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自薦信式的文言文(最好是古書中有記載的古代名人寫的,像毛遂啊等人,古人想去官府做官,誰寫過自薦信
〔宋〕蘇轍
太尉執事: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遊,故其文疏盪,頗有奇氣。此二子者,豈嘗執筆學為如此之文哉?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轍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與游者,不過其鄰里鄉黨之人,所見不過數百里之間,無高山大野,可登覽以自廣。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然皆古人之陳跡,不足以激發其志氣。恐遂汨沒,故決然捨去,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過秦、漢之故都,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古之豪傑。至京師,仰觀天子宮闕之壯,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後知天下之巨麗。見翰林歐陽公,聽其議論之宏辯,觀其容貌之秀偉,與其門人賢士大夫游,而後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無憂,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入則周公、召公,出則方叔、召虎。而轍也未之見焉。
且夫人之學也,不志其大,雖多而何為?轍之來也,於山見終南、嵩、華之高,於水見黃河之大且深,於人見歐陽公,而猶以為未見太尉也。故願得觀賢人之光耀,聞一言以自壯,然後可以盡天下之大觀,而無憾者矣。
轍年少,未能通習吏事。向之來,非有取於斗升之祿。偶然得之,非其所樂。然幸得賜歸待選,使得優游數年之間,將以益治其文,且學為政。太尉苟以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武帝自薦書》文言文 東方朔
臣朔少失父母,長養兄嫂。年十二學書,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學擊劍。十六學《詩》《書》,誦二十二萬言。十九學孫吳兵法,戰陳之具,鉦鼓之教,亦誦二十二萬言。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長九尺三寸,目若懸珠,齒若編貝,勇若孟賁,捷若慶忌,廉若鮑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聞。
2. 一生憂國憂民的杜甫,他當過的最大的官是什麼
杜甫的一生呢,我們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年少輕狂-游山游水,中年抑鬱-憂國憂民。
十壕吏
募投十壕吏,有吏夜抓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杜甫,就這樣一點一點地對當時的官場徹底失望,對當時的社會也倍感失望。所以,就乾脆辭職,就投靠親戚朋友,由於就來到了成都。
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杜甫在那個時候成都的西郊,搭起來一座茅草屋,也就是咱門今天所看到的杜甫草堂。杜甫在成都的日子,可以所是他的後半生過的最舒心的日子。我們可已從他的詩句中體會到。
他的【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毆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來,蓬門今始為君開。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夜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衣衫淚滿襟。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安得廣夏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在成都將近待了四年左右,這時杜甫杜甫已經是50 歲左右了,就想念家鄉了,再加上安史之亂已經平定了。杜甫,就帶著一家老小回老家了。在路過今天的重慶時,看到三峽景象,有感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