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即墨蓝色新区的简介
即墨蓝色新区形成的“两轴”即龙山路公共服务轴及鹤山路公共服务轴 ,其中龙山路公共服务轴由北向南串联体育中心 、行政中心 、商务中心 、市民广场、龙泉湖公园和商业中心等城市公共服务职能,鹤山路公共服务轴则是依托鹤山路为东西交通要道,沿路规划适量的配套商业服务功能,形成鹤山路东西向城市发展轴线。
2. 即墨名人
【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滚屏】
即墨历史名人介绍
蓝 田
蓝田(1477-1555),是明代即墨名贤之一。字玉甫,号北泉,他自幼聪颖,童辈无人能及。6岁时就日诵千言,并善诗对,8岁随父入京城,其父蓝章的好友翰林孙圭出以长对难之,蓝田不待思索就念出奇绝的对句,对字极为确切,被称为“小圣人”。9岁,侍郎程敏政以《梅花赋》为题试之,蓝田挥笔立就。程叹曰;“吾举神童时,不能过此子!”当时凡见者,都赞许其为国器学仕。12岁,南直隶督学司马亮(后为御史)屡次命蓝田等人糊名考试,蓝田均获第一等。16岁中举人,当时山东提学沈钟奇怀疑蓝田的才华,认为他这么年少,哪来的奇才,很可能是记诵旧作,因而,又再三复试才相信。批卷时高兴地说:“不期即墨之乡,而产蓝田之玉!”47岁登进士,官授河南道监察御史。
蓝田为官刚正敢言,曾在“廷议”中逆鳞强谏,连上七疏,结果触怒皇帝,挨了“廷杖”几乎丧生。但他没有屈服,此后又先后弹劾了多个权贵,这些被弹劾的“豪贵”,对蓝田恨之入骨,千方百计地进行报复打击,他们罗织罪名,加害于蓝田,使他遭贬罢归,蓝田回到即墨故里后,在自家后院筑了一个名为“可止轩”的小书房,闭门读书,绝口不言时事,后友人荐他出仕,他谢绝说;“我数十年老妇,何可与红颜争艳!”
蓝田忠义厚道,仗义疏才。多次施恩与亲朋好友。他文思敏捷,一生著述颇多。遗有《北泉文集》、《东归倡和》、《白斋表话随笔》、《续笔》等诗文集,被人们誉为“万言倚马才”。蓝田著述的《北泉集》被收入《四库全书》之中。
1555年(明嘉靖三十四年),蓝田病逝于即墨故里。
黄 嘉 善
即墨“周、黄、蓝、杨、郭”被称为五大姓。其中,黄姓在明代的代表人物是黄嘉善。
黄嘉善,字惟尚,号梓山,明代即墨城里(现新建村)人,生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卒于天启四年(1624年),终年76岁。(虚龄)。据“墓志铭”等史料记载,他生而聪敏,并且端庄伟然,读书过目能诵,试辄高等。万历四年,(1576年)中举人。万历五年成进士。初授叶县令,历任大同知府、宁夏巡抚、陕西三边总督等职。后累升至兵部尚书、柱国少保、赠太保、官极一品。
黄嘉善本是文职官员,但他文武兼备。治政,他造福一方;带兵,他克敌制胜。他具有文官的儒雅,也具有武职的威略。
他刚踏仕途,就将叶县治理一新。调离时,士民遮道泣留。为立生祠,升大同知府时,正逢抚臣汰赢兵过严,而引起兵变,官民不敢出门,引起满城的恐怖和混乱。黄嘉善只身单骑直奔营中,喻以利害。以大义说散噪兵。第二天,斩其首恶,迅速果断地平息了这一事件,从此全郡帖然。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他自西秦引疾东归,四十四年十月,召任兵部尚书,累辞不受。四十六年十月,后金功陷抚顺,即赴任共议兵事。四十八年(亦称泰昌元前),神宗(万历)、光宗(泰昌)两位皇帝相继殡天,两受顾命于柩府,成为朝廷重臣。九月熹宗(天启)即位,时值主少国疑,内忧外惧,危机交加,他兵柄一身,积日劳累,不安寝食,终于病不能支,再三请求回归故里。黄嘉善故居座落在即墨城里中山街中端北侧,原临街门楼悬匾曰:“清宫太保”。今称此处为“黄家胡同”,还基本上保持着旧有风貌。回家后黄嘉善从此伏枕不问门外事,逾三年病逝。讣闻;熹宗皇帝辍一日视朝,赐祭九坛,外加一坛,造坟安葬,夫人江氏付之;赠太保,荫一子,崇祀名宦,乡贤。
或许受“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陶冶,黄嘉善不善官场游戏,也不贪恋钱财,《感怀》诗充分地流露出他的这种品格:“十年奔走一飘蓬,可奈愁肠处处同。未解逢迎从宦拙,何嫌乡里笑官群穷。……黄金阅世随波里,白壁投入按剑中。鸡肋而今频自厌,已将心事属冥鸿。”他的著述也比较多,除了《抚夏奏议》、《总督奏议》、《大司马奏议》,还有《见山楼诗草》。
许 铤
许铤,号静峰,河北武清人,万历六年只身到即墨任县令。在任职期间,跋涉全县,勘察地理,访问民情,他提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弥荒救民,通商文学的方略和措施,他在任共五年,做了许多事情。垦荒田,招流移,筑堤坝,通商船,禁衙役,兴学校等。即墨第一部县志也是他亲自主持编修的,他著有《即墨县图说》、《即墨志•序》等书籍。
杨 良 臣
杨良臣字舜卿,号南庄,是明宏治年间的举人,即墨杨家的首发其祥者。旧《即墨县志》传其“勋绩”云:“初令太平,多惠政,再补黎城,值晋境多寇,良臣五年四抚之,一抚乱民于桑梓镇,三抚陈迁及河南寇于潞之青羊山,皆以单骑入绥定数万人,而解泽、汾二守被执者以归,绩尤著,世宗嘉其忠,赐苎丝白金,迁判太原,殁于官。” 杨良臣不仅具有如此沉静威毅的大将风范,而且还颇有彬彬文采,《崂山诗乘》收其诗五首,其诗如人如事,有一种军旅边关的悲慨之气。
王 邦 直
王邦直(明代人,生卒年月不详),字子鱼,号东溟,即墨人,汉谏大夫王吉的后裔。王邦直幼时,天资聪颖,文思敏捷,明嘉靖年间,以岁贡出任盐山(今属河北省)县丞。他为官耿直廉洁,任职期间,曾变卖祖产以补充开销。后上疏嘉靖皇帝,陈述自己的政见,针对时弊,列举十款,他的见解受到皇帝赞许,但也因此而遭忌妒,不久,被罢官返回故里。
王邦直回乡后,于自己的院中筑一小阁,自居其中,精心研究声律。他广泛收集我国历代音乐著述,进行探索比较,历时20年,足不出户,终于编成《律吕正声》60卷,书中对我国声律学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考证和阐述,同时,对律吕相应等声乐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书中还收录了伯牙学琴、武壬出师。海阳僧人等音乐故事,记有部分琴谱和民谣。该书援引浩繁,说理精辟。
明万历年间,翰林周如砥将该书收藏于国史馆,清代编入《四库全书》。
周 如 砥
周如砥(明代人,生卒年月不详)。字季平,号砺斋。即墨县章家埠(今属瓦戈庄乡)人。幼年丧父,其母也随之“殉节”其伯父、伯母省吃俭用,供其读书。1589年(明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授庶吉士检讨。后改任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等职,乡人惯称其为“周祭酒”。在任职期间,他严于律己,礼贤下士,特别注意培养人才,奖掖后进。有“时天下士多出其门”之誉。他的文章在当时也颇负盛名,《山东通志》称“如砥文章名天下” 。有著作《青黎馆集》传诵于世。
他年老归里后,谢绝官场交往,但关心人民疾苦,常评议地方利弊,曾呈请皇帝减免百姓的额外赋税。
黄 宗 昌
黄宗昌(明末清初人,生卒年月不详)。字长倩,号鹤岭,即墨城里人。
1622年(明天启二年),黄宗昌中壬戌科进士,授雄县县(今广东省雄县)令。当时,宦官魏忠贤的党羽猖獗,黄宗昌到任后,立即将雄县境内不法的阉党一一正法。后调任清苑县(今河北省清苑县)令。这时,京城附近各县的官吏,纷纷为魏忠贤建造生祠,独黄宗昌辖制的清苑县不建。崇祯时,黄宗昌官授御史,曾上疏弹劾魏中贤余孽等人数罪。翌年,黄宗昌奉旨巡按湖广,时岷王被校尉彭待圣和善化王的长子等杀死。参政龚承荐等不具实上履,迟迟未能结案。黄宗昌到任后,很快查明案情,惩办了凶手,同时上疏弹劾龚承荐等玩忽职守罪。后来,黄宗昌受排挤被降职,随即回乡闲居。
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即墨遭清兵围困,黄宗昌变卖家产作军饷,率众护城。交战中,次子黄基被清兵射死,黄宗昌忍痛指挥士民继续战斗,即墨得以保全。
1644年,黄大夏、郭尔标等人倡众起义,围困即墨城,即墨县令仓惶逃走。黄宗昌纠合即墨士绅进行抵抗,起义军围城40多天,城不能破。后来,黄宗昌派杨遇吉率20余骑闯出城外,引来清兵,里外夹击,起义军遭镇压而失败。
黄宗昌晚年,于崂山修筑玉蕊楼隐居,寻胜探奇,吟诗抒怀,著有《崂山志》等文稿数十卷。
黄 培
黄培(1604-1669年),字孟坚,号封岳,山东即墨城里(现新建村人)。其祖父黄嘉善,明万历年间兵部尚书,赠太保衔。黄培在明崇祯朝中为官17年,历任锦衣卫指挥佥事,提督街道等职。极受明廷器重。清兵入北京后,黄培仍忠于前朝,不为清官并想以身殉国。先使其妻妾安氏自缢,护其母柩运回即墨安葬后,将子托其叔,一切就绪就想自杀。后经其叔黄宗痒开导,打消了殉节念头,但仍蓄发留须,不着清服,表示蔑视满清,在忧郁悲愤中度日。
顺治九年(1635年),黄培姐夫宋继澄来即墨,宋继澄为明朝举人,极有民族气节和文采,他与黄、蓝等诸姓结为诗社,饮酒赋诗,消遣岁月,怀明反清情绪时溢诗文。顺治十八年(1662年)于七抗清起义爆发,黄培在道义和物资上给予大力支持。从顺治元年至康熙元年,黄培共作诗280余首,略加删改,收录266首,命名为《含章馆诗集》(上卷)。康熙元年,刻版装订成册,分赠亲友,从而埋下祸根。
发生在清康熙年间的黄培文字狱一案,是历时四年的清朝一大要案,清廷前后下过六道谕旨,牵动京、省、州、县四级官府,涉连217人。堪称清初中国北方最大的文字狱案。此案由于黄培极力为亲友开脱,涉案人员均不同程度的给予免议或一定处罚,唯黄培因系明朝世宦,隐怀反抗本朝之心,刊刻逆书,已属不法,违反当朝法令,大逆不敬,于康熙八年四月一日康熙皇帝授刑部转发山东,在济南对黄培执行绞刑。黄培临刑从容作诗,笑谈自若,自以为死得其所,时年虚龄66岁。
郭 琇
郭琇(1638-1715),字瑞卿,号华野,即墨城郭家巷(今属即墨镇)人。1670(清康熙九年中进士,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授吴江县令。处事精明干练,善断疑案;征收田赋时实行“版串法”,以杜绝吏役舞弊自肥之风。在任七年,“治行为江南最”。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由江宁巡抚汤斌举荐,升任江南道御史。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郭琇上《参河臣疏》,陈述河道总督靳辅在户部尚书佛伦支持下治河措施不当,致使江南地区困于水患,百姓怨声载道。由此,靳辅被罢官,佛伦被降职。郭琇升任佥都御史。接着,他又冒着丢官丧命的危险上《纠大臣疏》,弹劾“势焰熏灼,辉赫万里”的英武殿大学士明珠及余国柱等,揭发他们结党营私,排陷异己,贪污受贿等罪行。致使明珠被罢官,余国柱等人被逐回籍。
郭琇由此受到康熙皇帝的器重,不久升任左都御史。次年,他又上《参近臣疏》,弹劾皇帝宠臣少詹事高士奇、原任右都御史王鸿绪和给事中何楷、修撰陈之龙编修王顼龄等植党营私,以权谋私,徇情枉法,贪污自肥等罪。结果高士奇等一伙权臣被罢官。郭琇的三大疏引起“群党侧目,百端交构。”不久,便遭明珠余党诬陷,被罢官回乡。1699年(清康熙三十八年),皇帝南巡,郭琇到德州迎驾。康熙以郭琇为吴江县令时,政绩显著,且有胆识,复起用为湖广总督。郭琇到任后,极力整顿吏治,清除弊政,提出将黄州、武昌二府所征军粮改为折色,以节省运费,减轻百姓负担;减征江夏等13州县田赋;豁免江夏、嘉鱼、汉阳三县有赋无田的田赋和清丈土地等建议。均得到皇帝赞赏,得以实行。湖广百姓大受其益。1710年(清康熙四十年),郭琇曾多次以病请求辞官。康熙以“思一人代之不可得”为由予以拒绝。翌年,郭琇因具保苗民起义情况不实,遭权臣借机排斥,被罢官。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病故于即墨。他在《清史稿》上有正传,是唯一收入今之《辞海》上的一位即墨人物。
李 毓 昌
李毓昌(1771-1808),字皋言,号荣轩,即墨县城西阁里人,1808年(清嘉庆十三年)中戊辰科进士,以即用知县分发江苏候补。
是年,黄淮泛滥,江苏淮安一带洪水成灾,清朝廷发放赈银救济灾民,李毓昌等10人受两江总督铁保委派赴山阳县查赈。山阳知县王伸汉贪污赈银,中饱私囊,恐事情败露,便对前来查赈的官员一一贿赂。被派去山阳查赈的其他九名官员均接受贿赂,沆瀣一气,知情不举。唯李毓昌拒受贿赂,谢绝王伸汉为其安排的馆舍,独住于善缘庵。
古历九月二十九日,李毓昌带领仆役亲赴农村,深入民宅逐户查核人口及领取赈银数目,登记造册,与原山阳县所报之放赈名册逐一核对,至十月底即查完两个乡,李毓昌掌握了王伸汉虚报户口、克扣赈银的实据后,随即写好禀贴,准备上报淮安知府。王伸汉探知李毓昌即将揭发其贪污罪行的消息后,大为惊恐,急忙修书将李毓昌请回县署,设宴款待。席间,王伸汉对他诱之以利,殷勤地说:“君初入仕途,不知此中关窃耳。慕虚名而失实惠,窃为君不取也!” 李毓昌正色回答:“我非不欲得实惠,顾不忍向垂毙之饥民夺口食耳!此事任君自为之,弟实不敢自污以欺天也!然我将闻之上台。”说完,拂袖而去。王伸汉见李毓昌不为金钱所动,便与亲信包祥计议,决心将李毓昌置于死地,以达灭口之目的。王伸汉首先派包祥将李毓昌的三个仆人李祥、顾祥、马连升买通,应允事成之后酬以白银500两,然后亲往善缘庵邀请李毓昌去县署赴宴。李毓昌对王伸汉虽十分厌恶,但碍于情面,只得同往。王伸汉心怀鬼胎,假意殷勤劝酒,致李毓昌带醉而归。深夜,酒醒口渴,李祥便将事先准备好的毒药投入茶水中,奉给主人,李毓昌喝下茶水后,不一会便高喊腹痛,神色骤变,口吐鲜血。李祥等三人遂即用丝带紧勒其咽喉,登时气绝。随后,三人又将李毓昌的尸体悬挂于屋梁上,伪造自缢身死现场,时为清嘉庆三年十一月七日。事后,王伸汉从李毓昌的衣物中搜出揭发其贪污行径的禀贴,并买通淮安知府王毂,以自缢身亡定案,着其亲属迎柩回故里发丧。
翌年春,李毓昌妻林氏在检点丈夫遗物时,发现带有污血的衣服禀贴残稿一页,稿中有“山阳冒赈,以利啖毓昌,毓昌不敢受,恐上负天子”等语,遂对李毓昌之死因产生怀疑,由此开棺检验,发现死者有明显中毒迹象,毓昌叔李泰清遂赴北京都察院告状。此案经嘉庆皇帝亲自批示,于1809年7月16日(清嘉庆十四年)将谋杀之主犯王伸汉、王毂、包祥、李祥、顾祥、马连升等处决,两江总督铁保、江苏巡抚汪日章等被革职流放,与此案有关的官吏亦受到惩处,清嘉庆皇帝亲制《悯忠诗》30韵,刻石于李毓昌的墓前,冤案得以昭雪。
3. 即墨市委张洪训简历
暂未找到其简历。
4. 即墨名人——蓝田作文
即墨历史名人介绍
蓝 田
蓝田(1477-1555),是明代即墨名贤之一。字玉甫,号北泉,他自幼聪颖,童辈无人能及。6岁时就日诵千言,并善诗对,8岁随父入京城,其父蓝章的好友翰林孙圭出以长对难之,蓝田不待思索就念出奇绝的对句,对字极为确切,被称为“小圣人”。9岁,侍郎程敏政以《梅花赋》为题试之,蓝田挥笔立就。程叹曰;“吾举神童时,不能过此子!”当时凡见者,都赞许其为国器学仕。12岁,南直隶督学司马亮(后为御史)屡次命蓝田等人糊名考试,蓝田均获第一等。16岁中举人,当时山东提学沈钟奇怀疑蓝田的才华,认为他这么年少,哪来的奇才,很可能是记诵旧作,因而,又再三复试才相信。批卷时高兴地说:“不期即墨之乡,而产蓝田之玉!”47岁登进士,官授河南道监察御史。
蓝田为官刚正敢言,曾在“廷议”中逆鳞强谏,连上七疏,结果触怒皇帝,挨了“廷杖”几乎丧生。但他没有屈服,此后又先后弹劾了多个权贵,这些被弹劾的“豪贵”,对蓝田恨之入骨,千方百计地进行报复打击,他们罗织罪名,加害于蓝田,使他遭贬罢归,蓝田回到即墨故里后,在自家后院筑了一个名为“可止轩”的小书房,闭门读书,绝口不言时事,后友人荐他出仕,他谢绝说;“我数十年老妇,何可与红颜争艳!”
蓝田忠义厚道,仗义疏才。多次施恩与亲朋好友。他文思敏捷,一生著述颇多。遗有《北泉文集》、《东归倡和》、《白斋表话随笔》、《续笔》等诗文集,被人们誉为“万言倚马才”。蓝田著述的《北泉集》被收入《四库全书》之中。
1555年(明嘉靖三十四年),蓝田病逝于即墨故里。
黄 嘉 善
即墨“周、黄、蓝、杨、郭”被称为五大姓。其中,黄姓在明代的代表人物是黄嘉善。
黄嘉善,字惟尚,号梓山,明代即墨城里(现新建村)人,生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卒于天启四年(1624年),终年76岁。(虚龄)。据“墓志铭”等史料记载,他生而聪敏,并且端庄伟然,读书过目能诵,试辄高等。万历四年,(1576年)中举人。万历五年成进士。初授叶县令,历任大同知府、宁夏巡抚、陕西三边总督等职。后累升至兵部尚书、柱国少保、赠太保、官极一品。
黄嘉善本是文职官员,但他文武兼备。治政,他造福一方;带兵,他克敌制胜。他具有文官的儒雅,也具有武职的威略。
他刚踏仕途,就将叶县治理一新。调离时,士民遮道泣留。为立生祠,升大同知府时,正逢抚臣汰赢兵过严,而引起兵变,官民不敢出门,引起满城的恐怖和混乱。黄嘉善只身单骑直奔营中,喻以利害。以大义说散噪兵。第二天,斩其首恶,迅速果断地平息了这一事件,从此全郡帖然。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他自西秦引疾东归,四十四年十月,召任兵部尚书,累辞不受。四十六年十月,后金功陷抚顺,即赴任共议兵事。四十八年(亦称泰昌元前),神宗(万历)、光宗(泰昌)两位皇帝相继殡天,两受顾命于柩府,成为朝廷重臣。九月熹宗(天启)即位,时值主少国疑,内忧外惧,危机交加,他兵柄一身,积日劳累,不安寝食,终于病不能支,再三请求回归故里。黄嘉善故居座落在即墨城里中山街中端北侧,原临街门楼悬匾曰:“清宫太保”。今称此处为“黄家胡同”,还基本上保持着旧有风貌。回家后黄嘉善从此伏枕不问门外事,逾三年病逝。讣闻;熹宗皇帝辍一日视朝,赐祭九坛,外加一坛,造坟安葬,夫人江氏付之;赠太保,荫一子,崇祀名宦,乡贤。
或许受“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陶冶,黄嘉善不善官场游戏,也不贪恋钱财,《感怀》诗充分地流露出他的这种品格:“十年奔走一飘蓬,可奈愁肠处处同。未解逢迎从宦拙,何嫌乡里笑官群穷。……黄金阅世随波里,白壁投入按剑中。鸡肋而今频自厌,已将心事属冥鸿。”他的著述也比较多,除了《抚夏奏议》、《总督奏议》、《大司马奏议》,还有《见山楼诗草》。
许 铤
许铤,号静峰,河北武清人,万历六年只身到即墨任县令。在任职期间,跋涉全县,勘察地理,访问民情,他提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弥荒救民,通商文学的方略和措施,他在任共五年,做了许多事情。垦荒田,招流移,筑堤坝,通商船,禁衙役,兴学校等。即墨第一部县志也是他亲自主持编修的,他著有《即墨县图说》、《即墨志•序》等书籍。
5. 戴炳南的个人履历
戴炳南(1906—1949)
生于1906年12月15日(清光绪三十二年十月三十)。山东即墨人,字瞻衡。行伍出身,西北军军官学校高级班第一期、陆军步兵学校第一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第九期毕业。
1924年入伍,历任国民一军第2师、国民联军第12师下级军官。
1928年6月入西北军军官学校高级班第一期学习。
1930年8月军校高级班毕业后派任西北军第19师(师长高树勋)少校团附。
1930年11月所部编入国民革命军第27师(师长高树勋),任第81旅(旅长吕如珂)第8团(团长黄樵松)少校团附。
1932年9月升任第27师(兼师长孙连仲)参谋处(处长荆得文)中校参谋。
1933年4月考入步兵学校第一期受训。
1934年4月毕业后派任第27师(师长冯安邦)第79旅(旅长黄樵松)第157团(团长侯象麟)第1营中校营长。
1935年6月28日叙任陆军步兵少校。
1938年2月调升第31师(师长池峰城)第91旅(旅长空缺)第181团上校团长。10月调任第27师(师长黄樵松)上校附员。
1940年3月调任第27师第80团上校团长。
1941年10月31日晋任陆军步兵中校。
1942年5月入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九期学习。
1943年1月23日晋任陆军步兵上校。4月高教班毕业后仍任原职。
1945年11月调升第30师(师长尹瀛洲)少将副师长。
1946年6月第30师整编为第30旅(旅长尹瀛洲),改任少将副旅长。7月11日获颁忠勤勋章。10月10日获颁胜利勋章。
1947年11月调升整编第27旅(辖三团)少将旅长。
1948年7月所部改称第27师(辖三团),改任少将师长。9月22日晋任陆军少将。同月30日获颁四等云麾勋章。11月因出卖军长黄樵松而升任第30军(辖第27师、第30师)中将军长。
1949年1月1日获颁四等宝鼎勋章。4月24日在太原兵败藏匿于民居。5月2日被捕。7月8日在山西太原因破坏起义被执行枪决。
1950年1月26日被国民党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6. 即墨蓝田与马武的故事
我是急吗?只听说蓝田学的时间有一个当官儿的。嗯,再说在一个屯子里避雨,然后就听见一个小孩儿哭。然后出来一个女的那个蓝田又说是不生了一个男孩儿说对,说这个男孩儿以后长大会做个五品官。
7. 即墨名人的文
【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滚屏】 即墨历史名人介绍 蓝 田 蓝田(1477-1555),是明代即墨名贤之一。字玉甫,号北泉,他自幼聪颖,童辈无人能及。6岁时就日诵千言,并善诗对,8岁随父入京城,其父蓝章的好友翰林孙圭出以长对难之,蓝田不待思索就念出奇绝的对句,对字极为确切,被称为“小圣人”。9岁,侍郎程敏政以《梅花赋》为题试之,蓝田挥笔立就。程叹曰;“吾举神童时,不能过此子!”当时凡见者,都赞许其为国器学仕。12岁,南直隶督学司马亮(后为御史)屡次命蓝田等人糊名考试,蓝田均获第一等。16岁中举人,当时山东提学沈钟奇怀疑蓝田的才华,认为他这么年少,哪来的奇才,很可能是记诵旧作,因而,又再三复试才相信。批卷时高兴地说:“不期即墨之乡,而产蓝田之玉!”47岁登进士,官授河南道监察御史。 蓝田为官刚正敢言,曾在“廷议”中逆鳞强谏,连上七疏,结果触怒皇帝,挨了“廷杖”几乎丧生。但他没有屈服,此后又先后弹劾了多个权贵,这些被弹劾的“豪贵”,对蓝田恨之入骨,千方百计地进行报复打击,他们罗织罪名,加害于蓝田,使他遭贬罢归,蓝田回到即墨故里后,在自家后院筑了一个名为“可止轩”的小书房,闭门读书,绝口不言时事,后友人荐他出仕,他谢绝说;“我数十年老妇,何可与红颜争艳!” 蓝田忠义厚道,仗义疏才。多次施恩与亲朋好友。他文思敏捷,一生著述颇多。遗有《北泉文集》、《东归倡和》、《白斋表话随笔》、《续笔》等诗文集,被人们誉为“万言倚马才”。蓝田著述的《北泉集》被收入《四库全书》之中。 1555年(明嘉靖三十四年),蓝田病逝于即墨故里。 黄 嘉 善 即墨“周、黄、蓝、杨、郭”被称为五大姓。其中,黄姓在明代的代表人物是黄嘉善。 黄嘉善,字惟尚,号梓山,明代即墨城里(现新建村)人,生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卒于天启四年(1624年),终年76岁。(虚龄)。据“墓志铭”等史料记载,他生而聪敏,并且端庄伟然,读书过目能诵,试辄高等。万历四年,(1576年)中举人。万历五年成进士。初授叶县令,历任大同知府、宁夏巡抚、陕西三边总督等职。后累升至兵部尚书、柱国少保、赠太保、官极一品。 黄嘉善本是文职官员,但他文武兼备。治政,他造福一方;带兵,他克敌制胜。他具有文官的儒雅,也具有武职的威略。 他刚踏仕途,就将叶县治理一新。调离时,士民遮道泣留。为立生祠,升大同知府时,正逢抚臣汰赢兵过严,而引起兵变,官民不敢出门,引起满城的恐怖和混乱。黄嘉善只身单骑直奔营中,喻以利害。以大义说散噪兵。第二天,斩其首恶,迅速果断地平息了这一事件,从此全郡帖然。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他自西秦引疾东归,四十四年十月,召任兵部尚书,累辞不受。四十六年十月,后金功陷抚顺,即赴任共议兵事。四十八年(亦称泰昌元前),神宗(万历)、光宗(泰昌)两位皇帝相继殡天,两受顾命于柩府,成为朝廷重臣。九月熹宗(天启)即位,时值主少国疑,内忧外惧,危机交加,他兵柄一身,积日劳累,不安寝食,终于病不能支,再三请求回归故里。黄嘉善故居座落在即墨城里中山街中端北侧,原临街门楼悬匾曰:“清宫太保”。今称此处为“黄家胡同”,还基本上保持着旧有风貌。回家后黄嘉善从此伏枕不问门外事,逾三年病逝。讣闻;熹宗皇帝辍一日视朝,赐祭九坛,外加一坛,造坟安葬,夫人江氏付之;赠太保,荫一子,崇祀名宦,乡贤。 或许受“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陶冶,黄嘉善不善官场游戏,也不贪恋钱财,《感怀》诗充分地流露出他的这种品格:“十年奔走一飘蓬,可奈愁肠处处同。未解逢迎从宦拙,何嫌乡里笑官群穷。……黄金阅世随波里,白壁投入按剑中。鸡肋而今频自厌,已将心事属冥鸿。”他的著述也比较多,除了《抚夏奏议》、《总督奏议》、《大司马奏议》,还有《见山楼诗草》。 许 铤 许铤,号静峰,河北武清人,万历六年只身到即墨任县令。在任职期间,跋涉全县,勘察地理,访问民情,他提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弥荒救民,通商文学的方略和措施,他在任共五年,做了许多事情。垦荒田,招流移,筑堤坝,通商船,禁衙役,兴学校等。即墨第一部县志也是他亲自主持编修的,他著有《即墨县图说》、《即墨志•序》等书籍。 杨 良 臣 杨良臣字舜卿,号南庄,是明宏治年间的举人,即墨杨家的首发其祥者。旧《即墨县志》传其“勋绩”云:“初令太平,多惠政,再补黎城,值晋境多寇,良臣五年四抚之,一抚乱民于桑梓镇,三抚陈迁及河南寇于潞之青羊山,皆以单骑入绥定数万人,而解泽、汾二守被执者以归,绩尤著,世宗嘉其忠,赐苎丝白金,迁判太原,殁于官。” 杨良臣不仅具有如此沉静威毅的大将风范,而且还颇有彬彬文采,《崂山诗乘》收其诗五首,其诗如人如事,有一种军旅边关的悲慨之气。 王 邦 直 王邦直(明代人,生卒年月不详),字子鱼,号东溟,即墨人,汉谏大夫王吉的后裔。王邦直幼时,天资聪颖,文思敏捷,明嘉靖年间,以岁贡出任盐山(今属河北省)县丞。他为官耿直廉洁,任职期间,曾变卖祖产以补充开销。后上疏嘉靖皇帝,陈述自己的政见,针对时弊,列举十款,他的见解受到皇帝赞许,但也因此而遭忌妒,不久,被罢官返回故里。 王邦直回乡后,于自己的院中筑一小阁,自居其中,精心研究声律。他广泛收集我国历代音乐著述,进行探索比较,历时20年,足不出户,终于编成《律吕正声》60卷,书中对我国声律学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考证和阐述,同时,对律吕相应等声乐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书中还收录了伯牙学琴、武壬出师。海阳僧人等音乐故事,记有部分琴谱和民谣。该书援引浩繁,说理精辟。 明万历年间,翰林周如砥将该书收藏于国史馆,清代编入《四库全书》。 周 如 砥 周如砥(明代人,生卒年月不详)。字季平,号砺斋。即墨县章家埠(今属瓦戈庄乡)人。幼年丧父,其母也随之“殉节”其伯父、伯母省吃俭用,供其读书。1589年(明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授庶吉士检讨。后改任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等职,乡人惯称其为“周祭酒”。在任职期间,他严于律己,礼贤下士,特别注意培养人才,奖掖后进。有“时天下士多出其门”之誉。他的文章在当时也颇负盛名,《山东通志》称“如砥文章名天下” 。有著作《青黎馆集》传诵于世。 他年老归里后,谢绝官场交往,但关心人民疾苦,常评议地方利弊,曾呈请皇帝减免百姓的额外赋税。 黄 宗 昌 黄宗昌(明末清初人,生卒年月不详)。字长倩,号鹤岭,即墨城里人。 1622年(明天启二年),黄宗昌中壬戌科进士,授雄县县(今广东省雄县)令。当时,宦官魏忠贤的党羽猖獗,黄宗昌到任后,立即将雄县境内不法的阉党一一正法。后调任清苑县(今河北省清苑县)令。这时,京城附近各县的官吏,纷纷为魏忠贤建造生祠,独黄宗昌辖制的清苑县不建。崇祯时,黄宗昌官授御史,曾上疏弹劾魏中贤余孽等人数罪。翌年,黄宗昌奉旨巡按湖广,时岷王被校尉彭待圣和善化王的长子等杀死。参政龚承荐等不具实上履,迟迟未能结案。黄宗昌到任后,很快查明案情,惩办了凶手,同时上疏弹劾龚承荐等玩忽职守罪。后来,黄宗昌受排挤被降职,随即回乡闲居。 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即墨遭清兵围困,黄宗昌变卖家产作军饷,率众护城。交战中,次子黄基被清兵射死,黄宗昌忍痛指挥士民继续战斗,即墨得以保全。 1644年,黄大夏、郭尔标等人倡众起义,围困即墨城,即墨县令仓惶逃走。黄宗昌纠合即墨士绅进行抵抗,起义军围城40多天,城不能破。后来,黄宗昌派杨遇吉率20余骑闯出城外,引来清兵,里外夹击,起义军遭镇压而失败。 黄宗昌晚年,于崂山修筑玉蕊楼隐居,寻胜探奇,吟诗抒怀,著有《崂山志》等文稿数十卷。 黄 培 黄培(1604-1669年),字孟坚,号封岳,山东即墨城里(现新建村人)。其祖父黄嘉善,明万历年间兵部尚书,赠太保衔。黄培在明崇祯朝中为官17年,历任锦衣卫指挥佥事,提督街道等职。极受明廷器重。清兵入北京后,黄培仍忠于前朝,不为清官并想以身殉国。先使其妻妾安氏自缢,护其母柩运回即墨安葬后,将子托其叔,一切就绪就想自杀。后经其叔黄宗痒开导,打消了殉节念头,但仍蓄发留须,不着清服,表示蔑视满清,在忧郁悲愤中度日。 顺治九年(1635年),黄培姐夫宋继澄来即墨,宋继澄为明朝举人,极有民族气节和文采,他与黄、蓝等诸姓结为诗社,饮酒赋诗,消遣岁月,怀明反清情绪时溢诗文。顺治十八年(1662年)于七抗清起义爆发,黄培在道义和物资上给予大力支持。从顺治元年至康熙元年,黄培共作诗280余首,略加删改,收录266首,命名为《含章馆诗集》(上卷)。康熙元年,刻版装订成册,分赠亲友,从而埋下祸根。 发生在清康熙年间的黄培文字狱一案,是历时四年的清朝一大要案,清廷前后下过六道谕旨,牵动京、省、州、县四级官府,涉连217人。堪称清初中国北方最大的文字狱案。此案由于黄培极力为亲友开脱,涉案人员均不同程度的给予免议或一定处罚,唯黄培因系明朝世宦,隐怀反抗本朝之心,刊刻逆书,已属不法,违反当朝法令,大逆不敬,于康熙八年四月一日康熙皇帝授刑部转发山东,在济南对黄培执行绞刑。黄培临刑从容作诗,笑谈自若,自以为死得其所,时年虚龄66岁。 郭 琇 郭琇(1638-1715),字瑞卿,号华野,即墨城郭家巷(今属即墨镇)人。1670(清康熙九年中进士,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授吴江县令。处事精明干练,善断疑案;征收田赋时实行“版串法”,以杜绝吏役舞弊自肥之风。在任七年,“治行为江南最”。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由江宁巡抚汤斌举荐,升任江南道御史。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郭琇上《参河臣疏》,陈述河道总督靳辅在户部尚书佛伦支持下治河措施不当,致使江南地区困于水患,百姓怨声载道。由此,靳辅被罢官,佛伦被降职。郭琇升任佥都御史。接着,他又冒着丢官丧命的危险上《纠大臣疏》,弹劾“势焰熏灼,辉赫万里”的英武殿大学士明珠及余国柱等,揭发他们结党营私,排陷异己,贪污受贿等罪行。致使明珠被罢官,余国柱等人被逐回籍。 郭琇由此受到康熙皇帝的器重,不久升任左都御史。次年,他又上《参近臣疏》,弹劾皇帝宠臣少詹事高士奇、原任右都御史王鸿绪和给事中何楷、修撰陈之龙编修王顼龄等植党营私,以权谋私,徇情枉法,贪污自肥等罪。结果高士奇等一伙权臣被罢官。郭琇的三大疏引起“群党侧目,百端交构。”不久,便遭明珠余党诬陷,被罢官回乡。1699年(清康熙三十八年),皇帝南巡,郭琇到德州迎驾。康熙以郭琇为吴江县令时,政绩显著,且有胆识,复起用为湖广总督。郭琇到任后,极力整顿吏治,清除弊政,提出将黄州、武昌二府所征军粮改为折色,以节省运费,减轻百姓负担;减征江夏等13州县田赋;豁免江夏、嘉鱼、汉阳三县有赋无田的田赋和清丈土地等建议。均得到皇帝赞赏,得以实行。湖广百姓大受其益。1710年(清康熙四十年),郭琇曾多次以病请求辞官。康熙以“思一人代之不可得”为由予以拒绝。翌年,郭琇因具保苗民起义情况不实,遭权臣借机排斥,被罢官。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病故于即墨。他在《清史稿》上有正传,是唯一收入今之《辞海》上的一位即墨人物。 李 毓 昌 李毓昌(1771-1808),字皋言,号荣轩,即墨县城西阁里人,1808年(清嘉庆十三年)中戊辰科进士,以即用知县分发江苏候补。 是年,黄淮泛滥,江苏淮安一带洪水成灾,清朝廷发放赈银救济灾民,李毓昌等10人受两江总督铁保委派赴山阳县查赈。山阳知县王伸汉贪污赈银,中饱私囊,恐事情败露,便对前来查赈的官员一一贿赂。被派去山阳查赈的其他九名官员均接受贿赂,沆瀣一气,知情不举。唯李毓昌拒受贿赂,谢绝王伸汉为其安排的馆舍,独住于善缘庵。 古历九月二十九日,李毓昌带领仆役亲赴农村,深入民宅逐户查核人口及领取赈银数目,登记造册,与原山阳县所报之放赈名册逐一核对,至十月底即查完两个乡,李毓昌掌握了王伸汉虚报户口、克扣赈银的实据后,随即写好禀贴,准备上报淮安知府。王伸汉探知李毓昌即将揭发其贪污罪行的消息后,大为惊恐,急忙修书将李毓昌请回县署,设宴款待。席间,王伸汉对他诱之以利,殷勤地说:“君初入仕途,不知此中关窃耳。慕虚名而失实惠,窃为君不取也!” 李毓昌正色回答:“我非不欲得实惠,顾不忍向垂毙之饥民夺口食耳!此事任君自为之,弟实不敢自污以欺天也!然我将闻之上台。”说完,拂袖而去。王伸汉见李毓昌不为金钱所动,便与亲信包祥计议,决心将李毓昌置于死地,以达灭口之目的。王伸汉首先派包祥将李毓昌的三个仆人李祥、顾祥、马连升买通,应允事成之后酬以白银500两,然后亲往善缘庵邀请李毓昌去县署赴宴。李毓昌对王伸汉虽十分厌恶,但碍于情面,只得同往。王伸汉心怀鬼胎,假意殷勤劝酒,致李毓昌带醉而归。深夜,酒醒口渴,李祥便将事先准备好的毒药投入茶水中,奉给主人,李毓昌喝下茶水后,不一会便高喊腹痛,神色骤变,口吐鲜血。李祥等三人遂即用丝带紧勒其咽喉,登时气绝。随后,三人又将李毓昌的尸体悬挂于屋梁上,伪造自缢身死现场,时为清嘉庆三年十一月七日。事后,王伸汉从李毓昌的衣物中搜出揭发其贪污行径的禀贴,并买通淮安知府王毂,以自缢身亡定案,着其亲属迎柩回故里发丧。 翌年春,李毓昌妻林氏在检点丈夫遗物时,发现带有污血的衣服禀贴残稿一页,稿中有“山阳冒赈,以利啖毓昌,毓昌不敢受,恐上负天子”等语,遂对李毓昌之死因产生怀疑,由此开棺检验,发现死者有明显中毒迹象,毓昌叔李泰清遂赴北京都察院告状。此案经嘉庆皇帝亲自批示,于1809年7月16日(清嘉庆十四年)将谋杀之主犯王伸汉、王毂、包祥、李祥、顾祥、马连升等处决,两江总督铁保、江苏巡抚汪日章等被革职流放,与此案有关的官吏亦受到惩处,清嘉庆皇帝亲制《悯忠诗》30韵,刻石于李毓昌的墓前,冤案得以昭雪。
8. 即墨宋宗军现任什么职务
即墨副市长鞠朝友具体负责工业生产方面的工作汉族。1975年12月生。山东五莲人。中共党员。1998年07月参加工作。青岛大学高分子材料工学学士。中国海洋大学项目...
9. 即墨的著名人物
王垓,字汉京。清顺治己丑年(1649年)考中进士,授行人,掌传诏、册封等事宜。康熙二年(1663年),曾奉旨出使琉球,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并著有《使琉球记》,记载了其出使琉球的经过及琉球国的风土人情等。
周鸿图(生卒年不详),字子固,号昌龄,即墨人。著有《长四均哈揭录》三卷。
黄嘉善(1549~1624),字惟尚,号梓山,明朝即墨城里人。戍边二十年,为捍卫北部边疆作出了贡献。著有《抚夏奏议》、《总督奏议》、《大司马奏议》、《见山楼诗草》
周如砥(1550~1615),字季平,号砺斋,章嘉埠(属段泊岚镇)人。1589年考中进士,授庶吉士检讨,后改任国子监祭酒。有著作《青黎馆集》传诵于世。
蓝田(1477~1555),字玉甫,号北泉,即墨城人。著有《北泉文集》、《东归倡和》、《白斋表话》等诗文集,被人们誉为“万言倚马才”。
杨良臣(1461~1528),字顺卿,号南庄,即墨城里人。著有《南庄遗诗》。
蓝章(1453~1525),字文绣,即墨人。著有《大劳山人遗稿》、《八阵合变图说》、《西巡录》等。
王邦直(1513~1600),字子鱼,号东溟,明代即墨人,汉谏大夫王吉的后裔。著有《律吕正声》60卷。
吕让(生卒年不详),字克逊,即墨人。曾两次奉诏出使安南(属越南)。
张梦鲤(1533~1597), 字汝化,号龙池,明代即墨人。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中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开封府知府,江西按察使,大理寺卿。著有《文绣阁诗草》。
徐万且(生卒年不详),西汉即墨人,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专家,《太初历》制作人之一。
郭琇(1638—1715),字瑞甫,号华野,山东即墨郭家巷(属即墨镇)人。清朝康熙年间的清官。 萨顶顶:中国大陆女艺人,有蒙古血统,她的父母为山东人;外婆则是蒙古人。原名周鹏,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首届通俗唱法本科。曾以《自己美》《咚巴拉》红遍祖国南北。
毛宁:昵称毛毛。中国著名男歌手,有内地情歌王子之称。于1969年出生于沈阳,祖籍即墨。
10. 即墨历史上的五大名人分别姓什么
即墨的名人有很多,不只是五个,像蓝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