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作特長 > 初中歷史教學工作經驗

初中歷史教學工作經驗

發布時間:2021-02-23 20:35:43

⑴ 初中歷史教學現狀的幾點感悟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因而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重視課堂教學過程,採用切實有效的方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以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和取得預期教學效果。

一、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豐富歷史教學內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歷史雖然講述的是已經發生的事實,但是我們要看到:歷史是有生命的,歷史的生命源於生活。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將歷史史實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系起來,豐富歷史教學內容,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1. 利用學生的生活常識,引導學生學習教材內容
在歷史教材中,不僅包含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還有一些關於社會生活、習俗方面的內容,利用好歷史教材本身所蘊涵的「生活」內容,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閱歷,而且有利於學生對歷史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比如在教學七年級下冊第11課《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與我們現在的生活進行聯系、對比,找出其中的相同點與區別,尋找沿襲和改革的痕跡,通過對比得出什麼結論。通過教師有效、得法的引導,學生將宋代生活與現代習俗做了比較,並且得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這樣的課堂教學,必然是活躍且富有吸引力的教學,必然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也必然能夠促進學生進行思考探索,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2. 聯系時事熱點,豐富歷史教學內容。
中學生年齡小,熱情高,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慾,對於時事熱點問題具有很高的關注度,他們希望了解這些時事熱點,並且希望跟老師和同學進行溝通和交流。自古以來就是政史不分家,時事熱點問題與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系,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發現這些時事熱點問題與歷史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將它們引進課堂,將教材內容與時事熱點結合起來進行講解,不僅豐富了歷史教學內容,而且可以使學生積極學習、主動思考,並對一些歷史現象、歷史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比如學習八年級下第13課《海峽兩岸的交往》時,教師可以聯系現階段的時事熱點來解析兩岸的交往:2005年4月連戰一行來訪問,簽訂了兩岸互惠互利的有關協議;2006年4月14日連戰一行來北京參加海峽兩岸「經貿合作論壇」,隨後,宋楚瑜等人相繼訪問大陸,兩岸高層交流越來越頻繁;隨著「三通」的實現,民間交往也進入了新的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歷史與現實聯系起來,通過這樣的聯系教學,可以拉近學生與歷史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寓教於樂,提高教學過程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要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自然而然地會主動學習,學習效率自然會提高。因此,教師必須利用各種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學習充滿趣味性。
1. 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在「玩中學」
玩是孩子的天性,中學生年紀小,正是愛玩愛鬧的時候,而將游戲引進課堂教學之中,可以發揮游戲的啟真、啟善、啟美的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游戲情境中進行自主地探索,既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又能提高學習活動的有效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八年級下第13課《秦王掃六合》時,關於秦始皇為鞏固統一所採取的措施,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個游戲:讓每一位同學都用自己的家鄉方言來朗誦同一段話,結果可想而知,什麼樣的口音都有,大家的情緒一下被調動起來了,也認識到了統一文字語言的重要性,在歡聲笑語中對秦朝的鞏固統一的措施有了深刻的理解。
2. 利用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利用歷史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是常見的教學手段之一。歷史教學中最不缺乏的就是歷史故事,在日常教學中,如果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學習實際,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插入一些歷史故事,將會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比如學習八年級下第1 課《鴉片戰爭》時,教師可以插入奕山「馬桶御洋兵」的故事,讓學生在笑的同時感受到清朝將領的愚昧無知,清朝統治階級的軟弱無能,也深刻地認識到戰爭失敗的原因。當然,歷史故事只是課堂教學的調劑和使課堂教學趣味化的一種教學手段,要有原則性,不能為了調動學生的興奮度,而濫用歷史故事,導致本末倒置、主次不分,避免出現課堂氣氛雖然活躍、但是學生根本沒有學到知識的現象。
三、注重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提高歷史教學效率
1. 有效利用教學輔助手段,為歷史教學增添「異彩」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教學手段已經走進中學歷史課堂,並且發揮著無可比擬的重要作用,深受師生的歡迎。多媒體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利用聲像、圖片、文字、視頻等手段營造一個動態的歷史情境,展示了更加豐富的歷史信息,在大量的聲電光影信息中給學生以直觀、形象的感受,節省了教師的時間,增大了課堂知識的容量,有利於重難點問題的突破,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學習八年級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鞏固》時,教師可以將開國大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內容製成精美的課件,通過原聲再現、場景再現等手段,激發了學生的情緒,就會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 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教學相長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歷史教師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及時地收集學生反饋的學習情況,從而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形式,以便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在課堂中,學生的表情、學生的回答、學生的練習、學生的疑惑等都是反饋學習信息的途徑,教師要注意觀察,將學生反饋的信息進行及時地分析。這樣做不僅能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改變教學計劃,還能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查漏補缺、鞏固知識,也會使教師的課堂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

⑵ 初中歷史教學如何達到最好的效果

初中歷史的教學是整個中學歷史教學的重要環節,為進一步提高初中歷史教學質量,就初中歷史教學工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轉變學生和教師的觀念
歷史雖已列入中考科目,但在學生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重主輕輔」的不良現象。根據我對教學過程的了解和觀察,這些學生對歷史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態度各不相同。有的學生對學習歷史雖有興趣,卻淺嘗輒止,不求深入;有的只對聽歷史故事有興趣,對一般歷史知識則不感興趣;有的只關心考試分數的高低;還有個別學生雖屢經誘導,但仍不能引起重視。諸如此類的種種現狀,需要教師根據這種差異,注意學生的不同情況和條件,喻之以理,有的放矢,尋求脫俗的辦法和手段幫助學生端正學習動機和學習態度,使之對歷史學科的認識發生根本改變。同時,我們教師也需要注意一點就是認真對待初一初二的歷史課,不能等初三再抓,否則就有可能輸在起跑線上了。我們可以借鑒育才的經驗,從初一學生開始就樹立歷史中考的意識,有條件的話最好進行歷史專業教師授課,逐漸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品質,這樣就能很好地與初三教學銜接,利用初三有限的教學時間放在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上,不需要像現在手忙腳亂補最基礎的內容。

二、創設情景,設疑激趣。
在暑期的研修網上我們教師之間也談到了「學生為什麼喜歡歷史而不喜歡歷史課」的話題,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當今的歷史課照本宣科、枯燥無味或者理論性強,激發不起學生的興趣。美國現實主義文學家馬克•吐溫曾經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必將成為他學習的內在動力。作為老師應該想方設法,點燃學生的活躍思維。本人認為創設相關的教學情景是適合初中生認知的行之有效的辦法。比如通過引進一定的課外知識,開拓每個學生的知識面,通過經典有趣的歷史典故,引發學生的歷史學思維能力,通過系列歷史事件的變遷,帶領學生回顧一個重要的歷史年代,通過生動有趣的歷史故事,產生對一個歷史人物的思考,通過相應的話劇、歷史劇的編寫的表演,激發學生思想的火花,點燃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火焰。因此概括創設教學情景的主要方法有:①聯系生活展現情景②運用實物演示情景③藉助圖畫再現情景④播放音樂渲染情景⑤扮演角色體會情景⑥錘煉語言描繪情景⑦結合實際優化情景。再通過使用一定的媒體組合,可幫助學生拉近與歷史的距離,有助於學生直觀的感觸歷史發展的規律,領悟歷史發展的真諦,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三、因材施教,關注每個學生
依據學生的素質差異進行因材施教,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較大發展,學有所得,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提高歷史學科的教學質量。教師必須了解、熟悉自己的學生,不僅要深知他們每個人的知識基礎,而且要了解他們每個人的性格、脾氣秉性、興趣愛好等,然後據此對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備課。如在問題的設計上,要進行分層設計。每節課上要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問題回答並且經過思考能夠回答到,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我記得包校長說過如東木並茶的例子,教師把每位學生的每一次分數都輸在電腦里,並且還做了對每位學生試卷的分析以及針對性提高的措施,我很敬佩這些教師們的敬業精神。從這個很小的細節可以看出木並茶中學真正把因材施教理念落到實處。

四、研究中考試卷,分析試題。
分析中考歷史試卷,對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少走彎路有很大幫助。這幾年歷史命題越來越趨向能力方面考核的要求,封閉式題目隨之減少,取而代之的是開放式的有一定思考的題型,宣告了僅僅讓學生死背歷史知識點的時代已不適應中考的要求,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並滲透教學當中去。比如:今年歷史中考的命題方向,又一次提醒我們教師不能完全撇開教材本身的資源,特別是課後的活動探究題應予以重視起來,比如2011年第19題,《天工開物》中描繪時代礦工在井下採煤情景的插圖,長竹竿的主要用途是什麼?又比如今年的31題的有關華盛頓的問答題,這兩題的原題都來源與書中的活動探究,加以提煉改變完善成為新穎的題目,可謂換湯不換葯,提醒了我們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加以重視書中的資源。另外我個人有一個建議,我們教師有條件的話研究一下命題設計方面內容,你會獲益不少,也為個人成為研究性教師打好基礎。

五、多讀書學習,充實自身。
今年暑假研修網為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提供了非常好的學習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大家暢所欲言,進行交流,分享經驗和成果。但畢竟時間有限,實際上我們教師可利用平時的空餘時間讀些書來,充實自身。那到底要看哪些書呢?我認為首先要研讀我們今年《2011年初中歷史課程標准修訂稿》,這個修訂稿是我們的教學工作的指南。修訂稿和實驗稿到底區別怎樣,又有了哪些新動態和特點,這些內容我們在下學期的第一周集體備課中我們認真學習。
作為中學歷史教師,主要讀以下幾類書:教育教學類(或者說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方面);敘述性歷史書;分析歷史、歷史理論與方法、歷史哲學等;其他書籍,如哲學、美學、邏輯學、自然科學基礎知識與其發展史的書等。在閱讀書籍的同時不要忘了寫些讀書心得和體會,有思才會有想,有想才會有悟~

⑶ 如何有效地開展初中歷史教學

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生命。什麼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教學論專家余文森教授作過很通俗地解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簡而言之,就是最大限度的達到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怎樣在有限的45分鍾內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呢?一是要轉變教學觀念,這是前提;二是要對教學策略進行研究,這是主體。下面就是我對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所做的初步探索。
一、培養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越高。激發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葯的導火索。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
1、開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種。上課一開始以趣引入,會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把課堂教學變成一種向知識奧秘探索的活動,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動,一開課就要把學生的興趣勾起來。「開端引趣」的方式除疑以外,還有「謎語引趣」、「懸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開端。
2、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措施。棋迷、球迷們為什麼會「迷」呢?因為這里有競爭。如果直接參與競爭更能入迷,競爭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因而能調動積極性。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參加競爭。可以是學生分組競賽,也可以評選課堂最佳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刻意求新,同樣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徵。我們的學生最煩教師教得千篇一律,課堂每次是一樣的,讓學生感覺到沒有變化。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要結合教學內容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求新求奇。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方式方法要盡量多一些,活一些。活動交替進行,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有新意,多樣的方式可以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4、聯系生活實際,拓寬知識,發展學習興趣。人的興趣是推動人們去尋找知識和從事活動的心理因素。學生一旦發現學過的知識能解決許許多多的實際問題,學習的慾望便會愈來愈強烈。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適當拓寬知識來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
5、精心設疑,激發學習興趣。好奇心是學生的天性,在教學中要以設疑巧妙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產生興趣,又帶著疑問探究知識,樂在其中,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為後續課程打下了埋伏,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6、創設優化的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歷史教學的情境環境是歷史課堂教學的一個突出特點。舉例來說,中國近現代史主要講述的是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的落後和所受到的屈辱以及中國人民是如何抗爭並一步步走向近代化走向繁榮的。整段歷史的學習是要通過社會發展進程的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激勵學生為國奮斗的精神。所以,在上《鴉片戰爭》這一課時通過課件的展示、電影《林則徐》《鴉片戰爭》的經典片段、再加上簡短的語言渲染。很快就將學生帶到了一個清政府腐敗落後,列強恃強凌弱的情境中,很快,通過對史實的認識分析後學生自己就認識到了「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運用多樣的課堂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
1、與實踐結合。歷史學習由於學科和時代的特點往往讓我們現在的學生產生一種歷史無用論的思想,從而影響了歷史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我們還要講究歷史教學與實踐的結合。例如,在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這一學習內容時,事先布置學生因地制宜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一些文革史料,在此基礎上再上課。課下,學生們有的上網查詢文革的史實和各方對文革的認識,有的從親戚朋友那找到了文革期間的傳單,徽章、紅衛兵證等,有的在圖書館查詢資料,有的還觀看了有關的電影電視,有的向自己的爺爺奶奶詢問他們在文革期間的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課堂上學生代表展示著自己的所獲非常興奮,同學們聽的也非常專注,最後教師將這些史實結合書上的內容進行了條理化,整個文革的面貌、原因、評價等就呈現在了同學們面前並且引起了他們的思考。這堂課就做到了歷史與實踐的結合,不僅拉近了歷史與同學們的距離,提高了興趣,更加鍛煉了學生的各項能力,教學效果自然好。
2、教學手段多樣。在一堂課的教學之中,要從學生的實際和教材的內容出發,多角度多手段達到最佳教學效果。拿鴉片戰爭這節課來說,根據課程標准和學生特點採取資料介紹、觀看影片片段,課本劇、辯論賽等多種手段達到不同的教學效果。但這里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手段運用要適當不可過多過濫,本末倒置。
3、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策略。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索,勤於動手,這就要求教學過程應當成為師生共同建構知識和人生的生活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把師生的生活、經驗、智慧、理解、問題、困惑、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因素能夠真實地引入教學過程,教師才會充滿激情地組織教學活動,學生才會充滿智慧地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才有可能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積極創設學生學習的情境,確保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思考、提問和討論,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4、針對差異性,實施分層教學策略。新課程要求「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有差異的學生」。為此,從課程目標到教材都體現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多樣化,允許學生發展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評估標准,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創造條件。面對有差異的學生,應當最大限度地利用學生的潛能實施有差異的教學,進行教學目標分層、教學過程分層、布置作業分層、教學評估分層。讓全體學生都可以體驗成功感,有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能力的發展。
5、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探究式學習的策略。小組合作交流、探究式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利於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使小組合作學習成為師生間、學生間探究式的合作性交流主要形式。尤其是新教材給合作學習提供了最好的舞台。小組合作交流、探究式學習給學生提供了積極主動參與的機會,增強了學生的自尊、自信、集體榮譽感、責任感,以及與他人的交際能力、合作協調能力。但是,也不是所有的課題都要進行合作交流學習。在不需要合作交流時也進行合作交流,既影響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也對學生的合作教學起著一個反作用。
6、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課堂教學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陣地。教師要進行開放式教學,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在時間、空間和學習方法上體現一個「放」字,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更多,自主選擇學習方法。
7、加強學法指導,提高學生學習效益。學生掌握了科學方法將終身受益,而且科學方法還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梁和紐帶。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教師的學法指導滲透在學生認知過程中的各種思維活動里,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學法,且「會學」。
(1)學會讀書,這是任何一門學科知識的學習都應具備的一種能力,是培養學生自我獲取信息能力的起點。魏書生老師在教學中即把對學生的讀書訓練納入教學過程。指導學生通過閱讀,理解其中關鍵的詞語,然後理解並歸納其中的主要內容,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教師提出一些思考題,引導學生去解決教師提出的思考題,訓練學生的閱讀方法,如標準式、批註式、摘錄式、概要式、選讀式、速讀式等。
(2)指導學生學會觀察。要求學生集中精力觀察,力爭做到看準、看細,避免感知信息的片面性,同時還要善於帶著問題去觀察,抓重點,抓本質,
(3)指導學生學會思考。思考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一是教學中要給學生留有質疑的思維時空,鼓勵學生勇於發問,敢於求異;二是培養學生掩卷而思,富於聯想的習慣;三是要學生形成先思後問,問後多思的思維習慣。實踐表明,只有經過學生獨立思考而獲取的知識,才是最深刻的,才是容易轉化為學生的能力。要千方百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盡可能多的讓學生多思考。
(4)指導學生學會探究。在教學過程中,不宜把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而應合理創設情景,指導學生自己去參與,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尋找問題,解決一些疑難。通過探究活動,學生體驗到解決問題要深入實踐,綜合運用各方面的知識。要調查研究、收集資料、動手實踐和分析思考。探究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和人際交往能力,培養了集體主義和團隊精神,錘煉了戰勝困難的意志。探究活動的開展,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到了新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擴大了視野和知識面。
(5)指導學生學會創新。在教學實踐中,應不失時機地指導學生學會創新。首先,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創新機會,即在思維上為學生留有「空白」,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勇於發現,特別在進行一項探索性的活動中,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實踐,去思考,去創新;其次應指導學生掌握創造思維的方法,它包括發現規律的系統思維,反面分析的逆向思維,由點到面的概念思維,全面考慮的辯證思維,直覺思考和頓悟思維和求異尋同的斂散思維等。
8、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通過計算機進行多媒體教學,使文字、圖形、動畫、影片等多種信息來幫助教師呈現教學內容,提供輔助信息,充分發揮聽、視覺感知活動的作用,激發並強化學生的各種心理活動,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在教學中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常常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
三、 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效益的高低,教師的素質是一個關鍵。因此,也應該努力提高我們自身的素質。
1、轉變教育觀念,樹立現代教學思想。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的理論和教育教學水平,這樣才能在教學中突破傳統思想的束縛,進行真正意義上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掌握創造性的教育教學方法。作為教師,自己不光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還應具備較高的創新能力。只有創新型的教師進行創新型的教學活動,才能培養出創新型的學生。
3、自我反思,提高教學能力,促進課堂教學的效益。
(1)教學目標的反思。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學習實際來制定和修正,以免目標過高不能實現或目標過低不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或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學效率低下,不能達到培養學生能力的要求。在上課的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實際中出現的情況及時的進行反思和修正。
(2)對教學內容的反思。在教學中對教學內容進行兩方面的反思。其一是對教學內容的深度反思。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只停留在課本上的一些內容,有些知識可以涉及或拓寬,使學生能人人都吃飽,同時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其二是對教學內容廣度的反思。根據課改的要求,學生除了課本內容外,還有拓展型、探究型的學習內容,以及校本教材,教師選用教學內容的餘地進一步擴大。對於課本中的教學內容,教師也可根據實際情況,挖掘教材的教育內涵,或對教材順序做適當的調整。
(3)對教學方法的反思。「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說明了沒有適合所有教學對象、教學內容的方法,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訓、自己的教學水平、學生的基礎對教學方法作適當的調整。教師只有善於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並做出適當的調整,才能不斷提高教學的效率。
(4)教師反思的方式:
① 寫教後記。在每一節課結束後,及時記錄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學生中存在的誤解或難點,並努力尋找解決的辦法;對自己比較成功的做法也記錄下來,及時反饋,不斷完善。
② 觀摩與分析。可採用微格教學,把自己的教學過程拍攝下來,反復揣摩。積極參加校內或區、市舉行的公開課、示範課,評價別人,反省自己。也可以與其他教師互相觀摩彼此的教學並交換意見,以求共同進步。
③ 行動研究。利用行動研究進行反思性教學,其具體步驟為調查研究、明確問題、建立假說、驗證假說、解決問題、再反思。行動研究與教學同步進行,不僅能改善教學,而且能在教師中間形成調查研究的氛圍,提高教學能力,促進課堂教學效益。
總之,自我反思在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一個教師都應積極展開自我反思,進行反思性教學,使教學質量上一個台階。
4、開展「教師合作」,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通過合作備課,協同施教,加強集體備課,並常聽課評課,使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識結構、認知風格的成員互相啟發、互相補充,實現思維智慧上的交流與碰撞。而「資源共享」使全體歷史教師不斷進步,共同提高,特別是促進了教學質量和效益的提高。

⑷ 初中歷史教學的幾點思考

1 認清教與學,發展教學新模式
初中歷史教學,作為一門以普及基礎歷史知識的課程而言,我們需要認清教與學的關系。顧名思義,」教」指的是老師進行的課程教學;」學」指的是學生展開的歷史知識學習;」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也是相互依存的關系。但「學」是主體,「教」要圍繞「學」而展開。因此,我們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圍繞學生的學習進度、對於歷史知識認識和理解程度而針對性的調整教學的內容和方式方法;在具體的教學中,尤其是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始終貫徹探究式學習的理念,教師可以不斷深入的提問,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在觀察圖片、閱讀文字、自由討論等過程中,獲取必要的信息,在深入思考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觀點;同時,教師也要有效的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提問,主動探索,在對過去的歷史進行發問的過程中,展開更為深入的思考,得到相關歷史知識更為深入的理解。例如,在社會變遷這一講中,老師可以利用各種資源(舊服飾、老照片,或圖書《老照片》、《百年中國》、《舊中國大博覽》)等書籍和資料,或藉助互聯網,以及觀看相應的影視作品如(《西洋鏡》、《定軍山》等),在課堂上展示;並設置如中山裝、旗袍的演變過程、照相術的歷史作用等問題讓學生參與到社會生活變遷的討論和分析中去。
2 創新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的教學模式,需要有創新性的教學手段,這樣才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於初中歷史學習的興趣。就創新性教學手段而言,隨著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在新課程改革中展開的探究,發展出了一系列新型的教學手段,其中,以情景式課堂教學[3]、MOOC教學等互聯網+時代下的新型教學手段,在老師、學生以及家長群體中都獲得了不錯的評價。以情景式教學方式為例,第一,授課可以運用現成素材再現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女媧造人、大禹治水等傳說故事通過視頻、圖畫甚至是VR技術讓學生能夠更為直觀的了解當時的情景;第二,通過課外活動的展開,拓展歷史課堂教學內容,如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堯的生活儉朴,克己愛民;舜的寬厚待人,以身作則;禹的不畏艱辛,為民造福等等,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課後實踐之,相互監督、一同努力成為一個繼承傳統美德的人;第三,通過課堂的集體活動,培養學生歷史思維,比如在對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所具有的時代意義和價值,通過課程的實踐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通過以不同派別的理念對同一個問題進行理解和認識,從而通過親身體驗,學生能夠得到更多的啟發,學會用歷史思維看待問題,從而對歷史知識的掌握和體驗更加深刻。總的來說,要想讓初中歷史教學取得與時俱進的發展和突破,那麼勢必需要發展創新性的教學手段,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豐富的教學模式中帶著興趣更好的學習。
3 增強交流與反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無論是新的教學模式還是創新性的教學手段和措施,歸根結底還需要老師和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有良好的溝通和反饋,只有建立良好的交流,那麼才能夠保證教學的質量,尤其是在課堂教學。具體來說,增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反饋,對於初中歷史課程教學的重要意義和價值不言而喻。首先,初中歷史課程學習,並非一門「灌輸」歷史知識和文化的課程,需要學生能夠在穿插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深入理解其背後所蘊含的意義,而要想能夠深入的了解歷史背後的內容,這不但要求學生有對於歷史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還需要一定的文化積淀,而老師在這個方面能夠給學生很好的指導,因此,增強彼此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學生能夠從與歷史老師的交流溝通中獲得更多課本之外的信息和知識,而老師則能夠從學生的存在的疑惑和興趣點更為高效的調整教學的內容和教學手段。由此可見,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良好交流與溝通,是初中歷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初中歷史教學課程改革發展的重要舉措[4,5]。因此,我們需要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建立良好的交流和反饋機制,通過豐富的交流與反饋措施,讓師生之間能夠進行更好的交流和溝通。
4 結語
新形勢下的初中歷史教學發展,是一項復雜的工程,發展之路可謂是任重而道遠,但是只要我們能夠緊緊把握發展的目標和趨勢,認清教與學,發展教學新模式;創新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反饋,那麼就一定能夠提高初中歷史教學課堂的教學質量,讓初中歷史教學的發展越來越好。

⑸ 維普網王士清論文《如何做好初中歷史教學工作》

網上已知同來名論文只自有一篇第一作者為汪莉萍的人發表在《教育(文摘版)》2017年的文章。也是維普網。
王士清的話,確實沒有。你的文章名字確認沒有打錯,對吧。作者名字你可以再核實一下。
如果後期有期刊發表方面的問題,可以與我溝通交流。

閱讀全文

與初中歷史教學工作經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晉升考核自我評價 瀏覽:480
職場新人自我介紹日語 瀏覽:700
職攜求職公寓 瀏覽:354
醉駕人找工作 瀏覽:973
百度廈門六中藝術特長報名表 瀏覽:868
勁霸經編面試 瀏覽:364
小孩綜合素質自我評價 瀏覽:470
玉環學校洗碗招聘信息 瀏覽:15
教師教育自我評價 瀏覽:192
2014合肥168中學特長生音樂錄取名單 瀏覽:478
應屆生面試自我介紹範文3分鍾 瀏覽:800
丹陽人才招聘網 瀏覽:72
生物學科特長怎麼寫 瀏覽:250
昌碩面試後多久通知 瀏覽:925
陝西省鐵餅特長生 瀏覽:751
碩展科技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346
2019年南陽卷煙廠招聘信息 瀏覽:461
時尚招聘信息 瀏覽:341
安吉潔美電子招聘信息 瀏覽:106
個人簡歷問候語 瀏覽: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