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普列姆昌德 印度印地語作家。
普列姆昌德(1880~1936)Premchand
印度印地語作家。1880年7月31日生於北方邦貝拿勒斯附近的拉莫希村,卒於1936年10月8日。原名滕伯德·拉伊。5歲開始在農村上舊式學堂,念波斯語和烏爾都語,後轉入正規小學。後為負擔一家生活,充當家庭教師。19歲開始在公立學校教書,此後長期從事教育工作,並通過自學取得學士學位。1921年響應甘地的不合作運動而放棄公職,在貝拿勒斯一所私立學校任教。後專門從事文學創作,先後主編《時代》、《榮譽》、《甘美》、《天鵝》和《覺醒》等雜志,創辦智慧之神出版社。1936年4月主持印度進步作家協會第一次大會。
他一生創作了15部中篇和長篇小說(包括未完兩部),約300篇短篇小說及論著、電影劇本、兒童文學和翻譯作品。早期用烏爾都語寫作,1915年前後開始改用印地語。處女作是中篇小說《聖地的奧秘》。1908年出版短篇小說集《祖國的痛楚》,因其中的愛國主義思想而遭殖民當局查禁。從此改用普列姆昌德的筆名。他的作品還有長篇小說《服務院》、《博愛新村》(又譯《仁愛道院》)、《妮摩拉》、《舞台》(又譯《戰場》)、《聖潔的土地》、《戈丹》等,短篇小說多收在題名《聖湖》的8部集子中 ,包括《進軍》、《半斤小麥》、《冬夜》、《沙倫塔夫人》、《解脫》、《神廟》、《害人是天職》、《老嬸娘》、《棋友》、《開齋節的會禮地》、《咒語》、《彩票》等名篇。
《服務院》是其成名作,被譽為印地語文學中第一部優秀現實主義小說,寫一婦女因無陪嫁不能嫁到體面人家,後被丈夫遺棄淪為妓女,受盡歧視和欺凌,最後在服務院棲身。小說揭露了索取嫁妝的惡習、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關系及上層人士的虛偽等。《戈丹》是其代表作和最優秀長篇小說。主人公何利原是自耕農,有幾畝祖傳土地,他與妻兒終年勞動,勉強可以溫飽。由於他賒購的奶牛被毒死,受到多方敲詐勒索。後他收留未正式結婚而懷孕的兒媳,更引起軒然大波。他破產而淪為雇農,被迫變相賣女。他最後還想為孫子買頭奶牛,終在熱浪中累倒而死。身後僅剩的20個安那也被婆羅門當作獻牛(戈丹)的禮金搜刮而去。小說揭示了農村中尖銳的階級矛盾,塑造了典型人物,被譽為印度農村的一部史詩。
普列姆昌德在印度有小說之王美譽。中國1953年開始譯其小說,已出版他的小說和文論中譯本10餘種
❷ 教師的職業代碼是多少
教師一般指教學人員,職業代碼20800。教學人員屬於專業技術人員,具體分類和代碼如下:
1、高等教育教師20801;
2、中等職業教師20802;
3、中小學教育教師20803;
4、幼兒教育教師20804;
5、特殊教育教師20805;
6、其他教學人員20899。
職業劃分為大類、中類、小類三層。8個大類的排列順序及名稱如下:
第一大類:黨的機關、國家機關、群眾團體和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員,第二大類:專業技術人員,第三大類: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第四大類: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
第五大類:農、林牧、漁業生產及輔助人員,第六大類: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第七大類:軍人,第八大類不便分類的其他從業人員。
教學人員屬於專業技術人員,代碼20800,高等教育教師20801 中等職業教師20802中小學教育教師20803幼兒教育教師20804特殊教育教師20805其他教學人員20899。
❸ 上海外國語大學在211高校中處在什麼水平
17級上外會計專業的學生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是2017年的浙江考生,當年高考的時候超重點線70多分,全省排位大概5000左右(我們不分文理科)來的上外。其實按我當時的分可以上很多除了TOP幾之外的985,甚至可以上浙大的一些提前批專業(浙大在浙江本省招的人比較多)。所以上外在211中絕對屬於中上流水平的,就取分而言甚至可能可以秒很多985學校。之所以不能成為985是受學校專業的限制,學科門類開設得不是很多,不是一所綜合性大學,因而也不具備評選985的資格。
上外的各種語言文學專業很強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在2017年的全國學科評級中,外國語言文學學科評分為A+,(並列全國第一)。
(2017年畢業生就業薪資排行表)
謝謝閱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❹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學院就業怎麼樣 由於那裡沒有北大名氣好,去招聘的公司會不會很少啊
1 北大外院自然屬於北大咯~
2 北京外語學院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誤稱……
3 北大是國內首屈一指的綜合類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是國內排名第一的外語類大學 選擇哪個需要考慮你所選擇的專業 北外可以稱得上是語言類的龍頭老大 很多國家保護性小語種只有北外才見得到 比如 冰島語 丹麥語等等……另外 北外的錄取分數也很高 北京為例 一些熱門小語種 例如西班牙語的錄取分數 足夠上北大的分數了……以下是北外的一些簡介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北京外國語大學座落在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總佔地面積49.2萬平方米,其中本部(東西兩院)佔地32.4萬平方米;學校本部房屋建築面積37.35萬平方米。
北京外國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首批「211工程」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之一,是目前我國高等院校中歷史悠久、教授語種最多、辦學層次齊全的外國語大學。
學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於延安的中國抗日軍政大學三分校俄文大隊,後發展為延安外國語學校,建校始隸屬於黨中央領導。新中國成立後,學校歸外交部領導,1954年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學院,1959年與北京俄語學院合並組建新的北京外國語學院。1980年後直屬國家教育部領導,1994年正式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
學校現設有14個學院:英語學院、專用英語學院、俄語學院、高級翻譯學院、國際商學院、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國際關系學院、法學院、亞非學院、歐洲語言文化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網路教育學院、培訓學院;7個直屬系部:德語系、法語系、日語系、阿拉伯語系、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系、計算機中心、體育教研部;40個研究中心(所):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日本學研究中心、外國語言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國際問題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2個教育部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歐洲語種群和亞非語種群。另有信息技術中心、圖書館等教學輔助單位。學校有全國最大的外語類書籍、音像和電子產品出版基地: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文學》和《國際論壇》三種全國核心刊物,此外還出版《英語學習》、《俄語學習》、《德語學習》、《法語學習》等刊物。
北京外國語大學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為主體,文、法、經、管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專業格局。其中外國語言文學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具有傳統優勢的特色學科。目前學校開設英、俄、法、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義大利、瑞典、葡萄牙、柬埔寨、越南、寮國、緬甸、泰國、印尼、馬來、僧伽羅、土耳其、朝鮮、斯瓦希里、豪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阿爾巴尼亞、芬蘭、烏克蘭、荷蘭、印地語、烏爾都語、波斯語、希伯來語、挪威語、冰島語、丹麥語、希臘語和菲律賓語共計43種外國語課程,其中11種語言是國家唯一學科點。
學校開設56個本科專業,具有文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工學學士學位授予權。北京外國語大學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涵蓋43國語言,11個二級學科);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專業有權接收在職人員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歷申請碩士學位;新增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即翻譯(口譯和筆譯)和漢語國際教育;1個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2007年出站3人,進站8人,在站18人)。4個國家重點學科,即英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日語語言文學(培育)。北京市重點學科4個,即俄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
2007年,在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實施的「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中,北外有10個項目入選:國際商學院「跨國經濟管理人才培養試驗區」被列為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英語、德語兩個一類特色專業點被批准為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歐洲語種群、亞非語種群四個二類特色專業點被批准為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法學院《國際經濟法》課程被批准為教育部雙語教學示範課程;西葡語系董燕生教授的《西班牙語口筆語實踐(精讀)》和網路學院顧曰國教授的《項目設計與論文寫作——英語教育》被評為2007年國家級精品課程。
學校有教職工1413人,其中專任教師666人,教授、副教授329人,講師261人,博士生導師70人,碩士生導師260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教育部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6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20人。另有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的外籍專家、教師159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40人;長期專家106人次,短期專家26人次,講座專家27人,兼課教師4人(未計入總人數)。
2007年,學校畢業3471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337人(博士生32人、碩士生305人),普通本科生1024人,成人教育本專科生368人(本科54人、專科314人),網路教育本專科生1734人(本科1559人、專科175人);研究生課程進修班8人。招生3491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491人(博士生64人、碩士生427人),普通本科生1176人(保送生214人,非通用語種299人,統招生663人,統招生佔了本科招生總數的57%),成人教育本專科生200人(本科130人、專科70人),網路教育本專科生1624人(本科1334人、專科290人)。學校在校生總數8598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1221人(博士生195人、碩士生1026人),普通本科生4465人,成人教育本專科生1310人(本科583人、專科727人),網路教育本專科生1602人(本科1314人、專科288人)。留學生畢業106人(本科103人,碩士3人),招生1682人,在校2396人(來自67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長期留學生1759人,短期學生637人)。
2007年,學校普通本科一次性就業率為96.78%,研究生一次性就業率為98.5%。從1941年到2007年我校共培養了71942人,其中:抗日戰爭時期(延安)248人,解放戰爭時期(華北地區)179人,留蘇預備部(1950-1963年)11245人,博、碩、本、專科30025人,成教(1986年始)5526人,網路學院(2003年始)4706人,留學生(1953年始)20013人。
學校與世界上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72所大學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系。學校共承辦了11所海外孔子學院,位於歐、美9個國家。它們是:德國紐倫堡孔子學院、杜塞爾多夫孔子學院、比利時布魯塞爾孔子學院、列日孔子學院、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孔子學院、義大利羅馬大學孔子學院、波蘭克拉科夫孔子學院、匈牙利羅蘭大學孔子學院、保加利亞索非亞大學孔子學院、捷克帕拉斯基大學孔子學院以及美國夏威夷大學孔子學院。
全校圖書館館舍包括圖書館本部、中文分館、法律分館、高翻學院分館、香山書庫及院系資料室共計11440平方米,閱覽座位400席,自習座位(食堂座位)1384席。圖書館總藏書量101萬余冊,涵蓋44種語言;中外文電子圖書25萬多冊;中外文報刊1122種,其中中文報刊687種,外文報刊435種;中外文全文電子期刊14700餘種,其中中文全文電子期刊4400餘種,外文全文電子期刊10300多種;中外文資料庫22個。
建校67年來,北外作為培養外交、翻譯、經貿、新聞、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為國家培養了7萬余名高質量的涉外人才。僅以外交部為例,據不完全統計,北外畢業的校友中,僅在外交部工作、先後出任駐外大使的就有350多人,出任參贊的近600人,北外因此贏得了「共和國外交官搖籃」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