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做好新闻采编工作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经济生活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感,对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闻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做好新闻采编工作,是为人们提供高质量新闻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要在充分认识到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后,通过拓展新闻采编工作方式、深入挖掘新闻事件、加强对新闻采编人员的培训等措施来做好新闻采编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做大的力量。
【关键词】新闻采编;新闻媒体;新闻工作;创新
所谓新闻,主要是指报纸、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或者传播信息或者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不仅要求新闻要具有实时性,还要求新闻要具备严谨性、真实性等。现如今,新闻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国内外发展动态的主要手段,很多关注时事者,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观看当天的新闻。
一、做好新闻采编工作的意义
(一)做好新闻采编工作有利于丰富新闻工作的内容。新闻线索与新闻素材,是新闻媒体在制作新闻的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大量的新闻素材,不仅为新闻媒体提供了选择余地,还可以有效地丰富新闻工作的内容,使新闻媒体所报道出来的新闻更加的丰富多样,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倘若在制作新闻的过程中,没有丰富的素材作为原始资料,则新闻的完整性就很有可能被破坏。所以,有关人员要加强对新闻采编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新闻采编工作对整个新闻工作有着直接影响。新闻采编工作在整个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就好比地基在整栋建筑中的重要性。如此可见,新闻采编工作是作为最基础的新闻工作而存在的,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新闻工作的工作效率。因此,新闻工作人员要想制作出好新闻,就应该把基础的新闻采编工作做好,因为只有把地基打好了,才能盖出稳固的、高质量的房子。
二、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
新闻采编既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关键性因素。新闻采编工作是整个新闻制作工作的关键环节,对整个新闻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在我国当前的新闻采编工作中,普遍存在采编方式单一、新闻素材内容的采编深度不够、采编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等现象。
(一)新闻采编工作方式单一。新闻采编方式直接影响着采编工作的效果,单一、落后的采编方式,不利于取得良好的采编效果。当前,我国许多新闻采编工作者,在采编新闻素材的时候,采用的是单一的采访式方法。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这种单一的采编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新闻采编方式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实现采编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我国采编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对新闻素材内容的采编深度不够。新闻采编工作者,一般只负责为新闻媒体提供大量真实、可靠的实时性素材,促使新闻媒体将某些重大实践迅速地、准确地向人们报道出来。我国大多数新闻采编工作者,能够迅速地位新闻媒体采编到及时、可靠的新闻线索或新闻素材,但是,针对部分非常重大的社会问题,新闻采编工作者对素材内容的采编深度不够。如果在新闻媒体制作新闻的过程中,缺乏扎实的新闻采编工作作为基础,那么所制作出来的新闻将失去应有的真实性,经不起时间和人民大众的考验,因此,新闻采编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的加深。
(三)采编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大多数新闻媒体都认识到了新闻采编工作在整个新闻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不少新闻媒体都把新闻采编工作当做整个新闻制作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在新闻采编工作逐渐成为新闻事业中的重要工作之时,新闻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却还停留于原始阶段。他们没能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导致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素质有限,从而不能为新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做好新闻采编工作的相关对策
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国新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想吸引读者的眼球,有关人员就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自身在新闻采编方面的不足之处,采取措施加强新闻采编工作,尽可能地拓宽新闻取材渠道,为人们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新闻,既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又可以促进我国新闻媒体行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一)拓展新闻采编工作方式。不同的新闻采编方式,对新闻采编工作的效果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单一、落后的新闻采编工作方式,不利于获得丰富的新闻素材。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新闻采编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拓展新闻采编方式,实现采编方式的多元化。例如,利用互联网开展信息收集工作,通过人们群众的力量来收集新闻素材,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严谨性的筛选,确保新闻素材的真实有效性。
(二)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读者或观众在观看新闻之时,最关注的就是新闻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本质。深入不够的新闻消息,对人们的吸引力不大。因此,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要深入挖掘新闻的本质信息,使人民群众能够深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加强所报道新闻的影响力。例如,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对反映社会现象的重大事件,就应当给予深入的挖掘,为新闻媒体工作者解释事情的本质现象提供丰富、真实的素材。
(三)加强对新闻采编人员的培训。新闻采编工作与新闻行业中的其他工作有所不同,新闻采编工作需要采编人员具备综合化的专业素质,例如,要具有高度敏锐的思维力、加工信息的能力、适应时代发展步伐的能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目前,很多新闻采编人员在迅速发展的新闻事业形势下,没有及时地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影响了采编工作的效果。因此,有关单位要加强对新闻采编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效率。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新闻媒体事业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传统的新闻采编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逐渐成为我国新闻媒体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阻碍。如果能够做好新闻采编工作,就可以获取更多有趣的新闻,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因此,我们要通过拓展新闻采编工作方式、深入挖掘新闻事件、加强对新闻采编人员的培训等措施来做好新闻采编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做大的力量。
Ⅱ 关于通讯员是如何抓取新闻点的个人经验交谈,写一篇发言稿,叫大家平时克服困难,多跑新闻
我们基层通讯员与其挖空心思想题目、找点子,不如融进实际工作中,关心身边发生的每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在我们摸清了其前因后果后,说不定就是一个很好的报道题材,在无意间就能抓住线索,写出新闻。
所谓提高新闻采写能力,就是多写新闻,多出好作品。在基层采访,特别是到乡镇采访时,经常会有通讯员向笔者诉苦,因为“没的写”而完不成单位的报道计划和报道任务,经常受到批评。还有的通讯员因为“写不出东西”而被调离了岗位。以笔者对基层通讯员了解,笔者发现了他们带有共性的一面,那就是:新闻写作热情很高,但新闻敏感不强,从而制约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笔者认为,提高基层通讯员的新闻采写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抓:
提高新闻写作严肃性的认识
新闻写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基层通讯员,特别是乡镇的通讯员应当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基层通讯员,尤其是乡镇通讯员,直接从新闻类院校毕业或到新闻院校学习的很少,他们大部分是“半路出家”搞新闻报道的,相当多的基层通讯员,采写经验不足,写稿能力不强,稿件质量不高,尤其是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新闻精品更是少见,需要尽快提高自身新闻业务素质。有不少基层通讯员对新闻的严肃性认识不够,其表现在:
1.在占有第二手或第三手材料的情况下,未经采访,就忙于动手写稿,写好后又不经当事人和领导审核。
2. 采访不深入,凭印象引证事例和数据,道听途说,把口头传说的当成事实,人云亦云。
3.在熟悉采访对象的情况下,凭想当然写稿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张冠李戴。
4. 在写表扬稿时说大话讲绝话,表扬先进溢美夸大,写批评稿一概否定,言过其实,缺乏客观性。
5. 有些领导要求通讯员多发稿,造成通讯员心理压力,写的稿子难免粗枝大叶,出现失实,在较长时间内没有发稿的情况下,出名心切,不顾事实,夸大事实,追求生动。
6. 有的通讯员把写好的稿子反复使用,今天写了这个稿子,投到新闻单位,过一段时间又投了同样内容的稿子,只是变变日期,换换数字。
7. 写稿时对某件事不懂装懂,不认真学习,说外行话。写的稿子出现差错后,不认真吸取教训,而是找客观,推脱责任。
造成以上种种现象的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对新闻写作的严肃性认识不够。对此,广大通讯员一定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写新闻稿既要对被报道的事实负责,又要对受众负责,切不可粗心大意轻率对待。一定要用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严肃的事业。如果认识不提高,即使在采写方法上有一些进步,还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做“巧妇” 找“好米”
农村有句土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通讯员要做一个“巧妇”,就必须有许多好“米”。那么,又多又好的“米”从哪里来呢?基层通讯员生活在一块不大的天地里,不能像记者那样到处跑。如何在不大的这块天地里种出“好米”来?
通讯员要做“巧妇”要找好“米”,就必须锻练写作的基本功,必须具备“五勤”:一是腿勤,多跑、多接触实际。二是眼勤,多看、多观察。三是嘴勤,遇事多问,打破沙锅问到底。四是脑勤,勤分析、多思考,遇事多问为什么。五是手勤,勤记、勤写,把看到的和听到的各种材料,记录积累起来。
通讯员的“米”从哪里来呢?有些通讯员每日苦于没的写而烦恼。其实在基层,鲜灵灵的新闻多的是,就看你有没有发现它,有没有去挖掘它。在基层,有的通讯员缺乏新闻敏感,见到什么写什么,上边传达什么,他就鼓捣什么,写的稿子只见皮毛没有血肉。没有掌握抓新动向、新事物、新成绩、新风尚、新经验、新问题的本领。在基层,通讯员要发现新闻线索并不是很难,就看你会不会去发现。发现新闻线索的简捷途径有许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争取领导同意,列席有关会议,以便了解上级意图,掌握全面情况,搞好新闻报道。
2.经领导同意阅读有关文件,听传达报告。根据上级新闻单位的宣传意图,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一段时间的报道计划,并征求大家意见。
3.跟本单位领导下去搞调研。
4.力所能及地承担上级交给的其它工作。
5.参阅报纸,在看报时结合自己单位的实际,看看哪些文章跟自己单位有联系,哪些还报道的不够又有深入采访报道的价值。同其它地方比,自己所在单位有哪些事需要从新的角度、新的思路去报道。
6.新闻线索是一个信号,这个信号给我们指示出新闻的所在,并指示出了采访的方向。
要处处留心,做有心人。一件事,别人当故事听,听完就完了,而通讯员不行,要多听多看,还要多想,只有处处留心,时时用心,才能发现报道线索,线索多了“米”就多了。
学会跟踪追击。发现线索后,就要跟踪追击,认真采访,用最快速度把新闻抓到手。采访完当事人还不算完,还要把有关的人采访到。
通讯员,应该随时处于采访状态中,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事物都要注意、都感兴趣。许多好新闻,并不都是端端正正坐在会客室里采访来的。在随意交谈中、在街谈巷议中、在餐馆就餐时、在外出旅游的途中、在回家的路上等等,都可能发现重要的新闻。我们有的同志对采访理解比较狭隘,似乎双方端坐下来,掏出笔记本,才是采访开始。实际上,非正式场合的谈论,往往是重要新闻的来源和线索。
著名的新闻工作者范敬宜在康平乡采访时,在吃午饭的时候,当地的领导边吃边说:“过去总说,‘铁岭葱开原蒜,康平的荷包猪和小鸡蛋’,可是这几年康平的荷包猪也长大了,你看,这肉的膘还挺厚呢!”范敬宜便问这是什么原因,那位书记说:“主要是喂粮食多了。过去总说是猪种不好,槽头不好,其实,关键是粮食不过关,人还吃不饱,哪有粮食喂肥猪。”范敬宜同志听后与同行的新闻干事说:这可能是一条从侧面反映三中全会政策的好新闻。回县之后,他又让新闻干事到畜牧局、供销社了解这几年收购生猪平均个重的对比数字,猪饲料粮增长的对比数字,很快就把新闻《康平的小荷包猪长大了》写出来了。新闻的导语是:“‘铁岭葱开原蒜,康平的荷包猪和小鸡蛋’——这句在铁岭地区流传已久的顺口溜,现在需要改一改了。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全县的粮食增产,小嘴巴、大肚子的荷包猪的个子正在逐步长大。”
我们的基层通讯员应该向老新闻工作者学习,采访时不要“背鞋找脚”,带框框,对自己熟悉的人和事也要认真细致地采访,不能认为这里的事我了解,知道个大概就写。采访还是要注重细节,要掌握特点。比如农事,各个村都差不多,如果你了解个轮廓就写,就会一般化,写不出特色。如果你认真采访、分析了,就能写出具有个性的报道来。“米”从勤奋的工作中来,这就是答案。
在实践中培养新闻敏感
什么是新闻敏感呢?举例子来讲:靠打鱼生活的渔民,在水边一走,他就知道水中的鱼在什么地方,应该如何撒网。手艺高超的木匠,一看木料,就知道它能做什么材料。经验丰富的老人,看一看朝霞或月亮周边的色彩,观察地上的昆虫,就知道将有什么样的风雨。本领高强的老农抓一把地上的泥土,就知道应该种什么样的庄稼……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他们已深刻地认识和领会到这一类事物,掌握了这一类事物的发展规律。熟能生巧,敏感性就是一个“巧”。
新闻的敏感性,就是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别新闻的敏锐能力。具体来说,包括这样一些本领和能力:
1.迅速判断某一事实和情况是否有一定的报道意义,判断它的价值以及预见它的作用的能力。
2.判断某一线索,即使是看来平常的事,但见微知著,可能导出重大新闻的能力。
3.在同一事实的许多事实中,判断出哪一个最重要、哪一个次重要、哪一个不重要的能力。
4.判断已发表过的同一条新闻中,还有哪些材料仍可能成为新闻的能力。
5.判断哪些事实能引起新闻受众的兴趣以及兴趣之大小的能力。
新闻敏感在西方又你“新闻鼻”,是指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这种敏感使新闻工作者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迅速发现新闻线索和发掘新闻题材,它是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锻炼培养出来的的特殊素质。
新闻界有人把新闻敏感,称之为新闻“鼻”和新闻“眼”。这是一种借喻,意思是:新闻记者靠灵敏的嗅觉和锐利的眼光来判断一件事是不是新闻。新闻敏感是记者必须练就的业务素质。世界上每天发生的事千千万万,但大部分都构不成新闻,只有经过我们的观察、辨别、判断其中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才能写成新闻。
某年,笔者在空军某部队采访时,刚吃过午饭,连队就开始集合看电影。此时,我看到该连连长走到门岗前,把站岗的新兵替换了下来,一连之长端着冲锋枪在门口站岗,让战士们去看电影。这件事我觉得很有意义,就把所见所闻写成了一篇小稿,题目叫《我来站这班岗》,小稿一共才200来字,一个月后就在空军报上刊登了出来。如果当时不思考,没有把这件事当成“事”,就不会写出这条小稿来。 新闻无时无刻地在我们的左右,就看你会不会去发现了。基层通讯员要想练就一双“新闻眼”一只“新闻鼻”,就得处处留心,对什么都要好奇才行。“发现并记住了一般人容易忽略的事儿”,这是作为记者最起码的水准和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基层通讯员用自己睿智并且深邃的“新闻眼”去看,用灵敏的“新闻鼻”去嗅。
新闻敏感是一个大的概念,有方方面面的知识融在里面,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际工作,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基层通讯员要搞好新闻报道工作,就应注意身边发生的每件事,随时外于采访状态中,在工作中实践,在不断实践中进行总结,摸索提高。这样,我们的新闻敏感就会不断地增强。笔者以为,我们基层通讯员与其挖空心思想题目、找点子,不如融进实际工作中,关心身边发生的每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在我们摸清了其前因后果后,说不定就是一个很好的报道题材在无意间就能抓住线索,写出新闻。■ (作者单位:北京市怀柔区广播电视中心)
来源:《新闻与写作》
Ⅲ 新闻工作如何创新
更新报道理念、创新报道形式,发挥地域特色、贴近民生民情,在风云激荡的媒体竞争市场中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
Ⅳ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要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就必须达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 一、讲党性、讲政治,把政治坚定性,洞察力、责任感作为第一位的修养。做一个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最基本、重要的素质要求是时时不忘自己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职责,要树立起牢固的政治、大局、责任意识,时刻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工作,同一切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言行作斗争,同时还具有政治家的胸怀、眼光、胆识和责任心,善于从宏观角度把握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从国家安定的大局出发,努力促成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等稳定,还要求新闻工作者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国家的兴旺、人民的幸福、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敢于坚持原则、开展斗争才能够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闻宣传任务。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要做一个彻底唯物主义者,首先要尊重事实,因为新闻本身是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的反映和报道,所以,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理念和价值观念上应当确立“事实第一”的观念,明确一切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根据事实来反映和报道事物,而不能依希望反映报道事物,应当从新闻报道中坚决摒弃一切歪曲、背离、无视事实的做法。其次要服从真理,每一个新闻工作者要有一种坚持真理的政治勇气,无论碰到任何压力、面对任何威胁、挫折,都做到不退缩、妥协、畏惧,要始终坚持真理,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总而言之,要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坚持实事求是,尊重事实,服从真理。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要抛弃个人杂念,坚持原则,敢说真话,把实事求是的原则贯彻到新闻宣传工作的实际中去。 三、强化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修养,树立公仆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新闻事业的主人,因为新闻事业作为国家和人民的舆论机关,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是为人民服务。所以,新闻工作者要牢固树立起公仆意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作为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核心和根本。如果一个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的新闻工作者是难以真正了解和熟悉群众的,即使到群众之中,思想也会格格不入,这样,纵有生花妙笔,也难以写出真正反映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的报道来。那么,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努力培养自己对人民群众的感情,确立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经常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生活疾苦,表达呼声与愿望,报道他们的劳动业绩,颂扬精神风貌,要满腔热情地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共患难,齐爱憎。当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失时,敢于挺身而出为他们代言,伸张正义。 四、开阔眼界,勤于学习,强化创新意识,做一个有思想,有作为的新闻工作者。如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涌流,知识爆炸时代,也是一个充满矛盾,变幻无穷的时代。万事万物,此消彼长,此灭彼生,其变化之大之快,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么,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地学习各种新知识,只有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开阔眼界,在对各种事物的比较和分析中增强判断和识别事物的能力,还要通过经常性地深入实际、生活、群众中进行调查研究,来加强对实际生活的了解认识。只有见得多,才能识得广,而见得多了,知识广了,才能开阔眼界,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和报道事物。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事业工作任重道远,党和人民对新闻工作者寄予厚望,每个新闻工作者应当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职责,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加强修养,使自己尽快地成熟、成长,以高度的敬业精神,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总而言之,新闻工作者只有勤于学习,不断深入,才能开阔眼界,丰富学识;只有强化创新意识,努力求新、求异、求变,才能在新闻工作中不断创新,积极向上,不断进取,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个有思想,有作为的新闻工作者。
Ⅳ 如何做好基层新闻工作
1、多跑基层,多接触百姓,而且必须带着目的、带着新闻命题去采访。
2、遇事多问,专打破砂锅问到底。
3、必属须善于开动脑筋,善于深入思考。
4、多写多练,锲而不舍地写稿,稿子发出来后,多认真看编辑老师修改后的新闻稿件,还要多看名记者和编辑老师写的好新闻稿,从中学习和领悟采写新闻的技巧,从而采写出更好的新闻。
Ⅵ 如何抓好新闻报道的“点子”
抓新闻报道“点子”,就是在报道中要注意抓问题、抓矛盾、抓主题,而且要抓那些有新闻价值的新问题、新情况
Ⅶ 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和报道工作
一、要培养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工作的动力。没有浓厚的写作兴趣,也就无从谈起做好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二、从提高新闻敏感度上下功夫
一是吃透“上头”和“下头”。“上头”就是一个时期党的方针、政策,所谓“下头”是指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只有吃透上头才能对全局有准确的判断和把握,只有吃透下头才能反映纷繁复杂的生活。所以我们要经常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这个角度讲,新闻敏感就是政治敏感。上级联社布置开展某项工作,我们及时反映该项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在面上具有指导意义,肯定有采用价值。或是通过调查研究,反映出该项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便于解决执行中的问题,同样具有价值。二是要多观察、多思考,善于从日常工作、生活中发现新闻。客观现象永远存在,只要善于观察,新闻永远是丰富的。关键是透过现象去思考它蕴含的思想内容,发现闪光点。三是“温故而知新”,在新与旧的对比中发现新闻。从研究原有的事实开始,并以此为基础,头脑里形成一条由原有事实组成的“地平线”。这条线越清晰,新闻敏感性越强,因为任何一个新事实、新信息一旦冒出这条“地平线”,我们就有可能发现它。
三、广泛收集信息,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要把新闻稿件写深、写透、写活,单有兴趣和新闻敏感度还不够,只有掌握大量的信息才能从中发现更多的新闻。
四、进行新闻写作的规范化练习,笔耕不辍
有了大量的事实材料为依托,能够从中发现新闻,下一步就是如何写的问题。必须在深刻理解新闻写作的基础上,不停地进行实实在在的写作训练。
五、千锤百炼、挖掘主题
新闻主题,一般指该新闻所表达、体现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它体现作者的见解、意见或倾向,它是选择原始材料的依据。是贯穿全篇新闻的主线,从侧面反映了新闻的价值。决定着社会效应大小,读者是否喜欢。没有主题思想的稿件毫无价值可言。
如何提炼主题、主题思想?根据所掌握的新闻事实的素材,联系国内外形势,广大群众所关心、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经过分析判断选择其精华部分。这是一个大问题,不是简单的几句话能够说清楚的,需要在长期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人民日报的老记者同样也会遇到如何更好地提炼主题、主题思想的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六、把握投稿规律,与编辑建立良好的编读往来关系
应该说,稿子写得好也不一定被采用。现在的报纸,尤其是国家级的大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用稿,不只看新闻写作水平如何,这里还有好多因素。如:稿子内容是否符合当前的宣传中心?稿子内容是否有普遍意义?发表有何积极作用?有无负作用?内容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稿子写得如何?上述各方面都没有问题了,还要考虑各地区之间发稿的平衡。写稿要符合报纸、杂志在某一个时期的宣传重点,“适销对路”。
Ⅷ 如何抓好邮政新闻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寻找“新闻眼”,也就是说要在高度相似的领域里找到与别的不同内点出来,容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不同点就是闪光点。大家都知道,苏轼有一句诗叫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它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同。有这样一个例子,大体内容是这样的:某实习记者跟着一老记者下基层去采写一篇关于社会治安方面的新闻,实习生连续蹲了几天仍然一无所获,因为当地没发生一起社会治安问题。该实习生非常不好意思地向老记者说明原因。谁知老记者换了一个角度,从记者蹲点几天没发现治安问题入手,采写了一篇新闻,主题说的是当地社会治安工作抓得好,没有任何问题,一篇好新闻就这样出来了,令人拍案叫绝。其实,在我们邮政新闻宣传工作中,同样也会这样。
Ⅸ 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和报道工作
新闻宣传工作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视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着独到而重要的作用。
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新闻宣传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为企业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课题和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同时,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者自身的能力素质;沉下身子接地气的同时,不断创新新闻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谱写出企业新闻工作的美好乐章。
抓主线,用舆论引导人
舆论引导是新闻宣传的核心和灵魂。企业新闻宣传最为重要之处在于围绕企业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展开宣传,并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唱响主旋律,教育和引导广大员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为企业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就必须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要具备极强的政治敏锐性、洞察力和鉴别力,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准确及时地宣传报道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改革发展、制度出台、时事动态、重大决策部署等与员工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并要从舆论多层次、多种类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和载体,以企业内部电视、报纸、简讯、网站、qq群等新闻媒体资源为阵地,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正如当前,我们要认真宣传贯彻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传递出与企业改革发展息息相关的政治信号,切实把广大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企业的改革发展中来,为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提供舆论支持。并通过舆论引导,进一步凝聚人心、鼓舞人心,努力营造人人以企业为家、全员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当然,保证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新闻工作者自身具备政治过硬、能力较高、业务精良、作风正派的综合素质。而具备这样的综合素质,就要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现实问题,推动工作扎实开展。要不断强化思想教育和作风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新闻宣传工作的全过程,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新闻道德水准。要不断加强内部交流沟通,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切实提升自身素质和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以一个优良的新闻工作者作风,带动一支好的新闻宣传队伍,形成一种合力,营造群体宣传的氛围。
重一线,用舆论鼓舞人
基层声音是新闻宣传的血脉和骨肉。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根本要求,能够于发出基层的声音、记录一线的事件、展现员工的风貌。
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要在充分体现企业大事件的同时,充分反映基层员工群众的小事情。要坚持把挖掘、发现、传递好广大员工群众的心声作为做好新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员工,把发生在员工身边最朴实、最贴切、最温馨、最感人、最典型的事件发掘出来、传播出去,传递到每一个角落。用发掘出来的广大员工爱岗敬业、拼搏进取、创新创造、节支降成、勤奋好学、团结互助等等典型事迹,传递正能量、激发正效应,弘扬奉献精神,展示员工风貌,用广大员工群众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和影响自己身边的人,大力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当然,这样的新闻线索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上传下达、上行下效出来的。只有坚持沉下身子,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员工群众当中,才能发现好的新闻点,才能写出实事求是、员工认可的好稿件。要走进一线员工、深入群众生活,多多创作一些贴近接地气、系民生,富有企业特色、充满基层气息、群众喜听乐看的稿件,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方法。这是新时期、新条件下进一步做好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关键所在。首先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针对新闻宣传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任务,企业新闻工作者一定要迅速作出反应,积极予以应对,准确把握新闻宣传工作的新趋势,探索新闻宣传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勇于突破固有的传播理念、模式和机制的束缚,使新闻宣传工作更具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掌握正确引导群众舆论的主动权,为企业各项中心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其次要开展创新实践,形成创新机制。要在内容和传播方式上进行创新,在内容上,注重发挥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和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联系员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传播方式上,要跳出固定化、程序化、套路化的新闻框架结构,要把新闻做新、做活、做亮,使新闻宣传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使新闻宣传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为企业改革发展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