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问中国著名女作家毕淑娴(又名毕淑敏)的著作名称及个人简历谢了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内拉雅山、容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
祖籍山东。曾在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服役十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等。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内科主治医师,注册心理咨询师。
❷ 《武备志》作者的个人简历是什么
《武备志》是明代茅元仪汇编的一部大型军事类书。茅元仪(1594~1644),归安(今浙版江吴兴)人,字止生,号西民。他权从小就爱读有关军事的书籍,成年后更是留心和研究用兵方略、战争历史和边塞情况等军事知识。曾任经略辽东的兵部右侍郎杨镐的幕僚,后为兵部尚书孙承宗所重用。崇祯二年(1629),因战功升任副总兵,守觉华岛(今辽宁兴城南菊花岛)。不久,因所属士兵哗变而获罪,遣戍漳浦(在今福建云霄治内),忧愤国事,郁郁而死。他目睹武备废弛状况,曾多次上言富强大计,汇集兵家、术数之书2千余种,历时15年辑成《武备志》。
《武备志》全书共240卷,约200余万字,图738幅,由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五部分组成。
❸ 刘有昌作家个人简历
刘有昌 满族,出生于黑龙江省哈拉海大草原。他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哈工大环境化工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在哈医大药学院任教,1996年他创办了哈尔滨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从事展览这个朝阳行业。他曾多次成功的举办过各类展会,与其突出的是东北亚太美容美发化妆用品博览会。为海内外的美容界同仁搭建了一个交流美、演绎美的平台。
刘有昌的诗集《烛火》编辑
《烛火》书影[1]
书籍作者:刘有昌
图书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图书售价:108.00元
图书类别:文学
图书标签:诗集、人生、成功学
出版时间:2003 印刷时间:2005
开本:大16开 页数:286页
装订:平装
❹ 《欣赏生命》作者赵泽华个人简历
欣赏生命(赵泽华)
思考生命是从认识死亡开始的。
最初见到死亡,我还是个没有经历过痛苦的天真的小女孩儿。
一天,正在外祖父种满花草的院子里玩“扮家家酒”的游戏。我的小辫上插几朵蓝紫色的喇叭花,在忙着给自己准备午餐——将泥土裹在葡萄叶子里做“饺子”。
忽然,一阵惊天动地的哭声和悲怆的乐声传来,我愣了一下,飞快地跑出院子。一队长长的送葬队伍正缓缓从门前经过。小驴车嘎啦啦轧过石子路,车上停放着一口黑漆棺材,棺材顶部和四周堆放着素洁的花圈和用金银锡箔糊成的纸人纸马,还有一座精巧玲珑的纸房子和一架纺车。后面跟着一大群身穿白粗麻布孝袍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他们脚蹬白鞋,头戴孝帽,腰间系着宽宽的白带子,女人们用手帕蒙住脸,唱歌似的长一声短一声地哭泣。
我没有像其他小孩子那样追着队伍又喊又跳,就那么呆呆地站在路边,头上还插着几朵蓝紫色的喇叭花。这事过去很久,我都不能够忘记,那乐声里所诉说的生命的秘密和悲凉,是那么深那么痛地开启了我小小的心灵。
以后我长大了。在二十多年的生命里,先后目睹了外祖父、外祖母和母亲的死亡。他们三人是我最挚爱的亲人:母亲给了我生命,而外祖父、外祖母抚养了我。
他们都曾在病痛中挣扎良久,然后默默离去,没有留下一句话。但他们今生所给予我的呵护和爱是那么久远地深植在我的生命中。十几年过去了,留在我心底的依然是一份抹不去的痛楚。
19岁,在一场车祸中,我也经历了死亡,曾在生与死织成的暗夜里挣扎了七天七夜。当时医生告诉惟一守候在我身边的弟弟说我随时可能死去。17岁的弟弟不知如何准备后事,他只是哭只是不相信,不吃不睡一直守在我的床前。
活过来以后才明白:死亡就是对这个世界毫无感知,没有爱没有恨没有快乐,当然也没有痛苦。由此也才彻悟:那爱那欢乐,连同痛苦也都是如此珍贵,因为它标志生命的存在。
后来,我做了母亲。第一次在产院的育婴室门口看到那么多千姿百态的小生命。那些天使一样的婴儿,有的在安详地熟睡,有的挥舞粉嫩的小拳头大哭,好像在抗议没有经过他同意就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
站在那里我禁不住泪水盈盈:这些生动可爱的小生命不同于死亡带给我的,他们在我的内心深处激起一种真正圣洁美丽的感觉。我又开始问自己那个久已困扰的问题:生命是什么?然后我对自己说:生命,就是从出生走向死亡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不同的量和质。
随着阅历的增加,那种对于死亡的恐惧变得淡薄了,我已知道那是必然,死神同每一个人签约,没有人可以违约。结局一样,过程却可以截然不同。我想要说的是,由于我对于生命的爱以及对生命越来越接近本质的认识,我的生命会变得单纯明净。在学会奋斗的同时,我也得到了享受和欣赏生命的自然和美丽,而这些,多半与利欲和物欲无关,没有利欲和物欲的参与,我也照样获得许多快乐。
我喜欢秋夜,静听窗外风旋落叶的声音和秋虫的低吟,似乎听一份幽怨①〔幽怨〕隐藏在内心的怨恨。,又听一份安然。喜欢雪后初晴洁白的路和屋顶,喜欢听屋檐下雪水融化,滴落在松软的泥土里。喜欢清晨一两声婉转悦耳的鸟鸣,好像整个世界都被唤醒并且变得清新。
喜欢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也同样喜欢《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中那份美丽的忧伤。喜欢骑单车从高坡上飞快地下滑,让清爽的风柔柔掠过面颊将我的黑发向后高高扬起。尤其喜欢在窗外无声无息飘落细雨的时候,那细致晶莹的雨帘给我一种可以遮避的宁静和安全感,只开一盏台灯,让金黄的光晕暖暖地罩着我。再放下白色纱窗帘,拥被读一本好书,那一刻真觉得做神仙的快乐也不过如此。
喜欢和爱人分饮一小杯红葡萄酒,喜欢把细长的手指插进他浓密的黑发,感受他的温柔和爱意,喜欢和他在寒冷的冬夜里静静相对,在卧室的书桌前,他读外文我读诗。夜深了,我会起身为自己也为爱人加衣,再端来一碟巧克力夹心饼,一杯清香的热茶。彼此相视一笑,那瞬间的美丽便是永恒了。
我并不在意世俗的名利和女人的虚荣,我只把握住实实在在的生活。
让我告诉你:拥有并懂得珍惜,这就是快乐美丽的人生了。
❺ 网络小说作者夜十三个人简历
程志勇,笔名夜十三,男,小说阅读网白金作家。著有《特种兵回魂》、《特种兵在都市》,是小说阅读答网都市特种职业作品类型的扛鼎作家之一。
作品热血、爱国,充满正能量。《特种兵在都市》目前正在连载,已完成540多万字,点击量达到2亿9千多万次,3年多时间内持续蝉联24小时热销榜首位。
《特种兵在都市》在“小说阅读网”独家首发以来,4年时间内持续蝉联网站24小时热销榜首位,该作品位列网络风云榜都市榜单前5,总榜前50,点击次数2亿多次,人气持续升高,势不可挡。
经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会议审议批准,2015年发展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目前作家夜十三已有作品《特种兵魂》(又称《终极猎杀》)、《鬼首传说》、《血色1937》和《特种兵在都市》等等,其小说的题材多为都市和军事类的为主。
《特种兵魂》已完结并于2012年10月出版(实体书名《终极猎杀》),目前《特种兵在都市》仍在火热连载,该作品是作者夜十三历时四年创作,网站点击超过两亿的作品,且收藏数量25万多。
夜十三凭借着其多部佳作收获了忠实的粉丝和口碑,微博粉丝量达20万,逐步奠定了其在国内网络作家的坚实地位。
❻ 急求青年作家徐守均的个人简历
徐守钧,笔抄名南方、巴山、田源,男,60年代出生,中共党员,作家,本科(中文研究生专业课程修完),曾任西师大经济学院特聘研究员。现任中国教师协会西部教育研究会会长、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文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外联部主任、中国青年作家网首席顾问、常务副总编辑,中国经济导报重庆内参部主任兼《重庆要情参考》总编辑。报告文学《重庆人是怎样炼成的》执行总编。 2004年4月,开县人民政府48号文件,任命徐守均同志为开县驻重庆办事处主任。 2004年7月,徐守均被西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聘任为客座研究员。 2004年11月,徐守均被中国王码集团任命为副总经理。 2005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通信部直属职业技术学校任命徐守均为副校长。 2005年6月,徐守均出任《西部纵横》杂志执行主编。 2006年3月,任《21世纪教育》西部行主编。 2007年9月,兼任《中国经济调查与维权》调研部主任。 2008年9月,兼任某内参驻地调研员。 2009年,出任重庆市政协培训中心艺术部文工团团长。
❼ 作者个人简历怎么写 详细点。最好有例子
简历是用于应聘的书面交流材料,它向未来的雇主表明你拥有能够满足特定工作要求的技能、态度、资质和资信.成功的简历就是一件营销武器,它向未来的雇主证明你能够解决他的问题或者满足他的特定需要,因此确保你能够得到会使你成功的面试.大凡写简历的时候,最头痛的莫过于自我评价这部分了.有些人这部分不敢填写,怕写不好反而弄巧成拙.个人简历自我评价怎么写?如果简洁得当,也是很能够帮助自己从众多简历中胜出的. 撰写个人简历自我评价要点一:找到真正的闪光点.很多人的自我描述没有重点,或者过于大众化,难以让自己出挑.人事经理往往希望看到你是否有闪光之处,并且这些闪光之处到底和这份工作有无联系.因此,建议在写自我描述之前,仔细罗列自己的工作经历,回忆自己在以前的工作中到底积累了什么样的优势,挑选出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以突出自我的优势. 撰写个人简历自我评价要点二:实事求是简历的真实性是人事经理一致的要求.在求职者书写“自我评价”时,千万不要有虚假成分,例如夸大自己的能力、优点或工作经验等.经验丰富的HR很容易通过求职者的措辞判断求职者是否中肯而踏实.一旦语句让人感觉到浮夸,HR往往会不露声色地把求职者的简历淘汰出局. 撰写个人简历自我评价要点三:语言需要简练职业.自我描述的语言风格也是一个值得求职者考虑的问题.有些人喜欢用极感性的话来吸引人事经理的注意,这种做法很可能出奇制胜,但多数情况下是一种冒险.通常来说,语言尽量不要过于口语化,在描述自己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用语应严谨、平实,让人事经理在阅读简历时候能够充分感觉你对这份工作的诚恳态度. 简历应该是写给HR看的,光作者满意不行.应该剔除所有无关痛痒的东西,尽量把内容压缩成一页纸.钢铁人才网提醒,这是在做市场推销,不是在写个人传记.我记得看过这样一份简历:作者不无得意地一一叙述了学校橄榄球队曾经输过的所有比赛.诚实固然令人耳目一新,但无助于做出具有说服力的陈述,不能达到申请人想要获得工作面试机会的目的.
❽ 求《二号首长》作者黄晓阳的个人简历
黄晓阳,湖北大冶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人物传记、官场小说作家。著有《香港廉政内公署全传》、《容魏文彬和他的电视湘军》、《潮州商道》、《阳光杨澜》、《王菲画传》、《风华绝代梅艳芳》、《张国荣传》、《张柏芝私人相册》、《不老的神话:刘德华画传》、《印象中国:张艺谋传》、《二号首长1》、《二号首长2》、《高手过招》等书。现就职于湖南日报《华声!领导者》杂志,担任总编辑一职。
❾ 冉曙光作家个人简历
王蒙主要创作年表
1955年: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小豆儿》。这是第一次正式发表作品。
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春节》、《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冬雨》。
1957年:散文诗《新年》、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在上海《文汇报》上连载。另有诗作《错误》、《洗礼》、《春风》等。
1962年:发表短篇小说《眼睛》、《夜雨》。
1963年:发表散文《春满吐鲁番》。
1978年:发表短篇小说《队长 书记 野猫和半截筷的故事》、《最宝贵的》(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光明》;报告文学《火之歌》等。
1979年:发表中篇小说《布礼》;短篇小说《歌神》、《友人如姻》、《悠悠寸草心》(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夜的眼》、《表姐》。出版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81年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最喜爱的十本书之一,并于1986年获人民文学奖)。
1980年:发表中篇小说《蝴蝶》(获全国第一届1979一1980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说客盈门》、《买买提处长铁事》、《春之声》(获1980年全图优秀短篇小说奖)、《风筝飘带》(获短篇小说北京文学奖)、《海的梦》。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冬雨》。
1981年:发表小说《杂色》、《如歌的行板》、《湖光》;短篇小说《深的湖》、《温暖》、《心的光》、《最后的陶》;散文《浮光掠影记西德》、《别衣阿华》、《旅美花絮》等。出版评论集《当你拿起笔》、小说及评论集《“夜的眼”及其他》和《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同年日本出版中篇小说《蝴蝶》日文版。
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相见时难》(获全国第二届1981-1982中篇小说奖)、《莫须有事件——荒唐的游戏》;短篇小说《惶惑》、《春夜》、《听海》;综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谈我国作家的非学者化》。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深的湖》、散文集《德美两国纪行》和《相见时难》单行本。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英、法文版。
1983年:发表中篇小说《风息浪止》、《淡灰色的眼珠》、《虚掩的土屋小院》;短篇小说《青龙潭》、《黄杨树根之死》、《木箱深处的紫绸花服》、《哦,穆罕默德·阿麦德》、《好汉子伊斯麻尔》、《葡萄的精灵》(获第一届1983-1984短篇小说百花奖);创作谈《漫话文学创作特性探讨中的一些思想方法问题》(获首届上海文学奖)。出版评论集《漫话小说创作》。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蝴蝶》英文版。
1984年:发表中篇小说《逍遥游》、《鹰谷》;短篇小说《爱弥拉姑娘的爱情》、《边城华彩》;综论《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映、反应和呼唤》(获《光明日报》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散文《塔什干晨雨》、《访苏心潮》(获全国第三届1984-1985报告文学奖)。 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木箱深处的紫绸花服》、系列小说《淡灰色的眼珠——在伊犁》、散文集《橘黄色的梦》。牡丹江民族出版社出版《青春万岁》朝文版。匈牙利欧洲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说集《说客盈门》匈文版。罗马尼亚书籍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说集《深的湖》罗文版。
1985年:发表短篇小说《高原的风》、《无言的树》、《冬天的话题》、《临街的窗》;诗作《柏林墙》等4首。出版《王蒙中篇小说集》、中短篇小说集《妙仙庵剪影》、评论集《王蒙谈创作》和《创作是一种燃烧》。墨西哥学院出版社出版《王蒙短篇小说集》西班牙文版。新疆青年出版社出版《相见时难》维吾尔文版。
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名医梁有志传奇》(获全国传奇文学奖,并被《中篇小说选刊》评为优秀中篇小说);“新大陆人”系列小说之一《轮下》、之二《海鸥》、之三《卡普琴诺》之四《画家“沙特”诗话》、之五《温柔》;短篇小说《致爱丽丝》、《失去又找到了月光园的故事》;诗作《诗的幽默》(11首)、《纽约诗章》(3首)等32首。翻译并发表德国徘句专家萨比妮·梭模凯普所作《德语俳句十二首》(英译汉)。出版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报告文学散文集《访苏心潮》、中篇小说集《王蒙集》。出版《王蒙选集》。
1987年:发表短篇小说《来劲》、《庭院深深》;中篇小说《要字8679号——推理小说新作》、《选择的历程》、《虫影》,并发表一批诗作,累计62首。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加拿大的月亮》、评论集《文学的诱惑》。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蝴蝶》德文版。东京德间书店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淡灰色的眼珠——在伊犁》日文版。瑞士第三世界对话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夜的眼》德文版。意大利米兰赛维勒书局出版长诗单行本《西藏的遐思》意文版。
1988年:发表中篇小说《一嚏千娇》、《球星奇遇记》;短篇小说《没情况儿》、《夏天的肖像》、《十字架上》、《组接》;散文《苏州赋》;杂文《诬告有益论》;综论《文学:失却轰动效应以后》;诗作《访日俳句》(14首)、《阳朔行》(18首)等。出版诗集《旋转的秋千》。台湾远景出版实业公司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蝴蝶》。台湾新地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加拿大的月亮》。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王蒙小说集》俄文版。
1989年:发表短篇小说《坚硬的稀粥》(获第四届1989—1990短篇小说百花奖)、《初春回旋曲》、《神鸟》、《纸海勾沉——尹薇薇》(获第四届1988—1990《十月》文学奖)、《我又梦见了你》;评论《何必悲观:对一种文学批评逻辑的质疑》、《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刍议———个笔记式的提纲》;发表《王蒙、王干对话录》的主要内容;发表诗作《游》、《雨天》、《蓬莱》;散文诗《落叶、树及其他》;有关《红楼梦》的文章《蘑菇、宝玉与“我”的探求》、《时间是多重的吗?》。新疆少年出版社出版系列小说集《淡灰色的眼珠》维吾尔文版。民族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心的光》维吾尔文版。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相见集》、
《雪球集》(均为小说集)英文版。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说《布礼》单行本英文版。巴黎人道报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说《布礼》单行本法文版。韩国中央日报社出版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朝文版。米兰加尔赞蒂书局出版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意文版。出版新诗集《旋转的秋千》。
1990年:发表短篇小说《我又梦见了你》、《现场直播》、《阿眯的故事》、《话、话、话》、《济南》;关于《红楼梦》的文章《搜捡大观园评说》、《贾宝玉论》、《红楼梦二题》、《天情的体验上——宝黛爱情散论》、《变奏与狂想》;关于李商隐的文章《一篇〈锦瑟〉解人难》、《再谈(锦瑟〉》、《雨在义山》、《通境与通情——也谈李商隐的无题七律》。翻译并发表了美国作家约翰·契弗的短篇小说《自我矫治》和《恋歌》;德国东方学家萨比妮·梭模凯的爱情组诗《短歌十二章》(俳句,英译汉)。出版中短篇小说集《球星奇遇记》。德国波鸿布洛克迈耶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工蒙小说集》德文版。民族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心的光》
维吾尔文版。
1991年:发表短篇小说《室内乐三章》、《小说瘤》;中篇小说《蜘蛛》;微型小说《成语新编》系列;散文《海的颜色》、《无花果》、《宰牛》、《我们大队的同事们》、《我爱喝稀粥》等;杂文《作家书简与友谊》、《话说这碗粥》等;关于《红楼梦》的文章《伟大的混沌》;关于李商隐的文章《对李商隐及其诗作的一些理解》、《〈锦瑟〉的野狐裨》。翻译并发表了新西兰作家帕·格丽斯的短篇小说《天地之间》、詹·傅瑞姆的短篇小说《天鹅》、伊恩·夏普的短篇小说《白雪公主》和《天赐马》、弗朗西斯·庞德的短篇小说《简明三联画》和《八角形》、詹尼弗·康普顿的短篇小说《费伯镇》。出版关于《红楼梦》的专著《红楼启示录》、文学评论集《风格散记》、中短篇小说集《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王蒙集》、中短篇小说和翻译作品集《我又梦见了你》。
1992年:出版长篇小说《恋爱的季节》,这是“季节”系列长篇小说的第一部。发表短篇小说、微型小说13篇;综论《漫话文艺效果》、《再说文艺效果》、《题材与作家》、《建设与文艺》、《为了民族的生机》、《钗黛合一新论——兼论文学人物的评析角度》。出版随笔集《欲读书结》、中短篇小说集《坚硬的稀粥》、文艺评论集《王蒙、王干对话录》。东京白帝社出版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日文版。 ˉ
1993年: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红楼梦启示录》中文繁体字版。
1994年:出版《王蒙文集》(10卷,500万字)、长篇小说《失态的季节》、长篇小说《暗杀——3322》。台湾风云时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红楼梦启示录》中文繁体字版。台湾出版《淡灰色的眼珠》中文繁体字版。纽约出版《坚硬的稀粥及其他》英文版。
1995年:出版长篇小说《踌躇的季节》、短篇小说《玫瑰大师及其他》。发表文章《我心目中的丁玲》。
1996年:出版短篇小说《满涨的靓汤》、《短篇小说之谜》;古典文学论集《双飞翼》、《红楼梦评点本》;散文集《宽容的哲学》。
1997年:出版中篇小说《春堤六桥》。发表文章《革命·世俗与精英诉求》。
1998年:出版意大利文版小说集《不如酸辣汤及其他》、《坚硬的稀粥》。
1999年:出版长篇小说《狂欢的季节》、论文集《王蒙说》。
2000年:出版《王蒙旧体诗集》、《王蒙代表作》(该书被列入教育部2000年制订并通过的“高等学校中文系本科生专业阅读书目”)。出版散文集《王蒙散文》、中篇小说《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演讲集《王蒙讲稿》、新诗集《雨点集》。发表玄思小说《笑而不答》150则。
2002年:出版散文系列《印度纪行》、《访日散记》与《我爱非洲》;古典文学论集《心有灵犀》。
2003年:出版《王蒙文存》(23卷,700万字),出版《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出版论文演讲集《接纳大千世界》。
2004年:出版《青狐》。发表论文《语言的功能与陷阱》、《〈红楼梦〉中的政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