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秦始皇的生平简历
生平简历(秦始皇)
公元前259~前210年,中国首位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嬴姓,名政。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13岁即王位,39岁称帝。前246年,秦王赢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创立了“皇帝”的尊号,称始皇帝。
纪年 公历 年龄 秦始皇行踪及主要事件
昭王48 前259 1 正月,嬴政生于赵都邯郸
50 前257 3 秦国围攻邯郸,子楚(嬴政之父)与吕不韦合谋逃离赵国,返回咸阳
孝文王元 前250 10 安国君即位。子楚被立为太子。嬴政由赵归秦
庄襄王元 前249 11 子楚即位。吕不韦任丞相,封文信侯。灭东周
2 前248 12 秦将蒙骜攻克魏国高都、汲,占领赵国榆次、新城、孟狼等37城
3 前247 13 5月庄襄王死,政即位。骊山陵开始建设
秦王政元 前246 14 吕不韦以相国身份执政
6 前241 19 《吕氏春秋》完成
9 前238 22 赴雍举行加冕仪式。后宫事变,嫪毐一门被抄斩。
10 前237 23 罢免吕不韦,嬴政亲政。李斯力谏,撤回逐客令
12 前235 25 吕不韦自杀
13 前234 26 秦军攻赵,韩两国
14 前233 27 韩非出使秦国。李斯、姚贾陷害韩非。致使韩非于幽禁地云阳离宫自杀
17 前230 30 内史腾攻入韩都,俘虏韩王。韩灭
18 前229 31 秦军攻赵
19 前228 32 秦军攻破赵都邯郸,赵公子逃亡代郡。嬴政赴邯郸活埋太后一族亲属。赵灭
20 前227 33 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嬴政,失败。
21 前226 34 攻入燕都,燕王逃亡辽东。开始进攻楚国
22 前225 35 灭魏
23 前224 36 准备总攻楚国
24 前223 37 攻陷楚都,俘虏楚王
25 前222 38 吞并长江以南的楚国领土。辽东燕国余党被灭
26 前221 39 齐国降秦,齐灭。六国尽灭,统一天下。号始皇帝,改“命”为“制”,“令”为“诏”,皇帝自称“朕”。全国设36郡,统一度量衡、文字、车轨和货币。没收天下兵器,迁12万户富豪于咸阳
27 前220 40 到陇西、北地巡游。造信宫。修建自咸阳通往各地的驰道
28 前219 41 巡游天下。于泰山封禅、刻名立碑。派徐福往东海蓬莱求仙药
29 前218 42 东巡中,张良在博浪沙以巨石狙击嬴政,未遂
31 前216 44 于咸阳遇袭
32 前215 45 赴碣石刻碑。蒙恬驱逐匈奴,开始修筑长城
33 前214 46 征服南越。设立南海,桂林,象郡
34 前213 47 李斯建议焚毁除秦记、医药学、占卜和农艺技术以外的其他书籍
35 前212 48 开始营建阿房宫。坑杀儒生460余人,长子扶苏劝谏,被贬到上郡蒙恬军处
36 前211 49 出现所谓“祖龙将死”的传闻,预示秦始皇的死
37 前210 50 携次子胡亥巡游天下,病死沙丘。赵高与李斯合谋逼死扶苏,拥立胡亥。葬嬴政于骊山陵。蒙恬被迫自杀.
秦始皇子女下落之谜
秦始皇有多少子女,秦始皇死后这些子女下落如何,几千年来,一直没有人能说清楚,见于史书有名可考的秦始皇子女只有长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四人。有史书说秦始皇有12个儿子,史书中还有秦始皇第10个女儿被杀的记载,这样看来,秦始皇至少有儿女二三十人。据专家考证,秦始皇共有子女33人。秦始皇的33位子女,除胡亥在赵高、李斯合谋下篡得皇位,做了秦二世,其余32人皆死于非命。长子扶苏被篡改的遗诏赐死,胡复称帝后,怕其兄长不满而残酷杀戮他们,史书记载的有,将"六公子戮死于杜",将十二公子杀戮于咸阳市。公子高准备逃跑,又恐家属被族,只好上书,请求为秦始皇殉葬,胡亥准其请求,公子将闾昆弟3人,被迫"拔剑自则,胡亥不仅处死了他所有的哥哥,对其姐妹也不放过,史书记载:胡亥将"十公主戮死于杜"。就这样,胡亥为保住自己的皇垃,残酷地杀害了自己众多的兄长姐妹。
近年来,秦陵考古的新发现,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线索。1976午10月,在秦陵东侧上焦村附近发现了一组陪葬墓群,共17座,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其中8座,8座墓中各有一棺一停;其中7座墓中各有人骨一具,五男二女。一座墓中,棺内只有一把青铜剑,未有人骨。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棺中尸骨非常零乱,有的躯体与四肢相分离,有的头骨与躯干相分离,有的头骨上有箭头,这些现象表明墓主系非正常死亡。但同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墓中的随葬品非常丰富,计有金、银、铜、铁、陶、玉、蚌、贝、骨、漆器及丝绸残片二百余件,这种规格说明墓主人是有一定身份的。这些有一定身份而又遭到残酷杀害的墓主都葬在陵园附近,说明他们必然与陵园陪葬有关。这使人联想到被残酷杀害的秦始皇子女。在发掘过程中,人们在墓坑里还发现了挖墓人烤火的遗迹。这说明当时天气很冷,这与胡亥诛杀诸公子的时令相吻合。因此,专家分析,这些墓葬的主人很可能是秦始皇的儿女,在发掘中还发现了两枚私印,一枚“荣禄”,出土于男性墓中;一枚印文为“阳滋”,出土于女姓墓中。如果惟断正确,则“荣禄”是秦始皇儿子的名字,“阳滋”是秦始皇女儿的名字。随着挖掘深人,人们将取得更多的证据,到时秦始皇子女下落之谜有可能被彻底解开..
2. 老子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是春秋末期人,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国苦县。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2)周朝伦个人简历扩展阅读:
老子的著作、思想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老子思想影响不仅在道家内无人能及,在道家之外也影响深远。
其影响不仅包括哲学、宗教、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伦理学、文艺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性、修辞学诸学科。
而且涉及医药、养生、气功、军事、管理、建筑、园艺等众多领域。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
早在十八世纪,西方一些国家就有了《老子》的多种文字版本。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老子》一书是当今除《圣经》外,在全世界出版发行数量最多的一本书单是日本就有三百多种版本。
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
3. 老子个人简介
道家之祖的老子李耳,称为“太上老君”源于一个传说。史传老子家在陈楚之地,整个家族都把老虎作为家族的图腾。当地土语李耳的发音极为接近“虎”的发音,龚维英著《原始崇拜纲要》中说:李耳亦楚语,即虎。虎被称为老虎,李耳的发音接近虎,就成了老李耳,像极了太上老君。所以当地人又戏称李耳为“太上老君,”一直传到了现在。
后来的历朝历代统治者也对老子进行祭祀,唐宋的皇帝都曾将老子加封为皇帝,诸如“太上混元皇帝”这种称呼,可见老子的地位十分的高。虽然历史的演变十分戏剧,后来道教衍生了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同老子太上老君共列三清,太上老君成为了三清垫底人物,但也不可磨灭老子和道教的种种关联。
4. 炎帝 黄帝 尧舜 禹的个人简介
黄帝与炎帝都被看作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有时自称“炎黄子孙”。 传说中黄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 据《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 关于黄帝的传说: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建国于有熊(河南新郑),亦称为有熊氏。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当时的天下共主发明农耕和医药的炎帝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生灵涂炭,炎帝无可奈何,求助于黄帝。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双方的战士斗英勇无畏,战斗十分激烈。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之下,终擒蚩尤而诛之,诸侯尊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称为黄帝。 不久,天下又出现骚乱。黄帝知道蚩尤的声威还在,于是画了蚩尤的相到处悬挂。天下的人都以为蚩尤未死,只是被黄帝降服,更多的部落都来归附。后来,蚩尤被尊为战神。 炎帝虽然被蚩尤打败,实力尚存。他不满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企图夺回失去的地位,终于起兵反抗。炎、黄二帝发生火并,决战在阪泉之野进行。经过三场恶战,黄帝得胜。从此,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号令天下,凡是不顺从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份去加以讨伐。 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尧, 相传尧帝建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因而临汾城南有尧庙,城东筑有尧帝陵。尧帝陵周土崖环峙,河水经陵前南泄,松柏苍翠,陵丘耸峙。尧陵高50米,绕周80米。陵前筑有祠宇,相传为唐初所建。金泰和二年(1202年)碑文记载:唐太宗征辽曾驻跸于此,因谒尧陵,遂塑其像。元中统年间,道人姜善信奉元世祖命修筑尧陵。明成化、嘉靖,清雍正、乾隆间,都曾重修。现陵丘如故,松柏依旧。祠内有山门(门上为乐楼)、牌坊、厢房、献殿、寝殿、碑亭等建筑。布局紧凑,木雕精细,红墙绿瓦,围以清流古柏,相映成画。陵前祠内立有元代以来碑碣十余座,记述陵宇沿革和帝尧功绩。其中明嘉靖十八年 (1539年)尧陵碑上刻有尧陵全图,保存完好。 舜, 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名叫尧(yao2)、舜(shun4)和禹(yu3)。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那时候,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领一起商量。尧年纪大了,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尧说出他的打算后,有个名叫放齐的说:"你的儿子丹朱是个开明的人,继承你的位子正合适。"尧严肃地说:"不行,这小子品德不好,专爱跟人争吵。"另一个叫灌兜(huan dou)的说:"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错。"尧摇摇头说:"共工能说会道,表面恭谨,心里另是一套。用这号人,我不放心。” 禹 于今,越地仍保留着大量禹的传说。如《越绝书》云:“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稽,爵有功,封有德,更名茅山曰会稽。”又云: “涂山,禹所取妻之山也,去县五十里”。《吴越春秋》记载禹“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理。”又记载禹“命群臣曰,吾百世之后,葬我会稽之山”等。今绍兴所存如禹陵、禹穴、禹庙等皆为极有价值的大禹遗迹。司马迁曾“上会稽,探禹穴”,秦始皇、宋高宗、清帝康熙、乾隆及民国时期的蒋介石等都曾亲临致祭,说明这些遗迹在中国具有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禹的公而忘私的高尚精神和坚毅不拔的卓绝意志,长期来为绍兴人民和全国人民所高度崇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