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三國時期的蜀漢實力那麼弱
三國之中蜀漢國力最弱的原因如下:
一、人口少
三國時期曹魏戶66萬余,人口240餘萬;孫吳的戶數有5.23萬戶,男女人口230萬人;蜀漢國全盛時期擁有30多萬戶(未失荊州時),人口約100萬,為三國中最少。至263年蜀亡時,有28萬戶,人口94萬.
二、領土小
東漢原有十三州:雍州,豫州,兗州,徐州,青州,涼州,並州,冀州,幽州,揚州,荊州,益州,交州。另有一司隸校尉部,也稱司州。以及西域長史府。蜀漢只有一個益州。三國之中領土面積最小。
三國轄區:
魏:青州 兗州 豫州 徐州 司州 雍州 涼州 並州 幽州 冀州 荊州北部 西域督護府
吳:揚州 交州 荊州大部
蜀:益州
三、人才少
縱觀蜀漢政權的發展史。初期盡管劉備失勢落魄,幾度全軍覆沒,但總有一幫文臣武將捨命相隨。到了全盛時期,蜀漢武有「五虎上將」與魏延等人,文有卧龍、鳳雛、法正、馬良、蔣琬、費禕等人,可謂盛極一時,蜀漢政權的實力此時也達到了頂峰。然而盛世一過,隨著劉備和一批將領謀士的去世,卻沒能有新的人才出現,蜀漢也就人才凋零了。直弄得「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雖有一個姜維也無濟於事。到了鄧艾偷渡陰平,出現在成都城外的時候,城中空有兵馬數萬,竟無人能出面主持大局,只得開城迎降。
B. 蜀漢政權後期,為何人才凋零、後繼無人
這是蜀漢政權的國策造成的,蜀漢政權是外來人劉備集結一幫以荊州人為主,以三輔及益州之外其他外地人為輔,定都成都,以益州一州之地為國土的政權。
劉備從公元184年黃巾起義開始創業,到公元221年定都成都稱帝,在37年的創業生涯中,劉備在荊州一共待了18年,劉備手下的文臣武將班底基本人都是荊州人。
當然了,此文中所說的荊州不是今天的荊州,而是東漢末年天下十三州之一的荊州,相當於今天的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北部一小部分+貴州省東部一小部分+廣東省與廣西北部一小部分組成。
也就是說,到了公元263年蜀漢滅亡的前夕,蜀漢朝廷的高層重要官員都是荊州人,無論是在朝廷執政,還是鎮守四方手握兵權的將領,統統都是荊州人,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嗎?
說明了蜀漢選拔人才的標准,就是選用荊州人,尤其是高層,雖然無法准確計算這些客居益州的荊州人有多少,但在益州絕對是少數,這些人又是客居益州,如果要選拔人才,不就是只能從當年跟隨劉備一起進入益州的那批荊州人的後代來選嗎?
換句話說,蜀漢政權的人才選拔,只能在從荊州移居到益州的荊州人或者他們的後代中來選拔,這個范圍就相當小了,與益州本土的人比起來,簡直微不足道,也難怪蜀漢沒有人才了,因為選擇范圍太小了。
實在沒人的時候,蜀漢政權也會選擇一些本土人士充當,比如左車騎將軍張翼,譙周這樣的投降派腐儒等等,相對來說,人數少得多。
正因為蜀漢選拔人才的路徑非常少,范圍非常窄,才會產生人才匱乏的情況,這是蜀漢政權的現實情況造成的,是蜀漢政權的國策造成的,當然也是人為的。
C. 綿陽市西蜀網定口罩又要輸入什麼碼是怎麼回事
是輸入手機號碼收取的簡訊的驗證碼,其它不用什麼,你可以用微信登錄就是要手機簡訊驗證碼就進去了。
D. 找工作哪個網 好,有沒有免費招聘的網站求 介紹啊
現在有很多網站可以找工作,比如,當地的人才市場,智聯招聘,58同城,都是免費的招聘網站,
找各種理由要你交錢的招聘網站都是騙子。
E. 三國時期西蜀和魏國領土是從什麼地方劃分的
在三國鼎立時期,蜀魏的疆界是以漢中(今陝西漢中一帶,漢中先後被蜀魏所有,專並無明確歸屬屬)、漢水、襄江(現在叫襄河)為界。
西蜀的西面界線就是中國的西南橫斷山脈,往西就是青藏高原了。
曹魏西面的界線就是上面所說的漢中、漢水、襄江。
F. 西蜀文化網的風格如何
西蜀道學仙源說
譚繼和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教授、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
04年5月中旬的一天,市委領導同志召集了幾位專家在武侯祠會議室與中央電視台的編導敘談,話題從成都文化逐步集中到「神秘的成都」的討論上。這種討論從今年三月以來已經開過好多次了,可見市委市政府對這個話題的重視。這些專家座談會是為宣傳成都的文學創作而召開的,是全市性的城市精神大討論的一部分。城市精神是一種精神財富,是城市文化、城市傳統和城市歷史長期沉澱積累的成果,是市民思想素質、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的總和,是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取得市民最廣泛的文化認同的結果,因此,頗不易歸納。加上成都文化的特殊性,它既是長江上游古文明起源和發展的中心,有悠久而獨立的始源,又是一個多元文化復合的城市。它兼容南北文化,五方風習雜舛,各方移民融會,很難准確認定它的特徵,尤其是要用一兩句話來歸納甚為困難。我參加這些座談會,因為是召集人之一的關系,促使我思考這些問題,也藉此機會進一步學習和研究。我覺得一個城市就像一本打開的書,要讀懂一本書就得感悟它的主題精髓,要讀懂一個城市就要認識它的個性。成都的城市個性頗不易把握,自然就會覺得它神秘。我就憑這種神秘的感覺,為電視台和作家的文學創作,准備了一個兩萬多字的素材,題目就叫「神秘成都」。我在座談會上說,成都的各種「名片」都有道理,因為它是城市形象的外觀層面,看它的人視角不同,方向不同,自然就有不同的多種多樣的形象,就可以有不同的叫法。如,天府之都,美食之都、休閑之都,古代東方音樂之都,魅力之都,等等,都是角度不同形成的看法。換個角度看,「神秘之都」似乎覆蓋面更大。這個「名片」,電視編導和記者的興趣最大,認為抓住了成都的特殊亮點,又有特殊的視角沖擊力。我原以為這只是我們這批現代人的靈感。殊不知,細加考察,我發現這是從古到今歷代海內外遊客對於蜀文化的一種特殊解讀,是取得廣泛認同的文化心理。
蜀文化的特徵,從旅遊角度說,就是一個「神」字。神奇的自然世界、神秘的文化世界、神妙的心靈世界,這就是蜀文化以「神」為中心的三大特徵。成都是神秘的蜀文化永恆的故鄉,歷來是富庶悠閑、別有洞天的旅遊佳景地,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把它譽為「宇宙之絕觀」,「優游之天府」。從這些話里,我們不難品味出其中神秘的意蘊。詩人王勃於總章二年(公元669年)5月「自長安觀景物於蜀」,「采江山之俊勢,觀天下之奇作」,秀冠天下的江山形勝和自然奇構,給了他遊仙似的靈感和神遊般的快感,寫下了「入蜀紀游詩三十首」。這是目前我知道的巴蜀旅遊史上以旅遊為目的的個人旅遊的最早記錄。這個記錄恰恰從「宇宙絕觀」的神秘感視角開後世描繪神秘成都之頭。在他之後,蜀人李白寫成都:「今來一登望,如上九天游」,「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其實,這是用道家仙游思想來描繪成都。九天,指中央為鈞天,四面八方有八天,成都郫人揚雄《太玄》專講玄冥九天,後來成為道教術語。在李白看來,成都這座城市是在凌霄步虛的九天上開辟出來的「萬戶千門入畫圖」的最佳人居環境,可見其神秘的極致。揚雄在漢代被稱為「西道孔子」,是受成都文化的薰育和儒風在西蜀傳播的影響,其中也包含蜀人仙化思維傳統的化育。鮑照說他的太玄經是「良遮神明游,豈伊覃思作」,是「爰清爰靜,游神之庭」(《漢書·揚雄傳》)而寫出來的。這種神明游,玄冥清靜、游神之庭的性靈和思維,正是蜀人的一種思維特徵。詩聖杜甫入蜀,對蜀人這種神仙化的思維特別有感觸。他看到的山川是新的:「我行山川異,忽在天一方」;看到的人是新的:「但逢新人民,未卜見故鄉」;看到的習俗是新的:「天路看殊俗,出入異中原」。總之,他是用神秘感來寫《成都府》這首詩的。宋人王安石寫成都:「盤礴西南江與岷,石犀金馬世稱神。桑麻接畛無餘地,錦秀連城別有春。」(《送復之屯田赴成都》)宋人馮時行詩:「只恐天上去,陳跡錦江涯」,「詩聲寫奇怪,畫本出槎牙。」(《梅林分韻》)這些詩透露出宋代人對神秘成都的文化心理感覺。舉凡李冰的石犀故事、嚴君平闡釋海客乘槎得支機石的故事、七星橋如北斗布於錦江的故事、王褒金馬碧雞神祭故事、望帝春心托杜鵑的故事、古蜀五祖「得仙道」的故事、二郎擒孽龍的故事、龜城錦城蓉城得名故事,種種都透露出人們對成都「詩聲寫奇怪、陳跡世稱神」的神秘感和「只恐天上去,陳跡錦江涯」的浪漫情懷。直至19世紀末,法國人古德爾孟入蜀,還寫下了這樣的觀感:「入四川更驚其人工生產:入其野,桑麻遍野,井井有條,其農之勤可知。入其市,人工製造的物品,陳列滿場,且發運他省者相望於道。此等絕妙未經開辟的舞台,如加點綴,即可成為東方的巴黎。」就是在當代,也還有外國人以為成都既然是熊貓的故鄉,就必定在深山老林中,是個令人感覺神秘的城市。總之,西蜀歷來是塊神奇神異的地方,是與中原景觀特色迥異的「絕域殊方」,這是歷代人都能認同、形成共識的觀念。這種觀念一經成為連續性的傳統,就會變成今天一筆無與倫比的旅遊遺產。這是從實景實觀的物質遺產中升華提煉出來的非物質遺產或曰無形資產。因之,用「神秘成都」來為成都旅遊文化定位,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從某種意義上說,成都至今也還是「絕妙未經(或未多經)開辟的舞台」,是值得發掘其文化神秘性的地方。我認為,其神秘性最奇異之處是蜀人以「仙化思維」為特徵的文化創造力和文化想像力。從「古蜀仙國」到「洞天福地」,就是成都仙化想像力的一筆歷史遺產。
「古蜀仙國」的含義指的是從三星堆的古蜀都邑到金沙遺址的古蜀王都。古蜀都邑文化的內涵是重仙的文化,這是與中原不相同的。中原文化重禮,楚文化重巫,巴文化重鬼,蜀文化重仙,是不同思維方式的文化想像力。蜀王仙化的傳說很早。蠶叢、柏灌、魚鳧「此三代皆神化不死」,「皆得仙道」。杜宇魂化杜鵑啼血,也是仙化故事。開明上天成為開明獸,也是仙化。這些是蜀人仙化想像力的真實記載。仙字古寫為「遷」,二字同源。仙化就是遷化,遷來遷去,引起羽化飛升的浪漫想像,就成了仙。遷徙活動被稱為「遷」,遷徙的人則被稱為「仙」,蜀人的仙化思維就是這么來的。蜀人仙化的文化代表是司馬相如的《大人賦》,「言神仙之事」,漢武帝讀了這篇賦竟然飄飄欲仙。後來道教借用這個「仙」字,構成「神仙」一詞,仍含有遷徒變化之義,但被提升為羽化升仙的幻化境界。老子騎驢遇關令尹喜於青羊肆,其地即今天的青羊宮,這一傳說也是古蜀人仙化思維的產物。嚴君平的仙化傳說,石犀寺下有海眼的故事,成都風雷撼大石的故事等等,都可以看出蜀人的文化創造力,多用在仙化和幻化方面。用今天的術語講,就叫做蜀人多浪漫主義,多球型思維,想像力和聯想性豐富。所以,從司馬相如、揚雄到陳子昂、李白、蘇軾、楊升庵、張問陶、李調元直到郭沫若這些西蜀籍的「文章冠天下」的文化巨人,都是富於浪漫主義的發散性球型天才,其淵源就在蜀人的仙化思維模式里。
「洞天福地」指的是最早的天師正一盟威之道的發源地——大邑鶴鳴山,最早的道場——青城山,最大的教化治——彭州市陽賓士,道觀歷史最早的青羊肆。道教經籍可分為仙學、神學和道學三部分。仙學是統率神學和道學的。其淵源來自西漢蜀人嚴君平。他最先引庄入老,最先以《道德經》、《南華經》並稱,後由其弟子揚雄和班嗣修老莊之術,到東漢末年,天師張陵將其改造為道教仙學。張陵選擇大邑鶴鳴山修持創教,是因為「蜀人多純厚,易教化,且多名山」,換句話說,是因為蜀地早有名山仙學的淵源,經張道陵的點化和提升,仙學遂成為蜀文化的主要特徵,成都則成為中國西方「昆侖仙宗」的傳道中心,與東邊沿海的「蓬萊仙宗」是兩個不同的系統。成都的仙游文化就是從這里生長出來的。所以,從古蜀仙國到洞天福地,一脈相承,實是神秘成都最大的特徵,是土生土長的傳統「國粹」,值得珍視。
成都的神秘之處,還可以如數家珍。如:夏禹興於西羌,夏禹九州治水是從岷山開始的,「岷山導江,東別為沱」是蜀人獨有的治水經驗;蜀人跪拜杜鵑,「重是望帝魂」的習俗,從先秦一直傳到唐宋時;成都是巢居氏族的起源地,有巢氏即成都彌牟鎮人;成都四合院是南北建築習俗的綜合;棧道文化、林盤文化、笮橋文化、梯田文化起源於蜀;馮夢龍、凌溕初在「三言、二拍」里說:「蜀女自古多才」;成都是諸葛亮成就為「中華民族智慧化身」的聖地;成都大聖慈寺桐葉題詩的優美故事。成都是中國道教,特別是天師正一盟威之道的發源地;成都是中國禪學研究和發展的一個中心,等等……
不過,成都的最大的神秘之處,我認為還是在「天府之國」的索解里。「天府」是天上的閬苑,神仙的天國。四川得名「天府」,有曲折的故事和悠久的歷史。最初,「天府」是指物產豐盈,富庶甲國的關中之地,是成都人的勤勞和智慧才把這頂桂冠移到成都平原上來的。「天府之國」的稱謂,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這些內涵還有豐富的神秘性。例如,蜀人的創世紀傳說是:「蜀之為國,肇於人皇」。人皇時代是蜀文明起源的時代,這是蜀人對於文明起源的一種獨特認識。今天,距今4500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成都平原的寶墩文化的發現,說明蜀文化有悠久而獨立的始源,甚至「肇於人皇,也殊未可知」(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學勤先生語)。蜀史初曙,考古發現為解決「人皇」之秘創造了條件。再從「天府之國」作為農耕文明典型的內容來看,它包含以「水利殖養其國」的江源文明和澤地文明。成都為江、淮、河、濟「四瀆」之首,自古即有江瀆祠祭祀江瀆神,後來演變為青、赤、白、黑、黃五色帝,都是起源於農耕的五方神,蜀人「尚五」的觀念就是從這里起源的。澤地文明是中國農業文明的一個重要特徵。《爾雅》所說的中國大地上的大野澤、大陸澤、具圃澤、雲夢澤等「十藪」,即十個大澤,就是中國農業文明的起源地。《爾雅》未說到巴蜀的澤。其實,蜀地的澤就是《華陽國志》說的「陸海」,還有個專門稱呼,叫做「夢郭」。開明王自「夢郭」移,就是把「夢郭」澤地整理出來,成為文明最先發展的區域。澤地文明是古蜀文化區域一個最重要的特徵。成都平原澤地文明的走向。正好同今日的考古發現相一致。從廣漢三星堆到彭州竹瓦街、新繁水觀音、金牛黃忠村、金沙遺址、十二橋、商業街船棺葬等遺址,這條從北到南的古文化發展縱軸線,正好是最典型的澤地文明產生和發展的生命線。後來,如錦如綉的錦江文明就是在這條生命線上,沿錦江而發展起來的。錦江水洗滌的蜀錦特別鮮靚,而其它河水再洗不出這種顏色。從「濯錦江波」上溯到「澤地」發生文明,江源成為巴蜀乃至西南最早開發的文明地,這夠神秘的了吧。所以,「天府之國」本身的涵義就包含著豐富的神秘內容,它是巴蜀文化價值觀的核心。「神秘成都」首先就該唱響「天府之國」這張名片。諺雲:「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成都是九天之上開出的「天府」,天府比天堂理應大一些,府中才有堂嘛。今天成都人正應該用新的勤勞和智慧,揭開九天之上的「天府」的神秘而還其坦盪。神秘其神秘,坦盪其坦盪,這正是成都人的個性。
因了這些緣故,我願在這里饒舌講一講成都的神奇、神秘和神妙。探一探以西蜀仙學社會文化為淵源的成都城市個性的神髓。
G. 成都西蜀聯創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成都西蜀抄聯創網路科技有襲限公司是2018-01-22在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成都市成華區新鴻南二巷20號1層。
成都西蜀聯創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10108MA6C9MDX0E,企業法人嚴麗,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成都西蜀聯創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成都西蜀聯創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H. 西蜀揚子雲的玄亭
揚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雲,漢族。西漢官吏、學者。西漢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區[1])人。
揚雄少年好學,口吃,博覽群書,長於辭賦。年四十餘,始游京師長安,以文見召,奏《甘泉》、《河東》等賦。成帝時任給事黃門郎。王莽時任大夫,校書天祿閣。揚雄是繼司馬相如之後西漢最著名的辭賦家。所謂「歇馬獨來尋故事,文章兩漢愧揚雄」。在劉禹錫著名的《陋室銘》中「西蜀子雲亭」的西蜀子雲即為揚雄。
揚雄曾撰《太玄》等,將源於老子之道的玄作為最高范疇,並在構築宇宙生成圖式、探索事物發展規律時,以玄為中心思想,是漢朝道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 對後世意義可謂重大。
(概述內圖片來源:[2])
本名
揚雄
字型大小
字子雲
所處時代
西漢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區)
人物平生
少而好學
揚雄家族世代以耕種養蠶為職業。從揚季到揚雄,五代只有一子單傳,所以揚雄在蜀地沒有別的親族。[3]
揚雄小時候好學,不研究章句,通曉字詞解釋而已,博覽群書無所不讀。為人平易寬和,口吃不能快速講話,靜默愛沉思,清靜無為,沒有什麼嗜好慾望,不追逐富貴,不擔憂貧賤,不故意修煉品性來在世上求取聲名。家產不超過十金,窮得沒有一石余糧,卻很安然。自身胸懷博大,不是聖哲的書不喜歡;不合己意,即使能富貴也不幹。卻很喜歡辭賦。[4]
仰慕先賢
漢武帝時,蜀地有才子司馬相如,作賦很壯麗典雅,揚雄心中佩服他,每次作賦,常把他作為榜樣模仿。又驚訝屈原文才超過相如,卻至於不被容納,作《離騷》,自己投江而死,為他的文章感到悲傷,讀時沒有不流淚的。認為君子時勢順利就大有作為,時勢不順就像龍蛇蟄伏,機遇好不好是命,何必自己投水呢!便寫了一篇文章,常常摘取《離騷》中的句子而反駁它,從豎山投到江水中來哀悼屈原,名為《反離騷》;又依《離騷》重作一篇,名叫《廣騷》;又依《惜誦》以下到《懷沙》作一卷,名叫《畔牢愁》。[5]
步入仕途
後來,大司馬車騎將軍王音召揚雄為門下史。後經蜀人楊庄推薦,漢成帝命他隨侍左右。
元延二年(前11年)正月,揚雄與成帝前往甘泉宮,作《甘泉賦》諷刺成帝鋪張。十二月又作《羽獵賦》仍然以勸諫為主題。被封黃門郎,與王莽、劉歆等為同僚。前10年揚雄作《長楊賦》,繼續對成帝鋪張奢侈提出批評。
揚雄後來認為辭賦為「雕蟲篆刻」,「壯夫不為」,轉而研究哲學。仿《論語》作《法言》,模仿《易經》作《太玄》。提出以「玄」作為宇宙萬物根源之學說。有人笑他,於是他寫了一篇《解嘲》。為了寬慰自己,又寫了一篇《逐貧賦》。
晚年經歷
王莽當政時,劉歆、甄豐都做了上公,王莽既是假藉符命自立,即位之後想禁絕這種做法來使前事得到神化,而甄豐的兒子甄尋、劉歆的兒子劉棻又奏獻符瑞之事。王莽殺了甄豐父子,流放劉棻到四裔,供辭所牽連到的,立即收系不必奏請。當時揚雄在天祿閣上校書,辦案的使者來了,要抓揚雄,揚雄怕不能逃脫,便從閣上跳下,差點死了。王莽聽到後說:「揚雄一向不參與其事,為什麼在此案中?」暗中查問其原因,原來劉棻曾跟揚雄學寫過奇字,揚雄不知情。下詔不追究他。然而京師為此評道:「因寂寞,自投合;因清靜,作符命。」
揚雄像
揚雄因病免職,又召為大夫。家境一向貧寒,愛喝酒,人很少到其家。當時有多事的人帶著酒菜跟他學習,鉅鹿侯芭常跟揚雄一起居住,學了《太玄》、《法言》。劉歆也曾看到,對揚雄說:「白白使自己受苦!現在學者有利祿,還不能通曉《易》,何況《玄》?我怕後人用它來蓋醬瓿了。」揚雄笑而不答。活到七十一歲,在天鳳五年(18年)死去,侯芭為他建墳,守喪三年。[7]
I. 三國中 蜀漢為什麼最先被滅
以下是個人見解,如果有些人覺得不對的話請噴
一、人才問題
1、龐統的死亡,這恐怕就是主要原因了,要說為什麼那我們要說一下隆中對了,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要佔領荊州、益州才可克成帝業,那麼我們按照隆中對的戰略方針,首先要取荊州,具有立足之地;其次是取巴蜀,跨有荊益;然後分兵兩路,消滅曹操,
赤壁之戰,孫劉聯盟打敗曹操,劉備成功得到荊州,實現了隆中對的初步計劃。與此同時, 劉備設諸葛亮、龐統兩個軍師中郎將,意味著將兵力分成兩部分,執行第二部計劃,不久,益州內部張松、法正、孟達等人為內應,入川時機已經成熟。於是諸葛亮負責留守荊州,龐統負責攻佔益州。
當時,攻佔益州與鞏固荊州實際上同樣重要,不進占益州,則不能實現一統天下,不鞏固荊州,進占益州的行動既缺乏可靠的後方保證。要同時完成這兩件大事,必須有一流人才協助劉備,里被當時的陣營,能當此重任的只有諸葛亮和龐統
結果,最終取得益州,但就在攻取益州之時,龐統被流矢射死(不是落鳳坡,我說的是正史),龐統十四,不僅對攻佔益州變成了打擊,而且讓劉備不得不改變原來的部署,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調入西蜀,讓關羽留守荊州,為隆中對留下了隱患,如果龐統不死,而有關羽率領援軍入川,自可讀取益州;待時機成熟,劉備親自率領關羽、馬超出秦川;荊州方面諸葛亮、趙雲、張飛遙相呼應,東西並進,當期大成。
雖然某些網友可能會認為龐統名高而少實際,但是只要認真讀過三國志,就會發現,龐統用兵嚴厲果斷,過於諸葛亮,龐統死去諸葛亮西進西川,導致後面一系列問題全部爆發了
2、關羽的問題
龐統死亡了,讓關羽統治荊州,諸葛亮,張飛,趙雲入川,結果導致了一系列問題的爆發,後來,荊州失守關羽被斬,問題的原因還是在關羽這里,而且是關羽的性格問題,說一下幾點首先要談一下樊城之戰,
(1)、過於輕視對方的能力,簡單點說就是輕視對方:樊城之戰,這場戰爭關羽拿下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為樊城是曹操在南方的重要據點,如果失守,中原門戶大開,後患無窮,曹操丟掉漢中以後,絕不容在失去樊城,關羽以荊州一半兵力(5萬人馬,恐怕還不夠,因為要守荊州,撐死最多25000)對抗曹操的傾國兵力(最少最少會派出十幾萬兵力),難度就是大大滴,且不說水淹七軍有一定的偶然性,即使關羽攻下樊城,面對曹操後續的主力大軍能否全身而退都是未知數,更何況曹將曹仁,滿寵和援軍龐德破釜沉舟,與城共存亡,孫吳背後暗算,此戰關羽根本沒有勝率,戰前關羽要打樊城就是輕視了曹操,面對大局可以如此輕視,況且,最後還有和孫權聯合打曹操的機會,都因為輕視孫權而導致最後的殺身之禍,不得不說輕視是他的性格悲劇了!!!!
(2)、意氣用事,關羽在樊城之戰中擅自發動戰爭,缺乏對全局的考慮,可以看出他十分的意氣用事的特點,如果關羽能以大局為重,結果將大大滴不同。
(3)、為人強梁,強梁是什麼意思,剛愎自用,在對戰的時候,關羽占據著主動權,並非是沒有撤軍的機會,曹操故意把孫權將要襲擊荊州的消息給他,他沒有馬上退兵,因為曹操的謀士董昭看準了關羽的性格弱點: 羽 ( 關羽 )為人強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剛愎自用,怎能不敗
(4)、傲慢待人,刻薄寡恩:戰爭初期,糜芳和傅士仁在內部和關羽搞矛盾沒有化解,嚴重的導致了戰爭後期雙方的叛變,荊州的失守,為敗走麥城買下伏根。
正是關羽性格問題,導致荊州失守,隆中對策略徹底失去了(可能樓主會認為,那當時為什麼會讓關羽鎮守荊州,原因就是關羽水軍天下聞名,當時除了孫吳水軍的精銳部隊我估計就沒有人可以匹敵了,陸軍也是十分強筋,畢竟是個北方人,擅長操縱北方軍隊,因為水陸都會治理,所以就讓他鎮守荊州)。關羽死亡,不僅僅少了一員虎將,而且損失了荊州
3、劉備的死亡和劉禪的接任以及諸葛亮的代理領導人,劉備的死亡,直接導致了蜀漢徹底完蛋,1、劉禪是個弱智,他不懂政治。2、劉備十分會看人才。這兩條,以第二條為主要,第一條為次要,蜀漢後期,居然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一尷尬的情況(可能樓主會問姜維不算嗎,但是他畢竟是元帥),主要原因就是劉備的死亡和諸葛亮,劉備什麼都不如諸葛亮,但是一項比諸葛亮強百倍,觀察人才,而諸葛亮什麼都可以,就是看人才不行,劉備死後,蜀國的人才幾乎全部都絕種了(只有姜維,蔣琬,費禕),光從他把馬謖提拔就看出來他看人才很差,嚴重導致了後來諸葛亮死亡了以後沒有了人才。這恐怕是劉備死後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沒了人才,蜀國就徹底完蛋了。
二、荊州問題
1、關羽荊州失守,嚴重導致了蜀國損失一員虎將和5萬精兵啊,荊州也給了別人,第2條說過,我就不說了
2、荊州自身和隆中對的實力問題,這個問題也是隆中對最大的問題,荊州對於劉備的主要作用是夾擊北方,但以劉備的勢力,即使取下益州和漢中,也難以應付兩線作戰(曹操出兵漢中,曹操出兵樊城),這在被關羽北伐益州劉備只可以採取觀望而沒有支援即可證明。而劉備更有可能面對的是三線作戰(東吳+曹操2線),這種情況,得荊州何用。
其實,劉備集團的一些遠見之士早就看出了孫吳不會放棄對荊州的訴求,龐統就曾以荊州四戰之地且經濟落後僅僅糧草豐盛就勸劉備放棄荊州,從某種意義上說,荊州之失是必然的,即使沒有關於的失敗,東吳也不會放棄對荊州的軍事行動,而劉備在荊州實力不足以應付兩線作戰。諸葛亮留下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的任務對關羽過於勉強,
荊州對劉備,曹操,孫權都是一塊肥肉,對於曹操來說,此地有利於爭天下,而對於孫權說,它屬於孫子說的重地,關乎國家存亡,五次地則聚過暴露於別國之下,孫吳對荊州的要求相對合理,且無論從實力還是人才都不甘於屈服任何一方,因此東吳奪得荊州,事在必行,諸葛亮的隆中對,據荊州和孫權的策略之以己方為中心,忽略了東吳的立場,顯然不太實際。不得不說這是隆中對的敗筆
3、火燒連營,直接導致了劉備討要荊州土崩瓦解,劉備軍團有滅了7萬餘人,關羽走麥城損了5萬,劉備夷陵之戰又損失了7萬,前後加起來,一共死了12萬,徹底導致劉備的死亡,士兵的大批量死亡,嚴重打擊了劉備,直接導致了蜀國成為三國裡面最弱的國家。
三、政治問題
1、蜀國政權的尷尬性:比較曹魏,孫吳來說,劉備的政權建立就屬於了計劃外單列,即使蜀漢建立了政權,但是他也是個非士族政權,而且也是一個外來政權,這樣不可能不和本土的士族發生矛盾。但,劉備卻堅持荊州集團第一,東洲集團第二,益州集團第三的組織路線發展,像諸葛亮死亡後,姜維,蔣琬,費禕就不是益州的。而且,蜀漢政權還想方設法從益州豪強、士族榨取錢財,用來支付龐大的開支(6出祁山中75%都是這樣的來的),有針對了益州士族,來針對他們制定了法律,這樣,益州士族就和蜀國政權發生沖突,那麼就不可能像孫吳政權中的士族保家衛國,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甚至幸災樂禍,這個時候,人才只能從外國榨取過來(如後期夏侯霸),但是,益州本土人才肯定比外來人才多得多,這就是蜀國後期只能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人才稀少的原因,再加上諸葛亮不擅用人,劉備的死亡。這個時候,蜀漢政權就是領導人再優秀,也只能算是名存實亡了。如果蜀國像吳國一開始就占據益州的話,事情可能好得多。
2、諸葛亮過高的估計了他的影響力了。他不知道,此刻的曹魏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曹魏(廢了漢獻帝之後),興復漢室也成為了以前的口號,對於現在的士族來說,曹魏的制度比東漢要好(後期曹魏實行了九品官人法,這個制度很吸引人),那麼曹魏就建立了自己的政權,這樣,堅持漢代制度的蜀漢沒有了吸引力,所以,益州士族不會真正支持諸葛亮的政治理想和建國方略,這樣,人才流失對於蜀國就更加嚴重了
四、自身差距
1、兵力及戶口自身的差距
魏國:戶55萬余,口440餘萬人,兵力約25萬人
蜀國:戶28萬余,口94餘萬,兵力約10萬人
吳國:戶52萬余,口230餘萬,兵力約15萬人
五、六齣祁山
1、一出祁山失敗,一出祁山失敗應該就是蜀漢滅亡的先兆,看看六齣祁山,唯獨第一次出祁山占據了天時和地利人和,當時天時就是司馬懿和魏國根本沒有料到蜀漢會主動出擊,結果,諸葛亮用了馬謖,直接導致一出祁山失敗,一出祁山後,魏國加強了對蜀國的防範,結果5出祁山可惜全部失敗了
2、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諸葛亮並非是沒有把司馬懿逼到絕境,木門道戰役,魏國張合死亡,過後,司馬懿被諸葛亮用火包圍,就在以為司馬懿完蛋的時候,天下雨了,只能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3、諸葛亮的壽命,有些人會有疑問,為什麼要說這個,其實,五丈原離長安城只有不到200公里,非常之近,按照諸葛亮的才能應該不出1年,長安城就會失守,只可惜,諸葛亮死了。
這些原因,只要一個不達成,蜀漢就不會最先滅亡,但是因為龐統之死導致了連鎖反應,最後蜀漢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