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对手机依赖严重,甚至成瘾
1月16日手机报价,有别于国行iPhone,目前苹果港行产品价格持续走低。
❷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对手机依赖严重,甚至成瘾
2012年2月,雪莉·特克尔,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深刻探讨人与科技关系的演讲:《时刻保持联系,却依旧感到孤独(Connected,but alone?)》。雪莉·特克尔在演讲中总结了让人们痴迷于手机或者其他电子产品的三大错觉:一、我们可以把精力分配到任何我们想关注的地方;二、总会有人倾听我们;三、我们永远都不用独自一人。
我们可以把精力分配到任何我们想关注的地方
以前我们觉得上课、吃饭时玩手机会被认为是一件很稀奇或者让人讨厌的事,现在早已习以为常。人们总是希彼此既能够呆在一起,又能够同时“在别处”——连线到任何他们想去的地方,大家已经习惯这样“一起独处”,因为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事是控制和分配他们的精力。
正如知乎网友JZeng说,我们依赖的不是手机,而是通过手机连接的整个世界。科技让我们随时随地和世界保持连接,就像呼吸空气一样平常。那个充满诱惑的世界,显然比身边的人和事更吸引——直到他们失去之前。
总会有人倾听我们
“不管哪一代人,人们都没法从彼此之中获得足够的关注。”在微博、朋友圈中,我们有无数的自动生成的“听众”,那种没人愿意倾听的的感觉使我们更愿意和看似关心我们的机器待在一起。
也许很多人希望,有一天,更高版本的Siri——苹果公司iPhone的智能语音助手会更像一个好朋友,一个当别人都无暇顾及你时还耐心聆听的挚友。
我们永远都不用独自一人
当我高中时代暗恋已久的女生,在朋友圈发出恋爱手游《恋与制作人》的盛世美颜的男主角李泽言,并配上文字:“地球已经不需要男人了吗”时,我心中是百感交集的。如果现在继续有新闻说某个人又想和iPhone结婚时,我想我已经不会再感到惊奇了。
2010年1月9日,在拉斯维加斯的成人娱乐展上,“真实伴侣”公司便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美女性爱机器人洛克茜。美国一项调查发现,年龄在20-61岁之间的男性有2/3都想与机器人啪啪啪。
人赤条条的来到这世上,又赤条条地走,人心曲折浩瀚,脑中百转千回,谁又真正懂过谁?孤独是人类不可救赎的、永恒的命题。
❸ 群体性孤独内容概括200字
你是否也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中,别人在报告,听众在收发信息。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群体性孤独”——我们似乎在一起,但实际上活在自己的“气泡”中。我们期待他人少,期待技术多。不间断的联系,是否让人类陷入了更深的孤独?
被誉为网络文化领域的“玛格丽特·米德”的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为了研究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15年来深入两家养老院,对200多人进行了实地研究;为了研究人们的网上互动,与7家中学合作,收集了450名中学生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她通过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弱化,有些人甚至因此而丧失了面对面交流的能力。特克尔认为,人们发短信、发邮件,上社交网站,玩电子游戏,从形式上看人们之间的联系似乎更轻松、更密切,但实际上却更焦虑、更孤单。
本书将电子文化的两大趋势在过去15年中的新变化、新发展进行了新的阐释,将焦点集中在年轻的“电子土著”身上,这一代人的成长伴随着手机和智能电子玩具。如今的我们既缺乏安全感、却又渴望亲密关系,因此才求助于科技,以寻找一种既可以让我们处于某种人际关系中、又可以自我保护的方法。作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既要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又要摆脱信息技术导致的孤独,就必须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独处,体会独处带给人们的好处;另一方面,朋友、亲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对面谈话、讨论。
❹ 放不下手机的原因
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当然包括自己在内)总是时时刻刻在看手机,手机就像自己的宝贝,里面的内容永远看不够。
当大家忙着低头看手机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被划分到了“低头一族”中。“低头族”人群越来越多,一种新型心理疾病诞生,即“手机依赖症”,主要表现为放不下手机,长时间、高频次看手机。
“手机依赖症”尤其青睐青年白领女性、业务担子重的中年男人和学生三类人,其中两类人群都属于青年范畴。
《90后移动互联网调研报告》显示,六成90后患有严重的“手机依赖症”,每天手机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近半数90后用户患有“手机恐慌症”,不到15分钟就查看一次手机,否则便会心神不宁,有近两成的人甚至不到5分钟就要查看一次手机。
于是有网友总结出放不下手机的十大理由:
对此,网友还纷纷补充了自己放不下手机的理由:
专家表示,放不下手机带来的危害也不容小觑,除了影响睡眠,长时间低头会导致脊椎压迫,颈脖、头部和肩膀疼痛。英国一家知名医疗保健供应商调查发现,84%的18—24岁的年轻人在过去一年里,因为玩手机而遭受过颈脖和背部疼痛。
放不下手机还会削弱思维能力,美国密歇根大学一项研究分析表明,工作中仅仅发一条短信,都会使失误的次数增加。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研究发现,手机会让人持续处在多任务状态中,长此以往会出现注意力障碍等问题,影响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
除此之外,放不下手机还会引发安全事故,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1/3的人走路时会发短信、听音乐、打电话,他们忽略红绿灯的几率比不发信息的人高4倍,八成人开车会打电话或发短信,这一行为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高出4倍。
所以还请大家放下手机,拥抱太阳。
❺ 50年后,我们会怎样
50年后我们大部分人都变成尘土了,偶尔还活着的人都已经老掉牙了,只能说是苟延残喘的,等待着自己末日的到来。
❻ 如何走出背叛的泥沼
应该说,这些年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发明,尤其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可谓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然而,这些新技术、新发明在给人们的沟通带来便利快捷的同时,也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弱化这一不争的现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她对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进行了长达15年的系统研究,并将这些研究成果汇集于这本名为《群体性孤独》的新书中。该书甫一问世,就受到美国社会的极大关注。不少人认为,雪莉.特克尔的研究,牢牢抓住“孤独”这一人类掩藏颇深的情感脉络,点中了网络时代人与机器关系中焦灼多变、令人遐想的“命门”,是“网络时代最权威的社会心理学家”、“信息领域的弗洛伊德”、“网络文化领域的玛格丽特.米德”。
作者在该书的“序言”中,对自己如何从事人与计算机、人与互联网这两项研究工作进行了介绍。她说,“我的研究对象是年轻人,因为我的研究观察大多数是在高中和大学校园完成的。但同时我也和成年人进行访谈对话,以了解网络如何改变父母之道,以及建筑、管理咨询等行业的传播格局。参与我关于连接性研究的总人数超过450人,其中大约300人为儿童、150人为成年人。”通过“实地研究”和“临床诊断”两种办法,“对上述两种电子文化的两大趋势在过去15年中的新变化、新发展进行了不断深入的研究”,她觉得,当今社会,“我们缺乏安全感、却又渴望亲密关系,因此才求助于科技,以寻求一种既可以让我们处于某种人际关系中、又可以自我保护的方法。我们发短信,我们和机器人交互。我感觉我们正在见证人和技术关系第三次变革的转折点。我们屈服于无生命的挂念,又害怕与人交往的风险与失望。”通过这些事实证明,人类已经陷入了“群体性孤独”的泥沼。
人类这种“群体性孤独”是如何形成的呢?如何才能走出“群体性孤独”的泥沼呢?这,就是作者在《群体性孤独》一书中给读者提供的详实资料,表达的鲜明观点、开出的一剂“药方”。全书内容深入浅出、扎实细致;行文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观点独特深邃,发人沉思,值得人们一读。
《群体性孤独》一书除“序言、结语、后记”外,正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叫“机器人时代——孤独中的亲密关系”;第二部分叫“网络化生存——亲密关系中的新型孤独。”
在第一部分叫“机器人时代——孤独中的亲密关系”这一部分里,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技术,作为人类亲密关系的纽带,如今已经成为人们从现实关系解脱的工具。技术是极具诱惑力的,因为它能弥补人性中脆弱的一面。而我们的确是非常脆弱、敏感的物种。我们时常感到孤独,却又害怕被亲密关系所束缚。数字化的社交关系和机器人恰恰为我们制造了一种幻觉:我们有人陪伴,却无须付出友谊。在网络世界中我们彼此连接,同时也可以互相隐身。比起面对面交谈,我们更习惯于发短信交流。”然后,作者通过一一介绍曾经流行一时的各种电子玩具、通讯工具等。如“最亲密的伙伴‘拓麻歌子’”、“栩栩如生的‘菲比’”、“一块长大的‘爱宝’”、“魅力无穷的‘真宝’”、“社交高手‘凯斯麦特’”、“能治病的‘帕落’”等等,对于这些机器人在陪伴儿童、陪伴老年人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有事例、有论据的理性阐释。通过这些分析让人们看到,“当我们和机器人谈情说爱、和智能手机难舍难分时,我们通过机器重新定义了自己,也重新定义了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人们将黑莓手机的上网功能视为生活中‘希望的田野”在这里再也没有寂寞和孤独。”无数事实也充分证明,“我们发明了技术,技术反过来塑造了我们。在任何时代,技术都是反映自我价值取向和未来走向的机会。”
是的,从某种角度讲,机器人也的确能够陪伴一定的人群,起到抚慰这些人寂寞与孤独的作用。但它并非就是一剂包治“孤独”的灵丹妙药。相反,如果人们一味地依赖机器人的作用,往往还会适得其反,背离人们发明这些新技术的初衷。作者在“机器人是心灵良药吗?”这一节中这样写道,“机器人几乎像人一样具有反应性和互动性,让程序员感觉自己即使在写代码的时候也同样有人陪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感情更民主化了。计算机程序成为了黑箱,当我们与计算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只是和它的表层进行互动。我们通过屏幕图标的中介进行操作。我们也满足于不再关心计算机背后的运作机制,而仅仅关心它的‘交互界面价值’”。“可以预期的是我们的感情投入会越来越多。我们会发现自己被模拟关心的事情 所抚慰、被没有感情的机器所感动。它们的确没有任何的主观意识。当机器人的程序想要表现‘恶心’的时候,它的脸部就会表现出人类文化意义上的‘恶心’。这只是为了‘作秀’而表演出来的‘情感’。如果我们出于自己的目的,而将这种‘表演’看作‘足够真实’的呢?当机器人伴侣不仅治疗了老年人的孤独,而且缓解了亲人们的负罪感,那么就会存在道德问题。”在这一番话中,作者既客观地指出了机器人具有的特殊的功能:陪伴性;但又一针见血地指出,机器人具有“双刃剑”效果:一方面让人获得一定的慰藉,另一方面,又因它的出现使人类的亲情为之而淡漠。也就是说,有了这些新技术之后,相当的家长把陪伴孩子的时间全部交给了玩具;而不少子女又把陪伴老年人的义务交给了这些机器人。所以,作者毫不客气地说,“但长期来看,我们做的这一切的目的难道就是为了让子女们可以更容易地离弃自己的父母吗?那种机器人所营造的‘感觉好些’的时刻会导致子女们减少探望父母的次数吗?当我们已经学会对机器人‘倾诉’时,也许我们已经降低了对所有关系的期待,包括和人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背叛了我们自己。”这些话,的确应该引起人类反思:我们在运用新技术为人类自身服务时,又不能依赖新技术来代替人类自身的美好情愫在人与人之间所发挥的作用。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可能成为机器人的奴仆,丧失人的本性。这样,人类的亲情、友情就会逐渐淡漠,人与人之间也可能成为僵化的机器人一样,没有张力、没有蓬勃,没有青春,没有灿烂。
在第二部分“网络化生存——亲密关系中的新型孤独”中,作者首先指出,网络这一社交媒体,“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空间,去弥补人生中这些残缺的经历。这也是成年和青少年利用网络来进行自我身份或认同感探索的原因。”人们之所以那么迷恋网络,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虚拟空间给我们提供了作出承诺而不必履行的连接。因此,当我们生病的时候,不要指望网友会来探望,更不要指望网友会和我们一起庆祝孩子的成功,或者和我们一起去哀悼去世的父母。尽管人们都深知这点,但还是会在网络空间投入许多感情。人们将数字化生活描绘成‘希望之城’,在那里可以得到很多新的东西。过去,人们驻足聆听马车、脚步或是邮车的声音,它们带来远方的消息;而如今,只要有片刻的空闲,人们就会去查看自己的电子邮件、短信和即时消息。”如果说,“养育功能是机器人技术中‘杀手级’的应用。照料机器人的任务让我们沉迷其中,乐此不疲。这与网络生活有相似之处,随时在线,而且随时和我们在一起。我们照料着网络生活,而网络生活也让我们对之产生依赖。”对照真实的生活,这样的表述的确是相当准确。应该说,网络,已经介入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联系当今人类最重要的纽带,也成为人类已经难以离舍的重要工具了。。
接着,作者分析说,网络使人类产生了三种新状态。这三种新状态分别是:一是“逃离现实世界。”人虽然在你的身边,但他的心可能已经飞到九宵云外;二是“ 虚拟与现实的双重体验”。既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实实在在的体验,又可以在虚拟世界去遨游一番;三是“多任务处理”。一个人可以同时处理若干事务,让人节省不少时间。
正是由于网络能让我们能不断获得新的感知,所以,“一旦电脑把我们连接起来,一时融入了网络,问题就不再是我们如何使电脑保持忙碌,而正好相反,是电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无比忙碌。就好像我们已经成为电脑的‘杀手级’应用程序了。”无休止的上网,也使不少人走火入魔,甚至玩物丧志。除了沉醉于网络中外,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网上行。于是乎,网络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困惑,那就是“网络正变得越来越撩人,越来越理想化。在走向群体性孤独的路上,我们失去了什么时候?就像我前面说过的那样,每一种新的科技都在挑战着我们,一代又一代,我们不停地自问它是否服务于我们人类的诉求。”“一个人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感到有些无聊,很容易就能和一些亲朋朋友联系上。一个人匆忙地阅读一长串邮件,并学会如何抓住亮点。夸张的标题往往能吸引注意力。在网络游戏里面,人物的动作总是被精简到一个从惊恐到安全、然后如此反复的模式。”“从某种角度来说,独处是刷新自己的状态,恢复精力。而孤独是失败的独处。去体验独处,你必须有自我振作、自我鼓励的能力,要不然你只能明白如何变得孤独。”“网络已经成为我们获得教获得新闻、找工作等不可或缺的必然途径。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退而求其次,要求自己重塑屏幕上的生活。寻求新的平衡不仅仅是‘放慢节奏’,而是‘我们该如何为自我反思腾出空间。’”
大量的事实无可争辩地证明,人类的“群体性孤独”是人类自身在追求技术创新过程中累积、沉淀的。当今社会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严肃话题就是,如何做到既学会运用新技术、新发明为人类服务,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但又要防止不要被新技术、新发明所奴役、所驱使,成为新技术、新发明的“玩偶”。多年的实践让雪莉.特克尔 给我们开出了一剂治疗“群体性孤独”的药方:“我相信我们已经 到达了一个反思的转折点,我们可以看到科技进步付出的代价,并开始采取一些行动。我们将会从一些非常简单的措施开始,重拾一些我们过去认为是美德的行为。比如和同事在大厅里谈话,无论是在吃饭、锻炼身体还是在车里、公司里都不使用手机。”这剂药方看来是非常简单的。照作者的意思,走出新技术、新发明带来的“群体性孤独”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人们可以经常聚集在一起,聊聊天;同时,要尽量少使用电子设备,多一些阅读和思考。这,似乎是非常简单易行的事,但真正实践起来,对于沉迷于电脑手机、沉迷于互联网的人来说,未必就那么容易!
不过,也许人们下功夫读过这本《群体性孤独》(后,能思考作者的意见,并改变对电脑手机、互联网的依赖,从而走出“群体性孤独”的泥沼。(2014、5、11——12日)
(《群体性孤独》 (美)雪莉.特克尔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❼ 群体性孤独的议论文
你是否也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中,别人在报告,听众在收发信息。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群体性孤独”——我们似乎在一起,但实际上活在自己的“气泡”中。我们期待他人少,期待技术多。不间断的联系,是否让人类陷入了更深的孤独?
被誉为网络文化领域的“玛格丽特·米德”的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为了研究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15年来深入两家养老院,对200多人进行了实地研究;为了研究人们的网上互动,与7家中学合作,收集了450名中学生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她通过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弱化,有些人甚至因此而丧失了面对面交流的能力。特克尔认为,人们发短信、发邮件,上社交网站,玩电子游戏,从形式上看人们之间的联系似乎更轻松、更密切,但实际上却更焦虑、更孤单。
本书将电子文化的两大趋势在过去15年中的新变化、新发展进行了新的阐释,将焦点集中在年轻的“电子土著”身上,这一代人的成长伴随着手机和智能电子玩具。如今的我们既缺乏安全感、却又渴望亲密关系,因此才求助于科技,以寻找一种既可以让我们处于某种人际关系中、又可以自我保护的方法。作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既要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又要摆脱信息技术导致的孤独,就必须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独处,体会独处带给人们的好处;另一方面,朋友、亲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对面谈话、讨论。[
❽ 网络的普及能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吗
网络的普及,不只是带来了信息的多元化、便捷化,还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无障碍的“快车道”,用一种在线的“中介式”互动来传递声音、宣泄情感、表达思想、寻求支持。但这种貌似“亲密”的新型关系终究是一种虚拟世界,不发声的“对话”,不谋面的“交流”,难免会产生线上和线下身份转换的模糊感、新的时空紧张感和人际关系的焦虑感。恰如美国社会学家雪莉·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一书中所言:“人们发短信、发邮件、上社交网站、玩电子游戏,从形式上看,人际沟通似乎更轻松、更密切,但实际上却使人更焦虑、更孤单。因为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沟通的便利性也在降低着互动的价值。”
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升斗小民,总得活在人情世故之中,都会在面对面的交往中学会处理各类矛盾、建立多元情感、培养健康心智。在同样的机遇面前,有人脱颖而出,有人藉藉无名,有人半道折翼,除了天赋、才华、能力的差别以及说不清道不明的运气因素外,我认为一个人能否将自己的人际关系转化为助力至关重要。每个人都不可能在虚拟世界里凭空成长,他总是在自己所构建的人际网络中一点点前行,寻求突破。人际资源的获取、提升和重组,光凭“网络互动”是难以奏效的。
❾ 本人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新生,想提前了解与学习此专业,求推荐一些软件、书籍之类的以便入门,谢谢!
《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帝,Vintage,1996年,0679762906
《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9787301200346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B00MA15F4S
《社会心理学(第11版)》,戴维·迈尔斯,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9787115410047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插图修订第14版)》,罗纳德·B·阿德勒,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年,9787510077463
《物种起源(全新修订版)》,查理·达尔文,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1年,9787214067173
《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9787213052545
《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舍基,浙江人民出版,2015年,9787213067211
《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马克·格兰诺维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9787509742280
《群体性孤独》,雪莉·特克尔,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9787213059841
《数据新闻大趋势:释放可视化报道的力量》,西蒙·罗杰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9787300210681
《可视化未来:数据透视下的人文大趋势》,埃雷兹·艾登,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9787213068508
《精确新闻报道:记者应掌握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第四版),菲利普.迈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9787300189239
《大数据云图》,大卫.芬雷布,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9787213058424
《数据之美》,邱南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9787300186122
《引爆社群: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4C法则》,唐兴通,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9787111493600
《社群经济:移动互联网时代未来商业驱动力》,孔剑平,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9787111500308
《优化:高效的SEO、社交媒体和内容整合营销实践及案例》,奥登,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9787121181337
《最简单的图形与最复杂的信息》,黄慧敏,浙江人民出版,2013年,9787213058219,
《大连接: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7300166350
《媒介平台论:新兴媒体的组织形态研究》,谭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9787300209470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邵平,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年,9787811409062
《社会化媒体》,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9787300212555
《数据新闻概论操作理念与案例解析》,方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新数字秩序的革命》,戴维·温伯格,中信出版社,2008年,9787508612928
《融合文化》,亨利·詹金斯,商务印书馆,2012年,9787100083133
《认知盈余》,克莱·舍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9787300148120
《数据新常态》,克里斯托弗·苏达克,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9787213065323
《互联网政治学》,安德鲁·查德威克,华夏出版社,2010年,9787508057316
《摄影必修课(套装共2册)》,钟山、史林平,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978712200286A
《数据新闻概论操作理念与案例解析》,方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9787300212555
《平面设计与制作:突破平面Photoshop CS6设计与制作深度剖析》,李金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9787302308058
《配色设计原理》,奥博斯科编辑部、暴凤明 (译者),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9787500690351
管理学(美) 斯蒂芬·P·罗宾斯, 玛丽·库尔特;
长尾理论 (美) 克里斯·安德森
大数据时代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媒介形态变化 (美)罗杰·菲德勒
新媒体垄断 (美) Ben H.Bagdikian
与50位网站主编面对面 董江勇, 李博明;
《手机媒体:新媒体中的新革命》
匡文波
数据库营销(英.塔普)
新媒体拯救报业(陈国权)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罗以澄2013)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崔保国2015)
新媒体前沿(胡正荣2012)
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丹.延森)
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马化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