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招聘中有哪些常见的诈骗手法
招聘中有哪些常见的诈骗手法:
1、“媒体网络”招聘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邮箱,微信、微博、短信、网站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骗务工者前来应聘,以购买复杂资料、考试提纲等方式诈骗钱财。
由于网络信息量大、范围广,提供了很大的求职空间,成为越来越多人优先考虑的求职途径。一些网络骗子也就乘虚而入,编织各种美丽的招聘陷阱,诱骗求职者把钱存入指定的账户以达到诈骗目的。
2、“皮包公司”合伙行骗
一些劳务中介所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一些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即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等,后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再编织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中途辞退。
3、收取服务费后借口敷衍
一些中介部门在醒目地点张贴相当诱人的招聘启示吸引应聘人员上门,在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后称宣传的职位已满,并承诺尽快联系合适的单位,让应聘者留下联系方式,但其根本没法兑现,然后寻找各种借口敷衍。
一般应聘者求职心切,只能采取一档多投的方法以尽快上岗,只要能找到工作,且被骗钱财金额不大,也就自认倒霉了。
4、临时租用办公场所办公
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虚假单位的旗帜,在人员流动量大的热闹地段租赁临时办公地点,以丰厚的待遇条件为诱饵,大张旗鼓进行招聘,在骗得多人上当交纳一定的报名费后,立即携款逃之夭夭。待应聘者等不到上岗通知找上门来时,才发现早已是人去楼空或物是人非了。
5、吹嘘有关系要钱疏通
诈骗分子吹嘘自己门路广、关系多,可以通过“关系”帮事主找到“好”工作,但为了疏通关系需要花钱,但是当事主交钱后,骗子要么逃之夭夭不见踪迹,要么好工作遥遥无期。
6、群发招工信息骗取费用
“某酒店因业务发展需要,诚招业务员,年龄18~40岁,月薪8000元;某服装公司招聘女工,月工资3500元……”骗子一般以优厚的工作待遇为诱饵,抓住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通过手机群发招工信息的形式,等待受骗者上钩。
如果求职者打电话过去咨询,往往被要求交报名费、押金等。这些人在骗取钱财时,根据报名者的急切程度来决定报名费和押金的数额,2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不等,得手后便把手机号和银行账号一同注销。
2. 如何防范网络求职诈骗
防止网络诈骗具体措施有:
1、不随意打开陌生邮件,尤其是带附件的邮件或者声称中专大奖的邮件。
2、不要属再网站上以全部明文方式公开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等信息。
3、公共场所的未知WiFi一定不要链接。
4、在网上进行支付操作时,要确保使用安全的浏览器和登录的网址正确。
5、验证码一定不要发送给其他人。
拓展内容:网络诈骗的危害
1、网络犯罪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取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社会作用,取决于社会资产计算机网络化的程度和计算机普及应用的程度,其作用越大,其对社会的潜在危害性也就越大。
2、随着社会网络化的快速发展,许多重要的国家机关部门像国防、金融、航运等都将实行网络化管理,随着整个社会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加深,如果这些重要部门遭到侵入和破坏,势必会给社会、国家带来极大的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3. 求职诈骗
对方说啥就是啥,亏你在外面混了这么久?
这样的事情我可以打保票,
一定是那种自称版招聘-电话面试权-拉去从事非法传啥销的。
只要你查不到号,查到小灵通,查到对不上号,那就显然是骗人的。
给你发的随时会被吞。
如果你正在通过网络求职,并接到了用人单位打来的电话,
那么,详细核实对方身份及公司真假是第一步,
否则,你稍不留意就会上当受骗,
或者落入那些精心伪装的传()销网络。
你以为自己是举世闻名,对方隔着那么远还能慕名而来,非你不要?
你也不是优秀得无以复加的地步,凭什么会天上掉馅饼砸着你呢。
只要你在不安全的地方留下过手机号码,都可能被收集起来卖掉。
这帮人就冒充某国际或国内著名企业,一般自称为某助理或某主管。
给你打电话,先进行一番摸底后,要求电话面试,
然后以各种理由,让应聘者到外地参加培训或者直接工作。
或者利用各种人才招聘网站欺骗求职大学生。
从网上复制一家真实企业的营业执照副本,传真给人才网并付费刊发招聘广告。
从应聘者的简历里搜集其个人信息,然后一一打电话自称招聘。
要是你头脑发热跑到了当地,就被人身控制,从事非法传()销。
4. 小伙网络求职被保健品公司录用49天后获刑,遭遇网络求职诈骗该如何脱身
我相信很多人应该都有过在网络上面求职的经历吧,也肯定有很多人遭到了网络诈骗,如果是仅仅损失一些钱还算是轻的了,更为严重的可能是你被对方骗了做违法的行当,但是你自己可能都蒙在鼓里!就拿最近的新闻来说,有一个小伙网络求职被保健品公司录用49天后获刑,真的是让人唏嘘!
在网络求职的过程中,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我们很容易被骗,所以,在网络上找工作的过程中,如果是遇到对方要你的一些私人信息,就比如银行卡信息、身份证信息和户口本信息,那么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绝对不能轻易把自己的私人信息给对方!一旦泄露了自己的隐私,那么对方很有可能会利用我们的信息从事一些违法犯罪活动!
5. 在求职网上留下信息而被诈骗的应该怎样维权呢
您在网上被人骗取钱财,对方的行为很有可能涉嫌诈骗。所谓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别人的钱财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266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如您被骗金额达到您所在省份规定的刑事立案追诉标准,则对方就已经涉嫌诈骗罪。反之,就只能由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理。根据该法第49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因此,建议您及时报警,公安机关应立案受理。如公安机关侦破案件并查扣赃款的,应首先返还被害人。以上建议供您参考。
6. 网络求职诈骗,诈骗金额400元的,派出所不立案,打省长热线举报派出所不作为有用吗为什么
网警呢?什么职位被骗,你还保留对方和的聊天记录,和对方的信息吗?
7. 被网络招聘高薪诈骗怎么办
遇到诈骗,应该报警,
警方会甄别,会调查。
要是诈骗案,警方会积极破案。
案件要是破了,会挽回受害人损失的。
8. 互联网上利用招聘诈骗的骗局都有哪些
互联网上利用招聘来诈骗源的骗局有兼职刷单欺诈和预付费欺诈。
一、兼职刷单欺诈
兼职刷单欺诈是指互联网黑产从业人员以兼职返佣金为名,使用YY,微信等联系方式分配刷单任务,但在用户按照“工作要求”进行转账刷单之后,黑产从业人员却不会返还刷单的本金和佣金,从而造成用户的财产损失。
二、预付费欺诈
预付费欺诈,一般是指“皮包公司”或“黑中介”以提供、介绍工作为名义,巧立名目,要求求职者预先支付工服、培训、工牌、押金、考核、体检等费用,用户交钱后,其安排的工作与承诺不符,或无法提供工作。
(8)网络求职诈骗扩展阅读
警惕互联网招聘诈骗的方法:
一、求职者为了避免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应当到正规的职业中介机构和人力资源市场求职应聘。如果劳动者在求职应聘过程中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及时向所在地劳动监察机构进行举报投诉。
二、作为招聘网站,有义务从源头上强化把控,卡住虚假、诈骗招聘信息的入口,并建立完备的审核、补偿机制。
9. 互联网上利用招聘诈骗的骗局都有哪些
1、先培训或推销产品,后上岗
和文中刘先生的受骗经历一样,一些公司在招聘时告诉求职者,得先培训,培训合格拿到证书后才能上岗。而求职者交了培训费、考试费、证书费等种种费用,经过了几天像模像样的培训、参加完考试后,就陷入了漫长的等待。过了一段时间,求职者致电公司询问,可能被告知“很遗憾,考试未通过,不能上岗”,或电话根本打不通,公司不知去向。还有一些求职者拿到了所谓的从业资格证,却发现不但无岗位可上,而且证书根本就是伪造的,或是早已废弃的证书。这类骗子公司通常会与一些培训机构联手,双方各取其利。
推销产品的也是如此,先让应聘者高价买下一件产品,而这种产品根本没有市场,无法推销出去,最后便宣布该应聘者不符合要求。与“先培训”一样,如果应聘者中途反悔,公司便拿出签好的协议,声称是应聘者一方违约,不予退钱。
2、巧立名目收取信息费、押金、上岗费
一些单位利用求职者不懂相关规定的弱点,在招聘中以“按有关规定”名义收取信息费、资料费、押金、服装费、上岗费等,捞一笔钱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比如,应聘登记要收信息费,上岗先要交押金。市劳动监察部门就曾接到这样的投诉:某电脑配送公司招聘了几十名汽车司机、送货员、业务员,到了上班那天,这些人发现公司大门紧锁。
当初应聘时,招聘经理说因为经常要给外地客户送电脑以及电脑配件,每个员工需缴纳2500元的风险抵押金。因为公司表面看上去还挺正规、颇有实力,这些人未加怀疑就交了钱,公司还开了收据,并和他们一一签订了为期1年的用工合同。谁知按规定日期去上班,公司却不翼而飞。经工商部门认定,这家公司根本未注册。
一般来说,以这类名义收取的费用在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由于数额不大,求职者发现上当后,觉得只是吃了一点小亏,也就算了,反倒给不法机构找到了容身之地。
3、黑中介以介绍工作为名收取费用
假扮招聘的多,假扮职介的更多。打着“介绍工作”的幌子明目张胆收取费用,然后不介绍工作就逃之夭夭的黑中介、黑职介为数不少。这类机构往往集中在外来求职者相对比较集中的城郊结合地区,临时租用一个场所,放置一部电话,摆上几把桌椅,再张贴几张“招工信息”,就开始收钱。收取的费用少则20—30元,多则300—400元。收了费用往往告知应聘者“两周内电话通知面试”,结果应聘者等来的是杳无音讯,待过去询问时,早已是人去楼空。
就目前相关部门查处的情况来看,非法职介常常打着咨询公司、顾问公司等旗号,以“直聘”、“非中介”等名义来诱使求职者上套,或采取“会员制”等看似十分专业的手段来骗取求职者信任,诱其上当。另外,一些非法机构还可能与用人单位“搭档”,合伙用虚假、过期的信息蒙骗求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