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
找工作,先笔试,后面试,或者就只有面试一关,这些程序很多时候是以招聘方的主考官为主导角色,单向地对应试者进行观察和考验,考生的“命运”掌握在考官手里,理想的面试是这样的吗?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也是一个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也有各种考试,最多的是面试,例如商鞅,就是通过面试进入秦国管理层的。下面我们来再现一下两千三百多年前那场决定秦国命运的一场面试,它是以面试官秦孝公为主导角色的吗?商鞅表现又如何呢?
面试前履历:
曾经是魏国管理界最优秀实习生
这是公元前359年代西北的秦国,来自魏国的实习生商鞅,通过秦国的管理高层、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取得了面试机会,面试老师就是秦国的老板——秦孝公。
在再现这场重量级考试之前,我们先得交代一下商鞅同学的求学和实习经历。翻开商同学的简历,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姓名:公孙鞅,又称卫鞅。(注:商鞅此名是后来秦国重新取的名)右贴免冠画像一张。
性别:男。
年龄:36岁(约出生于公元前395年)
身份:卫国贵族
毕业院校:刑法学院(好刑名之学)
社会实践经验:长期在魏国从事行政管理实习工作,具体职位为中庶子,指导老师为魏国最高经理人公孙痤。被公孙痤老师定位五星级(最高级别)实习生,公孙痤老师在临终之际向魏国老板魏王(魏惠王)单独推荐,建议要么委以重任,要么杀掉,因为如果此人才流入其他诸侯国,会成为魏国最可怕的竞争对手。这种重口味的推荐没有引起魏惠王的足够重视,因此商鞅同学未得到面试机会。听说秦国老板要做大做强,因此弃暗投明,前来贵公司寻求发展机会。
考生商鞅的履历经由景监先生递交上去后,从一大堆应试人员当中脱颖而出,进入了秦孝公的视野。估计秦孝公比较重视工作经历,商鞅同学虽然在魏国谋职失败,但他曾经与魏国经理人长期共事,而且得到最高等级的评语和推荐,就凭这一点,秦孝公就拿起那份用竹简做的简历,请董秘发了份这样的邮件:“请商鞅同学明天早上来参加面试。”
接下来,商鞅肯定做了精心准备,但他是怎样准备的呢?仅仅是讨主考官的欢心,但求有份工作就行,还是有所建树和图谋呢?下面正式进入面试场面。
坎坷面试路:商鞅反复四轮考试才被录取
第一轮面试
情况:考生商鞅滔滔不绝,高谈阔论,讲述时间超长,“语事良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面试老师秦孝公数次进入睡眠状态,基本没听进去什么内容——“时时睡,弗听”。
结果:面试老师秦孝公对推荐人景监大发雷霆:“瞧你推荐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人啊,我们公司根本没法用他。”景监转而责备考生商鞅,商鞅同学解释:“这不怪我,我用的是‘帝道’的理论系统,是你们老板自己不开悟。”瞧瞧,这考生有多牛,居然责怪面试官没听懂。
第二轮面试
情况:与第一轮面试相隔五天后,秦孝公主动要求商鞅再参加面试,这一回讲得有点味道了,至少面试官没有打盹,但还是有点像白开水——乏味,没说到秦孝公的心坎上,没挠着老板的痒处——“益愈,然而未中旨。”
结果:面试官秦孝公还是批评推荐人景监,景监又转而责备商鞅,阿鞅说:“我这回的应试理论是‘王道’,看来还是不合你们老板的胃口,我申请再来一次面试机会。”申请通过,商鞅同学准备第三次面试。
第三轮面试
情况:面试官秦孝公开始认可考生商鞅的策划,然而觉得离具体实施还有点远,心里还有点疑虑——“孝公善之而未用也”。
结果:第三轮面试完毕之后,有了良好的反馈,老板秦孝公对推荐人景监说:“你推荐的那个魏国实习生说得还有点味道,有时间我还想跟他聊一聊,你叫他再准备一下。”景监这回总算也高兴了,马上将好消息告知商鞅同学,商鞅满有把握地说:“这回我跟你们老板介绍的是‘霸道’,看来他是有点心动了,也有付诸实践的冲动,如果再有面试机会的话,我再给他说点更中意的。”
第四轮面试
情况:这场面试延续了数天的时间,但是面试官并不觉得很长,他甚至忘记了自己老板和面试官的身份,从面试官席位上下来,和考生促膝长谈——“语数日不厌,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讲了几天都不厌烦,自己的膝盖从席子上挪出来了都不知道——战国时代的人没有坐的习惯,而是跪在席子上。
结果:被录用,任命为新政主导官。推荐人景监大为不解,去问商鞅同学:“你到底说了什么,让老板神魂颠倒,高兴成那样?”商鞅同学说了自己的道理。是怎么一回事呢?一场反复进行了四次的面试后面,隐含着怎样的信息?让我们从史料着手进行分析。
分析:
商鞅逆向面试秦孝公
商鞅同学跟推荐人景监道出了这场面试的奥秘,他解释说:“前面几轮面试,我给老板讲的都是长远规划,其见效时间以百年为单位,老板听得昏昏欲睡,然后很不耐烦地说:‘公孙鞅同学,对不起,你提出的百年规划不符合本公司的战略企图。本公司喜欢短线操作,最好能有让我们秦公司短期内做大做强的方案’,因此,我根据贵公司的愿景,改变了策划,抛出‘强国之术’,所以老板马上就来精神了。”
从考生商鞅考完后的一番话来看,其实这场决定秦国命运的面试是双向的,表面上是秦孝公在考商鞅,其实也是商鞅在逆向考秦孝公。
从商鞅的角度而言,他为考生秦孝公准备了四套方案:帝道、王道、霸道和强国之术。在四轮面试中,他一步步抛出这四套方案,以观察老板秦孝公对哪套方案有兴趣,秦国适合哪套方案,根据每次面试中秦孝公的反应,来明确自己在这家公司将要推出的策划,给未来的老板做一个定位。同时,也在反复的对答中,让秦孝公一步步明确自己的战略企图,市场定位。
秦王是位好考官
四轮面试,其实是考生商鞅对秦孝公战略定位的一次次确定和打磨。
就秦孝公而言,他是一个耐心极其惊人的负责任的好考官,他能给自己起初不满意的考生充足的时间,同时也放得下架子,一步步地否定自己,一步步地认识对方,肯定对方。
理想的面试,应该是面试官和考生之间一次双向的试探,挖掘和打磨,考官帮考生明确自己的职场地位,考生也可以帮助考官明确公司的战略定位。彼此都在塑造对方,确定对方。
『贰』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的实质是什么急!一定要快!
是否应当遵从旧的制度
商鞅认为夏桀、商纣遵从祖制灭国,商汤、武王没有遵从内而建国。可容见祖制当改则改,触动了旧贵族利益。
旧贵族则认为祖制是祖先订立的,不能改。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也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时代、具体看待
商鞅就是按照这一理念,打破常规,实行变法的。这是历史的进步!
参考资料:史记
『叁』 商鞅舌战的对象是哪个阶级的
商鞅舌战的对象抄是奴隶主贵族袭(阶级)
以下内容损害了守旧群臣的利益:
1.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2.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本来贵族可以凭借他们的身份获得利益,而商鞅的这一措施,规定爵位依军功授予,宗室非有军功不得列入公族簿籍。这样,不用付出努力的利益就没有了。
3.废井田、开阡陌,抑制了奴隶主土地兼并。
『肆』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公元前来359年,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源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
穷则变,变则通。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历史上的每次变革包括现在,都会引发大规模的辩论和争执,这是一种现象,公孙鞅的舌战群臣,不见得多精彩,但是肯定是千古一绝,因为中国历代的变法图强都从中吸取营养,其实更多的记载是商鞅的行动的小故事。
摘自网络知道
『伍』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写出他们说话的主要内容
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内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容。”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陆』 学史有感。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1)假如你是商鞅,你会用什么样的观点去说服秦孝公和那些守
(1)任何来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必自须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进行调整,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是当时经济基础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改变,社会制度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答案合理即可) (2)说明了守旧势力的强大。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生事物在开始时都是比较弱小的,必然会受到旧事物的处处反对,因此,它的发展不可能会一帆风顺。任何社会变革,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特别是当触动当权者和在位者的利益时,变革更是困难重重。因此,对于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社会变革,我们不仅要充满信心,同时也要做好遭受挫折的准备。(答案合理即可) |
『柒』 商鞅舌战的过程简介
孝公任用卫鞅后不久,打算变更法度,又恐怕天下人议论自己。卫鞅说:“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搞出名堂,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况且超出常人的行为,本来就常被世俗非议;有独道见解的人,一定会被一般人嘲笑。愚蠢的人事成之后都弄不明白,聪明的人事先就能预见将要发生的事情。不能和百姓谋划新事物的创始而可以和他们共享成功的欢乐。探讨最高道德的人不与世俗合流,成就大业的人不与一般人共谋。因此,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旧的成法;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孝公说:“讲的好。”甘龙说:“不是这样。圣人不改变民俗而施以教化,聪明的人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顺应民风民俗而施教化,不费力就能成功;沿袭成法而治理国家,官吏习惯而百姓安定。”卫鞅说:“甘龙所说的,是世俗的说法啊。一般人安于旧有的习俗,而读书人拘泥于书本上的见闻。这两种人奉公守法还可以,但不能和他们谈论成法以外的改革。三代礼制不同而都能统一天下,五伯法制不一而都能各霸一方。聪明的人制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制约;贤能的人变更礼制,寻常的人被礼制约束。”杜挚说:“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能更换旧器。仿效成法没有过失,遵循旧礼不会出偏差。”卫鞅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仿效旧法度。所以汤武不沿袭旧法度而能王天下,夏殷不更换旧礼制而灭亡。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孝公说:“讲的好。”于是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成法的命令。
下令把十家编成一什,五家编成一伍,互相监视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带治罪。不告发奸恶的处以拦腰斩断的刑罚,告发奸恶的与斩敌首级的同样受赏,隐藏奸恶的人与投降敌人同样的惩罚。一家有两个以上的壮丁不分居的,赋税加倍。有军功的人,各按标准升爵受赏;为私事斗殴的,按情节轻重分别处以大小不同的刑罚。致力于农业生产,让粮食丰收、布帛增产的免除自身的劳役或赋税。因从事工商业及懒惰而贫穷的,把他们的妻子全都没收为官奴。王族里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家族的名册。明确尊卑爵位等级,各按等级差别占有土地、房产,家臣奴婢的衣裳、服饰,按各家爵位等级决定。有军功的显赫荣耀,没有军功的即使很富有也不能显荣。
新法准备就绪后,还没公布,恐怕百姓不相信,就在国都后边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给十金。百姓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人敢动。又宣布“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它搬走了,当下就给了他五十金,借此表明令出必行,绝不欺骗。事后就颁布了新法。
『捌』 如果你在商鞅舌战守旧大臣图中,你是商鞅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说服这些旧大臣
与孝公:
论秦贫弱,兵无力之弊端在制度.后展开,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就事版论事.对孝公提问随机应便权,明事理的都能应对,岂是事先可安排计划好的?
与群臣:
争取中间势力,安抚拉拢动摇反对势力,铲除反对派中顽固势力.
『玖』 商鞅和旧贵族“舌战”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是否应当遵从旧的制度
商鞅认为夏桀、商纣遵从祖制灭国,商汤、武王没有遵从而建国。可见祖制当改则改,触动了旧贵族利益。
旧贵族则认为祖制是祖先订立的,不能改。
『拾』 商鞅舌战描述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卫国(今河南洛阳一带)人,原名卫鞅或公孙鞅,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法家主要代表人物。自幼喜好刑名之学,公元前361年去到秦国,深得秦孝公的信任,历任左庶长、大良造等职,执掌秦国军政大权达一、二十年之久。秦孝公曾以于(今河南内乡东)、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十五邑封他,号为商君,故又称商鞅。
商鞅生活在诸侯分裂割据、兼并战争十分频繁的战国中期。他为了使秦国富国强兵,建立统一的封建帝国,先后推行了两次以“农战”和“法治”为中心的变法活动。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一场比较深刻的社会变革,有力地打击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和旧的生产关系,使落后的秦国一跃而为压倒山东六国的一等强国,并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口思想在商鞅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商君书·弱民》。本辞条以下引文,凡引自本书的,只注篇名)。他认为人口众多是赢得兼并战争胜利、统一天下的重要前提。人口太少,出兵攻伐敌人,就没有多余的人力耕种土地,取得给养;如果把人力用于耕种,敌人也会得到休息,不能两全其美。所以,要想富国强兵,彻底制限敌人,首先就应根本改变秦国“人不称土”(《徕民》)的局面,大力增加人口。根据当时秦国的国内外形势,他认为增加人口最好是用经济办法,采取“徕民”政策。这样既可在短期内大量招徕其他诸侯国的移民,增加本国人口,又可使敌人兵源枯竭,迫使敌人完全臣服。反之,采用人口自然增殖,不仅费时久,收效慢,也削弱不了敌人。在人少地多、生产工具和军事装备都很落后的战国时期,商鞅主张用徕民办法增加人口,虽然有益于秦国的社会生产发展和富国强兵,但是一种损人利己的办法。
商鞅发展了墨翟关于人口与土地必须保持平衡的观点,第一个提出了“制土分民之律”(《徕民》)。他认为容纳五万的生产人口,需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其中良田占40%,坏田占20%,城镇、道路占10%,湖泊、河流、山地占30%。上述比例不论是否符合当时实际,但在两千多年前他就提出来了,是十分可贵的。此外,他还指出人多地少时,应大力开垦土地,不然会出现“民众而不用者,与无民同”(《算地》)的情况;人少地多时,应大力增加人口,不然会出现“地大而不垦者,与无地同”(同上)的情况。
为了推行“农战”政策,商鞅还很重视增加农业人口,第一个提出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例最好是百比一,最多不超过十比一的主张。“百人农,一人居者(指非农业人口),王;十人农,一人居者,强;半农、半居者,危。”(《农战》)他认为商人和官吏虽然在社会生活中各有其特殊作用,但他们尤其是那些以技艺为业、游说好辩为业、学诗书为业的人,都是一些不事生产的游食之人,这部分人多了,会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食口众者,败农者也”(《垦令》),造成国家的贫困危弱,“农者寡,而游食者众,故其国贫危”(《农战》)。为了增加农业人口,他除了主张采取“徕民”政策,大量招徕其他诸侯国的农民外,还主张用赐与官爵、免除徭役、加重工商业和非农业人口的征课、实行粮食高价政策、限制雇工和不准开设旅店等来扩大农业人口。商鞅把一切非农业人口都看成不事生产的游食之民,是错误的。他增加农业人口的办法,有的也是极端的。但远在农业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战国时期,主张农业人口必须占总人口的90%以上,是符合实际的。同时,象他这样不惜采取一切措施来增加农业人口,在我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商鞅还反对提高人们的知识文化,主张人民愚昧无知。他认为人们“务学诗书”(《农战》),有了知识和文化,不但可以在其他诸侯国势力的支持下,“上可以得显,下可以求官爵”(同上),不再为了名与利去努力从事农战,还会“高言伪议”(同上),扰惑民心,使人民与君王离心离德。“故曰: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同上)所以,要想富国强兵,赢得兼并战争的胜利,就必须使民“不好学问”(《垦令》)。商鞅这一思想,不论是否有利于当时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农战政策的推行,都充分暴露了他的剥削阶级的本质,有害于广大人民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
为了加强户口管理,严密控制人口,商鞅还很重视人口统计。他除了主张建立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连坐”法户籍制度外,还第一次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周密的、经常的人口统计。他认为详细了解人口的出生、死亡情况,即“举(凡)民众口数,生者著(登记),死者削”(《去强》),正确掌握人口总数和男、女、老、少及商人、游食等各类人数,是关系富国强兵、巩固地主阶级政权的大事。如果不知道“竟(境)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之数,以言说取食者(指游说的人)之数,利民(指商人和手工业者)之数”,即便“地虽利,民虽众”,也会“国愈弱至削”(同上)。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人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强。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生平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又对惠王说“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雄才大略,便携同李悝的《法经》到秦国去。通过宦官景监三见孝公,商鞅畅谈变法治国之策,孝公大喜。前359年任左庶长,开始变法,后升大良造。
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这时太子犯法,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刑其太傅公子虔与老师公孙贾。秦孝公十六年,太傅公子虔复犯法,商鞅施以割鼻之刑。变法日久,秦民大悦。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前340年,率秦赵军败魏国公子昂将军,魏割西河之地与秦,将人民迁居至大梁,此时梁惠王大忿:“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商鞅因功封于商十五邑。
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秦国贵族多怨。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商鞅不听。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太子驷即位,太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公元前359年,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课本上“商鞅舌战图”插图,是当时这次大辩论的写照。
商鞅变法
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商鞅第一次变法在公元前356年,而不是公元前359年,杨宽《战国史》185页有这样一段说明:“《史记秦本纪》说:秦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为左庶长。’据此,秦孝公三年已‘用鞅法’,六年因‘百姓便之’,提升卫鞅为左庶长。但是《史记商君列传》说: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据此则下令变法,应在秦孝公六年卫鞅任左庶长之后。两说相较,当以后说为是。《战国策秦策》一说:‘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孝公行之十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韩非子和氏篇》又说:商君之法,‘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王先谦《集解》认为‘八’上脱‘十’字,是对的。从秦孝公六年(即公元前356年)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以后,到二十四年孝公去世,首尾19年,以整年来计,正是18年。”据此,商鞅第一次变法应在公元前356年。
公元前340年,卫鞅设计生擒魏将公子昂,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过去夺走的西河地。魏惠王说:“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商鞅因此大功,受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商洛镇)15个邑,号为商君。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生擒公子昂,拒绝他入境。他回到自己的封邑,举兵抵抗,结果失败,被车裂而死。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一、废井田,开阡陌(阡陌就是田间的大路)。秦国把这些宽阔的阡陌铲平,也种上庄稼,还把以前作为划分疆界用的土堆、荒地、树林、沟地等,也开垦起来。谁开垦荒地,就归谁所有。土地可以买卖。
二、建立县的组织,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织成县,由国家派官吏直接管理。这样,中央政权的权力更集中了。
三、迁都咸阳。为了便于向东发展,把国都从原来的雍城(今陕西凤翔县)迁移到渭河北面的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这样大规模的改革,当然要引起激烈的斗争。许多贵族、大臣都反对新法。有一次,秦国的太子犯了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必须上下一律遵守。要是上头的人不能遵守,下面的人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法,他的师傅应当受罚。”
结果,商鞅把太子的两个师傅公子虚和公孙贾都办了罪,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上字。这一来,一些贵族、大臣都不敢触犯新法了。
这样过了十年,秦国果然越来越富强,周天子打发使者送祭肉来给秦孝公,封他为“方伯”(一方诸侯的首领),中原的诸侯国也纷纷向秦国道贺。魏国不得不割让河西土地,把国都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商鞅南门立木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奋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
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有一个卫国的贵族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在卫国得不到重用,跑到秦国,托人引见,得到秦孝公的接见。
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必须有赏有罚。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张。可是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却竭力反对。秦孝公一看反对的人这么多,自己刚刚即位,怕闹出乱子来,就把改革的事暂时搁了下来。
过了两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就拜商鞅为左庶长(秦国的官名),说:“从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拿主意。”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子。”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 “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赏罚分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为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不久,秦国进攻魏国的西部,从河西打到河东,把魏国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来。
其实在商鞅树木立威之前,吴起也采用过同样的手段。在吴起人西河郡长官时,把一根木头立在城南,规定谁能推到木头就封他做长大夫的官。结果真有人这样做了,做的人也被封了官了。商鞅的做法流传下来而吴起的则没有。
商鞅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公元前356年第一次变法,主要有下列三点:
1.颁布法律,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将李悝《法经》颁布实行,增加了连坐法。就是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告发,同罪连坐,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不告发的腰斩。一家藏“奸”,什、伍同罪连坐。客舍收留无官府凭证的旅客住宿,主人与“奸人”同罪。
2.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规定斩敌甲士首级一颗赏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服劳役的“庶子”一人。爵位越高,相应的政治、经济特权越大。宗室、贵戚凡是没有军功的,不得列入宗室的属籍,不能享受贵族特权。
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拏”(意思是尽力从事男耕女织的生产事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免除其本身的徭役;凡从事工商业和因不事生产而贫困破产的人,连同妻子、儿女没入官府为奴隶)。
公元前350年第二次变法,主要有下列两点:
1.“开阡陌封疆”。破除过去每一亩田的小田界一阡陌和每一顷田的大田界一封疆,把原来的“百步为亩”,开拓为240步为一亩,重新设置“阡陌”和“封疆”。国家承认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在法律上公开允许土地买卖。
2.普遍推行县制。在未设县的地方,把许多乡、邑,聚合并成县,共新建31县。设县令、县丞,由国君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