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提高藝術特長生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
一、學情分析
藝術特長生,包括美術、音樂、舞蹈、表演、播音主持等專業。該類學生在高中地理學習過程中有優勢也有劣勢:藝術特長生性格外向,表現欲強,善於和老師互動;藝術特長生個性鮮明、情感豐富、敢於競爭,與社會交互性強;藝術特長生升學率高,學習動力足等都是他們的優勢。但他們地理基礎薄弱,方法欠佳。文化學習重視不夠,學習時間有限。
二、運用「以學定教、自主合作、雙主互動」的教學理念
(一)「以學定教、自主合作、雙主互動」的內涵
「以學定教」,就是要求教學必須遵循學習規律,學生是學習活動的實踐者、探索者與創造者,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領者、陪伴者和指導者,課堂教學成為師生共度的一段生命歷程與智慧之路。「自主合作」中「自主」是基礎,是關鍵;「合作」是共進,是拓展。通過自主學習夯實基礎,通過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培養人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雙主互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師生互動,交互前行。這種模式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也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更關注師生互動,充分體現了「教育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的先進理念。藝術特長生文化課基礎較弱,自主學習能力有限,給學生太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反而會導致低效。只有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合作學習,才能高效合理的利用課堂的每一分鍾,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二)主要形式――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它不僅可以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際;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進而促使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有力地促進了課堂效率的提高。對於藝術特長生而言,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尤為適合,因為他們的文化課基礎薄弱、學習習慣欠佳、獨學能力不強,合作學習能夠使學生們在小組內相互取長補短,一定程度上彌補學習基礎和能力上的不足,加之藝術生性格活潑、善於交流,這種形式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兩大學習板塊的教學策略
地理學可分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分支。根據學科分支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基礎、興趣所向,摸索出了這樣的教學策略,即自然地理部分用合理成熟的科學模擬實驗提升學習興趣、突出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人文地理部分用典型的案例作為載體,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規律,並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一)自然地理:科學模擬實驗
地理實驗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實踐性和探究性,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將日益重要。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將模擬實驗引入課堂,引導學生用眼觀實驗、動手做實驗、動腦編實驗,讓學生全身心參與其中,提高課堂效率。如在學習等高線時引導學生用沙土或泥巴等堆出各種地形,並用毛線圍出等高線;在學習熱力環流時,用帶蓋子的大號玻璃魚缸內放置分別裝有冰水和熱水的碗模擬地表冷熱不均,將點燃的香深入缸內,觀察煙的運動,以此理解熱力環流的原理。在學習洋流運動時,用大托盤裝水模擬海洋,水面倒入混有顏料的芝麻油(比重小),用電吹風模擬盛行風,讓學生觀察水的運動狀況。在講流水的侵蝕和沉積地貌時則用沙堆和水壺來模擬。老師們在實驗進入課堂之前,必然在教研組或備課組內先反復試驗,集體備課,充分論證實驗的必要性、合理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欲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教師必須首先做出表率。
(二)人文地理:典型案例透析
地理案例學習法就是從學生的生活中選取一些隱含的地理概念和原理要素的典型事例,學生通過這種典型事例獲取信息,並對信息進行整合,從而獲得地理知識和技能,並用於解決地理問題的方法。人文地理的教學中,可針對藝術生的性格特徵和學習特點,積極響應《課標》的倡導,大量採用案例教學。充分發揮地理案例直觀、形象、典型等特徵,積極組織學生綜合運用地理知識及經驗剖析案例,擬定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案。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深刻解析個別案例的過程中歸納出相關知識規律和知識模塊,並能靈活運用這些規律、模塊和分析問題的方法,解決類似的與之相關的問題。完成「個案――一般規律(或知識模塊)――個案」的認知過程。
四、其他教學手段
為了提升藝術特長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在教學中還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藉助多媒體優化教學,運用導學練案准確引導,開展多彩的地理小活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通過開展地理社會實踐來深度體驗教學內容,採用「過關」手段來落實基礎知識,高三備考時重視對高考真題精講精練等。實踐證明,這些手段都能很好地幫助提升地理教學的有效性。
Ⅱ 特長生教學比賽什麼意思
特長生是指在某些方面(比如:音樂、體育、繪畫等)有優於普通人的內技能的學生叫特長生[1]。高校的藝容術特長生是指有美術,音樂,舞蹈,以及表演等專長的學生。這些學生在藝術方面有一定的天賦。一般的高校招生對藝術特長生有一個專業加試考試。這個專業考試在每年的年初進行。有一些特長生可以憑借自己的特長進入某些僅僅靠文化課考試不能夠去的學校或專業,可以享受高考分數上的傾斜政策。而更深刻意義上的特長生是指:在某一些學科方面突出於常人,有特別的興趣與偏好,有成為傑出人才潛力偏長的學生。如:80後一些從事文學的,互聯網,專利發明創造的。等等,即一切更需要通過高度的智慧思考而成就學業事業的學生!比如,在我國民教學中,就開拓性的創了「特長生學院」「百賢書園」等。
Ⅲ 藝術生怎樣學文化課
藝術生學文化課,與非藝術生有很大不同。對症下葯,根據你的具體情況,薄弱內環節,補短板。
具體方案容如下:
時間管理,將一個單位的時間(比如一天),分成不同時間段,先解決最重要最緊急的事情,比如,每天背20個單詞,極少成多,量變產生質變的效應是驚人的。
Ⅳ 如何培養藝術特長生之我見
音樂實踐包括音樂欣賞、音樂創作和音樂表演三大環節,目前音樂特長生的培養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技術含量較高的音樂表演上,而忽視了音樂欣賞和音樂創作兩大環節。
1. 加強音樂欣賞
多聽是提高音樂鑒賞能力的關鍵。現在的學生聽得最多的是通俗音樂,流行音樂中也有許多優秀作品是事實,但由於流行音樂表達的情感往往相對單一,因此要真正提高音樂鑒賞能力還是應該多聽聽古典音樂諸如室內樂、交響樂、歌劇等體裁的音樂。一部交響音樂作品會對聽者精神上產生深刻的影響,對聽者的情感世界產生某種潛移默化的作用。比如你在聽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最後一個樂章的時候,你會產生一種崇高的體驗,而且你自己也會覺得人類應該這樣,而你自己在精神上也在接近著這種崇高。因此,為什麼有人對格調比較低俗的流行音樂一直持批評態度?因為他們看到這種音樂不僅對青年的藝術趣味,而且對他們的整個精神發展、價值觀念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
2. 培養音樂想像力
首先我們應該先理解想像一詞。簡而言之,想像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這些新形象是已記憶和積累的感知材料經過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因此它分為兩種,一種是同域想像,另一種是異域想像。在聆聽音樂時聯想到某畫面或某文學作品就屬於異域想像。很多音樂教師在教器樂作品時,由於音樂的非語義性特點,老師經常會啟發學生把某段音樂想像成一幅畫,比如,濁重的低音啟發孩子想像成大灰狼的吼叫,大黑熊的步態,清亮的高音則想像成小巧靈活的鳥類等等。盡管一些體裁的音樂作品如音詩、音畫,確實與文學、繪畫有著一定的聯系,但每每都這樣解釋作品,那就使音樂失去了它獨特的魅力,而我們的音樂想像力也受到了局限。音樂的想像應該是一種獨特的聽覺想像方式,應該是針對聽覺材料所進行的加工和創造的過程。從許多作曲家的創作過程來看,他們往往是先有一動機在腦海里浮現,然後他們對其構思為一條旋律,展開為一部大型作品,這就充分發揮了音樂的想像力。
3. 主動學習音樂理論知識
為了更好地欣賞音樂,學習一些音樂知識不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以鋼琴課為例,我們可以通過對某一旋律做模進練習來熟悉各個音之間的音程關系,通過運用和弦以及解決的知識來幫助學生背譜,通過對作品的句法分析了解曲式等等。通過對音樂知識的學習讓音樂特長生更好地把握理性知識,融匯與感性的體驗之中,這才是學習音樂的正確途徑。 4. 鼓勵音樂特長生進行音樂創作 在中小學音樂教育內容方面,該課程標准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創作」部分的分量。這是因為,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其本質特徵就是創造性。而我們在培養音樂特殊人才時卻忽視了這一根本特徵。所以音樂特長生往往是樂匠,而沒有成為創造性的音樂學子。就世界范圍而言。音樂教育比較發達的國家,世界上著名的音樂教育家都十分重視音樂創作教學。而我們的音樂特長生除了作曲專業的外,幾乎沒有作曲的經歷。極少數的特長生曾經有過創作歌曲,問其創作過程,他們基本都是憑直覺作曲,不懂得什麼作曲法,因為在他們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並沒有老師給予過有關音樂創作的指導。
5. 完善音樂表演
音樂表演是人們關注音樂特長生的一個重要方面,人們眼中的所謂音樂特長生無外乎是一些能吹拉彈唱之人,而目前音樂特長生的音樂表演有哪些不足呢?
1) 技法訓練要注意音樂感的培養
出色的表演技巧是獲得成功表演的前提,因此人們最先注意到的是基本功的訓練。而熟練掌握技術是與藝術結緣的必要手段和前提,技術上不過關,不可能完善地表現音樂藝術中的文化內涵,在這里,我們有必要強調兩點:第一,技術訓練不等於否定了音樂感,如果喪失了音樂感,那麼在進行技法訓練的特長生都可稱為「音樂機器人」;第二,技術與表現要統一,中國傳統美學所提倡的「聲情並茂」,「得之心而應之手」便是主張將技巧與表現完美結合的至理名言。
2) 豐富音樂表演形式
他們的表演都是獨唱、獨奏、獨舞,很少有機會與他人一起合作,單獨表演固然能夠充分體現學習者的表演水平,但是集體表演更有利地使表演者的聽覺、協調能力得到更大的鍛煉。在音樂教育比較發達的國家,都比較重視與他人合奏的教學內容,因此,特長生進行音樂表演的形式不可單一化,要兩種形式相結合。
3) 積極進行音樂交流
參加社會音樂培訓班的特長生相對比請家庭老師輔導的特長生要稍微好一點,由於上課的形式是集體課,能接觸的同伴與參與討論的機會多一些。而後者基本上只有與自己老師交流的時間,一方面由於文化科目的學習比較緊張沒有時間與別人交流,另一方面,自身也沒有樹立這種音樂學習需要交流的意識。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的老師首先應該讓特長生樹立一種進行音樂交流的意識,其次應該創造更多的交流機會,例如每周集中特長生開個小型的音樂會,要求每個人進行音樂表演,並對別人的表演作出音樂評價。
Ⅳ 如何提升中小學體育特長生的課堂教學效率
提高教抄學質量的方法頗多襲,我們要因材施教,實事求是地採取適合本校條件、情況的具體措施來完善常規教育教學。然而,提高自我,研究課標,活化教材,融洽師生關系,活躍教學氣氛,優化課堂結構,狠抓落實,始終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只要付諸具體行動,持之以恆,我們的教學就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Ⅵ 美國「特長生學校是怎樣上課的
美國教育:不一樣的美國課堂如何應對上課美國老師常要求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發問、或發表個人意見。事實上,課堂上的參與往往是學期分數的一部分。教授認為課堂討論才能評估你所學的,看你是否有能力與教授和同學進行知性的對話。西方教育的一部分強調的是教導學生獨立思考及各種自我表達的方式。很多事實資訊在書中就找得到,因此老師著重的是如何幫助學生以更有意義的方式來詮釋課程內容。一如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美國的老師(及同學)會不斷發問逼你陳述你的看法,與別人公開分享。基於這些差異,中國學生初到美國上課會有很大的沖擊,看到美國學生不停地發問或回答,甚至要向教授挑戰的意味,會感到很不自在,認為這些學生怎麼如此自大和不敬,學生應該絕對遵從教授的權威才是。再者,我的英文這么差,為何要我當眾出醜呢?提醒:如何應付這些問題?如果你英文溝通能力及使用英文的信心不夠,最好先上ESL選修課。很多人會認為上英文課會妨礙阻撓本科系的修課。其實ESL課反而有助本科系課程的理解、口頭表達及研究技巧。但光上英文課是不夠的,還要懂得將英文用於現實生活,不斷使用,最好不要與自己國家的學生或朋友泡在一起,免得英文荒廢不用。如何交流要想真正獲得留學美國的特別經驗,最好與美國人及其他國家的學生交友。參加學校俱樂部、運動組織、學生會等都可促進社交生活。在當地社會方面,你可加入一些服務組織及義工組織、接待家庭等。雖然有學業壓力,但參與課外活動益處多多,也是解除壓力的方式。不管是否選修英文課或正規課,生活上或課業上有問題時,還是可以找到幫助。美國教授一般都通解人情,願意通過個人公室輔導幫助你。他們也願意提供改進學習習慣的建議,建議你如何取得其他方面的資訊。你也可向國際學生顧問,校園家教中心或類似組織求救,但都必須主動積極聯系。通過所有這些校園內外的交流,你會發現中美學生價值觀的差異。美國人通常比較崇尚個人主義,他們大都很獨立不靠父母。學生也靠暑期打工或兼職工作以自給自足,重大決定也靠自己。提醒:在個人關系方面,美國學生比較外向,同時他們也要求別人尊重他們的個人空間及隱私。雖然有很多意識形態上的差異,但不管文化背景如何,學生求取最佳教育的共同目標還是相同的。但需要說明一點的是,美國的公立高中是不接受國際學生的,所以你只能選擇去美國上私立高中。所以費用相對來說會高一點.有關美國教育的信息,請查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好!
Ⅶ 藝術生文化課教學方法有哪些
現在高考對知識本身的考查難度與以往相比有所下降,反而更注重考查考生對知識理解與應用的專能力。藝術類考生屬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強的特點決定了他們適應新高考、快速提分的潛力也非常大。只要方法得當、目標明確,再經過專業老師指點,藝術類考生考前突擊一定會起到較好效果。高考需要考數學、語文、英語、文綜(或理綜),想在這么少的時間里,把六門課都學好對於藝術生來說是很難做到的。
考生要合理安排復習時間,較好的科目安排更多一點的時間復習,在短時間內用偏科的復習方法,讓強項得高分。(注意少數院校對英語和語文有最低要求)文化課的學習應該夯實基礎,一切由強化舊知識、鞏固舊知識開始,然後再做好新知識的掌握。
要學會取捨,由於藝術類考生文化課錄取分數線不高,所以考生就要力求會的知識多鞏固,爭取考試不丟分,而難題、偏題、怪題、綜合題則要大膽捨去。還要重視結合高考模擬試卷,加強考前實戰訓練。
Ⅷ 藝術生文化課怎麼學習啊
第一:盲目復習、無側重點
專業課結束後,文化課的復習也就開始了,本來基礎就弱再加上因備考專業課而導師文化課落下不少,所以在復習的時候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從那些方面入手,有些學生買了很多資料搞題海戰,時間短暫靠刷題並不能提高成績況且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做這么多的題,復習一定要抓住核心的知識點,把書本的基礎知識從頭到尾的看一遍,在這個復習上北師特的學校的老師一直建議考生課本就是最好的資料,立足課本把基礎知識掌握住,就好比蓋房子地基打的越穩房子才會越建越高,學習也是一樣。所以復習重在基礎。
第二:復習文化課要趁早
對於藝術生在進入高三後為了專業課的備考會直接暫時放下文化課,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專業的考試上,有利有弊,利就是的確可以保證專業課的成績但是卻給文化課的復習造成了負擔,隨著近幾年報考的藝術類考生的增多文化課的要求也是在逐年提高,所以專業課成績再好,即使藝術生的文化課錄取分數相對較低但是沒有通過一樣不會錄取,更何況近幾年有些招生單位對文化課單科成績也會有限制,文化課不僅成績達到錄取線,單科的成績也要達到招生單位的要求才會錄取,所以文化課也是要重視起來,藝術生在備考專業課的同時文化課最好不要落下,每天至少花1-2個小時的時間來學習文化課,同步進行切勿專業考試結束後在復習文化課,時間短暫也很珍貴,短時間內要想提高成績是很困難的,所以復習文化課要趁早。
第三:要保持樂觀自信
藝術生之前備考沖刺專業課已經耽誤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文化課學習再加上基礎本來就薄弱,回到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吃力,跟不上老師的節奏聽不懂或一知半解的,老師的教學進度是針對普通的考生所以老師也不會因為藝術生在重新講一遍打亂教學進度,有些信心不足的學生逐漸出現了厭學的狀態比如上課開小差睡覺。當出現這樣的問題時就要先想想自己之前放棄文化課不就是為了專業課可以取得好成績嗎,現在專業課沒有問題了,那重點就是文化課,文化課只要錄取就可以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了,而且藝術生的錄取分數比普通高考生的分數要低,通過這樣的心裡暗示來激發自己學習的興趣,雖然復習的時間比較短暫但是只要努力把該掌握的知識點記著,提高成績不是問題。要從心裡給自己加油打氣增加信心。
第四:選擇培訓學校
藝術生在結束專業課的考試後回到課堂學習,有些學生完全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基礎不扎實又怎能聽懂,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如果家裡有經濟條件,可以選擇一個專門的培訓學校,這里不建議去找一些家教或者培訓機構,他們只是以利益為目的單純的補課,而專門的學校不僅對藝術生的教學有經驗而且可以把握高考的政策。在教學上可以更系統更全面更有針對性的的輔導,對藝術生在復習文化課上顯得尤為重要。
Ⅸ 特長生興趣的培養有哪些方法
學校做為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也是特長生培養的主陣地。但是由於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及長期以來形成的陳腐的人才觀、學生觀、教學觀,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教師的思想。再加上不完善的課程體系和單調的教育手段、相對狹窄的特長發展空間,以及來自社會和家庭方面對特長教育的偏見等,都構成特長生培養的障礙,制約和阻礙著特長生培養的順利實施。另外在特長生培養實踐過程中,由於對特長教育與素質教育內涵的理解不同,還容易產生誤解,使特長生培養步入誤區。
一、特長培養中的障礙因素。
特長培養的障礙主要來自兩大方面,一是教師和學生家長的思想障礙,二是特長教育環境貧乏和教育內容的單一化。這是農村中小學特長生培養的兩大障礙因素。
1智育第一分數至上的思想障礙。
在特長銜接培養實驗之初,特長生培養遭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首先是學生家長,許多父母擔心孩子在學校里搞特長會影響文化課學習,千方百計阻撓學生參加各種特長培養和訓練活動,如拒絕物質支持,找親朋好友甚至老師勸阻參加特長活動的學生"改邪歸正"等。還有部分教師對特長教育也很不理解,對特長生培養持觀望態度,既不主動參與,也不熱心發動學生。某些初中教師在課外活動時間把學生關在教室里學習,阻止學生參加特長培養活動的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些行為的背後,反映出部分教師和學生家長存在著智育第一的思想,只要與學生文化知識學習沒有直接關聯的事情一律排斥,認為學生不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書本知識中就是不務正業。可見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思想,"分數"作為人才的標準是中小學特長生培養的主要思想障礙。不排除這些思想障礙,特長教育就很難落實到學生中去,特長生培養也將成為一句空話。
為克服思想阻力與偏見,放手特長培養,課題組把更新教育觀念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首先,成立"特長教育辦公室",統一協調有關工作,先後出台《關於培養優秀、特長、拔尖生的意見》、《中小學教師骨幹係列管理辦法》等文件,以求方向明確,統一認識;其次,把端正教育思想的工作落到實處,措施是把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帕夫雷什中學》作為教師的必學書目,人手一冊,定期考試,不及格者定期補考;還出版內部刊物《高密師訓》,提出不同時期的學習重點,提供學習資料及國內外進步教育思想,出版報紙《高密教育》,交流我市教育信息,推廣各校先進經驗;第三,確立了幾處基礎比較好的小學、初中、高中作為實驗點校,點面結合,具體指導。讓教師在教育實踐中逐步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如"從一個角度看學生,可能只有1%的天才;從多個角度看學生,也許就有99%的天才","年幼並非無知,教育不是從零開始","成長無法代替,只有成功才能走向成功","面向全體要從關注身邊每一個人開始","給予學生一些權利,讓他們學會選擇,為他們提供鍛造的機會和條件",等等。這些觀點都成為我們特長生培養工作中的指導思想。
2貧乏的教育環境、單一的課程結構,造成了特長生發展的空間障礙。
特長生培養需要以多彩的教育環境和豐富的教育內容作為載體,許多農村中小學僅僅依靠國家統一規定的幾本教材作為學習的內容,課外時間由班級或學校統一安排一套活動的落後單一教育格局是無法滿足特長教育要求的。特長教育需要開放的教育環境,要有可供學生修養和發展特長所需要的各種條件,要有展示特長才能的舞台,有可供選擇的教育內容。因此,豐富特長生發展的空間條件必須改革單一的課程結構,構建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三大板塊相結合的組合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可以選擇的教育內容;合理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特長教育活動,在活動中發展和提高學生的特長;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讓學生通過展示才能獲得成功感和成就感。這些都是特長生培養的基礎和條件保障。
此外,特長生培養指導教師缺乏,特長培養所需要的設施不全等,都是特長生培養的障礙因素,也需要引起重視予以克服。
二、特長培養中的誤區。
在特長生培養的實踐中,由於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特長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容易走入一些誤區。
1以培養特長取代個性發展。
一些中小學將"發展特長"與"發展個性"混為一談。認為"發展特長"抓得著,看得見,最容易顯示素質教育成果;只要發展了特長,也就發展了個性。因此,在教育實踐上,把特長培養提高到不適當的程度,以特長教育活動取代了個性培養。這一誤區來自於概念的模糊。
"個性"不能與"特長"混為一談。個性是表明個體在社會實踐中所持態度和行為的綜合特徵。它是多層次的有機組織整體,包括社會的(理想、道德、世界觀等)、心理的(認識、情緒、意志、興趣、動機、氣質等)和生理的(體魄、精力等)多方面內容。"特長"則是學生個性所顯露的某些個別性,是學生個性心理諸要素由於發展不平衡所表現出的特殊的興趣、愛好和才能。只有把"特長"置於"個性"這個整體中去認識,才能獲得正確的理解,也才能有利於正確的教育實踐。
當然,特長發展與個性發展在一定條件下是能夠相互作用的。特長教育活動如果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可以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特長有時也可以作為個性的一個參照,甚至是一個重要的參照。但是,特長不能與個性劃等號。在很多情況下,一個人個性的主要表現並不在於其顯露的才能,而在於其意識傾向和穩定而獨特的心理特徵,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就有可能導致個性畸形發展。我國有個"聰明"的留美博士,叫盧剛,他的才能(特長),應當說是無可置疑的。但就是因為失去平衡的嫉妒心理作崇,槍殺了另一個我國優秀的留美博士生,接著又殺死了他的導師、主任和一名副校長,最後自殺。教訓告誡我們,以發展特長代表個性培養顯然是有害的。
2違背學生意願。
特長教育應當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是,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選擇,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但是,某些學校由於認識上的錯位和客觀條件的局限,恰恰違背了這條原則,他們將擬定的一些特長項目,像新生編班那樣分配給學生。讓學生分進聲樂組就學唱歌,分進書畫組就學書法、繪畫……他們也自有他們的理由:"人的才能都是練出來的,'馬得騎,人得逼',只要逼著練,寫字差的(分到書法組)可以練好;手拙笨的(分到小製作組)可以變巧……"這是典型的"教育選擇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選擇教育",其要害是違背了個性發展的規律。青少年如果被強制去發展特長,其個性發展就無從談起。
對學生的特長培養,大都是從小學開始的,按照個性發展的規律,不僅從特長培養的起始階段就應當尊重學生的意願、選擇;即使在與初中銜接培養的過程中,也應該允許學生特長的變更、遷移。這是因為,少年兒童正處於個性發展階段,他們的身心發育遠未定型,認識水平正在發展,社會實踐剛剛起步,隨著對"特長"的認識和理解逐步加深,對特長還存在著再選擇和再定向的問題。過早地讓學生確定某些特長專向發展,或者不允許學生特長志向的中途轉移,都有可能埋沒人才。青年時代的巴爾扎克,父親逼他學法律,他說"毫無興趣","興趣在文學"。倘若屈從父命,世界上可能就少了一個大文豪。
3選擇發展對象。
有些有升學任務的初中和高中,對特長生的培養是有選擇的。選擇的基本條件有兩類:一類是各門必修課程都合格(有的還強調統考學科達到良好以上標准);另一類是個別學科雖然成績不佳,但能對口升學的特長(如美術、音樂等)較為突出。其理由是:"學生的特長要得到發展,必然要佔用部分精力和時間,一個連必修課程都學不好的學生,難以有餘力去發展特長;以犧牲學必修課的精力去發展特長,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前途(升學)。"顯然,這樣的選擇是以"升學"的效益為前提的,其實質是以"特長教育"粉飾"應試教育"。
實施素質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都獲得成功。宋代學者朱熹曾說過:"聖賢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無棄人也。"而選擇式的特長教育之"誤",就在於將部分學業差的學生排斥在"特長發展"的門檻之外。素質教育培養的人,最終是學會生存,學會創造。即使學生某些功課考不好,考不上大學,能學好一項特長,掌握一技之長,有何不好?這不恰恰是學會生存、學會創造的需要嗎?
人的成功,關鍵在於其個性、特長得到健康的發展。許多人都知道,著名詩人臧克家是以數學零分、國文98分的成績考入青島大學的。如果要求各門功課都合格才能發展特長,臧克家的文學特長有可能也被扼殺了。高密一中1996年收了個叫賀鵬的委培生,剛入學時,他學習不好,屢犯校紀,老師同學都感到棘手,後發現他上課常偷偷地畫畫,便把他吸收到校書畫協會,並給他配上指導教師。當他的作品入選全市中學生畫展並獲獎後,他第一次看到同學們對他敬佩的目光,於是找回了久違的自信。從此,刻苦學習,尊敬師生,熱愛集體,其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被評為十佳"特長之星"和優秀中學生。這個例子說明,限定條件發展特長是不可取的,這會扼殺學生的個性,扼殺個性就是扼殺人才。我們曾對輟學的初中生作過調查,輟學的主要原因75%以上的是厭學。他們的功課學不好,上課如同"坐文明監獄";其個性特長又得不到發揮,久而久之,失去了自尊和自信,選擇輟學便在情理之中了。
4急功近利
有些學校追求名生效益,對特長生寄予過高的期望,總希望出一批方方面面的"小能人",在各種競賽活動中,上檔次,領大獎,以提高學校的知名度。這種心態,也迎合了一些家長的需求,他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盡早出人頭地,光耀門庭。按說,這些想法是可以理解的,無須指責。問題就在於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的實踐,卻帶來一定的負面效應:第一,急功近利,跟上來的是高目標,硬手段,這免不了一個"逼"字,逼學,逼練,逼進;進一寸不足,進一丈不夠……甚至要拔苗助長。逼的結果是超出了學生的承受能力,加重了學生心理壓力,等於給學生套上了另一種精神枷鎖。不僅欲速不達,而且有害於學生的身心健康。第二,違背了基礎教育基礎性的原則。基礎教育,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應把著力點放在全面打好基礎上,讓學生的生理素質、心理素質、文化科學素質得到和諧的發展,而不應該把重點放在培養少數"名生"上。即使對特長明顯的學生實行優生優培,也不能破壞他們個性發展的和諧性。試想,讓學生用超量的精力和時間去追"名"逐"利",能不影響其全面打好基礎嗎?當然,誰也不會懷疑少數天資聰明的兒童少年,在良好環境的熏陶和教育下,會凸現出某些超常的才能。但是,如果他們打不好基礎,那麼,他們的潛能就不可能得到持續地開發,今天的特長"小明星",到了應當鑄造人生輝煌的年齡,卻有可能隕落了。
特長生培養的急功近利,還往往忽略素質教育的靈魂--創造力的培養。譬如,某初中對書法特長生規定的目標是臨歐、柳、顏、趙四大家的任何一家。兩年寫"像",四年寫"真"。且不說四年難以寫"真",即使花十年時間寫"真"了,至多是又出了一批歐、柳、顏、趙,我們的書法藝術也只能停留在先賢的水平上,還會有發展嗎?發展學生任何方面的特長,都不應當重"繼承",輕"創造",應當把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發展學生的創造力貫穿於特長教育的始終。達·芬奇所以能創作出舉世公認的傑作《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與他少年時代的善於模仿和那段艱苦畫蛋的基本功訓練不無關系。然而,他能創立世界美術史上第一套系統的繪畫理論,能在廣闊的領域里摘取十幾項"大專家"的桂冠,最關鍵的因素還是源於他的創造思維。
Ⅹ 藝術特長生如何學習文化課
藝術生學好文化課,其實也不難,我們藝術生只要把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學好就
可以了。現在高考題一般是:基礎知識占%40,中檔題和高檔提各占%30.如果說
你課本上的基礎公式還不熟悉,那就看課本吧,把課本多看幾遍,課後練習都
會做了,找幾套往年的高考題練一下。
對於語文如果基礎不好,想趕上去很難,基礎題就不多說了,只要你不胡亂看
那些網路小說,應該能那一半得分,如果一半都沒拿到,只能證明大哥你是混血
的~。 下面的是關鍵,雖說文言文閱讀和詩歌鑒賞很難,但是要多拿幾分還是
有辦法的,只要你吧課本上的所有文言文弄懂了,知道哪些是通假字·古今異義
詞·一些常規的語法,那麼在做文言文題時,先看後面的選擇題,後面的選擇題
會在你閱讀文言文時是很有幫助的。 對於詩歌鑒賞題,拿分不難,詩歌里免得
意象·意境·作者的情感·作者的時代背景,什麼樣的意象表現什麼樣的意境
,什麼樣的意境抒發了什麼樣的感請,還有一些表現手法,比如:直接抒情,情
景交融,等等...這些是必須要了解的知道的!!在一個就是答題上的技巧,
一般詩歌鑒賞幾分的題,答案就有幾點,如果你實在想不出來就把你想出來的
哪一點再抄上一遍,不要多超,多超容易露餡~呵呵~~ 對於作文題 最好是
寫議論文,寫議論文到好處一·簡單明了,二·不容易跑題 三·都寫好幾年了.
跟他很熟~~
寫議論文的步驟:一引,二提,三舉例,四感想,五總結,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