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寫幫教後進生的幫教措施與效果
1、去當地司法所復印安置幫教措施表格
2、在了解該對象的具體情況基礎上,就其犯罪的原因進行分析
3、針對個人特殊情況,集合你們當地實際,可以與其進行談話,了解他今後的打算,工作意向和特長,從安置和幫教兩個方面來寫,安置主要是生活上的幫助,幫教可以從精神領域寫,比如法律知識教育等。
9a
1E
⑵ 如何幫扶後進生
我初三開始的倒數十名,中考第二,應該算後進生的典型了吧。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初三以後不在父母身邊,在老家的小鎮上跟著奶奶上學,開始的時候沒有人管挺瘋的,但是慢慢的自己有了目標,想回到大城市生活,就把學習當做自己的一個出路,自己主動的去學,而且把數學和理化當成突破口,成績上升的很快,自己也有了信心,慢慢的學起來各科都不難了,感覺最主要的對於後進生來說還是要調動主觀學習的意願,幫著樹立一個比較接近現實的目標,選擇短期見效快的科目作為突破口,讓他建立信心很重要,總的來說還是多關心,因材施教吧。
⑶ 如何做好後進生輔導工作
一、了解後進生的概念並接受賞識層面定義的觀念
1、著名教育活動家、教育演講家歐陽維建對「後進生」的定義:
(1)傳統的定義:泛指在某方面有缺陷(如學習、道德表現等),又叫「差生」。定義視角是著眼於現在,是「挑毛病」和「與別人比較」的結果。
(2)賞識的定義:泛指在某方面暫時落後,但有進步的潛力,所以叫「後進生」。定義視角是著眼於未來,是「找光明」和「跟自己比較」的結果。
2、接受賞識層面定義的觀念:
賞識教育的觀念與教育目的是相符合的。學生來學校是接受教育的,而不是遭受排斥甚至是擠兌的,這就決定自己們這些教育者對待後進生的態度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將後進生往好的方向轉化,這不僅是對學生本人的負責,也是對班風、校風建設負責的表現,畢竟一個班級管理的好差、一個學校管理的好差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後進生的管理。
二、後進生的分類
後進生主要有四類:學習成績差的後進生,紀律差的後進生,學習成績和紀律都差的「雙差」後進生,學習或紀律時好時差的准後進生。
已有很多老師對如何提高班級成績做了很好的論述,其中已包括提高學習差的學生學習成績的方法,在此自己就談談對那些紀律觀念不強的學生的管理。
三、轉化後進生要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備
這種心理准備應該包括教師和學生兩者的心理准備。
1、教師作好堅定的轉化心理准備:接受賞識教育就是要端正轉化後進生的態度,有了這個正確的態度之後還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備,因為這一轉化工作是非常艱巨的。
(1)與好生相比,後進生的自尊心更強。因為學習不好或紀律差,長期受冷落、歧視,他們一般都很心虛,對外界極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層硬殼,但在內心深處仍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諒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們犯錯,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平氣和,以誠相見,以誠對待,切忌動不動當眾批評、挖苦,或者變相體罰,否則必定會刺傷他們的自尊心,增加轉化工作的難度。
(2)後進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為極易反復無常,所以做後進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簡單地認為通過一次談心他們就能徹底改好。遇到後進生不良行為出現反復的情況,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客觀分析不良行為反復出現的原因,要及時發現、及時抓住、及時誘導,做到防微杜漸。班主任要善於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發掘其身上的潛能,充分肯定,千萬不要吝惜「好話」,積極的評價能使學生的進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後進生重新找回自自己,獲取克服缺點的勇氣和信心。
2、強化學生接受老師管理的觀念:經常性的明確或暗示老師跟學生是統一的關系而不是對立的關系,老師對學生的管理是對學生負責的表現,當「好好先生」的老師不是好老師。當他們有了這樣的心理基礎就會較容易接受老師的教導。有的學生很頑固,自以為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願接受老師的管理,那可以用較為強硬的手段對付,例如陶力同學,他已經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就在教室坐不住了,又坐在最後一排,經常性的溜出去,就是在教室也是說話、睡覺,自己找他談了很多次,沒效果,他還寫紙條說他若不想讀的話誰也勸不了。但自己知道他到現在都不肯離開學校的原因就是他父母希望他讀書,而他又較有孝心,不想讓父母傷心。最後自己實在不能忍下去了,就在有天晚自習他又一次逃課時叫他母親連夜趕到學校,抓了個正著,並把他的情況都一一告之,第二天他跟自己講:「自己不是跟說了嗎?自己不想讀書,誰勸自己都不行的。」還叫自己以後別把他的事告訴他父母,自己很生氣,就說他其實是個不孝子,還說如果想自由,那請父母來跟自己簽張協議,允許的放縱。自己也表現的很固執,口氣很堅定,讓他們明白老師管他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使他在潛意識裡面接受。對待這種頑固的學生用比他更堅定的態度對待效果會很好。
四、轉化的方法
1、激勵法。熊先新是個固執、好鬥的學生,有些自閉。自己通過與他父親的接觸,知道他父親很愛他,而他也很在乎父親對他的看法,很想用好的表現引起父親的重視、回報父親對他的愛,而他讀高中之前學習一直很優異,只是到了高中有些不適應才使得成績下降,而成績一下降就很著急,以致惡性循環。自己得知這些後就跟他父親合作,用父愛、小學初中不如他而現在表現、成績都比他好的的同學激勵他,現在他的表現真的很出色,甚至很多同學都感到驚訝。
2、表揚法。人都愛聽好話,都喜歡在自己有一定成績時得到別人的關注、表揚學生還是孩子,尤其愛聽老師的表揚。在適當的時候老師就應該盡量的滿足他們的這種心態。孫孟周以前表現不好,遲到、上課睡覺等,在幾次談話以及其他因素的激勵下成績進步很大,但有一次突然有較大的退步,自己問及原因,他說他連續三次考試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自己一次都沒表揚他,他就覺得沒勁了。可見表揚的作用。
3、反復法。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師不斷地做反復教育工作。要做好反復教育工作,必須要有「馬拉松式」的耐心,耐心地與後進生交談,耐心地幫助,使學生在這種轉變過程中學到老師那種「持之以恆」的精神。他們很容易犯同樣的錯誤,但老師應認識到這對於他們而言是正常的,所以得耐心地心平氣和地對待他們。時間觀念不強是後進生的一個很重要的表現,為了抓好考勤自己堅持每天每道預備鈴響時都按時到教室。老師都能每天每道預備鈴響時到教室,作為學生還有什麼借口遲到呢?這對學生是個很好的促動因素,對他們也是一種鼓勵、一種榜樣。這樣就慢慢的杜絕了遲到現象,他們的時間觀念也就強了些,時間觀念強了其它事情就好辦了。
4、開發家長資源。合理的利用家長資源對於轉化後進生很重要。家長的素質也是有高有低的,所以開發家長資源之前要對家長有個了解,有的家長可以很好的與之合作,有的家長只能是作為嚇唬學生的力量,沒有必要請他親自來校的。還要注意對家長說的話也要有技巧,很多家長都有種「敝帚自珍」的心理,他的小孩在別人眼裡再不好,他也認為是好的,甚至只相信孩子的話而不相信老師的話。所以這里就要注意一個原則:讓家長充分相信老師並且在無論情況如何不好、小孩犯了再大的錯誤時都要使家長看到孩子的希望,沒有希望的事有誰願意做呢?堅持認為老師要與家長一同轉化孩子而不是打擊孩子。如楊進的父親幾次被孩子氣得要放棄甚至有一次還叫來孩子的爺爺一起硬要把孩子抓回家不讓他再讀書,自己知道孩子還是想呆在學校讀書的,家長也是在氣頭上才出此下策,還是自己多次給他做不能放棄孩子的工作,才走向與自己較好的合作的,後來自己與該家長、孩子合作的都挺愉快。
5、哄騙法。有人認為現在的教育制度允許學生可以對老師無禮,卻不允許老師對學生無禮,所以對他們的所作所為,自己們確是無可奈何。成年人有法律可以制裁,學生卻沒有任何的約束,自己們找不到堅強的後盾,若他們執意不聽,能把他們怎樣呢?在當班主任的實踐中自己似乎也有同感。沒辦法,自己只好採用哄騙法了。騙一騙、嚇一嚇,多少有一點效果,開除什麼的自己都不講了,因為嚇不到他們,後來自己就用一種他們看不見的東西嚇他們——檔案。自己說學校設立教務處、政教處、保衛科有個作用,那就是把好的表現記入檔案中也把壞的表現記入檔案中,每次張貼出來的紅榜白榜上的內容都會一輩子跟著,這樣既激勵了表現好的同學也嚇到了那些表現不好的同學。例如熊心波性格暴躁愛惹是非,有一次被保衛科記過處分,自己就對他講了上面的話,他後來真的有所改變甚至很主動的當了勞動委員想拿到優秀班乾的稱號將功補過。當然,根據實際情況還可以有很多的哄騙他們的辦法,相信他們能原諒老師這些善意的謊言的,當然這些話都得有一定的根據,否則會使得學生失去對老師的信任,那就不好了,所以一定得拿準了。
6、冷落法。有些學生實在是不聽話,似乎的話對他也沒作用了,可以有幾天故意對他置之不理,任其所為,讓他有個錯覺——老師對他失望了、懶得理他了,這時得堅信他們其實是非常在乎老師對他們的管束的,非常想得到老師對他的信任的,一般而言他們會自己找老師認個錯,或者老師可以找個機會主動與他搭訕,相信他們不會拒絕且會有所觸動。
7、集體影響法。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性,且很多人都有從眾心理,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後進生更是較易受環境影響的人。帶好班級不能完全把精力耗在幾個後進生身上,要注意把整個班風搞好,以便對他們有個好的影響。
五、轉化後進生應掌握的原則
1、粗與細
在班級管理上,班主任宜提出整體要求,不宜太多、太細,這叫做粗。一方面這種粗是集體中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得到的基本要求,它有益於形成班集體。另一方面也給全體學生在形成班集體過程中留有創造與發揮的餘地,有利於學生自自己管理、自自己教育能力的培養,把班集體當作他們除了學習文化知識之外的培養各種能力的實驗場所。但「粗」並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抽出更多的精力,細心地觀察每一個學生,了解他們的特點、思想和需要,從而激發學生對某一方面活動的興趣,使其個性得以充分發展。細,正是在粗的框架下對粗的完善與豐富,也是因材施教、造就個性化不可缺少的。後進生往往都是較有個性的人,若認識到了他的某個特點,就會便於與他們溝通,若幫助他們把優勢發揮出來,有可能會塑造出個在某方面對社會有價值的人才。
2、想與干
教育有法,法無定法。作為班主任,不要拘於傳統的管理模式,要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像實行班幹部輪流制、根據後進生特長大膽使用後進生等,都可以促進良好班集體的形成。要抓住現象、分析本質、對症下葯、尋找規律。想對頭了之後就要做,要腳踏實地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干。當然,做的過程也同時要思考原方案的利弊,隨時調整、豐富和完善。轉化後進生可以說是個與後進生「鬥智斗勇」的過程,沒有一定的方法,是很難取得成績的,有了辦法後還要堅持用於實踐,做個長遠的打算。
3、嚴與活
尊重學生、關心學生是一種愛,嚴格要求學生也是一種愛,一種深沉的愛。所以班主任對學生要嚴格要求,一絲不苟,不遷就,不放鬆。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並不是指教師提出要求時要有嚴厲的面孔,而是指要求應嚴格,並做到切實可行,堅持不渝地貫徹到底,而且要嚴在理中,嚴中有愛。但在管理方法上要活。這是因為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他們的心理、生理等都存在個性差異,即使是同一個學生,由於環境與自身條件的變化,也不會「不變速」前進。所以班主任在工作方法上要靈活變通,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因事而異。
4、緩與急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個性差異,班主任在處理問題時如果能針對學生的心態,做到緩得適時,急得恰當,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對個性倔強、自尊心強的學生應采勸延長教育法,循序漸進,讓他們自自己思索、自自己對比、自自己反省,以達到激發他們「內在驅動力」的目的。如果操之過急往往會使他們喪失學習和生活的信心。但強調緩的作用,並不是說時時處處以緩為好。相反,急的重要性同樣不可忽視。比如當學生做了一件好事時,他迫切想得到班主任的表揚,如果班主任不能抓住時機,及時表揚,即使後來再補上,效果也不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