經濟也自成體系,所以各國自行鑄造貨幣,相互流通,形成了多幣制和多幣型長期共存並用的特殊局面。這一時期的貨幣從形狀和分布上分為布幣、刀幣、圜錢和蟻鼻錢(鬼臉錢)四種。
1、布幣:
布幣是中國古代貨幣,因形狀似鏟,又稱鏟布,春秋早期出現,
直至戰國晚期鑄行並流通的鏟形貨幣。「布」是「鎛」的同聲假借字,在古代通用。布幣是從青銅農具鎛演變而來的,主要在三晉、兩周地區通行。按布幣形狀劃分,可分為空首布、平首布兩大類。
最初的布幣,保留著其作為工具的模樣,留有裝柄的的銎,原始而厚重,故稱為空首布;後來逐漸減輕,變薄,變小,幣身完全成為片狀,稱為平首布。平首布上面通常鑄有地名或紀重的文字。後來王莽的新朝亦曾造布幣。
中國東周時期的青銅鏟形貨幣。春秋晚期出現,戰國中期後廣泛流通。主要在三晉、兩周地區通行。從青銅農具鎛演變而來,從鎛得音稱布;因形狀似鏟,又稱鏟布。
最早的布幣首部中空,保留著作為工具時安柄的銎,稱作空首布。後變為平首布,無銎,幣身完全成為片狀,便於鑄造和攜帶。平首布上面常鑄有文字,如「安邑」、「晉陽」等地名,「一釿」、「十二朱(銖)」等幣值單位。把錢幣作成鎛形,說明這一地區曾以此種農具作為交換媒介。後王莽復古,一度重造布幣。
布幣是對春秋戰國時期鑄行的空首布、平首布等鏟狀貨幣的總稱。因其形狀而得名。
2、刀幣:
刀幣是商周時期的工具青銅削演變而來的,所以刀幣的柄端均有環,柄上有裂溝,形狀上有針首刀、尖首刀、圓首刀、弧背刀等,主要流通在東方的齊、燕等地,後來又發展到趙、中山等國與布幣並存。種類很多,有齊刀、即墨刀、安陽刀、針首刀、尖首刀、圓首刀和明刀等。上面鑄有文字,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統一幣制,廢貝、刀、布等幣。其後,王莽所鑄造的錢幣中有金錯刀。
東方的齊國和北方的燕國主要使用刀幣。刀幣分「燕明刀」和「齊刀化」二大類型。刀幣形狀取象於山戎 、北狄等北方游牧民族漁獵用的刀類工具。由於齊刀面有「化」字文而稱「刀化」。刀貨形狀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也是我國早期一種青銅鑄幣。
3、圜錢:
圜錢也稱圜金、環錢,是一種中國古代銅幣。主要流通於戰國時的秦國和魏國。圓性,中央有一個圓孔。錢上鑄有文字。一說由紡輪演變而來;或由璧環演變而來。是方孔錢的前身。
「圜錢」是中國戰國時期鑄行的一類圓形銅質貨幣,又稱「圜化」,簡稱「環錢」,是我國先秦時期銅鑄幣四大系統之一,也主要是秦國的鑄幣形式。圜錢有兩大類:一是圓形圓孔,比較原始;二是圓形方孔(由圓形圓孔逐漸演變而成)。初期圜錢的穿孔比較狹小,以後逐漸變大。圜錢的正面鑄有銘文,反面則無任何文字。
4、蟻鼻錢:
蟻鼻錢是江淮流域楚國流通的貨幣,是從仿製貝轉化而來的。由於楚國的經濟、文化比中原各國落後,鎛、刀、紡輪的使用也較遲,銅鑄幣就沿用了仿製貝的形態。蟻鼻錢的形制,為橢圓形,正面突起,背磨平,形狀像貝但體積較小。
建國以來,蟻鼻錢多出土於河南、江蘇。鬼臉錢則在湖北、湖南、河南、江蘇、安徽等地均有發現,1963年湖北孝感野豬湖一次出土鬼臉錢5000枚面文為「咒」字,平均約重4.37克。以出土的地點墓葬和數量上看。蟻鼻錢鑄行於戰國早期(公元前5世紀),鬼臉錢則鑄行於大約公元前4—3世紀的戰國中晚期。楚國疆土開始時並不算大,以後疆土逐漸擴大,蟻鼻錢和鬼臉錢的流通范圍也隨之擴大,逐漸在長江中下游一帶形成了獨立的貨幣體系。
㈤ 古人有「孫敬頭懸梁,蘇秦錐刺股」的感人事例,這對我們有什麼有益的啟示
我們要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珍惜現在的大好時光,同時我們要刻苦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報效祖國。
我找到了一份試卷附在下面
班級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座號_________
一、單項選擇(每小題2分,共40分)
1、七年級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新的起點。面對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你也許在感到高興的同時,又有點孤單。這時,最好的選擇應該是 ( )
A、課余時間去找小學同學玩,對不認識的同學敬而遠之
B、主動向新同學介紹自己,盡快融入到新的班集體之中
C、能沉默時則保持沉默,等待新的同學主動來找自己玩
D、時刻保持警惕,提防同學取笑,不讓同學傷害到自己
2、理智的人使自己適應這個世界,不理智人的人卻硬要世界適應自己。這句話告訴我們( )
A、面對環境的變化人類要去適應它 B、面對環境的變化人類要去改變它
C、面對環境的變化人類要去迴避它 D、面對環境的變化人類要去珍惜它
3、在新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有很多新鮮事需要我們用良好的心態去感受。下面幾種心態中不可取的是( )
A、看到新的學校,我覺得自己又有了一個全新的開始
B、看到新奇的實驗儀器,我感到科學在向我們招手
C、看到新的同學和老師,我相信又會多一批良師益友
D、看到厚厚的教材,我覺得學習肯定很苦很累,前途渺茫
4、愛默生說:「要想得到別人的友誼,自己就得先向別人表示友好。」這說明我們在新同學面前( )
A、要表現寬容 B、要同喜同悲
C、要主動熱情 D、要相互尊重
5、「友誼是天地間最可貴的東西,深摯的友誼是人生最大的一種安慰。」鄒韜奮先生的這句話告訴我們 ①相聚在新的班級,我們應該團結友愛 ②同學之間應該建立親密無間的友誼 ③深摯的友誼會給我們帶來精神上的慰藉 ④我們進入七年級的目的是為了尋求深摯的友誼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彩虹的美麗在於他的七色光彩,班級的美麗在於 ( )
A、我們有健全的班級管理制度 B、我們每個人的獨特性
C、我們有著共同的愛好和特長 D、我們共同的奮斗目標
7、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這句話告訴我們在班集體中 ( )
A、只要各司其職,做好自己的事 B、要團結協作,相互配合
C、只要努力學習,不要做其它事 D、要明榮知恥,是非分明
8、但丁說:「要是白松的種子掉在石頭縫里,它只會長成很矮的小樹。但要是它長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長成一顆大樹。」這就告訴我們 ①白松不是一種優良樹種,不能適應各種環境 ②個人離不開集體,良好的集體是個人成長的沃土 ③只有在良好的集體中,個人才能茁壯成長 ④土地與白松、集體與個人的成長並沒有什麼關系(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到了新的班級,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方式盡快地和同學認識,並結成好朋友,比如說 ①主動作自我介紹 ②主動了解和幫助同學 ③只與有相同愛好的同學相互交流 ④建議班集體開展一些小組互助活動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在班級籃球比賽中,個人的單打獨斗難以取勝,如果注重整體協防,配合進攻,這樣更容易贏得比賽,這說明 ①班集體中不能有個人才能的發揮與表現 ②一個人應該把自己融入集體中,服從於整體需要 ③班集體的成功需要成員的密切配合 ④各個成員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能大大提高班集體的整體能力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11、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在求學期間曾游盪、賭博、醉生夢死,考試成績不合格而留級。但不久他大夢初醒,認識到自己的放盪行為很不應該,便以虔誠悔過的態度羅列出自己的八大罪狀:缺乏毅力;欺騙自己;輕浮;不謙遜;脾氣暴躁;生活放縱;缺乏主見;缺乏反省。他還將上述八大罪狀記入日記,以此自戒。托爾斯泰的學習也因此有了很大進步,後來,他終於成為全球聞名的大文豪。這一事例表明,決定人的學習成績,甚至影響人一生前途和命運的主要是( )
A、學習習慣 B、學習方法 C、時間觀念 D、學習態度
12、下列對新的中學生活認識正確的是 ( )
A、學習單調、負擔過重 B、要積極適應,勇敢迎接挑戰
C、新同學多,不便合作 D、太多的功課使學習不能專注
13、困難時,會感到學習太苦了;當自己經過刻苦努力,解決了學習中的問題時,會獲得一種成功的快樂。」小琛的這段日記說明 ( )
A、學習是無法放棄的 B、學習是苦不堪言的
C、學習是十分快樂的 D、學習是苦樂交織的
14、在2005年6月《大河報》舉行的高考狀元學習座談會上,幾位高考狀元強調,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在於有沒有學會學習和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就是要求我們做學習的管理者。對於初中生來說,做學習的管理者,應注意 ( ) ①學會自主學習 ②提高學習效率 ③科學安排時間 ④經常加班加點 ⑤減輕課業負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15、學習效率的高低,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那麼你有哪些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呢?( )
(1)課前認真預習,了解教師講課的重點;(2)多做課外輔導資料;(3)上課專心聽講,解決掌握知識難點;(4)課後復習,及時鞏固所學知識。
A、(1)(2)(3) B(2)(3)(4) C(1)(2)(4) D(1)(3)(4)
16、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句話告訴我們
A、學習要注重積累 B、學習節奏各有快慢
C、學習不能靠記憶 D、學習方式各有特點
17、培根有句名言說:「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採、足以成才……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哲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這句名言告訴我們 ①學習有利於完善、提高自我 ②學習有利於形成良好的性格 ③只要多讀書就一定能夠成才 ④讀書是一種高雅的生活情趣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小敏、小剛、小明是同班同學。小敏喜歡通過閱讀來學習,小剛覺得聽別人講更容易學到知識,而小明覺得自己動手的事情更容易記住。這說明( )
A、小敏、小明比小剛要聰明得多 B、老師的教學方法各不相同
C、小敏、小剛、小明的性格各異 D、他們的學習方式各有特點
19、陶淵明說:「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這句話告訴我( )
A、早晨的時間是最寶貴的,我們應該特別珍惜
B、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斷的勉勵自己和他人
C、應當抓住學習的寶貴時間,時光是不等人的
D、時光不可能倒流,青少年時期應該玩夠玩好
20、荀子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這句話啟示我們( )
A、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探索世界的奧秘
B、人都要學會登高山、臨深溪等探險活動
C、每個人都要樹立起終身學習的現代理念
D、登高山、臨深溪才能有克服困難的勇氣
二、解答題(60分)
21、有一個班集體學習氛圍很好。口語優異的英語課代表每天為同學們用英語講一個小故事;酷愛文學的語文課代表為同學們精心選取「每日一句」;數學特好的數學課代表為同學們精心准備「每日一題」;思品課代表則每天准時為同學們播報「每日要聞」……這些活動不僅極大地培養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同學們學到了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在期末班級評比中,該班以明顯優勢贏得了「優秀班級」稱號。
(1)這段材料體現了該班什麼特點?(3分)
(2)進入中學以後,我們都有了自己新的班集體。請你說說,我們應如何創造一個優秀的新集體?(6分)
22、小華在小學時,是個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可是進入初中後,隨著科目增多,小華感到時間不夠用,成績有很大的滑坡,他父母很著急,小華也是憂心忡忡。
(1)你認為造成小華憂心忡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3分)
(2)面對憂心忡忡的小華,你准備怎樣來勸導他?(6分)
23、一天,小鷹、小鴨和小鹿在小河邊發現了一箱水果,它們決定把這箱水果拖到動物俱樂部去。於是,各自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系在水果箱上,一頭系在自己身上。小鷹想從天上飛過去,就用力往天上拉;小鴨子想從水裡游到目的地,就往水裡拉;小鹿則想走大路,就往大路上拉。結果是水果箱一動也不動。
請你想一想:
(1)水果箱一動也不動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3分)
(2)這一實例對於我們創建優秀班級有何啟示?(5分)
24、進入初中,科目增多,難度加大,老師講課的方法也變了,學校、家長對同學的要求也高了。有的同學很快適應了初中學習新的特點,而有的同學不適應這種變化,於是逐漸變得厭學,甚至逃學、經常違反校紀校規。那麼你通常對「學習」是如何理解的?是享受,是痛苦,還是……說說理由。(6分)
25、升入中學,我既興奮又緊張,一切對我而言都是嶄新的,新校園、新同學、新老師……看到周圍一張張生動陌生的臉,我真想和他們交朋友。但每當看到同學們在一起有說有笑的時候,我又感到自己很孤獨。我比較內向,不善言詞,不敢主動和他們打招呼,為什麼他們不主動和我說話呢?我為什麼不能融入到他們之中呢?(摘自一個中學生的日記)
(1)你有過這樣的體會嗎?你遇到過這樣的難題嗎?(3分)
(2)面對新環境、新同學、新老師,你是怎麼做的?(4分)
(3)請你幫日記的主人出出主意,該怎樣走出孤獨的困境?(5分)
26、進入初中,學習的科目增多了,難度加大了,老師講課的方法也變了,學校、家長對同學的要求也高了,有的同學不適應這種變化,於是逐漸變得厭學,甚至曠課、逃學,經常違反校紀校規,為了引導同學深刻反思自己的行為,端正學習態度,激發學習熱情,班主任決定召開一次以「學先賢事跡,做學習主人」的主題班會。
假如你是該班的一名同學:
(1)請你對那些厭學,甚至曠課、逃學的同學的行為作出評析(4分)
(2)古人有「孫敬頭懸梁、蘇秦錐刺股」的感人事例,這對我們有什麼有益的啟示?(4分)
(3)請你再收集一些勸學的格言或勤奮苦讀的事例與你的同學進行交流。(4分)
(4)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同學要縮小差距,你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努力?(4分)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
1B 2A 3D 4C 5A 6B 7B 8C 9D 10C 11D 12B
13D 14A 15C 16A 17B 18D 19C 20A
二、問答題
21、⑴每個人都各盡所能,發揮所長,奉獻集體。⑵創建新集體、優秀的集體,需要全體同學與老師一道共同努力:要確立共同的目標,作為前進的動力;要每個同學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各盡其能、發揮所長,奉獻集體;要班級成員團結協作,互助前行,使每個人能在集體中不斷成長。
22、(1)做事太拖拉,常常拖到最後一分鍾才動手,事情越積越多;制定的目標不切實際,不能實現就心煩意亂;從來不制定學習計劃,做事太隨意,顧首不顧尾;不習慣花點時間去衡量哪些任務需要優先處理(2)尋找自己落後的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學習的時候,多注重效率的提高,科學地安排時間;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這樣,成績就一定會提高。
23、(1)沒有團結合作。(2)團結協作才能把事情辦好。只有團結協作,相互配合,我們才能奏出最優美的班級樂章。每一位同學都要做班級的主人,要和同學們團結協作、互相前行。
24、學習,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苦樂交織的。因為學習是一個探究和發現的過程,需要克服困難,刻苦努力。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地發現自身的潛能,獲得一種不斷超越自己的快樂。
25、(略)
26、(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對青少年的學習權利和義務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作為青少年學生有責任和義務通過受教育掌握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為自己將來能更好的報效祖國和服務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厭學,甚至曠課、逃學的行為是沒有很好地履行受教育的義務的表現,也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2)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珍惜現在的大好時光,把握好自己的學習生活,刻苦學習,提升自我。(3)格言: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為學須及早,人生容易老;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少年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等。事例:匡衡鑿壁偷光;范仲淹「啖粥」苦讀等。(4)要明確學習目的,樹立遠大理想,使自己有前進的不竭動力;要向學習好的同學看齊,並能虛心地向他們請教;要增強自己的自律意識,專心致志地學習;要制定明確的學習計劃並切實執行,做學習的管理者。
㈥ 分別舉出秦始皇、漢武帝的功與過
評價漢武帝
功:
政治: ①地方實行刺使制度,利於對地方的管轄,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統一。(《古代史》p35)
②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進一步削弱王國勢力,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古代史》p35);
③推行察舉制,利於選拔人才,擴大統治基礎。(《古代史》p35)
經濟:
①把地方的鹽鐵經營權和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發五銖錢,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古代史》p31)
②平定物價、徵收工商者的營業稅和財產稅。(《古代史》p31)
③重視興修水利,治理黃河。(《古代史》p37~28)
思想文化教育:
①採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從此成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古代史》p31)
②在長安創辦中央太學和地方郡國學兩級官學。(《古代史》p31)
軍事外交:
①派衛青、霍去病率兵與匈奴進行3次大戰,重創匈奴。(《古代史》p41)
②派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前所未聞的西域資料,密切了和西域的關系,促進了西域社會的進步,豐富了中原的物質生活,為後來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基礎。(《古代史》p42)
③先後在西南夷地區設郡,加強對西南夷邊疆地區的管轄(《古代史》p43)
④在南越(兩廣地區)設南海等九郡,進行有效的管轄(《古代史》p43)
⑤和日本、朝鮮交往。(《古代史》p44)
不足:
①「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專制不利於文化多樣性的發展。
②好大喜功,連年發動對匈奴的戰爭,雖然是匈奴再不能與西漢抗衡,保護了中原農業和經濟文化的發展,但巨額沉重的軍費,增加老百姓的負擔。
秦始皇
功:
1,統一六國,可以說,沒有秦始皇,就沒有現在這么幅員遼闊的中國。
2,統一度量衡,這個不用說,就算是現在,全世界也在逐漸統一,現在叫國際化標准。
3,修建長城,長城在修建的當時,自然勞民傷才,但卻掩蓋不了其在以後防邊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4,統一貨幣,絕對推動了生產力
5,支持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成功的變法,將中國從奴隸制社會送入封建社會,也為未來中國一統打下堅定基礎。
其他功勞,我也說不清了,但絕不止這五條。
過:
1,焚書坑儒,這無疑是對中國文化的一個承重打擊。
還有什麼其他的我也說不清了,如果殺人多,也算的話,那就也算上吧。
秦始皇是個暴君,很多人都這么說,但是他絕對是功大於過的。秦始皇陵,兵馬俑,長城雖然在當時來說,都是老百姓的深重苦難,但是今天要沒有這些的話,咱們中國就少了三樣讓世人驚嘆的奇跡了。
㈦ 初一上學期政治的復習資料
復習資料如下:(已上傳)
㈧ 歷史名人的資料
在我的認識里,評價一個君主到底是暴君還是明君,要看他做的什麼事來判斷,亦或者是功大於過亦或者是過大於功來看待。
嬴政生活的年代是戰國的末期,當時戰國七雄之間彼此攻伐無度,最受苦的就是列國之中的百姓。周朝建立八百年的時間里,諸侯國之間頻繁的攻打,由起初的幾百個諸侯國,發展到最後變成七個諸侯國之間彼此攻打。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秦始皇的功勞絕對大過他的過錯,在我看來,修皇陵確實奢侈了一些,但正因為如此,還給我們留下了足以震懾世人的秦兵馬俑。
總之我認為,秦始皇算是個明君。
㈨ 結合史實,從政治,經濟,思想,軍事等方面談談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特點
(一)政治經濟的改變
就政治上而言,春秋戰國時期是歷史上第一次大動盪的時代。從周平王東遷洛邑,到戰國末期,這個時期的政治爭斗非常激烈,奴隸和平民的起義暴動不絕於書,各國諸侯和貴族集團的爭斗愈演愈烈,弒君亡國屢見不鮮,大國爭霸,小國結盟,干戈不息。號稱「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已經失去了對各國的控制和尊嚴,它的統治地位和權威急遽下降,實際上已淪為附庸。另一方面,諸侯和卿大夫的實力不斷膨脹,所謂的「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是實際上主宰著這個時代的諸侯國。春秋後期,魯國三分公室,鄭人「鑄刑書」,晉國「鑄刑鼎」,就是政治制度改革的徵兆。戰國初年,田氏伐齊,韓、趙、魏三家分晉,標志著舊的依靠宗法制度維持的奴隸制政權已經走到終點,新的地主政權已經在我國上正式確立。
在經濟上,由於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導致生產關系的一系列變動。鐵制農具和牛耕已經相當普遍,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使自由農民和手工業工人一天天的增加,勢力也漸漸擴大。奴隸的主人無法繼續迫使奴隸和農民繼續到「公田」去集體勞動,導致井田制度逐漸瓦解。於是從春秋中葉開始,有些國家從改革分配的關系著手,慢慢的對生產關系作一些調整:在不同程度上承認土地的私有權。魯宣公十五年,魯國「初稅畝」;昭公四年,鄭國「作丘賦」;哀公十二年,魯國季孫氏「用田賦」。進入戰國以後,許多國家競相實行「變法」:魏國任用李悝,「盡地利之教」,實行「平糴法」;楚國任用吳起;韓國任用申不害;秦國任用商鞅…,都作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以商鞅的二次變法比較徹底,明文規定「廢井田」、「開阡陌」,允許買賣土地,獎勵耕戰。這對於解放生產力,鞏固地主政權的經濟基礎都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於是,到了戰國中後期,城市日益擴大,有得相當繁榮,商品交換活絡起來,交通逐漸發達,各地區之間的連結越來越緊密,全國統一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了。
(二)社會階級的變動
春秋戰國產生了「士」的階層,為散文的創作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條件。因為奴隸制度的崩潰,使原來的「世卿世祿」制度遭到沖擊,各國貴族出現分化
,其中有一部份的人地位下降,淪落為「士」;另一方面,由於人生依附的關系鬆弛,大量奴隸變成了自由的平民,他們當中有一些傑出人才脫穎而出,表現出高度的聰明智慧,構成「士」的主流。這些出身不同的知識份子,往往具有某種專門的知識與特長,它們積極的從事政治、外交活動,到處游說諸侯,獻出對策,甚至著書立說,極力宣傳自己的主張,在社會上發揮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因此從春秋中期開始,一些開明的君主就大力搜羅各種人才:齊桓公重用管仲、隰朋、鮑叔牙;秦穆公重用百里奚;楚莊王用孫叔敖;吳王闔盧用伍子胥、孫武;越王句踐用范蠡、文種…這是他們能稱霸諸侯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到了戰國,社會上更進而出現「養士」之風,這是為了更積極的延攬士人,為自己的勢力擴張作準備。例如:齊宣王在齊都臨淄的稷下建立高門大屋,設為學宮,招待天下文學之士讓他們「不治而議論」,專門從事學術理論工作,稱之為「稷下先生」。而齊國的孟嘗君更是「傾天下之士,食客數千人」。此外如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及後來的秦相呂不韋,養士都在三千人以上。這個時期,各國的統治者對「士」看起來都相當禮重:如:魏文侯師事子夏、學者鄒衍來到趙國,平原君「側行敝席」;來到燕國,燕昭王「擁彗先驅,請列弟子之座而授業」。這些舉動使得「士」的隊伍迅速擴充,為文化思想的繁榮造就了宏大的作者及讀者群。
(三)文化思想的影響
在思想上,春秋戰國是一個解放的時代,學術上的約束被打破,風氣也跟著自由起來。從春秋末年起,文化的薰陶范圍漸漸下移,教育逐漸向平民開放孔子便開創了私人興學的先例,他以有教無類的精神,教授三千名弟子,其中精通六藝的有七十二人,他們在將孔子的學說宣揚開來,於是形成了儒家這醫學派。由此可知當時的平民已可自由的接受教育,學習知識。進入戰國後,講學從師以及著述之風更加興盛,出現越來越多的思想家。像: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鄒衍、慎到、公孫龍…都是暨講學,又著書的的士人。此時因為學說的不同,出現了不同的派別,各派別之間又爭相著述立論,形成百家爭鳴的情況,其中較著名的學派及代表作有:儒家的《晏子春秋》、《倫語》、《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莊子》《列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韓非子》;名家的《尹文子》、《公孫龍子》;陰陽家的《鄒子》(現已亡佚):縱橫家的《蘇子》、《張子》;雜家的《呂氏春秋》;小說家的《宋子》(已亡佚);農家以及兵家等。每一家都有大批門人弟子,其中內部又會分為不同的派別和集團,代表著不同階級和社會集團的各種哲學和思想。這時的思想非常活躍,他們互相駁難,展開辯論,自由抒發己見,成為我國學術史上最另後人羨慕的黃金時代,也是我國哲學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此時的各家學派,將自己的思想主張記錄下來,並加以發表,就成為文章著作。而為了要擴大它們的影響力,增強它們希望達到的效果,使廣大群眾和帝王貴族產生興趣,易於接受,這些作家們於是非常講究文章表達的方式,注意結構、修辭,力求語言生動,表現出它們所要的形象意境,甚至大量採用歷史傳說、寓言故事,民歌諺語以及比喻、誇張等手法,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將他們的思想觀念傳達出來。因此這些哲學和史學著作,便同時具備一定的文學性質,也就成為我們所謂的「散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