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做好机关工作,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干部
一、正确站位。明确自己的身份,是一名公务员、一名中共党员、一名机关干部。
公务员的基本要求,也就是基本义务是: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和命令;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清正廉洁,公道正派;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表现突出、做出贡献的给予奖励;不履行义务、不遵守纪律、不胜任工作的可以辞退。
中共党员的基本要求,也就是基本义务是: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要认真学习,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做贡献;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法律法规,严守党和国家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决同消极腐败作行为斗争;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在危难关头,不怕牺牲。作为一名党员,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处处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二、强化责任。要从明确责任、履行责任、承担责任三方面来落实。
首先,要明确责任。一是政治责任,从我们机关部门角度讲,就是要本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服务大局,维护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责任重于泰山”。二是工作责任。对于自己岗位职责范围内、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也包括领导交办的任务,要不折不扣完成,形象地说,就是你所做的工作要对得起你所担任的职务和所拿的工资。三是社会责任。要讲大局、讲和谐,不仅对单位、对自己负责,更要对社会、对人民负责,比如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等,通俗地说,就是要凭良心办事。
其次,要履行责任。一要主动履职。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发生急、难、险、重的事,要能冲锋陷阵。二要敢于履职。敢于面对矛盾,敢于接触矛盾,敢于得罪人;不推诿扯皮、上交矛盾;要敢说敢干,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三要善于履职。善于调查研究,善于分析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善于做群众工作,还要善于调动他人积极性,配合自己做好工作。
第三,要承担责任。一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承担的工作出了问题,自己负全责,这就是所谓守土有责。二是对相关的、相联的工作主动配合做,不推诿、不扯皮,这就是所谓齐抓共管的责任。三是与下属工作关系上,既要调动大家积极性,大胆开展工作,又要勇于为他们工作中出现的非主观失误承担责任,就是所谓见荣誉就让,见责任就担,这样大家才会拥护你、佩服你。
三、基本要求。作为每位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政法队伍干部,要做到积极进取、无私奉献、团结互助。
1、积极进取。就是要有向上精神,对自己的工作永远不能满足于现状,一年比一年要有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标准、更高的目标;一年比一年更加努力、更加鼓劲、更加上进。就是要有创新精神,要不断反思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不断总结自己好的方面,努力克服自己不足的方面,扬长避短就是一种创新,就是一种进步;要认真思考如何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每解决一个新问题,就是一次工作创新、就是一次进步;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每提高一次效率,就是一种创新、就是一种进步。就是要有竞争精神,要有不甘落后的思想,要把工作当着赛跑,谁跑在我们前面,就要想办法追上谁;要把工作当着考试,谁成绩比我们高,就要想办法超过谁。如果没有这种竞争意识,人生也就到头了。
2、乐于奉献。要低调务实,不要过份张扬。做人要低调、做事要务实,切忌事情还没开始做,就把设想当着成果到处宣传,切忌做了一点小事,就说成干了一番事业,切忌做了一些自己该干的事,就宣扬自己做了多大贡献,切忌自己做了点好事,就生怕别人不知道,切忌心里不平衡,总觉得自己干的比别人多。我想我们更多的要把工作当着一种乐趣,把工作看着一种实践和锻炼,把工作看着是一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样,才会觉得工作无悔。要艰苦奋斗,不要事事讲条件。要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学会在艰难的环境下做好工作,不要做什么事都讲条件,安排什么工作都摆困难,跟战争年代、困难时期相比,我们的条件已经太好了。艰苦奋斗,体现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意志,越是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越是能克服艰苦条件开展工作,越能使自己得到锻炼和成长。所以基层工作干得好,机关工作肯定干的轻松;“两办”工作干得好,其他工作肯定应付自如。要无私奉献,不要过高期望。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先考虑如何把事情做好,而不应该去考虑做了事有什么好处。前面说了,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大家都是公务员、共产党员、政法机关干部,不是市场上的小商贩,做什么事都图回报行吗?对得起自己的身份吗?何况无私奉献大有人在,这次南方雪突,就出现12位农民自费几万元从北方赶到南方支援抗灾的动人事迹。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3、团结互助。要有集体荣誉感。要把单位当着自己的家庭,要以自己成为家庭一员而感到自豪,因此,要象维护家庭一样来维护单位的形象,单位发展,人人共享,单位团结,人人和睦,单位获奖,人人先进。只有整个单位在社会上有地位有形象,单位的人员才有地位受尊重,只有人人都做好,单位整体形象才好,因此,不要去怪单位不好,要怪就怪自己没做好。要坦诚待人。要真诚对待每位同志,特别是同单位的同志,要建立兄弟姐妹般的感情,你对别人真诚,别人肯定以诚相待,所谓投桃报李;你对别人虚伪,别人肯定对你不诚,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因此,口是心非,无端猜疑的人,肯定生活得不踏实,他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既使别人对他好,他也怀疑三分,这样的人哪怕再小心,最终也是要被众人所孤立。要团结友爱。工作上分工不分家,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大家也要齐心相助,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大家团结互助,相互之间会感到是一种友爱、一种温暖。
四、健康心态。要始终保持一种知足常乐、比下有余、知恩图报的正常心态。
知足常乐。机关的每位同志,都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工资都在二、三千元以上,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想想全国,在农村务农的农民有几亿多人,下岗职工几千万,贫困人口两千多万,外出打工一亿多,我们不满足他们怎么办?人最怕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当一些高官腐化堕落关进高墙内时,他才后悔,他才醒悟,这个时候他才会想,我什么官都不要,只要给我自由就是最大幸福。
比下有余。有谁说过这么一句话,不要去与自己强的人比,要与自己差的人比,你就会感到成就和幸福。是的,你要经常想想自己儿时的朋友很多还没有走出农村,自己中学的同学很多还没有工作,自己一起参加工作同志至今还在基层普通岗位,还有多少同志坚持在第一线参加生产劳动,这样一比,你就会觉得自己是多么优越,自己的岗位是来之不易,这样才会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才会倍加努力做好工作。
知恩图报。知恩图报是每个人的基本良知和起码道德,古人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大家要认真想想,党和国家培养一个干部要花费多少财才,我们每个人所拿的工资,是多少个普通工人上缴的税收,不认真做好工作,不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怎么对得起组织的培养,人民的养育。就象一个长大后的儿女,不好好孝敬父母,反过来向父母索取,我们能够忍心吗?唯有孝敬父母,报效祖国,才对得起自己。
五、评判标准。要从领导认可、群众满意、大家公认三个方面来综合评价。
1、领导认可。每位同志工作成效如何,工作质量如何,工作能力如何,领导心中都非常清楚。但是往往不同领导有不同风格,不同领导有不同的工作作风,不同领导有不同工作要求,这就要求下属要主动去适应领导,要学会改变自己,不是改变领导,因为现行的工作机制,更多是领导选择你,而不是你选择领导。现实工作中更多的是领导要求比下属更多、更严,下属才觉得不适应。因此,要学会领会领导意图,按领导要求去做,切不可自以为是,否则,工作得不到领导认可,就等于做无用功。简单的一个事例,就比如我们写一个讲话材料,领导不认可,材料就白写。
2、群众满意。衡量一个人的工作好坏,最关键看群众满意不满意。最能说明问题的一个生动事例,就是全国公安系统的楷模河南登封市的公安局长任长霞,在她的追悼会上,为她送行的群众达10几万人,她成为群众最满意的公安局长,群众的满意来自任长霞到任后,登封的社会治安发生了根本性的好转。同样是登封,在任长霞到位之前,社会治安是河南省最乱的地方,黑恶势力横行,群众根本没有安全感。群众的评判是公正的,任长霞敢于碰硬,敢于同黑恶势力作斗争,虽然得罪不少人,但她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广大市民对她是最认可的。因此,不论做什么事,都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看群众满意不满意,切不可沾沾自喜。
3、大家公认。现在大家往往有一种心里,工作怕得罪人,怕测评丢票,这种担心我认为完全是多余的,丢票不是因为你工作讲原则,而是你工作不公正,不是因为你工作做得太多,而是你工作不到位,不是因为你工作做得比别人好,而是心高气傲、自以为是。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得票不高,说明你还有很多做得不够的地方,对一个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做事,更要做人。如果大家遇到困难时,想的是你,遇到工作需要支持时,想的是你,遇到什么需要求教时,想的是你,遇到什么可以分享时,想的还是你,我想你就成功了,也不要再担心丢票了。
㈡ 对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有哪些好的建议,如何改进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部署,扎实推动全区机关干部“下基层、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活动的深入开展,笔者认为,机关干部在“下基层”活动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牢记主要任务。机关干部“下基层”不仅是培养干部群众观念,锤炼干部过硬作风,提升干事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壮大基层工作力量,解决基层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举措,是一项利党利民的“双赢”之策。机关干部在“下基层”活动中应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牢记“不计大小解民忧、理清思路帮发展、化解矛盾促和谐”三大任务,并以此为出发点,从而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要端正思想认识。应认真选定下基层工作人员,通过召开“下基层”活动动员会和各县(区)组织的“下基层”活动对接会,及时组织下基层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学习“下基层”活动的有关政策规定,认清“下基层”活动的重大意义,消除一些干部对下基层工作的模糊认识,自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将“下基层”活动作为新时期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桥梁。要进一步发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真心实意地下基层听民声、问良策、办实事、解难题,做基层欢迎的事,做能够见实效的事,结合自身实际做力所能及的事。要带着明确的目的下去,把基层干部推进科学发展的激情带上来,把基层一线的务实作风带上来,把基层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总结上来,把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带回来,切莫“认认真真走形式,轰轰烈烈来作秀”,引起群众反感,损害机关形象。
三要锻造过硬本领。机关干部下基层,既要达到“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目的,又要达到“转变作风、提高素质”的目的。下基层前要武装自己的头脑,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工作人员,都应静下心来记政策,拿出时间学业务,尤其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下基层干部不仅要记下来,更要说出来,向广大群众讲明白。要让基层干部和党员群众对区、市、县的方针政策、工作部署有基本了解,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升政府工作的公信力。要通过深入基层,认真了解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和建议,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指导当地政府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
四要注重工作方法。基层存在的困难问题多,干部群众对“办实事”期望高。“下基层”各工作组要善于从全局出发,从制约和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统筹考虑,注重轻重缓急,看看哪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哪些是看似细微但影响全局的问题,哪些问题可以暂时放一放,哪些问题相互关联,解决一个问题就能“治本”。要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得深一点,透一点,做到重要问题请示上级解决,普遍问题依靠当地政府解决,一般问题协助基层解决。“下基层”不等同于“扶贫帮困”,不是送项目、送资金,机关干部不能急于承诺,更不能“大包大揽”,但要带着爱心和责任,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沉下身子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宣传党的政策,了解社情民意,既要走访“致富带头人”“老党员”“村(社区)干部”,又要走访“五保困难户”“上访户”“普通农户”。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困难、矛盾,耐心做好说服、解释和化解工作。如果事必躬亲,件件答应,在没有实力和能力解决的情况下,还会从某种程度上挫伤基层的积极性,影响解决问题的实效和质量。
五要处好各种关系。要把处理好与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关系作为下基层的重中之重,努力使下基层工作能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和政府的支持。各工作组成员应深入农户家中或田间地头,在面对面了解清楚“政策落实、家庭收入、发展打算、现实困难、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讲清走访目的、宣讲惠农政策、介绍法律知识、设计富民道路、推广农科技术,认真记录走访户“家庭情况、困难原因、纠纷根源、致富愿望、具体需求、意见建议”,重点实施政策帮扶。要察民之疾,体民之难,放下“官架”,捧起“民心”,这样才能让群众放下包袱,收起疑惑,全力配合好下基层干部开展工作。当地党委政府(村委会)可以说是基层发展的带头人,仅凭下基层干部的一人之力难以有所作为,在工作中一方面要全力支持当地工作,不能对当地工作“指手画脚”或“吹毛求疵”,要怀着谦虚的心态,认真学,仔细听;另一方面,也要敢于创新,勇于质疑,积极为当地发展致富出谋划策,创新思路和工作方法。同时,下基层工作干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基层争取支持,为基层发展助力。
六要夯实帮扶效果。在下基层过程中,虽然在水电路讯、致富产业等各类项目建设上最能让群众感受到活动成果,但主要的还是要通过送政策、送技能、送文化、送关爱、送服务,帮助基层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改进生活方式、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树立发展理念,在精神上得到进步。在帮扶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眼前效果,更要谋划长远,为村里留下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蓝图,充分动员好、发挥好、依靠好群众自身的主体力量来建设美好新家园。同时,“下基层”活动要与“转作风、提素质、作表率”主题活动相结合,与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活动相结合,下基层工作人员要严守群众纪律,做到“深入到村入户到人,了解民情不误民事,解决民忧不扰民心,帮扶发展促进和谐”,真正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组织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反映社情民意的联络员、民间纠纷的调解员,通过扎扎实实帮助基层开展工作,切实树立和维护文明机关的良好形象。
㈢ 如何解决基层编人员不够的问题
导致基层编人员不够的因素可能由以下四个方面:
高素质、高学历卫技人员不愿意到基层工作。
临聘人员因种种原因在岗不在编。
现有教育体系缺乏针对农村的制度安排。
基层人员招聘考核和使用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高素质、高学历人员不愿意到基层工作,而很多在岗不在编人员,因为年龄、学历、职称等限制不能参加公开招聘招考。
另一方面,在一些招考程序上,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规定公开招考需要1:3的报名比例才能开考,一些乡镇卫生院仅仅因为报名人数不足,导致不能招人,只能等待。
解决基层编人员缺少一些建议
要制定落实优惠政策,稳定和壮大基层队伍。
一是人事部门要制定和落实好优惠政策,鼓励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要让他们觉得在基层干也有盼头、也会成才。
二是增加引智投入,吸引外地和市区的医疗人才到农村基层工作,允许退休中高级卫技人员到农村发挥余热。
三是尝试政府出钱定向培养大专、中专层次的医校生毕业后回乡村服务的新路子。
四是切实解决基层卫技人员待遇偏低问题,不断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为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制定和落实农村卫技人员在工资、福利、职称、进修提高、回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要瞄准现实需要,推进卫生教育体系的改革。
一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扩大中职技校层次的教育。二是要根据基层卫生工作任务,设置和调整专业。三是要做好继续教育工作。
要因地制宜,做好基层人员的招考录用工作
要依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每年定期开展基层卫生人员的招考录用工作。对于报名人数较少的职位,应适当放宽限制条件。
要酌情调整临聘人员的准入政策,对于能够胜任岗位需要、工作履历较长的临聘人员,通过一定时间的培训,由人事和卫生部门直接办理录用手续,及时充实基层卫生队伍。
要完善符合基层医疗机构特点的用人制度,逐步实现政府依法监督、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
希望对您有用,望采纳!谢谢
㈣ 如何看待当前基层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农业、农村、农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和联结方式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任务、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工作方式,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一、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存的问题(一)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弱化”。一是个别单位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力,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一岗两责”落实不到位。二是少数同志不愿意做党务工作,主要精力集中抓经济工作及业务工作上,对党建工作只是应付、被动地去做,对党建工作组织不力,抓得不紧。三是个别单位党的组织形同虚设,基本没有党组织的单独活动,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由行政行为所代替,而支部活动则被干部职工活动所代替。(二)组织教育活动不经常。部分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够全面,没有将组织教育纳入支部重要议事日程,存在重工作、轻学习的现象地区。特别是个别单位对组织生活制度抓得不实,流于形式。在抓党员思想教育中,不注重对党员的集中学习,缺乏对科学文化、基本技能、法制理念、文化素养的教育,使得一些党员对政治学习兴趣不浓,导致业务理论一知半解,工作水平和能力平平,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宗旨意识有所淡化。(三)抓中心议大事能力不强。主要是对什么是中心、如何抓中心把握不准,分不清哪些是重大问题,哪些是一般问题,该管的没管住,该放的没放开,大事议不透,小事议不完。片面认为,党支部就是研究表彰奖励、党员发展、经费开支等问题,未能将年度工作计划、贯彻上级重大决策、阶段性重大工作同经济工作齐抓共管,直接造成了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分离脱节。(四)党员先锋意识“淡化”。一些基层党组织不注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致使个别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的党员党性淡簿,日常工作中把自已等同于普通群众,只顾局部利益,缺乏全局观念;有的党员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得过且过,工作上不求进取,少数党员只缴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有的党费也要催缴,还有的甚至连党费也不愿意按规定标准缴纳。这些个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影响工作的健康发展。对此,必须认真加以改进和解决。(五)党员干部教育管理“虚化”。一些基层党组织制度不完善,管理松懈,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不好,个别支部存在着行政会、业务会与支部会兼顾开,支部大会不规范不严肃;在对党员管理结果的衡量上,往往把行政业务工作开展得好坏,作为评价全年工作成绩的主要依据,而对政治表现、自身综合素质等难以实施准确的评价考核;有的党务工作者从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党务知识懂得不多,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管理缺乏力度。二、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甚至腐化堕落,丧失了党员干部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给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二是部分农村党员干部不善于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因循守旧,致使工作停滞不前。三是极个别村干部一旦当选,就千方百计在“权”上做文章,把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二)综合素质不到位。有的村干部对农村政策掌握不多,不懂农村基层工作程序,遇到问题不知如何处理;有的对有关政策理解片面,把握不准,断章取义;有的对如何依法履行职责不清楚,凭经验和主观臆断开展工作;个别村干部自律意识差,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依法行政、依法事能力差;有的村干部宗旨观念不强,服务意识淡泊,利己思想严重,甚至违法违纪,影响了村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三)机制管理不到位。一方面制度不健全,缺乏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基层组织制度,工作无章可循,随意性很大。有的虽有制度,但落实不好,形同虚设。另一方面管理机制不配套,上级党组织对不履行职责和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基层党组织成员多是进行批评教育,对那些经教育不改却又达不到党纪国法处理的束手无策(四)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基层党组织由于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往往容易忽视与工作服务对象面对面的交心谈心,在倾听工作服务对象意见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没有深入周到的调查研究就不能得出准确无误的结论,在分析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中时可能就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五)经费的制约。由于基层党组织的党务活动经费的不足,所以不能保证党建工作的经常性。党务经费的不足可能会制约党建工作的力度和效率,同时还会影响到基层党组织的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三、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一)提高认识,创新党建工作的思想观念。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一是深刻认识基层党建工作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要树立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观念,要明确党建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发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作为求地位,以地位谋作为,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到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上、难点上,放到机关作风的改进上,体现在各项业务工作的落实上,形成与业务工作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局面,充分发挥好党建工作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二是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要克服“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较软,内容较虚、中心、业务工作为主,党建工作为辅”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党务干部的重要职责,树立“理直气壮抓党建、尽心尽职抓党建”的思想,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亲合力与感召力;要坚持“虚工实做”,以党建工作实效去推动业务工作的顺利完成。(二)强化管理,健全党建工作机制。要坚持党建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机关党建工作机制。一是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党组织主要领导同志要负起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把党建作为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定期研究;其他党组组领导同志也要按“一岗双责”的要求,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分管联系单位的党建工作,形成党建与经济、业务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机制。二是建立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机关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及领导体制上的特殊性,决定只有通过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才能引导党组织自觉地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进性;要把对党员的管理与实行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继续实行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等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三)深化认识,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要克服和纠正重经济,轻党建的错误思想,摆正党务与经济行政业务的关系。要把党建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管党的政治责任,要按照“聚精会神抓党建”的要求,用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精力抓党建工作,要把党建工作同行政、业务、经济工作一同布置,一同检查,一同落实;二是要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制。实行分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努力构建党组织的领导带头抓党建,行政领导重视支持抓党建,党务工作者自觉主动抓党建,从上到下层层抓党建的新局面;三是要切实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的建设。要配齐党务干部,尤其要把那些思想好、能力强、对党建工作热心的同志放到这个岗位上来,要做好对党务干部的培训工作,使其逐步成为党务干部的行家;四是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党的支部是党的基层管理组织,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最主要的就要按照党章的规定使支部活动经常开展起来,通过支部活动把每个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抓起来,把党员的力量凝聚起来,只有这样党要管党的责任才能落到实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四)强化措施,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新变化。一是抓制度完善。建立健全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和工作制度,切实提高“三会一课”特别是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的程序和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上级党组织要加强指导,强化监督,严格考核。二是抓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要根据各个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发挥作用为目标,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要突出抓好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好带头作用、骨干作用、桥梁作用。同时,对党员队伍的管理从八小时内向八小时外延伸,坚持以制度为保障,以家庭和社会监督为防线,建立起单位、家庭、社会管理和监督的“互动机制”,要加大对党员的考核力度,对党性不强或存在的某些问题的党员,各支部要做好帮教工作,找他们谈心,指出问题,提高他们的党员意识,激发他们的活力,对不称职的党员,要及时给予严肃处理,以提高党的纯洁性和威信。三是抓党员的能力建设。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通过每一级党的组织和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能力来体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要着力提高党员的技能,开展“岗位练兵”“传、帮、带”活动,把岗位能手、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和后备干部,营造党员干部带头学技能,带领大家学技能的氛围,以此来推进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㈤ 如何解决基层干部不作为 调研报告
权责不等无法作为。权责不等无法作为是指领导者拥有的权力与应有的责任不对等导致无法作为的现象。这种不作为现象主要存在于街道与乡镇一级组织的基层干部之中。乡镇是最末端的行政组织,街道是派出机构。这一层级组织存在较多的权责不一致、事务与财力不匹配现象。在行政实践中,一方面基层事务复杂繁琐;另一方面,县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往往将大量考核指标与任务挤压到乡镇与街道,它们承载着招商引资、城市管理、社会保障、民生服务、综合维稳、安全生产监管、食品安全等大量事务,往往形成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现象。但是行政权力,尤其是行政执法权却没有下放,依然隶属于县区职能部门。这样街道与乡镇拥有的行政执法权远远小于事权。因此,有很多事务,基层干部想去作为但却无法作为。这种不作为是行政体制与行管理方式不当造成的。需要从体制上深入改进,注意系统的配套改革,以保障基层领导干部有充分的条件作为。
责任风险不敢作为。责任风险不敢作为是指领导者在巨大的责任面前产生的不敢作为,惧怕责任的现象。随着反腐的纵深掘进与法制化的建设,尤其是即将建立的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倒查机制,将把领导者的责任意识推到高点。这种责任制度辅之权力阳光运行,极大地抑制了权力寻租、盲目决策、好大喜功与强征、强管、强建等现象,但在巨大的责任面前,客观上也会让少数领导干部选择不作为。从领导者的生命周期看,基层领导处于干部的成长期,宏观政策的认知能力、地方重大事务的决策能力、突发事件的化解能力等还不够。在一些重大政策决策中与重大矛盾的处理中,他们往往无法预估自己的责任风险,就可能惧怕责任风险不敢作为。一些基层领导者往往最大限度地回避责任。最典型的表现是“宁愿少干事不干事,保证不出事”的想法。造成这种不作为的原因是没有从制度与体制上及时化解领导者惧怕责任风险问题,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上,往往论资排辈、按部就班、四平八稳,难以将责任风险与选拔任用有机结合,把一些勇于奉献、敢于担当、善于创新、拼命硬干的人选拔出来。
利益受损不想作为。长期以来,由于制度不完善,一些地方基层领导者不合理、不规范的福利与隐性收入较高。领导干部的工作状态与福利待遇、晋升发展以及精神需求等休戚相关。因此,当一些基层领导,尤其是那些已经将这些不合理利益视为应有报酬的仕途无望、党性不纯、思维固化的基层领导,在利益受损后,就可能产生不想作为的想法。工作上往往敷衍了事、被动应付。在政策执行时,虽无私利追求,无寻租行为,但不愿意花时间与精力去研读政策,僵硬呆板执行,不能把握政策的宗旨与正义理性,不能充分释放政策自由裁量权的功能,甚或念歪了经,曲解政策本义。执行结果往往不能有效地鼓励人、激发人、难以催人上进,集聚政策正能量。这种不作为也有很大的普遍性。造成这种不作为的主要原因是对基层领导者的考核激励机制没有进一步配套跟进,考核难以深度触及基层领导不作为的神经系统,难以产生激励作用。
心理失衡不愿作为。在强大的反腐浪潮与干部思想作风整顿中,基层领导者的从政理念、党性修养、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经过一次全面而深入的检验,那种前呼后拥、高高在上、耀武扬威的官老爷现象被彻底扭转,一些放任式的乱作为现象被根本改变,依法行政、责任、服务、民主、及时回应等价值理念成为新的准则。一些党性不纯、作风不正、工作方式比较粗放的领导者受到巨大冲击。这种心理失衡不仅指有形的物质利益受损后心理难以调整,产生不平衡感,还包括理念、思路、作风、工作方式等被强行扭转产生的不平衡感。在这种不平衡心理驱动下就会情绪低落、消沉,失去工作积极性,不愿意再去作为。在责任与困难面前,就会东张西望,裹足不前。典型表现是“官不好当”“官不聊生”“当官没意义”等感慨。这种不作为比前一种不想作为程度深,体现出一种从心理深处发出的不愿作为现象。其深层次原因是世界观、价值观扭曲,对领导干部的责任与使命认识不够。
法制的刚性规范约束功能与激励功能应齐头并进。要遵循人性多元特点,建立立体动态的基层领导干部的考核激励制度和末位淘汰的选拔任用制度。在考核激励制度上,要深入不作为的微观层面,考核力度要深度触及基层领导不作为的神经系统,不断激发基层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在选拔任用制度上,要科学、民主、法制、公开,杜绝以一把手的经验与喜好来用人,杜绝任人唯亲、买官卖官、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准确定位区县、乡镇、街道职能,优化组织结构,理顺权责关系,保证权力与责任对等,并以法制形式确定下来;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规范行政程序,保证权力阳光运行,加强依法行政,不得将事务层层挤压给基层。体制改革与行政管理方式创新并行,才能从源头上保证权责对等,有效化解权责不等导致的无法作为现象。
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的教育与培训,不断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政策认知能力、决策能力、依法行政能力与风险预估能力等,增强他们应对责任风险的能力。逐步化解能力不足与信心不足惧怕责任风险的不敢作为现象。
㈥ 作为年轻干部如何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一、作为年轻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强,运用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不够。
具体表现为:一是自觉主动抽时间学习不够。除参加机关党委和党支部组织学习及党校省直分校短期集中学习外,平时自己很少能自觉主动地抽出时间学习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二是学习的深度不足。没有在理论研究上下功夫,学习中集中通读文章、听辅导报告,看报纸和电视新闻较多,认真坐下来研究原著少,虽然在学习中有时也写一些心得笔记,但是真正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写体会心得笔记不多。三是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去指导工作上有差距。
2、专业业务知识掌握得不深不全,工作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具体表现为:一是虽然有时候也学习点业务专业知识,但有些实用主义的思想,急用先学,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造成学习的内容不系统,不全面,不广泛,不深刻。二是在纪检业务知识方面,对法律知识和各项条规知之甚少。三是对市场经济、WTO知识学的比较少,使自己对新知识、新理论掌握不多,了解不深。四是在工作中缺乏新思维,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够准确,把握不住发展的必然规律。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有时把握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和根本。
分析原因:说明自己在钻研业务上有惰性,还缺乏“挤”和“钻”的刻苦精神,缺乏深学苦读的恒心忍劲,缺乏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缺乏把钻研业务当作一种责任、一种境界的自觉行动。缺乏掌握先进的知识也是发挥先进性具体表现的思想认识。有一种满足于现有水平的思想,对纪检监察工作是一个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涉及到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许多知识,特别是在维护党的形象和党员权益以及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中,更需要有极高的准确性,需要有较深的专业业务知识和丰富的相关知识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3、敬业精神尚可,但工作主动性不足。
具体表现为:一是过去我在工作中的开拓创新的意识和专研好胜的精神,在现在的工作中少了一些,多了些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习性。也多了一些自己感觉到是事倍功半的东西。二是对纪检工作只限于宣传、上传下达有关文件精神和听领导的安排,而在具体工作中如何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开拓创新,搞出特色上,没有自己的工作创新思路。
分析原因:就是责任心,责任意识不够强。认为自己工作30多年了,有时产生松口气、想歇歇的念头,致使工作有时不够深入,满足于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满足于面上不出问题,创新意识淡化,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应该说,我也是一个有抱负的人。这种抱负不是追求政治仕途,而是对所忠爱事业的追求和奉献。尽管自己年龄不算很大,在地勘单位工作时间不是很长,在接触了地勘单位的实际和身边的一些人和事,我为之也激动和兴奋过,也想象地勘人一样做出一番业绩。但是随着地勘单位属地化的进程,看到国家大的改革发展趋势时和地勘单位直面走向企业的未来,结合社会上一些不合适宜的现象,自己对一些事物也降低了新鲜感,对地勘单位的发展前途也多了几分不安。加之,前几年自已身体不是太好,对工作的钻研精神和在新的工作岗位争强好胜的激情少些了。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少了几分拚搏多了几分安逸。
㈦ 对机关如何服务好基层的思考
一、机关服务好基层,首先要融入基层,加快推进基层工作。基层的发展和市场形势的变化,使机关与基层的工作都需要重新进行规划。这样重大的挑战下,要求机关工作在管理上注重基层的服务性,教育上注重基层的实效性,规划上注重基层的合理性,范围上注重基层的全体性。这就是要以融入基层发展为主题,围绕基层组织结构、队伍结构的调整,加强形势任务上的教育,为发展营造氛围,提供有力保证和精神动力。同时,要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实际问题为着力点,渗透其里,贯穿全程。还要以促进基层的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发挥机关的组织优势和先进性,教育引导基层人员在发展变化中当先锋、做表率。要通过融入基层中,使基层工作与发展融为一体,在促进发展中,实现机关服务于基层的工作由单纯服务向融入引领转变。
二、机关服务好基层,还要健全制度,努力促进为基层服务的实施,加强机关工作自身管理,不断完善和认真履行机关服务于基层的责任,建立健全的领导责任制。坚持工作上“抓领导、领导抓”,明确各级机关组织成员为基层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牢固树立“抓好基层工作是本职,不抓基层工作是失职,抓不好基层工作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切实履行好职责,把握好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承担着做好机关自身管理和服务于基层管理的工作责任,对基层发展负责、对基层工作负责,要坚持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于基层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切实做到两不误、双促进。
三、机关服务好基层,要加强队伍建设,为基层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这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
1、在机关人员选拔上要以德为先,要善于观察、唯德是用;
2、在学习培训中注重素质的提升,把业务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有计划地采取短期集训、业务讲座、员工研讨、以老带新等多种形式,抓好机关干部的业务的培训;
3、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能力和水平。要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所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彰显基层的文化,为服务基层的工作制定合理的内容。基层文化是基层的“精气神”,必须切实抓好文化建设,才能提升基层的“精气神”。服务基层的工作要与开展基层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发展。要按照基层文化建设的要求,着力建设“五种文化”。努力完善文化建设体系,实现文化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进一步激发基层工作的内在活力。进一步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加强对先进人物和事迹的宣传,加强对各类特色活动的宣传,努力推出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先进典型,向社会充分展示基层和员工良好形象。
五、改进创新,达到人性化服务,不断提升服务基层的工作水平。服务于基层的工作,人性化是推进机关服务于基层的关键、提高服务水平的亮点。要积极探索服务于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机关和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1、创新思路,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倡导创造性思维,实现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思路再突破,思考服务于基层工作,可以如何促进基层转变发展,如何把基层工作贯穿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把保证和促进基层转型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员工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基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运用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方法,利用信息网络等新技术、新手段、新载体开展工作,提高服务于基层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激发基层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㈧ 如何提高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
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不仅关系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能力水平。基层组织部分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环境相对恶劣、队伍年龄年轻、管理人员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等特点,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发挥好自身作用,必须着眼群众需要,立足实际情况,努力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首先,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知道百姓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毛泽东同志曾经就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口号,虽然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了,但是人民群众与基层工作密切相连,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背景下的时代,基层干部只有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求,才能更好的展开基层工作,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谨防落入“工作在会上,干劲在纸上,行动在嘴上”的工作作风。
其次,从实际工作出发,将基层工作与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每一项关系到群众的工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为群众解决现实问题,所以在群众生活和基层工作之间寻找切合点,从这一点展开工作,往往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作也能得到群众认可。同时基层工作往往比较复杂,看似“家常小事”,实则民生大事。在基层工作中既要照顾集体利益,又要不损害群众利益。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更加要仔细、严谨、实事求是的对待,要有用实功、办实事、求实效的勇气和决心。
再次,“打铁还需自身硬”, 提高自身素质,是基层干部提升工作能力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是一种客观需求。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基层干部要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特别处于基层第一线,在遇到一些具有普遍性和针对性的问题时,这就要求基层工作者不仅仅是“经验主义”、“拿来主义”,更要博学多闻,对各种复杂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提出科学的决策和方法。
最后,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坚持“做人要厚道”的原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作为基层干部务必从严要求自己,做“官”先做人,正人先正己, “公生明,廉生威”,只要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在群众中树立一个公道正派、廉洁奉公的好形象,更好地带动群众、教育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基层工作才能有感召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