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问有谁接到新华社2009招聘面试通知
上周四大部分部门成绩都出来的,从昨天开始通知面试。但不同部门可能时间上有差别
Ⅱ 如何进入新华社工作
新华日报
日报 日报 全天日报 什么事情都要报
土木工程专业不可能有对内口专业的 我想现在容的本科生都不可能只会一种专业吧 你可以选择兼修的吧
有传媒和新闻专业的当然最好了
另外还要看实力的
不是说所有的对口专业毕业生就能进新华日报
那其他报纸不都倒闭了?
看好自己的实力在上吧
Ⅲ 新华社2018年9月在复旦单独招聘吗
楼主提到的几所大学可以划分成三个层次:1:浙江大学、苏州大学这两所学校辅导员本校化比较严重,非名校硕士研究生毕业想进入上述学校做辅导员比较困难,辅导员像讲师过度更加困难;尤其是浙江大学近两年来的新近讲师最低级别是博士研究生,苏州大学相对冷门专业的讲师有录用硕士有一点可能;这两所学校的行政人员招聘都会在学校首页有社会公示,公开招聘。2:合肥工业大学这所学校是安徽省比较重视的学校,本校化没有上面两所学校那么严重。相对比较容易。讲师并没有上两所学校那么苛刻。3:安徽大学安大应该是楼主提到最好进的学校。尽管是211工程,但综合实力弱,要求自然没有那么高。如果楼主是比安大强的学校的硕士研究生,成为辅导员的可能性比较大。师资相对较弱,因此有实力的人才都是有可能成为该校的讲师的。行政人员基本要求本科就可以了。回答补充问题:楼主提到的都是国家重点大学或211工程大学,相对来说已经是不错的学校了,竞争当然激烈。尤其是当你的教育背景没有这些学校好的时候劣势更大。待遇而言,浙大可能最好,其次苏大,其次合工大,安大最次。就空间而言,浙大和苏大都处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潜力自然大,苏州和杭州的环境也很好。安徽相对比较落后,环境也不如苏杭,楼主如果有实力就像浙大努力,其次苏大,再次考虑安徽的大学
Ⅳ 新闻单位、电视台、新华社公开招聘 笔试考试一般都有什么内容
笔试抄了众多新闻单位
考题大致分两类
重理论和基础。包括改错别字、病句修改、文言常识等基础题,简答是对时事热点的评论和分析,最后通常要你写一篇消息报道。
重实务。曾经参加过一次笔试,总共4题,第一题根据材料写消息,第二题根据材料写评论,第三题根据材料写一篇公司报道,第四题对面试单位的意见和如果录取自己的工作计划。
Ⅳ 看到新华社分社的一则招聘,但是没有说明用工性质。打听了一下,貌似是劳务派遣用工。请问这和合同工有什
这样的企业应该就是为了规避用工风险所以才采取这样的形式来招聘。其实就是你是合同工,当企业不想用你了劳动合同跟谁签订都一样。
Ⅵ 新华网是事业单位吗工资待遇如何
事业单位招聘工资待遇一般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体分为编制人员和非编制人员(非编制人员就是本单位自行外聘的人员,就象企业聘用一样,由单位自行规定其待遇,付给其工资,与地方财政没有关系)。所以,非编制人员的待遇不一定比编制人员差。目前多数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对新进的人员,包括事业编制的人员在审查档案后,交给人才中心保管。另外国家也在积极推行事业单位人员雇佣制这将逐渐改变事业单位编与企业编的差距。
事业单位待遇怎么样这应该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总的来说事业单位的整体待遇水平不低于甚至要高于公务员。具体的就要分类别说了,比如参公的各项待遇就和公务员完全一致,医疗系统的整体工资待遇还要高于公务员,教育系统呢?
2010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五十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当然,不同地方、不同部门事业单位还会有一些特殊的待遇,比如:
在2013年11月14日刚刚出的“2013年鞍山市公开选聘75名高层次优秀管理人才的公告”里面,有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人员被聘用后的待遇是
(1)给予20万元住房补贴,签订合同后首次补贴5万元,其余15万元分5年按月等额发放。
(2)享受局级干部每年一次体检等医疗待遇;发放干诊人员医疗补助(45周岁以下800元,45周岁以上1100元);
(3)子女就学,小学就近安排,中考按归国华侨待遇降10分录取;
(4)随迁家属按原身份安排工作。
Ⅶ 新华社驻外记者招聘要求
你只有先进新华社国际部,然后通过外派考试,只有社内采编人员才专能驻外。
除了懂外语属和关心国际时事,你还需要有记者的基本素质,比如突发事件抢时效,在国外要和西方通讯社竞争,这点非常重要。
如果你国内没有做过记者,可能一开始还不适应。
Ⅷ 关于新华社分社的问题~~~
新华社摄影部基本只复招应届毕业生制。不管您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和年龄没关系,只要是应届毕业生就行。
这是2008年招收应届毕业生需求表http://e.goodjobs.cn/index.php/mole/Job/action/Show/id/54494
根据招考需求,报名。参加统一笔试、面试,按成绩录用。
此表一般在头一年11月或者12月在新华网刊登,考试也安排在头一年年底12月。很多高校会有这个表,勤问学生处(不是所有高校都有)。
考试顺利的话,春节前后安排实习,结束后等通知。通知录用的,7月就报道上班了。如果LZ的专业不在当年招考计划范围内,也无法报考。
Ⅸ 请各位知情人士解答:新华社地方分社单独社会招聘的记者是什么编制
看不出社么区别,2010年起已经没有事业编制,新进人员都是聘用制,签合同,但相应保险福利都有。分社的单独招聘,只要有正规的合同,经总社人事局批准或备案,应该都没有问题。尚未听说过歧视。
Ⅹ 如何进新华社
新华社总社是我国对外宣传的国家机构,主要负责对外进行新闻宣传,所以你想报考新华社英语必须好。现在报考新华社得英语专业要求英语国家六级通过,英语专业的要求英语专业八级通过。同时报考的时候还要提供你大学期间的主干课程成绩单。新华社每年的应届生招聘大概在11月左右,到时只要你符合基本条件就可以到新华社的招聘系统上注册报名。
但是我要提醒报考的朋友几点:
1、新华社招聘分成笔试、面试、实习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不是那么容易通过的。首先你要满足报考的基本条件,但是不是你满足基本条件就一定能得到笔试机会,因为从笔试开始新华社就在遴选淘汰,比率大概是1:8.对于京外的朋友们我不建议在本科阶段去报考(京外的一些名牌大学除外),因为被通知的去笔试的几率接近0.如果想考还是读完研究生之后再考概率会大很多。如果你有幸被通知了去笔试,那么我说下考试类型,主要是以新闻翻译和英文稿件写作为主,考试时可以携带纸质的英文字典(电子词典不行)所以说实话学英语的和学国际新闻考新华社真的很占便宜。
笔试过后会有面试比率在1:4左右。面试比较轻松主要是面试官和你聊天为主,着重了解你的成长经历、教育经历还有对新华社的认识和对新闻事业的认识。面试过后你就耐心等着,如果你被通知去进行实习那么你离新华社的工作更近了,因为通知去实习的比率是1:2,但是这也是最残酷的阶段,因为实习结束还要有一半的人被刷掉。剩下的一半才能正式签合同。
看完整个新华社的招聘过程,能不能考上大家自己心里衡量。我觉得如果你真的想考最好提前准备,否则几率很小,因为竞争很激烈,真的很激烈。
2、关于报考北京总社和各地分社的问题。相比较而言考总社的难度要高一些,考国内各分社相对容易些。但是相应的总社和分社之间的待遇和发展前景也相差也不少。
3、关于新华社的待遇问题,我想所有报考新华社的孩子们都天真的以为新华社的待遇一定很好。其实不是这样的,新华社的待遇只能算媒体里的中等水平,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高。我曾有幸看过一次新华社职工的工资单,我这个朋友是07年进入新华社的,在摄影部。刚进去的时候基本工资是2000,加上补助(饭补+房补+车补),加班费,稿费(编辑没有)等一个月拿4000多一点,工作第二年涨了不少每月能拿8000左右,现在每月也就在万元左右(当然当记者的都有些灰色收入,这个有多少我不清楚,我说的只是那些不灰色的收入)。
相比较外企甚至国内一些其他一些比较大的媒体这样的收入只能算中等水平,以北京为例这样的收入保证你的生活肯定没问题,但是按现在的房价房子你肯定是买不起的(不过我认识的新华社记者好像还没一个在北京没房子的),以前新华社有公房,现在已经没有了。不过每个月有1200的房补,但是对于北京的房价来说也是基本没什么作用,今年开始也没有事业编制了,全部改为聘用制也就是只有国有企业编制了,户口的问题也变的很复杂了,后面我会仔细说,而且我前面说的是总社的待遇,国内各分社的待遇肯定要比总社低一大截的。
给大家泼了这么多冷水,下面说说好的,当然新华社也是有很多优势的,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挤破头要进新华社了。首先新华社是一个正部级单位,正部级单位是个什么概念?也就是说现在新华社的社长是正部级的干部,新华社里最小的官儿都是处级干部,而且每年从新华社调到各部委去工作的人也不少。所以想走仕途的同学可以考虑下,但是新华社里想走仕途的人很多很多,所以也要看你的个人能力了。
其次新华社是国家四大宣传机构之一,新华社记者在国内的社会地位确实很高,一个总社的记者下到各级地方都会得到非常好的待遇,这是其他媒体所无法相比的。再次,新华社的工作稳定并且想对而言工作压力要比地方媒体小的多。以北京总社为例。编辑的工作是上一周白班一周夜班,然后剩下两周就休息。记者相对来说要累一些,因为要出差,但是也没有地方媒体的压力那么大,收入要比编辑高一些。只要不犯大的错误也不存在下岗的担忧,而且这样的单位是旱涝保收的单位,如果你人际关系搞的好知名度高随之而来的还会有一些额外收入,这些就不需要我多说了。
4、关于新华社总社的编制和户口问题。首先国内分社新入职工以前也没有事业编制,至于户口除了上海、广州几个大的分社其余的基本没有解决困难,只要你愿意肯定能给你解决了所以不在此做过多讨论。主要说说北京总社的编制和户口问题。由于今年总社也已经没有了事业编制,那我说说事业编和聘用制也就是国有企业编制的差别的利弊。新华社的事业编制和其他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还不太一样,因为新华社的事业编制没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取而代之的是退休金和公费医疗。这就和国企编制的五险一金产生差别。好处是养老和医疗都是由国家给你交钱的,你每月一份钱也不需要出,而国企编制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还需要你个人出一半企业给你交另一半,这是福利上的差距。
但是事业编制也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你没法跳槽,将来如果你想离开新华社除非你跳槽到另一家事业单位,否则你的退休金和公费医疗是没法和企业编制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接的。所以从这方面说国企编制比事业编制更加灵活。而除了这点其他的事业编和国企编没有差别。
至于户口问题也是比较复杂的,很多外地的学生报考新华社很大的目的是为了弄一个北京户口。10年前报考新华社还是要有进京指标的,现在虽然不需要了,但是外地考生被总社录取的概率很低很大原因就是户口问题。如果你是北京院校的学生,学生户口在学校本来就是北京户口,所以总社解决时只是户口接收问题。如果你是外地生源而总社聘用你就要为你去弄北京的户籍指标,这个很困难的(虽然每年新华社在招聘时都介绍说外地受聘者的户口问题有多少北京市给解决多少)。所以一般外地的学生被录取后能解决北京户口的比率只有1/3。
5、这是专门写给想报考的朋友们的。我还是不建议北京以外的本科学生在这个阶段报考新华社。最好是换一所院校读研究生,而且最好是北京的院校,这样你努力之后才有机会,否则拿着外地本科学历(北京以外的一些知名大学除外)的同学恐怕连笔试资格都得不到。
对于考试的准备应该以英语、翻译、新闻英语写作为主。就算你要考新华社摄影部都一样是以英语考核为主的,面试里还会有一名英语专业的考官与你进行新闻英语的问答测试,所以你口语也要好。最后还是心态,归根结底还是你自己的实力,如果你真的有实力你可以去报考,新华社的考试还是非常公正的(因为找关系进去的根本不需要考试,而且所占比例是极其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