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紅河洲石屏縣大閘蟹售賣到什麼時候
012年3月15日下來午,在紅河州水產工自作站站長朱自仁、副站長李建林的陪同下,由文山州水產漁業站站長楊明紅帶隊一行5人到石屏縣寶秀鎮大閘蟹養殖基地考察學習,考察組一行受到了石屏縣農業局、水產站主要領導及負責人的熱情接待。
大閘蟹學名中華絨螯蟹,被石屏縣的老百姓稱之為大閘蟹,是我國獨有的品種,具有肉嫩、黃多、油厚、膏肥、風味獨特、味道鮮美等特點,屬蟹中珍品。
石屏縣寶秀鎮自2007年開始引進養殖大閘蟹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漁業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寶秀鎮大閘蟹養殖不僅實現了自身增收,還輻射和帶動了
當地 「農家樂」經濟的迅猛發展。目前已成為寶秀鎮水產養殖和旅遊創收的一大支柱產業,無論在規格上還是在口味上,寶秀鎮大閘蟹都足以與陽澄湖大閘蟹媲
美。寶秀大閘蟹外形好,味美無公害,受到了市場的熱捧。
養殖戶李大姐熱情地給我們介紹,大閘蟹可在水質良好的稻田和池塘中放養,投入成本
低,省工又省時,老百姓只需投放小魚、小蝦、螺絲、水草等食料即可,且賣價高,一畝大閘蟹養殖比一畝常規魚養殖多增收3000元,養殖一畝大閘蟹的純利潤
可達到3000元,已深受石屏縣大閘蟹示範養殖戶的喜愛。
② 了解石屏一中的進
石屏抄縣第一中學簡介
石屏一中位襲於縣城西北隅,是1923年著名鄉賢陳鶴亭先生倡導、鄉紳富戶李恆升、張信之等籌資創建的。原校名為石屏中學,後又幾次易名,1952年才正式定名為雲南省石屏縣第一中學。
石屏一中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曾孕育了不少革命志士。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為中國革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著名愛國學者李公朴先生、作家李喬先生及許多進步學者曾到學校講學或在學校工作過。解放前夕,這里曾是石屏地下黨的交通站。1948年冬,曾有二百餘名學生投筆從戎,參加邊縱,為雲南的解放事業作出了貢獻。學校創建七十八年來,共培養初、高中和師范畢業生30000多人。在歷屆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關心重視下,學校的辦學規模和辦學水平不斷得到擴大和提高。
經過78年的風風雨雨,學校現有佔地面積30334. 85平方米,校舍面積19120平方米。有教學班31個,其中初中13個班,高中18個班,在校學生1868人。在職教職工143人,其中職高級教師22人,特級教師2人,一級教師64人。有離退休教職工69人(離休幹部9人)。
③ 石屏哪裡招工
多看看招聘網站正規的,別去趕集網、百姓網和58同程網上找工作那裡騙子太多了,要去正規的專招聘網站比如中華屬英才網、智聯招聘網,51前程無憂網。還有可以請親戚朋友同學幫你介紹,另外還可以去當地的人力資源市場看看。祝你盡快找到工作。
④ 石屏百事通招聘廚師
是的 現在正在招聘一名廚師 要求擅長做各類炒飯、蓋飯、米線
⑤ 雲南石屏歷史
石屏地名來源:一說為三國諸葛亮南征,遙望其地疑雲如蓋,恐有伏兵,秘使人訪之,掘得石坪一塊,故名石坪;一說為唐天寶十一年(752),本地土著居民掘得石坪一塊,聚為居邑,始號石坪邑;另一說以縣南石屏山而得名。
西漢屬益州郡勝休縣。東漢屬益州益州郡勝休縣。三國蜀漢屬益州興古郡勝休縣。西晉屬寧州興古郡勝休縣,東晉至南朝梁屬寧州梁水郡勝休縣。北朝周屬南寧州。隋屬南寧州總管府昆州。唐武德七年(624)設南寧州都督,轄七州十五縣,石屏屬黎州;天寶十一年(752),本地土著民族掘地得石坪,聚為居邑,始號石坪邑;乾符六年(879)南詔國時,石屏邑隸屬通海都督。
宋大理國時,石屏邑屬秀山郡阿僰部。元至元七年(1270),於石坪邑置石平州,設土官,隸屬臨安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石坪州為石屏州,屬臨安府。清初沿明制,石屏州屬臨安府。康熙元年(1662)於寶秀設把總;清雍正八年(1730)7月,臨安府屬迤東道;乾隆三十一年(1766)10月,臨安府屬迤南道;嘉慶十五年(1810)虧容、思陀、落恐、左能、瓦渣五土司歸石屏州;光緒十三年(1887)10月,臨安府屬臨安開廣道。
民國2年(1913)改石屏州為石屏縣,隸屬蒙自道;民國18年(1929)裁蒙自道後直屬省。民國23年(1934)劃石屏、新平、峨山、河西、通海五縣部分屬地,並設龍武設治局。民國31年(1942),石屏縣、龍武設治局屬雲南第3行政督察區(駐建水縣)。民國37年(1948),石屏縣屬雲南第5行政督察區(駐建水縣),龍武設治局屬第6區(駐新平縣)。民國38年(1949)7月,雲南省政府奉政務院核准電令將龍武設治局改置龍武縣(實際上未執行)。
1950年3月於建水設滇南行署,石屏、龍武兩縣隸屬滇南行署。同年4月遷蒙自專員公署,石屏、龍武兩縣屬蒙自專區。1951年9月,因龍武縣人口太少、區域太窄設縣條件不夠,改設龍武設治局。1952年11月21日,政務院批准:撤銷龍武設治區,設立龍武縣(1955年12月30日實施)。1953年5月,龍武設治局人民政府駐地由龍武遷至龍朋。1957年11月18日,成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原蒙自專區石屏、龍武兩縣劃歸紅河州。1960年9月13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03次會議通過:撤銷龍武縣,將原龍武縣的行政區域並歸石屏縣(1958年11月1日撤並)。
1984年5月,撤銷公社、大隊,恢復區、鄉建制。全縣共設11個區1個鎮,轄108個鄉,4個區屬鎮,3個辦事處,共978個自然村。
1988年,改區為鄉(鎮),鄉改為村公所(辦事處)。全縣共轄4鎮8鄉,74個村公所、41個辦事處。同年6月,省政府批准石屏縣政府駐地城關鎮更名異龍鎮。1991年5月,全縣建立村委會815個、居委會6個。
1997年,石屏縣轄4個鎮、8個鄉:異龍鎮、寶秀鎮、龍朋鎮、壩心鎮、大橋鄉、陶村鄉、冒合鄉、亞房子鄉、新城鄉、龍武鄉、哨沖鄉、牛街鄉。縣政府駐異龍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石屏縣總人口277580人,其中:異龍鎮25893人,寶秀鎮35789人,壩心鎮26970人,龍朋鎮25374人,陶村鄉36445人,冒合鄉24405人,新城鄉9854人,亞房子鄉11334人,大橋鄉16414人,龍武鄉21154人,哨沖鄉17037人,牛街鄉26911人。
2000年7月18日,全縣村級體制改革試點在龍武鄉14個村公所先行。12月8日,石屏村級體制改革結束。改原村公所、辦事處為村民委員會,實行村民自治。全縣共4鎮8鄉,115個村民委員會,946個村民小組。
2001年3月20日,省人民政府批准:石屏縣陶村、冒合、龍武、哨沖、牛街5鄉撤鄉建鎮。至此,全縣轄9個鎮、3個鄉:異龍鎮、寶秀鎮、龍朋鎮、哨沖鎮、牛街鎮、壩心鎮、龍武鎮、陶村鎮、冒合鎮、亞房子鄉、大橋鄉、新城鄉。
2003年3月29日,雲政復[2003]26號:撤銷石屏縣異龍鎮、陶村鎮、冒合鎮,設立異龍鎮,鎮政府駐原異龍鎮政府駐地;撤銷寶秀鎮、亞房子鄉設立寶秀鎮,鎮政府駐原寶秀鎮政府駐地。至此,全縣共7鎮2鄉:異龍鎮、寶秀鎮、壩心鎮、龍朋鎮、龍武鎮、哨沖鎮、牛街鎮、新城鄉、大橋鄉。
⑥ 雲南省石屏縣有事事通平台
判斷一個行抄為是否為傳銷襲行為,需要由行政機關或者司法部門根據具體情況認定,如符合以下條件的,則屬於傳銷行為。 (根據刑法修正案七修改)《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
雲南省,石屏縣,事事通,平台
判斷一個行為是否為傳銷行為,需要由行政機關或者司法部門根據具體情況認定,如符合以下條件的,則屬於傳銷行為。 (根據刑法修正案七修改)《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
⑦ 雲南省石屏縣怎麼辦護照
出入境管理 1 .中國公民因私出國辦證須知 (1)公民因出國定居、探親、訪友、繼承財產、留學、商務、就業、旅遊和其他非公務活動出國(即因私人事務出國),應向戶口所在地的市、縣公安局提出申請。 (2)無論您因何種私人事務申請出國,均須提交填寫完整並貼有申請人近期照片的《中國公民出國申請審批表》,並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戶口簿。(查驗原件,收復印件) 申請人可在就近的公安派出所以及地、州、市、縣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接待窗口免費領取申請表。 (3)如因以下事由申請出國護照的,還須提交相應的材料: ① 旅遊:參加旅行社組織的出國旅行團,須交驗有出國旅遊經營權的旅行社出具的全額旅遊費用發票。 ②留學:自費留學: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須提交省一級教育主管部門出具的「自費留學資格審核證明」;公派留學(含國家公派和單位公派留學人員),須提交填寫完整的《公派留學人員申請護照登記表》;學習宗教課程(含前往宗教院校學習)的,須提交省級以上宗教部門出具的同意證明。 ③文化交流:須提交省級以上文化部門出具的同意證明。 ④勞務:由勞務公司辦理的出國勞務人員須提交有外派勞務經營權的勞務公司出具的勞務項目的證明。 ⑤就業:由境外就業服務機構協助辦理出國就業的,須提交有境外就業經營權機構的境外就業服務機構確認的申請人與境外僱主簽訂的就業合同。 ⑥商務:提交本企業營業執照副本原件及復印件。 2. 非公務活動赴港澳辦證須知 (1)赴香港、澳門探親 ①申請條件 親屬在香港或者澳門定居、就學或者因私應聘就業或其隨行家屬,本人可以申請前往探望。 上述「親屬」是指:配偶,本人或配偶的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同胞兄弟姐妹、叔(伯)、舅、姑、姨、侄子(女)、外甥(女)以及上述人員的配偶。 ②申請人須履行的手續 申請人應向戶口所在地市、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提出申請(開發區居民有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受理)。 申請時,須履行下列手續: a.提交填寫完整並貼有申請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照片的《中國公民往來港澳地區申請審批表》和相同規照相一張。 b.申請人有效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原件並提交復印件;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提交有效的中國護照、定居國外的證明,並提交復印件。已持有效通行證,再次申請往來香港或者澳門的,還須提交通行證。 c.工作單位或者公安派出所意見 d.與赴香港或者澳門事由相應的證明,具體要求如下: 交驗戶口簿、結婚證、出生證等能夠證實親屬關系的證明原件,並提交復印件,或者申請人檔案所在單位或者常住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親屬關系證明。 被探望人在香港或者澳門定居的,提交香港或者澳門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港澳同胞回鄉證)或者外國護照等國際旅行證件復印件; 被探望人是在香港或者澳門就學或者因私應聘就業者及其隨行家屬,提交被探望人的中國護照或者往來港澳通行證或者往來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通行證復印件、香港入境事務處簽發的就業、就學、親屬類進入許可等證明復印件; 被探望人是在澳門就學的,提交往來港澳通行證或者往來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通行證及相應簽注復印件。三年內再次申請探望同一親屬的,不再提交親屬關系證明。 ③赴香港澳門探親簽注時間規定 探親簽注分為1個月以次、3個月一次、3個月多次三類。 探望配偶,可獲發3個月多次探親簽注,可在有效期內往返內地與香港或澳門。 申請人年齡未滿14周歲或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以上或者探望危重病人等特殊情況的,簽發有效期3個月一次簽注。 其他申請人,簽發1個月一次簽注。 (2)赴香港、澳門旅遊 ①申請人須履行的手續 赴港澳游的,應參加有權組團旅行社或代理社組織的港澳游旅行團。對於60周歲(含)以上或未滿14周歲的內地居民,可向暫住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提出申請。 申請時,須履行下列手續: a.提交填寫完整並貼有申請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照片《中國公民往來港澳地區申請審批表》和相同規格照片一張。(照片具體要求請參閱「中國公民因私出境證件相片標准」)。 b.申請人有效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原件並提交復印件;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提交有效的中國護照、定居國外的證明,並提交復印件。 已持有效通行證,再次申請往來香港或者澳門的,還須提交通行證。 c.交驗指定的有權組團旅行社或代理社出具的全額旅遊費用的發票原件,並提交復印件。 d.工作單位或者公安派出所意見(此項內容可填寫在申請表的相應欄目內)。 (3)赴香港、澳門商務 ①申請條件 受企業或者經營單位派遣赴香港或者澳門從事商務活動的企業人員。 ②申請人須履行的手續 申請人應向戶口所在地市、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申請時,須履行下列手續: a.提交填寫完整並貼有申請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照片的《中國公民往來港澳地區申請審批表》和相同規格照片一張。(照片具體要求請參閱「中國公民因私出境證件相片標准」)。 b.申請人有效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原件並提交復印件;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提交有效的中國護照、定居國外的證明,並提交復印件。 已持有效通行證,再次申請往來香港或者澳門的,還須提交通行證。 c.工作單位或者公安派出所意見(此項內容可填寫在申請表的相應欄目內)。 工作單位與常住戶口所在地不屬同一地(市)級公安機關轄區的可向工作單位所在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提出申請。 d.與赴香港或者澳門事由相應的證明。 交驗申請人所在企業、經營單位的工商營業執照副本或有關登記證明原件,並提交復印件。(一年內再次申請的,免交此證明) 提交所在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者企業、經營單位負責人或者其授權的人事部門出具的派遣申請人赴香港或者澳門從事商務活動的證明。 申請有效期在一年(含)以上的商務簽注的,申請人所在企業或者經營單位應向地市級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備案。申請備案的企業或經營單位須符合下列條件:確有需要派人經常往來內地與香港或者澳門的;本單位無人員在香港或者澳門從事非法活動被遣返的記錄。 ③赴香港澳門商務簽注時間規定 分為14天一次、3個月多次、1年多次、3年多次四類。 (4)赴香港、澳門培訓、就業、就學 ①赴香港、澳門培訓、就業、就學的,應向戶口所在地市、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提出申請。 ②申請時須履行下列手續: a.提交填寫完整並貼有申請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照片的《中國公民往來港澳地區申請審批表》和相同規格照片一張。(照片具體要求請參閱「中國公民因私出境證件相片標准」)。 b.申請人有效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原件並提交復印件;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提交有效的中國護照、定居國外的證明,並提交復印件。 已持有效通行證,再次申請往來香港或者澳門的,還須提交通行證。 c.工作單位或者公安派出所意見(此項內容可填寫在申請表的相應欄目內)。 d.提交與赴香港或者澳門事由相應的證明。 赴香港接受培訓的,交驗香港入境事務處簽發的培訓類進入許可原件,並提交復印件。 應聘赴香港就業或者其隨行家屬,提交香港入境事務處簽發的就業類進入許可或者就業者家屬類進入許可原件,並提交復印件。 赴香港或者澳門就學的,交驗經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批准在內地招生的港澳地區高等院校出具的錄取通知書或者其他就學證明原件,並提交復印件。赴香港就學的,還須交驗香港入境事務處簽發的學生類進入許可原件,並提交復印件。 (5)其他非公務活動赴香港、澳門 申請人因處理產業、法律訴訟、移民面試等非公務活動確有需要赴香港、澳門的。 ①申請人須履行的手續 申請人應向戶口所在地的縣、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提出申請。並須履行下列手續: a.提交填寫完整並貼有申請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照片的《中國公民往來港澳地區申請審批表》和相同規格照片一張(照片具體要求請參閱「中國公民因私出境證件相片標准」)。 b.申請人有效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原件並提交復印件;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提交有效的中國護照、定居國外的證明,並提交復印件。 已持有效通行證,再次申請往來香港或者澳門的,還須提交通行證。 c.工作單位或者公安派出所意見(此項內容可填寫在申請表的相應欄目內)。 d.提交與申請赴香港或者澳門事由相應的證明材料。 此類申請由地、州、市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審核後,報省級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審批 3. 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簽注辦證須知 (1)受理 ①受理機關 a.大陸居民申請因私事前往台灣探親、定居、訪友、旅遊、接受和處理財產,處理婚喪及其他私人事務(以下簡稱因私事前往台灣),以及申請前往台灣進行本企業經貿交流活動,由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市、縣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受理。直轄市、地(市)級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可直接受理本轄區常住居民往來台灣的申請。 未滿16周歲和70周歲以上的大陸居民申請因私事前往台灣,也可以由其直系親屬或監護人代辦。 b.大陸居民申請應邀前往台灣進行經濟、文化、科技、體育、學術等活動或者參加會議、進行兩岸事務性商談、采訪,以及執行海峽兩岸直航航運任務等(已經國務院台辦審核,以下簡稱應邀前往台灣),由常住戶口所在地的直轄市或者地(市)級的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受理。工作所在地與常住戶口所在地不屬同一個地(市)級公安機關管轄區的,也可由工作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受理申請。 大陸居民應邀前往台灣,可以由本人申請辦理,也可以由組團單位集中代辦。 ②申請材料 a.提交《大陸居民往來台灣地區申請審批表》(以下簡稱申請審批表。樣式附後,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出入境管理部門自行印製)。 b.提交申請人1張正面免冠彩色近照,規格為33mm×48mm。 c.交驗身份證件。交驗申請人有效居民身份證(未滿16周歲的除外)、戶口簿原件,並提交復印件。 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交驗本人有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定居國外的證明,並提交復印件。代辦的,交驗代辦人居民身份證件,並提交復印件。 d.交驗有效的入台許可證明或經確認能夠進入台灣地區的有關證明,並提交復印件。 e.已持有效《往來台灣通行證》的,提交《往來台灣通行證》。 f.提交與申請事由相應的證明材料。 g.單位意見。根據《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中共中央企業工作委員會、公安部、人事部印發〈關於加強國家工作人員因私事出國(境)管理的暫行規定〉的通知》(公通字[2003]13號)的有關規定,登記報備的國家工作人員申請前往台灣提交所在工作單位意見。 持國務院台辦「赴台批件」人員申請前往台灣,無須提交所在工作單位意見。 ③與申請事由相應的證明材料 a.應邀前往台灣的,提交國務院台辦「赴台批件」原件,或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台辦確認蓋章的復印件。在非常住戶口所在地申請的,提交工作證明,交驗暫住證原件,並提交復印件。由組團單位代辦的,代辦人須提交單位介紹信。 b.經國務院台辦經濟局審核立項前往台灣進行經貿交流活動的,提交國務院台辦經濟局「關於應邀往來台灣立項批復」原件。 出入境管理部門在5日內對申請人的申請事項進行受理和初審,經受理民警、部門負責人、縣公安局領導簽署意見後,報送州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進行復審,最後報送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審批、簽發證件。整個工作流程需15個工作日,其中:受理5個工作日;審批5個工作日;制證5個工作日。 帶上相關材料到石屏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進行辦理。
⑧ 石屏縣有哪些鄉鎮
截止到2014年石屏縣轄7個鎮:異龍鎮、寶秀鎮、壩心鎮、龍朋鎮、龍武鎮、哨沖鎮、牛街鎮。
兩個鄉:新城鄉、大橋鄉。
石屏縣是雲南省紅河州下轄縣之一,縣境位於雲南省南部,紅河州西北部。截止到2014年石屏縣轄7個鎮、2個鄉,國土面積3037平方公里,其中94.6%為山區,是傳統農業縣。
石屏縣位於雲南省東南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西部,地跨東經102°08′-102°43′,北緯23°19′-24°06′之間,東與建水縣接壤,南與紅河縣隔江相望,西與元江縣、新平縣毗鄰,北接通海縣、峨山兩縣。東西寬59公里,南北長88公里。
(8)石屏縣政府招聘會擴展閱讀:
石屏是著名的"民族歌舞之鄉",全國有名的彝族海菜腔、煙盒舞的發源地,擁有著彝調、花腰歌舞、響桿舞、朴喇鼓舞、哈尼喪棒舞、哈尼音樂、傣族毫舞等一系列民族民間歌舞。
海菜腔為滇南四大名腔之首,萬事萬物經口即成詩句。煙盒舞伴以四弦聲和煙盒聲,曾兩度進京懷仁堂表演,深受中央領導的好評。北部山區花腰彝族的女子舞龍,已參加過50周年國慶演出和北京2008年奧運會文藝演出,並多次應邀出國表演。
大型原生態歌舞《雲南映象》中有大量素材及演員來自石屏彝族。阿家文、後寶雲等民間藝人作為全國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為石屏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努力耕耘者。
2004年,優秀彝族民間歌手李懷秀、施萬恆演唱海菜腔榮獲西部民歌大賽金獎;同年,李懷秀、李懷福姐弟獲第二屆南北民歌擂台賽"中國民歌王"殊榮;煙盒舞曾先後三進中南海懷仁堂,並獲得了中國民間音樂舞蹈比賽二等獎。
2003年,代表雲南省參加全國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獲表演一等獎;1999年,代表雲南省參加全國百龍大賽,獲金獎。而作為花腰彝聚居的哨沖鎮、龍朋鎮,20世紀末,即已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石屏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