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李昖的个人简介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英文译名:Kongzi 或 Confucius. 【孔子经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 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哀叹道:“天丧予!天丧予!”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麟的怪兽,不久死去。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的编撰。72岁时,突然得知子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次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赍志而殁。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论语》全文 http://www.cnread.net/cnread1/gdwx/k/kongzi/001/001.htm 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弟子:子贡、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 曾参 、子夏、子张......... 【政治生涯】 孔子和李白一样,有着不顺畅的政治经历,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此时他已50多岁,迫于形势,他离开了鲁国,开始了被后人称之为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 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 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做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孔子其人】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孔子家世】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孔子生了孔鲤,字伯鱼,活了50岁。 孔鲤生了孔及,字子思,活了62岁,著作有中庸,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依次下传是: 孔白,字子上,活了47岁。 孔求,字子家,活了45岁 孔箕,字子京,活了46岁 孔穿,字子高,活了51岁 孔慎,活了57岁,曾当过魏相 孔鲋,活了57岁,曾当过陈涉博士 侄儿孔襄,活了57岁,曾当过汉孝惠帝的博士 孔忠,活了57岁 孔忠生了孔武 孔武生了孔延年和孔安国 孔安国是汉武帝的博士 孔安国的儿子叫孔昂 孔昂的儿子叫孔驩 【曲阜“三孔”】 孔庙、孔府、孔林举世闻名。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初建于公元前478年,当年规模很小,仅就孔子故居为庙,“岁时奉祀”。西汉后,随着历代帝王对孔子的不断加封,孔庙规模也随之扩大。孔府是个庞大的院落,其实并非孔子之家,而是其子孙后人的居所。孔林是孔子和他的家族的墓地,占地200公顷。 孔府: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现在,孔府占地240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分为中、东、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中路以内宅为界,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大堂、二堂、三堂,管勾厅、百户厅、知印厅、掌书厅、典籍厅、司乐厅);后为内宅,设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五间。最后是孔府的花园,是历代衍圣公及其家属游赏之所。 孔庙: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为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共有五间。宋天禧五年(公元 102年)大修时,移今址并扩为七间。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清雍正二年(公元 1724年)重建,九脊重檐,黄瓦覆顶,雕梁画栋,八斗藻井饰以金龙和玺彩图,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殿高 24.8米,长45.69米,宽24.85米,座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为全庙最高建筑,也是中国三大古殿之一。 杏坛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为孔子讲学之处,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杏坛周围朱栏,四面歇山,十字结脊,二层黄瓦飞檐,双重半拱。亭内细雕藻井,彩绘金色盘龙,其中还有清乾隆“杏坛赞”御碑。亭前的石香炉,高约1米,形制古朴,为金代遗物。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开成现在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 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英文名称:Temple and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the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于1994年12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V)(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编号: 200-012)。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孔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夫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的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夫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大力推崇。孔庙, 孔府, 孔林,世界遗产 孔子年谱
Ⅱ 平凡的世界田福堂履历
双水村大队党支部书记,1927年生,旧社会和孙玉厚一起给地主打过工,新中国解放后,感谢共产党让他有了土地,通过自己本事当上了大队支部书记。
Ⅲ 伏今非个人资料简介
伏今非:香港天妍国际美容集团董事长;江苏淮安天妍皇室美容连锁机构总经理;在一起(无锡)美妆联盟董事长;香港今非昔比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美业终端营销《殿堂级营销》创始人。
1993年至今从事美容行业20年,从最早经营日化产品,至今美容行业的职务--化妆品销售,美容,化妆,纹绣,整形,前台咨询,连锁管理,连锁开发,产品代理等,没有哪个职位没有经历!
被熟识的美业伙伴称之为美业网络全书,在经营美容院和化妆品公司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并总结各种营销,专研美容事业的发展,创业13年拥有美容直营店10几家,加盟店200多家。
20013年初结合多年的实战经验原创《殿堂级营销》短短近一年时间风靡整个中国美业!《殿堂级营销》在2013年全国进行214场大培训,合计参加培训单店至今628家,累计终端完成业绩已超越10亿!
伏今非早年经历:
1993年,毕业后的伏今非进入了日化行业成为一名销售,和很多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一样,他也经历过拿300元底薪、吃着咸菜拌饭的日子。一晃四年过去了,他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于是决定回老家创业、买房子。
在那个互联网刚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的年代,他非常喜欢利用网络看世界。一天,他看到新闻在介绍一家书店是如何从零开始走向连锁发展梦的。
“书店都能这么火爆,还能开连锁?”他似找到了方向般,没多久就在老家开了一家书店,结果最后亏得只剩下1万元了。昨日衣锦还乡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今日却已落魄如此,房子没有买成,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的他在1998年春天去了北京。
眼前的失败并不能将他击垮,他知道自己还年轻,还可以重头再来,于是在接触到了口碑非常好的一款祛斑产品后,他又开启了奔走在各大美容院的日子,而这一次,连300元的底薪都没有。
后来,他有缘结识了行业前辈程朝晖女士,几经攀谈后,就去到南京进入了程朝晖女士当时的企业工作。从最初的器材销售到后来的纹绣、双眼皮、漂唇,他把能学的技术都学了个遍。
2000年,26岁的伏今非选择了回家,除了要给一直陪伴在身边的青梅竹马张洪梅一场盛大的婚礼外,两口子也希望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门店。
“回到老家,借了5万元,就这样开办了第一家天妍(今淮安今非昔比美容养生会所),最初起名天妍有着‘让女人天天美丽开心’的寓意,从那个时候起就已经下定了决心,这一辈子都要从事创造美、分享美、传递美的事业了。”
伏今非与妻子张洪梅是高中同学,妻子在大学毕业后就跟着他在南京学习,期间也担任过店长,具备独立管理门店的能力,所以在夫妻两人的经营下,天妍平稳度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
后来的3年,伏今非也再次被邀请回到南京,帮前东家实现快速的连锁扩张,半个月在南京,半个月在淮安的日子,虽忙碌却也充实。
“一路走来,基本能从事的职位我都做过了,从最初的业务员到咨询接待,无论是技术上的双眼皮、纹绣还是管理上的店务运营及扩张,我都是有实战经验的。
2008年,天妍也走上了扩张之路,从淮安到无锡、常州、苏州等地,最多的时候也开了16家店,后来,为了统一品牌,门店全部更名为今非昔比美容养生会所。
Ⅳ 个人简介
写作方法:主要是对个人情况的介绍,写法灵活,可以是表格的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语气以平实为主,宜用抒情色彩浓重的词语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同时,既要谦虚又不能谦卑,既要自信又不能自傲。
正文:
我来自于湖南省衡阳市,今年22岁,有幸就读于天津大学的国际贸易专业,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涯锤炼,此刻即将毕业!
家庭经济并不富裕我从小就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因为体验了贫困所带来的不便,所以我一向渴望富裕的生活。可是我明白要想走出贫困靠天靠地都只是徒劳,仅有靠自我的努力才能创造出属于自我的一片天空,所以我坚信天道酬勤。
记得小时候教师问我们将来想做什么,有人回答说当教师,有人说当科学家,也有人说要当大老板,而我却说:我要考大学!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为自我确定了一个初级目标,正是这个大学梦一向激励我一步一步的向前走。
伴随着童年幼稚的结束我以一个较好的成绩步入中学的殿堂,在那里我认识了很多和我一样有着远大梦想的同学,我们一齐学习,一齐成长,一齐克服遇到的种种困难,不知不觉中我体会到了如何去正确地融入到团队中,如何与人交往。
中学时代让我学到了很多,对于自我的人生,自我的事业,自我的梦想有了进一步的明确。也许时间并不像你所期待的那样,转眼即逝,带着中学的懵懂我们来到了大学。
大学中的挑战和机遇无处不在,班级内的竞争,社团之间的竞争都会锻炼一个人,这些能够激励你去勇敢的挑战自我。仅有武装自我,才能跟得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
大学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应对,遇事的时候再也不会像中学那样盲目和冲动,我学会了如何去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每件事情的发生都会有利和弊,仅有洞察才能会正确的解决。大学教育了我,也锻炼了我,它让我变得成熟,变的理智,教会了我如何去运筹帷幄。
毕业在即,我也开始寻找适合自我的工作,在我看来工作不是为别人,而是为了自我,仅有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干才能充分显示出自我的价值,才能回报社会。出自农村的我不怕吃苦不怕累,因为我相信付出终会有回报。
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会一如既往的坚定自我的信念,不会放弃,做一个真真正正自我。相信自我就是成功的开始,我想我必须会成为一个全新的我,也继续认真、踏实地走我自我的人生之路。
Ⅳ 刘生堂的人物简介
1948年9月生于医学世家——湖南《世园医武堂》,从小跟随祖师学医习药,后来又分别毕业于湘衡医学院和上海中医学院(现在的上海中医药大学) 。从医四十余年,曾历任省级三甲医院业务院长和医政监督、中国科研院新特药、新成果推广组组长,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委员、中国国际医师协会常务理事,职称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中国国际医药研究院院士..国际科学研究院终身院士兼上海宏康医院医疗集团名誉院长和北京天安中医院心脑血管病防治中心首席专家.生堂牌[降三高.抗衰老]新特药发明人。刘生堂从医四十余年(从事国立医院管理8年、从事民营医院管理7年、从事科研科教和临床医疗工作近30余年)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消化内科、各型肝病、肝硬化腹水、肝肾综合征、骨外伤、水火烫伤、骨质增生、类风湿、糖尿病、内分泌及免疫性疾病、心脑血管病、抗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和各种各种顽固性皮肤病(包括植皮、植毛)、男科、阳痿早泄、中医妇科(包括子宫肌瘤、月经不调、附件炎、陈旧性宫外孕、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不孕不育、乳腺增生等妇科疑难杂症)、中医减肥和美容、神经内科、失眠抑郁症和某些肿瘤等疑难杂症均有独特疗效,并在省级和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著二十余篇,多次受到中国中科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医学泰斗——陈可冀等领导的表彰和多次合影留念。
Ⅵ 四世同堂人物简介
祁老太爷:
代表着清朝人。一脑子的中庸之道,主张一切事情“忍”为先。
祁天佑(太太):
代表着清朝与民国之间的人。一个正直的生意人,一个总以“和气生财”为宗旨的人,因不忍于日本人“我是奸商”的侮辱而选择跳河自杀。
老大瑞宣:
纯粹的民国人。与祖父在年纪上只差四十岁,而在思想上却相差有一两个世纪,是四世同堂的顶梁柱;是一个想革命而不能革命的人;知识渊博,懂英语,为谋生而屈于英国府作事。也因之被日本人带入狱一次,后配合老三搞地下工作,敢于承担大事,时时忧国,是本书真正的主角。
老二瑞丰、蓝东阳、冠晓荷(丁约翰):
瑞宣眼中的一群最无聊的人。除晓荷外,他们都曾有过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正如书中所说:“他们丑,脏,无耻,狠毒,他们是人中的垃圾,而是日本人的宝贝”,是由日本的“支那通”鉴定的超等顺民;他们敢于巴结日本人,他们敢于落石下井,特别是瑞丰,在老大入狱时,竟能心安理得的离去,无不使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三瑞全(高弟):
活力的象征,希望的所在。敢于反抗日本人的中国人的代表。其勇敢,机智,果断和日渐的成熟,使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激动和欣慰,虽然他只出现在故事的一前一后,但他抗战的身影却始终伴随着我们,直到胜利。
小顺儿、妞子:
将来的中国人。也许他们会过早的成熟,但我们希望他们永远有儿童的天真、可爱。战争告诉我们:即使是将来的人,也会死于饥荒(像妞子)。但愿将来的世界不再有战争,但愿世界永远和平!
钱默吟:
由诗人演变成战士,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痛苦。虽己年逾花甲,却仍奔忙于抗日的活动之中,其坚定的信仰、顽强的毅力,让人自惭形秽。如果在现实中碰到这样的一个人,我想你一定会自觉地向他敬礼。
大赤包(招弟,胖菊子):
乱世中崛起的一条母狼。她的独挡一帜,她的雷厉风行,使人佩服;她的狠毒,她的阴险绝不亚于西大后。如果有霸主的话,她就是北平城天字第一号的女霸主。
李四爷(白巡长,长顺):
一个“喜欢”办丧事的人,不过,在这样一个动乱的年代,不能缺少这样乐于助人的人,可悲的是,到最后他不能替自己办丧事。
Ⅶ 寿叶堂吴宁简历
需要查简历的话,可以找 lemonwang1113 旺旺
Ⅷ 程俊堂的个人资料
我对这个人不太了解。你是不是可以找他?相关的朋友或者家人询问一下。实在不行就光发一下朋友圈会有人出谋划策
Ⅸ 杨开渠的个人简历
1902年10月27日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齐鲤乡全堂村。
1924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甲种回工业学校。
1924—1927年任答杭州大有利电气公司职员,后东渡日本。
1930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农实科,后在该校育种研究室从事研究。
1932—1934年任浙江省地方自治专修学校教员。
1935—1936年任四川乡村建设学院教授。
1936—1956年任四川大学教授,兼农艺系主任、四川农学院副院长。
1942—1949年兼川康农工学院教授、农艺系主任。
1956—1962年任四川农学院院长,中国作物学会第一副理事长。
1962年2月2日逝世于四川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