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
一、新的社会阶层认识的基本情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社会阶层认识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涌现出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业主、个体户、受聘于外资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六个新的社会阶层,通过调查发现,我市新的社会阶层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结构多样,发展趋势快。新的社会阶层覆盖范围广泛。六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由于行业和身份的差别,新的社会阶层内部各个阶层的差异性加大,结构呈多样性。私营企业的人员一部分是来自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下岗”、“下海”、“退休”人员;另一部分是由农民经过多年创业和长期积累演变而来,人员结构呈多样化。近年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有制企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大中专毕业生已主角成为这一阶层的主体,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随着行业分工细化,新的社会阶层认识分布范围较广,创业欲望和发展活力较强。
二是非党人士居多。以企业内部管理为主。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是非中共党员。特别是管理层人员非党比例较大。新的阶层分布在工行也。管理方面多以公司内部组织体系或家族企业模式为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三是思维活跃,利益诉求强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绝大多数是受党教育多年,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对党和社会主义有着深厚的感情,拥护党的领导,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他们当中许多人的思维比较活跃,自我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较强善于独立思考,思想解放,敢于创新,强调公平竞争。一方面,他们关注更多的是企业的发展,希望政府能不断改善和优化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政策。另一方面,随着事业的成功更加关心自身的形象,渴望得到社会承认和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有较强的自我认同感意识。尤其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的人士,政治诉求不断提高,对于参政议政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愿望越来越高。
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的社会阶层虽然在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仍处于发展阶段,尚有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一是党组织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化。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党组织在这些企业没有完全建立,建立的也没有扎实开展工作,没有进入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对企业的重大问题不了解,不知情。
二是统战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家的统战工作做得比较多,对个体工商户、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的统战工作没有做到位。
三是利益诉求需要进一步拓宽。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改革逐步深化,新的社会阶层的利益需求不断增多,期望有一定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四是信息沟通平台欠缺。在调查座谈中,企业主深有感触的是:我市近几年投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行业之间交流合作少、渠道少。希望多建立商会组织,以此为纽带,将大家团结起来,才能抵御企业经营的多种风险。
三、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引导宣传。目前部分领导干部,包括一些统战干部,对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了解较少,对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
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在市委统一领导下,建立由市委统战部牵头、其他各职能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情况的调查研究,摸清基本情况和发展动态,反映他们的利益诉求。打造平台,创新工作方式。构筑网络平台,充分发挥社团的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工商联、侨联等社团组织的作用。
Ⅱ 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有哪些论述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回新的社会阶层,包括以答下六个方面的人员:民营科技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关于新的社会阶层总人数,国家统计部门和其他部门均没有确切统计数据,据有关方面推算和我们间接计算,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包括管理技术人员和所有的从业人员,人数约1.5亿人。
Ⅲ 如何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事关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统一大局。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基层统一战线呈现出了许多新特征,同时也面临了不少新问题,做好基层统战工作已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一、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呈现出的新特征
1、由“务虚”向“务实”转变。过去,统战部门被认为是务虚部门,统战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自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以来,基层统战工作在上级统战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基层统战工作实际,务实创新,把对统战成员的政治教育引导与服务相结合,把发挥统战优势与促进发展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逐步树立了基层统战工作的“务实”新形象,改变了统战工作“务虚”的局面。
2、由“小统战”向“大统战”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基层统战工作领域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实现了三个发展:统战工作领域由政治领域向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社会等多领域发展;统战工作方式由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向发挥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大局发展;统战工作内容由做好民主党派、党外干部、民族宗教等传统领域工作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新领域工作发展。 3、由社区向小区延伸。按照“便于组织管理、便于参加活动、便于发挥作用”的原则,将社区统战工作延伸到小区,逐步建立健全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覆盖全社区的小区统战工作网络。并积极推行了以街道党支部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小区业主委员会、辖区共建单位为成员的共同协商小区统战事务、共同利用小区资源、共同开展小区服务、共同创建和谐小区的“三位一体”工作模式。 4、由“单一”向“大众”转变。为改变统战工作势单力薄的局面,各级部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加大了统战工作对外宣传力度。在加强统战成员政策、理论学习的同时,还积极引导他们通过参加和开展各类社会活动,为社会主义建设献策出力。同时,还以农场、街道(社区)联谊会为平台,大力加强同非公领域经济人士和在外知名人士的联系,做大做强“回归经济”,转变了以前单靠统战部门开展工作的观念,树立了各级党委重视、政府支持、统战部牵头、部门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意识。 二、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及原因分析
1、统战观念淡薄。一是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干部统战观念淡薄,对统战工作不重视,对从事统战工作不用心,关心过问统战工作少,总是认为统战工作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处于次要的从属地位,是务虚的,可有可无。二是统战成员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统战成员参与意识不强,参政议政能力差,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对统战方面的政策规定不熟悉、不了解,因而更谈不上对统战工作的热情和投入了。三是社会人士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大部分社会人士对统战工作及其目标任务均不了解,认为统战工作抓不抓关系不大,没有真正认识到统战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2、机制体制不顺。一是人员配备难。受编制所限,在作业站,几乎没有一个专职的统战委员,基本上都是身兼数职,统战专干也是兼职的居多,致使统战工作人员精力分散,很难深入开展各项工作。二是工作协调难。为便于协调基层开展工作,几乎所有的统战部门都成立了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但该组织往往较为疏散,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作用。三是制度健全难。在对基层统战工作的考核方面,除了考核几项基础工作外,还没有把统战工作同有些工作一样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还没有真正把统战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3、队伍建设欠精。一是工作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由于对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致使日常工作仅仅只限于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往往满足于应付面上工作,没有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去深入专研统战工作。二是工作上缺乏创新载体。多数农场和社区的统战干部感到工作常处于被动状态,难以设计安排各类持续又有递进性的活动,影响了工作的总体成效。三是服务发展上还缺乏实招。围绕经济抓统战、围绕统战促经济的指导思想还不明确,统战工作就如何更有效地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还缺实招。 4、工作方法单一。一是对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情况把握不准。改革开放以来,基层统战工作对象越来越多,内部构成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新的社会阶层日益形成、民主党派成员逐年增加、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不断扩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大量增加、“三胞”及其亲属越来越多等等,这些都成为统战工作的新课题。由于基层等上级安排任务、靠上级帮助支持等思想严重,致使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二是统战干部业务水平不高。部分基层工作人员任职情况异动频繁。加上部分统战干部又不注重加强自身的学习,往往是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对统战知识掌握不深。三是缺乏创新精神。由于基层统战工作对象越来越多,在统战工作新阶层、新领域中缺乏工作经验,缺乏探索精神,对新问题调研不足,对新情况把握不准,普遍缺乏做好统战工作的经验和方法。 5、重点问题突出。一是经费保障不到位。统战工作是交朋友的工作,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工作,有其工作上的特殊性,要有一定经费上的支持,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目前基层统战部门开展统战工作的经费严重不足,甚至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难以维持正常的工作及办公开支需要。二是非公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随着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不断产生,非公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空间进一步扩大,如何充分发挥发挥基层党(工)委如何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工作的方式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三是党外干部队伍建设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是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然而,基层党外干部的培养配备工作却不容乐观,仍然存在党外干部缺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断层等。无论是党外干部队伍现状,还是政策措施、工作机制,都严重制约了党外干部队伍建设。 三、新形势下解决基层统战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面对基层统战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基层统战工作的地位,加强和规范对基层统战工作的管理,统一认识,完善机制,创新方法,不断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要把支撑点放在统一思想认识上。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抓好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是做好基层统战工作的前提,要充分认识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将此列入基层党(工)委议事日程。在社区和作业站,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板报、广播等渠道,积极宣传统战工作,要以群众喜乐见闻的形势做好统一战线的宣传工作;在部门要充分利用学习日期间,做好统战方针、政策的宣传工作,争取领导对统战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二是要提高主要领导对统战工作的认识。主要领导要带头参加统一战线的重要活动,模范地贯彻执行统战政策。要完善党政主要领导与统战对象的联系交友制度,与统战对象协商问题,主动听取意见。要从财政中拨出部分资金作为专门的统战工作经费,确保统战工作顺利开展。要主动把握统战工作方向,提高领导驾驭能力,把复杂的关系在基层协调好,把突出的矛盾在基层解决好,把新生的力量在基层凝聚好,形成农场,作业站联动的统战网络格局。要重视对基层统战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教育、交流和使用工作,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2、要把关键点放在加强队伍建设上。一是要提高统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要引导统战干部加强对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和相关业务知识以及新知识的学习,搞好自身修养,增强分析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敏感性,从全局和政治的高度去思考和把握统战工作的规律性。要敢于突破思想观念上的“瓶颈”,把统站工作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二是要加强对党外干部的培养工作。要重视做好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安排和使用工作。对党外干部要认真贯彻“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的政策,完善党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坚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党外干部,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3、要把根本点放在创新机制体制上。一是要创新工作格局,在上下联动上有作为。要打破统战部门“单打一”的传统做法,妥善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党内与党外的关系,形成整体推进、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努力构建全党重视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统战格局。二是要创新考评方式,在科学布局上有作为。要落实经常性考核,采取经常性随即考评方式,定期抽查、督导调研等形式,加强对统战干部履职过程的跟踪考评。要落实岗位责任制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相结合,与干部教育管理相衔接,与干部奖惩相挂钩,使统战工作虚任务变实,软指标变硬。三是要创新工作机制,在统筹协调上有作为。要深入研究各领域统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建立规范有序、整体衔接、科学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统战工作运行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统筹做好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工作,推动统战工作科学化创新发展。 4、要把着力点放在推动科学创新上。农场统战领域方面,要以配置统战样板点、培育作业站示范点为重点开展工作。选取1-2个工作基础较好的作业站作为统战工作样板建设点,帮助形成科学、实用、完备高效的制度体系,促使农场统战工作的规范化、经常化和制度化。社区统战领域方面,要以社区统战工作为重点开展工作。整合并利用好社区的各种资源,经常性组织社区统战人士开展“职工论坛”、“统战成员议事会”,“知社情、献良策、做贡献”等活动,充分调动社区内统一战线人士的积极性,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把各种力量组织和协调起来,做到优势互补、与时俱进、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努力打造社区统战工作品牌和特色,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在非公经济领域方面,要以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为重点开展工作。要在非公经济组织中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引导非公经济组织积极发挥示范带头、团结凝聚的作用,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同时,还要进一步密切与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沟通与联系,更好地掌握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状况,积极发挥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商会作用,鼓励非公经济人士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农场建设中来。 5、要把落脚点放在服务经济发展上。一是围绕服务中心,当好经济发展“加速器”。一是围绕创新机制,当好深化改革“助推器”。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重要作用,鼓励基层统一战线成员围绕深化改革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紧密联系实际,扩宽思路,抓住统战工作的特色,培育典型,更好地帮助农场依法决策。二是围绕构建和谐,当好社会安定“稳压器”。有宗教场所的作业站和街道,要认真宣传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抓好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认真做好民族宗教领域的维稳工作,确保民族宗教界和睦和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Ⅳ 如何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
第一,创新统一战线的吸纳融入机制,让新社会阶层有个名正言顺的“家”
过去我们对新社会阶层的管理处在一种不规范的模糊状态中。新社会阶层中的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最初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对其进行登记注册时代为管理的,后来才纳入统战部门的工作范围。新社会阶层中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最初在科协能找到登记资料,但科协并不存在对其隶属管理关系。至于对新社会阶层中的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的管理,几乎是处在一种真空状态。由于没有专门的机构联系,没有具体的组织依托,新社会阶层人员普遍缺乏一种归属感。他们普遍没有“家”的感觉,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到底归谁来管。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必须创新吸纳融入机制,不断地把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吸纳到工作范畴中来,才能让新社会阶层有个名正言顺的“家”,找到“家”的感觉。
第二,创新统一战线的对口联系机制,让新社会阶层与各个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首先,统战部门要承担起政治领导和组织归口管理的职责,建立起由统战部门牵头、相关党政部门参加、相关社区社团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依托社区组织、开发区管委会、以及各行业协会、民营企业家协会、归侨企业家协会、知识分子联合会来做好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其次,党政相关部门要把做好新社会阶层人士工作提高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必然要求的高度来认识,积极配合统战部门做好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再次,相关社会团体要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新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只有形成统战部门牵头、党政有关部门参加、相关社区参与的社会化工作合力,才能做好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
第三,创新统一战线的诉求表达机制,让新社会阶层的合理利益诉求得到及时反映
新社会阶层在经济上的利益诉求是多方面的。他们信奉“在商言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一方面,他们希望在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中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展现他们的知识、能力和才华,以获取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又希望他们的经济利益能够得到政府部门、政策法规的保护。这种利益诉求尽管具有浓厚的利己色彩,但在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下,只要不是只要求法律保护,而不接受法律约束,不是通过非法经营来获取非法所得,这种利益诉求就是合理的和被允许的。统战部门和统战工作人员,必须跳出过去不准追求个人利益,不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允许个人凭借资本、技术和管理获取收入的“左”的思维,不断创新统一战线的诉求表达机制,让新社会阶层的合理利益诉求得到及时的反映,才能做好新社会阶层的工作。
第四,创新统一战线的政治参与机制,让新社会阶层团结凝聚在党和政府的周围
新社会阶层大多有一定或雄厚的经济基础,大多数人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为了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企业的知名度,他们的利益诉求已不单纯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逐渐扩大到了政治领域,从而表现出参与政治生活的强烈兴趣。然而,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水平并不均衡,反映在政治意识和参与能力上则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最低层次是关心政治,第二层次是提出政治要求,第三层次才是真正的政治参与,挤出时间积极投身到社会政治活动中去。然而,由于相关的制度尚未规范,相关的机制尚未形成,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渠道并不完全畅通。因此,各级党政部门,要把新时期的统战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着力研究统一战线的重要问题。统战部门必须建立、健全和创新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机制,把他们的政治诉求有序地纳入到我国的政府框架和体制中来,把他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引导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轨道上来。
第五,创新统一战线的管理服务机制,让新社会阶层成为强国富民的重要力量
创新统一战线的管理服务机制,实际就是一个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新社会阶层搭建管理平台、服务平台、对话平台和网络平台的过程,就是一个坚持以社团为纽带、以社区为依托、以网络为媒介、以活动为抓手,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人士的过程。只有把这些平台建立起来,把这些活动开展起来,做好新社会阶层的工作才会事半功倍。
Ⅳ 如何推进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做党外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并通过代表人士团结其所联系和影响的各方面群众,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工作方法。新的社会阶层作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人数持续增长,队伍不断壮大,作用日益突出。新的社会阶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向上的,能够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但内部构成比较复杂,素质参差不齐,还存在着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这就需要建立起一支代表人士队伍,起到导向作用,并发挥他们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培养工作还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一是这个阶层虽然人数较多,但发育仅仅20多年,正处在成长期,自然产生了一些代表人士,但代表性还不够强,代表范围还不够广,需要加强有组织的培养。二是新的社会阶层与其他社会阶层之间以及新的社会阶层内部之间的流动性比较大,代表人士显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三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分布的领域和行业十分广泛,选择性、自主性、差异性较强,其代表性人士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政治信仰、政治诉求等方面具有多样性。四是新的社会阶层六个群体之间差异较大,难以产生代表性人物。这就需要针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为此,《意见》提出,要“把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纳入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按照有较高政治素质、有较大社会贡献、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在所联系阶层中有较大影响的标准,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有重点地培养选拔,逐步建立一支代表人士队伍”,并明确了具体的政策。
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要注意加强培养。通过举办各种学习班、研讨班、培训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他们对党的感情,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同时,要通过举办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加强代表人士宣传表彰,帮助他们树立良好形象,增强在所联系群众中的代表性。
要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选拔使用工作,使他们在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增强与党合作共事的自觉性。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适当增加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数量,做好向有关人民团体推荐提名工作。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比较集中的行业协会,可推荐适当数量的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
要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加入中国共产党工作。中共十六大已经明确,《意见》对此又作了重申,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有利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民主党派也可根据自身特点,开展有代表性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民主党派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成员,应按照各民主党派协商的“三个为主”的原则,从工作需要出发,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适当地、有序地发展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中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同时要防止一哄而起,降低标准,无序发展。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有大批中共党员,他们在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中肩负着特殊的责任。首先应该明确,统战工作是做党外人士的工作,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中共党员不是统战工作对象。但他们作为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新的社会阶层一些共性的特征,并有一定共同的政治利益诉求,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系非常紧密,特别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本阶层一定范围内有着较大影响。要充分发挥这些党员的作用,通过他们开展工作。
Ⅵ 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怎么做
一、新的社会阶层认识的基本情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社会阶层认识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涌现出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业主、个体户、受聘于外资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六个新的社会阶层,通过调查发现,我市新的社会阶层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结构多样,发展趋势快。新的社会阶层覆盖范围广泛。六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由于行业和身份的差别,新的社会阶层内部各个阶层的差异性加大,结构呈多样性。私营企业的人员一部分是来自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下岗”、“下海”、“退休”人员;另一部分是由农民经过多年创业和长期积累演变而来,人员结构呈多样化。近年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有制企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大中专毕业生已主角成为这一阶层的主体,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随着行业分工细化,新的社会阶层认识分布范围较广,创业欲望和发展活力较强。
二是非党人士居多。以企业内部管理为主。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是非中共党员。特别是管理层人员非党比例较大。新的阶层分布在工行也。管理方面多以公司内部组织体系或家族企业模式为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三是思维活跃,利益诉求强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绝大多数是受党教育多年,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对党和社会主义有着深厚的感情,拥护党的领导,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他们当中许多人的思维比较活跃,自我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较强善于独立思考,思想解放,敢于创新,强调公平竞争。一方面,他们关注更多的是企业的发展,希望政府能不断改善和优化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政策。另一方面,随着事业的成功更加关心自身的形象,渴望得到社会承认和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有较强的自我认同感意识。尤其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的人士,政治诉求不断提高,对于参政议政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愿望越来越高。
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的社会阶层虽然在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仍处于发展阶段,尚有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一是党组织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化。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党组织在这些企业没有完全建立,建立的也没有扎实开展工作,没有进入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对企业的重大问题不了解,不知情。
二是统战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家的统战工作做得比较多,对个体工商户、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的统战工作没有做到位。
三是利益诉求需要进一步拓宽。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改革逐步深化,新的社会阶层的利益需求不断增多,期望有一定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四是信息沟通平台欠缺。在调查座谈中,企业主深有感触的是:我市近几年投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行业之间交流合作少、渠道少。希望多建立商会组织,以此为纽带,将大家团结起来,才能抵御企业经营的多种风险。
三、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引导宣传。目前部分领导干部,包括一些统战干部,对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了解较少,对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
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在市委统一领导下,建立由市委统战部牵头、其他各职能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情况的调查研究,摸清基本情况和发展动态,反映他们的利益诉求。打造平台,创新工作方式。构筑网络平台,充分发挥社团的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工商联、侨联等社团组织的作用。
Ⅶ 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问题研究怎么写
充分尊重,就是要尊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劳动创造,尊重他们在市场经济大内潮中的容创业精神,肯定他们为发展生产、解决就业、提供税收、增强国力作出的积极贡献。
广泛联系,就是要广泛加强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系,了解和掌握新的社会阶层的基本状况和发展变化,关注他们的利益诉求,畅通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
加强团结,就是要凝聚他们的聪明才智,有计划、有系统地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培养,扩大他们有序的政治参与。
热情帮助,就是要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维护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合法权益,保护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掌握的资本、技术、劳动、管理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积极引导,就是要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坚持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自觉履行义利兼顾、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积极回馈社会、造福人民,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